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Badain Jaran Desert)是世界级沙漠地质公园核心区域,中国第三大沙漠,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坐标为北纬39°04′15″—42°12′23″,东经99°23′18″—104°34′02″,面积约5.2万平方千米。主要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东部小范围属阿拉善左旗。
巴丹吉林沙漠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青藏高原的抬升运动带来的后续地质、气候影响,使大量的外源物质输入到了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除东、南、北部有小面积的准平原化基岩和残丘外,广大地区全为沙丘覆盖,其中流动沙丘占83%,从西北向东南,巴丹吉林沙漠的风积地貌依次为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复合新月形沙丘、复合新月形沙丘链、高大沙山和星状沙丘,沙丘形态从简单演化为复杂,从小型发展到巨型。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沙漠气候,年均温7~8℃,沙面温度达70~80℃。沙漠地区年均风速4米/秒,八级大风日为30天左右。
巴丹吉林沙漠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有天鹅、野鸭、大雁沙蜥、狐狸、鹰和狼等几十种野生动物。巴丹吉林沙漠东缘建立了大型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达12种。2009 年8月,巴丹吉林沙漠所在的
阿拉善盟沙漠
世界地质公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会议上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至此,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成为我国第 22 个世界地质公园,同时也成为全球唯一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
命名
“巴丹吉林”是
蒙古语。“巴丹”由巴岱 (人名)演变,“吉林” (由吉仁音译)即海子(沙漠湖泊)的意思。传说很久以前,有位叫巴岱的牧民居住在大沙山旁,他历尽艰辛在沙漠中发现众多不一的海子,后人为纪念他故称巴丹吉林(蒙音巴岱吉仁)沙漠。
位置境域
巴丹吉林沙漠为中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位于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
拐子湖以南,坐标为北纬39°04′15″—42°12′23″,东经99°23′18″—104°34′02″,面积约5.2万平方千米。主要属内蒙古
额济纳旗和
阿拉善右旗,东部小范围属
阿拉善左旗。
历史成因
巴丹吉林沙漠复合横向沙丘相主要表现为在垂向上被界面分开的多层简单横向沙丘前积层系层的叠置,主要见于探测剖面的中、上部。在呼都格和诺日图的中、上部地表为新月形沙丘及其沙丘链为主,或为双风向形成的格状沙丘,在地下,则表现为兼有背风坡前积层、迎风坡底部
风蚀坑界面、迎风坡中、上部垂向加积层及固定型沙丘并存的情况。风蚀坑界面发生在呼都格剖面中部及其以上,风蚀坑呈凹弧形切割了下伏前积层系层;迎风坡
加积层在呼都格剖面中部可见,由于沙丘沿迎风坡的爬升和持续加积,形成了平行于迎风坡的反风向较低角度。
第四纪期间,由于额济纳-巴丹吉林坳陷盆地主要是在中生代-
新近纪盆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其演化明显受盆地边缘的山前断裂带的控制。自早
更新世以来,总的趋势为
地壳大幅度沉降,而盆地边缘的山地则遭受强烈剥蚀,
上新世至早更新世盆地的基底在新构造运动(如青藏运动、昆黄运动和祁连山-
阿尔金山脉运动)的作用下发生掀斜抬升,形成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的大地构造特征。
高大沙山下部的古沙山大致形成于末次间冰期以前的早至中更新世。现代意义的巴丹吉林沙漠出现于110万年前,沙漠形成并且还在不断扩张。中更新世发生了明显地构造抬升,形成东、西
居延海间的台地。62万年前沙漠收缩,但地表景观依然以沙漠为主。中
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沙漠再次扩张,并在后期逐渐收缩。古沙山发育形成。
