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
中国大陆评书表演艺术家
单田芳,祖籍山东德平,原名单传忠,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评书的传承人。1993年单田芳在中国广播学会上被评为“深受人民喜爱的评书表演艺术家”。
1934年12月17日单田芳生于营口市(一说天津),祖父、外祖父、父亲、母亲都是说书艺人。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考入了东北工学院,1954年因病辍学下海,拜著名评书艺人李庆海为师,取艺名“田芳"。1956年,单田芳首次登台表演,说的第一部书是《大明英烈》。1968年至1978年间,经历“文革”,牙齿受伤,单田芳依旧坚持说书事业。1979年5月,单田芳重返书台,表演《瓦岗英雄》。20世纪九十年代,单田芳移居北京,创办单田芳艺术传播公司,为保护、继承和发展评书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做出显著的贡献。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2018年9月11日单田芳因病逝世,享年84岁。
单田芳是中国出版评书最多的评书演员,开评书走向市场的先河。从业近40年的时间里,他演说的传统和现代评书共计40余部。《中国武侠小说史》也将其列为近年来大陆经典武侠小说作家之一。评书《白眉大侠》和《宏碧缘》还被拍成电视剧播出。“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2012年获得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和华鼎奖中国曲艺演员公众形象调查第一名 。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4年12月17日单田芳出生在营口市(一说天津),后来跟着家人到沈阳市。外祖父王福义是最早闯关东的那批民间艺人,母亲唱大鼓,父亲是弦师。童年时代,单田芳随父母来往于沈阳、长春市哈尔滨市之间,颠沛流离。五岁的时候他能惟妙惟肖地模仿母亲,声情并茂地把从书场听来的《呼延庆上坟》从头到尾说完。六岁时单田芳读过一年私塾,而后又进了洋学堂。1942年,单田芳在奉天(沈阳)进入协心完小官办小学读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上学后边帮父母抄写段子、书词,评书中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书曲协作、耳濡目染的表演技巧都是他获益匪浅,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
1948年解放军包围长春,单田芳随父母逃出长春,逃往解放区。1949年后,单田芳复学。1950年,“肃反”工作开始,父母遭受牵连,同年母亲被释放,父亲被判监禁6年,这一期间,单田芳曾只身赴北京探望服刑的父亲。父亲刑满释放后遭遇父母婚变。
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考入了东北工学院,刚入学没多久,他就患了病,曾两次住院,动过三回手术,耽误了学业。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得在单田芳的父母改变了旧有的观念,动员儿子索性放弃学业,学说评书。次年,单田芳辍学下海,拜曲艺界的老前辈,当时名满关东的李庆海为师,来到营口,因母亲王香桂是西河大鼓艺人,他又从小受西河大鼓启蒙,故属于西河大鼓门人,李庆海按西河门给他排辈分,他属于“田”字辈,就为他起了个艺名——单田芳。同年10月1日单田芳与王全桂结婚。
评书事业
初出茅庐
1955年,单田芳进入鞍山市曲艺团,在西河大鼓名家赵玉峰和评书名家杨田荣的教导之下,加上自己勤学苦练,说书技艺取得长足进步。第二年的正月初三,单田芳首次以学员的身份在鞍山市内的茶社登台亮相,表演的是其拿手的《明英烈》。虽然只能在非黄金时间段说,但是单田芳家学、天资、用功,加上台缘儿好,所以当地人送给他一个响亮的外号“板凳头大王”。同年5月,转入宜昌茶社献艺《童林传》,随后表演《三侠五义》,被听众所熟悉。此后名气越来越大,从鞍山市东北地区,再到关内,红遍中国。一年之后,单田芳22岁,被破格“由学员变演员”,正式结束了短暂而火爆的“板凳头儿”生涯。
