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市,古称会无、会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辖
县级市,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东部和北部分别与
会东县、
宁南县、德昌县相邻;西与
攀枝花市仁和区及
盐边县、
米易县接壤;南与
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
武定县,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隔
金沙江相望,辖区总面积为4537平方千米。市人民政府驻古城街道县府街50号,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常住人口39.2万人。
会理市地形轮廓由东北到西南呈一狭长的山间盆地,境内山脉均为北南走向,分属螺髻山和牦牛山的余脉,地层出露齐全,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区”的磨盘山昔格达断裂带和
安宁河新断裂带地区。会理市地貌以山地、
丘陵、平坝为主,境内气候属于中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冬暖无夏,四季如春,主要河流有城河、岔河、摩挲河等。早在新石器时期,会理市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南夷地区设立
越嶲(xī)郡,领会无等十五县,明朝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会川路被改为会川府,并划归云南布政使司管辖,1955年10月,
西康省被撤销后,会理县转隶属于
四川省西昌专区。2021年1月,会理县被撤销并改为县级会理市,仍隶属于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州。
会理市是中国昆明、
攀枝花市、
西昌市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交汇地,为古丝绸南路必经要塞,素有“川滇锁钥”之称,境内有
德昌至会理和G4216线
宁南至攀枝花段等高速公路。会理市构成了以矿业采、选、冶、加为主要产能体系,以
烤烟、石榴、猪羊、生态四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主要经济格局,形成了铜、铅锌、钒钛铁、电煤、特色农产品加工、
生物质产业六大产业集群。2022年会理市年产
粗铜10万吨/年、处理铅锌原矿49万吨/年、钒钛铁精矿1040万吨、
球团100万吨、原煤60万吨、打叶复烤烟叶90万担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四川省最大的铜镍冶金生产基地,中国石榴生产第一市,生猪调出大市、产粮大市。2022年,会理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6.9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0.0:33.1:36.9。
会理市是茶马古道及古
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境内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榴文化、川滇文化等,构成了会理文化的文脉传承。截至2022年7月,会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8项,其中省级5项;另外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茶马古道—松坪关、会理城北门、金江书院等;旅游景点主要有会理古城、张姑娘桥景区、仙人湖等。
名称由来
会理市,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改称会川县,其意为“川原并会,诸酋听会之所”。
历史沿革
先秦
早在新石器时期,会理市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禹贡时为梁州之域,
商周至
战国之时,为西南夷
邛都国地,居民生活业态以农耕、狩业、制陶等为主,也会养一些猪、牛等牲畜。
秦惠文王在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灭蜀后,将之纳入
秦国版图。
秦汉至南北朝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南夷地区设立
越嶲(guī)郡,领十五县,有
西昌市、遂久、灵官道、
台登、定笮、会无等县,其中会无县即会理县。
王莽篡汉,将国号更改为新(公元9年—公元23年),并将
越巂郡的名字改为集嶲。三国
蜀汉时期(公元211年—公元263年),属于嶲
都督。
南齐时,越嶲郡被改为“越嶲僚郡”,郡治又迁回
邛都。
萧衍在大同三年(公元537年)改越嶲僚郡为
巂州,后来又废除。
隋唐至宋元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州,改置为越郡时,会无县省,所辖就只有越离、邛都、苏(示)、可泉、
台登、邛部六县。
唐朝疆域扩大,推行道、州、县三级制。对少数民族地区则实行“羁”,在西南地区设置若干
羁縻州。
李世民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置和集县,治地在会理县凤山营。
李恒长庆三年(公元823年)
南诏再次背叛唐,会理继续属于南诏。
南宋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蒙古军南下攻入
四川省和
云南省,
大理国灭亡。元王朝为维护和巩固统一,改革政区建置,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属
云南行中书省。
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大理内附。十四年,置会川路,隶属罗蒙庆宣慰司
都元帅府,治地武安州(今会理县城),领武安州、永昌州、姜州等7州1县。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
意大利旅行家
马可·波罗经会川南渡
金沙江入云南。后来在所著的《
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建都(即
西昌市)以南会川一带概貌,以及会川产“碧甸子”的情况。
明清
明朝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会川路被改为
会川府,并划归云南布政使司管辖;同年十月,改为属于四川布政使司管辖。后被裁为会川卫
卫军民指挥使司,属于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管辖。
清代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被更名为会川卫军民守备,隶属于建昌监理厅。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裁掉
会川卫守备,将会理州移到卫所,修建州署(现在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由于“川原并会,政平颂理”的理念而得名为会理,属于
宁远府管辖,会理这个名字从此开始使用,一直沿用至今。
文宗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云南
回族起义军攻占会理,随后并与清军展开
巷战,起义军余部撤出州城后,清军即在城乡大肆屠杀回民,城内重要建筑被毁无遗,除少数回民在汉民帮助下逃离外,男妇老幼数百人惨遭杀戳。清末,
会理州辖洼乌、迷易两巡检司和披砂设治委员。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会理改州为县后,隶属于建昌道。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道废,直属于四川省。这期间,
军阀割据,争夺地盘,推行“防区制”,会理属第四师驻防区域。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
蒋介石势力伸入四川,设
四川省人民政府,推行“行政督察区制”,会理隶属第18行政督察区。会理根据《乡镇保甲法》规定,下设四个区。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五月八日,中革军委下达《关于我军渡江后摸清会理敌情的指示》,部署
