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下辖区,地处南京主城东南,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区,东与
江宁区上坊接壤,西与
建邺区相连,北与
玄武区、
鼓楼区两区交界,南与
雨花台区相邻,区域面积49.11平方千米。秦淮区下辖12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政府驻地为五老村街道太平南路69号。截止到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4.21万人。
秦淮区地貌单一,以平原为主,间有若干座小山岗。区境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冬夏长,春秋短。区内水系均为秦淮河水系,全区水域面积296公顷。战国初
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灭吴后,在古长干里修筑越城,为秦淮地区建城之始,同时也为南京筑城之始。宋、元、明至清中叶,今区境分属上元、江宁两县。2013年2月17日,国务院同意撤销南京市秦淮区、白下区,设立新的南京市秦淮区,以原秦淮区、白下区行政区域为新的秦淮区行政区域,秦淮区人民政府驻五老村街道太平南路69号。同年3月28日,新的秦淮区正式揭牌成立。
秦淮区有现代金融服务、高端商务商贸、文化旅游、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形成“4+1”主导产业体,重点企业有南钢国贸、联通物联网等规模以上企业859家,华设设计、中航无人机等市级总部企业33家,江苏银行等主板
上市企业10家。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1.47亿元,区内无第一产业,三次产业占比为0:6.8:93.2。2023年4月,秦淮区入选《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研究报告》,
江苏省排名第五位,全国排名第六十位。
秦淮区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国家5A级景区,截至2021年12月,区内现存各级文物共124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1处、省级文保单位20处。全区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1项、非遗传承人127人,秦淮灯会、秦淮灯彩、南京白局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和丁氏痔科医术等17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内还拥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等大专院校,以及28所、55所等37家科研机构。2022年8月,南京市秦淮区获“省级双拥模范区”荣誉称号。
名称
秦淮区是古都金陵的起源,因历史文化名河
秦淮河贯穿全境而得名。1955年8月,由南京市第三区改称为南京市秦淮区。1960年,改称秦淮人民公社。1966年8月,改称遵义区。1973年12月,复名秦淮区。2013年2月,原秦淮区、
白下区合并为秦淮区。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秦淮地区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与秦淮河密不可分。远在石器时代,淮水流域即有人类活动,是南京的发祥地之一。
战国初
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灭吴后,在古
长干里修筑越城,为秦淮地区建城之始,同时也为南京筑城之始。
姬扁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置金陵邑。金陵之名始于此,今秦淮区在此邑范围内。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朝初属会稽郡,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始皇帝东巡会稽,自江乘渡(今南京市东北),以望气者言,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
秦始皇便下诏开凿方山,断垄为渎,引
秦淮河入江,以破除所谓的“王气”,故后来称该河为秦淮河。并改金陵邑为
秣陵县,今区境属之。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
孙吴改
秣陵为建业,秦淮地区属之。东吴有“顾、陆、魏、虞”巨族。
晋朝太康二年(281)分淮水北为建业(三年改建业为建郊)。秦准地区以准水为界,南属袜陵,北属建业。
东晋、南朝相继立都建康,区境分属建康、林陵两县。东晋有名的乌衣巷,居住着
王导、
谢安两大世族。水嘉之乱,大批琅郡人随
司马睿司马睿南渡,在建康者千余户。《建康实录》记,东晋大兴三年(320年)秋七月,元帝新立怀德县以安琅琊郡人,寄治京邑,为东晋置侨县之始。在建康宫城南七里,建初寺路东,即今花露岗以东地带。初置,有县令而无辖地,后改名费县,移出今区境,于东晋宫城西北三里者阁寺西,约在今鼓楼岗偏西处。南朝梁
天监元年(502年),
萧衍置
同夏县于其故里,约在今红花镇辖区东部。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开皇九年(589年),
杨坚平定陈,下诏平荡城邑宫室,用于耕垦。于
石头城置蒋州,废丹阳郡。
大业二年(606年)春正月,并
秣陵镇、建康、同夏三县入江宁县。唐时县名屡屡改变,区境隶属依旧
杨吴、
南唐几度兴工筑金陵府城。分秦淮水为城内、城外两支,均在今区境。内秦淮沿岸居民区和商业区遂人城中。杨吴重置江宁县,
上元县、江宁两县同城而治,南者时在风台山西南,两县同署;以御街(今中华路)东西分界,今秦淮区中华路以东属上元,以西属江宁县。唐开元十四年(726年),
李白首次游金陵,吟《登金陵凤凰台》等诗篇。
开元十九年(731年)
杜甫游瓦官寺,观
顾恺之所画维摩诘像。
五代十国,杨吴天十一年(914年),始拓昇州城,淮水一段今“十里秦淮”筑入城内。杨吴天祐十四年(917年)分出
上元县南19乡,当涂北2乡,设立江宁县。县署在城南风台山西南。
南唐昇元二年(938年)六月,改瓦官寺为昇元寺,吴兴阁为昇元阁。同年,建
国子监于镇淮桥北。昇元六年(942年)正月,金陵大水,
秦淮河水溢,筑堤为
斗门区以疏导之。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夏、秋,大旱,发生蝗灾,秦淮河干涸,可以徒步。
宋朝,今区境分属上元、
江宁区两县。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吴越兵烧异元阁,避难其上者,焚死数百人。景元年(1034年),自浮桥东北迁
