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境内高等职业院校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Gui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坐落于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素有三水萦城、四湖托市之称的清镇市,青山环抱,校内河流蜿蜒而过。简称“贵州农职院校,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贵州省唯一一所农业类高职院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学校前身分别是创建于1956年的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创建于1975年的贵州省农业机电学校、创建于1966年的贵州省机电学校,2015年整合三校资源建设贵州农业职业学院,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认定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高职主校区为清镇校区,总投资10.272亿元,分两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投入资金约4.7亿元,2016年9月完成教学楼、实训楼、运动场、学生宿舍和食堂等13.7978万平方米建设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体育馆等,部分建筑已经投用。有10个院系,25个专业方向;高职学生规模达15000余人,教职工691人。
历史沿革
1947年,贵阳农校畜牧科创建,其时分设动物饲养和兽医两个专业。1956年3月,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筹建;8月,贵阳农校畜牧科部分教师、有关仪器、五个班的学生转入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1958年,下放至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办学,一部分师生一边上课一边建校,另一部分师生派往农村进行技术推广工作。1959年,招回在农村进行技术推广的师生,回校进行教学。1960年,下放至威宁县的师生全部接回原校址。1966年6月,停课闹革命。贵州省农业机械学校成立。1967年,复课,但学校教职工大部分下放至农场劳动,至1971年,学校未进行招生、教学活动。1972年,招收牧医专业综合班。
1973年,恢复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1975年7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五七”大学农机分校成立,校址凯里市鸭塘乡。1976年10月,更名为黔东南州“五七”农业机械化学校,迁至凯里市城东桐荫萍,同时成立自治州农机管理站,与学校实行站校合一。1977年11月,贵州省农业机械局重建贵州农业机械学校。1978年,以学校原班人马和校舍为基础,成立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业机械化学校;同年9月,站校分家,学校迁址凯里市城西马坡井冶炼厂旧址。1981年至1983年,学校停止招生。1983年,划归贵州省机械工业厅领导;8月,更名为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1984年6月,管理体制改为省州共管,更名为贵州省凯里农业机械化学校,并恢复招生。
1987年,改由贵州省农业机械管理局领导;3月,复名为贵州省农业机械学校。1994年12月,更名为贵州省机电学校。1996年8月,管理体制改为贵州省农机局统一管理;11月,更名为贵州省农业机电学校。2009年,划归贵州省农委直属。
2015年3月,整合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贵州省农业机电学校、贵州省机电学校三校资源,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成立。
2023年10月,当选为中国现代农牧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教学院系10个,25个专业方向。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学校有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5个。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学校有省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精品开放课程3门。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学校有教职工691人,专任教师677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教师9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319(博士8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双师型”教师412人,学院领军人才10人、专业带头人50人、骨干教师1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贵州省生态家禽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农业技术能手1人,优秀技能人才1人,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大师工作室1个。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学校先后与清镇市、乌当区、剑河县、德江县、正安县、沿河县等县(市)开展校地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服务贫困地区选精选准产业,建立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农产品采购;先后与30余家企业或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作为贵州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举办了贵州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第二届理事会,发展集团会员单位67家、副理事长单位13家、常务理事单位17家,促进集团内单位信息交流和资源分享;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等中国国内科研院所、农业职业类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承办完成“2018年蒙古国前杭爱省农技人员兽医培训班”,参与国际项目交流和考察,通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展示办学成果。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副院长韩昌权带领机电与城建系和特驱农牧集团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校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其他级别研究团队4个。
参考资料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2.2324万册,电子期刊5600册,电子图书9000册,数字资源总量3584GB,订购了“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5个数据库中的各6个产品专辑。
学术期刊
《种子》创刊于1981年,是由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州省种子管理站主办的农业科技类学术期刊。期刊设有研究报告、综述、问题探讨、资源研究、国外种业种子生产、产业化园地、经验交流、品种介绍等栏目。期刊是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绵合评价(CAJCED)、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
科研成果
学校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立项2项,获省教育厅农业重大攻关科技等项目立项6项,申报农业农村部“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圃”重大项目、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建设项目、辣椒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牵头省教育厅蔬菜水果、生态畜牧、食用菌产业链项目建设,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4项,发表论文501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75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21篇。
学校荣誉
2022年1月,入选2021年贵州省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计划建设单位名单,并进行公示。
2022年5月,拟入选贵州省第九批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单位名单。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腾飞”由GZ、麦穗、彩带、书页、飞鸟、朝阳、蒸蒸日上组成。其中,GZ是贵州的拼音字头,体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麦穗与彩带为既体现农业的行业特点,又象征了学校心系三农、蓬勃发展的大好格局;书页与人形突出了学院“教书育人”的行业特征,同时,字母“Z”也是一只展翅翱翔的大雁,进一步象征了学院师生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朝阳代表了青春与活力,象征了学院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及美好未来。设计线条流畅,色彩鲜明,规格尺寸适度,整体蕴涵农职院的办学主题思想及内涵,令人一目了然。
校训
崇尚耕读、技艺扬志、行贵以恒、匠心筑梦
校歌
《筑梦远航》
校园环境
学院高职主校区为清镇校区,坐落于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素有三水萦城、四湖托市之称的清镇市,校外青山环抱,校内河流蜿蜒而过。清镇校区总投资10.272亿元,分两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投入资金约4.7亿元,2016年9月完成教学楼、实训楼、运动场、学生宿舍和食堂等13.7978万平方米建设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体育馆等,部分建筑已经投用。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贵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05-19
学院章程.贵州农业职业学院.2024-05-19
校徽校训校歌.贵州农业职业学院.2024-05-19
领导介绍.贵州农业职业学院.2024-05-19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州农业职业学院.2024-05-19
年度信息公开.贵州农业职业学院.2024-05-19
图书管理.贵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05-1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教学建设
学科建设
师资规模
合作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学术期刊
科研成果
学校荣誉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校歌
校园环境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