红三军团和干部团主攻会理城,消灭守敌
刘元瑭。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
西康省建省,会理县隶属西康省
第三行政督察区。同年6月,在西昌成立“宁属屯垦委员会”,作为西康省政府的派出机构,管辖宁属各县,直到解放时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会理解放,会理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归属于
西昌专区,县政府设于中区(今关镇)。1950年11月,会理部分城乡青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开赴
抗美援朝战争前线。
1955年10月,西康省被撤销后,会理县转隶属于
四川省西昌专区。1958年10月,
成都市、
温江、
内江、南充地区数千名农民、
手工业工人、商贩,由各地政府动员“支援西钢建设”来到会理。
1978年10月,西昌地区撤销,会理县转归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州管辖。直到2021年1月,会理县被撤销并改为县级会理市,仍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地理
位置境域
会理市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01°52′~102°38′,北纬26°5′~27°12′,东部和北部分别与
会东、
宁南、
德昌县相邻;西与
攀枝花市仁和区及
盐边县、
米易县接壤;南与
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
武定县,昆明市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隔
金沙江相望,南北最长140千米,东西平均宽约55千米,幅员面积为4537平方千米。
气候
会理市气候属于中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气候条件。会理市年平均温度为15.1℃,年极端最高气温34.9℃,极端最低气温-5.8℃。其中会理市北部高寒山区年均气温7℃,极端最低气温-23℃;中部温和山丘区年均气温15.3℃;南部
干热河谷区年均气温23℃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211.7毫米,降雨量90%以上集中在6—10月,降雨量受地形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极不均匀,从北向南逐渐减少;北部山区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中部平坝地区降雨量在1158.7毫米左右,南部河谷地区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阳光照射充足,年均2400小时日照,
无霜期250天左右。常年风向较稳定,风速不大,以南、北风为主,北风最多,平均风速1.5米/秒。春季多西南大风,最大7—8级,瞬间大风风速为8—16.7米/秒。
地质
地质构造
会理市全境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齐全,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区”的磨盘山昔格达断裂带和安宁河新断裂带地区,形成于元古代。在大的坡段上属于川台地的两沿,川、滇南北构造带中部。第三纪
中新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古地中海盆地强烈隆起,形成青藏高原,会理处于边缘部分,也受到挤压抬升,局部断裂,形成众多河流和若干小型山间湖盆,构成了现在山川面貌的雏形。
第四纪以来,受板块运动的影响,地面还来不及夷平又急剧上升,河流下切,造成地形高低悬殊。
地层
会理市地壳属地球陆壳部分,厚度约47千米,地层较为齐全,从前
震旦纪到第四纪的地层出露繁多,沉积岩石类型复杂,有
海相沉积也有陆相沉积,有不同时代各种环境下沉积的
碎屑岩(
砾岩、
砂岩、
泥岩、
页岩、
火山碎屑岩)和
生物岩(
石灰岩、
白云岩、
石膏、煤等)。震且纪地层主要分布于会理市境内四周的云甸、白果、龙泉、老街、等地;中生代
三叠纪地层主要分布于益门、杨家坝、黎洪等乡及
白云山;
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地层主要分布于现代河床两岸堆积层。
地形地貌
会理市地形轮廓由东北到西南呈一狭长的山间盆地,境内山脉均为北南走向,分属螺髻山和牦牛山的余脉,全境相对高差在800—1000米之间,最大相对高差3081米,一般海拔高度约2000米左右。在这两列山系之间,有许多汇水盆地、河流阶地和
山麓冲积、
洪积扇。盆地中遍布低矮的垄岗和浑圆的丘陵,把盆地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坝子,其中以会理市城所在地的会理坝子最大。会理市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形成了山地与丘陵、平坝相间分布的地形。会理市地貌以山地、丘陵、平坝为主,境内山地、丘陵、平坝之比,大体上是4:5:1。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会理市境内河流南北展布,以城北油菜地至东北部太平区的
大雪山山脉一线为分水岭,分属
金沙江和
雅砻江水系。拥有集水面积超过2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42条,包括城河、岔河、摩挲河(上游名为白果河)、鲹鱼河、竹鲊河、竹箐河等。总集水面积为4244.06平方千米,总长998.70千米,出境流量为每秒74.86立方米,河网密度为每百平方千米为22千米。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河道有成河、岔河、摩挲河等。
城河,古称会川河,上游称怀远河,中游称杨桥河,下游称
普隆河,由北向南贯穿会理市境内中部和南部。发源于龙肘山东麓,自外北经县城向南过南阁、彰冠、爱民、爱国、关河、普隆等乡人金沙江,流域面积2096.59平方千米,占会理市总面积46.20%,干流长141千米,平均比降10.35‰,天然落差1340米。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每秒31.87立方米,占会理市出境水量的42.50%,最枯流量每秒0.30立方米。支流呈树枝状分布,流域面积达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麻龙河(下游称潭溪河)、姜州河、矮郎河(下游称白鸡河、黑涛河)、力马河(下游称小关河)、黎溪河,5条河总长166.90千米;流域面积20至100平方千米的河流共17条,总长215.20千米。
湖泊
会理市古陆境内在南部黎溪形成3个大小不等的湖沼,小海子、南海子已无水源,开作耕地使用。境内大海子湖泊位于会理市
黎溪镇的黎州村,常年有水源,湖面0.91平方千米,可蓄水419.9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约0.99平方千米。
地下水
会理市地下热水主要有
果元乡六角洞温泉、
江普乡吴摆渡温泉、鱼鲊热水塘温泉、石龙—松坪热矿水。其中
果元乡六角洞温泉位于鹿厂断裂带的上盘灯影组下段白云质灰岩岩中,岩角倾向50度,倾角36度,第四系砂质黏土组成盖层。流量每秒1.70升,动态稳定,水无色、无味、透明,水温24℃,pH值7.50,硬度16.92度,矿化度为每升0.30克,重碳酸盐每升93.93毫克,属重碳酸盐钙镁型水。
水利
截至2021年11月,会理市共有132座水库,2座中型水库,130个小型水库。
大海子水库位于会理市的
黎溪镇、
关河镇境内,2009年3月开始建设,并于2019年12月完工。是一座主要用于灌溉,并且兼具农村人畜饮水功能的跨流域引水的中型水利工程。大海子水库的总库容为1950万立方米。该工程包括两条
引水渠和三条灌溉干渠,总长62.866千米,可以灌溉的面积为36.2平方千米。
土壤
会理市境域内地质复杂,成土母质多种多样,在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种类千差万别,其肥力差异甚大。土壤类型有9个大类,20个亚类,33个土属,100个土种,主要的土壤类型有
水稻土、
冲积土、红壤土、紫色土、燥红土等,从种类与分布看,水稻土分布在红旗、鹿厂、黎溪、通安、益门等区,占会理市土地总面积的2.46%;紫色土主要分布于红旗、通安、鹿厂等区,占土地总面积的31.34%;红壤主要分布在会理市六个区的