孔子庙于府治东南(今夫子庙所在地),并于此设学府。
南宋建炎三年(1129)四月,
赵构幸江宁,以保宁寺(即原建初寺)为行宫。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
江宁县达鲁花赤吴德以越城侧故
县尉衙改江宁县治。至元十六年(1279年),设东、西织染局于建康,东织染局在区境贡院地。
至顺二年(1331年)立封至圣夫人碑,封四氏碑于文庙。
明清时期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江宁县治自越城迁南银作坊(今长乐路西段),即宋东南佳丽楼故址。编里七十有四,坊厢三十有六。
洪武七年(1374年)九月,
朱元璋下诏设宝钞提举司。下设钞纸、印钞二局,宝钞行用二库。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月,以旧国子学为应天府学,将上元、
江宁区两县学并入。
永乐十年(1412年)六月十五日,在天禧寺故址动工兴建
大报恩寺和
报恩塔。
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初一,建成。塔庙之盛,旷古无与为比。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意大利人
利玛窦来南京,涉足
秦淮河,观瞻
孔子庙,祭奠
孔子。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五月,秦淮河竭,10日后忽大雨,涨水半个多月。
清代,
顺治十四年(1657年),
李渔迁居金陵城南门东,并开设芥子园书铺。先后写成剧本《凤求凰》及杂记《
闲情偶寄》等。同年,
江南贡院发生科场舞弊案。
康熙帝七年(1668年)七月二十五日,地震,水翻波斗,屋倾墙,人站立不住。
康熙二十三年(1683年),康熙皇帝南巡至江宁府,幸
大报恩寺,登塔最高顶,御书匾额,赐金佛一尊,金刚经一部,供奉塔顶。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三月,康熙南巡至
江宁区,赐卜守备世俨(居白塔巷)“尽节边疆”匾额。
爱新觉罗·旻宁八年(1828年),修南阙石道自
长干桥至
镇淮桥。同年,重建聚宝门城楼。道光九年(1829年),
江宁区布政使
贺长龄浚城内外河道。道光十一年(1831),
林则徐调任江苏巡抚,奉命人闱监临江南乡试。清中叶,
上元县、江宁两县分界线变为沿中正街(今
白下路东段)及古运读河道南北划分,区境遂全属江宁县管辖。
同治四年(1865年)正月,疏浚
秦淮河。二月,复兴尊经、
凤池书院,钟山书院迁至光寺故址。五月,移金陵官书局子铁作坊飞霞阁,在聚宝门外西天寺故址建金陵机器制造局。同年,重建上江考棚和下江考棚。光绪六年(1880年),
江宁区知府蒋启文勋续修府志,
汪士铎为总。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22年(1933年)3月,南京市划设8个区,第三区范围为"钟阜路(按:今中华路)以东,东冶路以西,青溪以南,
长乐路以北",是以
孔子庙为主的商业中心区。第四区范围为"南钟阜路以西,长乐路、
秦淮河、水西门以南、
雨花台以北沿城向西",即通常称"门西"一带的居民稠密区。今区境大部分在第三、四两区范围内。
民国27年(1938年),伪南京市自治委员会划全城为4区,第三区改属一区、第四区改属二区:伪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时期、汪伪国民政府时期仍属一、二区。民国34年(1947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抗战以前区划,再建第三、四区。辖区边界有部分变动。第三区面积2.18平方千米,第四区面积为2.2平方千米。两区分别建立区公所,同属城南警察分局管辖地域解放初,区境仍为民国原第三、四区范围。民国时期经过几次调整,至1927年,南京实行区划,区境基本在三区、四区范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以原南京市第4区为基础,增加第3区大部分和原第11区一部分,建立新第三区。1955年8月,新第3区改名秦淮区。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后,将郊区建制镇交由城区管辖,秦淮区辖有西善桥镇、雨花镇和红花镇。1960年4月26日,秦淮区人民委员会改称秦淮人民公社,6月(区组织史作4)月),
雨花台区人民公社划入。1962年7月雨花台人民公社划归市郊区工委管辖,11月恢复秦淮区人民委员会名称。1966年8月秦淮区改称遵义区,1973年12月恢复秦淮区原名至今。
198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调整区界,将原属于
建邺区的徐家巷、外关头2个居民委员会和原属于雨花台区的七里街、扇骨营、七里村3个居委会划归秦淮区。1984年至1986年,先后又将原雨花台区境内的路字铺、节制闸、秦虹村3块"飞地"划给本区。1995年4月,南京市人民政府进行了建国后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属
雨花台区红花镇和大校场机场用地范围面积15.94平方公里,整体划归秦淮区管辖。1997年4月,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秦淮区成立秦虹街道办事处,范围:东起
大明路,西至龙蟠南路,南起宏光路,北至外
秦淮河,总面积1.54平方公里,调整后全区总面积为23.01平方公里,办事处有夫子庙、饮虹园、双塘、钓鱼台、中华门、秦虹6个街道和红花镇1个镇。
2001年,红花镇被改为秦淮区下属的一个街道。2002年2月,秦淮区街道办事处进行如下调整,撤销饮虹园街道办事处,其管辖范围并入
孔子庙街道办事处;撤销钓鱼台街道办事处,其管辖范围并入双塘街道办事处;扩大秦虹街道办事处管理范围,将原夫子庙街道办事处龙蟠中路以东地区划归其管辖;扩大中华门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将红花街道办事处龙蟠南路以西地区划归其管辖;调整后全区街道办事处由原来的7个调整为5个。2013年2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于调整南京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南京市秦淮区、
白下区,设立新的南京市秦淮区,以原秦淮区、白下区行政区域为新的秦淮区行政区域,秦淮区人民政府驻
五老村街道太平南路69号。3月28日,新的秦淮区正式揭牌成立。
地理
位置境域
秦淮区地处南京主城东南,是南京市四个主城区之一,全区东西最宽约23.2千米,南北最长约16.4千米,区域面积49.11平方千米,坐标区间为北纬32°0'18"~32°0'48",东经118°48'2"~118°47'37" 。东与
江宁区上坊接壤,西至外秦淮河与
建邺区相连,北以
中山东路、
汉中路为界与
玄武区、
鼓楼区两区交界,南以
雨花东路、卡子门大街为界与
雨花台区相邻。
