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慢性
中较为常见的代表性疾病,归属
(ⅢIPs)的分类中,病理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肺炎,UIP)。
欧洲学者曾经称其为隐源性致
纤维化性
肺泡炎(cryptogenic fibrosing alveolitis,CFA)。
该病临床上多表现为进行性
呼吸困难伴有刺激性
干咳,双肺可闻及Velcro啰音,常有
杵状指(趾)。胸部X线片主要表现为双肺底和周边分布的弥漫性网格状、蜂窝状阴影,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障碍。病情一般进行性发展,最终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IPF的直接致病因子尚不清楚,即病因不明,但该病的发生与一些危险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吸烟、环境暴露、病毒感染及胃食管返流等。
IPF的治疗仍然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除肺移植能延长严重IPF生存期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外,现有的药物,如
和
能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但不能阻止病情进展。需通过氧疗,肺康复等支持和对症处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关注IPF急性加重、胃食管返流、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等常见并发症评价和处理。
IPF确切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尚不清楚。IPF的患病率及发病率远比以前估计得高,同时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
病因
危险因素
IPF的直接致病因子尚不清楚,因此被冠以“特发性”,即病因不明。但诸多证据表明该病的发生与一些危险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
致病因素导致
肺泡上皮损伤和上皮下基底膜破坏,致使
胶原蛋白纤维和
细胞外基质过度生成。损伤的肺泡上皮和炎症细胞浸润的
白细胞分泌TNF-α、TGF-β和IL-8等,诱导固有成
纤维细胞增生,趋化循环纤维细胞到肺损伤部位,刺激上皮基质转化和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促进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灶的形成。肌成纤维细胞增生分泌过量的细胞外基质,导致纤维痕及蜂窝肺形成、肺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
流行病学
IPF确切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尚不清楚。IPF的患病率及发病率远比以前估计得高,同时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Raghu等调查了
1996-2000年IPF的发病情况,估计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波动于(14.0~42.7)/10万人和(6.8~16.3)/10万人,认为IPF患病率较前很可能增加。
欧洲几个国家的研究报告,IPF患病率(1~4)/10万人。在美国1992-2003年的IPF的死亡率为50.8/100万人,与前相比,男性增加28.4%,女性增加41.3%。在英格兰和
,由IPF导致的死亡较过去20年已有3倍的增加。该病老年患者常见,诊断时平均年龄67岁,60%的患者年龄超过60岁。男性与女性患病率比例1.4:1.0,发病率男性与女性比例1.3:1.0。既往有吸烟史患者略多。
病理表现
大体病理:肺容积缩小,质地偏韧硬,脏层
胸膜可见局限性
瘢痕。切面观,弥漫性实变区和相对正常的肺结构相间存在,依疾病轻重不同其比例各异,严重受累处可见蜂窝肺。
组织
表现为UIP,成
纤维细胞灶是其重要的特征性所见。
不支持UIP诊断的组织
所见主要有:透明膜形成、
、肉芽肿、远离蜂窝区明显的炎性
细胞浸润、气道中心型病变等。
临床表现
多于50岁以后发病,呈隐匿起病,主要表现为活动性
呼吸困难,渐进性加重,常伴
干咳。全身症状不明显,可以有不适、乏力和体重减轻等,但很少发热。75%有吸烟史。
约半数病人可见
(如下图),90%的病人可在双肺基底部闻及吸气末细小的Velcro啰音。在疾病晚期可出现明显发、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和
征象。
检查诊断
检查项目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IPF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病因的ILD。UIP是诊断IPF的金标准,但UIP也可见于慢性过敏性肺炎、
、结缔组织病(CTD)等。
多有环境抗原暴露史(如饲养鸽子、
等),BAL
细胞分析显示
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沉着病、
或其他职业
肺尘病多有石棉、
或其他粉尘接触史。
治疗
