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原名维扬戏,俗称扬州戏,是江苏省
扬州市的地方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地区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区及南京、上海一带,是以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为源头,吸收了扬州清曲的部分剧目而发展形成的戏剧。
清末民初,扬州花鼓戏和香火戏艺人为求生存,浪迹各大商埠。1911年苏北香火戏进入上海,改称“维扬大班”;1920年,扬州花鼓戏进入上海,改称“维扬文戏”。1931年,维扬大班和维扬文戏合流演出《十美图》,从此便同台演出,成为“维扬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为“扬剧”。1953年2月,
江苏省扬剧团在南京建立。扬剧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以活泼、诙谐、夸张的手法取胜,扬剧特别擅长表现普通小人物的喜怒哀乐,雅俗共赏。
扬剧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也对扬州地区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多方面价值,是中国戏剧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2006年5月20日,扬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入选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剧种起源
扬剧起源于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其发源地扬州是“歌吹之乡”。
清代扬州乡土艺术五花八门,这些乡土艺术与扬剧的产生密不可分。据董爱江《
扬州竹枝词》记载,扬剧的最初形式是“小乱弹”;
李斗在《
扬州画舫录》中称之为“本地乱弹”;
焦循在《花部农谭》中又称之为“郡城花部”,虽然三人没有在这种乱弹前面冠以“扬州”二字,但当它流传到扬州界外时,人们便自然而然地称它为“扬州乱弹”。扬州乱弹说的是扬州方言,唱的是扬州小曲,角色以小旦、小丑为主,后来才出现小生;其演出类型分为酬神、公演、家宴三种,以酬神演出最为隆重;其剧目有近百种;其班社遍布扬州城内外,演员以扬州人为主。扬州乱弹在当时受到了扬州各阶层的欢迎。
历史沿革
合流发展
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
扬州市不复往日繁华,扬州乱弹班社瓦解,扬州乱弹逐渐凋敝而湮灭。与此同时,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却在当地发展起来,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对扬州乱弹的一种承袭。
花鼓戏
花鼓戏出自扬州东乡,最突出的特点是有两个角色,小面(小丑)和包头(小旦),演出时先由全体演员“下满场”,即集体歌舞,再由“两小”对歌对舞,又叫“打对子”或“踩双”。扬州花鼓戏在清
乾隆就已形成,经过不断演变又吸收了许多生活小戏,如《种大麦》《探亲家》《僧尼下山》《荡湖船》《玉谯楼磨豆腐》等。到花鼓戏后期,已有40多出生活小戏,其风格颇具乡土野趣,受到周边村民喜爱。1919年
扬州市花鼓戏第一次由农村到城市演出收获了成功,1920年登上“
上海大世界”引起轰动,为满足观众需要,艺人就将维扬小曲的唱本改成剧本演出,除了【梳妆台】曲调又加入了许多扬州清曲曲调,此时花鼓戏盛极一时,艺人胡大海建议将其改成“维扬文戏”。1924年,“维扬文戏”开始招收女学徒,女演员的增加对扬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知名演员有葛锦华、
臧雪梅等。
扬州清曲
扬州清曲是流行在扬州、
镇江市、南京一带素衣清唱的
曲艺,曲调多是明清俗曲及地方民歌小调,多用联曲方式演唱较为完整的故事,这类曲目连同唱腔登台化妆表演就是小戏。花鼓戏原本没有丝竹伴奏,后来与扬州清曲结合,才用丝竹伴奏。演员唱戏多用小嗓,唱腔细腻委婉,因此称为“小开口”。