盆地、浅山、中山及坝地边沿缓坡地带,占土地总面积的35.55%;其余冲积土、碳岩土、燥红土、黄棕壤、棕壤、
亚高山草甸土分布相对零星,占土地总面积的30.65%。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会理市山地面积占会理市总面积的90%,截至2022年,会理市耕地面积达到700平方千米,其中水田160平方千米,旱地540平方千米。可供农业使用的荒地面积为200多平方千米。林业用地面积2980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会理市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截至2023年9月,市境内已查明矿产地198处,大型矿床8个,中型23个,小型66个,矿点46个,矿化点55个。境内共有探矿权67个(其中金属探矿权61个,能源矿产探矿权4个,非金属探矿权2个;按勘查矿种分类,单一矿种探矿权43个,多矿种探矿权24个),勘查区总面积854.57平方千米。共有采矿权85个(其中有色金属15个,黑色金属20个,能源(煤炭)3个,非金属13个,砂石、
黏土、
页岩33个,矿泉水1个)。会理市矿产资源中,钒钛铁、铜、镍矿产,主要分布于城区以南各区;铅锌、锡、煤矿产,主要分布于城区以北;建材非金属等矿产遍布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3种,占四川省探明储量矿种的48.8%。黑色金属方面,铁矿储量占四川省储量的3.5%;有色金属方面,
锌矿储量占四川省的23%,
锡矿储量占四川省的37.5%,钴、、
蛇纹岩、
石英岩四种矿产储量在四川省也占有一定比例。
水资源
截至2021年,会理市总供水量为21600.8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21155.37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97.94%,地下水源供水66.24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0.31%,其他水源(雨水利用)供水379.20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76%。按水资源分区统计,
金沙江石鼓以下干流区域,总供水量19561.5万立方米,占90.56%;
雅砻江区域,总供水量2039.3万立方米,占9.44%。
森林资源
截至2021年,会理市林地面积2973.6064平方千米,占会理市总土地面积的65.79%,森林面积2659.0422平方千米(含特灌、非林地成片林木),
活立木蓄积13257271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58.83%。按林种分,有林地、
疏林地及灌木林地面积2794.63平方千米,其中
防护林2253.1377方千米,占80.62%;用材林438.6962方千米,占15.70%;
薪炭林68.4394平方千米,占2.45%;经济林27.8763平方千米,占1.00%,特用林6.4804平方千米,占0.23%。
生物资源
会理市经济树种包括
棕榈、
女贞、
漆树、
栓皮栎、
盐麸木、
木棉等。果树资源如
棠梨、
鸡心柿、
毛桃等,经济动物包括猪、牛、马、骡、驴、兔、鸡、鸭、鹅、
梅花鹿、
肉鸽等,水产有
花鲢、
白鲢等,此外还有蜜蜂养殖。
风能资源
截至2022年7月,会理市已经建设并投产
光伏发电站数量为5个,装机容量达170兆瓦,年平均上网电量大约为2.298亿千瓦时。已经建成并接入网的
风力发电项目为7个,装机容量为384兆瓦。正在开发的光电项目有2个,预计装机容量为103兆瓦,规划中风电项目有7个,合计预计容量为448兆瓦。
生物多样性
植物
会理市有林木资源91科,60属,555种含变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17属28种,
被子植物门82科243属527种;在林木资源类型上,野生乔木资源434种,人工栽培林木资源121种,在生活型上,乔木资源190种,灌木类资源339种,木质藤本类19种,竹类7种。花木91科,159属、243种;已鉴定草场植物101科、358属、714种。重点一级保护植物1种:喜马拉雅红豆杉;重点二级级保护植物主要有11种:
连香树、香果树、
黄杉、
油樟、
红椿、
毛红椿、
西康天女花、
显脉猕猴桃、
秃叶黄檗、
大王杜鹃、
金铁锁。
动物
会理市境内野生动物197种,羽之属的有57种,有山喜、山鹌等和鳞甲类水生动物19种,介壳类7种及各种昆虫类动物81种。境内国家二类保护的野生动物主要有:小熊猫、香獐、野牛、水獭、猴子、穿山甲、念猫、豹、黑熊、
红腹角雉(娃之鸡)、虹雉(
贝母鸡)、
长尾雉等;国家三类保护野生动物主要有:
大灵猫(
大灵猫)、
岩羊、
猫头鹰等。
自然保护区
龙肘山森林公园,会理市自然保护区,位于
四川省会理市城西北的
龙泉乡境内,山脉源于螺髻山,位于会理市城北15千米,又名
龙肘山,海拔3585.7米。因山势蜿蜒,主峰顶如神龙昂首,两侧峰耸立似巨龙运肘,故而得名。龙肘山山势南北纵列,山间有原始森林数万亩,其中仅原始杜鹃林就有上万亩,主要有有黄色杜鹃、团叶杜鹃、
美容杜鹃、
秀雅杜鹃、粉绿香杜鹃等品种。
自然灾害
会理市受所处地势和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等因素,容易发生干旱、
山洪、地震、山崩、滑坡等自然灾害。2020年9月15—17日,会理市北部
六华镇、云甸镇内普降暴雨,降雨量高达204.4毫米,引发
泥石流灾害。此次地质灾害中受灾村达17个、受灾人口3012人,农作物受灾约1.129平方千米;G108线灾毁导致K2887+510-650米山体滑坡,路段长度0.5千米,方13万立方米,受损路面900平方米。其中六华镇道路受损300千米,交通全部中断,
云甸镇道路受损8条共计100千米。会理市政府组织救援队伍300余人、
地方武装200人共同参与救援,并调运帐篷150顶、棉被285床、折叠床100张、大米38袋等生活物资,分送至
六华镇和云甸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9月,会理市下辖13个镇、4个乡,市人民政府驻古城街道县府街50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常住人口39.2万人,较上年末增长0.1万人,其中
城镇人口18.0万人,乡村人口21.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5.88%,比上年末提高0.36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5.98万人,较上年末减少1.03‰。根据会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会理市人口在性别分布上,男性人口为200750人,占51.40%。女性人口为189781人,占48.60%。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5.78。在年龄结构上,0—14岁人口为67946人,占17.40%。15—59岁人口为250000人,占64.01%。60岁及以上人口为72585人,占18.5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8322人,占14.93%。
民族
会理市居民以
汉族为主,其它少数民族有彝、傣、
傈僳族、回、苗、白、黎、蒙古、藏等。截至2018年5月,会理市汉族36.53万人,占会理市总人口的83.2%;
彝族6.99万人,占15.92%;
傣族2513人,占0.57%;族561人,占0.13%;
回族214人,占0.05%;
白族166人,占0.04%;
苗族149人,占0.03%。会理市境内历三代以上的世居民族主要有汉、彝、傣、傈僳族、回、白等6种民族。
语言
会理话是会理市方言,归类于北方话的西南方言中,特点是古入声字并入其他调类,同时融合了赣、湘、川、滇等地的方言特性,其中包括重鼻音等。普通话的推广以及人口迁移等因素使得会理方言混合性持续增加,尽管声调变化比较大,但
声母和
韵母基本保持不变。另一方面,
彝语是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种语言。在会理市境内,云南彝族语言属于彝语东部方言
滇东北次方言,与
金沙江沿岸的云南彝语相通,对汉文化有广泛的接受。贵州
彝族语言则属于彝语东部方言黔西北次方言,与
凉山彝族和云南彝族的交流较为困难。虽然这三种方言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相互间对话难以理解,但它们同属于一个语族语支,具有共同的语言特征。其语法结构的基本顺序是主宾谓。
宗教信仰
会理市境内宗教主要有
