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属于教育学,专业类别为教育学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教育学、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教育技术学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本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和计算机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接受教学设计、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教育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新技术教育应用及教育软件的设计、制作的能力,熟练掌握教学设计和教学平台及资源开发技术。毕业后可在中小学校里从事电教管理、课件制作、信息技术教学、校园网管理等相关工作。
专业发展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前身是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增设的电化教育专科专业,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率先招收电化教育专业的系科之一。1985年经教育部同意增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1993年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教育技术学专业属教育学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40105,授予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教育技术学专业为教育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变更为040104,属教育学类专业,授予教育学或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目前国内有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等院校开设本专业。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 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级电教馆等机构从事教学媒体与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知识要求
本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信息资源和学习过程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需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具有教学媒体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毕业论文。理论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类课程组成。专业基础课程为教育学类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为教育学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训、教育实习、教育考察、教育调查等。教育见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教育机构进行的有关教育、教学、教研与管理工作的观摩和学习。教育实训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模拟实践中或模拟实验平台上进行的教育、教学、教研与管理的技能训练。教育实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教育机构进行的教育、教学、教研与管理实践活动。教育考察是学生对特定教育区域或教育机构现状的实地勘察。教育调查是学生对教育、教学、教研和管理工作具体问题的实地调研。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纳入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训练。
毕业写作
毕业论文选题要求教育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可采取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教育、教学和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与特长,结合教育实践,在教师指导下规范地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论文选题与内容应符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强调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专业知识,毕业论文应遵守学术伦理,符合学术规范,论文内容要求各高校应为本科生指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由各专业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必要时可聘请基础教育学校或其他类型教育机构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或管理人员参与指导。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同学在研究生阶段可选择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学科教学(数学)等专业继续深造。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以在中小学校里从事电教管理、课件制作、信息技术教学、校园网管理等相关工作,也可以在广播站、电视台里从事教育节目制作等工作。
师资队伍
各高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等需要,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教育学类各专业的专任教师应不少于6人,生师比一般应不高于18:1。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专业带头人和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专任教师队伍的学科背景应涵盖课程体系中所含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年龄结构合理,30~55岁的专任教师不低于总数的2/3,职称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总数的30%。
教学条件
教学设施
各高校应为教育学类各专业教学提供数量充足、功能完善的教学设施。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一般不小于14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少于5000元;生均图书不少于100册;生均年进图书量不少于4册。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不少于10台,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不少于7个。重点院校可略高于此标准。
信息资源
各高校应为教育学类各专业提供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的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配备满足教学需要的电子资源数据库以及检索工具,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资源服务;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向学生推荐教材和必要的教学参考资料,鼓励教师使用高水平教材。如无正式出版教材,应提供符合教学大纲的课程讲义;积极建设课程网站,提供较为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
各高校须有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条件。各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建设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专业实验室、
实训中心等,与科研院所、中小学校、教育行政机构等加强合作,建设一定数量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见习、实习基地,保障见习和实习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累计不少于6个月。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投入应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少于1200元,并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新增专业教学经费不低于学费收入的30%,正常教学运行经费不低于学费收入的25%。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3所,评级为A的学校共有13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4中国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排名(研究型),A++档次的学校4所,A+档次的学校5所,学校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4-2025年教育技术学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3所,等级5★的学校4所,学校的排名依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