温州
鼓词,亦称瑞安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最大的
曲艺种类,俗称“唱词”,因过去艺术多为盲人,故又称“词”,是一种属
大鼓类、以艺人自弹自唱为表演形式的中国重要
说唱门类,故有“浙北评弹,浙南鼓词”的说法。
学者普遍认为它于明末清初形成并盛行开来,发源自
平阳县、
瑞安市地区,最初为瞽者求生存的表演技艺,至
清代中叶迎来发展鼎盛时期,在中国
南方地区广泛流传开来,清朝末年随
牛筋琴的出现迎来了第一次革新,文人加入表演者行列,出现了专业、固定的表演场所。20世纪20年代诞生南北两大唱腔,后期因南派音乐特征更适合演绎
鼓词,以瑞安城关话为表演音的温州鼓词占据主流,
改革开放后曾一度陷入衰落,于80年代随艺人创新而复兴并流传至今。
温州鼓词以“九板五调”的鼓词音乐与表演结合的形式,记录
曲艺发展历史,具有道德教化功能,蕴含宗教、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经典作品有长篇娘娘词《南游传》《十二红》等等。2006年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
平阳县申报的温州鼓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代表性继承人有
阮世池、
方克多、陈志雄等等。
命名由来
温州鼓词最初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没有统一的名称,民间以口头用语命名,因其以唱为主而称为“唱词”,因旧时很多盲人以其为业而称为“瞽词”或“盲词”,因演唱者走家串户而称为“门头词”“门词”。后因表演者敲鼓和板击节
说唱的形式,而得名“
鼓词”。然而“鼓词”是中国古代若干相近的说唱
曲艺形式的通称,指代并不明确,最终因
温州市鼓词以温州地区的瑞安话作为标准语,而得名“温州鼓词”,又称“瑞安鼓词”。
历史沿革
起源
时间
学者普遍认为温州鼓词形成于明末清初,因具有史料作为较为客观。温州鼓词史料可追溯至清
爱新觉罗·颙琰朝,学者赵钧撰写《过来语》一书中写道“嘉庆、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有白门松最善唱词,到处皆悬灯结彩,倾动一时”,可见温州鼓词在1806年已经相当流行。另外,清光绪时乡绅项在《午堤集》中记载到
鼓词艺人白门松的知名度甚至在本乡望族之上。明末清初说的学者们认为,任何一种艺术从形成到成熟,都有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从而推断温州鼓词的起源时间大约在18世纪,发源自乡间街边,最初的温州鼓词是盲者的求生门艺,他们自身不具备文化水平,在农村门前传唱鼓词以赚取粮食钱财,后期随社会需求改变而在清朝中叶发展流行。此外,部分学者和业内人士主张温州鼓词发源于
南宋时期、
唐朝和明代。
南宋说
部分学者根据古诗推演,认为温州鼓词起源于南宋。学者根据南宋
陆游的诗《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中描写
鼓词演出场景的一句“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生前谁管得,满村皆听蔡中郎”进行推断,但诗中提到的赵家庄在何处,以及诗中描写的是否是温州鼓词都缺乏史料支持,因而南宋说存在较大争议。
唐代说
关于温州鼓词起源,有传说故事主张其始于唐代,但具体说法不一。其一相传唐朝年间,有个皇叔叫李乃青,天资聪慧,年少
失明,在学习唱词的过程中请鞔鼓匠人到宫内鞔了一个“
扁鼓“,从此皇叔就击鼓唱词,经常出宫与唱曲班一起表演,慢慢的民间百姓也跟着李乃青进行
说唱表演。另外由艺人相传的
鼓词祖师,姓雷,名海青,生活在唐开元、
天宝,通音律,善鼓琴,后被闽浙一带的曲艺人捧为鼓词的始祖。