14.9万年前,即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共和运动等形成了黑城冲湖积台地。7.8万年前,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沙漠显著扩张,进入全面发育阶段。约2万年前风成沙沉积加快,新沙山发育形成,这标志着高大沙山就此形成。
末次冰期后,
第四纪早期的松散
沉积物遭受
风蚀。
全新世中期以来,沙漠快速发展并逐渐达到现今规模。
地理特征
气候
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属
温带大陆性沙漠气候,年均温7~8℃,沙面温度达70~80℃。春季以西北风为主,8月份以东北风为主,其它月份西风占主导地位。5月份的平均风速最大,约为4.4m/s。沙漠腹地的风速受地形起伏影响而变化很大。沙漠地区年均风速4米/秒,八级大风日为30天左右。区内夏季平均气温25.3℃,冬季平均气温9.1℃,平均气温年较差达34.4℃。1月份平均气温约为-8℃,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约为24℃。相对而言,沙漠腹地的季节性温差和昼夜温差更大。
中国东部的湿润季风很难到达巴丹吉林沙漠,因此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而蒸发强烈,年降水量40~80毫米,绝对最高温37~43℃,蒸发量大于3500mm,干燥度7~12,巴丹吉林沙漠地区的降水量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南部的
阿拉善右旗多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00mm以上,而北部的
拐子湖和
额济纳旗一带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的空间分布趋势则与降水量相反,东南部为3000~3500mm,而北部可达4000mm以上。蒸发强度不仅随气温升高而增大,而且随风速变快而增大。
地质
巴丹吉林沙漠地质构造上属
阿拉善盟地块,同时受塔里木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等构造单元的影响,地貌形态缓和,主要为剥蚀低山残丘与山间凹地相间组成,第四纪
沉积物普遍覆盖于地表,形成广泛分布的戈壁和沙漠。
褶皱和断裂带等构造形迹主要呈北东向,自南向北发育巴丹吉林断裂、恩格尔乌苏断裂和雅干断裂等深大断裂带,在南部边缘受到河西走廊地区近东西向构造体系的约束。巴丹吉林沙漠覆盖于银根—额济纳旗中生代盆地之上,大体跨越两个隆起带和两个次级凹陷。隆起带主要由华力西期和加里东期的花岗岩侵入体构成,巴丹吉林沙漠表沙的源岩主要为长英质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类花岗岩的混合。
地形地貌
巴丹吉林沙漠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在沙漠范围内,除东、南、北部有小面积的准平原化基岩和残丘外,广大地区全为沙丘覆盖,其中流动沙丘占83%,西部边缘的古鲁乃湖、北部的
拐子湖、东部的库乃头庙附近有以
梭梭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丘,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宏观上从西北向东南,巴丹吉林沙漠的风积地貌依次为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复合新月形沙丘、复合新月形沙丘链、高大沙山和星状沙丘,沙丘形态从简单演化为复杂,从小型发展到巨型。其中高大沙山占沙漠总面积的61%。沙山相对高度多在200~500米,高大的沙山群一般海拔高度在1200~1500米之间。最高可达1700米,成为世界“沙丘之王”——巴丹吉林沙山。其地貌以复合型沙山为主,高大沙山的周围为沙丘链,一般高20~50m。有叠置沙丘的复合型沙山、金字塔型沙山及无明显叠置沙丘的巨大沙山等3种形式,单纯的沙丘链所占面积较小。仅在沙漠的东南部,沙山之间分布有许多内陆小湖(俗称海子),约有144个,面积一般为1~1.5平方公里,最大深度可达6.2米,多为咸水,不能饮用。
根据沙山迎风坡不同部位的坡度、沙丘类型、沙丘数量等次级地貌在纵向上的分布差异,从下向上将其分为
风蚀粗化的平沙
洼地带、稀疏简单的新月形沙丘或沙丘链带、密集叠置的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带、陡峭的主峰带等4个地貌带。从沙山迎风坡下部的第1地貌带到沙山顶部的第4地貌带,粒度成分逐渐变细,这是各地貌带形成的风动力差异造成的。迎风坡坡脚粒度成分较粗,是由在风力侵蚀作用下细小砂粒被风力搬运,剩余粗粒成分决定的。迎风坡中上部粒度成分较细是由中上部坡度和高度较大,对风力搬运产生阻碍作用,导致风力搬运能力降低并产生沉积的结果。
水文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绝大多数为封闭的