香火戏
苏北香火戏大都由古代祭祀的舞演变而来,到了
清代,祭祀神仙的设案香火发展为带有表演娱乐性质的“香火会”,其表演在发展到以唱、念、做、打等功夫表现故事情节时就成为了戏剧,称为“香火戏”。香火戏分为內坛和外坛,內坛多为神话故事,如《目连救母》《赶山塞海》等。外坛多为民间传说或历史故事。1920年左右,香火戏发展到了
上海市,在新民戏院首次演出时改名“维扬大班”,因用
锣鼓伴奏,且唱腔较为粗犷故称“大开口”,著名演员有程俊玉、潘喜云等。
1926年后,为与其它剧种竞争,上海的大、小开口艺人常有业务交流。1928年至1931年,语言一致的大、小开口艺人陆续有联合演出,并逐渐酝酿组合成统一名称的剧种。1936年,剧种定名为“维扬戏”以“小开口”为主。称作“维扬戏”。
举步维艰
维扬戏正当蓬勃发展时遭到
中国国民党政府的打击,
国民政府以“油头粉面、有伤风化”为由,将扬剧禁演60年。有些艺人因此被捕受刑,为了糊口纷纷将维扬戏改名为“道情春戏”“南方歌戏”“广陵班”“霓裳歌曲”“邗江歌曲”等坚持演出,甚至台前后装红绿灯,绿灯唱扬剧,红灯唱其他戏剧以避开军警检查,后来艺人不得不离开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回到故乡。不少艺人转行谋生,少数艺人虽坚持在城镇农村演出,但由于战争影响,加之经济困难,演出难以维持,刚刚兴起的维扬戏曲又衰落下去。
新时期新气象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政府和一批新文艺工作者的合力下,扬剧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
扬州市、
镇江市、南京、
上海市等扬剧流行地成立了艺人学习班,吸收扬剧艺人参加学习,对戏曲艺人进行团结、教育和改造工作。并开办识字班,由此提高艺人的文化水平。1949年,扬州成立了“联合扬剧共和班”,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扬剧联合第一团。政府为了更好的扶持扬剧,1950年成立了苏北实验扬剧团,这是扬剧有史以来第一个由国家创办的扬剧团。在各地流动的扬剧班社纷纷要求改革,转行的艺人也要求回到扬剧行列。经初步教育的戏曲艺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积极性和艺术革命精神,许多戏曲班社移植改编《白毛女》《血泪仇》《王贵与李香香》等,一度形成竞演“解放戏”的信封。为支援
抗美援朝战争,戏曲艺人掀起义演捐献热潮。
1953年,苏南、苏北两文工团被撤销,一批政治、业务条件较好的成员被组建成江苏省扬剧团,剧目、导演、表演、音乐、舞美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改革和提高。1956年,江苏省戏曲训练班成立时设置了扬剧队,这是第一批由国家培养的扬剧学员。1959年后
扬州市建立扬剧艺术学校,这些新扬剧学员大部分都在之后成为了扬剧舞台上的骨干。
艺术特征
音乐曲调
扬剧到目前已经积累了一百多种唱腔曲调,扬剧的音乐场面分为以丝弦乐器为主的文场和以
板鼓、
大锣、
堂鼓为主的武场。扬剧的音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扬州清曲
据现存的音乐资料显示,扬州清曲有曲牌近一百二十支。【梳妆台】【剪花】【银纽丝】【哭小郎】【满江红】【南调】【鹂调】【跌断桥】【滚板】【数板】等清曲曲牌是如今扬剧的常用曲调。有些演员在同样曲调的基础上采取不同唱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流派。如金运贵的“金调”、
高秀英的“高派唱腔”、
华素琴的“华派唱腔”等都是在吸收清曲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其风格讲究字正腔圆、行腔优美、细腻典雅、娓娓动听。
花鼓戏曲调
花鼓戏的原始曲调有【花鼓调】【跌杯】【跨马】【撞肩】【背剑】等,在发展过程中,艺人们改变创造了不少新曲调,如【种麦调】【磨豆腐调】【补缸调】【探亲调】等。这些曲调中绝大部分称为如今扬剧的常用曲牌,其风格健康朴实、生动自然。
香火戏曲调
香火戏曲调分“洪山”和“五岳”两大派系,共有三十多种曲调。由于香火戏曲调高亢粗犷,在大、小开口合并时期,有不少曲调丢失了。但如【七字唱】【十字唱】【宝调】等基本曲调经过改革,以丝弦伴奏,如今已成为扬剧曲调的一个重要部分。