道教、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天主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是外来宗教,截至2005年底,全县有宗教团体4个:基督教三自运动委员会、天主教爱国运动委员会、佛教办会、道教协会,截至2023年9月,会理市道教场所有5处,佛教场所有5处。
佛教
会理市佛教在
唐朝南时期从西大理传人会理。明代后建庙成风,僧人增多,民国时期城乡寺庙已达100座,但寺庙因战乱和时局动荡不断遭到破坏。解放后的一段时期,政治运动频繁,残余寺庙多被拆除或改作他用,信徒日少,仅有少数善男信女在家吃花斋念佛。
道教
会理市道教起源于
东汉末年,盛于明代,建于
洪武时期的东街元天观是会理首建道观。随之,
丘处机弟子到会理建长春观。至民国初期,城乡已有道观10余座,有“全真派”道士常来往,本地“
正一派”道士则成为“俗家道士”,以超度亡灵之类等为业。
基督教
基督教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传入会理。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起,由牧师王道然主持教务。解放后,王道然继续主持教务。1964年“四清”运动开始,教会正常活动受到冲击而停顿。
天主教
天主教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传入会理。民国十五年(1926年),始建会理、木古天主教堂。解放后,宗教活动日益减少。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归还所有现存的经堂房产及查抄的物品,依法保护公民正常的宗教信仰自由,宗教活动逐步得到恢复。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管理全县的宗教组织。
经济
综述
会理市已构成了以矿业采、选、冶、加为主要产能体系,以
烤烟、石榴、猪羊、生态四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主要经济格局,形成了铜镍、铅锌、钒钛铁、
电煤、特色农产品加工、
生物质产业六大产业集群,是
四川省最大的铜镍冶金生产基地。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6.90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70.65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72.53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83.7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1.1:32.0:36.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956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1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40元。
第一产业
会理市依靠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特产业,大力打造“红(石榴)、黄(烤烟)、黑(
黑山羊)绿(生态林果蔬)、蓝(乡村旅游)”五色农特产业新品牌,成为中国首批、
凉山彝族自治州唯一的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会理石榴产量稳居中国八大石榴主产区之首,常年保持在74万吨,产值高达58.5亿元,果农收入38.5亿元,拉动物流等产业20亿元,拥有“中国石榴之乡”的美誉。截至2018年末,会理市石榴种植规模达266.67平方千米,果品产量70万吨、产值47亿元。会理中北部群山纵横,气候湿润,适合烤烟种植,2021年,会理市共种植烤烟约148.67平方千米,生产收购烟叶62.29万担,烟农收入10.20亿元,烟税收入2.24亿。截至2022年11月,会理建成40万亩优质石榴产业带、24万亩优质烤烟产业带、30万亩特色蔬菜产业带、7万亩沿江芒果产业带。
会理市石榴
现代农业园区是中国四川省级五星级农业园区,地处会理石榴主产区,幅员面积378.77平方千米,涵盖会理市
鹿厂镇、
彰冠镇、城南街道办事处3个镇(街道),16个行政村,以石榴为主导产业。其中,主导产业石榴连片种植面积约为122.67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约为33.33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园区建成高标准农田占比达72%,综合
机械化普及率达52%、社会化服务覆盖面达85.1%,多产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新业态。园区有休闲农业专业村3个、民俗小院20家,发展
电子商务平台5家,建有中国首个石榴拍卖中心。带动园区13270户农户创业致富,果农单户年售果收入最高达600余万元,带动
建档立卡贫困户2300户、贫困人口8450人创收5000余万元,户均增收达2.17万元,人均增收达5900元以上。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687.2平方千米,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9.07平方千米,烟叶种植面积约为123.87平方千米,菜类和食用菌种植面积约为103.33平方千米。在产量方面,粮食产出34.66万吨,油料产出0.29万吨,烟叶产出3.20万吨,蔬菜产出52.20万吨,园林水果产出84.52万吨。养殖业方面,肉猪出售88.20万头,牛出售3.39万头,羊出售49.79万只,家禽出售306.11万只。会理石榴和
会理黑山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且会理石榴还获得
四川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认证。
第二产业
工业经济是会理市经济的支柱,会理市加大力度发展铜镍、铅锌、钒钛铁、电煤等现有产业,推进会锌公司10万吨氧压浸出锌冶炼、昆鹏公司新增5万吨/年阳极铜、15万吨/年
电解铜等项目建设。同时提升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其中会理市
风能开发规模达120万千瓦以上,能够提供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场地装机可达100万千瓦以上,吸引了大唐、
中国华能、中电投、三峡、中海阳、迪盛(MEMC)、新疆
特变电工、发勤量子新能源公司等30余家国内外电力企业及成勘院、云南电力设计院等到会理考察。其中中海阳新能源公司与
三峡能源公司合作开发的树堡大黑山5万千瓦太阳能并网发电项目作为
四川省首个山地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2022年上半年,会理市44户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铜矿采选企业8户,阳极铜冶炼企业1户,1—6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5亿元,其中铜矿采选企业实现产值3.5亿元、阳极铜冶炼企业实现产值43.4亿元,铜矿工业企业产值占会理市规上工业企业产值72%。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工业增加值达到67.7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32.7亿元。
建筑业增加值为4.8亿元。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数量为19家,实现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
总产值14.37亿元。
第三产业
会理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截至2022年5月,会理市大力构建“一核、两片、三带、八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一核:会理古城;两片:北部生态片区、南部文化片区;三带:南丝路文化观光带、红色文化观光带、
金沙江水上娱乐带;八点:培育八个乡村旅游示范点(黎溪镇河漂村、
小黑箐镇彝族民俗村寨、新安乡傣族民俗村、
云甸镇乡村旅游点、
