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
1950年开始的朝鲜半岛战争
朝鲜战争,是于1950年6月25日在朝鲜半岛爆发的一场战争,最初是以李承晚为总统的韩国和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内战。但因为美国政府出兵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派遣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使得朝鲜问题扩大化,再次成为国际问题。最终,世界五大国美、英、法、中、苏都不同程度地卷入到这场战争中。朝鲜战争导致了全面美苏冷战、局部热战的国际斗争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一场时间较长、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性战争。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朝鲜国内政治斗争的继续,也是美苏冷战划分势力范围的产物。朝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2号决议,派出7.5万名“联合国军”,于9月15日,在朝鲜半岛西海岸仁川港登陆。不久,战火逼近了鸭绿江,中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的决策。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秘密渡过鸭绿江,于10月25日打响了入朝首战,这一天后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志愿军入朝后,从10月25日至1951年7月10日,连续发起五次重大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调整战略,同中朝方面进行停战谈判。此后,朝鲜战争进入长达两年的边打边谈阶段,期间,中朝军队依靠阵地战,先后粉碎多次美军的局部进攻,并取得了反“绞杀战”和反细菌战的胜利,同时也主动发起多次战术性进攻,直至战役进攻。
1953年7月27日,中朝方面代表团与“联合国军”代表团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停战协定。谈判双方根据停战协定的规定,于当日成立军事停战委员会,监督停战协定的实施及协商处理任何违犯停战协定的事件,自此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此后双方展开换俘遣返等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交战双方只签订了停战协定,而未缔结和平条约,因此在法律上朝鲜战争并未结束。2021年12月13日,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宣称,中美韩朝原则上同意宣布结束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造成大量伤亡,具体数字在双方的屡次统计中时有变化。1953年7月27日,在签署停战协定同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联合发表战绩公报。公报称,自1950年6月25日至当日止,共毙伤俘敌军1093839名,其中美国军队397543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方面,2014年最终确定共死亡197653人。
朝鲜战争起初是朝韩双方一系列武装冲突的扩大和升级的必然结果,属于内战性质,逐渐发展成为全面战争。在美国进行武装干涉后,朝鲜战争转化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和国际性局部战争。朝鲜战争波及国家范围虽不及二战,但标志着美苏全面美苏冷战的开始,揭开了东北亚冷战的序幕,这一冲突在两年的时间里几次走到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在这以后也一直是造成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局势的持续紧张和战乱频繁的根源,在国际政治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朝鲜半岛方面,战争最终导致朝韩分裂的政治局面,东北亚理论上仍处于战争状态,直接催生了半岛核问题。美国则在战争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共花费830亿美元,是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整个援欧计划的7倍;美军的大量伤亡助长了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思潮,同时进一步唤醒对“共产主义威胁”的妖魔化,之后中美长期处于尖锐对立状态。中国方面,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为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建设提供了比较安定的国际和平环境,被视为新中国的奠基之战;同时,战争中也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人才,促成了国防现代化思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革新。
战争背景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的东北部,东临日本海,西临黄海,分别与日本和中国隔海相望,东南部隔朝鲜海峡日本列岛为邻,北部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朝鲜半岛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位,被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国家所包围。朝鲜半岛被赋予了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是连接亚洲大陆和日本列岛的重要通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了朝鲜南北。双方规定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把朝鲜半岛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部日军向美国军队投降,北部日军向苏联军队投降。朝鲜半岛因此被划分为北部的苏联占领区和南部的美国占领区,朝鲜半岛在政治上拥有了缓冲价值。美国和苏联在二战结束后对立日益尖锐,左右着国际社会形势,朝鲜是美苏在东方对立斗争的主要阵地。
1948年8月15日,朝鲜南方的李承晚成立韩国政府,受美国政府扶持。朝鲜北方则于9月9日成立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朝鲜半岛便分裂成南北两个国家,双方都将恢复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作为执政的第一要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呼吁外国军队撤出朝鲜半岛。苏联红军于1948年底完成从北朝鲜的撤军。1949年6月30日,美国宣布在南朝鲜的美国军队已撤离完毕。撤军后,实现统一便成为朝鲜的内部事务。由于南北双方意识形态上有着尖锐对立,难以和平解决统一问题,都开始准备以武力手段实现统一。经过几年的努力,朝鲜南北双方都认为自己具备统一祖国的能力。苏美撤军后,失去有效管控的南北两个政权冲突频繁,关系更加恶化。力量比较强大的北朝鲜有望一举统一朝鲜。金日成前往苏联约瑟夫·斯大林协商,斯大林认为朝鲜不在大国政治斗争的核心地带,双方的战争不会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因此也不会引发美苏之间的危机。斯大林相信北朝鲜可以迅速结束战斗,因此同意了北朝鲜的作战计划。
1950年1月,朝鲜党和政府派人民军作战局局长金光侠等到中国要求接回1.4万名朝鲜籍战士。中国同意他们的请求,这批人于1950年春返回朝鲜,编入人民军部队。5月,金日成到中国,向毛泽东通报了他与斯大林会谈的情况。
战争目的
