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以美国、北约组织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华约组织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冷战以欧洲为主战场,主要在
美国和
苏联以及北约与华约之间展开,同时波及世界各个地区,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情况,西欧衰落,而美、苏成为世界两极。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美苏开始走向两极对抗,成为彼此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
从1947年3月12日
杜鲁门主义出台开始,到1991年
苏联解体,冷战横跨了四十余年,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既缓和又紧张,但总的说来,优势在美;第二阶段
苏联处于攻势,
美国转攻为守;但第三阶段又转回美攻苏缩。
冷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也意味着长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不仅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和分裂程度,而且阻碍了世界的和平稳定和整体化发展。1991年冷战终结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走向“
一超多强”,朝着多
极化的方向发展。
冷战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战败,英、法虽然取胜,但被削弱,欧洲已不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力量雄厚、影响巨大的真正强国,欧洲作为世界中心的时代宣告结束。而美国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在二战中大发战争财。“二次大战”结束时,美国占有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3/5,
黄金储备总额的3/4,其陆军和海军均跃居资本主义世界首位。
苏联是反
法西斯主义战争的主力,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战后,苏联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战前同苏联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仅有26个,二战结束时达到52个,到1957年增加到65个。而且欧、亚两
大洲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的范围,
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苏联长期受资本主义包围的局面在二战后宣告结束。
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情况,美、苏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两极,成为彼此争霸的主要障碍。与此同时,美、苏两国一致反对法西斯的利益同盟关系破裂,而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差异逐渐凸显,逐渐走向两极对峙。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
亚洲有一系列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欧洲的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和
阿尔巴尼亚两国的共产党在世界反
法西斯主义战争胜利的局势下,领导本国的
武装力量解放了全国,而
波兰、
保加利亚、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罗马尼亚五国主要依靠
苏联红军获得了解放;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原是德国苏占区,在苏联的帮助和支持下,经过民主改革建立起人民政权。在亚洲,随着
日本法西斯的战败和投降,
金日成领导下的朝鲜人民军配合苏联红军,在朝鲜北部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胡志明组织和发动“
八月革命”,建立了
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1949年打败
中国国民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至此,社会主义实现由一国向多国的发展。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三大国先后举行
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11日)、
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就协调战争行动、打败法西斯、处置德、意、日以及建立并维护战后新的国际秩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所形成的由大国划分
势力范围、由美苏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雅尔塔体系,为美、苏两个大国相互对峙,进行东西对抗奠定了基础。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1日至22日,包括美、英、法、中、苏等在内的44个国家在
美国新罕布什州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山大旅社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基本上按照美国提出的方案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由此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通过这种双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黄金失去了直接联系,而是间接通过美元与黄金的联系。美元处于高居于各国货币之上的特殊地位,等同于黄金,行使世界货币的职能。之后在1947年签订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补充,旨在拆除贸易壁垒,取消进出口限制,组织多边贸易,为美国商品输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建立起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新的经济体制,美国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确立了全球经济体系的霸主地位。
