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鼓词
流行于浙江省温州的曲艺品种
温州鼓词,亦称瑞安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俗称“唱词”,因过去艺术多为盲人,故又称“词”,是一种属大鼓类、以艺人自弹自唱为表演形式的中国重要说唱门类,故有“浙北评弹,浙南鼓词”的说法。
学者普遍认为它于明末清初形成并盛行开来,发源自平阳县瑞安市地区,最初为瞽者求生存的表演技艺,至清代中叶迎来发展鼎盛时期,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流传开来,清朝末年随牛筋琴的出现迎来了第一次革新,文人加入表演者行列,出现了专业、固定的表演场所。20世纪20年代诞生南北两大唱腔,后期因南派音乐特征更适合演绎鼓词,以瑞安城关话为表演音的温州鼓词占据主流,改革开放后曾一度陷入衰落,于80年代随艺人创新而复兴并流传至今。
温州鼓词以“九板五调”的鼓词音乐与表演结合的形式,记录曲艺发展历史,具有道德教化功能,蕴含宗教、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经典作品有长篇娘娘词《南游传》《十二红》等等。2006年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平阳县申报的温州鼓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代表性继承人有阮世池方克多、陈志雄等等。
命名由来
温州鼓词最初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没有统一的名称,民间以口头用语命名,因其以唱为主而称为“唱词”,因旧时很多盲人以其为业而称为“瞽词”或“盲词”,因演唱者走家串户而称为“门头词”“门词”。后因表演者敲鼓和板击节说唱的形式,而得名“鼓词”。然而“鼓词”是中国古代若干相近的说唱曲艺形式的通称,指代并不明确,最终因温州市鼓词以温州地区的瑞安话作为标准语,而得名“温州鼓词”,又称“瑞安鼓词”。
历史沿革
起源
时间
学者普遍认为温州鼓词形成于明末清初,因具有史料作为较为客观。温州鼓词史料可追溯至清爱新觉罗·颙琰朝,学者赵钧撰写《过来语》一书中写道“嘉庆、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有白门松最善唱词,到处皆悬灯结彩,倾动一时”,可见温州鼓词在1806年已经相当流行。另外,清光绪时乡绅项在《午堤集》中记载到鼓词艺人白门松的知名度甚至在本乡望族之上。明末清初说的学者们认为,任何一种艺术从形成到成熟,都有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从而推断温州鼓词的起源时间大约在18世纪,发源自乡间街边,最初的温州鼓词是盲者的求生门艺,他们自身不具备文化水平,在农村门前传唱鼓词以赚取粮食钱财,后期随社会需求改变而在清朝中叶发展流行。此外,部分学者和业内人士主张温州鼓词发源于南宋时期、唐朝和明代。
南宋说
部分学者根据古诗推演,认为温州鼓词起源于南宋。学者根据南宋陆游的诗《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中描写鼓词演出场景的一句“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生前谁管得,满村皆听蔡中郎”进行推断,但诗中提到的赵家庄在何处,以及诗中描写的是否是温州鼓词都缺乏史料支持,因而南宋说存在较大争议。
唐代说
关于温州鼓词起源,有传说故事主张其始于唐代,但具体说法不一。其一相传唐朝年间,有个皇叔叫李乃青,天资聪慧,年少失明,在学习唱词的过程中请鞔鼓匠人到宫内鞔了一个“扁鼓“,从此皇叔就击鼓唱词,经常出宫与唱曲班一起表演,慢慢的民间百姓也跟着李乃青进行说唱表演。另外由艺人相传的鼓词祖师,姓雷,名海青,生活在唐开元、天宝,通音律,善鼓琴,后被闽浙一带的曲艺人捧为鼓词的始祖。