淡水湖、咸水湖、盐湖或
卤水汁湖。沙漠从沿边到腹地,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小140多个湖泊,其中常年积水的湖泊达110个,湖泊面积一般小于1km²,面积大于1km²的湖泊有7个:伊和吉格德、呼和吉林、车日格勒、音德尔图、苏木·巴润吉林、诺尔图(东)、布尔德,现存湖泊中面积最大的是布尔德,其面积为2.32km²,水最深的是诺尔图(面积为1.5km²),可达15.9m。
这些湖泊主要的补给来源为地下水,是典型的地下水补给型湖泊。发源于南部山区的沟谷上游有泉水分布,沿地表径流过程中又渗入地下,形成潜流,在冬季沟谷中泉水会结冰并覆盖谷底,到次年3~4月份融化,冰水流经较长,甚至流出山口,补给山前平原,每逢较大阵雨或者暴雨过后,都会沿山间沟谷形成洪流,并向山前斜坡和盆地内排泄,至沙漠边缘渗失尽,补给地下水。沙漠主要接受来自东南部北大山、雅布赖山方向的水源补给,并向北西方向径流。湖泊为地下水补给成因,是局部地下水流系统的最低排泄点。
湖泊水的蒸发量白昼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可达180mm,而夜间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3月份,可达55mm。白昼蒸发量夏季大、冬季小;夜间蒸发量与白昼蒸发量变化趋势则相反,是冬季大、夏季小。湖泊年蒸发量约为1300mm。
土壤
巴丹吉林沙漠地带性土壤为灰棕漠土,但境内以非地带性土壤风沙土为主,在湖盆周围主要为盐土及碱化和盐化土壤。巴丹吉林沙漠沙粒组成是粗粉砂、极细砂、细砂、中砂、
粗砂。其中细砂含量最高,中砂、粗砂次之,极细砂和粗粉砂含量均较少。
自然情况下,土壤粒度受母质影响最大,风化程度直接影响了土壤钾素含量,且其他环境因子对土壤粒度的影响也主要表现在土壤表层。土壤
粒径决定了土壤的
吸附能力,细颗粒越多,吸附能力越强,土壤粒度大小直接影响土壤含养量,同时植物覆盖也会改变沙粒的组成结构。
巴丹吉林沙漠属于季节冻土区,沙漠现代沙丘沙的冻结期从当年11月下旬持续到次年3月上旬,持续时间长达4 个月,最大冻结深度发生于1月中旬,局部地形和湖泊的分布对最大冻结深度影响很大,沙漠腹地沙丘顶部的最大冻结深度大于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和背风坡最大冻结深度大于丘间地冻结深度。湖泊群的存在,使湖盆地区最大冻结深度显著变浅。
生物
沙漠植物
巴丹吉林沙漠植物种类较少,可分为小乔木、灌木、小灌木、
半灌木、
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6类生活型。各生活型中,以灌木种类最为丰富,其次为多年生草本,小乔木最少。
巴丹吉林沙漠湖周植物生长茂密,多为湿生、盐生等类型,常以湖水为中心与周围沙丘呈同心圆状分布,接近沙丘的地段出现以
沙生植物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堆。湖泊周围常为牧场及聚落所在。在湖盆周围,植被环湖岸呈带状分布,滨水为沼泽化盐生
草甸,宽数米至十几米,地下水埋深不到1m,植物低矮而密,主要为
海韭菜(Trigolochin maritimum)、
海乳草(Glaux maritima)和
獐茅(Aeluro littorlis)等;往外为盐生草甸,宽5~6m至数十米,地下水埋深1m左右,植物高大茂密,建群成分为芦苇(
芦苇属 communis)和
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等;再往外围,主要为
白刺(
白刺属 tangutorum),形成高1~3m的灌丛沙堆。
沙丘上植物较少,仅于沙丘下部或丘间低地生长有稀疏灌木、
半灌木,除
梭梭林外,主要生长有
沙拐枣、
沙鞭、霸王、
东北木蓼、
黑沙蒿、
多枝柽柳、
蒙古韭等,盖度多在5%左右,在沙山与湖泊之间常出现有白刺沙堆。
巴丹吉林沙漠水分配置极不均衡,土壤沙化、次生盐渍化严重,植物的生长环境十分恶劣。芦苇为该地主要建群种,主要伴生种有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骆驼蓬(Peganum harmala)、柳(Tamarix chinensis)等。该地区芦苇起源于黑河两岸沼泽生境中,在长期适应盐渍化土壤和沙丘生境的不断演化中,其形态结构已发生了与特定环境相适应的显著变化。
沙漠动物
广阔而神秘的巴丹吉林沙漠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天鹅、
野鸭、
鸿雁荒漠沙蜥、
狐属、鹰和狼等几十种野生动物在这里快乐地生活着。近些年来,由于政府努力的改善沙漠的生态环境,和大力实施禁止涉猎的措施,巴丹吉林沙漠里的野生动物
种群不断扩大,尤其是狼,已经到了量多为患的地步。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
阿拉善盟,目前记录的阿拉善盟共有野生
脊椎动物32目91科450种。其中,鱼纲共13种,隶属1目2科;