五国和约的缔结
1945年9月11日至10月2日在伦敦召开的第一届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1945年12月16日至26日在莫斯科举行的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以及1946年4月25日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四国外长会议,对意、罗、保、匈、芬五国的和约签订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但就意属
殖民地问题和五国的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1946年7月29日,由苏、美、英、中、法等21个国家参加的巴黎和会在巴黎卢森堡宫开幕。会议基本上通过了对罗、保、匈、芬的和约草案,但关于
意大利的一些问题仍未解决,留待下届
纽约外长会议讨论解决。1946年12月4日至12日,纽约四国外长会议根据大国一致原则,审议了巴黎和会的建议。会上各方作了一定妥协,完成了对五国和约最后文本的审定。根据纽约外长会议的决定,各有关国家于1947年2月10日在巴黎分别在五国和约上签字,苏、美、英、法四个主要盟国批准后,于1947年9月15日生效。五国和约的缔结是苏、美、英等大国之间既斗争又妥协的产物,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舞台上力量对比的变化。
对峙格局逐步形成
“冷战”概念的提出
最早提出“冷战”一词的是
英国作家
乔治·奥威尔。1945年10月19日,他在评论《你和原子弹》中,首次使用该词,来描绘活在
核战争阴影下的世界。1946年初,赫伯特·斯沃普在为
美国参议员
伯纳德·巴鲁克起草的演说稿中写道,美国处于“冷战方酣之中”。1947年4月,巴鲁克发表了这篇演说,首次公开使用“冷战”来描述美苏关系,“冷战”一词开始流行。同年9月,美国著名政论家
李普曼发表了以《冷战》为题的论著,进一步扩大了这一词汇的影响。“冷战”逐渐成为描述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国际关系的重要术语,用以指代以美国、北约组织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
苏联、
华沙条约组织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展开的一场除正式交战以外的多领域对抗。
丘吉尔“铁幕演说”
1946年1月,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
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之邀赴美。3月5日,丘吉尔在杜鲁门的母校
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宣称“从
波罗的海的
什切青到
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了下来”。丘吉尔意在指控苏联正在对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主张美、英组成同盟,以反对铁幕后面的国家。“铁幕演说”反映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想借助美国的力量维持其世界的地位,并在欧洲抗衡苏联的心理;也反映了美国企图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需要。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
希腊和
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
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
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
宪兵的角色。他要求国会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
军事援助,这一咨文所提出的理论后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其目的是想通过“援助”控制希、土,形成对
苏联的包围。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冷战正式开始。
马歇尔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用经济手段扶植西欧的计划。1947年6月5日,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
哈佛大学演说中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1948年4月3日,
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美国向西欧各国拨款援助,以及西欧各国对美国取消
外汇管制以及撤销关税壁垒。马歇尔计划原定期限5年(1948—1952),实际上于1951年1月己基本结束,随后为《共同安全计划》所取代。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的联合和经济恢复,也使西欧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屈从于美国,是美国称霸全球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7年12月,
英国外交大臣
欧内斯特·贝文首次提出关于建立大西洋联盟的设想。 1949年4月4日在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
加拿大、英国、
法国、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意大利、
葡萄牙、
丹麦、
挪威和
冰岛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
资本主义军事同盟,简称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巩固了美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增强了对抗