明代说
根据温州鼓词业内相传的说法,鼓词始于明代。依据《
华东地方戏曲介绍》中关于温州鼓词的记载“据老年人季松坡讲,温州鼓词始于明代,由横阳(即今
平阳县)里巷之曲与词曲合并而成,后承受古乐衣钵,吸收民间曲调逐步逐发展起来”。又依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对“鼓词”的解说“
浙江省的温州鼓词,相传始于明代,源于祀神时演唱的‘唱太平’‘灵经’‘娘娘词’,曲调由古代的词曲和当地的民间小调发展而成”。这种两种说法都认为温州鼓词是在地方
民俗音乐与文人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较为客观,但仍尚缺乏史料考证。
发源地
关于温州鼓词的发源地,有平阳和
瑞安市两种主要说法。主张
平阳县为发源地的学者的依据有:晚清平阳民间流传的关于描述知名
鼓词艺人及其艺术特色的顺口溜、《华东地方戏曲介绍》中对温州鼓词横阳(今平阳)里巷之曲的述说以及平阳艺人创制出的温州鼓词特有乐器。主张瑞安为发源地的学者,瑞安历来被称为“鼓词之乡”。这一说主要以唱腔历来以瑞安城关方言为标准音,严格按照瑞安腔押韵;瑞安唱词艺人数量居之冠,著名的词师如
管华山、丁凌生、
阮世池都是正宗的瑞安人,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流派为依据。
发展
兴盛
清代中叶是温州鼓词的早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政治局面稳定,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市民爱好自由发展。温州鼓词作为有说有唱、通俗易懂的民间
说唱形式,深受百姓喜爱,迎来发展的高峰期。根据清光绪年间
瑞安市学者张棡在《杜隐园日记》一书中的记载,可知温州鼓词在清朝中叶已经广泛流传开来,此时的温州鼓词已经成为职业,艺人已经具备规模团队。温州鼓词的表演场所发生了变化,有以“门头词”为主的流动街边场所,也开始出现专门、固定的词场。
第一次革新
清末民国时期温州鼓词迎来了第一次革新,此时的温州鼓词已经广为流行,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根据史料记载“任职
苏州市学政的瑞安士绅
黄体芳等携带苏州弹词词本移植为温州鼓词词本”,文人的参与拓宽了温州鼓词的受众群体,促进温州鼓词艺术向着专业、高雅发展。第一次的革新发生于伴奏形式的创新,为满足文人参与
鼓词内容的创作需求,
牛筋琴诞生,也被视为温州鼓词艺术成熟的标志。伴奏乐器的创新丰富了鼓词音乐内容,为演绎长篇内容提供了基础,还出现了专供鼓词艺人坐唱的经营性场所,艺人社会地位也随之提升。
南腔北调
20世纪20年代温州鼓词形成了南北两大唱腔,标志其艺术形式进一步走向专业化、成熟化。随着鼓词在内容、音乐、唱腔上的不断完善,鼓词出现不同个人唱腔流派,南派主要流行于
瑞安市、
平阳县地区,风格幽婉细致,北派则流行于永嘉、
乐清市地区,风格遒劲有力。南北两大流派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相互挤压,形成恶性竞争,最终酿成官司。后来经过
永嘉县民政局调解,共同组织成立了盲词工会,即鼓词协会的前身,也是温州鼓词行业最初的组织机构。两个流派达成了在竞争中相互融合的共识,但因两派特征鲜明,二者难以做到协调,因此温州鼓词呈现出“南腔北调”的艺术特征。后期因“南腔”具备瑞安城关话声调多变、富有音乐性、韵部少等特点,更适宜
鼓词的演绎,且南派艺人们的不断创新,北派最终逐渐衰落。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瑞安城关话为表演音的温州鼓词逐渐兴盛,占据主流。
艺术特点
表演特点
形式