扬州民歌和其它音乐
在扬剧中,还有根据扬州民歌和其它音乐移植、改编或新创的曲调。如:【打牙牌】【十杯酒】【杨柳青】等是由苏北民歌发展而来,【关东调】【武城歌】【泗州调】【汉调】【大陆板】【导板】【回龙】【哭头】等是由外来曲调进行改编而成,尤其是后四个曲调已成为扬剧的主要曲牌。这些曲调经过长期的融合发展,已没有了外来曲调的痕迹。
角色行当
扬剧的角色行当丰富完整,且各种角色形成了各行当不同的艺术流派。虽然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的区别,但在唱腔上之分男、女腔。
在花鼓戏和香火戏并行时期,花鼓戏以旦角和丑角为主,丑角一直居于主导地位;香火戏则以生角为主。维扬戏时期,花鼓戏向
京剧学习了角色分行、五大技巧、服装脸谱等,此时扬剧的表演艺术体系基本成型,有生、旦、净、丑各
行当,其中以丑、旦、生为主。
丑行
丑行有武丑和文丑,表演方式有丑演俊扮和丑演丑扮。武丑以动为主,通常扮演擅长武艺、灵活机敏、言语诙谐之人,着重翻跳跌扑,动作矫健,念白清晰,一般边做边唱。文丑则以静为主,几乎都是俊扮小生。
旦行
旦行表演艺术不仅继承和发展了花鼓戏中旦角的表演传统和其它剧种的旦角表演技巧,也吸收了扬州清曲的特色。
小旦扮演的是青少年女子,人物唱腔温柔缠绵、灵巧秀丽,如:《算命》中活泼天真的曾姑娘,《陈英卖水》中待字闺中的小姐刘兰英,《恩仇记》中机智刚毅的菊香。
正旦扮演的是中年妇女,多为贤妻良母、贞妇烈女、贵妇人等,以唱功为主,表演细腻、娴静端庄,如:《鸿雁传书》中的
王宝钏,《断桥》中的
白娘子。
彩旦分两支,一支扮演滑稽或者奸猾的妇女,同时也属丑行,表演夸张,浓妆艳抹,行事乖张,如:《武松杀嫂》中搞得
王婆;另一支扮演直爽善良的妇女,重念白,操
扬州市方言,少唱,女:《三搜店》中的王快嘴。
老旦扮演的是老年妇女,重唱功,唱腔苍劲浑厚却不失女性特征,如:《断太后》的李后。
武旦分两支,一支是身手矫健的武旦,如:《百岁挂帅》的杨七娘;另一支是刀马旦,重身段和工架,如
穆桂英、
樊梨花。武旦重唱功,唱腔刚劲挺拔,又不失柔婉。
生行
小生扮演的是青少年男子,以文为主,可演多种人物。唱腔淳朴柔和,动作儒雅俊逸。如:《
二度梅全传》中的书生梅良玉,《
白蛇传》中的
许仙。除此之外也有扮演儿童的。
老生扮演的是中年及以上的男性,人物性格一般正直刚毅。老生重唱功,唱腔柔和,表演讲究庄重深沉。如:《碧血扬州》中的
李庭芝,《
铡美案》中的的
丞相王延龄,《
白毛女》中的
杨白劳。
武生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年,重武功,也重唱功,如:《武松杀嫂》中的武松。
净行
净行扮演的是气质豪迈的人物,在扬剧中多由老生兼演,行腔刚正浑厚,表演动作有气势,如:《秦香莲》《断太后》《包公自责》中的包拯。
服饰特征
服饰样式
戏衣
扬剧的戏衣样式有衣、蟒、靠、帔、褶子、云肩等,一般为朝廷贵妇、后宫妇人、女将所穿,也因角色地位高低分成正复色,主要图案以龙形为主。帔由古代的披风演变而来,样式一般为长领对襟大袖,女帔长至膝,男帔长至足。帔的领形有大领、直领、对开三种形式。
盔头
盔头是传统戏曲中人物所戴的冠帽,一般分为冠、盔、巾、帽四大类。因人物身份地位不同而不同。比如在《百岁挂帅》前几幕中,佘太君的头饰为“包头布式”,使用包头布辅以发簪、珠钗等简单配饰;皇帝所戴盔头为九龙冠,由黄缎加以纹饰组成,左右挂穗,中间的大绒球上有九龙;王文广所带盔头体积小、形式单一,是青少年所用的紫金束发冠;杨门女将佩戴七星额子,由七个大绒球组成,上下两层,再搭配上子。
服饰色彩
扬剧的服饰因人物地位、身份、性格不同而不同;扬剧服饰的色彩对比鲜明。在传统的戏曲服装中,戏服颜色分为“上五色”(红、绿、黄、白、黑)和“下五色”(紫、粉、蓝、湖、秋香),其余称为杂色。但在扬剧《百岁挂帅》中兼顾了江南地区的审美,女帔运用了雪芽、古绿、孔雀蓝、宝蓝、小鸡黄等很多间色,但因为它们的
明度和纯度在同一层次,所以色彩过渡自然,视觉效果丰富。
扬剧服饰色彩的对比调鲜明。赛排风的服装是湖蓝色女帔搭配亮粉色腰带,用明暗对比来体现人物活泼灵动的性格。杨七娘的黑色女靠搭配明黄色与蓝色绒球,用主辅色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穆桂英的女靠用白色和浅蓝色进行搭配,用的则是亮色对比。
扬剧服饰在色彩细节上有意和
