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尼·罗大里(Gianni Rodari),
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
1920年10月23日,罗大里出生于小镇奥梅尼亚一个面包师家庭。师范中学毕业之后开始在小学教书,后进入米兰天主教大学深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在法西斯战争中,罗大里的好友死去,哥哥也被抓进集中营,法西斯战争带来的灾难对于罗大里的前期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1944年加入意大利共产党,战后曾长期担任
米兰《
《团结报》》的“儿童角”栏目编辑,开始为孩子们写诗和童话故事。1950年,他开始在《少先队员》周刊连载长篇童话《
洋葱头历险记》,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从这时开始,罗大里的作品主题开始转向了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思考当中。在20世纪60年代罗大里曾来到中国进行访问,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奖这一世界
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1980年4月14日罗大里逝世于
罗马。
人物生平
童年经历
1920年,罗大里出生在
意大利北部湖畔小镇奥美格纳(Omegna)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面包师,母亲当过女工和女仆。罗大里9岁时,父亲为解救一只在暴风雨中被积水困住的小猫感染了
肺炎,当时
苄青霉素还没被发明,所以罗大里的父亲在一周后就离世了。年幼的罗大里便跟着母亲和他的两个兄弟搬到了母亲的家乡,在那里,他入读了当地的神学院。两年后,因为受不了学院的严苛纪律,罗大里离开了神学院,在于师范中学毕业后不久进入了一所教育机构培训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青年经历
1931年至1934年,罗大里在
米兰附近的神学院学习,1937年获得学位和小学任教资格,1939年又回到米兰天主教大学学习。罗大里的童年和青年时期,都是在
法西斯主义专政统治中度过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意大利政治和经济出现危机,工人运动缺乏正确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1922年10月30日,意大利法西斯党“
黑衫军”发动
政变,逼迫国王授权组建内阁,成立了以
贝尼托·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政权。墨索里尼在长达二十几年的执政期间,逐渐集大权于一身,签署《
反共产国际协定》,迫害犹太人,使意大利作为主要侵略国之一发动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专政对人们的影响还体现在教育上,1923年,意大利为加强政府部门的权力,进行了“秦梯利改革”,法西斯政权将
补习学校政治社会化,并将其更换成职业学校,确保年轻人接受全面的政治文化教育。
法西斯主义政权为了加强新一代对其统治的忠诚度,在
意大利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思维固化活动,排他性吸收入党,控制各类组织的
意识形态。所以在那段时间里,罗大里沉浸在音乐与文学之中,在那时接触到的
弗里德里希·尼采、
阿图尔·叔本华、列宁和
列夫·托洛茨基的作品养成了他的批判意识,奠定了他今后的政治信仰。而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短暂的教书经历,也为他后来的童话创作埋下了伏笔。
工作经历
二战爆发后,1941年罗大里被迫加入法西斯党,1943年意大利法西斯失利,转而加入意大利共产党工作小组,在米兰医院工作,1944年,罗大里加入了意大利共产党,成为共产党员,参加了反法西斯运动,并于1947年成为意大利共产党报刊《团结报》(L’Unità)的一名政治记者。之后,作为报社里唯一曾做过与儿童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罗大里应党领导的要求,开始为该报的儿童板块写作。1950年,他被任命为新儿童周刊杂志《少先队员》(II Pioniere)的编辑。一年后,他的首部少儿文学作品《童谣集》出版。自此,罗大里开始了他的童话创作之路。20世纪60年,罗大里来到
中原地区进行访问。
创作经历
在此后的三十年里,罗大里陆续出版了《
假话国历险记》,《蓝箭》,《幽灵贡多拉》,《三个流浪儿》,《3B历险记》,《隐身小托尼历险记》和《起死回生的男爵》;短篇故事集有《一笑而过的故事》,《
黑鼻子岛》,《长不大的苔蕾丝》,《电话里的童话》,《
电视机里的故事》和《吃彩虹的奶牛》;童话集《20加1个童话》,《有3个结尾的童话》, 儿童诗《童谣儿歌集》,《天上和地上的童谣》等,1973年出版童话理论专著《幻想的法则》。罗大里的众多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广泛流传。
创作分期
创作前期(1948年~20世纪60年代初期)
罗大里的前期作品内容主要以讽刺和批判
法西斯主义政权的荒诞统治为主,从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40年代末,
意大利初等教育实行的目的是让学生社会化,让他们忠诚于当时的法西斯政府。中等教育则表现出来明显的等级制度。“每一个社会阶层都有学校与其相对应,其重要性取决于个人地位所对应的工作以及学习的机会。”直到1945年,
贝尼托·墨索里尼被枪决,意大利才结束了法西斯的独裁统治。1946年,全国公民投票决定废除
君主制,建立了意大利共和国。1948年1月1日,意大利共和国宪法正式公布实施,规定“意大利是以劳动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在法西斯战争中,罗大里的好友死去,哥哥也被抓进集中营,罗大里切身经历了法西斯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他曾经在
