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为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民间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岁除、除夕、除夜、腊月三十(如“腊月”为小月亦需提前至二十九)、大年三十,是
中原地区汉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与
清明节、
中秋节、
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共同构成了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
除夕起初并不是一个喜庆节日,而是与先秦时期的腊祭有关,周、秦时期每年年底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雄”仪式,会击鼓驱逐疫病之鬼,所以也叫“逐除”。古往今来,大年三十是整个
春节期间较为重要的一天,与新年
元旦的
迎春花贺新不同,除夕求的是驱邪除疫、辞旧团圆,所以在中国民间有祭祖、贴年红、燃放爆竹、挂灯笼、吃年夜饭、发压岁钱、守岁等较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既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是人们回顾旧岁、憧憬新年的一种形式;同时,也存在如祭祀时不能占用供桌、不能随意吵闹、忌讳出现晦气的字眼等一些约定俗成的节日禁忌。
为了让群众们更好的欢度佳节,
中原地区相关部门先后在2007年、2014年、2022年、2023年对除夕假期的情况进行过调整。同时,大年三十和
春节一起随着海外华侨的增多而逐渐被其他国家认同,
美国、
加拿大、
韩国、
日本、
菲律宾等20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把除夕与春节定为整体或部分城市的
法定节假日,这一节日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多彩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在海外
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历史
大年三十为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因为与春节的
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所以又叫除夕,既可泛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可实指最后一天的夜晚。而除夕的起源则要追溯到先秦时期,起初除夕并不是一个喜庆节日,而是与
腊祭有关。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雄”仪式,会击鼓驱逐疫病之鬼,由乡人戴上面具,跳着具有仪式性的
傩舞祛邪驱疫,被称为“逐疫”;到了
北魏时期则演变成岁除大之礼。根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有击鼓驱逐疫痨之鬼的习俗,也叫“逐除”,这便是除夕的由来;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是
晋朝时期
周处的《风土记》等文献中,并且它还具有除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雅称;
唐朝时傩祭发展至顶峰;元代之后,傩祭渐微,渐渐衍变为
傩戏;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然保存着一些完整的傩戏。
节日习俗
驱邪
除夕起初是一个驱邪的节日,有以恶气的桃符、可避凶魅的
门神、避山臊恶鬼的爆竹、逐瘟驱疫的烟火等,其中以大傩为最隆重的驱邪仪式,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腊八节傩祭时,由乡人戴上面具,跳着具有仪式性的
傩舞祛邪驱疫,被称为“逐疫”;到了
北魏时期则演变成岁除
大傩之礼;唐朝时发展至顶峰;元代之后,傩祭渐微,渐渐衍变为傩戏;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然保存着一些完整的
傩戏。
祭祖
祭祖是除夕一项重要活动,大户人家年前便会开宗祠,打扫收拾卫生,布置祖宗牌位、画像,摆放香烛、供器、祭品,在当年三十的傍晚在
聂氏宗祠内进行祭祖仪式。
贴年红
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形成于
后蜀时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代文献《玉珠宝典》《
燕京岁时记》中对其均有记载。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
中原地区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到大年三十时,每家每户都要将精心准备的大红春联贴在门上,烘托喜庆的节日氛围。春联的种类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贴门神
在民间,人们认为
门神心地善良,有着非凡的本领守护着人间的平安,是正义和武力的象征,人们将门神贴在大门上,会使一些妖魔鬼怪望而却步,保护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平安健康。
贴福字
贴福字是中国汉族传统的民间风俗,除夕每家每户都会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规格不一的福字,福字有
南极仙翁、
蟠桃、