京剧形成一定的区分。例如:在京剧《杨门女将》中,穆桂英身着大红色女帔,而扬剧中穆桂英一般着玫红色女帔;在京剧中,杨家女将所着女靠胸前的彩球一般为单色彩球;而扬剧中所用彩球为两色相间(从靠旗、靠衣中提取相关颜色)。
服饰刺绣
近现代的扬剧戏服借鉴了京剧戏服的样式,但制作工艺和技法有所不同。扬剧戏服一般以
扬州市刺绣为主,而扬州刺绣具有江南“写意绣”的特点。扬剧戏服主要涉及的刺绣工艺有平针绣、彩线绣等,涉及的针法有细针法、散套针、齐针、虚实针等。扬剧的刺绣也会根据不同人物性格和故事背景而运用不同的针法,一件戏服上十多种针法的结合形成了戏服的层次美。如:赛排风所着女帔上的图案就采用了钉线绣,
柴郡主的蓝色女帔上的点式纹样采用了盘金绣,范仲华的戏服虽然也用了盘金绣,但这一件戏服却用了多种盘金绣手法(勾边、满盘、压鳞、打彩等)。如今,扬剧戏服材质以绫、锦、缎为主,传统刺绣费时又费力,因此也会采用金线绣、平金打籽绣等手法。
流派
扬剧传承一般分为科班形式的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两种谱系。
科班形式
科班形式的师徒传承有陈登元等人创办的“新新社”,传授学生共两届,著名生行女演员
金运贵即为该社学生。金运贵于40年代创立了“金派”,唱腔幅度窄、字多腔短、似平非平、明快如诉是其特点,旋律创新性强,尤以《梳妆台》最具代表性,被称为“金派梳妆台”,甚至直接被称作“金调”,金派唱法自由,没有七字幅、十字幅的限制,具有灵活性和洒脱的舞台风格。此外还有黄勇等人创办的“永乐社”,著名旦角
高秀英为该社学生。高秀英创办的“高派”音域幅度大、吐字如珠、健朗亮丽,常从高处下行,具有倾诉感,她的代表性唱腔为“堆字大陆板”,高派唱腔以大气著称,不矫揉做作,具有良好艺术价值。另还有许士信创办的“许家班”、
镇江市“兰字班”、
扬州市“慧字班”、
上海市“鸾字班”“霞字班”等科班。
家族传承
家族传承主要有“扬州
李姓世系”,著名旦角
华素琴为该系杰出传人,她所创立的“华派”唱腔采众家之长,刚柔并济、跌宕有致且表演细腻、戏路宽广,华派注重流畅性,革新了许多传统限制较多的唱法,具有显著艺术价值,与“金派”“高派”并称扬剧三大流派。除此之外还有“
仪征市崔氏世系”“江都吴氏世系”等流派。
代表剧目
扬剧的传统剧目极其丰富,约有四百多种,它在由
扬州市乱弹过渡发展为扬剧过程中不断积累,影响较大的有《玉蜻蜓》《珍珠塔》《审土地》《绣符缘》《
昭君出塞》《闹灯记》《
白牡丹》《命妇宴》《樵夫与画女》《鸿雁传书》《百岁挂帅》等。
《包公告状》
讲述了国舅之子姚贵因抢占民女赵玉琴被
包拯带回开封府审理,姚贵之父闻讯骗取宋仁宗信任,仁宗下诏命曹文胜任开封府尹并让包拯告老离任,曹文胜上任后立即释放姚贵还将赵玉琴赶出公堂,赵玉琴沿街喊冤时遇见包拯随从包兴,问清缘由后领她向包拯伸冤。包拯答应为她鸣冤却被赶出公堂,遂身背黄榜告御状,国太为收买人心将包拯官复原职,包拯复任后立即将姚贵开斩首,为赵玉琴伸冤。
《鸿雁传书》
讲述了
薛平贵从军西凉后,其妻
王宝钏苦守寒窑十余年,一日王宝钏正在武家坡挖野菜,见鸿雁北去想起人说“八月初八雁门开,孤雁足下带书来”,便撕下罗裙一片写下血书,托鸿雁带往西凉,憧憬着夫妻团聚的快乐。
《百岁挂帅》
原名《十二寡妇征西》,
宋朝时
西夏进犯三关,主帅
杨宗保中箭身亡,边关军情告急。焦、孟二将驰京报丧求援,
佘太君闻此凶讯入宫请缨,因仁宗未见悲愤而归。事后
八贤王、安乐王责备仁宗怠慢杨家,仁宗幡然醒悟便以吊唁为名前往天波府,请杨家将前往边关御敌。佘太君心怀家国大义,亲自挂帅,率领一门十二寡妇与曾孙
杨文广出征,杨家将英勇奋战击败西夏班师回朝。
《玉蜻蜓》
讲述了明朝
朱厚熜年间富家公子申贵生与法华庵女尼智贞相恋,并以玉蜻蜓为信物誓约终身,申家父母在世时曾与吏部尚书张国勋家指腹为婚,张家为图申家财产送女上门成婚,贵生弃家出走至法华庵与智贞结为夫妻,张女带家仆前来庵中搜人,贵生受惊病亡。智贞产子后将玉蜻蜓及一首血诗放于婴儿襁褓内忍痛抛弃,十六年后其子乡试夺魁得到玉蜻蜓和血书寻至法华庵与母相认。
代表人物
金运贵
金运贵(1907-1970),女,原名刘秀卿,又名王继芬,曾用艺名新喜贞,祖籍湖北黄陂,扬剧“金派”创始人。幼年学习初学京剧后改学扬剧,1924年入“新新社”学习扬州花鼓戏,先工丑后专工生,1925年在上海正式登台,为扬剧第一代女演员。她的表演朴实大方,擅于刻画落魄穷生,如方卿、
梁山伯等,更以吐字清晰、唱功扎实见长,尤擅于运用“堆字”技巧,数十句唱词,字字入扣、层层相叠,快而不乱、多而不糊,成为“金派”艺术特色之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