明代说
根据温州鼓词业内相传的说法,鼓词始于明代。依据《华东地方戏曲介绍》中关于温州鼓词的记载“据老年人季松坡讲,温州鼓词始于明代,由横阳(即今平阳县)里巷之曲与词曲合并而成,后承受古乐衣钵,吸收民间曲调逐步逐发展起来”。又依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对“鼓词”的解说“浙江省的温州鼓词,相传始于明代,源于祀神时演唱的‘唱太平’‘灵经’‘娘娘词’,曲调由古代的词曲和当地的民间小调发展而成”。这种两种说法都认为温州鼓词是在地方民俗音乐与文人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较为客观,但仍尚缺乏史料考证。
发源地
关于温州鼓词的发源地,有平阳和瑞安市两种主要说法。主张平阳县为发源地的学者的依据有:晚清平阳民间流传的关于描述知名鼓词艺人及其艺术特色的顺口溜、《华东地方戏曲介绍》中对温州鼓词横阳(今平阳)里巷之曲的述说以及平阳艺人创制出的温州鼓词特有乐器。主张瑞安为发源地的学者,瑞安历来被称为“鼓词之乡”。这一说主要以唱腔历来以瑞安城关方言为标准音,严格按照瑞安腔押韵;瑞安唱词艺人数量居之冠,著名的词师如管华山、丁凌生、阮世池都是正宗的瑞安人,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流派为依据。
发展
兴盛
清代中叶是温州鼓词的早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政治局面稳定,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市民爱好自由发展。温州鼓词作为有说有唱、通俗易懂的民间说唱形式,深受百姓喜爱,迎来发展的高峰期。根据清光绪年间瑞安市学者张棡在《杜隐园日记》一书中的记载,可知温州鼓词在清朝中叶已经广泛流传开来,此时的温州鼓词已经成为职业,艺人已经具备规模团队。温州鼓词的表演场所发生了变化,有以“门头词”为主的流动街边场所,也开始出现专门、固定的词场。
第一次革新
清末民国时期温州鼓词迎来了第一次革新,此时的温州鼓词已经广为流行,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根据史料记载“任职苏州市学政的瑞安士绅黄体芳等携带苏州弹词词本移植为温州鼓词词本”,文人的参与拓宽了温州鼓词的受众群体,促进温州鼓词艺术向着专业、高雅发展。第一次的革新发生于伴奏形式的创新,为满足文人参与鼓词内容的创作需求,牛筋琴诞生,也被视为温州鼓词艺术成熟的标志。伴奏乐器的创新丰富了鼓词音乐内容,为演绎长篇内容提供了基础,还出现了专供鼓词艺人坐唱的经营性场所,艺人社会地位也随之提升。
南腔北调
20世纪20年代温州鼓词形成了南北两大唱腔,标志其艺术形式进一步走向专业化、成熟化。随着鼓词在内容、音乐、唱腔上的不断完善,鼓词出现不同个人唱腔流派,南派主要流行于瑞安市平阳县地区,风格幽婉细致,北派则流行于永嘉、乐清市地区,风格遒劲有力。南北两大流派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相互挤压,形成恶性竞争,最终酿成官司。后来经过永嘉县民政局调解,共同组织成立了盲词工会,即鼓词协会的前身,也是温州鼓词行业最初的组织机构。两个流派达成了在竞争中相互融合的共识,但因两派特征鲜明,二者难以做到协调,因此温州鼓词呈现出“南腔北调”的艺术特征。后期因“南腔”具备瑞安城关话声调多变、富有音乐性、韵部少等特点,更适宜鼓词的演绎,且南派艺人们的不断创新,北派最终逐渐衰落。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瑞安城关话为表演音的温州鼓词逐渐兴盛,占据主流。
艺术特点
表演特点
形式