朝鲜半岛自从分裂后,南北双方都想要恢复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但难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双方都开始准备筹备武力手段。朝鲜北南双方内战是为朝鲜半岛统一问题而战。
美国的介入是为了阻止“共产主义扩张”和扩大在亚洲霸权,进行地缘战略扩张。当时新中国的成立已经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而美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赢家,野心勃勃地要“领导世界”,遏制所谓的共产主义扩张。美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和冷战思维出发,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是为了防止共产主义扩散,避免朝鲜被苏联或中国影响,使朝鲜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实现完全独立,成为一个缓冲国。因此,美国把朝鲜战争看成是“苏联发动全球性战争的第一阶段”,迫不急待地参与其中。
朝鲜战争时,中国刚获解放,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是祖国的统一,台湾和西藏自治区问题尚未解决。而朝鲜是中国唇齿相依的邻邦,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来说极为重要。美国部队越过“三八线”,使得中国主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面临着巨大威胁。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军队介入朝鲜内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率军从仁川登陆,中国领导人不得不认真考虑美国是否会走日本侵略者的老路问题。再加之美国政府不光对朝鲜实行武装干涉,还派遣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将干涉的范围扩大到朝鲜以外。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美国政府的行径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阻挠了中国统一的进程。对此,中国政府和人民多次抗议,但在美国的无视下,中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的决策。中国抗美援朝,是为保家卫国保卫和平而战。
战争过程
内战爆发
南朝鲜不断在三八线地区制造军事摩擦事件。1949年1月至4月,南朝鲜动用连至营级规模的兵力向三八线以北进犯37次。5月,南朝鲜军队出动4100余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开城附近人民军警备部队阵地。7月,南朝鲜再次出动旅级规模的部队进攻北方。冲突的规模由小到大。
1950年6月25日三八线发生战事,北朝鲜军队随即越过三八线,向三八线以南的南朝鲜军队发起了总攻势,朝鲜战争爆发。当天,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82号决议,认为朝鲜韩国的武装进攻是对和平的破坏,并呼吁要求监督朝鲜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将军队撤退至三八线附近,同时呼吁联合国全体会员国执行此决议,不要帮助朝鲜。
战争爆发以后,朝鲜人民军迅速全面突破三八线,6月25日向春川方向推进了12公里,占领了开城等三个城市。6月28日占领了南方李承晚政权的首都汉城,并于次日结束了汉城战役。朝鲜战争初期,朝鲜军队占据了战争的优势地位。在得知美国介入战争之后,朝鲜领导人试图利用美国军队主力尚未全面投入战场之前的时间差,尽速占领整个朝鲜半岛南部。为此,朝鲜人民军自1950年6月30日起,迅速展开南进攻势,先后发起水原战役、大田战役洛东江战役。通过这一系列的连续进攻,朝鲜人民军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内,解放了朝鲜半岛南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区和百分之九十二以上的人口,将南朝鲜军队和初期进入朝鲜的美国军队压缩至朝鲜半岛东南端釜山广域市附近,仅约一万平方公里的地域。美李联军主动收缩兵力,在釜山外围建立了坚固的防御,使北朝鲜军队的攻势受阻,美国军队和李军得以巩固防御工事,坚守待援。
美国干预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立即决定对朝鲜实行武装干涉,6月26日,美国调动其驻日本的空军和海军部队支援南朝鲜军队作战。同时,派遣其驻菲律宾的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国政府乘苏联代表缺席、中国的席位仍被台湾地区国民党集团占据之机,操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向韩国政府提供援助的决议。中国政府则于28日发表声明,谴责美国阻止中国解放台湾。面对中国人民的谴责和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要求,美国置若罔闻,持续扩大战争,朝鲜战争大幕正式拉开。
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全面介入由7月1日第一批地面部队抵达釜山空军基地开始。7月7日,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安理会,要求联合国成员国提供军事和其他援助,在美国的把持下,一支由16个国家组成的以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为总司令的“联合国军”开入朝鲜半岛作战。朝鲜问题成为国际问题。
在朝鲜半岛东南端的狭小地域内,战局陷入僵持状态。美国军队构筑了“釜山环形防御阵地”,固守待援。7月27日,英国军队率先登陆釜山广域市。朝鲜战争彻底演变为一场国际战争。朝鲜人民军于1950年8月31日发起了釜山战役,以进行最后的决战,至9月10日仍未能突破美军阵地。在美英两国军队的共同反击之下,釜山战役被迫结束。整个朝鲜战场的态势开始向不利于朝鲜人民军的方向发展。
9月15日,联合国军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攻势的关键环节是美国第十军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在离北朝鲜军队战线后方150英里的仁川实现登陆,并在北朝鲜军队的背后发起攻击,困守在洛东江以东的美军第八军团和李军的10个师发动反攻进行配合。9月15日,当美国军队在仁川实现登陆时,北朝鲜军队已经和美李军队僵持一个月左右,后方兵力空虚,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美李军队的北南夹击之下溃不成军,失去了战斗力。北朝鲜军队主力被分割,陷入包围,朝鲜人民军被迫撤退。次日,美军登陆部队攻占仁川,朝鲜战争的形势逆转,朝鲜人民军已经无力阻挡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的北进。28日,联合国军占领了汉城。30日,以美李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推进到了三八线。10月7日,联合国军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指挥下越过三八线,不久就占领朝鲜首都平壤,朝鲜局势开始全面恶化,战火被燃至宽甸满族自治县美国军队甚至企图要在感恩节前结束战争。
苏联介入
1950年1月,朝鲜党和政府开始考虑用军事方式统一朝鲜的可能性,并要求苏联政府给予支持。4月,约瑟夫·斯大林同意金日成对朝鲜局势的分析和准备以军事方式统一国家的设想。1950年9月15日,“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成功后,朝鲜人民军主力腹背受敌,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决定,请求苏联和中国给予直接的军事援助