他为了弥补自己知识积累方面的不足,还曾进入辽宁大学历史系(函授)学习三年,1956年,成为了当时辽宁省唯一具有大学文凭的说书艺人。
1958年,中国曲艺界掀起“新书”运动,单田芳开始创作一系列现代题材的作品,包括《平原枪声》《红岩》《草原烽火》《红色保险箱》等,还尝试改编了国外的侦破小说系列。
苦难经历
1962年,文化部门下达规定,停止传统曲艺演出,演员想登台,就得“说新唱新”。舞台经验与评书经验丰富的单田芳,在台上说《草原风火》《战斗的青春》《林海雪原》等30部新时期小说,名声大噪。随后他去了海拉尔跟妻子一同“走穴”,被相关部门得知单田芳“个体户”夫妇在外赚钱的消息后,将单田芳调回到了鞍山曲艺团,并且罚款800元。原有的出身问题和“外流”事件使他成为当时政治上的“灰色人物”,为单田芳后来的劫难埋下祸根。1966年,下乡沈阳市,参加“四清”运动。返城之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冲击,被造反派冠上“态度恶劣,对抗运动,存心和革命群众唱对台戏”的罪名。
1968年,单田芳被检举者指出“调侃领袖”,祸从口出,被诬陷为“现行反革命”,在批斗中,牙齿全被踢落,刚过三十岁就换了满口义齿。耳朵发炎,再加上内心的急躁,单田芳嗓子也出了问题,音带就长了息肉,经过几次手术,原本清亮浑厚的嗓音变得低沉沙哑。1968年冬天,单田芳在鞍山市委党校改造,次年4月,被下放到营口大洼区干于沟。1970年2月2日,单田芳离开鞍山市,举家下放到辽宁省台安县杜大连泡大队。不让说书,他干农活的时候就在心里做总结,总结“那些年那书说得有纰漏,这书说得不合理,如果我再说,这书应该这么说——从书一开本,上场诗怎么说,头一回怎么说,人物应当怎么刻画”。从《隋唐演义》到《明英烈》,一篇接着一篇,把他过去所说的书,想了一遍又一遍,并在心里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构思和改编。1974年4月,重病缠身的单田芳出逃至沈阳市暂避,意外地学会了制作“水泡花儿”,随后,北上长春市,与妻子儿女团聚,一家人靠着卖水泡花儿“流窜”生活四年。
重返书坛
1978年3月,中国展开“平反冤案”工作,为了平反,单田芳南下鞍山市,积极筹备“落实政策”。最终,在1978年11月16日鞍山市文化系统在曲艺大礼堂举行的平反大会上,单田芳的“历史问题”水落石出,获得平反。次年春,单家从长春回迁鞍山。
此时单田芳也可以重返书坛,但是他满口牙齿早就没了;而长期颠沛流离,嗓音也彻底毁了。在重返书台之前,做了手术,找回了他独特的略带沙哑的嗓音。1979年初,单田芳接任鞍山市曲艺团书曲队长,筹办“迎春”与“百花”两家茶社,同时招募人才,培养后学。5月1日晚6时30分,鞍山市“迎春茶社”,单田芳重返书台,表演《隋唐演义》。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茶社一票难求,二百四十个茶座天天爆满。同年,在鞍山广播电视台播出了他的《隋唐演义》,引发中国热潮,重播数十次收听率不减。从1980年到1995年的15年中,单田芳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43部评书,先后推出《明英烈》《三国演义》《水浒传/世界名著之旅丛书》《白眉大侠》《三侠五义》,整个中国都开始倾听他的评书,大江南北遍布其书迷。1987年从鞍山市曲艺团提前退休。随后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撰写并出版《三侠剑》等评书作品。
“北漂”生涯
1993年,北京广播学院视听中心和《北京青年报》与单田芳合作,重新编录制其作品近代历史评书《百年风云》,并出版一套面向专业院校的音像教材。因此,单田芳与女儿一同来到北京。两年之后,在肖建路的建议下,“北京市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营业,单田芳本人出任董事。
由于没有从商经验,公司运转出现问题,合作者转行,单田芳自己独自支撑着公司,录制了大概一千多集电视评书,没有成功。1996年,在公司发展不乐观的情况下,单田芳改编自己的评书《宏碧缘》,在此基础上了以编剧的身份将其拍摄成20集电视连续剧《风尘豪客》。后来再次担任剧作,根据传统评书《说岳后传》改编拍摄了28集电视连续剧《山河泪》。但是,这两部电视剧在当时推出之后反响平平。之后,与之前的合作者再次合作,商业运营评书,采取贴片广告的形式赚钱,白送评书,最终公司开始全面赢利。2000年8、9月份,单田芳录制了二百集的电视评书《栾蒲包与丰泽园》以及一百集的电视评书《刘伶醉酒》。2002年,单田芳又重返沈阳为辽宁电视台录制了《白眉大侠》续集,同年,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在迁至朝阳区十里堡。单田芳全身心投入到广播评书的录制,每年录制三百集以上,包括《大河风流》《清官册》《古今奇案》《清官于成龙》《话说台湾》《李自成》等。
