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学院(LISHUI 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丽水市
莲都区学院路1号,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隶属于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5A”级平安校园和绿色学校(高等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
丽水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创建的处州师范学堂,1912年改名处州师范学校,1953年更名丽水师范学校,1978年设立丽水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3月由丽水师范专科学校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的基础上筹建的本科层次院校。2004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
截至2024年5月9日,丽水学院有2个校区,分别位于
莲都区和
松阳县,校园占地面积1257.4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3500多人,教职工1300多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9人,设有教师教育学院、民族学院(华侨学院)、中国青瓷学院、生态学院、医学院等12个教学机构,47个本科专业。拥有“十四五”省一流学科5个。学校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同时丽水学院设有9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7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
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丽水学院位列第379名。
历史沿革
处州初级师范学堂时期
丽水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1905年
孙诒让任温处学务分处总理后,于1907年创建处州初级师范学堂,学堂于1908年迁至府城山莲城书院,于1912年改名为处州师范学校,次年处州师范学校更名为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1923年与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校合并为一校,分别设有师范部与中学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囿山简师部先后迁至高溪和庆元大济坚持办学。1946年浙江省处州师范学校在
云和县重建。
浙江省丽水师范学校时期
1949年处州师范学校从云和县迁至丽水
三岩寺,1953年更名为浙江省丽水师范学校。1963年,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迁至
丽水市,并入丽水师范学校,对外保留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1966年后,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丽水师范学校迁至
松阳县西屏镇,1972年迁回丽水恢复招生。1978年4月浙江师范学院在丽水设立分校,丽水师范学校改名为浙江师范学院丽水分校,同年12月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经国务院获准设立。2000年8月,松阳师范学校和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两所院校并入丽水师范专科学校。
丽水学院时期
2003年3月,经
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由丽水农业学校和丽水工业学校合并而成)合并的基础上筹建本科层次的丽水学院。2003年12月,教育部专家组来校考察评估丽水市申办本科院校工作。2004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上,53位评委全票通过丽水师范专科学校“专升本”评审。2004年5月,合并后的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并命名为丽水学院,2007年3月,丽水卫校合并加入丽水学院;丽水学院于2010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并于2016年高质量通过该项审核评估;2017年被确定为浙江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同年丽水市委市政府决定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实质性并入丽水学院,筹建丽水学院松阳校区,松阳校区于2022年9月投入使用。2019年丽水学院被
浙江省教育厅列为浙江省第二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23年1月,丽水学院中医药与健康产业学院获批,该学院为浙江省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2023年5月19日,丽水学院音乐学院成立仪式举行。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9日,丽水学院设有民族学院(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生态学院、工学院、音乐学院、医学院、商学院(华侨学院)、中国青瓷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合计开办47个本科专业。
教学情况
截止到2024年5月,丽水学院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优势专业2个、特色专业7个,护理学、小学教育、音乐学、体育教育、学前教育、美术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9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拥有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省优秀教材4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4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2022-2023学年,学校共获省部级及以上A类学科竞赛246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7项,包含一等奖5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2项;省部级奖项189项,包含一等奖33项、二等奖57项、三等奖99项。
师资情况
截至2024年5月9日,丽水学院共有教职工1300多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9人。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领军人才3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重要人才计划领军和青年人才4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工艺美术大师3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人、全国
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151”第一层次等省级人才工程1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2人、省高校领军人才18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9日,丽水学院开设的专业涵盖教育学、法学、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医学、工学、管理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其中包括5个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十四五”省一流学科5个,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2021年,学校获得3个类别硕士学位授予权。
对外交流
校际合作
截至2024年5月9日,丽水学院与美国、西班牙、
德国、韩国、
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高校开展合作交流。与瑞典耶夫勒大学学院合作举办护理学本科专业,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被瑞典政府列为瑞典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功范例。开办国际学生教育,现有来自
亚洲、
欧洲、非洲、
大洋洲等34个国家的国际学生131人。与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七所高校建立对口帮扶关系,
联合培养研究生340多人。
校地合作
丽水学院牵头组建丽水市农村电子商务学院,丽水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全力助推丽水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实践。坚持“两基”立根,与丽水市教育局共同组建丽水市中小学(幼)教师干部培训中心,承担“绿谷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高水平建设浙江省中药
