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学院(英文:Yibin University),简称宜院,位于四川省
宜宾市, 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合并升格为四川省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宜宾学院是2001年 5 月11日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原1978年建立的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1984年建立的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合并组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7年6月,西华大学宜宾研究院及研究生部(宜宾分部)正式授牌。2020年7月,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成员之一。2022年12月,当选为川南高校联盟第三届联盟理事长单位。
截至2024年5月,宜宾学院占地2260亩,有江北老校区(A区、B区)和临港新校区。学校共有13个二级学部和3个二级学院,开设了65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国家综合改革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现有教职工1706人,学生近2.5万人。
宜宾学院在
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名列435名。
学校历史
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由 “社来社去”试点班和宜宾地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发展而来,原始校址为原南溪县李庄镇白庙村,后于1987年迁往
宜宾市江北桥溪湾。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宜宾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正式更名为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宜宾教育学院)
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宜宾教育学院)位于宜宾市西郊新村,是一所教师培训学校,于1994年3月28日由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受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和
宜宾市人民政府(原宜宾地区行署)领导、宜宾市教委(原宜宾地区教委)具体管理、在业务上接受四川教育学院的指导。
四川省宜宾师范学院
四川省宜宾师范学校最早起源于建立于1939年的“四川省立宜宾师范学校”,在解放后,更名为“川南宜宾师范学校”,后又于1952年12月再次更名为“四川省宜宾师范学校”。2000年7月14日,经由宜宾市人民政府向四川省教育厅报送《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宜宾师范学校建制,将宜宾师范学校并入宜宾教育学院的请示》,宜宾师范学校并入了宜宾教育学院。
宜宾学院
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三校(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四川省宜宾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一所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2017年6月,西华大学宜宾研究院及研究生部(宜宾分部)正式授牌。2020年7月,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成员之一。2022年12月,当选为川南高校联盟第三届联盟理事长单位。2023年,《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披露,支持宜宾学院更名为宜宾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宜宾学院共有13个二级学部和3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5个。
宜宾学院学部与本科专业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5月,宜宾学院现有教职工1706人,其中,专任教师1448人,硕士以上教师1311人,硕博士研究生教师比例90.5%。有高级职称教师449人,双师型教师334人;有省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省高校教学名师等24人;有电子信息、农业、社会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学等硕士研究生导师83名。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杰青等专家学者和外聘教授233人。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高素质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专业人才队伍。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已立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1 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省级“课程思政”系列项目23项、已建设MOOC 课程14门、SPOC课程48门。获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和教学成果奖200余项。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各类奖励2104项,获“挑战杯”国家级省级奖140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省级项目1099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44项。截止2022年,宜宾学院目前拥有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
学科建设
截止2022年4年,宜宾学院有1个四川省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优势学科:物流管理;1个中国艾瑞深大学专业排行榜区域一流学科:汉语言文学;1个四川省优势学科:广播电视学;1个学校重点建设学科:音乐表演;1个校级重点学科:行政管理;1个校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截止2021年9月,学院和西华大学联合培养硕士有农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法律(法学)。
合作交流
2022年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学院,实地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截至2024年5月,学校与日本、俄罗斯、德国、韩国等国家的1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湄公河流域5个国家11所高校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成立了中美应用技术学院、中德工程学院、澜湄汉语学院,引进国际现代教育理念和课程资源。建立了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学生海外交流学习项目,积极搭建平台助力学生提升国际交流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坚持引育结合,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选送教师到国外开展交流和学习。近年来聘请了来自日本、德国、俄罗斯等17个国家的44名外籍教师,主要面向南亚、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国际学生,现有来自