金运贵形成了其舒展自如、潇洒飘逸的表演风格,尤其是《珍珠塔》中所饰演的方卿,唱做俱佳、神形兼备,被誉为“活方卿”。金运贵的代表作有《珍珠塔》《分裙记》《秦雪梅》《孟丽君》《二度梅》等。
高秀英
高秀英(1913-2004),女,又名筱秀英,江苏江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扬剧“高派”创始人。高秀英14岁入
上海市扬剧“永乐社”随范春奎学艺,工于青衣、花旦,18岁正式挑班于南京、上海、
扬州市等地演出,为扬剧第二代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初扬剧“四秀”之一。30年代中期创“堆字大陆板”曲调,1950年加入苏北实验扬剧团,后合并于
江苏省扬剧团。高秀英嗓音高亢激昂、宽厚明亮、吐字清晰、做功细腻。曾先后担任中国剧协理事、江苏剧协副主席、江苏省扬剧研究会会长,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
高秀英的代表作有《鸿雁传书》《断太后》《拷打寇承御》《
恩仇记》《百岁挂帅》等。
华素琴
华素琴(1926-2002),女,又名筱素琴,江苏江都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扬剧“华派”创始人。1935年师从李小琴学艺,工青衣、花旦、刀马旦。她7岁起在上海学习扬剧,初习娃娃生,由于天资聪慧,16岁便在上海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挑梁演员。她的表演细腻传神,尤善运用眼神。1947年在上海举办的戏剧节上,与
周信芳等
京剧名家同台演出,她演出了拿手剧目《武松杀神》,以其人物把握准确、表演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而赢得周先生不断赞赏。此外,她还主动向京昆的武行老师请教,移植了一批京剧武戏,并创演了扬剧武戏剧目,从而逐渐改变扬剧舞台不演武戏的现象。1950年参加苏北实验扬剧团,后并入
江苏省扬剧团。加入省团后她的艺术才华更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形成文武兼备、声腔清新俏丽、抒情华彩的“华派”艺术。1974年恢复
江苏省戏剧学校,由于需要教师,她放弃自己心爱的扬剧舞台,主动要求调到江苏省戏剧学校任教,在从事艺术教育十数年中为扬剧舞台输送了大批的新鲜血液。
华素琴曾先后担任中国剧协会员、江苏省扬剧协会副会长。华素琴的代表作有《上金山》《百岁挂帅》《恩仇记》《皮五辣子》《边关审子》等。
李开敏
李开敏,女,出生于1939年,江苏扬州人,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行当,全国第二届“金唱片”获得者,扬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李开敏从小喜欢唱歌跳舞,1953年进入柳州扬剧团,启蒙老师是林幼华、任秀兰夫妇。1955年,她主演了《玉簪记》,因扮演陈妙常一炮而红。1956年,她拜
高秀英为师,成为高秀英的第一位嫡传弟子。1957年,李开敏向王万青学习扬州清曲,掌握了“气为声服务、声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义服务、词义为情节服务”的要领。
李开敏博众家之所长,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了清澈圆润的音质特征,声情并茂、柔中带刚的演唱特征,以及跌宕有致、清丽流畅、婉转柔美的声腔特色。李开敏的代表作有《玉簪记》《夺印》《蝶恋花》《
秦香莲》《玉蜻蜓》《血冤》《皮九辣子》等。
传承与保护
扬剧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思想内涵丰富,能传达出特定地域的文化观念和审美风尚,具有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研究价值,是中国戏剧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近十多年来,由于受到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改变,扬剧受众范围小、宣传渠道少、作品创作困难、青年演员缺乏,这些问题导致剧团生存艰难,整个剧种已处于濒危状态,急需采取抢救、保护措施。
