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鸡(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
马鸡属 crossoptilon ),别名藏马鸡、雪雉,属于
雉科马鸡属,白马鸡为大型白色或灰白色马鸡尾端黑色,脸上有红色的裸露皮肤,头顶黑色,耳羽族短,尾羽披散下垂,在野外易于辩认。
雌性成鸟与体色
雄性成鸟极为相似,两者外表明显的区别主要在于雄性有尖而粗壮的踞,而雌性则不具有。
中国鸟类特有种,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
四川省西部、
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和
青海省南部高海拔地区。属
留鸟。夜间于树上休息,喜欢集群,常成群活动。繁殖期5-7月,单配制鸟类,
雌鸟孵卵,雄鸟在巢附近活动和警戒。属于
早成雏,性成熟年龄为2年,平均寿命为年5年。
2016年调查发现,白马鸡的分布范围很大,但只有有限的
栖息地,数量很少自从设置保护区以来,数量有所上升。素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根据标准列为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
白马鸡为大型鸟,通体白色或灰白色,尾端黑色,脸上有红色的裸露皮肤,头顶黑色,耳羽簇短,尾羽披散下垂,在野外易于辩认。
雄性成鸟
鸟头顶密被以黑色绒羽状短羽;耳羽簇白色,向后延伸成短角状,但不突出于头上。脸部裸皮鲜红色,嘴和脚都为红色。上下体羽几乎纯白色,羽端分散呈发丝状,背微沾灰色;较长的尾上夏羽和翅上覆羽稍沾暗灰色,初级覆羽内暗褐色;外翈暗灰褐色而具白色羽缘,次级飞羽黑褐色而具紫色光彩;初级飞羽和小翼羽暗褐褐色;尾特长,辉绿蓝色,基部灰色,末端具特金属光泽的暗绿和蓝紫色;中央一、二对尾羽大部羽枝分敬下垂。跗部具有尖而粗壮的踞。
雌性成鸟
雌性成鸟体色与
雄性成鸟体色极为相似,只是体形稍小,体羽较暗淡。跗跖部没有雄性尖而粗壮的踞,或者很小。野外一般通过这一点判断白马鸡的性别。
雏鸟
约2月龄时,嘴纯黑;跗暗红;头顶黑,颊裸露,呈肉红色,眼后出现白色耳能羽,但较成鸟为短;背羽灰色,具黄褐色羽干纹;尾羽黑褐,而向下曲;两翅大都灰褐;腹灰白。
一年生雌性雏鸟体长约130毫米。头顶以及上体余部深栗褐色,背上稍具黑褐色横斑;两翅大都棕色,而杂以暗褐色横斑和细点,有的羽端转为白色,眼后有一棕褐色纵纹;下体前为乳黄色,向后转为乳白色;覆腿羽背面棕褐色,腹面大都乳黄色。尾尚未完全发育。
度量衡
分布
分布范围
中国鸟类特有种,
云南省西北部,
四川省西部,
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和
青海省南部高海拔地区。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针阔混交林、高山灌从及草甸中,直至雪线附近。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马鸡群体研究发现,白马鸡选择具有较大坡度、较大乔木盖度和高度的地区为夜栖地。
习性
节律
夜间于树上休息,成鸟无固定夜栖处,多在一个地区,选择几棵较大的林木,由5、6只或7、8只一起,在树杈上过夜,天亮后飞下。秋末喜于清晨和黄昏时分在杜鹃从中活动,多于林间的草地或林缘觅食;冬季则常到森林下缘的农田中觅食。
在地面活动。常结群在山溪处饮水遇惊时常向高处逃跑。
集群
白马鸡全年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是集群活动,会形成个体数量不等的群体营集群生活。常成群活动,结群游荡,每群少至七八只,多达二三十只,至秋季群集会更大。
较机警,在集群活动中,常有一只雄鸡担任领头,一只母鸡担任哨鸡,其余大多是亚成年鸡。群体在空旷地带和高山草甸中觅食时,哨鸡一般在较高的地方或树枝上放哨,当感觉到异常情况时,便发出鸣叫,随后跟群体一起奔跑,且不时地停下来转过头来察视动静。遇到威胁时,通常往高处奔跑,紧急时则往低处飞,飞到低山后,一般群体已飞散,过一段时间又相互呼应,集中到另一地方。
白马鸡善于打斗,集群中有明显的社会性。白马鸡个体争抢食物时会体现出社会地位的高低,低等级个体表现出弱势。等级关系明确的群体成员间不会发生有身体接触的打斗, 高等级个体以驱赶和炫耀等方式向低等级个体传递支配信号,而低等级的个体表现为躲闪和身体下 蹲缩颈等顺从行为来回应。
白马鸡较胆大,有时会接近村落。
运动方式
飞行时不停扇翅膀,直线式飞行,飞行非常费力,往往仅短距离并常落在树枝上。不善飞行,受到惊吓即钻入附近灌丛中隐藏躲避。
