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
学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别名棉树、木绵、牛筋藤等,为
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植物。杜仲原产于中国,引种栽培于
保加利亚、
美国、
韩国。杜仲在中国分布于
甘肃省、
陕西省、
浙江省、
河南省等省区。杜仲主要生长在
温带生物群落中,从海拔25米以下的平原区到海拔2500米的山区都有杜仲分布。
杜仲为落叶乔木。树皮暗灰色;枝光滑或幼时有毛。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卵形,网脉明显;叶柄上面有沟槽。花生于当年枝的基部;雄花苞片倒卵形或匙形,
雄蕊条形;子房狭长扁平。翅果长椭圆形。种子狭长椭圆形。花期4月,果期10月。
杜仲的皮、叶、果实等含有
杜仲胶,是制造海底
电缆、电话等的优质
被覆线。杜仲叶是杜仲保健品、菜肴的主要原料。杜仲叶粉碎以后还可加入饲料中喂养牲畜。杜仲的木材可作为家具、建筑用材。杜仲的叶与树皮均可入药,其味甘、微辛,性温。具有安胎、强筋骨、补肝肾的作用。杜仲的
树干笔直,树冠圆头形,叶色浓绿,可用于行道树的绿化。在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中,杜仲已成为植物园、公园、街道小游园等公共绿地中的
乔木绿化树种。
杜仲于1991年被《
中国植物红皮书》列为
易危物种;于2013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列为易危物种(VU);且在《各省市区(地方)保护野生植物》中被中国江西定为二级地方保护物种。
栽培历史
杜仲在其系统发育历史上应该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从
杜仲科的化石历史看,杜仲在中新世达到了最大的分布范围,几乎遍及整个
北半球,第四纪冰川以后仅保留在中国华中一带。其他国家的杜仲资源均引种自中国。作为药用、胶用植物资源以及园林绿化树种,1890年杜仲首次被引入
欧洲,先被引入
法国,几年后被引入
英国,1899年被引入
日本,1906年被传入
俄罗斯,1907年被引入
美国。此外,杜仲还被引种到德国、
匈牙利、
乌克兰、俄罗斯、
澳大利亚、
韩国、
印度、
朝鲜、
加拿大等国家进行栽培。
本草考证
基原考证
杜仲入药载始于《
神农本草经》,其中涉及杜仲的别名、产地、
气味及功能主治,被列为上品,但没有植物形态描述。直至宋代的《
本草图经》才有植物形态描述:“木高数丈,叶如
木栏,亦类,其皮类
厚朴,折之内有白丝相连”,并绘有成州杜仲图形。同时期的《经史政类备急本草》直接引用其内容,明代《
本草品汇精要》的记载也与《图经本草》基本一致,文中所述植物形态对应,与今
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植物相符。
正名及别名
杜仲药用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并以杜仲为正名,思仙为别名进行记载。清朝的《
本草崇原》中解释到:“杜字从土,仲者中也,此木始出
河南省山谷,得
中原地区之精,《神农本草经》所以名杜仲也”。其后历代本草皆沿用“杜仲”作为正名。由于杜仲树皮、叶等部位在折断拉扯时均有白丝出现,因此杜仲在《名医别录》中又名木绵,在《新本草纲目》中称为乱银丝、玉丝皮,在《中药志》中有丝
苦楝木皮、棉树皮、
杜仲茶、丝绵皮等别名。《神农本草经》中也载有一别名为“思仙”,其意指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巧而衰老减慢,为成仙良药,故名“思仙”。《名医别录》中还记载一别名为“木绵”,在《
政类本草》中也有“一名木绵”的记载,木绵为江南人对杜仲的称呼,清朝的《
本草崇原》中解释为:“杜仲木皮,状如浓朴,折之有
白绵相连,故一名木绵”’。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思仲、思仙,皆由此义。其皮中有银丝如绵,故曰木绵”。《
中药大辞典》将杜仲的古代和现代别名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整理:“《
神农本草经》思仙,《名医别录》木绵、思仲,《
本草图经》,《中药志》
杜仲茶、丝楝树皮,《湖南植物志》扯丝皮,《中草药手册》丝棉皮。”由上述记载可知杜仲名称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功效;二是形态。
形态特征
茎
杜仲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暗灰色;枝灰褐色至黄褐色,光滑或幼时有毛,髓心白色或灰色,2年生以下的小枝常出现片隔状。