9月30日晚,通过苏联驻朝鲜大使以电报方式给斯大林发出由金日成和朴宪永联名的求援信。10月8日,周恩来和林彪前往苏联,向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通报中共中央出兵援朝的决策情况,并请求苏联援助武器装备和出动空军掩护。在中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时,斯大林曾经表示过,一旦中国军队以志愿军形式出兵到朝鲜作战,苏联“将尽力为这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但周恩来同斯大林会谈时,斯大林只同意为中国抗美援朝战争提供武器装备,对出动空军掩护问题则表示,苏联空军没有准备好,两个月至两个半月不能出动掩护志愿军作战。后来斯大林又表示,两个半月以后也不准备出动到朝鲜作战,只在鸭绿江以北中国上空作战。10月11日,斯大林与周恩来联名致电毛泽东,通报会谈情况。中共中央没有料到苏联拒绝兑现此前做出的提供空中掩护的承诺,最终,即使苏联不能出动空军掩护,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还是出兵到朝鲜。
朝鲜战争期间苏联空(海)军参战部队为第64独立歼击航空兵军,第一批参战部队为第28歼击航空兵师(1950年11月~1951年3月),第50歼击航空兵师(1950年11月~1951年3月),第151歼击航空兵师(1950年11月~1951年3月)。第二批参战部队是第303歼击航空兵师(1951年3、4月~1952年2月),第324歼击航空兵师(1951年4月~1952年2月),第351夜航歼击机团(1951年3月~1953年1月),第87高射炮兵师(1951年3月~1953年1月),第92高射炮兵师(1951年3月-1953年1月),18航空技术师(1951年3月~1953年8月),10探照灯团(1951年3月~1953年1月)。第三批参战部队是第97歼击航空兵师(1952年1月~1952年8月),第190歼击航空兵师(1952年1月~1952年8月)。第四批参战部队是第32歼击航空兵师(1952年7月~1953年8月),第133歼击航空兵师(1952年7月~1953年8月),第216歼击机航空兵师(1952年7月~1953年8月),第578海军歼击航空兵团(1952年7月~1953年4月),第718海军歼击团(1953年1月~1953年7月),第98夜航歼击机团(1953年1月~1954年7月),第28高射炮兵师(1953年1月~1954年11月),第35高射炮兵师(1953年1月~1954年11月),第20探照灯团(1953年1月~1954年12月)。
战争期间中国从苏联得到的武器,来自于现款购买、赊购、在“共同负担”名义下的半价赊购以及无偿赠送等多种渠道。总计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64个陆军师、22个空军师的装备,其中大部分装备是有偿(包括折价)提供的。
中国入朝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严厉谴责了美国等干预朝鲜事务,但更多的是谴责美国政府对台湾海峡的封锁,从8月起,侵略朝鲜的美国军队飞机不断侵入东北地区边境领空,中国政府越来越频繁地谴责美国对中国领海领空的侵略,美军从仁川成功登陆以后,朝鲜战局万分危急。1950年10月3日,朝鲜正式向中原地区请求出兵援助。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对美国行径进行了多次严正警告。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下达越过“三八线”作战的命令后,中国与朝鲜接壤地区遭到美军的轰炸。
1950年9月30日,在联合国军进抵三八线的当天,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中国对朝鲜的局势决不会坐视不理。但是美国没有给予重视。在全面衡量国际形势的前提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2日的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10月4日召开扩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出兵入朝作战问题。10月6日,周恩来受毛泽东委托,主持召开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对志愿军入朝作战事宜进行研究和部署。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签署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同时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一天,毛泽东通过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将上述命令通报给金日成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秘密渡过鸭绿江。于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入朝首战,为了保家卫国,捍卫和平,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第一次战役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兵力极强,客观形势上不利于中国人民志愿军,但美国和韩国军队放松着警惕,一路向鸭绿江方向攻打过来。一直到10月25日,当联合国军部队推进到朝鲜北部的温井和云山一带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一次战役。李承晚军第六师一个营和一个炮兵中队在温井西北两水洞地区与志愿军遭遇,当时志愿军仓促入朝,地理不熟,装备又处于极大劣势。但经过几昼夜的连续作战,志愿军首战告捷,在11月6日取得胜利。第一次战役一并收复了楚山、熙川市、云山等城市,共歼敌15800余名,将联合国军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迫使联合国军暂取守势。
10月25日,志愿军在温井等地重创美第8集团军所属的南朝鲜部队,南朝鲜部队要求美国军队马上接防,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将骑兵第1师投入战斗,在云山接替南朝鲜第1师继续向中朝边境攻击前进,11月1日傍晚,志愿军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集团军以8个步兵团和2个炮兵团的兵力,向云山之敌发起围歼战。这时美军刚与南朝鲜军接防,戒备疏忽,把进入镇内的志愿军当成了南朝鲜军,还同他们握手。志愿军将错就错,进至美军内部突然开火。近战中,美军被迫丢弃大部分重装备,在坦克的掩护下开始突围。在突围路上,美军骑8团又遭志愿军截击,其第1、第2营趁隙逃脱,第3营被包围,志愿军通过夜战连续猛攻。至11月3日夜间,第3营全部投降。前来增援的美骑1师第5团也被击退。云山战斗共消灭美国军队约1800人,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火炮190门。
第二次战役
突如其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乱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北侵略计划,但美军对中国出兵并不重视,再加上对中国军队规模的错误估计,麦克阿瑟决定于11月24日发起“圣诞节前结束战争总攻势”。他重新集结了就近可以动用的全部兵力,计美军7个师,英军1个旅,土耳其军一个旅,李承晚军6个师共20万人,准备再反扑。毛泽东抓住机会决定让军队采取主动撤退的策略以诱惑联合国军向北深入山区。12月23日,沃克意外身亡,美国陆军助理参谋长马修·李奇微接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他调整战术,加大了志愿军进行运动战的难度。
从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志愿军进行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这次战役是一次极其成功的迂回穿插和正面进攻相结合的运动进攻战,也是一场恶战。彭德怀为了避免暴露志愿军的力量,增加联合国军的错觉,诱敌深入,“联合国军”被诱至预设战场后,各军发起大规模攻势,歼灭南逃的美国军队数万人。
西线三所里
