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高校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Special Operation College of PLA)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全军重点建设院校,副军级建制,主校区坐落于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是全军唯一一所特种作战、情报侦察领域的高等教育院校。
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51年成立的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侦察与特种作战指挥专业;2011年,侦察与特种作战指挥专业从南京整体转隶至广州,与军事体育综合训练基地合并组建特种作战学院,时任副总参谋长戚建国向学院授旗;2017年7月,特种作战学院和桂林综合训练基地合并组建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军事体育综合训练基地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解放军体育学院,现为学院广州营区,位于院内的黄埔军校燕塘分校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林综合训练基地(原桂林陆军学院)前身是1949年创建于浙江金华的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三分校。
截至2022年6月数据显示,学院分布在广西、广东和湖南3省(自治区),在桂林市、广州、衡阳市株洲市4市共8个营区,拥有军事共同、专业技术训练场90余个,多种作战地形综合训练场4个,总面积达13000余亩。学院面向陆军、海军陆战队、空军空降兵培养特种作战、情报侦察领域军官和士官,承担全军狙击作战、军事体育领域人才培养任务,是全军侦察特战人才培养基地、全军高中级狙击手培训中心、全军军事体育人才培训中心、特种作战理论和战法训法研创中心,此外还承担驻港澳部队轮换进驻干部培训任务。截至2023年6月,学院有教员600余人,其中高职教员200余人。
历史沿革
2017年合并组建的学院,历史底蕴深厚。
前身之——桂林综合训练基地,始于解放战争末期创建的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三分校,后经北步兵学校、桂林步兵学校、桂林陆军学院等多个阶段发展赓续。
前身之——特种作战学院,一脉源于军事体育综合训练基地,始于解放战争初期创建的冀热辽军政干部学校,后经广东军政大学、第25步兵学校、解放军体育学院等多个阶段传承创新,一脉源于原国际关系学院在1978年开办的侦察与特战专业,是我军体系化专业化培养侦察与特战人才的摇篮。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1年6月,学院有11个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作战指挥(特种兵初级指挥)、作战指挥(伞训初级指挥)、作战指挥(空降兵初级指挥)、侦察情报(海军陆战初级指挥)、侦察情报(侦察兵初级指挥)、指挥信息系统工程(特种兵初级指挥)、指挥信息系统工程(海军陆战初级指挥)、指挥信息系统工程(侦察兵初级指挥)、作战指挥(特种兵初级指挥)、作战指挥(伞训初级指挥)、作战指挥(空降兵初级指挥)。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学院有4个专业领域,军事共同、专业技术训练场90余个,多种作战地形综合训练场4个,总面积1.3万余亩。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6月,学院确立特种兵作战、侦察兵作战2个重点学科建设方向,围绕特种作战、情报侦察、狙击作战、军事体育4个专业领域,形成涵盖攀登横越、野外生存、近距格斗、水上(下)技能、特种爆破、空中渗透、特种射击、战场侦察、战术指挥等紧贴战场、适应未来、一体融合的课程体系。拥有军事硕士、体育硕士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截至2021年5月,学院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类别2个,院级重点学科建设方向2个。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类别:军事、体育
院级重点学科建设方向:特种兵作战、侦察兵作战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6月,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现有教员600余人,其中高职教员200余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374人,有援外教学、出国留学和国际维和等经历的97人,曾参战并荣立战功者6人,拥有世界冠军、全国冠军比赛头衔者19人,全军比武竞赛尖子21人,军队育才奖97人,全军优秀教师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组建以来,从全军部队精选优秀军官补强优化,学院教员力同心、不懈奋斗,夺取陆军战术理论授课总分第一名、陆军“教坛之星”教学比武竞赛实践组第一名和总分第一名。
参考资料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截至2020年7月,学院办有《特种作战学报》和《军事体育学报》。
《特种作战学报》是全军特种作战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
《军事体育学报》是由总参谋部政治部主管、解放军陆军特种作战学院主办的体育学术刊物,主要反映高等院校、部队和体育科研部门有创新性的科研学术成果;主要栏目有基础理论、军事体育、体育社会学、部队体育、训练与竞赛、运动人体科学、院校教育;2003年获总参优秀期刊提名奖,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入期刊。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6月,学院承担科研项目347项,获科研成果奖52项,其中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军事科研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教学成果奖13项, 其中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学院确立特种兵作战、侦察兵作战2个重点学科建设方向,围绕特种作战、情报侦察、狙击作战、军事体育4个专业领域,形成涵盖攀登横越、野外生存、近距格斗、水上(下)技能、特种爆破、空中渗透、特种射击、战场侦察、战术指挥等紧贴战场、适应未来、一体融合的课程体系。拥有军事硕士、体育硕士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学院承担科研项目347项,获科研成果奖52项,其中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军事科研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教学成果奖13项, 其中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参考资料
校园文化
校徽
学院院徽全部要素包含3个模块、9个部分:通用元素和基本属性:五角红星与八一字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核心,代表性质和方向;长城,寓意守护国土安全的基本功能;陆军特种作战学院,是最基本的文字标识。特色元素和专业属性:红色闪电,寓意特战官兵“铁血忠诚”“一招制胜”的信仰底色和职能使命;三支羽翼组成的翅膀,既指海陆空三栖作战的基本样式,也呈现学院转型重塑、换羽腾飞之势;双色利刃,紧扣《孙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胜”的特种作战战术起源。辅助元素和精神属性:虚拟的网络地球,强调特战人才要立足国际视野、抢占科技前沿;两条折线,勾勒出狼眼睛的轮廓,使院徽整体神似战狼,彰显特战尖兵的战斗精神;书本底座,寓意学院人才培养托起特战力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校园环境
学院横跨广西、广东和湖南,在桂林市、广州、衡阳市株洲市共设8个营区,各营区环境优美、人文地理独特、教学场馆齐全、教学设备先进,拥有军事共同、专业技术训练场90余个,多种作战地形综合训练场4个,总面积达1.3万余亩,为培养全域作战的特战精英打造实战化训练环境。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教学建设
学科建设
师资规模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科研成果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园环境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