晚年生活
晚年的单田芳每天都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每天早晨四五点就起床,“我往椅子上一坐,茶水一杯、烟卷一根,想今天我该做什么事情。每天我都精力充沛。”2003年4月19日单田芳做客中国中央电视台(三套)《艺术人生》节目,讲述自己的传奇一生。2004年,单田芳先生被北京曲艺家协会特聘为名誉主席。次年,录制完成反映世界现代史的长篇评书《二战演员》(上部);与此同时,还录制了现代题材评书《九·一八风云》,这是单田芳对新题材、新领域的又一尝试。2006年1月,由单田芳授权的传记《且听下回分解:单田芳传》出版。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
2009年,单田芳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评书的传承人,为了振兴评书,他开始广收弟子,光大门户。先是在某特警部队收了18名弟子,之后2010年12月29日,单田芳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收了7名弟子,其中包括沈阳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评书演员孙刚。2011年,单田芳出版了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2011年6月19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单田芳首部现代电视评书话本《羊神》在北京举行了首发式。2012年单田芳获得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和华鼎奖中国曲艺演员公众形象调查第一名 。2018年9月11日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逝,享年84岁。
主要作品
评书作品
自1956年首次登台表演《明英烈》以来,六十余年的时间里,单田芳录制了传统评书和新书119部,达15000多集。中国100多家电台和电视台录制并播出了他的评书,而且先后打入了东南亚和美国华人区。
出版书籍
创作特点
艺术特色
节奏干净利落
单田芳的评书结构,一反过去艺人对游离主题的细节烦琐描述,适应了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拍,情节进展快,不拖泥带水。他的每部书都紧紧围绕“书胆”展开,突出评书艺术的“一条筋”。每段书的安排也十分紧凑,在有限的30分钟内,既让听众听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又为下段书留下“扣子”。比如,《明英烈》一开书就改变了老书《英烈传》那事无巨细、主次并存的慢节奏,删掉了朱元璋放牛、当和尚及乱石山七兄弟结拜等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情节,直接从元顺帝传圣旨、在京城开武科场、选武状元开始,继而引出了“七雄大闹武科场”、“朱元璋逃出险境”“襄阳贩乌梅”,直至最后占领南京建明称帝。删减适当,节奏紧凑,使听众的情绪始终随着朱元璋的命运变化而变化。
知识情理相融
单田芳的评书在向人们讲述故事的同时,还向人们讲述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知识。光是他书外书中的知识,就足以使人大开眼界。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及天文地理、琴棋书画、阴阳五行、九宫八卦等等均包容其内。而且书外知识的安排,合情入理、恰到好处,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评书《百年风云》第一回“林则徐进京陛见、郭佳·穆彰阿暗耍阴谋”中,通过合理的情节安排,巧妙地向人们介绍了罂粟的知识。书中是这样介绍的,“鸦片俗名大烟,是罂粟的浆汁提炼而成,它是一种毒品,有镇静、麻醉功效,可做药使……常年吸它会使人的体力衰退,意志减弱,造成慢性中毒,最后直到死亡”。“中国本不产罂粟,它是产于万里之外的印度和阿拉伯等国……”话虽不多,却使人们知道了什么是大烟,大烟的功能、危害及产地。听书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就增长了知识。