11月25日夜,西线志愿军6个军在200公里宽的战线上同时发起进攻。在西线正面,志愿军的4个军(第39、第40、第50、第66军)的夜间攻击消灭了部分前沿之敌,向右翼迂回的第3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集团军取得了很大成功,穿插部队将南朝鲜第2军分割,将南朝鲜军两个师完全击溃。德川战斗胜利后,第38军进行内层迂回,插向价川、三所里,包抄美9军后方,清川江北的美军开始全线撤退。美2师由北向南,美骑1师则由平壤北上,南北对攻三所里。第38军被夹在三所里、龙源里一线,南北相距不足1公里。指战员们利用缴获的武器搏斗。其中第337团3连在龙源里,第335团3连在松骨峰的阻击打得最为顽强。第38军最终顶住了南北两面的攻击。11月29日,担任外层迁回任务的第42军插到顺川市以东的新仓里,路遇美骑1师的一个团的阻击后未能完成切断美第8集团军后路的任务,却也造成了西线美国军队的惊恐。美9军突围无望选择南逃。美2师、美25师的部分掩护部队遭志愿军正面进攻。总计在西线的这次战斗中,美军近3000人被俘,这是朝鲜战争中俘虏美军最多的一次。
东线长津湖
西线展开激战的同时,东线以高寒的长津湖畔为中心也发生了一场苦战。东北地区的第9兵团15万人于11月7日、12日、19日由集安市临江市秘密渡过鸭绿江入朝,抵抗着“联合国军”的轰炸和道路崎岖、天气寒冷带来的诸多困难,严密伪装,迅速向东线战场开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集团军在长津湖地区节节阻击美国军队,诱敌深入,掩护第9兵团。第9兵团于11月27日晚向长津湖地区的“联合国军”展开进攻。当天长津湖地区的气温骤然降到零下30摄氏度。28日拂晓,志愿军第20、第27军在长津湖地区将大批美军包围。29日上午,美军德赖斯代尔特遣队向志愿军第60师和第58师小民泰里——富盛里一线阵地发起进攻。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大部美军被志愿军第60师的第178和第179团阻止于长津湖地区中部乾磁开地区。经过夜战,德赖斯代尔特遣队被围人员于30日上午8时缴械投降。与此同时,29日上午,下碣隅里的美国军队从北向南发起进攻,出动重型轰炸机和远程火炮,企图夺占下碣隅里东南处的小高岭,美军向小高岭倾泻了大量的炸弹、炮弹、燃烧弹,发动了9次进攻,都被志愿军第58师172团3连3排击退。
新兴里战役
11月30日,第27军集中2个师的兵力和全军炮兵,攻击新兴里的美7师第32团。突破外层防御后,部队直插美军团指挥所和炮阵地,使该敌发生混乱。将其压缩在新兴里村内。在志愿军指战员的猛烈打击下,新兴里美军损失惨重,于12月1日13时开始向南突围,突破志愿军阵地南逃,第27军部队随即展开拦阻和追击。新兴里战斗中,第27军歼灭了美军第7步兵师第32团和第31团的一个营,共计一个团部,四个营,俘虏该团官兵约300人。这是抗美援朝战争史上志愿军成团建制歼灭美军的唯一战例。
美第31团级战斗队残部一部越过冰封的长津湖逃向柳潭里,另一部继续沿公路南逃,被志愿军第242团第1营拦截于后浦里、困水里地区。经过激烈战斗,美第31团级战斗队残部又被歼灭400余人。志愿军第20、第27军弹药大都耗尽,气温又已降至零下40度,部队在饥寒交迫中大量冻伤。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六集团军虽然赶赴前线,却由于遭到猛烈空袭,又冻伤数千人,也不能有效地完成阻止美国军队突围的任务。但是,第9兵团的部队仍依托公路两侧高地阻杀美军,至12月12日,被围已达15天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及7师才侥幸地冲出包围,和美3师会合。美陆战1师这次战斗共损失11727人,其中战斗减员4414人,非战斗减员7313人是该师建立以来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至12月24日东线美10军全部从海上撤往南朝鲜。至此,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完全结束。
第二次战役从11月25日开始到12月24日结束,歼灭“联合国军”3.6万余人,其中美国军队2.4万余人。第二次战役基本收复三八线以北朝鲜全部领土,扭转了朝鲜战局。
第三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中原地区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发起了第三次战役。战役期间因联合国军撤退迅速,中朝军队歼敌不多,但是中朝军队占领了汉城,并前进到三七线,这一胜利在世界上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影响。
战役发起前,朝鲜人民军第2、第5军团就在东线越过三八线,向美军侧后渗透。12月27日前,志愿军6个军和人民军3个军团共30余万人隐蔽进入三八线以北的预定地域。12月31日晚17时,志愿军在西线向三八线防线发起全线进攻。志愿军集中了100余门火炮打开突破口,突破后,轻装的步兵穿插追击,消灭了南朝鲜军第2师主力。至1月2日,第一线的南朝鲜军已经全线崩溃,使汉城地区的10余万“联合国军"处于被中朝部队从右翼实施深远包围,在汉江以北背水作战的危险。马修·李奇微不顾南朝鲜政府的反对,下令放弃汉城。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一举突破“联合国军”的三八线防区,于4日占领汉城,将美国军队驱赶至三七线附近,歼敌1.9万余人。彭德怀下令停止追击,战役即告结束。
第四次战役
经过三次战役后,联合国军发现了志愿军和人民军在粮食、弹药和兵员补给方面存在巨大困难,联合国军凭借在后勤保障和运输方面的优越条件,迅速补充兵员和物资,在志愿军尚未恢复元气之前发动了第四次战役。从1951年1月25日至2月16日,志愿军第50军和第38军一部在汉江以南进行了20余天的阵地防御战,以阻击向汉城进攻的美军第1军。志愿军歼敌2.2万余人。3月初,美国军队集中20多万兵力反扑,企图夺回汉城,向三八线以北推进。彭德怀等决定展开灵活的运动防御作战,主动撤离。3月24日,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发表声明称,联合国军的失败是它受联合国约束造成的,如果允许将军事行动扩大到朝鲜境外,中国就有立即发生军事崩渍的危险。麦克阿瑟的发言引起强烈反响。中国在3月24日发表声明,指责美国试图使战争扩大化和持久化。美国的盟国更是高度紧张。1951年4月11日,哈里·S·杜鲁门下令解除麦克阿瑟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改由马修·李奇微将军接任。李奇微令部队停止进击。作战从1月25日至4月21日,历时87天,歼敌7.8万余人,超过前三次战役歼敌人数总和。经过50天的攻防大战,联合国军于3月15日再次攻占汉城,4月21日,中朝军队终于在三八线上挡住了联合国军的攻势,把战线稳定了下来。
2月13日志愿军向砥平里发起攻击。参战部队有分别隶属于3个军的6个团共1万多人。当时由于胜利产生了轻敌思想,匆忙以野战进攻方式向已经构筑了坚固工事的联合国军发起攻击。可是对方不仅已设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还有20辆坦克。结果在进攻中火力不能压制,坦克不能摧毁,障碍区也未能突破,部队还遭受较大的伤亡。经二天二夜激战,仍然僵持不下。这时联合国军援兵已到,2月16日志愿军和人民军各部从砥平里、原州区一线北撤。砥平里战斗规模并不大,对于朝鲜战局的影响却很大,这一仗志愿军只是小受挫折后主动撇退,损失不大,可是却完全暴露了自己的主要弱点。美国军方认清了志愿军火力薄弱,攻坚能力差,即使达成穿插突破,也会因供应困难而难以深远前进。
第五次战役
就其战争规模和激烈程度言,第五次战役不逊于二次世界大战中任何一次战役,是志愿军入朝后打的一次规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的大战。中朝军队于1951年4月22日发起第五次战役。4月22日傍晚,中朝军队14个军沿着200多公里宽的战线同时开始进攻。第9兵团和第39军首先在战线中央击溃南朝鲜军第6师和美24师之一部,将美国军队的战线分割成两部分。
西线向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发起进攻,第19兵团在向汉城方向的攻击中打得最为艰苦,第63军将第187师分多路纵队分散地接近江边,天黑后就突然发起攻击,一举突破严密火力封锁的临津江,随后迅速包围了英军第29旅主力,歼灭其著名的格斯特团第3营。第64军的一个营和兵团侦察支队以20个小时的时间,打破美军7次阻击,切断了汉城以北美军的退路,随后又在围攻下坚持了三天四夜,可第64军主力却被火力阻住未能穿插前进,和第65军的两个师拥挤在临津江南岸约20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城内达两天之久,连遭密集的空炮火力攻击,伤亡严重。这是志愿军战史上的一次重大教训。4月29日,第19兵团进抵汉城北郊,第3、第9兵团和人民军东线部队也全线进抵三八线以南,美国军队的火炮在汉城东北西三面组成密集的火网。彭德怀决定停止进攻,部队转入休整。