温州鼓词的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艺人在唱词的同时还需要演奏多种乐器。演唱者以“第三人称”进行讲述,在说唱的过程中通过一人分饰多角的形式进行人物塑造,不断跳进跳出,时而化作曲中的人物,时而又还原于讲述者自身,以一人表演为主的演唱形式为主,又称为单档。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两人或多人进行表演,则称为双档或多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推出过鼓词剧,至今未曾普及。
唱词
温州鼓词的唱词以瑞安市话作为标准演唱语言,主唱辅说,发音必须以瑞安和城关的方言为基础,饱含本土俚语。韵文包涵唱词、念句、数板句三个部分,内容以雅俗共赏的故事为主要叙述主题,涵盖了家国兴亡、占卜巫术、天文地理、民间传说等各个方面,增加闲暇愉乐的同时帮助听众了解人文知识。
曲调
温州鼓词以“太平调”为基本曲调,有“正太平调”与“反太平调”。“正太平调” 也称“太平唱”,上句一般落“re”音,下句落“sol”音,为徵调式。配合原板使用,节奏比较舒展,适合表现情绪平稳的叙述性片段。正太平调属下较为固定的唱腔有“太平游春腔”“太平母子腔”“太平追雷公腔”等。“反太平调”也称“上把调”或“换上把”,即把牛筋琴上原来唱“正太平调”的“sol”音当作 “do”音,把“徵” 调改为 “宫”调。早期反太平调只用三粒板伴奏,后期加上牛筋琴伴奏后,曲调较前更为活跃。反太平调属下较为固定的唱腔有“反太平诉衷情腔”“反太平上巫山腔”等。
唱腔
温州鼓词以“吟诗调”为基本唱腔,“吟诗调”为四句体,节奏自由,似散板,此外还有“吟调”“大调”和“弹词调”。“吟调”,亦称"田歌”,唱腔有上下句体和四句体两种,节拍也有自由的散板和一板一眼(2/4拍)两种。它与吟诗调十分相近,节奏自由,无乐器伴奏,以清唱为主,旋律起伏不大,每句尾音基本落在“sol”上。乡间民众田间锄草、上山打柴,或划船摇橹时都会吟唱此曲调。“吟调” 在温州鼓词唱腔中的运用很普遍,下属较为固定的唱腔有"相思腔”“赞叹腔”“诗赋腔"等。 “大调”,亦称“灵经大调”或“娘娘词窦”,唱句间以大锣大鼓击奏过门由此得名。唱腔为上下句体,节拍有散板和一板三眼(4/4拍),属徵调式。大调专在大词演唱中使用。“弹词调”是借鉴了弹词曲种的音乐演化而来。唱腔为四句体,节拍为一板一眼(2/4拍),曲调舒展,句末常有拖腔。
音乐特点
板式音乐
温州鼓词是一种板式变化体音乐,整体抑扬顿挫、变化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九种基本板式,其中原板是的基本板式,运用广泛,其它板式大多由它衍化而来,艺人学唱温州鼓词时都是先学原板旋律,在逐渐掌握其他板式。“原板”,亦称“中板”或“流水”,唱腔为四句体,节拍为一板一眼(2/4拍),速度为中速,偶尔也以4/4拍出现。原板在温州鼓词音乐中往往设计在曲目的首句或首段,俗称"开场四句头”。
慢板、快板
“慢板”,亦称“慢原板”,唱腔为上下句体,节拍为一板三眼 (4/4拍),速度为慢速。慢板唱腔旋律与原板相近,特点为字少拖腔多,拖腔婉转优美,通常用于抒发人物情感,展现心理活动。演唱慢板,对于演员嗓子的要求比较高,音域要广,音色要美,才能使唱腔优美动听。“快板”,亦称“快原板”,节拍为一板一眼(2/4拍),速度较快,唱腔的旋律上下句连贯性很强,清晰流利,变化丰富。宜表现欢快、活泼、轻松等情绪。快板的音乐设计,字多句少,在演唱时给人“半说半唱”的感觉,主要出现在对话般的词句中,以唱代白,还适合用于“看山景”“逛花园”等带有行动性的场面。
紧板、泛板
“紧板”,亦称“迭板”,节拍为有板无眼(1/4拍),速度较快,字字千斤,无轻重音之分。紧板唱腔是在快板唱腔基础上的再发展,紧板速度快、旋律围绕着方言的语音声调而活动,起伏小旋律性不大,通常给人“说多唱少”的感觉,其腔虽少,但仍有一定的音乐旋律,不等于说白。紧板的使用大多出现在情节突变,矛盾冲突尖锐的地方,主要用于制造紧张激烈的气氛。“泛板”,是一种紧打慢唱的板式,唱腔为上下句体,其特点是唱句或拖腔可以自由延长或缩短,节奏仍保持稳定,速度较快。节拍类似京剧中的“摇板” ,越剧中的“嚣板”等。泛板的音乐有明显的强弱之分,轻轻吟唱时节奏缓慢,激烈热闹时节奏强劲, 适用于人物内心情绪爆发的时刻。泛板的音调悠长,节拍急促,听起来悲切苦楚,更适宜用于表现哀怨悲伤的情绪。泛板是温州鼓词的一个重要板式,老艺人们都非常重视泛板的运用,来展示自己的演唱水平。