情节跌宕起伏
评书依靠悬念来调动听众的审美探究热情。单田芳认为说书要讲究节奏,“既要有平,也要有爆"。"爆”也叫“浪头”,是一种快节奏的说表,能够起到调动听众情绪的作用,与“平”即平缓的说书节奏相结合,就使得评书的表演张弛有度,既交待清楚,又引人入胜。往往先以平实的语言交待故事的开头和一般进展,到了重点人物或事件,或以诗句形容,以一种较缓的节奏对故事的内容加以强调,或以快节奏的贯口式的语句来形容。前面的表述是“平”,后面表述就是“爆"。
比如评书《百年风云》韶关镇钦差遇刺一回的“浪头”安排:“林则徐掀开轿帘,坐在轿内看着老百姓那种欢欣鼓舞的样子,心中特别高兴,万没想到从二楼跳下一个人来,恰好落到了林则徐的轿前。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这家伙把钢刀一捧,恶狠狠地对着林则徐的前心便刺,同时还吼叫道,‘姓林的,你就死在这吧!’”。这个“浪头”一下子把听众的情绪振奋了。紧接着作了一番衬托:“再看保护林大人的亲兵卫队,一个个都惊呆了,他瞠目结舌,手足无措,连腰刀都拔不出来了,林则徐心头一凉,只有等死了。”这个衬托又是一个小“浪头”,它加重了听众对林则徐生命的担心。这时作者并不急于告诉听众林则徐的死活,而对这件事进行评论:“这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事情就是这样,往往你想不到,人家都做到了……”这些情节又是为后面的大“浪头”做铺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从人群之中蹿出一人,快似猿猴,疾如闪电,跳到刺客身旁……与此同时从太白楼上又跳下一个人来……”这一蹿一跳,把“浪头”推向了高潮。
语言通俗简练
单田芳评书语言的通俗简练,表现在它吸收了民间丰富生动的语言,采用人们生活中的常语和口头语,贴近生活、贴近听众。评书百年风云》第一回的开书是“道光十八年冬,北京的气候异常寒冷,吐口唾沫都能摔成八瓣儿,刚淌出来的眼泪会冻出冰条……”语言虽少,但形象逼真,有立体感,把滴水成冰的冬天描绘得淋漓尽致。单田芳的嗓音沙哑,但他用生动、精炼、准确、鲜明的语言所烘托出的气氛、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极大地调动了听众的想象力。
点评结合时政
20世纪90年代录《乱世枭雄》时,正值海峡两岸关系缓和,为此单田芳不光把张作霖当成一名军阀来讲述,他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以一个相对正面的角度去评价张作霖,也将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去往台湾的这段经历和评价融入书中。可以说,他不单单是在讲一个枭雄,更赋予了这部书、这个人物以历史意义。
艺术魅力
多年来,单田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评书艺术表演风格。集生、旦、净、丑于一身,冶万事万物于一炉,单田芳的评书兼取评书前辈赵玉峰老先生的金戈铁马,声色剧烈的恢宏之气和评书名家杨田荣生动细腻、诙谐幽默之精华,从而形成独特的声情并茂、神形兼备的艺术风格。与其它评书表演艺术家相比,在说、演、评、噱、学五个艺术特色具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与前人相比,单田芳的语言更加口语化,幽默风趣,节奏感强。单田芳还善于模仿,一张口能模仿出多个角色,表情生动,身体语言体现出鲜明的舞台程式化。在程式片语中,句子内部各个成分之间、句子和句子之间、成组的句群之间的联系关系往往十分微妙和复杂。这些句子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受特定的语言环境、语义、修辞影响的。单田芳在利用语句构建人物出场程式时,会结合语境和故事需要赋予程式特殊的意义,来暗示后续事件、提示故事进展方向。在讲述故事时也有自己的固定用语,用来衔接、过渡各书段、各情节。