苏联的力量。
第四点计划
1949年1月20日,
哈里·S·杜鲁门在其第二任总统就职演说中对美国外交提出了“四点方针”。其中第四点为“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后来被称为“第四点计划”。该计划旨在用技术和资本输出的形式来“援助”亚、非、拉经济落后地区,达到对这些地区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和政治渗透的目的。到1953年,有33个国家接受了“第四点计划”,美国的势力扩展到了亚、非、拉地区。
经互会的建立
针对美国的“
马歇尔计划”,苏联采取了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与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1947年7-8月间,苏联先后分别与
保加利亚、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波兰、
罗马尼亚5国签订了一系列经济贸易协定。这些协定统称为“
莫洛托夫计划”,为后来经互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保、匈、波、罗、捷6国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依据平等互利和与会国代表一律平等的原则,成立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除上述6国以外,
阿尔巴尼亚(1949年2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50年9月)、蒙古(1962年6月)、
古巴(1972年7月)、
越南(1978年6月)先后加入。经互会旨在加强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促进
成员国的贸易发展,促进工业化的实现。经互会的成立,促进了
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合作和发展,标志着东欧国家在经济上的联合。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建立
1947年9月22至9月27 日,苏、南、波、罗、保、匈、捷、法、意等9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举行了会议,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情报局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各党之间的联系,组织经验交流,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使各党配合行动。1956年该组织中止存在。
华约组织的建立
1955年 5月14日,
苏联和阿、保、民德、波、罗、捷、匈 8 国代表在华沙举行会议,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了与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抗衡的军事政治组织,简称华约。华约总部在莫斯科,主要机构有政治协商委员会、国防部长委员会、外交部长委员会、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华约各国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统一战略方针,经常举行
军事演习。华约组织的建立是两大阵营形成的重要标志。
第一次柏林危机和两个德国
根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法四国的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东区归
苏联,约占德领土的 1/3;西北归
英国;西南归
美国;西区归
法国,大柏林区(包括柏林及市郊)将由四国共同占领,苏联占领部分称东柏林,美、英、法占领部分称西柏林。
1948 年6月,美国宣布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苏联随即采取措施,于6月22日在东柏林发行“D”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
流通货币。1948年6月24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只能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1949年5月,美苏双方达成妥协,结束封锁。至此,长达11个月的“柏林危机”暂时得到了解决,但是大柏林市分裂却已成为现实。1949年8月14日,西占区宣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阿登纳出任总理。同年10月7日,苏占区宣告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威廉·皮克当选总统。从此,两个德国在世界上出现,东西方分裂进一步加深。
两个朝鲜
1945年12月15至26日,苏、美、英3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协定帮助朝鲜建立临时民主政府,以期实现南北的统一。但之后美国违反协定,在南部扶持
右派势力,于1948年8月15日建立
李承晚政权,成立
韩国。随后,北部民主势力也于1948年9月9日建立了以
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南北朝鲜爆发内战。同日,
美国在
苏联没参加的情况下召开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紧急会议”。6月27日,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要求联合国所有
成员国向南朝鲜提供援助。7月7日,安理会又决定派遣“
联合国军”赴朝作战。10月7日,
美国军队越过
三八线——
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攻陷
平壤。朝鲜战争结束后,这条三八线成为了南北朝鲜的分界线,两个朝鲜出现。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至60年代初期,是冷战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美苏间态势有缓和也有紧张,但总的来说,优势在美。