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各种各样的图案。福字代表福气、福运,更有甚者将福字倒贴,表示幸福已到,以此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贴窗花
民间一些地区还会在窗户上贴造型各异的窗花,这是一种以纸张为原材料,用剪刀或刻刀为工具,剪刻出人物、鸟兽、花卉等多种图样具有镂空效果的造型艺术,它题材多样,内容丰富,造型形象夸张洗练、生动传神、家喻户晓,有着吉祥美好的寓意,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显示了中国百姓浪漫的想象力和优异的创造力,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燃放爆竹
爆竹又称“爆仗”“炮仗”“鞭炮”,是
中原地区的特产之一,由黑火药制作而成,它的起源较早,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汉族民间自古就有“开门爆竹”一说,人们会在新年到来之际,每家每户燃放爆竹,它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也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挂灯笼
灯笼起源于
西汉,统称为灯彩,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每年的大年三十,一些人家就会在屋檐下挂上红灯笼,象征着一家团圆的意义,并增加节日的喜庆氛围。
吃年夜饭
年夜饭也称为“团圆饭”,汉代时就有这一习俗,古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只有在迎接新年的时候才能吃一顿大餐来改善生活,所以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准备的较为丰盛。年夜饭不仅是一顿饭,也代表团圆和祈福,出门在外的人无论在哪,到了大年三十都要赶回来一家团聚吃年夜饭;即使没有赶回来的人,家人也会为他摆一只碗、—双筷,象征着他也回家团圆了。年夜饭的名堂较多,在说法上也各不相同,摆上热气腾腾的火锅,寓意家运红红火火;放一只完整的鸡,寓意为
红腹锦鸡起家;鱼与余谐音,寓意为吉庆有余、
年年有余;生菜表示生财;
年糕代表年高;腐竹寓意富足;
发菜象征发财。
中原地区南北方的
春节菜谱也有一定的差异,
南方地区的年夜饭通常有
糍粑、年糕
彩色水饺、
馄饨、
长面、
元宵节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有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同时因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寓意。有的包饺子时,会把几枚用沸水消过毒的硬币包进去,称为“抢金”“抢银”,谁先吃着硬币,谁就能多挣钱。有的煮饺子时加几根
面条,称为“金丝穿元宝”,象征着来年多财好运。总之,大年三十的年夜饭较为丰盛,一家人团聚围坐在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享用着丰盛的美味佳肴,享受着节日的氛围和难得的团聚和放松之日。
压岁钱
压岁钱又叫“压岁”“压胜钱”“代岁钱”“岁岁钱”“利是”或“年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这一年俗起源于汉朝。起先在除夕或大年初一时,长辈通过不同形式发给晚辈的压岁钱,到了现代融入了新的元素,通过微信、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红包等方式来发压岁钱。寓意着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
玉貔貅驱鬼,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守岁
守岁,又叫“除夕守岁”,俗称“熬年”,即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仪式,是
春节重要的习俗之一。。守岁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
晋朝时,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每年除夕夜时,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过以围炉夜谈,通宵
不寐的形式熬夜迎神,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既有对逝去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将临新年寄有美好希望的吉祥寓意。
节日禁忌
大年三十在中国民间长期的发展流传过程中,为了表达除旧迎新的意思,存在一些约定俗成的节日禁忌。如在家族祭祀祖先时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能占用,也不能随便吵闹、骂人,否则便是对祖先的不尊敬;忌讳出现破、死、光、鬼、输、穷等充满晦气的字眼,需要用别的字来代替,可以把打碎的碗碟说成岁岁(碎碎)平安或落地开花等代表吉祥的话;忌讳在节日期间打扫卫生、倒除杂物,为的是不把财富扫出门,因为民间传说过年期间倒掉这些东西,就是把家里的财气倒掉了,这一年要受穷;忌讳打骂孩子,即使小孩子犯错都不能平时那样生气责骂,只为图个吉利;还有不煮新饭,要吃除夕留下的过年饭,寓意去年的东西吃不完,到今年还有剩余。进入21世纪后,节日的习俗还增加了禁止酒后驾车、一些地区禁放烟花爆竹等与时俱进的新“禁忌”,这些禁忌,反映了人们对年的敬畏和对来年的期望,也是千百年来的一种民俗文化的反映。
价值寓意
民间俗称的大年三十又叫“除夕”“除夜”“岁除”,“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指的是因为旧岁年末这天就要过完了,新的一年从明天就要开始了,是