如在每一场说书的开头,单田芳都会先说一句,“书接上文”,然后简要概述一下上一回所讲的主要内容,一直说到上一回结尾情节,再接着说新内容;一段故事讲完,说下一段时单田芳多用“单说这一天”作起语;前文有了详细叙述,说到相同情节时,想要简要略过时,就会说“这事是这么这么这么回事…”“书说简短”;引出俗语、谚语、评论时会以“正是…”或“有道是…”开始;评价人心难测,常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两个人比试武艺时单田芳会先说“有道是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比武不分高低时单田芳会说“上山虎遇到下山虎,云中龙遇到雾中龙”;其中一人被对手打死,就用“打了个万朵桃花开”等等。
在他富有特色的语言里既有博人解颐的包袱、且俗且雅的调侃,也有蕴涵长者之风的劝慰、洋溢着亲和力的说教。口语体、漫画式、粗线条、东北腔的奇特评述语言,亲切豪迈,跟他这种苍劲、沙哑的“云遮月”的独特嗓音很贴切。
单田芳的书中人物既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也有市井无赖、粗俗愚人,他对某些人物的塑造使听众对其印象非常深刻,像隋唐系列里的程咬金;《童林传》里的张方;《三侠剑》里的贾明;单田芳评书的趣味性很多都是在描述他们时体现出来的。单田芳善于塑造人物特定的性格,使每个人物的动作和语言都符合人物身份。单田芳在表演时,身体会随着声调、语速的变化不断晃动,配合书段的节奏感。尤其是在较有节奏感的外貌描述时,手臂配合语言的节奏不停摆动,增添了语言的韵律感。起伏较大或重点情节手臂晃动的幅度会比较大,力道也加重,而一般背景性描述时手臂只是象征性摆动。表现不同人物时,单田芳的身体语言也有不同。他根据语境、人物地位,通过身体朝向、面部表情、动作手势,可以生动有序的表演出同一情境中的多个人物,使人物各具风格。
单田芳一般很少在广播和电视评书里长篇大论地去评说,一般会在叙述故事或表演人物的过程中,适时、适宜地蜻蜓点水式的点评。单田芳在他的评书里会恰到好处地插入评论。比如单田芳在《童林传》中讲到十三省总镖局的镖师胜英回到家后,没先回房里跟夫人打招呼,而是先到他老母亲房里去问安时。单田芳评说道:“过去古人都讲百善孝为先,您说现如今如果谁家孩子不孝顺爹妈,可能工作和对象都找不着。胜英作为一个老镖头,对于母亲的孝,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寥寥点评,却让人会心一笑同时领悟一定的人生道理。当然,单田芳点评相对长一点的有《乱世枭雄》这部书,其中讲杜立三张作霖二人不和,杜立三总想整死张作霖,张作霖给他讲过去八拜结交和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单田芳在其中加入群鬼斗荆轲这个故事,弟弟为了报答哥哥对自己的恩情,举剑自刎,随后哥哥带着几百鬼魂和荆轲决斗,讲得让人潸然泪下。
“噱”就是噱头,俗指评书里的包袱和笑料。单田芳在评书叙述过程当中挖坑巧妙,不露痕迹。1995年,辽宁卫视评书连播开办十周年特别节目上,单田芳说了一段《姜子牙下山》的评书。故事讲述的是姜子牙昆仑山修道下山找老友宋义仁,宋义仁得知姜子牙70多没有妻室,便介绍邻村马家庄马太公68岁的女儿马小姐给姜子牙。不料宋义仁当面提亲,马小姐很难为情便出了屋,谁曾想马小姐出门后,却贴着门侧着身子听宋义仁介绍姜子牙情况。这段描绘,反差感强,具有夸张性和趣味性,为了表现出老太太既娇羞又心急的心情,单田芳用“芳心乱跳、玉体不安”这八个字来评说,引得现场观众哄堂大笑。单田芳又把一个68岁的老太太跟一个年轻少女的娇羞做了融合,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虽是意料之外,但属情理之中。
单田芳很擅于学方言和戏曲,在他的评书里既有没鼻子的房书安,也有嗓子眼儿像塞了块烂肉的贾明,既有大姑娘、小媳妇的细声细语,也有老太太、老头的苍老声音。这种声音的模仿就是“学”。他在《白眉大侠》第一回给徐良开脸里,让徐良唱了一段山西梆子,一是为了塑造徐良这个人物,告诉观众徐良是山西人,二是体现了徐良诙谐幽默的性格。
荣誉与成就影响
荣誉奖项
1993年中国广播学会上被评为“深受人民喜爱的评书表演艺术家”
2009年,单田芳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评书的传承人
2012获得“终身成就奖”
2012获得中国曲艺演员公众形象调查第一名