志愿军东线向李军展开攻击,5月16日晚,中朝军队共13个军(其中志愿军9个军、人民军4个军团)发起第二阶段进攻。西线的第19兵团佯攻汉城,以吸引美军主力。第3兵团切断了敌东西线联络。担任主攻的第9兵团和人民军三个军团在东线开始分割包围南朝鲜军,东线的南朝鲜军迅速崩费。志愿军第20、第27军发起进攻后,第一夜就推进了25-28公里,和东部的人民军一起,至5月18日就切断了南朝鲜军4个师的后路,南朝鲜军逃入深山。从5月16日至5月21日,中朝军队经5天连续进攻,普遍推进了50-60公里,停下3天等待补充,春季攻势到此结束,志愿军将主力转移至三八线以北休整。5月22日,中朝部队开始北撤,马修·李奇微却使用其以逸待劳的美国军队7个师为主力连同南朝鲜军等部共13个师,于5月22日开始全线反扑,抢占桥粱和渡口,包围志愿军后撤部队。至5月24日,志愿军第12军军部和下属的两个师、第27军主力和第60军所属的第180师被阻截在三八线以南,被截断的志愿军部队突围坚决,第27军组织部队交替掩护,寻找空歇,灵活地绕路转移,全军建制完整地平安撤回。第12军主力第91团在美军纵深90公里处被围,突围后和大部队会合,只有第180师在混乱中损失严重。
5月27日以后,志愿军展开8个军在全线实行阻击,在后方准备建立三道防线,并调集兵力,准备待美国军队深入三八线以北时,再进行大规模反击。马修·李奇微和新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的詹姆斯·范佛里特都估计中朝军队即将举行大规模的反攻,因此于6月10日下令全线转入防御,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至此结束。
第五战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实际上是双方的一次决战。双方在宽不过两百公里的战线上投入了150万以上的兵力,历时50天,志愿军共歼敌8.2万人,将“联合国军”又打回到三八线。志愿军作战损失8.5万人(包括死、伤、失踪),这是抗美援朝战争战争中志愿军作战仅有的一次严重损失。美方认识到,在目前的战争规模下,要想在三八线以北,甚至在39度线上建立防线的可能是极小的;中朝军队也认识到,继续向南推进也是十分困难的。双方因此放弃了在战争场上取得绝对优势的愿望,朝鲜战争进入了谈谈打打阶段。
对峙谈判
经过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阵亡23万余人。在战争中后期,美国国内反战声浪日益高涨,战争债务不断增加,加之国际舆论的压力,使其不得不寻求停战谈判。6月25日,哈里·S·杜鲁门表示美国政府愿意参加谈判。考虑到直接与中国政府接触,将造成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于是授权马修·李奇微以战场司令官的名义与中朝军队进行谈判。1951年6月30日,李奇微向中朝军队发出了邀请。7月1日,金日成、彭德怀联名复函,同意停战谈判。朝鲜战场开始了边谈边打、亦打亦谈、以打促谈阶段。
停战谈判从1951年7月10日拉开序幕,谈判地点在三八线附近的历史古都(高句丽王朝)开城。主要围绕通过议程、确定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区、在朝鲜境内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战俘安排问题、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这五项议程。
在谈判期间还打了四次大仗,谈判初期,美国仍然希望在军事上获得绝对优势,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就希望在战场上得到。从8月18日起,美国军队以7个师的兵力向东线的朝鲜人民军80公里的防线发起为时1个月的“夏季攻势"。在人民军的抗击下,仅推进了2-8公里。在战斗中,人民军各部不仅作战十分顽强,而且在山地有效地使用了迫击炮,给美军造成重大伤亡(据美军统计其伤亡的五分之四是由迫击炮所造成),美军曾将851高地称为“伤心岭"。至9月18日,夏季攻势人民军歼敌7.8万余人。
1952年11月,艾森豪威尔在大选中获胜,当选为总统。他一方面采取措施争取早日恢复谈判,另一方面准备扩大战争,考虑使用战术核武器,让蒋介石“反攻大陆”,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但遭到了国内民主党人和盟国的激烈反对。正在这时,1953年3月5日约瑟夫·斯大林去世,苏联美苏冷战策略开始发生变化。自3月28日起,苏联、中国和朝鲜一致表示愿意和支持恢复停战谈判。3月30日,周恩来提出新建议:遭返愿意遣返的战俘,其余战俘转交中立国。4月26日谈判恢复,谈判双方都采取了积极务实的态度。6月8日,朝中方面与联合国军达成了交还战俘的协议,至此,朝鲜停战的全部协议都已达成。就在停火即将实现的时候,南朝鲜李承晚政府突然拒绝接受停战协议,单方面释放了27000名北朝鲜战俘,引起轩然大波。中、苏、朝表示了强烈抗议,美国和盟国也表示愤慨。
7月13日,志愿军针对南朝鲜的行动,集中了5个军和1000门大炮,在南朝鲜军队据守的金城地区发动了朝鲜战争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一举突破了25公里的防御正面,纵深15公里,歼敌78000人。在此之前,美国表示,如果南朝鲜方面不合作,美国就单独与朝中军队签订停战协定,并在撤出朝鲜后停止对南朝鲜的军事援助李承晚终于宣布接受停战协定。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至此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终于结束。
秋季攻势
1951年9月29日至10月22日,“联合国军”及其指挥下的南朝鲜军在200余公里的战线上发起了大规模的“秋季攻势"。志愿军第一线4个军的阵地遇到联合国军9个师(其中美国军队5个师、英联邦1个师、南朝鲜军3个师)的攻击。联合国军发起“秋季攻势”的同时,又对朝鲜北部交通线展开了空中“绞杀战”,企图突破中朝军队的正面防御,将战线北推,逼迫中方接受其索要1.2万平方公里土地作为“海空补偿”的条件才能实现停战。9月29日,西线美英军3个师开始试探性进攻,10月3日,西线联合国军攻击全面展开。10月上旬和中旬,东线联合国军6个师(3个美军师、3个南朝鲜军师)也向金城、文登里一线发起攻击,逐步推进,以飞机反复轰炸。当时,志愿军后方供应困难,前沿的坑道工事不佳,志愿军首长决定采取带有坚守性质的机动防御,以反复争夺来守住阵地。经20天的争夺战,西线美英军在付出重大代价,伤亡约2.3万人,仅前进了3-4公里,因损失过大被迫停止了攻击。
从10月8日至10月25日,东线联合国军以6个师(其中美国军队3个师)向志愿军第20兵团和人民军第5军团一部的阵地发起进攻。进攻中美军大规模地使用了坦克。第20兵团的两个军顽强防御,经十昼夜激战,美军推进了6-9公里后,即被阻往。这一期间共杀伤敌人约2.3万人,其中的1万人是在三天内被杀伤的,创造了志愿军日平均歼敌的最高纪录。第67军还击毁坦克39辆。
秋季攻势激战24天,中朝部队歼敌7.9万余人。美军一共只夺占了467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在长达250公里的战线上,平均推进了不足2公里,而距鸭绿江的直线距离还有400公里。美国军队的伤亡在国会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10月下旬马修·李奇微下令全线转为积极的防御行动,同时恢复谈判,以寻求政治解决。10月25日停战谈判在板门店恢复。
10月30日至11月底,中朝部队开始了局部反击,毙伤俘敌1万余人。为了配合谈判中就岛屿问题进行的斗争,根据中朝联合司令部的决定,志愿军第50军于11月5日至11月30日利用渔船渡海作战,攻占了朝鲜西海岸的大、小和岛等10余个岛屿,消灭了岛上南朝鲜方面的特务武装570人。人民军也攻占了部分岛屿。
从1951年8月中旬开始,侵朝美国军队为取得军事和停战谈判的有利地位,在地面发动攻势的同时,以大量航空兵对朝鲜北部铁路干线及交流枢纽实施历时将近一年的“绞杀战”,妄图破坏后方交通运输线,切断志愿军的运输补给线。对此,志愿军在战斗中加强了后方的对空防御,加强了对交通运输线的抢修和物资抢运措施。在1951年8月至1952年6月,志愿军顽强地进行了反“绞杀战”的斗争。1951年9月,志愿军空军投入作战,在清川江以北上空对后方实施掩护,同时,加强了高射炮兵、工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和运输部队以及后方各级指挥的力量,在前后之间形成了一条炸不烂、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粉碎了“绞杀战”,确保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细菌战斗争