两栖动物共3种,隶属1目2科;
爬行纲共15种,隶属2目8科;哺乳纲共69种,隶属7目17科,
啮齿目种类最多,
食肉目种类次之,
食虫目种类最少;
鸟纲共350种,隶属21目62科,种数最多的科为
鸭科,其次为
鸫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
蒙古野驴、
野骆驼、
北山羊、
遗鸥、
马麝、
黑鹳、
金雕、
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 野生动物有
鹅喉羚、
马鹿、
盘羊、
岩羊、天鹅、
猎隼、蓝马 鸡、
雕鸮等。
巴丹吉林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自治区巴丹吉林自然保护区是在雅布赖盘羊、塔木素梭梭林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合并扩建而成的功能更完善的大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缘,内蒙古自治区
阿拉善盟的
阿拉善右旗境内。
组成保护区植被的植物生活型主要有
乔木、灌木、
半灌木、多年生草本(包括多年生丛生禾草、多年生
根状茎禾草、多年生鳞茎草本、多年生杂类草)及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等基本类群。保护区有乔木4种(
阔叶),占保护区
维管植物的3.4%,灌木22种(常绿2种、夏绿20种),占19.0%,半灌木23种占19.8%,一二年生草本21种,占18.1%,多年生草本46种占39.7%。
保护区内的陆栖
脊椎动物,兽类以
中亚成分居多,北方类型次之;鸟类在繁殖鸟中,北方种类居首,中亚型成分次之;
爬行纲以中亚型占绝对优势。兽类以耐旱食草动物为主,如啮齿类中的
沙鼠、
跳鼠科、
有蹄动物中的
鹅喉羚,但大型食肉动物缺乏。动物组成简单,密度稀疏。鸟类以小型耐旱种类为优势种,如类、
百灵、
毛腿沙鸡。保护区内有国家级保护动物12种。
人类活动
巴丹吉林沙漠古代曾有人烟居住,古居延绿洲属湖滨三角洲绿洲,
冲积扇上有很密集的河道网,绿洲上生长着胡杨林和红柳丛,生态环境良好,成为古代人类的家园。最晚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先后成为乌孙人、月氏人、匈奴人的牧地。
刘彻打败并驱逐匈奴于漠北,为了防御匈奴,在居延绿洲设立了居延都卫,修筑城堡、寨墙、烽火台等军事设施,有若干寨点,总称居延塞。戍边军士实行军屯,近万人的放火烧荒、砍伐木材、开垦活动,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居延的屯垦活动持续很长时间,到
东汉时期有了常驻百姓,东汉末在居延绿洲还设置了
西海郡,居延是西海郡下设的县。
东晋时期,居延县有 2500 户居民,加上军士,人口超过西汉时期。
经过一段时期的衰退,居延地区重归势力强大的
唐朝中央政权管辖。为了防御突厥、回鹤南下,唐朝在居延绿洲建立了军事机构,最初称同城守捉,
天宝二年,改为宁寇军。当时沿弱水北行,是中原通往漠北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唐代修建宁寇军,废弃了汉代居延城(弱水左岸,即西岸和北岸)改建在弱水右岸(东南岸)。因为,那时的左岸经过汉代以后的长期经营已经流沙漫延,不适宜人类居住生活了。
现今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千米不到1人,仅有
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基本无种植业,全部经营牧业,骆驼为该地主要家畜,数量居全国各旗县之冠;次为山绵羊。沙漠内部无固定道路,中部及东北部基本为无水区。东南部的雅布赖盐湖盛产食盐,西部的古鲁乃湖及巴丹吉林庙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酸钠的沉积。
建于1755年的巴丹吉林庙(苏敏吉林庙),是
藏传佛教寺庙,也是
阿拉善盟最古老最有名的历史人文景观之一。这是一座白墙金顶汉藏混合的建筑,因其背倚沙山,面朝湖水,庄严肃穆,清静高雅,又被称为“沙漠故宫”。 苏敏吉林庙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地标,更是当地牧民心中神圣的殿堂。关于“沙漠
故宫”有很多至今都没有解开的谜团。其一,苏敏吉林庙深藏沙漠腹地相传修庙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全部都是靠人工运进来的,这些庞大的建筑寺庙的材料是怎样穿越沙漠运到这里的;其二,苏敏吉林庙处于两个湖泊相接的地段,三面环湖一面临沙,200多年来,它既没有被湖水所侵蚀,也没有被黄沙所掩埋,直到如今都傲然立于大漠深处,这又是怎么回事?其三,寺庙旁边的“庙海子”湖中有一眼听经泉,每当寺庙喇嘛诵经的时候,泉水就会汩汩流出,诵经声一停,泉水也戛然而止。现在当人们站在湖边大声呼唤时,湖中的泉水仍会喷涌而出,又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关于“沙漠
