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与文化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文学大类中的中国语言文学类,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
学士。
该专业主要研究中国语言及文化的相关历史与知识,从而为文化传播、历史传承提供底蕴及支持。专业目的是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
国际社会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全面发展的通用型汉语专门人才,并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专业发展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教育部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予以公布。同时,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基础上,增补了近年来批准增设的目录外新专业,形成了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其中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于2016年新开设,专业代码050108T。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培训已经开始
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在大学和中学进行汉语言教师、教研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在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方面。
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有现代化观念,特别是现代文化观念;热爱汉语和
文化遗产,掌握汉语历史和文化发展,掌握专业外语,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技术、人文艺术修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体系
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课程体系由
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教育课程三部分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
人文科学概论、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外语、
计算机及
信息技术、体育、实践训练。专业教育课程包括本学科基础性课程、相关专业的专业性课程以及专业实习实践。综合教育课程包括
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活动、文体活动以及其他自选活动。
课程类别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建立现代语音实验室、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室等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语音分析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开展教学实习、方言调查、语言文字应用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调研以及语言学专题研究。
毕业写作
毕业写作选题的确定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应结合专业学习的实际,有利于对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写作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写作一般采用论文形式。写作内容应完整、充实,表达顺畅,具有专业特点,能够体现本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毕业写作进行全程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相互交流中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以保证毕业写作质量。
发展方向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选择在中小学校、教育机构:语文教学;媒体类企事业:文字撰稿、文章编辑;各类企事业单位:文案策划等相关岗位就业。也可选择报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档案局、中国文联等国家公务员单位。
师资队伍
中国语言文学类各专业师资队伍的具体人数根据专业的学科地位、招生规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因素确定。生师比应符合教育部的规定。承担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少于6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应具有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研究生学历。适当考虑学科内部的专业平衡和学缘结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拥有海外求学、访学经历的教师应占有一定比例。
教学条件
办学单位应拥有
公共图书馆或中文资料室。专业图书、期刊,文献资料、数字化资源和检索工具等配备充分。新开设的专业,公共图书馆或资料室的生均专业图书不少于100册,教学行政生均用房面积不小于14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不低于5000元。教学活动场地的使用须有基本保障。教师结合课程性质制定教学大纲,编写讲义,为学生提供参考文献。注重教材选用的质量。基础课程教材应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优质教材或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正规教材,专业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尝试利用网络优质资源(例如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古典文献库、爱课程网中文学科精品资源等),拓展学生的专业学习。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
上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学校共有3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3中国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排名(研究型),A++档次的学校1所,学校排名依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