侵朝美国军队从1952年1月开始,不顾国际法,实施了持续近一年的细菌战。他们以飞机投撒和火炮布撒带菌的生物(苍蝇、鼠、兔之类)以及杂物等,病菌达10余种,实施范围从志愿军前线到后方,遍及朝鲜北半部7个道、44个郡以及东北地区的一些地区。中朝人民和军队一面积极预防和灭菌,一面向全世界揭露和控诉。至1952年冬,中朝两国军民才战胜了美国军队的细菌战。
从1952年9月起,停战谈判因战俘问题陷入僵局,双方又开始了激烈的攻防作战。至1952年9月中旬,中朝联合司令部决定举行战术上的连续反击。自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以来中朝联军最大的一次反击开始。9月18日至10月31日,中朝军队8个军(志愿军6个军,人民军2个军团)在180公里宽的地段上向美国军队60个目标进行了77次进攻(其中志愿军进攻74次),以1.07万人伤亡的代价,占领连排支撑点17处,估计歼敌2.7万人。
在志愿军进行全线性战术反击期间,美国为了扭转战场局面,谋取谈判中的有利地位,从10月14日起,在上甘岭地区发动了“金化攻势”。金化位于“三八线”中段,是从汉城地区进攻平康平原必经的铁路枢纽,上甘岭所在的五圣山,是中朝军队中部防线的战略要地。上甘岭地区的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则是美国军队“金化攻势”的主攻目标。在长达43天的上甘岭战役中,美军动用了一切现代化军事手段轮番攻击,在两座高地和附近地区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余枚炸弹,投入的总兵力约4万余人。志愿军先在地表阵地与美军反复争夺,重创美军。随后转入坑道作战。10月30日起,志愿军部队发起全线反击,至11月25日,全部收复了失地。上甘岭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伤亡11500余人的代价,取得歼敌25000余人、击落击伤飞机270余架的重大胜利。
战争结果
在两年的谈谈打打中,中朝两国军队歼敌72万,1953年7月27日,中朝方面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方面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历时三年又一个月的朝鲜战争结束。
1953年7月27日,交战方签署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确定以三八线附近的实际控制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后退两公里,以建立一非军事区;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停止自朝鲜境外进入增援的军队和武器;双方应将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分批直接遣返,将其余未直接遣返的战俘统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处理;双方军事司令官向有关各国政府建议,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朝鲜停战迈出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重要一步,但停战协定的签署并不意味着朝鲜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1953年10月1日,美国与韩国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美国继续在韩国保留驻军,朝鲜战争危机仍未完全解除。11月,中朝双方签订了《中朝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停战后在朝鲜境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参加朝鲜重建,为朝鲜人民恢复家园和朝鲜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努力。朝鲜战争以朝鲜半岛的政治分裂和中美双方在南北驻军的形式结束。朝鲜半岛恢复了美苏冷战格局。
1958年2月5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建议美国军队和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内的一切外国军队应当同时撤出朝鲜半岛。从1958年3月至10月,志愿军各部队全部撤离朝鲜。美国继续长期操控联合国,推迟讨论朝鲜问题,美军便一直驻扎在南朝鲜。
参战投入
朝鲜
到1949年8月,朝鲜人民军有5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师、2个炮兵旅和一支拥有74架飞机的小型空军,总兵力为8万余人,另有警备部队4.1万人。到朝鲜战争爆发时,人民军共有10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和空军、海军及警备部队,共13.5万余人,装备有T-34型坦克、雅克式战斗机和122毫米榴弹炮等重型武器。1951年6月中旬,朝鲜人民军经过扩充,总兵力达到34万人,编为6个军团。1953年3月,朝鲜人民军经过扩充,兵力也达到了战争期间的最高点,共有6个军团,连同地方部队共45万人。
中国
1950年10月19日,第一批志愿军正式入朝,包括第38、第39、第40、第42、第50、第66军,6个军共18个步兵师、3个炮兵师,连同后勤部队7000人,兵力共30万人。1950年11月上旬,为准备进行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国国内又增调了第9兵团入朝。1951年1月至4月间中国国内又向朝鲜战场增派19兵团、第3兵团和中南军区的第47军入朝,将第50军、第66军撤回国内。1951年6月,准备停战谈判的同时,中国国内又派出第20兵团和第50军入朝。9月间又派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入朝。至1951年10月,中国在朝鲜部队数量已有110万人。
1952年1月志愿军在朝部队的总数量减少到90万人。秋天,中国为使更多部队获得作战经验,从国内又调了第23、第24、第46军入朝,替换由朝鲜回国的第20、第26、第27、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集团军。1952年12月间,又增派了第二批轮换入朝的第1、第16、第23、第54军,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集团军轮换回国。1953年3月,在朝鲜的中国军队总兵力达135万人。其中包括陆军野战部队4个兵团(其中一个兼东海岸指挥部)、一个西海岸指挥部,下辖19个军、59个步兵师,10个地面炮兵师,5个高射炮兵师,10个铁道兵师,7个坦克团,13个工兵团,还有5个后勤分部、1个公安师。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时中原地区在朝鲜的总兵力仍有130万。
中国总共投入190万人入朝鲜参战,又先后抽调了40万以上的补充兵员入朝,先后进入过朝鲜境内参战兵力的数量在230万人以上。战争期间,空军方面有12个师,共5.9万名地勤人员和672名飞行员先后参战。入朝担负人力运输、铁路公路的修筑、仓库保管等后方勤务的中国民工数量有60万之众。中国的参战军人和民工总数有300余万人参加了朝鲜战争。
联合国军
美国:7个陆军师,1个海军陆战师,1个空降团,1个集团军司令部,3个军司令部,以及后勤支援部队;1个战术空军航空队及其全定额支援部队,1个作战物资空运司令部,2个中型轰炸机联队;海军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包括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封锁及护航舰队、两栖作战部队,补给及修理部队,此外还有军事海运局。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动用了其陆军兵力的1/3,战场兵力最多时达到302483人;海军兵力的1/2,出动各种舰艇210艘,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383架;空军兵力的1/5,先后出动各种飞机数万架,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