故宫”有很多至今都没有解开的谜团。其一,苏敏吉林庙深藏沙漠腹地相传修庙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全部都是靠人工运进来的,这些庞大的建筑寺庙的材料是怎样穿越沙漠运到这里的?
1993年,中德联合考察队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了综合考察,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发现了鸵鸟蛋和恐龙化石,在沙漠腹地的湖泊周围还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和旧石器。1996年
德国探险旅行家包曼出版了《巴丹吉林沙漠》一书,轰动了欧洲探险界。
2005年巴丹吉林沙漠成为
阿拉善盟国家级沙漠地质公园核心区,被《
中国地理区划》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沙漠”,专家誉为“上帝画下的曲线、苍天缔造的神奇”。2006年又入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并荣获金奖,被
国家旅游局和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联合推荐为全国首批17个最具代表性的探险旅游区之一。2009 年8月,巴丹吉林沙漠所在的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会议上,又成功地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至此,
阿拉善盟沙漠地质公园成为我国第 22 个世界地质公园,同时也成为全球唯一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
环境问题
阿拉善右旗受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草牧场退化、沙化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极为恶劣。巴丹吉林、
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亚玛雷克四大沙漠以年均353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续增加,且呈连成一片的趋势。
2021年,依据《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编制印发了《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已将巴丹吉林沙漠和
腾格里沙漠周边县区纳入了规划范围,规划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理念,布局了
河西走廊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和
内蒙古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多年来,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
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实施飞播治沙,有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的前倾蔓延,但是治理仍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风景名胜
巴丹吉林沙漠内形成了世界上最为高大的复合型沙山群以及众多内陆湖泊的独特景观。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堪称巴丹吉林“五绝”。
世界级沙漠地质公园
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巴丹吉林、腾格里、
居延海三大园区)同
泰山、
大理白族自治州等52家地质公园一同成功晋级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成为了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沙漠地质公园。2005年,巴丹吉林沙漠成为阿拉善沙漠国家级地质公园主园区,被中国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沙漠”,被众人誉为“上帝画下的曲线、苍天缔造的神奇”。2006年,人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并荣获金奖,被