温州鼓词的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艺人在唱词的同时还需要演奏多种乐器。演唱者以“第三人称”进行讲述,在
说唱的过程中通过一人分饰多角的形式进行人物塑造,不断跳进跳出,时而化作曲中的人物,时而又还原于讲述者自身,以一人表演为主的演唱形式为主,又称为单档。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两人或多人进行表演,则称为双档或多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推出过
鼓词剧,至今未曾普及。
唱词
温州鼓词的唱词以
瑞安市话作为标准演唱语言,主唱辅说,发音必须以瑞安和城关的方言为基础,饱含本土俚语。韵文包涵唱词、念句、数板句三个部分,内容以雅俗共赏的故事为主要叙述主题,涵盖了家国兴亡、
占卜巫术、天文地理、民间传说等各个方面,增加闲暇愉乐的同时帮助听众了解人文知识。
曲调
温州鼓词以“太平调”为基本曲调,有“正太平调”与“反太平调”。“正太平调” 也称“太平唱”,上句一般落“re”音,下句落“sol”音,为徵调式。配合原板使用,节奏比较舒展,适合表现情绪平稳的叙述性片段。正太平调属下较为固定的唱腔有“太平游春腔”“太平母子腔”“太平追雷公腔”等。“反太平调”也称“上把调”或“换上把”,即把
牛筋琴上原来唱“正太平调”的“sol”音当作 “do”音,把“徵” 调改为 “宫”调。早期反太平调只用三粒板伴奏,后期加上牛筋琴伴奏后,曲调较前更为活跃。反太平调属下较为固定的唱腔有“反太平诉衷情腔”“反太平上
巫山腔”等。
唱腔
温州鼓词以“吟诗调”为基本唱腔,“吟诗调”为四句体,节奏自由,似散板,此外还有“吟调”“大调”和“弹词调”。“吟调”,亦称"
田歌”,唱腔有上下句体和四句体两种,节拍也有自由的散板和一板一眼(2/4拍)两种。它与吟诗调十分相近,节奏自由,无乐器伴奏,以清唱为主,旋律起伏不大,每句尾音基本落在“sol”上。乡间民众田间锄草、上山打柴,或划船摇橹时都会吟唱此曲调。“吟调” 在温州鼓词唱腔中的运用很普遍,下属较为固定的唱腔有"相思腔”“赞叹腔”“诗赋腔"等。 “大调”,亦称“灵经大调”或“娘娘词窦”,唱句间以
大锣、
大鼓击奏过门由此得名。唱腔为上下句体,节拍有散板和一板三眼(4/4拍),属徵调式。大调专在大词演唱中使用。“弹词调”是借鉴了弹词曲种的音乐演化而来。唱腔为四句体,节拍为一板一眼(2/4拍),曲调舒展,句末常有拖腔。
音乐特点
板式音乐
温州鼓词是一种板式变化体音乐,整体抑扬顿挫、变化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九种基本板式,其中原板是的基本板式,运用广泛,其它板式大多由它衍化而来,艺人学唱温州鼓词时都是先学原板旋律,在逐渐掌握其他板式。“原板”,亦称“中板”或“流水”,唱腔为四句体,节拍为一板一眼(2/4拍),速度为中速,偶尔也以4/4拍出现。原板在温州鼓词音乐中往往设计在曲目的首句或首段,俗称"开场四句头”。
慢板、快板
“慢板”,亦称“慢原板”,唱腔为上下句体,节拍为一板三眼 (4/4拍),速度为慢速。慢板唱腔旋律与原板相近,特点为字少拖腔多,拖腔婉转优美,通常用于抒发人物情感,展现心理活动。演唱慢板,对于演员嗓子的要求比较高,音域要广,音色要美,才能使唱腔优美动听。“快板”,亦称“快原板”,节拍为一板一眼(2/4拍),速度较快,唱腔的旋律上下句连贯性很强,清晰流利,变化丰富。宜表现欢快、活泼、轻松等情绪。快板的音乐设计,字多句少,在演唱时给人“半说半唱”的感觉,主要出现在对话般的词句中,以唱代白,还适合用于“看山景”“逛花园”等带有行动性的场面。
紧板、泛板