彰冠镇石榴田园综合体、绿水镇松坪关、通安皎平渡、
外北乡白龙新村),形成丰富的文旅格局。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8.17亿元,接待中国国内游客280.50万人次。
会理市大力发展服务业,在服务业发展基金内专设电子商务发展基金,建成
电子商务县级服务中心1个、乡级服务站4个、村级服务点6个,开通
乐村淘村镇体验店106家。会理市电子商务交易额曾突破10亿元,网络零售额突破3亿元。2023年,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当前帮扶订单4500万元,促进盈利增收,助力企业发展;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投入600万元消费券,惠及住餐文娱、商超、汽车零售等多个领域,有效拉动消费6000余万元。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7.52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62.66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24.86亿元。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为1.19亿元,同比增长17.1%。全年会理市新增投资44.2亿元。其中,中国国内省外新增投资16.18亿元。全年新签约项目6个,引资额61亿元。外出开展小分队招商11次,举办招商推介会3次。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2年11月,会理市依托现有石榴、芒果、
柑橘、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建成1个省级、6个州级、2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会理有色产业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12月设立,原名为会理市工业集中区,2018年2月更名为四川会理有色产业经济开发区。2019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级成为省级综合类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位于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面积为1003900平方米。会理有色产业经济开发区作为中国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核心支柱。开发区形成铜镍、铅锌、
钒钛等有色金属产业链。截至2019年10月,纳入开发区统计的企业有凉山矿业、财通铁钛、昆鹏铜业、鑫沙锌业、博鑫铜业等53家,形成了以凉山矿业、鑫沙锌业、财通铁钛为龙头的有色产业集群,是中国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内的重点开发区。2022年末,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20.44亿元,实现利润5.58亿元,税收5.1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5亿元,从业人员4773人。
重要企业
2022年,会理市村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万顷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明致商贸有限公司、元源农特产有限公司4家企业获得“
四川省民族贸易企业”称号。
会理市万顷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位于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
鹿厂镇白草村,于2014年9月24日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占地面积64000平方米。公司是集石榴、果蔬开发、生产、经营、科研为一体的集团化农经企业。公司石榴种植产区范围涉及会理市鹿厂区南半部的鹿厂镇、
彰冠镇、
爱民乡、通安区的
木古镇、黎溪区。果蔬种植涉及鹿厂镇、
白鸡乡、
矮郎乡的菱白、核桃、
魔芋,农产品种植面积约为26.67平方千米。2022年,万顷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获得“
四川省民族贸易企业”称号。
社会
教育
截至2023年8月,会理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43所,其中:小学39所,教学点41个;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
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中心1个;公办幼儿园28所(其中“一村一幼”教学点110个计算为1所),民办幼儿园20所。会理市有中小学、幼儿园学生63713人,其中:小学27459人,初中13575人,普通高中5921人,职业高中3704人,幼儿园学生13046人,特殊教育中心学生8人。现有在编中小学教职工3154名、职业高中教师171人、幼儿园教师128人。
四川省会理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地处会理市城关镇南环路西延线,占地约0.13平方千米,建有教学、生活用房近8万平方米,修建教学楼、实训楼、办公楼、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含草坪)、9个标准篮球场、20个标准乒乓球台。拥有计算机、电子电工、机械、数控、汽修、建筑、旅游酒店、
电子商务、采选矿、种养等10个专业教学设备设施。具有可容纳170个教学班、8000名在校学历教育学生的办学规模。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476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690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301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75人。
会理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9年,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会理市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中心,凉山卫校医学院、峨眉药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州医保、市
医保定点医院,荣获了
四川省卫生先进集体、四川省先进单位和
凉山彝族自治州三八红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医院占地面积6010平方米,编制床位400张,实际开放床位423张。业务用房有中医门诊楼、住院楼、综合楼、新建
小儿科住院部、大内科住院部、ICU等业务用房总面积约13000平方米,开设临床医技科室21个,各科室共计开展中医医疗技术10个类别60个项目。
媒体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
固定电话用户数0.8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41.53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28万户,
邮电业务总量3.03亿元。2022年6月,会理自媒体协会正式成立,会理市有互联网从业者(自媒体)30余家,主要涉及文旅推荐、直播带货、商品广告信息等12个领域。
科技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拥有专利授权数128件。截至2023年8月,会理市拥有铜产业链自主
知识产权64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拥有包括“铜分离技术”在内的独立自主研发的专有技术2件,科技项目“低品位复杂铜矿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中国铜业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二等奖1项、