国家旅游局和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联合推荐为全国首批17个最具代表性的探险旅游区之一。2009年8月,晋升为沙漠世界地质公园。
鸣沙区
所谓鸣沙就是会发声的沙子,鸣沙现象是一种独特的自然现象,一般认为鸣沙的形成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巴丹吉林沙漠中的鸣沙区沙丘高、面积大,几乎在每个沙漠湖泊周边的沙山上都有鸣沙现象,同时巴丹吉林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鸣沙区。沙漠的最高峰一一必鲁图沙峰海拔1609.597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沙峰。
巴丹吉林庙
沙漠腹地的
巴丹吉林庙,被称为“沙漠故宫”,始建于1755年,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唯一矗立在沙漠腹地的寺庙。庙内香烟缭绕,经鼓齐鸣。200多年前,建庙所需的一砖一木都是靠骆驼驮进沙漠的,而庙宇的大梁,完全依靠人力抬进沙漠。寺庙总建筑面积近274平方米,庙室分上下两层,呈楼阁式。下层长13.57米,宽20.17米,高3.15米。上层长9.20米,宽9.2米高2.2米。
曼德拉山岩画
巴丹吉林沙潢岩画最早发现于1984年,
阿拉善右旗文物普察队首先在
雅布赖山的布布岩洞中发现了7个手印。1985年11月,又在龙首山的桃花山发现了几幅
岩画。1986年8月更在龙首山发现了多幅岩画。1986年10月到
曼德拉山普查。1987年4月,普查队再次到曼德拉山普查,同年5月这支普查队又在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放包苏木笔其格图、阿日格楞台,布拉布拉格苏木,孟根布拉格苏木的布敦苏海、苏海赛山等地发现了岩画。至1988年底,全旗境内发现各种大中型岩画点62处,小型分散岩画点多处,约3万余幅,数十万个个体。岩画大多凿刻在大山山脉中的立壁、岩盘、巨石、悬崖或突起的巨石光面,也有在山半坡、河沟边、山底的季节性河沟两岸崖壁及
戈壁丘陵地带的流散石面上。
岩画以凿刻和磨刻为主(个别用单线刻画),也有用颜料涂染而成的。年代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唐、宋、元、明、清各朝代,据岩画专家考证,参与岩画制作的有羌、
大月氏、匈奴、
鲜卑姓、回鹤、
党项族、蒙古等族,可以说,在中国北方生活过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均有岩画遗留下来。在漫长的岁月中,各民族作者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同时也揭示了他们以游牧为主的经济生活及其他各方面的情况。
巴丹吉林沙漠岩画是我国七大岩画宝库的主体,这一带的岩画多数散刻在山沟崖壁、山岩、石丛和岩洞内。它们集中分布在某个地点,如
阿拉善右旗东部的苏海赛、夏拉玛、笔其格图、
曼德拉山等五十二处
岩画群,共计两万多组,数十万个个体。巴丹吉林沙漠各地的岩画,组成了一个时代跨越久远、作画民族众多的岩画长链,诠释着从天地洪荒直至近代各个民族的社会风貌、经济生活和宗教信仰,它好像一个万花筒,折射出色彩斑斓而又奇趣横生的世界。
在巴丹吉林沙漠岩画中,以布布手印岩画及额勒森呼特勒手印岩画的时代最早,距今约3万年之久,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色彩图像,也是我国最早的绘画艺术。著名的曼德拉山岩是巴丹吉林沙漠岩画中的一颗明珠,其如陈设于天地间的大型露天文化博物馆,历史久远,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这部卷浩繁的无声史诗以数量最多、密集度最高、延续时间最长、题材最广泛而闻名于世,极为罕见,向世人传述新石器、
青铜、
北朝至
唐朝、
西夏、元明清五个时期、6000多年匈奴、突厥、
党项族、蒙古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经济生活、部族习俗,完整记载了人类历史变革和社会文明沿袭,
其中著名的曼德拉山岩画位于
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牧所在地以南12公里的曼德拉山上,距旗政府214公里,岩画面积18平方公里,现有岩画4234幅,居世界第二,
亚洲第一。
诺尔图
诺尔图在
蒙古语中意为“海子、湖泊”,因为诺尔图海子是巴丹吉林沙漠中面积最大的海子而得名。诺尔图湖坐标为39°45′-39°47′N,102°26′-102°29′E,为巴丹吉林沙漠中面积最大的湖泊之一,大致呈椭圆形,湖底成碟形状,面积达1.6km2,最大水深约16m,湖面高度为1180m。
巴丹湖
