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飞渡
沈石溪创作的小说
《羚羊飞渡》(别名《斑羚飞渡》)是沈石溪创作的一篇短篇动物小说,最早发表于1995年第1期的《红岩》杂志。2008年11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动物小说大王·品藏书系”的丛书形式出版了这部小说。
《羚羊飞渡》讲述了一个多年以前发生在西南山区有关动物的故事,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以牺牲老斑羚的生命为代价,成功地完成山涧飞渡的壮举。小说场面描写完整细致、有条不紊、详略得当。文中斑羚属在危难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让读者感受到精神的震撼,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
《羚羊飞渡》作为一篇优秀的动物小说于2001年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课本。2007年,这篇小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向青少年推荐百部优秀图书”奖项。上海木偶剧团将此篇小说改编为皮影戏,并于2013年在塞尔维亚 “金火花”国际木偶艺术节上展演。
创作背景
1969年,沈石溪在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插队落户。
1980年,沈石溪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他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创作出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的动物小说
由于当时人们为生活所迫,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狩猎是非常平常和普遍的活动。沈石溪在西双版纳插队时,就曾目睹了当地农民狩猎的情景,他说到:“以当时的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水平,狩猎情景是非常平常、非常普遍的事,因为人是无法超越时代的。”这让对动物有着深厚情感的沈石溪敏锐地意识到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为保护物种多样性,必须禁绝打猎。沈石溪有感而发在1995年创作出了《羚羊飞渡》这篇小说。
内容情节
狩猎队在猎狗的帮助下,将一群斑羚属逼到了戛洛山的伤心崖上,打算将其猎杀换钱。斑羚们向前走,是深不见底的悬崖;而向后退,则是无情的猎枪。斑羚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跳跃到对面的山峰上。两峰之间相距六米左右,但是斑羚最多只能跳过五米。面对如此险境,镰刀头羊想出了一个绝妙而悲壮的办法——飞渡。镰刀头羊将斑羚群分成老少两拨,老斑羚以自己的身躯作跳板,帮助年轻斑羚飞越天堑,以命换命,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
角色介绍
帕珐
他是狩猎队队长兼曼广弄寨村长,同时也是一名有经验的猎手。他富有领导力,对围猎斑羚属作出部署,但以失败告终。
“我”
狩猎队的一员,是整个事件的目睹者、亲历者,故事以“我”的视角展开。
波农丁
狩猎队的一员,同时也是一个老酒鬼。他听从村长帕珐的指挥跑到悬崖下,在河岸上捡拾和从水里打捞从山顶跳下去的斑羚,并以吹响牛角号为信,配合狩猎队成员围猎。
镰刀头羊
一只身材特别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的公斑羚。它在面对绝境时迅速做出判断,保全了种族的延续,是一只合格的斑羚羊群首领。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该小说情节生动,主题深刻,艺术手法多元。小说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形象塑造,以动物对比人类,展现出镰刀头羊的智慧与果断,表现了斑羚属为了种族延续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同时从侧面批判了人类,尤其是盗猎者的贪婪和凶残,实现了动物性与人性的对比和冲突,突出了斑羚的悲剧以及这种悲剧背后的崇高内蕴,既表达了“学会敬畏生命,学会尊重另类生灵”的主旨,又展现出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性”。
艺术特点
巧用比喻手法
沈石溪在小说《羚羊飞渡》中,应用了大量比喻的手法,给小说增加了文学魅力和艺术价值。文中利用一个本体对应两种喻体的手法,将本体“伤心崖”与两个喻体“利斧劈开的空间”和“一线天”相对应,突出斑羚属进退维谷的绝望处境,为后文悲壮的场景叙述奠定了环境基础。作者运用远距设喻的比喻技巧,将飞渡伤心崖的“半大斑羚”和“老斑羚”以“两艘宇宙飞船”做比,突出斑羚无畏牺牲的悲壮,带给读者新奇的感觉和独特的艺术效果。作者以虚喻实,将老斑羚的坠亡比做“燃料已经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和“折断了翅膀的鸟”,既高扬斑羚悲剧的崇高,又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和形象的丰满性。
叙事详略得当
《羚羊飞渡》叙事详略得当,突出飞渡是全文重点。在叙述飞渡时,作者只详写一对斑羚属,略写其他斑羚。详写内容可谓精雕细琢:从两只斑羚跃跳的时间、速度、姿势、角度、幅度等方面作了具体的交代,又用生动形象的比喻细写飞渡的过程,“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写出了对于斑羚的影响之深远;半大斑羚四只蹄子"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老斑羚如“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种群的生存就在生命的跳板上得以延续,可见斑羚的牺牲精神之伟大。除此之外,作者还极力铺陈飞渡前斑羚的恐慌、镇定和飞渡后领头羊的从容自尽,使文章既详略得当,又重点突出。
作品影响
丰富了教材选择的多样性
沈石溪的《羚羊飞渡》最早刊登于1995年第1期《红岩》杂志,是一篇典型的反面教材,但却出乎意料地被选进全国初中语文教材。这篇小说完全不同于以往教材选择的真善美的惯例,相反还有一丝血腥和暴力。小说整体渗透着悲壮的氛围,飞渡把斑羚属和猎人两者间的冲突推到了最为尖锐的地步,使双方生命个体的本性都被血淋淋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所以它的入选令沈石溪都倍感意外,说到“时代在进步,选择教材也有了海纳百川的气度”。
推动了动物小说的发展
“动物小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体裁形式。其特点在于它是以动物为主要描写对象,揭示大自然的奥秘与情趣,给人类以有益的启示。沈石溪在《羚羊飞渡》这篇小说中通过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和惊险刺激的逃亡故事,激起了读者对人性、道德、生命、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将东方生命哲学与东方美学精神浸润在动物小说创作中,走出了一条动物小说写作的东方道路。不仅如此,他还用现代观念构建了人类与动物的依存关系,填补了我国生态文学中动物小说板块的空缺,引领了中国动物小说的创作风尚。因而,《羚羊飞渡》在这篇小说在拓展动物小说的书写边界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除此之外《羚羊飞渡》入选语文教材后,也不断引发人们对动物小说的关注。
塑造了不一样的儿童文学
沈石溪在小说《羚羊飞渡》中,并未采取以往儿童文学对真善美的写法,而是渗透了撼人心魄的悲剧美思想,让人们“学会敬畏生命,学会尊重另类生灵”。在《羚羊飞渡》当中,作者不仅通过儿童视角展现生命的壮举,一群被逼至绝境的羚羊,为了赢得生存机会,舍己为人,牺牲自己,换取族群中新生命的生存。还有对人类的狩猎活动进行严肃的批评;对人类的狩猎活动对野生动物的伤害的谴责;对狩猎队贪欲嘴脸的批评;对这些队员丑恶灵魂的揭露。
成就
衍生作品
在2013年的塞尔维亚“金火花”国际木偶中国艺术节上,上海木偶剧团凭借皮影戏《羚羊飞渡》斩获了第十五届“金火花”国际木偶大赛的金奖——“最佳创意奖”,这也是上海木偶剧团在国际大赛上创意创新方面取得的最高奖项。这部作品极具东方特色,以中原地区古老的皮影方式呈现,通过细腻的表演,用拟人化的方式表现出了斑羚属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内容情节
角色介绍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艺术特点
巧用比喻手法
叙事详略得当
作品影响
丰富了教材选择的多样性
推动了动物小说的发展
塑造了不一样的儿童文学
成就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