倒板、清板
“倒板”,亦称导板,适宜于”三三四”的十字句。速度自由,拖腔旋律按演员嗓子条件自由发挥。倒板多用大鼓大锣伴奏,唱腔气势宏大,骤听犹如空谷传音。多在唱段开始或情节突变时使用,常用于人物抒发豪情壮志,表达慷慨激昂等情节。“清板” 唱腔为上下句体,节拍有一板一眼(2/4拍)和一板三眼(4/4拍)两种,速度为中速。不用牛筋琴伴奏,仅仅通过敲打“三粒板”与“小抱月”来控制节奏,唱腔的强弱快慢根据唱词内容而定,清板唱腔在瑞安鼓词的演唱中运用较多。清板在演唱中运用频繁,各类词句中都可用此板式,加上带有乡土风味的旋律,让观众觉得亲切易懂。清板对艺人的音准要求较高,演唱清板能展现出艺人高超的演唱技巧。
散板、数板
“散板”,亦称叫散,节奏自由,可快可慢,其拖腔音调的高低、节拍的长短,全由演唱者的嗓音条件决定。散板的唱句节奏与过门节奏很不统一,过门的速度属中速,而唱腔是自由的,可快可慢。牛筋琴托着唱腔轻轻的演奏,贴的越紧越好。“数板”,俗称“打快板”,无音乐旋律,是有节拍的诵唱,节奏感极强,节拍则随唱词句式的变化而变化。数板有多种节奏,速度也有快慢,将几种节奏交错运用,可以使其变化多样,演唱时用“三粒板”和“小抱月”伴奏。一般的节奏有七字句、五字句和六字句。数板一般用于描绘丑角的人物形态和叙述这些人物的道白(包括内心独白)。
伴奏乐器
主要乐器
温州鼓词的伴奏形式自19世纪末定型后沿用至今,以扁鼓牛筋琴、三粒板为主要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主要为小抱月、大鼓小锣等。“小抱月”,亦称“高音梆”或 “小梆子”,长四寸左右,用牛角、黄杨万年青挖空制作而成。发音响亮清脆,定音高,适合用于人物情绪、故事情节以及唱腔的转变。在演唱具有宗教色彩浓厚的大词时,增加了大鼓和大锣来表现高亢激昂的表演效果。
艺术类别
瑞安鼓词无固定分类方式,按题材可分为神怪类、讲史类,侠义类、公安类等,共计中长篇曲目400余篇,此外还可以按照演唱形式、文本形式和故事背景进行分类。
演唱形式
大词
“大词”,亦称“经词”,又叫“娘娘词”,“灵经大传”。大词主要演唱“经卷书”,旧时大都在供奉女神的庙宇中演唱,宗教色彩浓厚,伴奏用鼓不用琴,曲调缓慢哀沉,肃穆庄重。演唱形式颇为复杂,艺人唱时,身穿旗袍,前置大鼓,旁挂大锣,右手击鼓敲锣,左手执拍板,站立说唱。“四大记“是大词的代表词目,包括《南游》《西游》《北游》《东游》四部,其中《南游》最为著名,也称《灵经大传》《陈十四娘娘》。
平词
平词,亦称“娘娘词”,曲调文雅,唱多于白,长于抒情。是艺人平时营业性的演唱,室内外均可坐唱。红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夏夜纳时会邀请艺人来演唱,多则数日,少则一夜即止。平词主要演唱世情、历史、公案、武侠四类题材,起到娱乐休闲的作用。
文本形式
故事背景
温州鼓词按照故事背景可以分为传统词目和现代词目。大小传统词目因历代鼓词艺人演唱曲目丰富,多达四百多本,主要以数字、颜色、动物等命名。20世纪50年代末起,在文艺政策指导之下,出现了一系列改编自报告文学的现代鼓词词目。
重要流派
阮派
阮派唱腔由阮世池创立,阮世池生于1929年,浙江瑞安人,是中原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被授予中国文艺网终生成就曲艺艺术家。阮世池儿时因为调皮左腿被诊终身残疾,12岁时母亲因惦念病情将他托付给民间艺人王启凡学习鼓词艺术。1942年首次为救场登台,而后尝试编曲并于各地演出,至17岁因演唱《十二红》《五凤图》等名噪温州市新中国成立后,阮世池联合其他鼓词艺人,整理推广《朝鲜母亲》《黄继光》《婚姻法》等一系列节目,帮助宣传新政策在群众中实施。