气候
秦淮区境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每年4月1日进入春季,历时约68天;6月8日进入夏季,历时约102天;9月18日进入秋季,历时约55天;11月12日进入冬季,历时约140天。冬夏长,
春秋短。
常年平均气温15.3°C,冬夏温差较大。春季(3~5月)平均气温15°C左右。夏季(6~8月)月平均气温为28°C左右,7月中旬至8月下旬出现>35°C高温天气。秋季(9~11月)9月上旬仍有夏暑余威,俗称"
秋老虎",为时不长,早晚凉爽。10月气温日差为9.9°C,下旬起有寒流侵袭,最低气温可降至0°C左右。冬季(12~2月)1月天气最冷,平均气温2.3°C,常出现
寒潮天气,其中以12月为多。
全年日照时数约为2105小时,日照率约在47%左右。春季日照时数为512小时,平均每天5.6小时;夏季光照充足,日照时数占全年的33%左右,约为693小时;春、秋两季日照数相比,秋季多于春季。
全年降水量为1030毫米左右。春季降雨日数为33.7天,占春天数36%,3、4月连阴雨天气两年一遇,机率分别为41%和38%;夏季降水量为全年中最多,占45%,达43毫米左右,6月中下旬进入梅雨季节;秋季晴日天数为全年最高;12月降水量为全年最少少,占2.8%左右。
地质
南京有7亿多年地质历史,它经历了三次由海上升为陆的造陆运动和一次翻天覆地的造山运动以及两次猛烈火山喷发。秦淮区境内属扬子古陆的北部边缘,基底主要是轻变质的
片岩和变质的火山岩,
同位素年龄约在8.64亿—10.31亿年。基底上的沉积盖层约8000—9000米,为震旦系至第四系
沉积物。南京地区的大地构造位于扬子断块区的下扬子断块,基底由上元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组成,覆盖层由华南型古生界及中生界、新生界组成。本地区地貌属于
宁镇丘陵地区,系属老山山脉余脉向东北延伸的低丘地带。
中华门内东边(简称门东)有赤石矶(一部分)、周处读书台;中华门内西边(简称门西)有花露岗(
五代十国称花盈岗,有古凤凰台),城外有宝塔山,红花镇境内有客子山、夹岗。
地形地貌
秦淮区属低山丘陵区,呈东南低西北高之势。沿线附近有翠屏山、
牛首山、方山等,地形起伏较明显。有秦淮河谷平原,地势低平,地面水系较多,地表水蚀严重,形成沟岗相间的的波状地形景观,地面标高在6~12米之间。秦淮区地貌,以平原为主,间有若干座小山岗,中华门内有赤石矶(一部分)、花露岗,城外有
狼山,红花街道内有窨子山、夹岗,山岗高度10~30米。
水文水利
水文
秦淮区属于长江流域,外秦淮河穿区而过,区内水系均为秦淮河水系。全区水域面积 296 公顷,共有30条主要河道及9个小微水体,其中列入江苏省骨干河道名录(2018 修订) 3条。区域内河道考虑区位及汇水范围,可分为外秦淮河水系、 内秦淮河水系、东南护城河水系、运粮河水系、南部新城水系。流经区域的有秦淮河、青溪、玉带河、响水河、运粮河及小运河等河流。
秦淮河区境段全长约4.2千米,宽12~28.18米,历史上称"内秦淮"。玉带河河宽7.35米,长1.16千米。响水河全长4千米,宽30米。运粮河全长3千米,区境内仅河口一段约500米。小运河明初开,区境段长约50米,宽约20米。
水利
秦淮区有
抚顺大伙房水库、蟠龙水库、门楼水库等多个水库,以及九龙泵站、秦虹泵站、龙苑泵站、象房村新泵站、象房村新泵站等多个泵站,还有
武庙闸、太平门闸、七桥瓮引水泵站 (
月牙湖)等补水节点。
大伙房水库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水库总库容为2000万立方米,水位高程为13.5米。水库的主要功能是储水、供水、防洪和灌溉。目前,大伙房水库已经成为南京市区的重要储水设施之一,为市区提供了大量的饮用水和灌溉水。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秦淮区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地表水资源量年内分布不均且具有一定年际变化。2020年全区地表水资源量0.45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915.2毫米,地下水资源量0.02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 0.468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18年末,全区土地总面积4910.98公顷。其中:农用地191.87公顷(耕地112.66公顷,园地14.43公顷,林地23.55公顷,其他农用地41.44公顷)、建设用地4592.1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931.5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54.7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81公顷);未利用地126.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2.12公顷、草地4.13公顷)。
生物多样性
植物
秦淮区有浮游植物5门32种。
秦淮区
南京郑和公园有一株紫藤王,属于
豆科蝶型花亚科紫藤属落叶攀援缠绕性大
藤本植物。相传为
郑和亲手种植,地径110厘米,主干长20米,树冠40平方米,树龄600年。
动物
境内有
浮游动物3纲14种,底栖动物5纲9种。
秦淮河上还有罕见水鸟
斑鱼狗鸟,属
翠鸟科一科,以小型鱼类、
甲壳亚门、昆虫为食,2008年被列入鸟类红色名录的珍稀鸟类。
自然保护区
秦淮区不涉及国家级和省级重要湿地,市级重要湿地有南京市秦淮河市级重要湿地(秦淮区段)和南京市秦淮区月牙湖市级重要湿地,面积分别为 127.35 公顷和 66.01 公顷。
自然灾害
秦淮区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风灾、雹灾等。1991年7月发生大洪涝,区内532户居民1.3万平方米住房进水受淹,13户居民房屋山墙和房檐塌、断裂。
2023年6月18日,南京市区突降暴雨,造成城区部分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道路积水、井盖堵塞、污水外溢,秦淮区一路边土堆发生塌陷。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秦淮区下辖12个街道、107个社区,1个省级开发区。区政府驻地为五老村街道太平南路69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止到2022年末常住人口74.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7.57万人,总户数26.35万户。按性别分:男性32.81万人,女性34.75万人。男女性别比94.4:100(女性为100)。按年龄结构分,0-17岁8.74万人,18-34岁10.46万人,35-59岁26.25万人,60岁以上22.11万人。全年出生0.29万人,出生率4.36‰,死亡0.55万人,死亡率8.17‰,自然增长率为-3.81‰。