“紧板”,亦称“迭板”,节拍为有板无眼(1/4拍),速度较快,字字千斤,无轻重音之分。紧板唱腔是在快板唱腔基础上的再发展,紧板速度快、旋律围绕着方言的语音声调而活动,起伏小旋律性不大,通常给人“说多唱少”的感觉,其腔虽少,但仍有一定的音乐旋律,不等于说白。紧板的使用大多出现在情节突变,矛盾冲突尖锐的地方,主要用于制造紧张激烈的气氛。“泛板”,是一种紧打慢唱的板式,唱腔为上下句体,其特点是唱句或拖腔可以自由延长或缩短,节奏仍保持稳定,速度较快。节拍类似
京剧中的“摇板” ,
越剧中的“嚣板”等。泛板的音乐有明显的强弱之分,轻轻吟唱时节奏缓慢,激烈热闹时节奏强劲, 适用于人物内心情绪爆发的时刻。泛板的音调悠长,节拍急促,听起来悲切苦楚,更适宜用于表现哀怨悲伤的情绪。泛板是温州鼓词的一个重要板式,老艺人们都非常重视泛板的运用,来展示自己的演唱水平。
倒板、清板
“倒板”,亦称导板,适宜于”三三四”的十字句。速度自由,拖腔旋律按演员嗓子条件自由发挥。倒板多用
大鼓、
大锣伴奏,唱腔气势宏大,骤听犹如空谷传音。多在唱段开始或情节突变时使用,常用于人物抒发豪情壮志,表达慷慨激昂等情节。“清板” 唱腔为上下句体,节拍有一板一眼(2/4拍)和一板三眼(4/4拍)两种,速度为中速。不用
牛筋琴伴奏,仅仅通过敲打“三粒板”与“小抱月”来控制节奏,唱腔的强弱快慢根据唱词内容而定,清板唱腔在瑞安鼓词的演唱中运用较多。清板在演唱中运用频繁,各类词句中都可用此板式,加上带有乡土风味的旋律,让观众觉得亲切易懂。清板对艺人的音准要求较高,演唱清板能展现出艺人高超的演唱技巧。
散板、数板
“散板”,亦称叫散,节奏自由,可快可慢,其拖腔音调的高低、节拍的长短,全由演唱者的嗓音条件决定。散板的唱句节奏与过门节奏很不统一,过门的速度属中速,而唱腔是自由的,可快可慢。
牛筋琴托着唱腔轻轻的演奏,贴的越紧越好。“数板”,俗称“打快板”,无音乐旋律,是有节拍的诵唱,节奏感极强,节拍则随唱词句式的变化而变化。数板有多种节奏,速度也有快慢,将几种节奏交错运用,可以使其变化多样,演唱时用“三粒板”和“小抱月”伴奏。一般的节奏有七字句、五字句和六字句。数板一般用于描绘丑角的人物形态和叙述这些人物的道白(包括内心独白)。
伴奏乐器
主要乐器
温州鼓词的伴奏形式自19世纪末定型后沿用至今,以
扁鼓、
牛筋琴、三粒板为主要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主要为小抱月、
大鼓、
小锣等。“小抱月”,亦称“高音梆”或 “小
梆子”,长四寸左右,用牛角、
黄杨或
万年青挖空制作而成。发音响亮清脆,定音高,适合用于人物情绪、故事情节以及唱腔的转变。在演唱具有宗教色彩浓厚的大词时,增加了大鼓和
大锣来表现高亢激昂的表演效果。
艺术类别
瑞安鼓词无固定分类方式,按题材可分为神怪类、讲史类,侠义类、公安类等,共计中长篇曲目400余篇,此外还可以按照演唱形式、文本形式和故事背景进行分类。
演唱形式
大词
“大词”,亦称“经词”,又叫“娘娘词”,“灵经大传”。大词主要演唱“经卷书”,旧时大都在供奉女神的
庙宇中演唱,宗教色彩浓厚,伴奏用鼓不用琴,曲调缓慢哀沉,肃穆庄重。演唱形式颇为复杂,艺人唱时,身穿
旗袍,前置
大鼓,旁挂
大锣,右手击鼓敲锣,左手执拍板,站立
说唱。“四大记“是大词的代表词目,包括《南游》《西游》《北游》《东游》四部,其中《南游》最为著名,也称《灵经大传》《陈十四娘娘》。
平词
平词,亦称“娘娘词”,曲调文雅,唱多于白,长于抒情。是艺人平时营业性的演唱,室内外均可坐唱。红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夏夜纳时会邀请艺人来演唱,多则数日,少则一夜即止。平词主要演唱世情、历史、公案、武侠四类题材,起到娱乐休闲的作用。
文本形式
故事背景
温州鼓词按照故事背景可以分为传统词目和现代词目。大小传统词目因历代
鼓词艺人演唱曲目丰富,多达四百多本,主要以数字、颜色、动物等命名。20世纪50年代末起,在文艺政策指导之下,出现了一系列改编自报告文学的现代鼓词词目。
重要流派
阮派
阮派唱腔由
阮世池创立,阮世池生于1929年,浙江瑞安人,是
中原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被授予