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新的政治路线。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平共处;第二,通过“和平竞赛”超过美国;强调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的
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取得政权;主张亚非拉地区可以通过和平过渡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三和”政策以缓和代替全面对抗,拓宽了苏联外交上的活动空间,扩大了苏联的国际影响。
对奥和约
1955年5月,
苏联主动与美、英、法三国合作,与
奥地利的外交部长在
维也纳签订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该条约结束了四大国对其分割占领的状态,恢复了奥地利的主权和独立,有助于缓和欧洲的紧张局势,为四国首脑会议的召开铺平了道路。同年10月奥地利议会通过中立宪法,宣布永久中立,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不允许在其领土上建立外国
军事基地,奥地利成为永久中立国。
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
1955年7月,苏、美、英、法在日内瓦召开了四国首脑会议,出席会议的有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英国首相艾登、
法国总理富尔、
苏联的
赫鲁晓夫和
尼古拉·布尔加宁。会议议题主要包括“
德国问题”、“欧洲安全问题”和“
裁军问题”。该会议展现了各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态度,在一定时期内缓和了东西方的敌对气氛和国际紧张局势。
苏联和联邦德国建交
1955年6月17日,苏联照会联邦德国,照会邀请联邦德国阿登纳访问
莫斯科,以便考虑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的问题。6月30日,联邦德国复照苏联,表示接受了苏联提出的就建立外交、商务和文化关系进行商谈的建议。9月8日,阿登纳应邀访问
苏联,与
赫鲁晓夫就两国建交问题举行会谈,最终于9月13日达成了建交协议。9月20日,苏联又和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签订两国关系条约,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
主权国家。苏联同联邦德国建交,不仅壮大了苏联“和平攻势”的声势,改善了其国际形象,还使得德国的分裂被固定下来。
第二次柏林危机
第二次柏林危机亦称
柏林墙事件,开始于1958年。1958年11月底,苏联照会美、英、法政府,要求其结束对
柏林西部地区的占领,使西柏林变成一座非军事化的 “自由城市”,并且限定美、英、法3国在6个月内从西柏林撤军。否则苏联将与民主
德国签订和约,把进入西柏林的通道交由民主德国管理。美、英、法对此不予接受,坚决拒绝撤军,东西方关系随即紧张。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在沿东西柏林分界线修筑“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边界。1961年8月18日,
美国派遣1500名士兵通过民主德国检查站增援西柏林。随后,双方互相以
核弹试验进行威胁。当危机达到高峰时,
赫鲁晓夫态度软化,10月28日,撤销了“六个月的期限”,暂时冻结德国和西柏林问题,从而结束了这次持续3年多的“柏林危机”。
戴维营会谈
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并在9月27至28日与艾森豪威尔总统进行了戴维营会谈。会谈主要围绕两个问题:柏林问题;
裁军问题。会谈无果,但美苏关系得到缓和。这种为缓和关系而做出的相互退让与妥协,被赫鲁晓夫称之为“戴维营精神”。
中苏交恶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中苏关系友好。但在1956年苏共20大后,中苏两党开始出现分歧,尤其是在和平过渡以及对
约瑟夫·斯大林的评价等事项上。此后,
苏联1958年提出的在中国建设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计划,导致了中苏关系恶化。而1959年戴维营会谈后,为了实现苏美合作,苏联要求中国政府在台湾和
中印边界问题上让步,把中国外交纳入苏联全球战略轨道。由此,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苏联于1960年7月宣布撤回在华专家,并终止200多个中苏合作项目。至此,中苏友好关系破裂。
艾森豪威尔的对外战略
1952年,艾森豪威尔就任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美国政府的对外战略发生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第一,艾森豪威尔于1953年提出“解放政策”,取代
哈里·S·杜鲁门时期的“遏制政策”。“解放政策”实质是用“政治战、
心理战和宣传战”等一切非战争手段改变社会主义国家,实行“
和平演变”。第二,在军事上,艾森豪威尔用“大规模报复战略”代替“遏制战略”,即削减常规兵力,大力发展
核弹和战略空军,依靠战略核力量来威慑苏联。第三,艾森豪威尔政府推行“战争边缘政策”以压制
民族解放运动。该政策实质上是善用战争威慑的同时,又对大规模战争持警惕态度。
U-2飞机事件
1960年5月1日,
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侵犯苏联
领空,深入苏联领空1200公里。当飞机飞到斯维尔德洛夫地区上空时,被苏联火箭部队击中,飞行员鲍尔斯跳伞后被俘。U-2飞机事件恶化了正在得到缓和的美苏关系,计划召开的
巴黎四国首脑会议不欢而散,所谓“戴维营精神”随即宣布破产。
肯尼迪的全球战略
1961年,肯尼迪任美国第35任总统,在对外政策上提出了“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把对抗与对话两手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对
苏联、东欧进行经济、文化渗透;在军事上提出了“灵活反应战略”以替代“大规模报复战略”,主张打“有限战争”,即用“特种部队”、“特种战争”对付民族解放运动,用常规战争对付“有限战争”,用核武器威慑作用遏制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1959年1月1日,
卡斯特罗领导的
古巴革命战争推翻了
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同年5月,卡斯特罗在古巴实行
土地改革,以补偿方式征收了
美国的部分资产,10月,古巴决定对美国企业收税。古巴革命的胜利和激进的改革措施引起美国不满,美古关系恶化,为