民族
全区常住人口中,
汉族占绝大多数,另外还有3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的
回族、
满族居住历史悠久,人数较多,其他民族大部分是1949年后因工作调动、工作分配、人学、结婚等迁人境内。七家湾一直是回民较多又回汉混居的地区,少数民族家庭占总数的16%。世代生活在七家湾地区的回族,是秦淮区现有少数民族的主体,其地所属的朝天宫街道是秦淮区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地区。
方言
秦淮方言,是南京市老派方言的代表。语音的主要特点是分尖团。秦淮方言共有21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共有42个韵母,包括10个儿化的;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人声5个声调:儿化音很多,而且开、齐、合、撮四呼俱全:其轻声和普通话一样,也是一个轻而短的调子,而实际音高并不固定,全要取决于前一个
音节的声调。秦淮方言在南京方言中,与城北语言相比,语音变化较慢。
宗教信仰
秦淮地区民间信奉的宗教有佛教、
道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尤以信奉佛教为多。区境有南京地区最早的寺庙
建初寺;名僧人有
康僧会,诗僧
憨山德清雪浪,画僧
髡残、
石涛。基督教办有学校和医院,伊斯兰教亦办有学校,皆留有遗迹。
孙吴时,
孙权在秦准水南为西域僧人康憎会造建初寺,是南京地区第一座佛教寺庙。秦准地区先后建有著名的道场寺、瓦官寺、光宅寺、临秦寺、安乐寺等寺庙。
南唐保大七年(949年)置修真观为女冠观。清
同治年间,基督教传入南京。光绪八年(1882年),美国教会组织江安大会在门东半边营17号建汉中堂半边营分堂,此为区境内第一座基督教堂。宋至元代,
伊斯兰教已传人秦淮地区。
秦淮区经登记且有正常宗教活动的场所有15处。其中,
天主教1处、
基督教7处、佛教5处、伊斯兰教2处,另外太平南路清真寺虽有登记,但因拆迁停止宗教活动。
道教天后宫因内部整顿暂时取消登记。全区共有教职人员72人、信教群众4万余人。基督教红梅巷聚会点为四星级宗教活动场所。
经济
综述
秦淮区无第一产业,经济产业中现代金融服务、高端商务商贸、文化旅游、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是其主导产业。外贸业务主要集中在钢铁、纺织、机电、化工四个大类,区内南钢国贸、
汇鸿集团等作为全市重点进出口企业,进出口业务已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1.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增加值95.69亿元,同比增长0.0%,占GDP比重6.8%;第三产业增加值1305.78亿元,同比增长5.5%,占GDP比重93.2%。全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29.9元。2023年4月,秦淮区入选《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研究报告》,
江苏省省排名第五位,全国排名第六十位。2023年上半年,秦淮区完成进出口总额378.2亿,同比增加1.3%,序时进度完成率47.9%,进出口规模、序时进度及增幅均排名主城第一。
第一产业
秦淮区无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秦淮区第二产业中有重点企业有南钢国贸、联通物联网等规模以上企业859家,华设设计、中航无人机等市级总部企业33家,江苏银行等主板
上市企业10家,秦淮风光、
云创数据等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股权转让系统挂牌企业61家,锦创科技、贝登医疗等培育独角兽企业9家,
普旭软件、新通智能等瞪羚企业21家。重点项目有紫云智慧广场、白下高新区数据产业园等产业发展类,南部新城市中医院、南外新校区等社会事业类项目共113个。
2022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9.18亿元。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20.72亿元,同比下降0.6%;重工业产值148.46亿元,同比下降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2.58亿元,同比下降12.2%,利润总额8.95亿元,同比下降22.2%。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35家,其中一级资质27家,二级资质47家,三级及其他资质61家。全年实现
建筑业总产值147.13亿元,同比下降4.0%。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内重点产业有现代金融服务,高端商务商贸,文化旅游,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重点企业有
南钢股份国贸等规模以上企业859家,江苏银行等主板
上市企业10家秦淮风光、
云创数据等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股权转让系统挂牌企业61家,锦创科技、贝登医疗等培育独角兽企业9家,普旭软件、新通智能等瞪羚企业21家。重点项目有紫云智慧广场、白下高新区数据产业园等产业发展类,南部新城市中医院、南外新校区等社会事业类项目共113个。
2022年,全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9.82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限上零售额728.98亿元,同比下降5.8%。贸易销售全区实现全口径贸易业销售额3146.66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批发业销售额2170.87亿元,同比增长6.2%,零售业销售额837.97亿元,同比增长3.3%,住宿业销售额13.77亿元,同比增长2.5%,餐饮业销售额124.05亿元,同比下降4.0%。
经济功能区
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组建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涵盖紫荆科技园、南工院金蝶科技园、光华科技产业园、中航科技城、金陵智造创新带、秦淮硅巷。
核心区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智能制造、物联网为主导产业;紫荆科技园以航空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致力于打造具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南工院金蝶科技园以软件研发、
