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鹰(学名:Accipiter soloensis),又称小鹞子、鸽子鹰等,是鹰科鹰属动物。赤腹鹰体形较小,全长约26~36厘米,体重约108~132克;头顶至后颈暗灰色;背、腰、肩及头、颈两侧蓝灰色。颏、喉淡棕白色;胸和上腹棕黄色。
赤腹鹰分布于朝鲜、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
中原地区、缅甸等地。其为候鸟,繁殖于东北亚及中国,越冬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及新几内亚等地。常栖息在海拔0~1500米的森林中和山麓平地的平原地带的小块丛林、农田地缘和村庄附近,有时也见于开阔地带和丘陵稀树草坡地带。
至2021年,赤腹鹰的
种群数量在其过去三代中减少了11%;并且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减少。2021年,赤腹鹰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等级;2021年,其被中国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赤腹鹰体形较小,全长约26~36厘米,体重约108~132克;头顶至后颈暗灰色,后颈羽基白色;背、腰、肩及头、颈两侧蓝灰色,肩羽具白斑。初级飞羽黑褐色,第3枚初级飞羽最长,次级飞羽暗灰色,最内侧飞羽具白斑,余各飞羽内羽片基部白色,翅上覆羽黑褐色。中央尾羽黑灰色,先端更暗,无横斑;外侧尾羽暗灰褐色,具5条黑褐色横斑。颏、喉淡棕白色;胸和上腹棕黄色,两胁棕黄沾灰;下腹黄白色,尾下覆羽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淡棕黄色。虹膜暗褐色;翼指4根;嘴黑色,下嘴基部黄色;鼻面
蜡膜略凸起,为黄色;跗和趾黄色,爪黑褐色;腿上也略具横纹。
赤腹鹰
亚成鸟上体褐色,尾具深色横斑,下体白;喉具纵纹,胸部及腿上具褐色横斑;虹膜红或褐色,嘴灰色,端黑;蜡膜橘黄;脚橘黄色。
赤腹鹰雌鸟外形似雄鸟,但雌鸟的体型明显大于雄鸟;雌鸟体色稍深,胸部棕色较浓,且有较多的灰色横斑。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赤腹鹰主要分布于
朝鲜、
韩国、
菲律宾、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印度、中国、缅甸等地。它是候鸟,繁殖于
东北亚及中国,越冬于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及新几内亚等地。
栖息环境
赤腹鹰栖息在海拔0~1500米的森林中和
山麓平地的平原地带的小块丛林、农田地缘和村庄附近,有时也见于开阔地带和
丘陵稀树草坡地带,常停留在电柱上或较高大的
乔木顶端。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赤腹鹰以蜥蜴、蛙、鼠、蛇、大型昆虫和小型禽鸟等为食。常从停栖处俯冲下来
捕食,动作快,有时在上空盘旋。
在韩国,赤腹鹰在繁殖初期和中期,食物以
两栖动物所占比重较高,如青蛙;在繁殖后期食物则以昆虫所占比重较高,如蚂蚁。
日节律行为
赤腹鹰是日行性动物,一般单独活动,也成小群活动。常站在开阔的高处树枝上休息。性善隐藏而机警,常躲藏在树叶丛中。有时利用上升的
上火流在空中盘旋和翱翔,时而轻轻鼓动双翼,寻觅食物。赤腹鹰的鸣叫声主要在繁殖期,炫耀鸣叫,如“Keee-keee”声,做巢时亦做同样不停鸣叫;但赤腹鹰雄鸟比雌鸟的呜叫声更加尖锐短促。赤腹鹰在陆地上的飞行速度比在水面上的飞行速度更慢,也更高,而且它们的地面速度随着有利的风速而增加。
迁徙行为
赤腹鹰是东亚迁徙猛禽数量最多的物种,它在韩国乌苏里兰南部以及中国中部和东南部繁殖;在秋季从高纬度迁徙到低纬度,次年春季从低纬度迁徙到高纬度。秋季,赤腹鹰经
日本、台湾、
菲律宾、
泰国和
马来西亚向南迁徙到
苏门答腊岛、爪哇、
巴厘岛和苏拉威西的越冬地;沿着东亚的海洋飞行路线,经过距中国大陆东南海岸160公里的
台湾岛。再沿着
中央山继续向南飞行,在台湾南部狭窄的
恒春半岛上聚集在一起,然后穿越
巴布延海峡到达菲律宾,有的可能继续往南到
印度尼西亚。春季沿这条路线向北返回的赤腹鹰数量大约减少了三分之二。赤腹鹰迁徙还有一条次要路线为穿过东南亚大陆,经泰国、马来西亚半岛到达
巽他群岛的印度尼西亚。
赤腹鹰的迁徙速度达到30公里/小时以上,飞行时在不同的方向上移动或不随风移动,种群飞行保持其独特的蠕虫状形状飞行。在长距离迁徙过程中,赤腹鹰有中途停留多个地点的习惯,以帮助它们补充能量,恢复体力。而中途停留地点大多在茂密的林地中,靠近水源,远离人类活动,靠近山区;停留时间因飞行距离和天气因素而异。
领域行为
赤腹鹰在繁殖期具有领域行为;其在迁徙抵达目的地后不久就开始占领领地繁殖后代;典型的领域行为包括在领土上方短暂的飞行和翱翔。短暂飞行发生在清晨,赤腹鹰会在领地范围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大声叫喊;上午和下午晚些时候会在它们的领土上翱翔几分钟,然后突然跳下去栖息在树上。赤腹鹰雄鸟的领地意识更强,当有第三只鸟进入它的领土时,它会直接飞向它,把它赶出去;这种领土防御行为在整个
繁殖季节都会发生。
