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境内高校
中国医科大学(英文: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医大(英文缩写:CMU),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是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的公立高等医学院校。建校以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被誉为“红色医生的摇篮”。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市,中国共产党创建了当时全国最早的院校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这也是中国医科大学的前身。1940年9月,在毛泽东同志的提议下,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分为沈北、和平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3.5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8个学院、3个研究院和2个教研部,还有3所附属综合性医院和2所专科性医院。学校有普通本科专业26个。学校拥有在职教职工17410人,全日制在校生18962人。学校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8个。
2024年,中国医科大学位居2024年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6位。
历史沿革
原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
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中国医科大学是唯一一所以学校的名义走完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过程中继续坚持办学的院校,也是中国西医学学院式教育最早的医学院校之一。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召开。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缺乏的严重问题,中革军委总卫生部决定开办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培训各种医疗卫生技术骨干。在建校之初,毛泽东就制定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院校办学方针。同时任命贺诚为校长兼政治委员,任命陈志方为教育主任。校址初设于瑞金,后迁至于都。
原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
1932年8月,红军军医学校正式迁往兴国茶岭,并继续招收新学员,由彭龙伯担任学校校长,王立中任政委。同年下半年,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正式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
1933年8月,学校从兴国茶岭迁回瑞金市,驻扎在叶坪朱坊洋江下,并与从汀州迁来的中央红色医护学校合并,此时学校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同一时期,又将不远处的中央红色医院划为附属医院。此后,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改由陈义厚出任校长,王斌出任教务主任,周月华出任政治部主任,同时设立政治处、总务处、教务处和附属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
1940年9月,在毛泽东同志的提议下,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
1948年11月,学校在沈阳接收了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的原国立沈阳医学院,之后又合并了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的辽宁医科大学。2000年,中国医科大学由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正式改为省部共建学校,并在2015年正式成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建高校。
2019年11月11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方案》,支持中国医科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大学。2023年11月,东北“三省一区”中医药教育发展联盟成立,中国医科大学当选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规模
院系情况
截至2024年3月,学校现有沈北、和平2个校区,设有18个学院、3个研究院、2个教研部。开设普通本科专业26个。
附属医院
学校师资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在职教职工17410人。全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1.93%,全校正高级1092人,副高级1801人,研究生指导教师4042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631人。
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6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学名师3人)、青年拔尖人才人选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4人、特岗学者3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海外“优青”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1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9人;“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2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引进计划创新团队4个,辽宁省领军人才3人次,辽宁省优秀专家23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3人次,辽宁特聘教授45人次;“兴辽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6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16人、领军人才1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31人;“兴辽英才计划”杰出医学名家5人、领军医学名家9人、名中医1人、青年医学名家8人、青年名中医1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5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43人,辽宁省黄大年教师团队3个,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21人、千人层次133人。在中华医学会担任主任委员1人,候任主任委员1人,前任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17人;现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10人。
学科建设
截止2024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拥有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专业护理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8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0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7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
教学情况
截止2024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教学项目有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包括黄大年式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入选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4个。
学校还拥有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个,省级教学项目有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学校还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2个,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课程4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
学校交流
截止2024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日本、芬兰丹麦西班牙、俄罗斯、韩国、朝鲜等国家和地区的116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还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英联合学院。中英联合学院招生专业为四年制药物制剂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专业为药物制剂和生物制药),学制形式为“4+0”,即学生的全部教育和教学过程在中英联合学院完成。学院引进全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课程,理论课程由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讲授,实验课程由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共同完成。
中国医科大学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世界银行(WBG)、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合作。学校是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简称“111计划”),已开展166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8个CMB项目。