电子商务为主导产业,已引进金蝶软件、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电气、
指南针科技导航等知名企业170余家;光华科技园以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主导产业,已集聚首屏科技等企业101家;中航科技城以科技、高端商业商务为主导产业,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 “航空
硅谷”;金陵智造创新带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通信技术产业,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特色产业集聚区,智能制造研究和众创空间的引领辐射区。
秦淮硅巷将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科创资源,依托产业空间载体,发挥政策优势,围绕创新生态链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际领先的政产学研金高度联动发展区、科技成果转化引领辐射示范区。
重要企业
南钢国贸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江苏省钢铁工业摇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
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4次获得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中国
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A+级企业(最高等级)、中国卓越钢铁企业全球影响力品牌。南钢国贸是南钢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窗口,承担着南钢原料、项目及备件进口、钢铁产品出口及南钢外事管理等业务。
汇鸿国际集团
江苏汇鸿国际集团成立于1996年,是江苏省属大型企业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的重要子公司。公司以纺织服装、食品生鲜、绿色循环、大宗业务为重点领域,打造基于产业链生态的供应链集成运营体系,深度服务实体经济、民生保供、乡村振兴和消费升级,业务范围涉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绿色板材、废纸回收、纸浆等业务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社会事业
教育
2022年,全区现有幼儿园72所(共88个办园点),小学39所(含特殊教育学校2所、民办小学3所),初中12所(含民办初中2所、市属中学初中部2个),
普通高中5所,高等职业学校1所,教师发展中心、少年宫(少年儿童校外活动基地)、开放大学各1所。新增南京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3所、南京市级党建文化品牌示范点6个、获评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5个。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
特等奖1项、
一等奖4项、
二等奖8项。全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7%,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达87.3%。区内拥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
卫生健康
区内卫生设施优良、种类齐全,其中包括省中医院、八一医院、市第一医院等
三级医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基本形成了高效便捷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月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全国首批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截至2022年末,全区有区属医疗卫生单位17家,其中现有
二级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公共卫生单位3家;全区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1105张,其中医院拥有病床9595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7654人,其中执业医师、
执业助理医师6663人,注册护士8157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58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866人(含市妇幼1816人)。
科技
十三五期间,秦淮区实习“一区多园”管理模式,形成数字经济、研发设计、智能交通等特色产业,建成
日本、
芬兰2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白下高新区税收年均增幅13.8%,综合考核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科技型中小企业五年增长13倍、超950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3倍、达485家,新增培育独角兽、
瞪羚企业32家,成立新型研发机构18家。市级以上科创载体增至56个,在孵企业及初创团队2500余家。引进高层次人才249人、“两院”院士9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王泽山院士及其团队成功落户。入选高峰人才2人、创新型企业家14人、市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8人。新增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市级备案3家,累计孵化引进企业273家,全年营收突破11亿元;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超72亿元。6家企业入选省产研学合作项目,1家企业入选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南航大、金科院两所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建成开园,全市首个硅巷创新实验室在秦淮揭牌。