“联合国军"方面战时最大兵力为:
南朝鲜:陆军有4个军团(含1个预备军团)以及由美国军队直接指挥的7个步兵师,海军有4支舰队(舰艇67艘)和海军陆战队,空军有飞机146架。
英国:2个陆军旅,下辖5个步兵营、2个野战炮兵团及1个坦克团远东海军,包括1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及支援部队,还有皇家海军陆战队分遣队。
加拿大:1个陆军旅,辖3个步兵营、1个炮兵团以及装甲支援部队、反坦克部队和勤务部队,3艘驱逐舰,1个空运中队。
土耳其:1个陆军旅,辖3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
澳大利亚:2个步兵营;1个战斗机中队、1个空运中队;1艘航空母舰,2艘驱逐舰和1艘护卫舰。
泰国:1个团战斗队,2艘小型护卫舰,1个空运中队。
菲律宾:1个团战斗队,法国、荷兰、哥伦比亚各1个步兵营,1艘舰(艇)。
希腊:1个步兵营,1个空运中队。
新西兰:1个炮兵团,2艘护卫舰。
比利时埃塞俄比亚各1个步兵营。
南非联邦:1个战斗机中队。
卢森堡:1个步兵连。
伤亡结果
朝鲜
2000年中国方面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50周年时曾公布过朝鲜人民军在战争中的损失,伤亡共26万人(未说明其中死亡数),志愿军领导在回忆录中也说过经计算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约为9万。美方曾公布过拘押北朝鲜14万人和11万人战俘,事后也宣布其中包括一些平民。
中国
朝鲜停战时,美国掌握的“联合国军司令部”宣布杀伤中国军队92万人,估计其中死亡为30万至40万人,连同北朝鲜军队在内则共杀伤中朝军队142~150万人。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对历史资料增强了公开性,在80年代初曾公布志愿军共有36万人伤亡,这个数字只是志愿军司令部计算出的纯减员数字(即不可重返前线者的总计)。根据卫生勤务部门准确的阵亡统计和医院接收伤病员统计,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总损失数是:战斗和事故亡114084人;负伤383218人(因包含两次以上负伤而存在重复统计);患病后送入院治疗455199人(因包含多次住院同样存在重复统计);战场失踪25621人。战争期间根据解放军后方卫生部门的统计,医院中的负伤人员有21679人不治身亡,还有13214人病死。按以上数字总计,共有148977人牺牲。当然,这一数字未包括失踪人员中的死亡者,也未包括支前民工。
美国
“联合国军司令部”宣布己方的伤亡只有46万人,包括美国军队14万人、韩国军队30万人和其他国家部队1万多人。美军损失兵力162708人,其中美军战斗死亡3.3万人,战斗负伤10.万人,失踪、被俘5178人,加上伤重死亡和事故死亡,美军在朝鲜共死亡5.42万人。其死亡人数占侵朝“联合国军”死亡总数的94.16%,日平均伤亡数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韩国
韩国政府在70年代以后,陆续公布了几种版本的战时伤亡数字。90年代韩国官方出版的《韩国战争被害统计》,宣布其军人死亡137,899人,受伤450,742人。汉阳的韩国战争博物馆中统计其军人在战时死亡合计152,279人。韩国国防部战史编委员会出版的11卷本的《韩国战争史》,又宣布其军事人员(包括正规军、警察和非正规军)共死亡227,800人,受伤717,100人,失踪43,500人,合计损失988,400人。
战争影响
国际
朝鲜战争的爆发及其结果对主要当事国以及国际关系的演进都有相当深刻的影响。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朝鲜战争对美苏冷战的迅速升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东西方并没有出现直接的武装冲突。而朝鲜战争则是一次真正的战争,是美国为冷战进行争夺而投入力量最多的地区。朝鲜战争的爆发大大地毒化了整个国际政治气氛,加剧了东西方冲突的烈度,使冷战升级。冷战升级的重要标志是美国和中国的关系严重恶化,直至在朝鲜发生了直接的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而这一冲突在两年的时间里几次走到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在这以后也一直是造成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局势的持续紧张和战乱频繁的根源。
朝鲜
对朝鲜来说,战争不仅使朝鲜在人力、物质方面受到巨大的损失,而且加剧了南北双方的敌意,最终造成了朝鲜分裂的政治局面。1953年7月27日签署的《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东北亚地区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仍然处在美苏冷战状态的地区。朝鲜处于被孤立状态,核威慑导致了半岛的有核化。朝鲜半岛军事分界线全长246公里,沿线埋设有百万枚地雷,朝与韩美军队相互对峙,相互防范。但战后,朝鲜半岛南北方也开始探索和平道路,曾先后发表《南北联合声明》,签订《南北和解互不侵犯和交流合作协议书》《南北共同宣言》。经过南北方的共同努力,朝鲜半岛局势走向缓和,分界线沿线的军事对抗事件明显减少。美国军队在朝鲜屠杀平民的行为有老根里事件信川郡大屠杀。
中国
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范例,把侵略者赶回到“三八”线,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打出了东北亚的和平,为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建设提供了比较安定的和平国际环境,保卫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奠基之战,战后,美国在涉及中国问题时不得不慎重考虑。战争中累计有290万人先后参与作战,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军事人才,创造了现代战争的新经验、新战法,促成了国防现代化思想,从而使“四个现代化”成为战略目标。
中原地区在朝鲜战争中的胜利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成为20世纪下半个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对中国来说,朝鲜战争的结果无疑是新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一个巨大的胜利,避免了使战火烧到中国境内,对新生的政权起到了巩固的作用,但朝鲜战争使中国失去了解放台湾的机会,并与美国处于长期尖锐的对立状态。在美国的营造下,中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得不生活在严酷的国际环境中,这对中国发展和建设都是十分不利的。
美国
此战美国遭受的重大损失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旷日持久的朝鲜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遭到了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美国民众的强烈反对。美国使用了除核子武器以外的一切现代化军事手段,包括细菌武器。在整个战争中共消耗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花掉了830亿美元,是马歇尔整个援欧计划的7倍,但是美国却并没有得手。截至1953年哈里·S·杜鲁门总统卸任,朝鲜战争已经对美国的内政和外交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朝鲜战争导致美国军费上涨,军费开支占美国当年GDP比重上升至13.9%,联邦财政赤字风险加剧。朝鲜战场上伤亡人数的增加唤醒了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思潮,主张美国应审慎地卷入欧亚大陆的地面战争,集中精力关注国内事务。加之对“共产主义威胁”的妖魔化,美国的外交战略也发生了恶劣的负面影响,美国政治界、情报界、舆论界等各处出现“白色恐怖”。