中国文艺网终生成就
曲艺艺术家。阮世池儿时因为调皮左腿被诊终身残疾,12岁时母亲因惦念病情将他托付给民间艺人王启凡学习鼓词艺术。1942年首次为救场登台,而后尝试编曲并于各地演出,至17岁因演唱《十二红》《五凤图》等名噪
温州市。
新中国成立后,阮世池联合其他
鼓词艺人,整理推广《朝鲜母亲》《黄继光》《婚姻法》等一系列节目,帮助宣传新政策在群众中实施。1952年参加
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唱鼓词《王贵与李香香》获得好评,同年当选
瑞安市县曲艺家协会主席,2001年被
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新中国曲艺五十年特别贡献艺术家”称号。
阮世池的表演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表情传神,感情细腻,以刻画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和农妇村姑见长,形成了纤细华美的唱腔风格,被称为“阮派”。
丁派
丁凌生
丁凌生,艺名筱麟童,生于1932年,是温州鼓词丁派唱腔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9岁开始学习
温州市鼓词,16岁时成名,20世纪60年代左右同阮世池、陈志雄、方可多并称为“四大鼓师”,曾获得
浙江省首届
曲艺会演演员
二等奖、温州地区曲艺会演
一等奖。丁派唱腔借鉴了
京剧的念白,融入
鼓词说词中使之铿锵有力,擅长武侠类词目,表演激昂、富于激情,改变了温州鼓词板式无定法的传统,创造了“垛板调”和“点平”
小军鼓功,代表作品有《杨志卖刀》《拳打镇关西》《野猪林》等 。
陈春兰
陈春兰生于1968年,平阳
昆阳镇人,是
中原地区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17岁开始学艺,先后师从张秀红、陈玉麟、丁凌生学唱温州鼓词,18岁开始登台献艺。录制的温州鼓词有三十多种,演出地点遍及
平阳县、
文成县、
苍南县、
乐清市等城市村镇,多次进入高校帮助宣传温州鼓词文化。她的表演吐字清晰,道白自如,声音优美,表情传神,代表作品有《
胭脂》《玉蜻蜓》《观音传奇》《十二红》《龙梅二度缘》等。
陈派
陈志雄,生于1936年,温州鹿城人,是
中原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也是陈派唱腔创始人。14岁时拜著名
鼓词艺人陈月波为师,18岁因演唱《
秦香莲》成名,而后加入温州市曲艺队。陈派唱腔刚柔并济、悠扬壮丽,伴奏音乐极具动感,适于塑造人物形象,因而备受欢迎,代表作品有《
三打白骨精》等。
方派
方克多生于1942年,浙江
平阳县人,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是“方派”唱腔的创始人。1955年师承民间艺人苏方足先生,1964年退伍回乡负责组织平阳
曲艺团并兼任演员,1980年调入平阳县文化馆分管曲艺工作。他是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浙汇省曲协第二、三、四届理事、
温州市文联委员、平阳县戏曲协会副主席。方克多首次将男女双档的表演形式推上曲坛。其表演华而不浮,放而不乱,善于吸收其他曲种的艺术特长,形成了风趣、清新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蝴蝶杯》《秋江追舟》等。
艺术价值
历史性
温州
鼓词作为中国传统的