巴丹湖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是巴丹吉林沙漠的门户所在。距甘肃
金昌市140公里,主体在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巴丹湖群占地约10平方公里,共由13个湖组成,而巴丹湖是巴丹吉林沙漠中罕见的
淡水湖。湖的周围是高耸入云的沙山,常年风沙的吹移腾挪,巴丹湖未被掩埋。湖边绿草如茵,绿树成林,鸣沙相伴,湖水平静,沙水相依,呈现沙漠
绿洲的别样景致。因巴丹湖风景秀丽,宛如镶嵌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一颗璀璨明珠,故巴丹湖又被当地人称作“宝石湖”。
神泉
“庙海子”湖还有一处喷涌的泉水,伸手探下去才会发现泉中有虾,泉水深不及底,喷出的泉水流入海子湖,随着喷泉翻上来的沙子被洗涤的干干净净,长此之往,就连地上都被泉水冲出了一条深深的渠道。在沙漠中还有多处泉水涌出,其中音德日图的泉水最为著名,被誉为“神泉”。该泉处于湖心,涌于石上,在不到3平方米的小岛上有 108 个泉眼。其中“磨盘泉”就在音德日图的泉水中的一块有1米多高、顶部有 3平方米的大石头上,形状犹如磨盘一般,石头上有很多泉眼,泉水顺着石头流下,异常壮观。
相关文化
传说
巴丹吉林的传说较多,题材也较广,其中最令人神往,众说纷纭的是“古冬京—固日班吉仁”的湖,这是一个由三个小湖组成的鼎形湖,中间有一座高大金字塔型沙山,湖泊四周草木丛生,景色绝佳。在历史上,找到这个湖泊的人极少。为了弄清此湖的确切位置,我国地质工作者60年代通过航测找到此湖,并投下标旗为记。但经过几个月的实地查找,除了两个标旗之外,一无所获。何故?民间与宗教信仰者说:“能进入此湖就能进入幸福之谷。”浩瀚的沙海,明珠般的湖泊,挚诚古朴的居民,是巴丹吉林沙漠自然环境与人类彼此尊重,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民俗文化
民族饮食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
阿拉善盟腹地,此处以
蒙古族为主,民族饮食方面主要是整羊整牛,也称全羊、全牛,是蒙古人款待贵宾的传统礼仪。自古以来,蒙古人就有吃整羊、喝
马奶酒和给远征人携带绵羔羊熟肉条的习惯。
孛儿只斤·忽必烈登基,建造白色大蒙古包,用整羊招待来客和祭礼神。
“
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
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蒙古、鄂温克、
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是
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娱乐”或“游戏”。每年夏、秋季节举行。大会期间,各地农牧民骑着马,赶着车,带着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成群结队的汇集于大会的广场。并在会场周围的绿色草原上搭起白色蒙古包。
民俗风情祭敖包
“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
蒙古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
马奶酒、
黄油和奶酪等等。祭敖包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其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
哈达,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
蒙古族人民的最高礼节就是献上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与办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上绣有佛像或云纹、八宝、寿字等吉祥图案。哈达最初是
藏传佛教寺庙中一种祭神的用品。随着喇嘛教的传入,献哈达的意识很快被蒙古族人民接受。蒙古族人民每逢贵客来临、敬神祭祖、拜见尊长、婚嫁节庆、祝贺生日、远行送别、盛大庆典等重要场合,都要献哈达来表达自己的诚心和美好的祝愿。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
蒙古帝国,从元、明、清到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
民族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参考资料
巴丹吉林沙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23-04-23
阿拉善概况.中共阿拉善盟委员会.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