1952年参加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唱鼓词《王贵与李香香》获得好评,同年当选瑞安市县曲艺家协会主席,2001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新中国曲艺五十年特别贡献艺术家”称号。阮世池的表演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表情传神,感情细腻,以刻画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和农妇村姑见长,形成了纤细华美的唱腔风格,被称为“阮派”。
丁派
丁凌生
丁凌生,艺名筱麟童,生于1932年,是温州鼓词丁派唱腔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9岁开始学习温州市鼓词,16岁时成名,20世纪60年代左右同阮世池、陈志雄、方可多并称为“四大鼓师”,曾获得浙江省首届曲艺会演演员二等奖、温州地区曲艺会演一等奖。丁派唱腔借鉴了京剧的念白,融入鼓词说词中使之铿锵有力,擅长武侠类词目,表演激昂、富于激情,改变了温州鼓词板式无定法的传统,创造了“垛板调”和“点平”小军鼓功,代表作品有《杨志卖刀》《拳打镇关西》《野猪林》等 。
陈春兰
陈春兰生于1968年,平阳昆阳镇人,是中原地区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17岁开始学艺,先后师从张秀红、陈玉麟、丁凌生学唱温州鼓词,18岁开始登台献艺。录制的温州鼓词有三十多种,演出地点遍及平阳县文成县苍南县乐清市等城市村镇,多次进入高校帮助宣传温州鼓词文化。她的表演吐字清晰,道白自如,声音优美,表情传神,代表作品有《胭脂》《玉蜻蜓》《观音传奇》《十二红》《龙梅二度缘》等。
陈派
陈志雄,生于1936年,温州鹿城人,是中原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也是陈派唱腔创始人。14岁时拜著名鼓词艺人陈月波为师,18岁因演唱《秦香莲》成名,而后加入温州市曲艺队。陈派唱腔刚柔并济、悠扬壮丽,伴奏音乐极具动感,适于塑造人物形象,因而备受欢迎,代表作品有《三打白骨精》等。
方派
方克多生于1942年,浙江平阳县人,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是“方派”唱腔的创始人。1955年师承民间艺人苏方足先生,1964年退伍回乡负责组织平阳曲艺团并兼任演员,1980年调入平阳县文化馆分管曲艺工作。他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浙汇省曲协第二、三、四届理事、温州市文联委员、平阳县戏曲协会副主席。方克多首次将男女双档的表演形式推上曲坛。其表演华而不浮,放而不乱,善于吸收其他曲种的艺术特长,形成了风趣、清新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蝴蝶杯》《秋江追舟》等。
艺术价值
历史性
温州鼓词作为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形式,自诞生便因单档表演、温州的乡音俚语而广泛受到了民众喜爱,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项目,在说唱戏曲和文化考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温州鼓词最初为“敲鼓独唱”为表演形式,经历百年发展,借鉴戏剧元素,逐渐形成了“九板五调”的鼓词音乐。同时加入表演元素,从“—人多角”的表演方法发展至“自我者”“旁观者”“讲述者”的新形式,演出过程中还需要鼓词艺人将丰富的经验内化到道白和表演套路中,难度高,大词在庙宇中演唱时往往还要布景增加信仰气氛,记录了中原地区传统曲艺的发展历史,也间接记载了古代市民的生活状态。
文学性