说唱艺术形式,自诞生便因单档表演、温州的乡音俚语而广泛受到了民众喜爱,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项目,在说唱戏曲和文化考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温州鼓词最初为“敲鼓独唱”为表演形式,经历百年发展,借鉴戏剧元素,逐渐形成了“九板五调”的鼓词音乐。同时加入表演元素,从“—人多角”的表演方法发展至“自我者”“旁观者”“讲述者”的新形式,演出过程中还需要鼓词艺人将丰富的经验内化到道白和表演套路中,难度高,大词在
庙宇中演唱时往往还要布景增加信仰气氛,记录了
中原地区传统
曲艺的发展历史,也间接记载了古代市民的生活状态。
文学性
温州
鼓词唱词来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蕴含着价值观念和道德说教内容,因而具有很高的文学内涵。说词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人们传递惩恶扬善、忠贞报国、忠孝廉耻等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如《八美图》《灵经大传》《卓文君》《孟丽君》《
杨家将》《岳传》等等。清朝时期随文人加入创作者,说词叙事上使用倒叙、重复、伏笔等写作手法,对布衣商绅、农村男女产生直接教化作用的同时,记录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实际民间俗语与古诗词,以其文化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温州人。温州鼓词是温州地区人生礼仪和俗神信仰等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红白喜事都会邀请鼓词艺人演唱,《陈十四娘娘》就是当地人为了表达对陈十四娘娘的虔诚敬仰,专门邀请鼓词艺人进行改编的作品,对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发展具有独特贡献。
传承与保护
传承
第二次革新
新中国成立后,温州
鼓词迎来第二次革新。1949至1996年期间,温州鼓词随社会环境变化,积极配合革命运动进行创新,
温州市各县陆续成立了
曲艺协会、曲艺队等机构,帮助管理艺人、传承鼓词文化。鼓词艺人创造了大量现代题材作品,如《
红灯记》《
智取威虎山》等等,同时进行《
粉妆楼》《反唐》《玉蜻蜓》《三国》等改编词本的公益演出来响应国家文艺运动。唱腔表演形式方面吸收了
京剧、
越剧、梆子、
黄梅戏等戏曲去拍音乐和四大行当声腔表现手法,学习
瑞安市民间小曲、地头
田歌等基本小调,提升了自身表演能力。伴奏编制方面加入了
琵琶、三粒板、小抱月等乐器丰富音色,开始尝试二人、四人联唱等多档形式丰富表演方式。
衰落
1978年至1985年,温州鼓词逐渐进入衰落阶段。这一时期中国进入现代化进程,温州鼓词艺人恢复演出,但自身表演难以融入现代生活,温州鼓词的传承面临后继乏人、观众流失、传承艰难等诸多问题。受时尚文化的冲击,无法与节奏明快、色彩纷呈的现代艺术竞争,温州
鼓词观众逐渐流失。鼓词演唱边演边唱边弹奏的形式对艺人要求高,老艺人退出同时新艺人无法及时补充,导致在职的鼓词艺人数目减少,后继乏人。温州鼓词的唱词依赖于方言,普通话推广把温州鼓词的传承置于尴尬境地。特色乐器
牛筋琴的制作工艺繁琐,加上市场需求量少同样面临着失传的困境。但是在农村地区,温州鼓词因其祭祀鬼神的宗教功能而持续流传表演。
复兴
改革开放后期(1986年左右),因艺人努力传承创新,队伍日渐扩大、人才辈出,温州鼓词在萧条中逐渐复兴。2006年,由
瑞安市申报的
温州市鼓词被列入了首批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此顺势发展起来,借助音像制品、广播电视以及网络进入了现代化传播方式的时期,并加强文化教育。2011年,