在中国河南董寨,赤腹鹰孵卵期的巢防卫等级分为I~Ⅳ共4个等级,I级为不靠近巢树,仅在远处鸣叫;II级为有俯冲示警行为,但不会进入巢树树冠范围;III级为俯冲示警行为较强,飞行进入巢树树冠范围,不攻击人;IV为有强烈的俯冲示警行为,飞行进入巢树树冠范围并对人进行攻击。巢防卫等级在雌鸟和雄鸟中都有出现;同一对
亲鸟的巢防卫行为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异。巢防卫等级越高,赤腹鹰雄鸟的孵卵次数、孵卵时间就越多。靠近道路筑巢的赤腹鹰更懂得隐藏自己,远离道路的赤腹鹰则通过对巢更强的防卫行为
宣誓领域,以驱赶天敌。
生长繁殖
筑巢
赤腹鹰用枝丫营巢于小乔木等树上或占据
喜鹊等体形较大的鸟类旧巢。筑造一个巢穴通常需要大约2周才能完成;平均巢穴深度为5.6±1.1厘米,巢高18.8±6.9厘米。赤腹鹰倾向于选择
坡度较大、灌层郁闭度高的巢址营巢。赤腹鹰筑的巢比较简陋,用枯树枝、小枝和绿树叶搭成个浅盘;在孵化期,每天都增加新鲜绿叶作为鸟巢铺垫物。
赤腹鹰的巢址通常选择在乔木树种丰富且枝叶茂密,但灌木和草本植被较为稀疏的树林中,巢树一般高大粗壮;偏爱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营巢;也趋向于靠近水边筑巢。赤腹鹰在巢址选择行为中最重要的是对巢树的选择,即选择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样既能提供充足的营巢空间,又可保证巢的隐蔽性。赤腹鹰巢树离房屋和道路越近,巢的离地高度越高,因为较高的巢位可以有效地减少人类来自地面的惊扰,增加了巢的安全性。
产卵繁殖
赤腹鹰繁殖期在5~7月。在繁殖期赤腹鹰会发出一连串音调下降而快速带有尖锐的鼻音,似笛声,其他时间并不常听到这种声音。赤腹鹰在白天甚至夜间都会产卵,但中午产卵最多。每窝产卵2~5枚,多数为3~4枚。卵为宽椭卵圆形,淡青白色,具不明显的褐色斑点,大小为约37.2毫米x29.8毫米,重量为15.9±1.6克。
孵化
赤腹鹰通常由雌鸟孵卵,雄鸟主要负责
捕食,夜间的孵卵全部由雌鸟完成;孵化期约30天。赤腹鹰通常是异步孵化的,每个卵的孵化速度是在加快的,后一个卵比前一个卵孵化所需的时间少;最后一个卵在条件不好的时候会被抛弃,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可能很激烈,晚孵化的幼鸟只有在早孵化的幼鸟进食后才能被喂养。加速孵化减少了孵化不同步的差异,从而减少了幼鸟之间的大小差异;当粮食供应充足时,这可能会增加孵化成功率。
生长发育
刚孵化的赤腹鹰幼鸟乳晕是粉红色的,爪子是白色的,有一颗破卵齿;头长约为26.5±0.89毫米,翼长约为13.7±1.0毫米,已有翼缘;平均体重为14.5±1.7克。赤腹鹰幼鸟在孵化后1小时内会开始乞食。翼羽鞘在赤腹鹰幼鸟孵化后3天出现;6~7天时翼羽鞘更清晰,此时爪子是蓝灰色,并开始对入侵者有防御的行为;9天左右能在巢中保持短时间的直立坐姿或站起来,此时仍有破卵齿,但爪子变成了深灰色,飞羽开始从鞘中伸出;11天左右时脚变成黄色;14天左右时破卵齿通常不存在,爪是黑色,可以在巢中保持站立姿势,没有成年雌性的保护能暴露在雨水中;17天左右时胸侧和腹侧有明显的幼羽出现,黑色羽毛开始覆盖上半身,但头部仍有绒毛覆盖;20~21天左右时除前额外几乎被黑羽覆盖。
赤腹鹰幼鸟孵化后15~20天时,翅膀和尾巴的生长速度最快,但在幼鸟羽化前尚未发育完全。赤腹鹰幼鸟要哺育一个多月才能独立生活。雏鸟晚成。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至2021年,赤腹鹰的
种群数量在其过去三代中减少了11%;并且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减少;赤腹鹰的成熟个体约有268000~667000只。
致危因素
赤腹鹰种群的致危因素包括:
栖息地丧失,如
巴厘岛森林砍伐,
日本和韩国工业区周围的次生林资源损失;非法贸易,如2015年在
印度尼西亚的社交媒体上有非法出售赤腹鹰的行为,但这种非法贸易行为规模不会很大;与飞机相撞也是一种潜在的赤腹鹰生存威胁。
保护级别
2021年,赤腹鹰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等级。2021年,赤腹鹰被
中原地区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天敌捕食
在中国河南董寨,赤腹鹰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卵或者雏鸟被捕食,捕食者包括
王锦蛇(Elaphe carinata)、
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和
黄鼬(Mustela sibiricc)及
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es);每次捕食都会造成巢内的雏鸟(或卵)全部损失。其中王锦蛇和黄的捕食全部发生在夜晚,15分钟内会将巢内的卵或雏鸟全部吞食;松鸦的捕食一般发生在白天,每次只会啄破并衔走1枚卵,在3分钟内完成;而凤头鹰在赤腹鹰巢内不但将其雏鸟一次全部吃完,还在巢内持续站立达3小时之久。捕食者来临时赤腹鹰
亲鸟会从巢中离开,直到捕食完毕才会回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