三等奖5项。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共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各1个,综合文化站20个,广播电视台1座。其中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59.5千册。
会理市图书馆位于会理市古城街道顺城西路8号,于1958年10月建馆。馆舍面积2177.36平方米,馆内设有报刊阅览室、图书借阅室、儿童阅览室、盲人阅览室、亲子阅览室、地方文献资料室。截至2022年,馆内现有藏书15万册,每年订报刊杂志130余种。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拥有体育场馆1个。
会理市体育中心位于会理市西郊,西环路中段,由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场、
田径场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40000平方米。其中会理体育馆按照国家三类体育场馆标准设计建造,占地9530平方米,分为比赛馆和训练馆两部分,主比赛馆活动面积1300平方米,东西看台设3096个座位,可分别开展13项室内体育竞技活动和提供文化、商务、会展等多功能服务,训练馆面积1700平方米,主要用于体育竞技项目日常训练和大型赛事的辅助赛场;田径场占地17000平方米,为标准的400米正规比赛场地,其北、西、南三方建有6000余个座位的看台,铺设有
沥青垫层的塑胶跑道,配备有夜间标准比赛照明系统和52平方米的LED
led显示屏,具备有标准田径场的功能。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58万人。其中,城镇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2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6万人。养老机构7家,养老机构床位1590张。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99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198人。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9.7%,
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
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年平均值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城河入境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纳入监测的24个集中式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交通
综述
会理市是中国昆明、
攀枝花市、
西昌市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连接点、交汇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川西与
滇西及南亚商贸往来重地,为古丝绸南路必经要塞,素有“川滇锁钥”之称。
公路
截至2020年底,会理市公路网总规模达2850.64千米,其中普通国省道234.36千米,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占比66.18%;普通
省道35.34千米,全部为四级;新改建
农村公路287.854千米,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43.387千米,获得中国四川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和
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双百”目标。
德昌县至会理高速公路项目,2019年9月29日开工,全长78.418千米,
德会高速公路路线起于德昌县锦川镇,设南阁枢纽与在建的
宜攀高速公路宁攀段相连接,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
航运
会理市内仅
金沙江有部分河段可以季节性通航。1986年,会理市有船只200条(不含渡船)分布于通安、黎溪两个区的10个乡内,全系农民生产自用的小木船,一般用于打鱼和载运农产品到
攀枝花市销售。1990年代中后期,因陆路运输日益便捷和政府禁止从事营业性运输等原因,船只逐年减少,到2005年尚存114条。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9月,会理市有客运班线运输企业4家,客运班线车374辆,客运线路62条,日发班次400余班,日客流量达到7000人次以上。有出租企业1家,新能源电动出租车70辆;有公交企业1家,新能源电动公交车42辆,运行城镇公交线路4条;场站方面,会理市有二级客运站1个、四级客运站5个、五级客运站6个。
会理市城北客运中心站于2014年12月17日立项建设,按一级汽车客运站修建,总投资6000余万元,综合楼建筑面积8180平米,停车场1.75万平方米,设发车位22个、售票窗口11个,日发车次360班,日送旅客1万余人次。车站配套了完备的消防系统和有线电视、网络数据、安全防范、停车场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同时有公共广播自动播报、集团电话、残助等系统。
文化
会理市饮食结构南北川滇风格于一体,有羊肉米粉,鸡火丝饵块,铜火锅等。特色民俗节庆有
火把节、泼水节、牛王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8项其中省级5项,州级15项,市级18项。
饮食
会理饮食,正宗川味,兼有滇风,许多食材的运用与一江之隔的云南有相似之处。会理人将云南特色的食材运用川菜的调料进行烹制,或者把传承于异乡的各色吃食加以改良,将
汉族的烹调技艺和少数民族饮食习俗融汇调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饮食风格。特色美食有
羊肉汤锅、羊肉米粉、
鸡火丝饵块、
抓酥包子、铜火锅、熨斗粑、
稀豆粉,鸡枞
彩色水饺等小吃。
羊肉粉
羊肉粉是会理市的民间小吃,也是会理人早中晚餐的主食。会理市羊肉粉早在
清代中叶就比较有名,其主要原料是羊肉和米粉。具体做法先将羊肉洗净(不用切碎),加一定量冷水,大火煮开。放入生姜、青花椒和少许盐(期间可以捞出血泡沫)。然后文火顿熟,一般在两至四小时。将羊肉捞出,凉冷,然后将水烧开,放入米粉。取
羊汤适量烧开放入做好的米粉,煮熟,然胡起锅放入羊肉。根据个人口味放入盐、味精等调料即可食用。
鸡火丝饵块
会理鸡火丝饵块,是中国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的地方小吃,该小吃把云南菜重原料重本味的烹调特点与川菜重佐料重调味,味厚色浓的饮食风格进行了结合。会理鸡火丝饵块,是由会理
新发镇人李跃庚发明的地方小吃,他继承和发展了云南饵块制作的技艺。鸡火丝饵快的制作:选本地
走地鸡、火腿、饵块和
结球白菜,将鸡和火腿共煮,在煮制过程中清滤出油渍和其他杂质,然后剔取煮熟了的鸡肉及火腿瘦肉切成均匀的丝条作备用;饵块和白菜切成丝备用。用小铜锅盛入煮制好的原汤,煮沸后放入少许白菜丝,待煮沸后再放入
饵块丝,至饵块熟后撒入少许胡椒面和味精,然后盛入碗内,将切好的“鸡火丝”在原汤里烫后放在上面,这样一碗鸡火丝饵快就做成了。
熨斗粑
熨斗粑是会理的名小吃,也是会理人所创。制作熨斗粑的材料:发酵的米浆、
鸡蛋、混合油,特制的火炉、小铜锅和焦炭。发酵米浆的制作,选本地老品种大白谷(或者小白谷)米作原料,将米浸泡2—3天后,用
杵磨磨成米浆,再用头几天剩余的米浆勾兑发酵后,加鸡蛋和红糖搅匀。特制火炉直径80公分左右,圆形小铜锅直径8公分左右10余个。混合油用熟清油和
猪油调制而成。烙制时,将锅放到焦炭火炉上,锅内刷上油,用勺舀米浆倒入锅内,边烙边在上边缘刷油,再用银翻面炕烙,至烙熟烙黄为止。
习俗
庙会
浇花节,于每年阴历三月十九日的
祭龙节和阴历六月二十四日的
彝族火把节举行,形成了节中之节。祭龙节和火把节期间,村民们
祭龙神,用盆和桶在村里、田野中泼水,以祈求风调雨顺;向其他人泼水,祝福人家吉祥幸福。晚上则唱歌、跳舞、耍火把。
牛王会就是牛过节。每年阴历十月初一为牛王会。这一天禁止任何人鞭打牛,任其在山坡、草地上游动,用