苏联渗入古巴提供了有利时机。1960年5月8日,苏联与古巴恢复外交关系。
1962年7月,苏联同古巴达成了在古巴部署
中程弹道导弹的秘密协议。随后,苏联开始向古巴秘密运送导弹。10月14日,美国U-2飞机拍摄到
导弹基地照片。10月22日,
约翰·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说,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宣布立即对古巴进行军事封锁,严格实行海上检查。最终,苏联做出退步,撤走导弹,危机平息。
古巴导弹危机是战后美苏对抗中最为危险、离战争最近的一次危机。
第二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是冷战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勃列日涅夫的对外战略
1964年勃列日涅夫取代
赫鲁晓夫上台执政,他在加速发展
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基础上,采取了积极进攻的对外战略。勃列日涅夫以“和平”和“缓和”为手段,以军事实力为支柱,以欧洲为战略重点,以美国为主要对手,争夺
势力范围,在各方面谋求对美国的优势。该战略具体还主张严密控制东欧盟国,以及争夺
第三世界战略要地。
扼杀布拉格之春
1968年4月,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召开了中央全会,通过了改革行动纲领,意在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寻求一条适合捷克斯洛伐克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场改革运动被西方称为“布拉格之春”。
苏联担心改革引起其他东欧国家的连锁反应,通过双边会谈和军事演习对捷施加压力,意图阻止改革,未果。1968年8月20日深夜,苏联和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波兰、
保加利亚、
匈牙利等五个
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的军队对捷实施
军事占领,中断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进程。
珍宝岛事件
珍宝岛位于
黑龙江省虎林市境内,在
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因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规定中俄以乌苏里江为界,两国一直存在边界分歧。1964年,中、苏两方在北京举行了中苏边界谈判,但未就边界问题达成一致。此后,两国在珍宝岛发生多次摩擦。1969年3月2日和15日,
苏联边防军入侵珍宝岛,与中国边防军发生武装冲突,加剧了中苏间的紧张关系。
南下战略
为了切断
美国与西欧、
中东和
远东三大战略地区的联系,苏联实施中间突破,包抄东西两线的“南下战略”。1978年11月3日,苏联与
越南签订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在苏联的支持下,12月25日,越南入侵
柬埔寨,并将
老挝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1978年6月,苏联在南、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策动
政变,趁机插手,不仅威胁红海通道和
波斯湾出口,而且使其战略支点从中东到东南亚遥相呼应。
卷入非洲冲突
苏联采取“代理人战争”方式参与非洲冲突。1975年,他先利用
古巴军队干涉
安哥拉,控制安哥拉的内政外交。之后他又策划颠覆苏丹政府、策划雇佣军入侵扎伊尔。1978年11月20日,苏联与
埃塞俄比亚签订为期20年的友好条约,帮助其在
欧加登战争中打败
索马里,苏联借机控制了
非洲之角。20世纪70年代,苏联先后向17个非洲国家派出军事人员,在非洲沿海的 7 个国家获得 20多个机场、港口和通讯设施,深入控制了非洲。
苏联入侵阿富汗
20世纪70年代,苏联凭借迅速增长的军事力量,趁
美国收缩之机向
第三世界扩张。阿富汗是南下
印度洋和西抵中东的
战略要地。1979年9月,反对苏联的
哈菲佐拉·阿明在阿富汗的内部斗争中夺取了政权,使苏联对阿富汗的控制受到威胁。1979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其对外扩张严重升级。至此,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形势变化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落后西欧,美国的优势地位削弱。西欧国家离美倾向增加,开始推行不屈从美国的对外政策,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部出现裂痕。典型事例是
夏尔·戴高乐奉行独立外交政策,他提出了“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反对美国干涉欧洲事务,主张西欧联合,以
欧洲共同体为基础抗衡冷战。1966年3月,
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尼克松主义
1969年,尼克松就任
美国总统。迫于美苏力量对比变化,尼克松政府调整了
美国的对外战略。1969年7月,尼克松发表“关岛谈话”,提出采取“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以减轻
越南战争的负担。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向
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题为“70年代美国的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的长篇咨文,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三大外交原则,主张坚持实力政策、推行现实威慑的同时,注重用谈判手段调节对外关系,并且强调与欧日建立伙伴关系,维系西方战略同盟。这些主张被统称为尼克松主义。尼克松主义集中地反映了
亨利·基辛格“均势”和“多极”的思想,是在当时的条件下,美国统治者不得不作出的具有战略“收缩”性质的选择。在尼克松主义的指导下,美国开始了对外收缩。
结束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逐步升级,带来了巨额军费和
财政赤字,加重了美国的经济负担。1969年10月和11月,
美国接连爆发了两场反战大示威,要求“立即停止越南战争”。1969年1月25日起,美国开启了停止越南战争的谈判。1973年1月27日,美国在巴黎正式签定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至此,越南战争结束。越南战争的结束,为美国把力量集中于重点地区,进一步同