停留时身体呈直立水平形态,尾部与身体平行,常停留在灌丛地面上。
白马鸡脚强健,行走力甚强,飞翔力差,一般到山顶多快速行走,向山下则滑翔飞行,约二百米后再落下行走。
鸣叫
常在早晨或傍晚啼叫,叫声甚为宏亮、急促相连的呼呼声,间断以短促的“咯咯”声,在 2-3千米远处都能听到。
食性与觅食
白马鸡为杂食性,主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叶、幼芽、根、花蕾、果实和种子为主,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多吃枯叶和植物根部,春季以绿色植物的嫩枝、芽、叶为主,夏季多取食植物的茎叶,秋季多取食花蕾、果实、草子等。幼鸟的食物以昆虫为主,随体重的增长,昆虫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
多在林间草地或林缘觅食,用嘴挖土寻食。
繁殖
白马鸡是一雄多雌制,自4月中旬时开始分群 ,具有繁殖力的成鸡成对去寻找繁殖地,没有繁殖力 的亚成鸡则跟 随头年母鸡组成鸡群。
配对
繁殖期5-7月。配对期间未发现雄鸟为争夺配偶而争斗现象。
交配
雄鸟通常在其配偶产卵之前会长期陪伴,因白马鸡活动能力强,游荡范围广,故在繁殖期没有明显的占区现象,
雄性也难以通过保卫领域的方法保卫
雌性。而雄性伴随雌性生活并保持较近距离活动,则可以减小婚外交配的概率。并使雌性取食、休息等行为不受干扰。通常情况下,雄性白马鸡不会远离雌性活动,当有其他弱势个体或配偶出现于附近时,配偶中的雄性则极力将其驱逐,在这段时间离开雌性的距离较远。当雄性驱逐其他个体时,在减少了被驱逐个体与其配偶发生婚外交配的概率的同时也会增加与配偶走失的概率。雄性驱逐其他个体时离开其配偶的距离不会超过30米,并且不会离开太长时间。当干扰个体较多或干扰较严重时,
雄性则催促
雌性离开。
筑巢
营于3000m~4000m的向阳坡针叶林中,多置于林下丛中地面上倒下或林中岩洞中,周围有灌木或者高草隐蔽,不注意很难发现。巢大小为24-50厘米 x22-30厘米内径34厘米x22厘米,深7~17厘米。巢基简陋,主要利用地面自然坑,植物丛间的凹处。巢的材料是
云杉的枯枝、
青苔、枯草、残羽等。
产卵与孵化
每窝产卵6~8枚,但有时在一巢中会出现多达30多枚的情况 ,因白马鸡具有两只母鸡同产卵于同一巢中的习性。卵型似鸡蛋,一头尖一头钝。卵重量平均 63.9克,卵纯色无斑,呈黄色或青灰色。
育雏
属于
早成雏,出雏时雌鸟在巢旁趴伏,雏鸟一出雏便由雌鸟暖雏,雄鸟则在旁边警戒。出壳后不久即随
亲鸟离巢活动。性成熟年龄为2年,平均寿命为年5年。
命名与分类
命名
中文名
最早通称白马鸡,但因所分化的
亚种中。有的并非白色,又因它的分布主要在中国西藏,曾经的通用名为
藏马鸡。现在则因其白色居多,还是通过颜色命名为白马鸡。
学名
本种马鸡是霍奇森(Hodgson)于1838 年在其原始文献第7第864页上命名为“Phasianus crossopilon”,而在第46图版上却注为“
马鸡属 crossoptilon",依据序优先的原则,则定为“C.crossoptilon”。
亚种分化
白马鸡共 4 个亚种,即
指名亚种 、丽江亚种 、昌都亚种 和玉树亚种 。
保护
种群状态
2014年以前调查,由于
栖息地破坏和滥捕滥猎,白马鸡的自然种群数量连续下降。2016年调查发现,虽然这个物种的分布范围很大,但只有有限的栖息地,因此它的种群数量很少,估计数量在持续下降。2016年,大致相当于6700-33000只成熟个体。自从设置保护区以来,数量有所上升。
致危因素
栖息地木材的大采伐,大片杉木被砍光,使白马鸡丧失了大片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从而导致分布区域的缩小和种群数量的减少;白马鸡天敌包括乌鸦和
秃鹰,严重制约数量的增长;白马鸡肉、头可入药,肉有健身,止吐功效,头可用于用于惊顾,抽描,癫病治疗,这也是其一个致危因素。
保护级别
2016年被列入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根据标准列为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该物种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保护措施
设立保护区。通过人工饲养,并放飞到保护区。
2019年,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完成白马鸡引种工作。在西藏雉类种质资源保育基地进行
雏鸡培育、成鸡驯养、种鸡保育等科研工作。
开展物种的考察研究,建立物种资源保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