猪油擦抹牛肩,打生鸡蛋兑白酒喂牛,春糍粑喂牛。待牛吃过后,把牛拉到水塘或溪边、河边,认真为牛清洗全身。牛圈要彻底清理消毒,并垫上新草,在牛圈周围洒
生石灰等。
婚庆习俗
会理婚姻带有浓郁的川滇文化和地方色彩。旧时有“婚姻不重财,妇女重廉耻,习规矩”之说。民间婚俗男方向女方行聘多用布匹、首饰、果品、猪、羊、家具。迎亲时张灯结彩,鼓乐相送。新郎新娘
拜堂后要拜父老,颇具淳朴民风。旧时婚俗大户人家一夫多妻,续小纳妾;有的
包办婚姻,青年男女不能见面,一切由父母安排;在农村,童养媳现象普遍,女方不满十岁就嫁到男家,养大后举行婚礼,称为“圆房”。新中国成立后,会理开始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提倡自由恋爱,新事新办、文明结婚,反对陋习和铺张浪费,鼓励晚婚晚育。1980年代以后,婚礼酒筵多数不再由居家操办,改为饭店酒店举行。
艺术
曲艺
蹢脚舞是会理市民间舞蹈的代表,以
小黑箐镇白沙村的
彝族“蹢脚”舞较为有名。白沙村的蹢脚舞,名目繁多,有“背榨把”“搓脚”“三脚跷”“四脚二换腿”“三道把”“撵雀儿”等不同名目。早在1993年,由白沙村村民组成的蹢脚舞表演队就参加过
四川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开幕式演出;1999年获第四届中国民族民间
中国艺术节优胜奖;2001年获第五届中国民族民间艺术节金奖。
“大号唢呐”乐典大都以民间
五声调式为基础,间或加入清角音或变宫音,以宫、徴两调为主。吹奏的都是本土古朴、典雅、热烈的曲调,一般在本地婚丧嫁娶,热闹助兴,哀挽悼念等场景吹奏。“大号唢呐”吹奏者都是彝族人,这些民间乐手被人们称之为“吹师”“鸣响师”“抬轿行”。他们吹奏没有乐谱,凭着具有的音乐基因和一定的演奏能力,技艺传授靠口授心记,下一代要学会各种乐器,记牢一整套吹奏曲牌,一般要花上十余年时间。2005年8月,会理彝族“大号
唢呐”在第二届四川省旅游发展大会、蜀风神韵四川民族民间艺术展演获民间艺术传承金奖;2009年6月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获“太阳神鸟”银奖。
工艺
会理最早的
青铜冶炼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逾两千五百年。会理
铜火锅加工作坊,主要以打制红铜火锅为主,兼制铜佛像、铜盆、铜吊锅、铜壶和其他农用机具配件。一件红铜火锅,由锅座、锅槽(包括烟囱)、锅盖三个部件构成,锅座与锅槽(包括烟囱)部分用插销连接上,重约4公斤,拆卸和携带都方便。其制作过程为:首先将铜放入
石墨坩埚高温冶炼,使其化为铜水,再将铜水倒入水中冷却变成巴掌大的铜坯。接着,将铜坯用大铁锤反复多次打碾、摊薄,制成毛坯,这时锅的雏形就出来了。再接着,在雏形的表面刷一层盐泥浆,高温加热后浸水,目的是除去氧化层,让毛坯光泽红亮。然后反复在砧铁上按火锅的大小样式敲制部件,最后将锅槽(包括烟囱)与锅底的榫口接上,再用插销将锅座与锅槽(包括烟囱)固定在一起,盖上锅盖,用强水(或者
硫酸)清洗表面,使其显示出金属的光泽,这样才算是一件完整的红铜火锅。2011年,会理红铜火锅制作技艺,入选中国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会理市
云甸镇的制糖方法为会理
龙肘山古法制糖,除了榨糖汁从传统的石碾压榨变作今日的机器压榨,其他制作工序均无改变,这里的人始终遵循着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工艺,按照“五榨三滤两浮一沉”古法。首先选取12小时内割下的新鲜
甘蔗进行榨汁,然后将汁液放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以除去大部分的杂质和纤维,再进行过滤,过滤完后将澄清的汁液放入锅内加热并不断搅拌、撇沫。出锅后的糖浆倒入模具里,搅拌冷却成型,一块块红糖便制作完成。
文物古迹
截至2019年,会理市
不可移动文物有165处,其中
古遗址27处,古墓葬37处、古建筑102处、石窟寺及石刻4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22处,新发现116处。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点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
茶马古道—松坪关
茶马古道—松坪关位于会理市城南约110千米,是唐宋元明时期四川渡
金沙江进入
云南省的一处重要关隘,也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出川入滇的最后一个必经驿站,至今仍然保留有部分石板铺砌的道路。此外,松坪关还保留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碑刻等遗迹。2013年3月,茶马古道—松坪关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江书院
会理金江书院位于会理市会理一中内。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名会华书院。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更名为玉墟书院,后改称会川书院。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对书院进行规划扩建整修后,其主体建筑有讲堂、荟英堂、书室、肄业室、膳堂等。现存金江书院坐西朝东,由讲堂、正厅、厢房组成,平面呈四合院布局。讲堂为
歇山顶抬梁式架梁的土木结构建筑,梁柱间施雀替,下饰深
浮雕云龙纹鼓形台础,堂前置须弥座明台,垂带踏道4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长17.25米、宽10.27米,前置廊道,高10米,素面台基高1.15米;正厅为硬山顶穿逗式土木结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长13.4米、宽13.4米,通高6米。左右厢房各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长10米,宽3.8米。2007年6月,
中原地区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
金江书院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仓圣宫
仓圣宫位于会理市古城街道公园路70号,始建于清
同治年间。坐北向南,由
照壁、两道大门,山门、前殿、后殿,前后东西厢房等组成复四合院布局。整个建筑占地面积为1358平方米,两大门为悬山顶峰穿逗式梁架;照壁宽8.55米、高5.5米,六角攒尖脊。山门为悬山式顶穿逗木结构,抱鼓式柱础,
雀替、檐牙镂空雕龙云纹及花卉动物,面阔三间15.83米,进深两间6米,通高7米,
台基高0.45米,踏道2级。前殿为
硬山式顶抬梁木结构,面阔三间14.4米,进深三间8.7米,高8.5米。条石台基高1.14米,垂带
踏道6级。厢房均为硬山式顶抬梁木结构,面阔三间10.8米,进深一间3.3米。全院保存完好,该建筑对于研究会理
清代建筑类型和建筑特点有重要意义。2012年7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仓圣宫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7月,会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8项。其中有
关河镇大号唢呐会理彝族长号、绿水镇松坪村饵块手工制作技艺、
鹿厂镇红铜火锅制作技艺、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
小黑箐镇白沙村蹢脚舞等5项中国省级非遗传统技艺和舞蹈;会理苴却砚制作技艺、
彝族刺绣技艺、土法造纸技艺等15项州级非遗项目及会理市
抓酥包子制作技艺、会理火腿坨制作技艺、水碾房传承和制作技艺等18项中国县级非遗项目。2023年4月11日,中国四川省政府批准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的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正式公布。其中,《会理端午节》《石雕(会理苴却砚雕刻)》入选中国
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绿釉陶
2009年,会理绿釉陶瓷(即
会理绿陶)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会理绿陶",成为了会理的一张名片。绿釉陶在会理的制造和使用历史悠久,居家多有绿陶制的坛、罐等生活用品和花瓶、造像等工艺品,大户人家还有以绿釉作为房脊装饰的传统。会理烧制绿陶釉的历史始于宋元而盛于明清,沿于民国直至今日,已有近八百年的悠久历史。
