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英文:Homecoming)是由
严浩执导,严浩、孔良编剧,由
斯琴高娃、
顾美华、谢伟雄主演的
剧情,由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联合拍摄,该片于1984年9月7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影片讲述了中国香港女子姗姗(顾美华 饰)回到中国内地祭奠去世的祖母,与幼年玩伴之间情感纠葛的故事。
《似水流年》被评为20世纪80年代
香港特别行政区10大名片之首。1985年,该片在
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得到10项提名,最终斩获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6个奖项。
影片剧情
来自于香港的女子姗姗前往潮汕状元村,此行的目的是祭奠去世的祖母。换乘渡轮时,姗姗看到干瘪的猴子头颅,她被吓得头晕脚软,不能走路。状元村为归来的数个香港同胞举办了热情的欢迎仪式。知晓有香港同胞晕倒在地,状元村农民孝松(谢伟雄 饰)主动前去把姗姗接回状元村,归来路上,两人认出对方是自己青梅竹马的朋友。姗姗自幼生活在状元村,后来随全家去了
香港特别行政区,再没有回来过。
来到村里之后,姗姗去了祖屋,祭奠了奶奶,将亡父照片放在奶奶遗像旁边。看着幼年居住的祖屋,姗姗感觉熟悉又陌生。夜里,她想起了妹妹,因为遗产的事情,姐妹二人闹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第二天,姗姗拜访了幼年玩伴的阿珍(
斯琴高娃 饰),阿珍现在是状元村小学的校长。下班后,阿珍带着姗姗来到自己家里。阿珍和孝松是夫妻,两人育有一个女孩。阿珍介绍姗姗给孝松认识,握手时,孝松手上的泥水粘到姗姗手上,姗姗像小时候恶作剧一样抹在孝松脸上。阿珍看到这一幕,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也装作无事。晚上,姗姗和阿珍睡在一起,两人敞开心扉,谈起了自己的事情。阿珍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和谐平安,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平淡如水。姗姗时尚靓丽,潇洒从容,但她又疲惫于自己感情经历坎坷,以及与妹妹的纠葛。
第二天,孝松看着姗姗带来的礼物的彩艳包装纸出神。姗姗、阿珍、孝松三人都是青梅竹马,姗姗和孝松之间曾有过朦胧的好感与憧憬,姗姗的离去让这一切戛然而止。而姗姗的归来,再次拨动了孝松的心弦。阿珍看出孝松对姗姗的心意,出言斥责孝松,而孝松一改往日对阿珍的顺从,开口对她反击。晚间,阿珍将姗姗的艰辛遭遇讲给孝松,想让他去宽慰姗姗,还教给他一套演讲稿一样的说辞。孝松耕作水田时,姗姗与他一起闲聊。孝松忽然对姗姗说起了自己想出的劝慰的话语,姗姗没有回应他。看到孝松腿上叮咬着
蚂蝗,姗姗拉着他去街里买了一双水靴。孝松不想收下水靴,却拗不过姗姗。怕此事引起阿珍的不满,孝松将水靴藏在家里房梁上。
姗姗带着阿珍和村里的一些学生,去了
广州市游玩。繁华的城市,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晚间,姗姗和阿珍入住在
白天鹅酒店,精致洁白的房间让阿珍手足无措。姗姗提起话头,责怪阿珍不该让孝松来说教自己,两人争执了几句,有些不愉快。第二天,两人又恢复了和睦。晚间,阿珍一家吃晚饭,一条蛇爬上房梁,将水靴挤落,掉在饭桌上。阿珍看到水靴非常生气,大声责问孝松,两人之间爆发了争吵。孝松离家出走,家里的猪也跑了出去。阿珍追了出去,却不知该追往何方。不久后,孝松抱着猪回了家,这个家庭又归于平静。姗姗辞别了村里老人,她要返回