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成丽水市唯一获省科技厅许可的有资质实验动物中心,全力服务基础教育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坚持“两特”赋能,建有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学院,现有浙江省民族干部培训基地、少数民族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基地和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基地,获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与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与龙泉市政府共建中国青瓷学院,与
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共建全球首家“中国青瓷学堂”,全力引领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和青瓷非遗产业发展。
学术研究
学术资源
图书与信息服务中心
丽水学院图书与信息服务中心是2017年5月由原图书馆和信息技术中心合并组建而成,是学院文献、档案以及网络信息中心。图书馆共十层,总面积2.35万平方米,有阅览座位3200余座,截止2024年5月,
丽水学院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174多册,电子图书119万册,纸质期刊869种,数据库38余个,其中外文数据库5个。
丽水学院学报
《丽水学院学报》原名《教学与研究》,于1979年9月创刊,经1982年和2004年两次更名后变为《丽水学院学报》,学报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每年二、五期刊登自然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一、三、四、六期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特色栏目有:畲族研究、青瓷研究、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两山研究等,“族研究”专栏2019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丽水学院学报获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2018年,学报被评定为“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2019年,学报的“畲族研究”栏目荣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称号。现为
上海图书馆《
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物理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华艺线上图书馆》全文收录期刊。
科研平台
截止到2024年5月,丽水学院共建有各种科研平台1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9个,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建有省级智库2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9日,丽水学院近5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0多项,横向项目900余项,先后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梁希科普一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项26项。
学校排行
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丽水学院位列第376名。
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丽水学院位列第379名。
校园文化
校徽
丽水学院校徽的创意源于丽水的绿水青山。水,孕育滋养万物,象征丽水学院气度宏伟,胸襟博大;水,源远流长,奔流不止,象征学院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创新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校训
明德笃行
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其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希望能以德自励,兴经世之实学,求真知于力行,以期弘百年之业而当邦国之任乎。
校风
乐山乐水 至善至美
语出《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与《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智者喜水,仁者好山,智者像流水活跃,仁者似大山稳健;至善至美乃大学之终极目标与和谐之最高境界。寓意我校师生于秀山丽水间,怡情山水,与自然相谐,秉承山之诚朴、坚毅,水之上善、包容,刚柔并济,自强不息,力臻卓越。
教风
乐教至真
语出《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与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意为拥有天下有才华的人并教育之,是君子的第三种人生乐趣;教育之目标是启德立人,培育真人。
学风
乐学至远
语出《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与《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意指学习的最高境界,即乐在其中和志存高远。希望学子乐学善思,孜孜求索,胸怀天下,矢志成才。
丽院精神
爱国爱校 唯实唯先 自立自强
爱国爱校: 丽水学院办学历程中始终秉承浓厚的家国情怀,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延续,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展现丽院人的担当与使命。
唯实唯先:学校一直秉承真抓实干、求新思变的优良传统,是对学校求真务实、敢为人先创业精神的高度概括,展现丽院人实事求是、笃实前行、拓新图强的精神风貌。
自立自强:一代代丽院人路蓝缕,砥砺前行,书写了丽院师生的“自立之道”和“强校之道”,是丽水学院最鲜明的精神特质,不断激励广大师生负重拼搏、奋发进取。
校歌
《丽水学院之歌》
栝山苍苍,瓯水泱泱,
巍巍学府立一方。
风雨沧桑弦歌在,
杏坛树人文脉长。
栝山苍苍,瓯水泱泱,
莘莘学子聚一堂。
密群科图破壁,
明德笃行谱华章。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校区情况
主校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学院路1号,
校区占地面积1008.16亩,
建筑面积38.74万平方米,设有民族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生态学院、工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
商学院、中国青瓷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
松阳校区位于位于
丽水市松阳县南城文教园区,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68022平方米,设有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等。
学校荣誉
2017年入选“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
2018年获得“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
2018年获得“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
2019年入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8-2020年入选浙江省文明单位
2020年入选“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建设单位
2022年获评“5A等级平安校园”
相关事件
2024年7月,丽水学院2024年定向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其中
投档分最高为661分,是学校录取到的第一位位次号进入
浙江省前10000名的考生,创招生录取分数历史新高。丽水学院表示,2024年学校定向招生包括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师资定向和
景宁畲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定向。3名考生投档分超过650分,特控线以上考生有36人。根据学校公布的《丽水学院2024年定向生录取情况表》,661分考生录取专业为
财务管理,该考生是景宁县的定向招生,定向出来就有编制,另一名659分考生录取专业为
电子信息工程,他们都是
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定向
委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