2022年,全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259件,高维持年限(十年以上)发明专利数量1552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0757件;全年共1240家企业通过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212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30家,净增59家,其中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8家。
晨光股份、
莱斯信息、华设设计入选新一轮省创新型领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引进企业239家,全年营收突破20亿元;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83.77亿元。15家企业入选省产研学合作项目,1家企业入选市级重大科技专项。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
文化事业
2022年,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
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2个。全年开展线下文化活动1800余场,服务人次逾150万人。区内拥有省、市70%的新闻传媒、文化艺术团体,包括省演艺集团、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秦淮区图书馆创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顺利通过省市领导验收;秦淮区图书馆、门东游客服务中心、文采书屋三家单位获评获评2021年度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其中,门东游客服务中心被评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优秀案例。秦淮·非遗馆建成使用,总面积约7400平方米,总展陈项目135项,集展示展销、互动体验、传承交流、活化利用等功能于一体。
体育事业
2021年,秦淮区建成双龙足球
体育公园,全区有61片足球场地,指导区足协成立街道社区足球组织,积极开展“区
足协杯赛”,“区长杯”等足球比赛,全年完成400场业余比赛,参与人数达15000人次。升级改造武定门
体育公园,建成明外郭高桥门体育公园、双龙体育公园;完成
月牙湖公园篮球场等7处体育场地灯光亮化升级;建成机场河健身步道3.2千米;完成40套健身路径更新改造工作。
2022年在省运会上取得了6金11银9铜好成绩。选拔射箭项目人才5人、排球项目14人、游泳项目9人,完成区对市队输送运动员工作,6个项目共输送23名人才。全年开展社区运动等各类健身活动450次。完成新建2个百姓健身房,3片灯光球场,3公里健身步道和5处户外公共储物柜,更新55套室外健身器材。
环保
十三五期间新建绿地9块、
口袋公园1个,新增绿化面积3.1万平方米、绿道24公里。8个市考以上断面达标率100%,全域水质持续向好。出台秦淮“十四五”城市更新行动计划,重点推进15个居住类城市更新项目。完成光华路、陵路等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打造状元境、苏家桥等50条精品街巷。
2022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1天,优良率79.7%,较去年下降1.9个百分点, PM2.5全年均值为29.2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6.4%。全年共58场
降水,平均pH值为5.56,其中12场
酸雨,酸雨率20.7%,区域内降尘均值3.32吨/每月•平方千米。2022年全区重点断面水环境质量考核达标率100%。国考
七桥瓮断面水质年均值为Ⅱ类,较2021年有所提升,市考铁窗、西水关、凤台桥、解放南路桥、石杨路桥、双麒路桥、过兵桥断面年均值均达到或优于考核目标,其中铁窗棂、西水关、凤台桥、解放南路桥、过兵桥5个断面年均值达到Ⅲ类。功能区噪声达标率93.3%,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有22个,昼间均值52.9分贝,同比持平。交通噪声监测57个路段,平均值为67.5分贝,同比上升0.1分贝,其中达标50条,达标率87.7%,较上年下降5.3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
2022年,企业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净增缴费人数4609人,本市户籍中断缴费人员续保人数5174人,新增参保单位户数3665户,三项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征收总额42.10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周期性免费体检6.88万人。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单位1.11万户,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100%。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010万元、低保金和残疾人补贴、法律援助等救助资金8980 万元。秦淮区截至2020年末,共有37家养老机构。
202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1.97万人、援助困难人员就业2794人;新增大学生就业参保8.58万人;培育自主创业5125人、大学生创业833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3万人次、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895人次、开发青年(含高校毕业生)就业
见习岗位3388个。
交通
综述
区内路网完善、交通便捷,有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高铁等交通方式,宁路、双桥门、
赛虹桥等立体交通枢纽贯穿全区,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在区内交汇,拥有宁杭、宁沪、宁马、绕城等十多条对外高速通道,紧邻
亚洲规模最大的铁路枢纽——