会理端午节
在会理市,端午节有着和
四川省其它地方不同的风俗。会理市的端午节称为"端阳"节,并有"一月两端阳"的传统习惯。除五月初五过端阳节外,还以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会理市的群众过端午节除吃粽子、挂
艾蒿和
菖蒲等都和其它地方相同外,有一个最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就是到这一天还要吃药膳、洗药浴和"游百病"。会理市城周围的农民和
彝族群众从五月初一起,在节前纷纷上山采挖
沙参、泡参、
玉竹、
仙茅、
透骨草、
牛蒡、
牛口刺等等数十种宜于炖食和洗浴的中草药,运到城内出售,供给
端午节吃药膳、洗药浴的人,形成了极有特色的端阳节药市。
会理抓酥包子制作技艺
抓酥包子是会理小吃之一,抓酥是用生猪油剁茸加入已发酵的面粉团上,用擀面杖反复擀压加油,使整个面团浸透油质。特别讲究内馅的调制,内馅一般有笋子、香菇、冲菜肉末、豆沙、
白糖、枣泥等。做好后上笼,猛火大气蒸出,方才发泡大,不粘牙。特点是面散酥、油味浓。
特色产品
会理石榴
会理石榴以其果大、色鲜、皮薄、粒饱、汁多、籽软、品质优良并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
氨基酸而久负盛名,远销北京、
哈尔滨市、
广州市、
深圳市、
杭州市、
上海市等地,并出口东南亚各国及
俄罗斯等国。会理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历史上曾被列为“贡果”。2002年会理正式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石榴之乡”称号;2007年会理石榴
地理标志产品获国家批准;2012年会理石榴被认定为“
中国驰名商标”。
黑山羊
会理黑山羊是
四川省六大山羊品种之一,以适应性强,耐粗放饲养,遗传性稳定,品质优良著称。会理市是中国建昌黑山羊的中心产区,是国家黑山羊核心群繁育基地。2004年会理市被中国农业部命名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黑山羊生产基地”;2003年、2005年两次被中国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命名为“四川省养羊十强县”。2010年“会理黑山羊”被命名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梨
会理传统和引进梨的品种较多,有火把梨、
麻梨、长把酥梨、水扁梨、雪梨、宝珠梨、晚秋黄梨和最为出名的花红梨、香园梨。花红梨(又名绛梨)是会理市稀有的特色水果之一,也是会理乡村振兴的产业之一。会理花红梨种植历史悠久,每年8—9月中旬成熟上市,市价约6—8元每市斤。原
外北乡茅草村和城南街道大捲村种植已成规模,大捲村有100多户果农种植花红梨,全村种植面积约1.33平方千米,其树种是
清朝年间从
大理白族自治州引进的。大捲村黄虎花红梨种植三百余年,经无数次的品种改良,梨具有皮薄核小、酸甜适度、水分丰盈等特点。
风景名胜
综述
会理,地处攀西腹心地带,是
茶马古道及古
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域内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榴文化、川滇文化等,构成了会理文化的文脉传承。
重要景点
会理古城
会理古城位于中国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示范区腹心地带,2021年8月,会理古城景区被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城以钟鼓楼为界形成“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九”,以南北中轴线为主的“四街三关二十三巷”的棋盘式格局。城内的钟鼓楼又名凌霄楼,始建于清
雍正年间,被誉为“南来建州第一楼”,其“五星抱月”式楼顶为川西南所独有。漫步青石街上,纵横交错的小巷内,大量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宅、寺庙、
会馆等。古城内还有拱极楼、西城巷、
金江书院、天主教堂白云庵、飞来寺等。
仙人湖
仙人湖又名“红旗水库”,始建于1966年。位于会理市城北街道铁厂村,是省级旅游度假区“会理古城——仙人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拔1900米,湖面面积约0.84平方千米,据记载:西北五里处有一山洞,名曰仙人洞,洞高约3米,宽约4米,深不可测。现能通行的深度约300米,洞中有泉,流至水库大坝引水涵道汇入水库,故名“仙人湖”。湖边有白鹳、
白鹭、
野鸭等水禽栖息,湖心有仙人岛,面积约1.6万平方米。
会理张姑娘桥景区
会理张姑娘桥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会理市
彰冠镇古桥村境内,占地面积2.5平方千米。景区内有玉簪湖和狮尾湖两个湖泊,水域面积约为0.2平方千米,周围石榴成林,植被茂密,是会理无公害石榴基地的核心区域和优质石榴最佳主产区之一。张姑娘桥景区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分别为张姑娘桥民俗展示区、玉簪湖亲水体验区、青葭浦湿地生态区和四季画廊大地景观区。
文塔
文塔(白塔)矗立于会理市城南3千米左右的白塔山,始建年代不详,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四年(1841年)重建,距今已有176年历史。文塔九层四面,高31.8米,上小下大,呈方形角锥状,屋檐式砖结构建筑,塔顶为青灰小铜瓦扣面,正中为仿古铜色罐贯式琉璃圆锥状塔尖。各层四角的仿古亭角向上斜翘,上悬挂悬链铜铎。底层北面正中开一砖拱门,可供人通行,拱门上方红沙石横额上刻有“秀冠三绛”四个遒劲的大字,右端竖刻小字“
清代道光二十四岁在甲辰夏”。文塔下部是高约2米左右的方形底座,用高半米、宽不等的红沙石块在四面镶成上下两排10个
lace图案,每个图案间用竹节相隔,共构成40幅镶着花边的图案。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1年11月,会理市获批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2019年3月,会理古城入选第一批中国四川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2020年6月,会理市入选中国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0年12月,会理市获得第五届中国
四川省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21年1月,会理市被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2年12月,会理市入选第四批中国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参考资料
会理古城.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9-17
本地气候.会理县公共气象服务网.2023-09-17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5-26
文物保护单位.会理市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2023-09-17
浴血会理.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9-16
官号描述.会理市林业和草原局.2023-09-17
会理龙肘山.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9-17
关于我们.会理县万顷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2023-09-17
基地展示.会理县万顷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2023-09-17
医院简介.会理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2023-05-26
会理铜火锅.会理县政府办公室.202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