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珠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仪器研究所所长
陈亚珠(1936年—),浙江宁波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电压技术专家、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国跨学科医工交叉先行者、无创伤医疗技术的领衔和开拓者,肾结石体外粉碎机的主要研究者之一。
陈亚珠早期研究过电压防雷保护、高电压绝缘设计、静电场数值计算等,解决了多雷地区配电变压器的防雷问题、环氧浇注干式变压器的绝缘问题、220千伏屋内配电装置的电气绝缘距离问题以及高电压设备绝缘结构的电磁场数值计算。1984年起,将新兴科学及工程技术应用于无创伤医疗领域,成为医工边缘学科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研制成功“液电冲击波体外肾结石粉碎机”,开创了中国泌尿外科史上非手术治疗无创伤治疗法,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此外,还开展物理治疗肿瘤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开发主要从事无创伤医疗技术及临床研究。开创超声治疗新方向,提出相控型多模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理念。
在科研成果方面,陈亚珠曾获得上海市科技功臣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中华医学会技术发明奖三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两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优秀产学研项目二等奖、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人物经历
早年与求学经历
1936年7月,陈亚珠出生于浙江宁波,家中清贫,父亲早逝,哥哥不得不辍学去学生意(当学徒),担起家中重担,但母亲是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妇女,十分注重子女的文化教育,尽力把她送进乡村一所简陋的小学读书,从小就教育陈亚珠要自强自立、严以律己、懂得感恩。在初中的时候,陈亚珠深受“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影响,以此立下一个“人活着应该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长大要为祖国争光”的志向。1957年,陈亚珠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学校的优良传统,激励着她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工作经历
1962年7月,从上海交通大学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助教、讲师、副教授),在老一辈老师的带领下,进入高电压教研室工作,所从事的配电变压器防雷研究,解决了中国援外产品的质量问题。并开创静电场计算新方法,为高电压设备的绝缘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帮助许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985年,由于国外仪器价格的昂贵,陈亚珠和她的老师(唐耀宗)开始研发中国人自己的肾结石体外粉碎机,于1985年12月,在上海中山医院泌尿外科张元芳、章仁安两位主任的主持下,临床试验获得成功。1987年,碎石机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又被列入《中国十年建设》图册。同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任职教授、博导,1990年,碎石机的发明人德国教授赫斯勒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之后,陈亚珠就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改进,接连推出第二、第三代碎石机,并推广到全国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家医院,截至2015年,著名的上海中山医院用碎石机治愈患者达12000多人,其中陈亚珠的儿子就是在中山医院用母亲研发的碎石机治愈的。
1992年,陈亚珠进入前列腺增生热疗仪领域,用科研剩余的钱,调动学生组成的研发团队和家庭力量,自己立项,边学边干,先后研制了四代热疗仪,并应用于上海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全国44家医院,两年内完成近万例临床应用。1996年,因在大型医疗器械研究方面杰出的开创性成果,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并带领团队向高端医疗设备的方向发展,1998年,又带领团队组建上海交大生物医学仪器研究所,研发精准无创治疗技术,倡导“绿色治疗”理念。2000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多模式相控聚焦超声肿瘤无创治疗”技术思路,均匀加热特定治疗区域,在癌细胞处形成消融区,降低化疗副作用。2008年,创建上海Med-X重大疾病物理治疗和检测中心,并任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任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名誉院长。
2013年,陈亚珠在由上海交大举办,大会由国际治疗超声学会(ISTU)和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的第13届国际治疗超声大会担任大会主席,并做主题报告。2015年,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2019年7月,陈亚珠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指导“超波刀”(USg-PHIFU)临床试用研究,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建设,经过十余年的持续攻关,陈亚珠和团队研发出以“磁波刀”(MRI-PHIFU)和“超波刀”(USg-PHIFU)为代表的新一代相控多模式聚焦超声无创治疗系列产品,解决了超声治疗中的精准定位、无损测温、实时疗效评估、手术可视化、电磁兼容等国际难题。20年后,陈亚珠带领团队开辟了民族高端医疗装备行业的新道路,率先实践医工结合、医工交叉的“产、学、研、用”创新模式,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多模式相控超声精准无创治疗技术实现产业化,并推向临床,造福广大患者。
主要成就
研究综述
早期,从事过电压防雷保护、高电压绝缘设计、静电场数值计算等研究工作,研制出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液电效应体外粉碎肾结石机器,实现中国国产替代进口的零的突破。1984年起,开展物理治疗无创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相控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多模式无创、“绿色”、精准的治疗理念,发明了pHIFU诊治一体化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开创了中国医疗器械自主研发新局面,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端医疗装备新领域。倡导肿瘤等疾病无创、精准、多元化的治疗理念,率先提出超声治疗新方向,研制出“磁波刀”“超波刀”等大型无创医疗设备,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健康中国、为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才培养
陈亚珠在学校任职期间,认为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要把德育工作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对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近60年,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10多位博士后,40多位博士,100多位硕士。并发起“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陈亚珠院士基金”项目,从经济上支持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生医工研究的师生们,希望他们发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的科学家精神,为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人物关系
主要论著
出版书籍
《医学物理学》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医学物理,特别是用于对人类疾病的治疗与诊断的应用物理学。主要内容包括人体有关生命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各种物理因子在生物医学中的效应,以及应用于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及有关临床诊疗的物理技术与方法。不但有关于上述各方面内容全面系统、前沿深入的理论介绍,还对研究所应用到的技术方法与仪器设备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学术论文
担任职务
荣誉与奖励
评价
“陈亚珠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及大型医疗器械研制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她虽已经入之年,仍然倾心对事业的关注和对学生们的热爱和关心。她是受广大师生们爱戴和敬重的长辈、老师和学者。”(中国工程院评)
“陈亚珠是我国跨学科医工交叉先行者,是无创伤医疗技术的领衔和开拓者。”(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评)
“耄耋之年的陈亚珠仍然探索不止,不断挑战新问题,引领生物医学工程这一交叉学科不断发展。”(新华网评
后世影响
2019年10月,由陈亚珠发起“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陈亚珠院士基金”项目在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隆重举行,从经济上支持在交大从事生医工研究的师生,发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的科学家精神,为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022年10月,“陈亚珠院士奖学金”揭牌仪式在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举行。“陈亚珠院士奖学金”的设立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搭建多元平台,激励每一位女生在高中三年都能发挥自身的潜能,激发创造活力,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展示出不同的风采。
参考资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5-04
陈亚珠.上海交通大学.2023-05-04
陈亚珠.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2023-05-05
陈亚珠:医工交叉开拓者,健康中国笃行人.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3-05-04
陈亚珠.上海交通大学.2023-05-05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3-05-06
陈亚珠、贺林两院士谈生命学院科学发展.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3-05-07
陈亚珠:感恩是我的力量源泉.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3-05-11
钱学森简介.中国科学院.2023-05-11
newsshow.上海交通大学校友网.2023-05-11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3-05-11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3-05-11
张捷.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2023-05-11
医学物理学.豆瓣读书.2023-05-07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3-05-07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与求学经历
工作经历
主要成就
人才培养
人物关系
主要论著
出版书籍
《医学物理学》
学术论文
担任职务
荣誉与奖励
评价
后世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