南京南站,距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
公路
铁路
秦淮区辖区内高铁线路包括
宁杭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南沿江高铁;铁路线路包括
宁芜铁路货运线、宁芜铁路客运线;高速公路包括
绕城高速公路、
宁杭高速。
公共交通
秦淮区有5条地下轨道10个站点经过。10号线东西穿越规划区;6号线南北穿越规划区至南京南站; 南京南站可换乘1号线至老城,S1号线至机场,
南京地铁S3号线至
河西新城;3号线通过规划区,5号线穿越规划区至
江宁区方向。
地铁五号线,地铁5号线全长约37千米,全部为地下线,共设地下车站30座。该线起自既有S1线的吉印大道站,沿吉印大道向东走行,下穿机场高速,向北下穿九龙湖,之后转向诚信大道向东走行,后向北沿竹山路、土山路敷设,在下穿土山机场、宁杭高铁、京沪高铁及绕城高速后,沿南部新城内部规划国际路和冶修二路行进,接着左转进入光华东街、建康路、升州路,后沿莫愁路、上海路、中山北路北行,下穿郑和中路高架后,向西北转入规划下关大道、规划滨江路,在方家营路路口设终点站方家营站。
地铁六号线,
南京地铁6号线全长32.5km,全部为地下线,除南京南站为既有站之外,共设车站18座,分别为夹岗、红花机场、市中医院、大校场路、光华门、
南京故宫、富贵山、锁金村、
长途东站、丹霞路、营苑南路、万寿村、燕尧路、新港开发区、兴智路、新生圩、刘家库、
栖霞山。
人文
综述
截至2021年12月,秦淮区现存各级文物共124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1处、省级文保单位20处,市级文保单位51处,区级文保单位42处,区控1处。另有秦淮区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177处。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的有秦淮灯会、秦淮灯彩、南京白局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和丁氏痔科医术等17个项目,列入省级的有25个项目,列入市区级的有51个项目。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1项、非遗传承人127人。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12月,秦淮区现存各级文物共124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1处、省级文保单位20处,市级文保单位51处,区级文保单位42处,区控1处。另有秦淮区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177处。
资料来源:
明故宫
明故宫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山东路南北两侧,原是明代皇宫所在。明故宫开创了皇宫自南而北中轴线与全城轴线重合的模式,这种宫、城轴线合一的模式,既是南京特殊的地理条件使然,也是遵循礼制、呼应天象、顺应自然建设的杰作,其整体布局、建筑形制成为后来明中都和北京紫禁城的设计蓝本。
李鸿章祠堂
南京李鸿章祠堂位于秦淮区四条巷77号,早先称李文忠祠,简称李公祠,系1992年公布的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公祠原址为
清代江宁府城左守备衙署,东至四条巷,南临文昌巷,西抵
长白街,北边为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大楼。
聂氏宗祠总体格局较为完整,现存大小照壁、祠门、享殿、厢房、荷花池等主要建筑,御碑一通,宽约1米,高约4米,碑文内容为
光绪帝奉慈禧皇太后之命下的诏书。据文物志记载,李
公祠耗资8000两白银。该建筑群占地面积8120平方米,长144米、宽58米。整个建筑群
坐北朝南,分东西两路。东路为祠堂,前后五进,两侧有厢房;西路为住宅以及花园、鱼池、亭台、楼、回廊一应俱全;两路各有照壁,中间有甬道相隔。
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淮区有各级非遗项目98项,其中有
昆曲、中国古琴艺术·金陵琴派、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南京云锦4个人类非遗项目,还有秦淮灯会、南京白局等10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列入省级的有25个项目,列入市区级的有51个项目。区内有243位代表性传承人、数十个非遗传承和展示场所。
灯彩(秦淮灯彩)
秦淮灯彩据史书记载秦淮灯彩的历史长达1700多年,早在
东晋时期,南京地区就已出现了有关灯彩的文献记载。
南梁时期灯彩从深宫禁苑走向民间大众,《
宋书》《列灯赋》等多首诗文均有描述,当时南京元宵灯会“灯火满市井”的壮观景象盛冠全国。
朱元璋在南京将
元宵节张灯时间延长为10天,
秦淮河灯彩艺术得到迅速发展,鼎盛时灯彩品种达300种之多,有“秦淮灯火(彩)甲天下”之美誉,一直影响至今。秦淮灯彩汲取中国传统纸扎、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艺术之长,在制作中综合木工、漆工、彩绘、雕饰、泥塑、编结等诸多工艺手段,形成自己的技艺特色,客观地反映了民间灯彩由自然之火、生活之火、祭典之火到艺术之火的历史演变进程。
习俗
秦淮灯会
秦淮灯会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秦淮灯会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到三国鼎立的东吴时期,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元宵灯会便是在
隋炀帝时期,《隋书》中记载隋炀帝通过举办元宵灯会,向其他国家的使臣彰显隋的强盛国力。元宵灯会也正是从隋朝开始,逐渐成为国富民强、太平繁盛的象征。
饮食
秦淮区一日三餐,早餐为米饭、
炒饭或烫饭,并习惯吃些点心,称作“早点心”,后简称“早点”。南京人的早点品种种类繁多,以
油酥烧饼、油条、
粢饭、油大饼等为主。
刘长兴薄皮小笼包
刘长兴的薄皮小笼包素有 “皮薄馅厚、汁多味美、肉质鲜嫩”的特点。在馅料上多以预冷前肉为主,以猪鲜皮熬制的皮汤、皮糕,分季节制成
猪皮冻末撒入已搅拌入味的肉馅中,使薄皮小包
卤汁更丰富,馅味更鲜美,外皮制作上采用了温水点碱无酵制皮法,制出外皮面质紧密,既有韧性又有可塑性,确保了小包皮薄、卤汁多的特点,独特完美的工艺,造就刘长兴薄皮小包的长年不衰、供不应求。
秦淮八绝
“秦淮八绝”的前身是秦淮风味小吃,在1987年正式命名为“秦淮八绝”,它并不是指八道菜,而是南京八家小吃馆的十六道名点,分别为:第一绝,永和园的
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第二绝,蒋有记的
牛肉汤和