苏联进行全球争夺提供了可能。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2月21日,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1972年2月27日,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在公报中,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28日联合公报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为两国正式建交奠定了基础。1979年1月1日,
美国与中国正式建交。
第三阶段
20世纪80年代,是冷战的第三阶段,其特点是美攻苏缩。
里根政府的战略
1981 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提出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战略”,主张加强同苏联抗争,以遏制苏联的扩张势头。
星球大战计划
为夺取
军事战略的优势,里根政府大力增加国防开支,加强扩军备战,一方面推进进攻性
核弹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推行“战略防御计划”,把同
苏联的
军备竞赛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1983年3月29日,里根正式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又名“星球大战计划”。该计划主张利用
美国高科技优势,在
外层空间部署粒子束、
定向能武器,建立一种多层次、多手段、大纵深、低漏度的洲际导弹拦截系统,以打破美苏核力量上的均势。星球大战计划在增强美国军事实力的同时,带动了美国高新工业的发展,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
有限推回战略
1986年3月14日,里根发表题为“自由,地区安全和全球和平”的
国情咨文,提出“有限推回战略”。“有限推回战略”主张在经济和军事上援助亲美的国家,支持亲苏国家内部的反政府武装,逐步压缩苏联的
势力范围,将苏联的势力范围有限推回到其本土。在“有限推回战略”的指导下,美国支持
萨尔瓦多政府消灭反政府武装,打击
尼加拉瓜,出兵
格林纳达,将苏联势力推离
安哥拉,支持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国内的反对派武装,两次空袭
利比亚,加强与中国、
日本和
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压缩了
苏联的势力范围。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提出了“新思维”理论,倡导“
社会主义多元化”,即政治多元化、经济多元化、和思想多元化,并宣扬“
人道主义”观,主张全人类利益高于阶级利益。
在“新思维”理论的指导下,戈尔巴乔夫以美苏关系为核心,对外交政策作了全面调整。戈尔巴乔夫把改善与
美国的关系放在首位,积极推进苏美两国首脑高级会谈,积极促进两国
裁军谈判,在裁军谈判中做出单方面让步,在同美国争夺
第三世界的斗争中采取退让政策。在东欧问题上,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放弃了对东欧严密控制的“
勃列日涅夫主义”,多次强调与东欧国家的平等关系,对东欧国家的内部事态变化奉行支持改革、允许“自由选择”以及不予干涉的原则。此外,戈尔巴乔夫还提出“欧洲大厦”设想,主张加强
苏联与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督促东欧国家改革,积极推动欧洲国家在各个领域里的全面合作。对第三世界国家,戈尔巴乔夫实行收缩和放弃政策,减少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和
军事援助,减少在
埃塞俄比亚、
柬埔寨和
叙利亚的军事顾问人数,疏远与
古巴、
朝鲜等国的关系,撤离阿富汗,并避免卷入新的地区冲突。
事件终结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持续了40多年的冷战最终结束。
东欧剧变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纷纷发生巨变。1989年6月,
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于8月建立了东欧第一个非共产党政权。11月,
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选举民主派知识分子哈韦尔为总统,次年6月,组成“公民论坛”为主体的联合政府,捷共未能入阁,成为在野党。12月,
罗马尼亚的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倒台,救国阵线上台执政。1990年3月,基督教民主联盟在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选中获胜,4月,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德梅齐埃当选部长会议主席,组成新政府。5月,
匈牙利“民主论坛”在选举中获胜组阁,
社会主义工人党分裂为社会党和社会主义工人党,社工党获
选票不足4%,连国会也未能进入。6月,
保加利亚“民主人民力量”领导人热列夫当选为总统,由
无党派民主人士出任内阁总理。从1989年
波兰建立了东欧第一个非共产党政权开始,到1992年
阿尔巴尼亚社会党下野,共有8个东欧国家改变了政体,背离社会主义阵营,转向
资本主义轨道。
德国统一
1989年5月,匈牙利开放奥匈帝国边境,民主德国公民开始大量逃往
德国。9月开始全国出现动乱,群众集会游行不断。10月18日,德国统一社会党举行中央全会,昂纳克辞去了社会党总书记和国务委员会主席。11月29日,“柏林墙”被推倒。12月德国统一社会党改名民主
社会主义党。1990年3月18日举行大选,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社会联盟、民主党等组成的德国联盟获胜,并上台执政。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分裂达45年之久的两个德国完成了重新统一。
华约瓦解
东欧的剧变使华沙条约组织分崩离析、名存实亡。1989年7月的华约首脑会议上,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提出,华约应从“军事政治组织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1991年2月,华约政治协商会议特别会议在
