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属于文学,专业类别为新闻传播学类,修业年限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编辑出版学专业所属一级学科为
新闻传播学,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文科”专业。编辑出版学是涉及新闻传播学、文学、信息学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培养具备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网络和数字媒体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从事
文字编辑、稿件校对、出版排版、稿件管理等工作。
专业发展
中国出版学的学科建设之路,到目前为止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1950年9月,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通过《关于改进和发展出版工作的决议》,提出“筹划建立出版专科学校”。1951年8月,在第一届全国出版行政会议上,胡乔木同志作了《改进出版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倡导“要在高等院校创设出版系”。1955年11月,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在《出版事业十五年远景计划(1953-1967)》中,提出要“在适当的高等学校增设编辑系、美术装帧系、图书贸易系”。在顶层设计的有力推动下,出版相关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设立起来。很快,1956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出版专业开课;同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设了书籍装帧设计本科专业;1958年,文化部在北京成立文化学院,筹划设立编辑出版系、
图书发行系、印刷工艺系,但文化学院于1961年停办后,印刷工艺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出版教育紧密联系的是,出版学术的研究日益发展,出版学学科的概念开始孕育,出版学发展迈出重要步伐。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出版教育的发展,出版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相得益彰。1978年12月,
北京印刷学院成立。1982年,胡乔木提出要在
北京大学和
复旦大学试办编辑专业。198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指出“要选择有条件的大学设立
图书发行专业”。2020年,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在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关于独立设置“出版学”一级学科的提案》中表示,加强出版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出版学科建设,尽快将出版学作为一级学科列入国家的《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之中。同年11月,全国出版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人员在研讨中一致认为,出版学增列一级学科是学界和业界长期以来的夙愿。截至2023年5月,中国共有59所高校设置此专业。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下的一个专业,培养目标上,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以我国高等教育定位和特点为参考框架,同时以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基本定位制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保持相对稳定,但同时应根据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并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该专业培养理论基础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从事书刊和音像制品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的,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编辑出版专门人才。
知识要求
与新闻传播学的整体要求相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在知识要求上要求具备与新闻传播学类工作相适应的理论学习能力,并掌握持续学习的方法。具备与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业务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具备计算机和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社会科学调查与研究能力。知识要求掌握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拥有比较广博和扎实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基本知识。了解党和国家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掌握业界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了解外国行业和专业发展动态。了解并掌握计算机和现代新媒体技术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应用。熟练掌握1门外语,在外语的听、说、读、写、译方面达到较高的实际应用水平。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调查研究能力。掌握媒介经营管理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媒介调查、媒体策划与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了解并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创新思维与一定的创业素质与能力。
课程体系
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属于新闻传播学大类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当包括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作品)。理论课程主要包含通识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这四大类课程总体上应能充分反映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规格的要求,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的最新经验,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课程总体框架设计应当强化专业实践能力,扩大通识类课程覆盖面,增加新媒体知识和技术
相关课程,涵盖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实习活动,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训课程和专业实习两部分。编辑出版学专业主要包括新闻采访与写作、报刊编辑、
网页设计与制作、出版物设计与制作、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等。
毕业写作
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写作一般采用论文形式进行,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相关的写作需要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结合专业具体情况进行。新闻传播学类各
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专业自身特点采用作品创作或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毕业。作品创作的选题要密切结合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主题积极,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以及在公共媒体传播的各项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调查报告的选题要与社会实际和专业领域密切相关,鼓励学生关注具有重要影响和一定典型性、普遍性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并且能够对实践具有一定参考和指导意义。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研究方向包括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以到出版部门从事编辑出版、书刊发行工作,也可以选择到文化宣传部门进行文化传播与创作,或是到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也可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或者到出版、新闻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工作。
师资队伍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师资队伍要求与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要求相同。首先,师生比应符合国家高等学校课程的规定;其次,新闻传播学类专任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青年教师(40岁以下,不含)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从事新闻传播业务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有实务工作背景或实务经验。有条件的高校和院系,师资队伍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或跨学科教育背景;再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师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热爱本职工作,应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的能力,态度认真,作风严谨,对所教课程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必要的业界实践经验以及多学科的背景知识;具有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具有用中文普通话或英文授课的能力;善于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教学条件
专业所在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须达到教育部公布的指标要求。首先,各高校应为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提供数量充足、功能完善、能够保障教学正常运行的教学设施。其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所在高校和院系应在图书馆、音视频资料室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上保证
教师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学习的最基本需求,能够保障教学科研以及学习工作的正常开展。再次,各高校应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提供人才培养所需的实践教学条件。最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所在高校应保证对教学和科研经费的投入,并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逐年增加投入。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3所,评级为A的学校共有2所,其中5所A以上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3中国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排名(研究型/应用型),A++档次的学校5所,A+档次的学校2所,其中A++的学校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3-2024年编辑出版学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2所,等级5★-的学校1所,学校的排名依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