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理工学院(英文名:Nanning College of Technology)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由天有世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举办。被评为“十大品牌独立学院”“最具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创新创业典型高校”“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实力典范民办高校”“综合实力民办高校”等。
学校前身是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创办于2002年4月,原名桂林工学院博文管理学院。2009年,桂林工学院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工学院博文管理学院随之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2021年,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南宁理工学院。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官网记载,学校有南宁东盟、桂林雁山两个校区。南宁东盟校区位于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教育园区,占地103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桂林雁山校区位于雁山教育园区,占地73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学校现开设有本科专业39个,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广西高校特色专业1个。截至2023年11月,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共1326人,其中专任教师1214人,外聘教师112人。在校学生24780人。学校还拥有校外实习基地100多个。
南宁理工学院在2024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中位列第100+。
历史沿革
2002年4月,由
桂林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合作创办桂林工学院博文管理学院。
2009年,桂林工学院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工学院博文管理学院随之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2010年9月,桂林理工大学与天有世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举行合作举办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签约仪式。
2012年2月,学想16个申报专业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
2017年11月,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南宁校区开工建设。
2018年3月,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立。6月,学校和
广西科技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签署对口支援协议。7月,学校获得3个广西民办高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
2020年11月,经广西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拟同意向教育部申报将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更名转设为南宁理工学院。
2021年5月,教育部同意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举办者由“桂林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变更为“桂林理工大学、天有世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南宁理工学院。
2024年3月28日,南宁理工学院在南宁东盟校区成立社会公益学院,并组织了社会公益学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设有土木与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文理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个教学单位,开设39个本科专业。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广西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广西高校特色专业1个,广西转型试点专业群1个,广西民办高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自治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创新创业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协同育人平台1个,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自治区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有校外实习基地100多个。
参考资料
教学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教师主持、参与的教学、科研项目65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40余篇,获得专利23项,出版专著、教材25部;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学科建设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自强、弘毅”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形成特色鲜明、内涵深厚的“土木工程、财经管理、艺术与传媒、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和人文教育”六大专业群。开设39个本科专业,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广西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广西高校特色专业1个,广西转型试点专业群1个,广西民办高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自治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创新创业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协同育人平台1个,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自治区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设有土木与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文理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单位。
师资规模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900余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49%以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2%以上。有广西创新创业教学团队1个。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学校是北方国际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并与加拿大、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台湾等地区多所高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拥有校外实习基地100多个。学生以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倍受社会称赞的企业欢迎。学校实行人才分类培养改革,为学生构建了专业技能型、创新创业型、考研深造型、国际教育型等多种成才通道,满足了学生多样化成才需求。学校2013年启动微留学项目,至2018年底有600多名学生走出国门开拓视野、提升自我;2018年启动“本硕直通”项目,多名学生收到来自英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两校区现有馆藏图书逾百万册,电子图书300余万册,阅览座位4000多席。大量的
数字资源,覆盖各类学科,包含教学资源、虚拟
仿真实践资源、电子文献资源、电子图书资源、
学位论文资源等。两校区教学辅助管理涵盖学校20余间公共实验室及200间
多媒体教室。系统化、专业化的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教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研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年来,教师主持、参与的教学、科研项目65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40余篇,获得专利23项,出版专著、教材25部;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学校荣誉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荣获“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优秀卫生学校”“自治区节水型高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广西五四红旗团委”“广西民办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广西民办学校突出贡献奖”“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学校”“全区普通高等学校留桂就业工作贡献突出单位”等荣誉。2013-2023年,连续被新浪网、
新华网、
央广网等评为“十大品牌独立学院”“最具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创新创业典型高校”“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实力典范民办高校”“综合实力民办高校”“年度综合竞争力品牌高校”“中国标杆型民办高校”等。
学校在京领新国际所发布的“2019年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300强”中,位居第195名。
学校排行
在2024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中位列第100。
校园文化
校徽
南宁理工学院的标识图形整体呈圆形,与众多知名高校标识保持共性,体现圆满、和谐的品质,寓意学校追求师生在学业、事业、工作、生活上的圆满和顺利。
“南宁理工学院”校名采用毛泽东书法集字,环绕在标识上半部分,大气磅礴,气势恢宏,极具阳刚之气,又有秀婉之美,寓意学校培养学生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优良品格塑造,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继任。
标识颜色以蓝色为主色调,由湖蓝色向深蓝色过渡,由天空蓝向宇宙蓝转换,体现理工类高校严谨、科学、务实、创新的办学特性,既与原学院的标识相传承,更着眼学院未来的发展;既有工科的精神,又有文科的气质,文礼兼备,博学约礼。
标识中心以南宁理工学院校名“南”“理”的首字母N和L作为创意元素,采用N、L共用笔画的创意表现形式,呈现出中国古代经折装书籍的形态,既体现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的教育属性,又寓意文化的交融与历史的传承。结合标识颜色既彰显学院举办地的环境优势和学院实施蓝海战略的愿景,又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理工特色和以文化育人的核心。
标识中部半圆形弧线与开放性圆环,构成地球表面,凸显学校国际化的办学视野和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又能将其视为一轮冉冉升起的旭日,寓意学校、学生朝气蓬勃的成长。
标识中数字“2002”说明学校建于2002年,在标识中显示建校时间,既表示感恩各级领导、各届人士对学校成长的关心支持,更彰显不忘教育报国的初心,牢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使命。
整体图案简洁流畅,姿态灵动,内涵深刻,既立足中国文化,又充满现代气息,更具国际视野,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特色。
校训
厚德 博学 自强 弘毅
“厚德”意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厚德”是一种行为方式,期望师生员工以“德”作为修身目标,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治校;“博学”意为博采众长,学问渊博。“博学”是一种价值追求,倡导师生努力学习、博采众长,追求广博学识和渊博学问;“自强”意为自立图强,奋发向上。“自强”是一种责任担当,要求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之精神,树立为国家繁荣昌盛刻苦学习、积极奉献之伟大志向;“弘毅”意为抱负远大,坚强刚毅。“弘毅”是一种精神动力,体现学校坚持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和创业精神,勉励师生刻苦、坚韧、求真,以坚毅刚强之品格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不断为国家作出新贡献。
校园环境
学校有南宁东盟、桂林雁山两个校区。南宁东盟校区位于南宁教育园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103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桂林雁山校区位于雁山教育园区,占地73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