香港特别行政区了。渡口,姗姗和阿珍依依惜别,孝松忙于耕种没能前来。姗姗将自己的毛巾围在阿珍的身上,两人相拥而泣。汽笛声中,渡轮载着姗姗去向了远方。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团队组建
父亲的猝然逝世,让导演严浩心里产生哀思之情。而这也激发了他创作欲望,构思出一个当代香港市民回
广东省农村老家寻根的故事。严浩主动找到香港青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总监制夏梦,把故事讲给她听,夏梦很喜欢这个故事,并决定与严浩进行合作。尽管有人质疑严浩有过几次失败的商业片拍摄经历,但夏梦了解严浩,认为他能够拍好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最早的名字叫做《纸蝴蝶》,后来改成《似水流年》。
1983年,夏梦和导演严浩来
广州市向
珠江电影制片厂厂长洪遒求援,表示要拍摄一部描写当代
香港特别行政区市民回广东农村老家寻根的散文风格电影,还没有剧本,他们请珠江电影制片厂推荐一位熟悉内地农村生活的编剧创作此本。洪遒推荐了刚进入珠江电影制片厂不久的编剧孔良。
剧本创作
影片名字“似水流年”来源于《牡丹亭》。原词是“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编剧孔良上海出生长大,后在新疆农场的生产队以及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县文工团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他对都市人和农民的生活都很熟悉。接受了创作任务后,孔良与
严浩见面,两人在创作上许多想法不谋而合即合。他俩一气谈了五天五夜,一个剧本的雏形便形成了。之后,孔良去
潮汕地区农村深入生活两个月体验生活,回到
广州市后,他灵感泉涌,伏案七天,就写出了《似水流年》的剧本。
在创作的姗姗和阿珍的戏份时,严浩和孔良紧密合作,孔良代表阿珍,严浩代表姗姗,他们在每一个细节和台词上都精心研究,使之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
选角
1983年,夏梦给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田华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借用演员
斯琴高娃担任新片《似水流年》的主演。斯琴高娃看了剧本后,发现里面有很多
粤语的俚语,她根本看不懂台词内容,就提出了拒绝。之后不久,夏梦再次找到田华劝说斯琴高娃。同时,
严浩也找到斯琴高娃,表示要拍摄一部严肃的视野宽广的艺术电影,这触动了斯琴高娃。
严浩对于姗姗这个角色要求很高,既要有女人味,又要有沧桑感。为了选择饰演姗姗的演员,剧组刊登了招聘广告,有300多人前来试镜。剧组用了将近3个月,淘汰了很多报名者。最后,遇到了前来试镜的
顾美华。她的外形,气质都让剧组满意。尽管顾美华没有演过戏,但她具有很好的表演才能。而且她领悟力强,稍一启发就能演绎出导演要求的表演效果。
严浩选角时尽量物色适合剧本角色的演员,谢伟雄则是广东话剧团的团员,演技不是特别出色,但他的外形很符合导演的对于孝松的理解。
拍摄过程
影片开始筹拍时,预算是200万元左右。拍摄之前,严浩并没有想清楚阿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后来他偶然看到一个乡村教师,就让
斯琴高娃去观察模仿,而后者成功地演绎出乡村教师的韵味。影片是在中国汕头拍摄的。
幕后花絮
《似水流年》是编剧孔良的独立创作的可以拍摄出来的第一个电影剧本。
1987年10月,《似水流年》申请参加金马奖,但由于此片外景地在中国内地,因此被组委会以时间不及为由婉拒。
该片的多位香港幕后人员使用了假名,例如
张叔平便化名“章叔屏”。由于这个原因,这些工作人员在第四届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无法亲自上台领奖,只有张叔平亲身上台领奖。