布达佩斯召开。会议宣布从1991年3月31日起,华约联合武装部队解散,一切军事行动停止。1991年7月1日,华约在
布拉格举行了最后一次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签订了华约停止生效的议定书,华约正式宣告解散。至此,
苏联战后营建的与西方对抗的政治、军事、经济集团从组织形式到实际内容均已荡然无存。
苏联解体
1985年至1991 年,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着力进行改革。但改革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苏联国内出现混乱和动荡。1991年8月19日,苏联保守派发动
政变,希望废除戈尔巴乔夫及其改革以挽救苏联。“
八一九事件”最终失败,不仅未能扭转政局,反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1991年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一职,并宣布苏共停止活动。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苏联
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职务。至此,苏联解体,两极对抗中的一极不复存在,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正式结束。
历史影响
世界格局
冷战主导着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制约着各主要国家的外交战略和政策,将世界强行分割成东西两个阵营,造成了
德国、
朝鲜等的分裂,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不仅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对世界和平和稳定造成长期威胁,并且阻碍了全球的一体化发展。
但美苏对峙的世界格局对民族独立斗争和
第三世界的崛起也有着积极影响。苏联为了巩固自身安全,对
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这有利于亚非拉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在两极对峙格局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采取主动战略,发起“
不结盟运动”,在“
万隆会议”提出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冷战结束后,美苏对抗局面消失,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呈现"
一超多强"的形势,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军事
在冷战大环境下,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虽然时有局部战争爆发,但是冷战还是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的爆发。此外,冷战期间,美苏为争夺战略优势,彼此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持续的
军备竞赛。这一方面导致了双方在军事技术、武器和装备等方面实力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全球军备的扩散和不断升级,并产生了
核弹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际安全问题。随着冷战的结束,双方的
武装力量得到削减和转型,军事对抗的重心也从传统大规模的战争转变为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应对。
科技
冷战时期的美苏双方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军备竞赛、
太空竞赛等各种竞赛,促进了美苏两国对科技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冷战期间,
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
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1946年第一台电子
计算机问世,此后经历了
电子管时代、
晶体管时代、
集成电路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并在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向微型化、巨型化、高速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生产建设、
交通运输、医学卫生、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美、苏、英、法开始建立实验性
核电站,至60年代进入实用阶段,使
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现实。此外,
苏联1961年
载人飞船绕
地球飞行、1969年
美国阿波罗号号登月成功以及1977年美国载人航天飞机试飞成功等一系列进展,也标志着空间技术在冷战期间取得突破。
经济
但各种竞赛也造成了巨额的军费开支和社会资源浪费,对美苏两国尤其是苏联造成了经济负担。冷战结束后,苏联因经济和政治制度的问题最终崩溃,而美国在经历了冷战后的
经济全球化后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和挑战。
文化
除此之外,文化领域也受到了“冷战”的影响。首先,“冷战”催生了一批以“冷战”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比如,旨在指责西方
帝国主义的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小说《罗伊上尉的梦想》和《眼睛在天空》,以及
乔治·奥威尔创作的反
斯大林主义小说《
动物农场》和从文学角度描述冷战开启时政治结构的《
一九八四》。其次,
连环画和卡通画也是冷战双方文化对抗的前沿阵地。1947年,美国通过连环画《这是明天吗?共产主义统治下的美国》来有目的地推进政治教育。而
苏联的讽刺期刊《鳄鱼》也针对日常主题刊登了许多政治性漫画。最后,电影领域也受到“冷战”影响,出现了《铁幕》和《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等反共电影,以及宣扬核恐怖的《
世界末日》和《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