温州鼓词唱词来源于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蕴含着价值观念和道德说教内容,因而具有很高的文学内涵。说词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人们传递惩恶扬善、忠贞报国、忠孝廉耻等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如《八美图》《灵经大传》《卓文君》《孟丽君》《杨家将》《岳传》等等。清朝时期随文人加入创作者,说词叙事上使用倒叙、重复、伏笔等写作手法,对布衣商绅、农村男女产生直接教化作用的同时,记录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实际民间俗语与古诗词,以其文化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温州人。温州鼓词是温州地区人生礼仪和俗神信仰等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红白喜事都会邀请鼓词艺人演唱,《陈十四娘娘》就是当地人为了表达对陈十四娘娘的虔诚敬仰,专门邀请鼓词艺人进行改编的作品,对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发展具有独特贡献。
传承与保护
传承
第二次革新
新中国成立后,温州鼓词迎来第二次革新。1949至1996年期间,温州鼓词随社会环境变化,积极配合革命运动进行创新,温州市各县陆续成立了曲艺协会、曲艺队等机构,帮助管理艺人、传承鼓词文化。鼓词艺人创造了大量现代题材作品,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等,同时进行《粉妆楼》《反唐》《玉蜻蜓》《三国》等改编词本的公益演出来响应国家文艺运动。唱腔表演形式方面吸收了京剧越剧、梆子、黄梅戏等戏曲去拍音乐和四大行当声腔表现手法,学习瑞安市民间小曲、地头田歌等基本小调,提升了自身表演能力。伴奏编制方面加入了琵琶、三粒板、小抱月等乐器丰富音色,开始尝试二人、四人联唱等多档形式丰富表演方式。
衰落
1978年至1985年,温州鼓词逐渐进入衰落阶段。这一时期中国进入现代化进程,温州鼓词艺人恢复演出,但自身表演难以融入现代生活,温州鼓词的传承面临后继乏人、观众流失、传承艰难等诸多问题。受时尚文化的冲击,无法与节奏明快、色彩纷呈的现代艺术竞争,温州鼓词观众逐渐流失。鼓词演唱边演边唱边弹奏的形式对艺人要求高,老艺人退出同时新艺人无法及时补充,导致在职的鼓词艺人数目减少,后继乏人。温州鼓词的唱词依赖于方言,普通话推广把温州鼓词的传承置于尴尬境地。特色乐器牛筋琴的制作工艺繁琐,加上市场需求量少同样面临着失传的困境。但是在农村地区,温州鼓词因其祭祀鬼神的宗教功能而持续流传表演。
复兴
改革开放后期(1986年左右),因艺人努力传承创新,队伍日渐扩大、人才辈出,温州鼓词在萧条中逐渐复兴。2006年,由瑞安市申报的温州市鼓词被列入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此顺势发展起来,借助音像制品、广播电视以及网络进入了现代化传播方式的时期,并加强文化教育。2011年,平阳县县申报的温州鼓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温州鼓词扁鼓牛筋琴、三粒板为主奏乐器等形式持续沿用至今,相关文化保护受到国家重视。
保护
温州鼓词自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备受重视与保护,为了通过温州鼓词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和鼓词传承人不断加强相关工作,重点关注建设传承展示基地、寻找遗失曲艺资料和开展研讨会等政策支持,加强对外交流活动、重视媒体宣传,开展曲艺“三进”活动、培养教育学生。
政策支持
