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艺术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科技艺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美术学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
本专业是一门艺术创作与科技创新深度结合的交叉专业,所以非常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和跨领域创新能力。毕业后可从事
专业发展
2022年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及《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2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新专业“科技艺术”。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文化艺术素养、专门技艺、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能在相关领域从事创作、研究、教学和应用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知识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本类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法技能知识,工具性知识以及与本类专业发展方向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法技能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美术史、美学、美术批评、艺术理论、美术鉴赏等;专业技法技能知识包括造型学、色彩学、构图学、透视学、艺术人体解剖学、各美术创作专门领域的技法理论与实践训练等;工具性知识一定的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知识;交叉学科知识与本专业类密切相关的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课程体系
科技艺术专业课程体系属于美术学大类的课程体系,包含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人文素养通识类课程、基础理论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含造型基础课程、技法与材料课程等。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本专业实践教学分为实践课程(含实验室课程)和统一安排的实践教学时段,主要是通过学生写生、文化考察、社会风等方式,以个人的鲜活感受和独特视角获取艺术创作的灵感和素材。通过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安排,培养学生的上手能力、创新思维,提高创作水平,其课程考核也主要是检验学生创作作品的质量。
毕业写作
本专业毕业成绩应由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两部分组成,毕业创作占75%左右,毕业论文占25%左右。毕业创作可以在二、三年级创作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包括选题、中期检查、导师指导、毕业展览等环节,美术类专业毕业创作必须在具有创作经验的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立创作主题、媒介与形式,进行创作,完成作品,并参加毕业展览。毕业论文必须紧密联系学生自身创作实践,是对毕业创作的理论或应用的原创性陈述。毕业论文分三个部分:首先有针对性地概述创作动机及行为形成的渊源,如与他人纵向的承继与横向的影响等相关问题,与媒介和技术手段的关系等问题;其次阐述自身处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最后总结解决问题的要点。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相关的写作需要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结合专业具体情况进行。
发展方向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后可从事大型文化活动、庆典、展演、大型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等城市公共空间的新形态公共艺术制作,以及乡村遗产活化、名俗节日、实景演出等;也可报考兰州铁路公安局、乌鲁木齐市铁路公安局等国家公务员单位。
师资队伍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本专业青年教师(指35岁以下的教师)中已经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25%;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95%均应给本科生上课,兼职或外聘教师比例不得超过专任教师数的30%;专业带头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
教学条件
专业所在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须达到教育部公布的指标要求。专业规模配置相应比例的教室、实验室、工作室、展示空间、图书馆和资料室等,满足教学需求;有数字化信息资源和现代化教学、实验设备等,且运行良好。首先,实验室建设应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理顺实验教学工作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加强实验队伍建设,保证实验室有效开放;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实践基地情况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完善,且与本专业类实践、实习课程目标相结合;具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大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艺术创作、社会服务、专业实习等活动。最后,教学经费包括教学经费来源、开支、专项等情况,本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维持费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不低于25%,生均经费等情况合理。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共有3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科技艺术-开设院校.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6
科技艺术-专业概述.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6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国家公务员局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2023-05-10
科技艺术.阳光高考.2024-04-20
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www.shanghairanking.cn.2024-04-24
目录
概述
专业发展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知识要求
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
毕业写作
发展方向
就业方向
师资队伍
教学条件
开设院校
专业排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