IPF的治疗仍然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除肺移植能延长严重IPF生存期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外,现有的药物能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但不能阻止病情进展。需通过氧疗,肺康复等支持和对症处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关注IPF急性加重、胃食管返流、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等常见并发症评价和处理。
药物治疗
自2011年《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发布以来,有关IPF药物治疗相关的临床研究有了重要进展。2015年美国胸科学会(ATS)/
欧洲呼吸学会(ERS)/日本呼吸学会(JRS)/拉丁美洲胸科学会(ALAT)对2011年《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治疗进行了更新(见下表),对轻度至中度肺功能下降IPF患者,推荐酌情给予
和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虽然
吡非尼酮与
已经用于IPF临床治疗,其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药物费用的昂贵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IPF治疗仍处于困境。针对每一具体IPF患者应积极地选择合适的支持及对症治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氧疗,在静息,睡眠,活动时维持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至少90%以上。吸氧可减轻运动所致的
,提高运动能力。
2.咳嗽是令部分IPF患者倍感痛苦的临床症状之一,口服
可待因和其他镇咳药对有些患者可能有用。
3.肺康复治疗,包括患者评估、运动训练、教育、营养干预和社会心理支持等。稳定患者的心理;根据不同个体的情况制订合适的锻炼计划,有计划地安排日常活动,以维持患者的最佳骨骼肌肉状态,对将来的肺移植有益。
5.获得和维持理想的体重。
6.对所有的IPF患者进行肺移植评价,筛选合格的肺移植候选人,安排的合格候选人肺移植登记和等待。
7.对患者进行系列的肺生理,气体交换,运动能力和HRCT监测,为IPF的预后研究提供准确资料,以优化IPF今后临床处理的决策。
8.关注对胃
,睡眠呼吸障碍,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等常见合并症的进行评价和处理。
肺移植
肺移植是治疗IPF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当肺功能严重不全,
持续迅速恶化,但无严重并发症,且年龄小于60岁,如有条件可考虑肺移植。肺移植可改善IPF患者的生活质量,5年生存率可达50%~56%。
预防
预后
IPF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为2-3年,但IPF自然病程及结局个体差异较大。大多数病人表现为缓慢逐步可预见的肺功能下降;少数病人在病程中反复出现急性加重;极少数病人呈快速进行性发展。影响IPF 病人预后的因素包括:
呼吸困难、肺功能下降和HRCT纤维化及蜂窝样改变的程度,6分钟步行试验(6MWT)的结果,尤其是这些参数的动态变化。基线状态下DLCO\u003c40%预计值和6MWT时SpO2\u003c88%,6-12个月内FVC
绝对值降低10%以上或DLCO绝对值降低15%以上都是预测死亡风险的可靠指标。
历史
随着对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认识深入,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概念及内在含义历经变迁。在Liebow的博性
间质性肺炎病理分类中,首次提出了UIP的概念,
肺炎 描述非感染性炎症,“usual”意指最常观察到的组织病理表现的类型,UIP仅仅是一个
病理学的诊断术语,而非独立的疾病实体。IPF是一个临床分类的术语,以往将隐匿性致纤维化肺泡炎(cryptogenic fibrosing alveolitis)视为同义语。2000年前,以往文献提及的IPF,曾包含数种不同病理类型的间质性肺炎,其临床
病程和预后各不相同。2000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和
欧洲呼吸学会(ERS)发表了有关IPF诊断和治疗的多国专家共识中,对 IPF 做了重新的界定。IPF 被定义为一种原因不明,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普通型
间质性肺炎(UIP),局限于肺部的慢性致
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炎。2011年3月ATS、ERS、JRS和ALAT颁布《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将IPF的定义为原因不明,成人(多为老年),局限于肺,进行性致纤维化的间质性肺炎,其组织
病理学和或放射学表现为UIP型。《IPF指南》首次将放射学 UIP 型表现写入IPF 的定义中,强调识别高
分辨率 CT(HRCT)UIP 型的重要性及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