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2018年5月26日在沈阳,由中国医科大学发起,泰国菲律宾乌克兰、德国、马来西亚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15个国家,48个医学教育机构共同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截至2024年3月,国际医学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已经扩展到24个国家的92所单位。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23年底,图书馆累计纸质藏书136.9311万册,其中古籍图书1.0008万册,电子藏书362.1717万册。其中包含接收于1892年创办的辽宁医学院图书馆和1911年创办的满洲医科大学图书馆的部分藏书。
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收藏生物医学专业期刊7311种,现订纸质期刊257种(其中外文期刊75种),与国内外多家高校、科研机构等交换获得期刊95种。德、英、日文医学期刊分别始于1824年,1825年,1878年。
图书馆可利用146种中、外文数据库及子库,涵盖期刊全文、图书、文摘检索、实验室指南、医学视频、影像图片、循证医学、药物专论、临床试验、诊疗指南、患者教育、学位论文等多种类型。
学术期刊
中国医科大学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面向医学研究的不同领域,已发行《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现代医院管理》《实用药物与临床》与《国际儿科学杂志》等多种医疗专业期刊。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设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6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38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13个,辽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5个,辽宁省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2个,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6个,辽宁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卫健委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8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5个,辽宁省医疗中心55个。
科研成果
截止2024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大奖359项,其中包括国家、省(部)及市级科学技术奖。学校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除此之外,学校还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项共230项(其中获得一等奖18项、二等奖76项、三等奖136项)。另外,学校还完成“十二五”规划教材16本,4本教材获批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
学校排名
2022年,中国医科大学位居2022年上海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5位。
2023年,中国医科大学位居2023年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7位。
2024年,中国医科大学位居2024年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6位。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释义:徽志为三角变形,底色为中国红色,外框由内白外红三条弧形边组成,徽志中间CMU三个白色英文字母是中国医科大学的英文缩写,白色的中国医科大学中文与英文全称上下排列位于徽志下缘上方。
校训
中国医科大学的校训是:政治坚定,技术优良。
(1931年,中国医科大学建校之初,毛泽东既为学校制定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办学方针,后成为学校校训)
校歌
中国医科大学校歌
词:王斌
曲:延安鲁艺
站在卫生工作的最前线,
我们是新医学的技术工作者,
我们是新中国救护的先锋。
在艰苦的斗争中学习紧张、朴素、仁慈、谨慎的作风创造。
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干部,
为革命工作,为大众服务。
我们正是社会的治疗家,
使受伤的祖国走向健康,走向新生。
同学们努力学习,勇敢前进,
建设新医学的责任,担落在我们双肩。
校区情况
中国医科大学分为沈北校区(中国医科大学本部)和和平校区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为153.5万平方米(约合2300.6亩)。
沈北校区
通讯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77号(邮编:110122),沈北校区主要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人文学院、药学院、法医学院、护理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智能医学学院、健康科学研究院、国际医学教育研究院等学院和机构。
和平校区
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邮编:110801),和平校区主要有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口腔医学院等学院和机构。
学校荣誉
2018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荣获2018年度辽宁省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1年1月,在辽宁省教育厅评选的“辽宁省文明校园”活动中,中国医科大学获评“辽宁省文明校园”。
2022年1月,在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高校评选中,中国医科大学被评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高校。
2023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荣获2022年辽宁省企业事业单位安全保卫工作暨党的二十大安全保卫工作集体一等功。
2023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在第13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取得辽宁省第一名。
参考资料
校名.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学校代码.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6
中国医科大学简介.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中国医科大学章程.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2024中国大学排名.软科.2024-05-13
校训.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校歌.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2024-05-16
现任领导.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这所医科大学从瑞金出发,演绎红医传奇90年.新华社新华网每日电讯.2023-05-06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第一临床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5-06
第二临床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23-05-06
第四临床学院.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官网.2023-05-06
口腔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23-05-06
中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法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2023-05-06
药学院.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创新学院.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护理学院.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健康管理学院.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智能医学学院.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医学人文学院.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中英联合学院.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国际教育学院.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健康科学研究院.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人才队伍.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截至2022年).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重点学科.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本馆概况.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2023-05-06
往期杂志.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3-05-06
现代医院管理.现代医院管理.2023-05-06
《实用药物与临床》.中国知网.2023-05-06
学术期刊.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2022中国大学排名.科软.2024-04-18
2023中国大学排名.科软.2024-05-13
校徽.中国医科大学.2023-05-0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原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
原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
中国医科大学
学校规模
院系情况
附属医院
学校师资
学科建设
教学情况
学校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学术期刊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学校排名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校歌
校区情况
沈北校区
和平校区
学校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