中原地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腊月三十中午开始,店家商贩关门收市,工厂作坊停工歇业,出门在外的人都赶回家团聚,不论是在城市或农村,鞭炮之声四处响起,陆续有人开始吃团年饭了。为了让群众更好的欢度大年三十,中国先后在2007年、2014年、2022年、2023年对除夕假期的情况进行过调整。其中,2023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中称,2024年的
春节假期为2月10日至17日(大年初一至初八),鼓励各单位结合带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实,安排职工在除夕(2月9日)休息。
古往今来,
中原地区民间在大年三十这一天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如祭祖、贴年红、燃放爆竹、挂灯笼、吃
春节菜谱、发压岁钱、守岁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家户户看春晚也成了除夕节一项新的习俗。这是人们回顾旧岁、憧憬新年的一种形式,这些习俗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反映出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期望来年更比今年强。
文化影响
大年三十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相关部门也对其的放假情况先后进行过调整,2007年,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除夕正式成为中国的
法定节假日;2014年,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对除夕放假决定进行了调整,不在作为
中原地区法定节假日;2022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规定,2023年除夕又与
春节一起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定程度是为了让群众们更好的欢度佳节。
进入21世纪后,大年三十与春节作为一个整体节日,随着海外华侨的增多而增大了节日的影响力,逐渐被其他国家认同并吸引越来越多当地人参与其中,如今在美国、
加拿大、
韩国、
日本、
菲律宾等20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把除夕与春节定为整体或部分城市的
法定节假日;世界各地会在节日期间推出具有
中原地区特色的音乐会、年俗表演和体验活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也会推出
春节特别活动;中国政府也会组织对海外华人的慰问演出;中国驻外
使领馆向海外同胞发放“春节包”等一系列活动,既与时俱进丰富了节日活动,也增强了节日氛围。这一节日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多彩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在海外
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关传说
中国民间关于大年三十习俗的传说较多,且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
除夕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个凶残的的叫做“夕”的妖怪,专门吃各个村落里的小女孩,一个叫七郎的猎人听说后决定设计除掉夕。这年的三十晚上,夕又来到村庄准备抓小女孩,七郎和村民们按照提前商量好的响起震天的敲击声,夕没有防备被吓的到处乱跑,此时七郎放出猎狗追及,并趁机用
弓箭射死了夕。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作“除夕”,以此纪念七郎的英勇果敢,每年的这天晚上,每家每户都要放鞭炮、守岁,以此来驱除邪气和不祥,迎接幸福安康。
压岁钱的传说:相传古代时有一个妖怪叫“祟”,每年腊月三十的晚上等小孩熟睡后就出来伤害他们,在他们的额头上摸来摸去,被摸过的孩子就会发高烧,高烧退去后小孩就变成痴癫的样子,不会好转。大人们为了保护孩子不遭“祟”的侵害,每到大年三十就守着孩子一起不睡觉。有一户老夫妇,为了防止“祟”来伤害孩子,把包好的几枚铜钱放在他的枕边,一直守护着孩子,却在四更时睡着了,“祟”就趁机溜进屋子准备摸孩子的头,突然枕边发出一道金光,“祟”就尖叫着逃跑了。这件事很快被传开了,众人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用红纸包上钱放在孩子枕边,让“祟”不敢来伤害孩子,于是就把这种钱叫“压祟钱”,因为“祟”与“岁”谐音,后来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守岁的传说:在古代,有一个妖怪叫“祟”,每年腊月三十这一晚就专门出来伤害小孩,等小孩熟睡后,会在他们的额头上摸来摸去,被摸过的孩子就会发高烧,高烧退去后小孩会变成痴癫的样子。大人们为了保护孩子不遭“祟”的侵害,他们每到大年三十就守着孩子一起不睡觉,还要把出门在外的孩子召回来在自己身边守着他们。时间长了,在民间就形成了“守祟”传统,因为“祟”与“岁”谐音,后人就叫守岁,也就就有了年三十夜里守岁的习俗。
贴门神的传说:相传,
唐朝时,
泾河龙王因为与算命先生打赌,滥用权力而触犯了天条,
玉皇大帝委派唐朝大臣
魏徵监斩龙王。龙王向
李世民求情,希望其能拖住魏征,以期能躲过一劫,李世民也满口答应。行刑当天,李世民想用下棋拖住魏征,魏征却借瞌睡,灵魂出窍梦斩龙王。被斩了的泾河龙王恼羞成怒,阴魂不散,夜夜到宫中讨命,李世民被扰得无法入睡。
秦琼和
尉迟敬德见状,请命着戎装立门外以待,李世民应许,那一夜果然无事。但这也非长久之计,李世民也不忍二将辛苦,便令宫廷画家将二人的形象描在画布上,并张贴于宫廷的正门上。后来传入民间,遂演变成俗。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