叶
叶片呈长椭圆状卵形或者椭圆形,长6~18厘米,宽3~7.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有内弯斜上的锯齿,上面暗绿色,老叶微皱,下面淡绿色,初有褐色毛,后仅在脉上有毛,侧脉6~9对,网脉明显;叶柄长1~2厘米,上面有沟槽。
花
花生于当年枝的基部;
雄花梗长约9毫米,
苞片倒卵形或匙形,先端圆或平截,长6~8毫米,
雄蕊黄绿色,条形,长10毫米,花丝长1毫米;雌花梗长约8毫米,子房狭长扁平,顶端2裂,
柱头位于裂口内侧,顶端突出向两侧伸展反曲,下有倒卵形的苞片。
果实和种子
翅果长椭圆形,长3~4厘米,宽1~1.3厘米,翅狭长,位于两侧。种子狭长椭圆形,长1.2~1.5厘米,宽3~4毫米,两端钝圆,中部较宽厚。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杜仲原产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引种栽培于保加利亚、
美国(
印第安纳州、
俄亥俄州、
纽约)、
韩国。
中国分布
生长习性
杜仲主要生长在
温带生物群落中,耐干旱、耐水湿,为强喜光树种,对光照要求比较强烈,耐阴性差。其对地形有广泛的适应性,对温度的适应幅度也比较宽。杜仲为垂直根系,在酸性土和钙质土中都能成活生长,但以砂质壤土、壤土和砾质为最好,过于黏重、透气性差的土壤上杜仲会生长不良;其在pH值5.0~8.4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喜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从海拔25米以下的平原区到海拔2500米的山区都有杜仲分布,但集中产区的海拔高度多在100~1500米。杜仲大树在生长季节和休眠期,都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花期4月,果期10月。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采种母株宜选择20年以上未剥过皮、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雌株。于秋末冬初,果皮颜色变为淡褐色或棕褐色时,收集种子。选取淡褐色富有光泽、饱满、新鲜的种子,将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用湿砂拌匀。待种子萌芽后,开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薄土并稍加镇压,浇水,覆盖草,以防
霜冻。播种第二年春或秋季可定植。
扦插繁殖
扦插宜选取在芽未萌发前,一年生的新枝。插时将插条在生长素溶液中浸蘸,按一定株行距插入苗床中。扦插后浇水保湿,遮阴,待生根后第二年移栽。
压条繁殖
压条繁殖常在林内进行。选择强壮的1~2个萌条培养成植株,其余萌条在植株周围均匀选留4~8个,逐步平拉。冬季苗木落叶后在各萌条下面挖坑,将萌条慢慢弯曲成
弓形萌条上部露出土面,最下部用芽接刻伤,之后用
生根粉涂沫刻伤处,然后封土与地面平。一般冬季压条次年6~7月份就生根,8月底将压条与母树切断,冬季可用这些切取的植株造林。
嫁接繁殖
选择优良的品种作为
接穗的主要材料,
嫁接时期分夏秋季嫁接与春季嫁接。夏秋季嫁接需做到随采随接。穗条剪取后,剪掉叶片,置于阴凉处。春季嫁接的接穗,宜早春芽片萌动前一段时间采下。杜仲嫁接的主要方法有带木质片芽片贴、插皮接、带木质嵌芽接等。
栽培技术
选地与移栽
以采收仲树皮供药用为主,杜仲的栽培地宜选择土壤微碱性或者酸性、排水良好、
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缓坡与阳坡地。选好地后将土壤深耕耙平,备用。移栽定植的时期一般在11月份杜仲落叶后,到翌年春新萌动前。栽前挖好定植穴,定植穴内施有机肥作基肥。移栽后沿树周围培土筑成浅浇水坑,便于浇水。
田间管理
定植后每年均需要对杜仲园进行中耕除草,通常在每年的3~4月,5~6月进行。施肥需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可施
饼肥、
氮肥、磷肥、
钾肥。杜仲苗定后浇透水,水渗后盖少许疏松土,根基堆土略高于地面,之后保持土壤潮湿,在干旱季节可进行灌溉。越冬前可浇封冻水,便于杜仲安全越冬。
整形修剪
杜仲通常需在冬季进行修剪。修剪可采用主干形、疏散分层形或自然开心形等树形,需根据栽培目的选择合适的树形。修剪比较简单,剪除量不大,但应将生长不匀称的枝、病虫枝、过密的幼枝、徒长枝、枯枝等剪除。
病虫害防治
杜仲的常见病害有立枯病、立枯病等。立枯病可通过喷洒甲醛对土壤进行消毒或将细土与
多菌灵拌匀后撒在播种沟内。
根腐病的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