牛肉锅贴;第三绝,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第四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第五绝,奇芳阁的
香油素
干丝和鸡丝浇面;第六绝,莲湖糕团店的赤豆元宵和五色小糕;第七绝,瞻园面馆的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第八绝,魁光阁的五香豆和
茶叶蛋。2011年9月,秦淮(
孔子庙)传统风味小吃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
江苏省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产
天鹅绒
天鹅绒是秦淮区传统的丝织工艺品,分真丝和丝棉交织两类,花纹有正雕和反雕之分。以质地坚实、绒密柔和、色泽沉静、花底分明为特色。品种有台毯等。 绒花是南京传统手工艺品。以蚕丝染色成绒,再用钢丝勾条制作而成。先以喜庆装饰花为主,后发展供陈设欣赏的鸟、鱼、虫绒制品。
菊花脑
菊花脑是秦淮区传统特产蔬菜之一。又名“菊花叶”,是一种多年生
宿根草本蔬菜,也可作一年生栽培。因其形态像
野菊,故名。
江苏省菊花脑,民间作为蔬菜进行栽培和食用,已有100多年历史。相传,
清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
曾国藩率领清兵攻打
太平军,南京(当时称天京)城被围,粮草尽,居民寻找野菜充饥,发现菊花脑嫩茎叶清香可口,后来便加以引种。菊花脑株高三十至六十厘米,茎绿色,光滑。叶卵圆形,羽状缺刻。花小,黄色。耐寒、耐热、适应性强、易栽培、生长快。因边地角,房前屋后都可以种植。病虫害少,叶片上长出白点--锈病,也不会影响产量,喷撒草木灰即能抑制。它还有产量高,上市供应时期长的特点。
风景名胜
综述
秦淮区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定期举办文化庙会、秦淮之夏、金秋美食节、金陵灯会等四季特色旅游文化活动,拥有
新街口、夫子庙两大商圈。全区有夫子庙秦淮风光带1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还有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朝天宫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此外,全区还有
老门东、熙南里等 6 条省历史文化街区,占南京市总量比重超 55%以上,还有
刘芝田故居、李公祠、
曾公祠、童雋故居、钓鱼台河厅、河房等一批古民居。2022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555.75亿元,游客量4399.32万人次。全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共收集文旅资源48301个,其中优良级资源2245个,特品级资源53个。
重要景点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山水园林、庙宇学堂、街市民居、乡土人情为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区。景区以
孔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以十里内秦淮河为轴线,东起东水关公园,西至西水关公园(今水西门)。南京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的庙宇,其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孔子自古被人们尊称“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始建于宋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1984年,市、区人民政府为保护古都
文化遗产,历数年的精心维修和复建,焕然一新,再展辉煌,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秦淮河是南京的“
母亲河”,是孕育金陵古老文化的摇篮,其内秦淮河全长五公里,史称“十里秦淮”,这里也是是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精华所在。泛舟秦淮,游览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秦淮河已经成南京特色旅游品牌,“夜泊秦淮”更被喻为南京水上游览经典之旅。
东水关
东水关旧称上水门,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始建于
后唐长兴三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水关共3层,每层11券,共33券,下层11券通水,上、中两层共22券为藏兵囤粮之用。现尚存中、下两层共22券。六朝时东水关是通向江浙方向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商贾齐聚东水关,在此经商交易。东水关遗址公园建于2001年,这里主要由水闸、桥道、藏兵洞、城墙四部分组成。
朝天宫
朝天宫,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水西门内冶山,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现为
南京市博物馆。今天的朝天宫古建筑群为战乱以后的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年-1870年)间在清前期原址上改建而成,从宋元明代的道教建筑变成了
儒家的
孔子庙和江宁府学(江宁府学旧址则改为
武庙,民国时期改为考试院,在
鸡鸣寺附近的南京市政府一带);抗日战争胜利后,
国民政府将南京朝天宫古建筑群开辟为南京
首都高等法院。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荣誉
参考资料
秦淮简介.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2023-08-21
江苏省人大.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23-10-19
学校简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3-10-20
学院简介.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23-10-20
非遗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23-08-23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