平阳县昆阳镇河心亭建有温州鼓词传承基地,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设有温州鼓词展示厅、剧场等等,拥有国家级、省、市、县各级传承人,不定期举行免费展演活动,帮助艺人交流心得、切磋技艺。2011年以来,各级政府对曲艺保护投入大量经费,保障鼓词传承、开展各种展演活动、曲艺精品研究创作活动等。瑞安市成立了鼓词研究办公室,聘请曲艺家为专职人员,进行鼓词史料的搜集整理。积极编撰出版曲艺专刊,通过走访老艺人、录音采集和收集整理传统词本等方式,出版了浙江省国遗丛书《温州鼓词》,并与复旦大学温州大学联合举办了“温州鼓词(瑞安鼓词)文化考察座谈会”和曲艺艺术研讨活动。
加强宣传
政策支持下,温州鼓词传承人和有关组织加强文化宣传,配合媒体对外进行交流活动。2007年中国中央电视台4频道“千年古县摄制组’’对温州鼓词进行专题拍摄,并对鼓词名家阮世池进行了专题采访。2017年,第六代传承人陈枫受省非遗中心邀请,参与““根与魂·忆江南”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演出活动。温州、平阳、瑞安三地均设有省级非遗曲艺书场,三个书场全年演出500余场。2019年,温州鼓词参与了全国曲艺小书观摩交流展演、“温州日”活动在北京世园会的揭幕仪式和第六届“非遗嘉年华”长三角项目展演等一系列活动。《温州晚报》开设“温州非遗”专栏,温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开设“温州鼓词”专栏,对全市优秀曲艺作品进行宣传展播。另外,鼓词艺人还将鼓词艺术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结合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疫情等新兴题材, 新编了鼓词词本,助力鼓词传播。
教育培养
为保护温州鼓词文化,教育培养新的传承人,开展了进社区、进文化礼堂、进校园活动的曲艺“三进”。2014年起,由平阳县非遗中心领头,省级传人王晗华、市级传承人章雪琴和程海燕等老师先后到至平阳县的平阳县昆阳镇第一小学、平阳职教中心等学校教授温州鼓词技艺,在近180场的教学后,部分学生已经可以登台表演。2018年,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陈春兰等瑞安本土词师签订带徒协议,切实推进人才培养和传承,并在瑞安市职业中专教育集团学校挂牌成立“温州鼓词艺术传承教学基地”,与中学协调建设温州鼓词“人才联盟”培养基地,在温州市多处幼儿园、小学开设鼓词兴趣班,培养青少年对鼓词的兴趣同时挖掘人才。瑞安和平阳的文化馆也多次举行“鼓词进校园”等活动。
参考资料
温州鼓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2
温州鼓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3
鞔的解释.湖北省人民政府.2023-08-10
阮世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06-02
南方有鼓词艺术吗?.新京报.2023-08-10
瑞安鼓词走进高楼镇中.温州教育网.2023-08-02
方克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2
目录
概述
命名由来
历史沿革
起源
时间
南宋说
唐代说
明代说
发源地
发展
兴盛
第一次革新
南腔北调
艺术特点
表演特点
形式
唱词
曲调
唱腔
音乐特点
板式音乐
慢板、快板
紧板、泛板
倒板、清板
散板、数板
伴奏乐器
主要乐器
伴奏乐器
艺术类别
演唱形式
大词
平词
文本形式
故事背景
重要流派
阮派
丁派
丁凌生
陈春兰
陈派
方派
艺术价值
历史性
文学性
传承与保护
传承
第二次革新
衰落
复兴
保护
政策支持
加强宣传
教育培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