成就影响
单田芳与田连元并称为“评书四大家”。单田芳是中国评书事业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将评书发扬光大,他让作为传统艺术的评书,在社会潮流的冲击下略显衰弱的时候,通过电视和广播、甚至网络,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评书,了解评书,喜欢上评书。
单田芳善于利用现代传媒和传播评书艺术。他在艺术上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单田芳评书受众也在逐渐年轻化。同时,他在商业运营方面建立了专业化运营团队,明确版权,为其评书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单田芳评书具有传承创新、年轻化、商业化等多方面的特点,取得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功。
人物评价
》评价单田芳:将古老的评书传统推向现代,让几代中国人得以欣赏。
新京报》评单田芳:单田芳的评书给人很好的画面感,他的表演不但有大量拟声词,也有很多手势。他一个人,就可以演出千军万马,演出不同英雄好汉的性格。在电视里看到的他,和在收音机里听到的他,是高度统一的。
文学评论家孙郁评论单田芳的评书:通俗而不庸俗,广博而不浅薄,有时苍凉悲苦,但善意绵绵,如日光流泻。
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评价单田芳:单田芳先后录制、播出了百余部评书,广受好评。“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华人中也有深远影响。“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文化学者于丹评价单田芳:声音辨识度太高了,沧桑,浑厚。他一张嘴,那就是沙场,就是江湖,所有的历史演义风云变幻,都在他一个人的声音里。
后世纪念
2023年8月,北京文艺广播、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喜马拉雅、听听FM联合发起《纪念评书大师单田芳先生逝世五周年主题系列活动》,回顾单田芳经典作品,与网友共同探讨单田芳评书艺术。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单田芳出生于曲艺世家,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市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母亲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王香桂,人称“白丫头”,父亲单永奎为弦师,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分别是西河大鼓演员和评书演员。
感情生活
1954年与比自己年长八岁的王全桂结婚,婚后二人育有一儿一女。1955年,女儿单慧莉出生,三年后,儿子单瑞林出生。1992年5月,王全桂因肺脑综合征去世。
健康状况
“文革”期间,单田芳被打掉了9颗牙齿,此后开始戴牙套演出,后因经常更换牙套,适应期间影响发音。单田芳于1984年把满口的牙都拔掉了,换了一口义齿
2000年6月7日,因大面积胃溃疡住院治疗,3个月后康复。
2018年9月11日下午3点30分因心力衰竭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去世。
人物争议
侵权官司
2000年初,单田芳在电台播讲由鞍山广播电台录制的评书《十二金钱镖》。随后,《十二金钱镖》作者宫白羽的子女将单田芳告上法庭。终审判决,单田芳与鞍山市广播电视局赔偿原告损失共6400元,并持续7天在鞍山广播电台小说连播节目中发表致歉声明。
2000年8月,评书艺人张杰鑫的后人起诉单田芳及相关出版社《三侠剑》一书侵权,称张杰鑫才是该作品的著作权人,张杰鑫1916年在天津市书坛自编自演“明清八义三侠剑”,1930年还曾应新天津报社邀聘,在该报副刊和晚报上连载。经审理,法院判单田芳和出版社公开道歉,停止侵权。