甲基硫菌灵浇灌,实行
轮作。其常见虫害有梦尼夜蛾、豹纹
木毒蛾、黑色
甲虫、蚜虫等。梦尼夜蛾的防治可在林内放741
烟雾剂熏杀
美国白灯蛾或在
树干上使用
溴氰菊酯毒笔毒杀3龄以上幼虫。豹纹木毒蛾可将树干用涂白剂涂刷或在树干上喷洒
乐果乳油等进行防治。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中国杜仲
天然林已经非常少见,只是在原产地可偶然见到一些残存的古树分布。
致危因素
随着社会需求量剧增,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杜仲药材市场价格暴涨,自然资源遭到掠夺性利用,割皮强度过大导致整株死亡,甚至伐倒大树剥取树皮,造成杜仲
种质资源的严重破坏。
保护级别
1991年,杜仲被《
中国植物红皮书》列为
易危物种。
2013年,杜仲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列为易危物种(VU)。
杜仲在《各省市区(地方)保护野生植物》中被中国江西定为二级地方保护物种。
保护措施
凡有杜仲自然分布的地区,都应重视保护,建立母树林,应严禁乱砍滥伐,改进剥皮技术,控制树皮收购数量。生产单位应积极开展育苗造林,扩大种植面积。21世纪初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杜仲
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保存了600余份杜仲优良基因资源;中国
洛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根据多年系统研究,通过培育同龄苗、无性系苗期测定、多点造林测定、区域试验,选育出我国首批杜仲优良品种华仲1号至华仲5号,填补了中国杜仲良种的空白。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杜仲的皮、叶、果实等含有
杜仲胶,该胶耐腐蚀、耐
强碱强酸,是国防、电器、化工等工业的重要原料,通常用于制造电话、海底
电缆等的被覆线,在国际上,杜仲胶的价格远远超过普通橡胶。杜仲叶也是杜仲保健品、菜肴的主要原料,产品有
杜仲茶、杜仲可乐、杜仲麻辣酱、杜仲酱油等。杜仲叶粉碎以后还可加入饲料中喂养牲畜。其木材可作为家具、建筑用材。
药用价值
杜仲的叶和树皮都可以入药,其味甘、微辛,性温。能够安胎、强筋骨、补肝肾。可治疗习惯性流产、高血压病、腰膝酸痛、头晕目眩、阳、
尿频、风湿痹痛等疾病。
观赏价值
杜仲的树干笔直,树冠圆头形,遮萌面大,树皮灰白色或灰祸色,叶色浓绿,抗性强,病虫害少,可用于行道树的绿化。在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中,杜仲已成为植物园、公园、街道小游园等公共绿地中的乔木绿化树种。
生态价值
由于杜仲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适应性强,因而可作为荒山造林和大地绿化的重要树种,是荒山造林的优良树种之一。
研究价值
杜仲是中国特有的单属科、单种属植物,在研究被子植物系统演化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关研究
药理研究
杜仲的各种制剂对兔、狗、猫等动物都有降压的作用,其提取物杜仲酊浓缩后在胆固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上可引起肾血管扩张,而对健康动物则引起肾血管收缩。此外,其大剂量煎剂还可使正常犬变得安静和贪睡。
良种选育研究
对于杜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遗传多样性、良种选育等方面。有学者对杜仲栽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表明杜仲种内多生态位点百分率达到96.36%,在物种水平上保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不同群体间存在高度的遗传分化。魏永成等对杜仲优良品种或无性系进行杂交选育,发现杜仲杂交子代的苗高、地径、叶面积、叶长等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可以进行家系间和家系内的初步选择。良种选育的研究选育出了杜仲优良品种华仲1号至华仲5号,以及适于营建杜仲良种果园、生产
杜仲胶和杜仲亚麻酸油的华仲6~9号,此外,还选育选育出
有效成分含量高且
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秦仲1号至秦仲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