平阳县县申报的温州鼓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温州
鼓词以
扁鼓、
牛筋琴、三粒板为主奏乐器等形式持续沿用至今,相关文化保护受到国家重视。
保护
温州鼓词自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备受重视与保护,为了通过温州鼓词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和鼓词传承人不断加强相关工作,重点关注建设传承展示基地、寻找遗失
曲艺资料和开展研讨会等政策支持,加强对外交流活动、重视媒体宣传,开展曲艺“三进”活动、培养教育学生。
政策支持
平阳县昆阳镇河心亭建有温州鼓词传承基地,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设有温州
鼓词展示厅、剧场等等,拥有国家级、省、市、县各级传承人,不定期举行免费展演活动,帮助艺人交流心得、切磋技艺。2011年以来,各级政府对曲艺保护投入大量经费,保障鼓词传承、开展各种展演活动、曲艺精品研究创作活动等。
瑞安市成立了鼓词研究办公室,聘请
曲艺家为专职人员,进行鼓词史料的搜集整理。积极编撰出版曲艺专刊,通过走访老艺人、录音采集和收集整理传统词本等方式,出版了
浙江省国遗丛书《温州鼓词》,并与
复旦大学、
温州大学联合举办了“温州鼓词(瑞安鼓词)文化考察座谈会”和曲艺艺术研讨活动。
加强宣传
政策支持下,温州
鼓词传承人和有关组织加强文化宣传,配合媒体对外进行交流活动。2007年
中国中央电视台4频道“千年古县摄制组’’对温州鼓词进行专题拍摄,并对鼓词名家
阮世池进行了专题采访。2017年,第六代传承人陈枫受省非遗中心邀请,参与““根与魂·忆江南”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演出活动。温州、平阳、瑞安三地均设有省级非遗曲艺书场,三个书场全年演出500余场。2019年,温州鼓词参与了全国曲艺小书观摩交流展演、“温州日”活动在北京世园会的揭幕仪式和第六届“非遗嘉年华”长三角项目展演等一系列活动。《
温州晚报》开设“温州非遗”专栏,
温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开设“温州
鼓词”专栏,对全市优秀曲艺作品进行宣传展播。另外,鼓词艺人还将鼓词艺术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结合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疫情等新兴题材, 新编了鼓词词本,助力鼓词传播。
教育培养
为保护温州鼓词文化,教育培养新的传承人,开展了进社区、进文化礼堂、进校园活动的曲艺“三进”。2014年起,由
平阳县非遗中心领头,省级传人王晗华、市级传承人章雪琴和程海燕等老师先后到至平阳县的
平阳县昆阳镇第一小学、平阳职教中心等学校教授温州
鼓词技艺,在近180场的教学后,部分学生已经可以登台表演。2018年,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
陈春兰等瑞安本土词师签订带徒协议,切实推进人才培养和传承,并在瑞安市职业中专教育集团学校挂牌成立“温州鼓词艺术传承教学基地”,与中学协调建设温州鼓词“人才联盟”培养基地,在
温州市多处幼儿园、小学开设鼓词兴趣班,培养青少年对鼓词的兴趣同时挖掘人才。瑞安和平阳的文化馆也多次举行“鼓词进校园”等活动。
参考资料
温州鼓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2
温州鼓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3
方克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