2009年,单田芳再遇侵权官司。原告赵云生于1986年创作完成小说《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将军》,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反响。20世纪90年代初期,单田芳也以同样的历史题材创作、播讲了历史评书《千古功臣张学良》。十几年后,赵云生无意中收听到了单田芳的评书,认为该评书在构思、结构、情节、选材以及人物安排上与自己的小说《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将军》如出一辙,为此将单田芳及其评书光盘的制作、发行、销售等单位以侵犯著作权为由一并诉到了法院。法院在审理此案的过程中曾详细对比了双方的作品,认为评书在语言表达、整体内容和人物设置方面都与赵云生的小说存在较大区别,而在具体情节上,确实有部分大致相同,但具体场景、细节安排、表现方式和详略安排等又与小说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在绝对数量、所占比例以及重要程度上也不能构成作品的核心和主体内容,应属于创作过程中的适度借鉴。据此,法院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社会活动
2007年初,单田芳被河北卫视聘为《天天故事会》节目的主持人。
2011年4月,单田芳与刘兰芳田连元一起以嘉宾的身份参加湖南卫视综艺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现场单田芳为主持人汪涵“”开脸“:“只见得此人容长脸儿,带一副黑框无镜儿眼镜,身材不高也不矮,气度非凡,走路带风。所到之处,身后女粉丝众……”。
相关作品
自1981年以来,单田芳先后出版了近四十部评书,是中国出版评书最多的评书演员。《明英烈》入选《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丛书。2000年群众出版社出版了“单田芳评书全集”。《》也将其列为近年来大陆经典武侠小说作家之一。
200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推出单田芳专访,回首单田芳人生坎坷的轨迹,倾听生活中单田芳的喜怒哀乐。
2008年12月22日,央视文艺频道《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系列推出单田芳专场节目。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文艺评论家常祥霖、单田芳女儿单慧莉、单田芳关门弟子杨永恩、林野、杨东玉、刘靖坤等嘉宾莅临现场。
2020年6月17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读书》栏目播出主题为《单田芳的评书人生》的节目,解读单田芳的自传书籍 《言归正传 单田芳说单田芳》。
参考资料
..2023-11-26
..2023-11-26
..2023-11-26
..2023-11-26
且听下回分解:单田芳传.中国经济网.2023-12-28
且听下回分解:单田芳传.中国经济网.2023-12-28
..2023-11-28
..2023-11-28
《单田芳传》上市.新浪娱乐.2023-12-31
百年风云.豆瓣读书.2023-06-28
包公案.豆瓣读书.2023-06-28
宫门挂玉带.豆瓣读书.2023-06-28
且听下回分解 单田芳传.豆瓣读书.2024-01-01
..2023-11-30
..2023-11-30
..2023-11-30
..2023-11-30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今日头条.2023-06-26
单田芳: 一生尝遍甘苦,书中说尽情仇.郑州广播电视报 官方网易号.2024-01-01
..2023-11-2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评书事业
初出茅庐
苦难经历
重返书坛
“北漂”生涯
晚年生活
主要作品
评书作品
出版书籍
创作特点
艺术特色
节奏干净利落
知识情理相融
情节跌宕起伏
语言通俗简练
点评结合时政
艺术魅力
荣誉与成就影响
荣誉奖项
成就影响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感情生活
健康状况
人物争议
侵权官司
社会活动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