战争的结果打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从美国的全球战略的角度看,介入朝鲜战争是一次严重的偏离行动,它对美国在亚洲的政策以及在这一地区与盟国的关系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和中国一直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结果使美国愈来愈深地卷人亚洲事务,以各种手段组织对中国的包围,并最终介入了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使美国认识到不能用常规战争取胜。越过38度线招致中国出兵的惨痛教训给美国军队造成了心理影响,美军不希望再与中国人较量。在越南战争时,美国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了8年的空袭却不敢逾越距中越边界40公里内的“轰炸禁区”。处于朝鲜战争中对志愿军夜战的恐惧使得美军战后装备大量的夜视器材,甚至成为世界上最擅长夜战的军队。
战争评价
美国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布莱德雷说,“这是一场军事上的奇灾大祸,这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国第8集团军原司令艾奇伯格评价道:“即使把美国全部能够使用的军队都投入朝鲜战争,也无法突破朝鲜境内坚强的共军防线。”
美国《拜龙》周刊评价:“最重要的、有决定意义的事实是:在打了三年仗、遭受了大量死伤、花了数以十亿计的钱以后,美国军队的战线却仍然和战争开始时差不多。”
美国军事评论家鲍德温评价道: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一场大战中的失败”。
韩国老兵金永河说1951年的战斗异常激烈,经过6个月的厮杀,他们连的126个人只有30个人活着走出了战场。从战场上下来,他在家里养伤,后来听说交战双方签署了停战协定,他说:“我当时又气愤又失望。我们丢失了一个向北挺进统一朝鲜半岛的机会。”
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有很重要的意义。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我们取得了这一条了不起的经验。帝国主义者应当懂得:中国人民组织起来后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
周恩来曾指出:“朝鲜战争不是我们预料的,可是也不应该看成完全不是我们预料的。因为我们中国的胜利,是出乎美帝国主义所预料的。到1948年或1949年,美帝国主义还有平分中国的幻想,后来这些幻想都破灭了。所以,美帝国主义退出中国大陆,被赶出中国大陆,它是不会就此甘心的,必然要和我们较量,这一点我们是看到的。这就是说我们同帝国主义较量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就看是选择在什么地方。”
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张星星评价:“中国出兵参战是经过慎重思考、深入讨论、反复权衡,立自主做出的正确决策。”
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齐德学认为,战的决定性因素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维护国家主权,保卫东北地区安全,维护东北地区经济建设。迟打早打,晚要打,打不如早打。
其他
英国学者保罗·约翰逊评价:“朝鲜战争是20世纪一次典型的悲剧。战争因意识形态的原因发起。战争没有达到任何目的,所有的后果都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衍生作品
表格资料来自于
后世纪念
纪念馆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朝鲜把这一天定为“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日”。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位于平壤韩国的战争纪念馆位于首尔特别市美国也建有朝鲜战争纪念墙,位于林肯纪念堂东北角。
中原地区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中朝边境的丹东市英华山,收藏有武器装备、勋章、奖章、服装、作战文书、立功喜报、奖状、锦旗、烈士证明书、书信、手稿、战地记者拍摄的反历史图片等。
纪念活动
 2013年7月27日,朝鲜纪念《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签订60周年,在金日成广场举行了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阅兵仪式。韩国27日在位于首尔特别市战争纪念馆举行了60周年纪念仪式。美国总统奥巴马27日出席由华盛顿主办的停战60周年纪念仪式并会发表演说。
10月25日,是中原地区抗美援朝纪念日。2020年,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在辽宁沈阳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丹东抗美援朝纪念塔、朝鲜平壤中朝友谊塔举行了敬献花篮仪式。
烈士陵园
辽宁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是中国最大的专门安葬和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烈士的陵园。陵园里安葬着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弟及各级英雄模范123名,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6716平方米,展陈面积4035平方米,由序厅、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全景画、英烈丰碑、永恒的怀念、尾厅6个部分组成。2014年至今,归国的8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也都安葬于此。
参考资料
..2023-04-20
..2023-04-25
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魂归何处.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3-10-20
..2023-06-07
..2023-04-20
淝水之战与朝鲜战争.今日头条.2023-04-17
朝鲜战争的爆发和美国入侵台湾海峡.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3-05-03
..2023-05-14
..2023-04-25
..2023-07-07
..2023-05-03
战争综述.抗美援朝纪念馆.2023-10-19
铭记伟大胜利 推进伟大事业.中国新闻网.2023-10-20
..2023-06-05
..2023-06-05
..2023-04-25
冰与火:朝鲜战争全纪录.凤凰网.2023-04-20
..2023-04-28
..2023-04-20
关于朝鲜战争,彭斯要补补历史课.国际在线新闻.2023-04-17
..2023-04-26
..2023-04-25
朝鲜战争--武义新闻网.武义新闻网.2023-04-17
..2023-05-03
..2023-05-04
..2023-06-05
..2023-06-16
..2023-05-04
..2023-05-04
..2023-06-06
..2023-06-05
..2023-06-07
..2023-05-04
..2023-05-04
..2023-05-31
..2023-06-08
..2023-06-08
..2023-06-16
..2023-06-16
..2023-05-14
目录
概述
战争背景
战争目的
战争过程
内战爆发
美国干预
苏联介入
中国入朝
第一次战役
第二次战役
第三次战役
第四次战役
第五次战役
对峙谈判
战争结果
参战投入
朝鲜
中国
联合国军
伤亡结果
朝鲜
中国
美国
韩国
战争影响
国际
朝鲜
中国
美国
战争评价
衍生作品
后世纪念
纪念馆
纪念活动
烈士陵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