影片拍摄完成之后,导演严浩请
金庸代取片名。金庸看过剧本后写了多个名字,严浩从中择出三个连同原剧本名《纸蝴蝶》一起交给择名师“盲公陈”,结果择名师认为《似水流年》最好 。
影片音乐
《似水流年》是香港青鸟影业公司1984年出品的同名电影的主题歌,由时年21岁的香港歌手梅艳芳演唱。歌词采用了中国古典诗歌长短句的形式,带有晚唐五代婉约词那种含蓄蕴籍、情怀难遗的韵味。这首歌曲的词作者
郑国江是著名词作家,他这种独特创意,使歌词适合抒发人生感怀。歌曲的曲调,于平稳中见起伏,于舒缓中见紧凑,与画面共同营造出抒情意境,恰当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感,体现了影片的风格。
影片特色
隐喻
拍摄《似水流年》时,严浩对影片定位是对城乡人生活情态进行描绘, 以展现人物在转型时期的心理变迁与内在情感变化。该片具有隐喻性,有潜在的香港回归背景与相关问题指涉。 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返乡或回归的故事, 影片呈现了当时一些港人由于历史时空与母体文化所产生的割裂性, 对回归母体的复杂心情, 其不仅有对中华母体文化的精神依存性, 还有对内地刻板的认知图式与内心焦虑。《似水流年》的
电影叙述, 真实地呈现了港人在彼时焦躁、 恐惧的复杂的心理。
散文式结构
影片采用散文式的结构方式,围绕着姗姗和阿珍、孝松重逢引起的感情涟漪这一主要情节,设置了众多的插曲。如幻出的祖母,队长忠叔、小学生阿强与豆妹,港客超伯等,他们与主要人物和情节之间,互相衬托,构成了真实感很强的社会与人生的画卷。以景写情的手法在影片中经常出现互相。譬如在小学校的杂物间,里面堆满了破旧损坏的桌椅、教具。屋外细雨飘零,屋内空荡、冷落,两个女人在互吐心声。这里环境既使银幕上的两个女人感时伤怀的情绪有了触发点,也在意境上使银幕外的观众产生共鸣。还有在白天鹅酒店,酒店的套房豪华、安静、反衬着姗姗的冷清、孤独。尤其当阿珍离去后,导演拍摄了姗姗独自凭窗远眺的镜头。都市成片的楼群,无边无际,景物给人一种人世苍茫无所依的怅惘之感。所有这一切,都使影片的整体风格达到了和谐与统一。
诗意电影
《似水流年》在诗意镜语方面表现为静止镜头的使用,镜头语言在静中蕴涵的独特动力,通过静谧的视觉美感表达出诗意风格。影片《似水流年》中,从头至尾几乎所有的镜头都固定不动,但是画面之内,却充满着生命的气息和生活的丰富动感。比如开片第一个镜头中泥泞的山路上,远远的一只老鼠窜出来,然后一辆公车远远地驶来,一小一大对比间,乡土气息,便在一个镜头内生机盎然起来。片中这样的镜头比比皆是,通过固定镜头描述生机和活力,传达出诗意韵味。
上映日期
荣誉奖项
获奖情况信息来源
反响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影片中,细腻写实的农村生活与人物含蓄的内心情感交织推进,珊珊的饰演者
顾美华,以恬静从容的表演将观众带入淡然而又挥之不去的乡愁中,连水田、河间小道、光线灰暗的老房子、百年老树这些乡间风土,也在导演静缓的镜头下,诉说着归乡的复杂情愫。当片尾
梅艳芳演唱的同名主题曲响起,熟悉的曲调中,使观众感受到那一缕愁绪。——《
新快报》评
《似水流年》在轻描淡写之间写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故土之间的“远”字,写透了这个“远”字。影片把人情心态挖掘得非常深,而同时,它又使人明白地感觉到人跟人实在难以沟通,心理距离非常远。该片的影像构成和音响构成注重写实,甚至不回避纪实。正因为这种写实的影像效果做得足够真实,才把导演追求的中国美学旨趣,充分地实现在银幕之上。影片透出一股浓烈的真实气息和民族风格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倪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