巴基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和
老挝等国家的国际学生50余名。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院组建了10个省厅级科研创新团队,48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建有四川省油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林业草原天然香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固态资源发酵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四川省思想家研究中心等10个省级重点研究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农食产品标准化与检验检测等32个市厅级科研和成果转化平台以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研究院。有3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
科研资源
图书馆
宜宾学院图书馆建造于1978年。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66732.46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6003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66万册,当年新增106000册,生均纸质图书100.53册;拥有电子期刊49.81万册,学位论文853.64万册,音视频121198小时。
学术期刊
宜宾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由宜宾学院主办,曾用名《宜宾师专学报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于2001年更名为《宜宾学院学报》,出刊周期为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ISSN编号为1671-5365,CN编号为51-1630/Z。《宜宾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登哲学、政治学、文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理工科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学术论文,反映学术上特色、前沿科技研究成果。
该刊物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多家文献检索机构收录,曾获评“第三届四川省社会科学特色学术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四川省高校社科优秀学报”等,复合影响因子为0.446,综合影响因子为0.18。
科研成果
2019年-2024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44项,获横向课题1000余项。发表理论研究成果1600多篇(部),拥有科技攻关和关键应用技术50多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3项,其中一等奖2项。
学校排行
在软科2023中国大学排名中,宜宾学院名列435名。
在软科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宜宾学院名列435名。
校园文化
学校校旗
校旗为红底黄字的长方形旗帜,校旗中央印有宜宾学院校名及圆形徽志,长宽比例为三比二。
学校校徽
校徽的元素和内涵分析:
校徽的主要创意思路是取自宜宾的“宜"字,既代表了宜宾学院的地理位置,也寓含了宜宾学院在宜宾的根植和与宜宾共同发展的含义。
"宜"字既可以通"仪",代表法度、标准,也可以通“谊”,代表合理的理念和行为。此外,它还包含有丰收、恰当、正好、得其所等积极向上的含义。
校徽的造型和寓意分析:
校徽整体呈钟的形状,寓意“洪钟大吕”,代表了宜宾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使命是传播文明、立德树人,传达出"正大、庄严、和谐、博雅”的风貌。
校徽内部以“宜”之篆字为主体,通过线贯通与外圆相连,寓意宜宾学院融汇国内外的优势资源。
校徽整体设计传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和”"合" 文化。其圆形外观寓意着和谐的环境,内外相联的圆环展示了宜宾学院人对学校的情感。
校徽在视觉上形似“大”与“家”两个字。"家"寓意着宜宾学院人的情怀是爱校、爱国。“大”字则代表了宜宾学院的办学目标,即构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本科大学。
学校校训
宜宾学院的学校校训为“求实、求是、开放、创新”。
学校校歌
宜宾学院的校歌为《铸就辉煌》,由徐江作词,许曦作曲。
《铸就辉煌》
巨龙飞腾,长江浩荡,不忘初心,哺育栋梁。
精神继李庄,科教振家邦,薪火传,师道彰,弦歌续 。
桃李香,求实,求实探寻真理殿堂,开放创新谱写豪迈乐章
求实求是探寻真理殿堂,开放创新谱写豪迈乐章
崇德砺学,蕴秀含芳,知行合一,博采众长
儿女志气壮,云空任翱翔,天行健青年强,地酬勤美名扬
至善致远,追逐光荣梦想,自强不息,铸就时代辉煌,
至善致远追逐光荣梦,想自强不息,铸就时代辉煌
学校校区
宜宾学院有江北老校区(A区、B区)和临港新校区两个校区,总面积达2300亩。
江北老校区(A区、B区)
江北老校区A区位于
宜宾市五粮液大道酒圣路8号。江北老校区B区位于宜宾市
翠屏区敬业路146号。2023年2月,宜宾学院除了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部、理学部、国际
教育学部、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和国际应用技术学部5个学部搬到临港新校区外,其余学部、学院都在江北老校区。
临港新校区
临港新校区宜宾市翠屏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路三段5号。2023年2月,宜宾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部、理学部、国际教育学部、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和国际应用技术学部5个学部搬到临港新校区。临港校区总占地1500亩,第一期工程占地495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已于2019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标志建筑
硕勋楼
硕勋楼是宜宾学院老校区的第三教学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勋硕楼分为主楼和AB座,楼高11层,经管学院、数学学院、物电学院等很多学院以勋硕楼为主要教学楼。
初心楼
初心楼是宜宾学院老校区第一教学楼,紧邻足球场,距离正校门最近。法学院和文新学院以初心楼为主要教学楼。
现任领导
杰出校友
学术界
企业界
社会界
学校荣誉
相关事件
2024年7月,有网友称,宜宾学院录取通知书上将“录”字打成了“寻”字。7月14日,宜宾学院教务处发布更正声明表示,已将通知书中的“寻”字更正为“录”字,会向同学们重新寄出更正后的录取通知书,并对工作上的疏忽深表歉意。
参考资料
工作站简介.诺贝尔获奖专家联合工作站.2023-05-09
实验室概况.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