为振兴和保护扬剧,
扬州市、
镇江市和
江苏省演艺集团采取了多项措施。他们系统地收集、整理、保存了扬剧金派艺术资料;出版了多种音像集和专著;依托相关艺术学校和剧团培养优秀的扬剧接班人;支持老艺术家收徒;增加对重点新剧目的投入;定期举办“
江苏省扬剧节”“扬剧艺术学术研讨会”和扬剧专场演出;不断推出优秀剧目、演员和研究成果。
目前,扬剧的代表性传承人有11位,其中
李开敏、
汪琴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是扬剧界的元老。李开敏之子
李政成继承了母亲的衣钵,从事扬剧事业三十余年,曾凭借扬剧《
史可法》斩获戏剧表演最高奖——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在他和其他一些扬剧艺术家及地方政府的关怀支持下,
扬州市的扬剧人才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07年由扬州市政府出资,在市艺校开办了免费扬剧班,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优秀人才重点培养,毕业后大部分学员可通过选拔进入扬州市扬剧研究所,也可以选择报考
中国戏曲学院扬剧专业继续深造,这一专业是扬州市政府与中国戏曲学院协调多年后达成的合作,旨在培养更多的扬剧表演和理论研究人才。
价值和影响
扬剧是维扬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地域性和世俗性非常鲜明,因此深受其流行区域内广大群众的喜爱。它特别擅长表现平民生活,它的一些经典作品和现代戏,如:《鸿雁传书》《上金山》《恩仇记》《百岁挂帅》《双下山》《小寡妇上坟》《耕云初记》《夺印》《三把刀》等剧目,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还对于扬州地区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社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价值。并且扬剧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国地方戏曲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中国地方戏曲史的研究也提供了很好的实证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众多扬剧艺术家改编、创编了大量扬剧传统戏、现代戏,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扬剧艺术的繁荣、兴盛。2006年5月20日,扬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入选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进入21世纪,在一批新时期扬剧艺术领军人物如
李政成的努力下,扬剧走出国门,开始了其域外的运营和传播,获得了国际性的影响和声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潼关恨》和《衣冠风流》。2016年,
扬州市扬剧研究所35名演职人员在所长李政成带领下,赴法参加第七届
巴黎戏剧节演出活动,在巴黎知名的马拉克福剧院演出了扬剧传统剧目《潼关恨》(译名为《吴汉杀妻》)。这是扬剧第一次整团出国演出,在
法国引起了轰动,观众和评委被精美绝伦的中国地方艺术所震撼。该剧一举夺得戏剧节评委会最高奖项———“评委会特别奖”。2019年,扬剧电影《衣冠风流》(译名为《一个高尚人的浪漫传奇》)被推向海外,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六届
世界民族电影节,扬剧自身优美的音乐旋律和剧中贴合剧情的音乐创作,又一次打动了国际评委和全场观众,一举摘得“最佳音乐电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