意大利共产党负责领导和组织工作,还担任过青少年期刊《少先队员》的主编,致力于教育新一代的劳动者和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1948年,罗大里正式开始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他在写作当中,通过描写统治者专政下荒唐而混乱的社会状况,讽喻
法西斯主义当局,如《
洋葱头历险记》。
创作后期(20世纪60年代末~1980年)
在法西斯专政带来的伤痛消退之后,罗大里的作品主题转向了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思考当中。1950年开始,意大利经济实现了连续13年的快速增长,慢慢地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但随着物质繁荣一同到来的,还有人们精神上的空虚,罗大里通过童话揭示经济大繁荣背后人类的精神异常,他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
电视机里的故事》,《
打字机里出来的故事》等等。
中国影响
早期翻译(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末)
罗大里的作品很早就被翻译引进到了中国,
任溶溶在1953年便根据俄译本翻译了《
洋葱头历险记》,在上海《
新民晚报》每日连载。1954年1月
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洋葱头历险记》的节本。这一时期,翻译最多的是《
流浪少年》,在1954年7月和11月以《小流浪者》为题目,分别由基本书局(燕译)和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沈绍唐译)进行出版。《流浪少年》是一部
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书中直白地反映了罗大里的政治观,并出现了“交叉着的镰刀和锤子”等带有鲜明共产主义特征的字眼。50年代,罗大里作品的引进主要是出于当时国内政治形势的需要,从而在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从各个层面弘扬
共产主义思想,使得其深入人心。
后期翻译(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70年代末,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罗大里的逝世,国内又掀起了对其作品的译介热潮。“四人帮”粉碎之后,
任溶溶对《
假话国历险记》进行了翻译,以假话国国王的荒诞统治来讽刺“四人帮”。《假话国历险记》最初在《
外国文艺》中发表,紧接着又被改编成好几种
连环画,并受到了读者的欢迎。80年代后,罗大里作品在国内的译介更加丰富多样。从作品内容上来看,不再局限于对经典长篇童话的翻译,其短篇童话《
电视机里的故事》,《有三个结尾的故事》,《天上掉下来的大蛋糕》也相继得到了引进。在对罗大里经典作品的重译中,译者更为注重原著的完整性和趣味性。
以《
洋葱头历险记》为例,1981年6月的版本虽仍为
任溶溶翻译,但在具体内容上比1954年1月的版本更为丰富。如1954年的版本主要集中讽喻专政者,所以这个版本中没有柠檬兵在贫民区喷香水,从而掩盖穷酸味这一情节,1981年的版本则更尊重原著的意趣,完整地呈现了这一情节。任溶溶在1988年翻译的《洋葱头历险记》中,在对作品的完整性和趣味性进行考量之后,删除了原著中带有明显教育意味的话语,使得故事情节更加连贯。1981年的版本中,老洋葱对
洋葱头说:“那不要紧,生活可以教会你许多事情,只要睁大眼睛看——尽可能看透各种各样的坏人和骗子。特别是那些有权有势的。”而1988年的版本中,老洋葱的这段话更为简洁:“那不要紧,你就研究一样东西:坏人。碰到一个就停下来,好好研究研究他。”
此外,在《有三个结尾的故事》的原版中,罗大里给每一个故事都设想了三个不同的结尾,并对每一个结尾做出了点评,如“第一种结局是错误的,因为狡猾的皮诺乔,诓骗了那么多人,他不应该作为一个大恩人而被人赞颂。我犹豫在第二种结局和第三种结局之间。第二种结局比较诙谐,第三种结局比较刻薄。”结局的开放性增加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但同时评价性文字的直接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读者的价值判断,使读者被动地接受了作者的价值观。而在2000年由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
童话故事游戏》将原著中紧跟故事文本的作者的评价置于整本书的后面,适当地隐藏了文本的教育性语言,使得读者在阅读每一个故事时,不会直接受到作者的价值评判的影响,更加突出文本的趣味性。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创作特色
主题思想
成长主题
成长主题也始终贯穿于罗大里的作品之中。比如在《洋葱头历险记》中,洋葱头一开始是一个懵懂快乐的少年,但当看到丑恶的社会现实之后,洋葱头决定救出监狱里善良的人们,却不幸也被投入黑牢,这也告诉我们有些事情仅靠自己是办不成的,朋友给予的力量是无法替代的,洋葱头在这个过程之中也获得了成长。在
鼹鼠太太、小樱桃和小草莓的帮助下,
洋葱头和朋友们最后终于逃出了监狱,然后又和村民们一起占领了
柠檬王的城堡,最后柠檬兵们也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所有人团结起来,一起推翻了柠檬王的统治,获得了自由。罗大里以瓜果、蔬菜为主人公, 讲述了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压迫的故事, 塑造了洋葱头这位卡通化了的少年小英雄。
爱的主题
罗大里的作品中往往展现出对于儿童的生命的真实形态的关注、渴望通过爱的主题教会儿童善良。比如说,罗大里塑造的一些儿童形象表现了他对儿童善良本性的发现与赞扬。在短篇《
长不大的苔蕾丝》中,罗大里倾注
奇幻的想象塑造了一个善良的女孩形象,名叫苔蕾丝。苔蕾丝在每一次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一步步长大,越长越高。这时候她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善良的苔蕾丝很高兴自己长大了,因为自己能帮助别人了。苔蕾丝的善良和热心表现在她不拒绝镇上每一个需要她的帮助的人。罗大里通过他的创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拥有纯真友谊、到处充满爱的童话世界。
梦幻主题
罗大里的童话有很大部分当属于具有幻想性的童话。罗大里作品中的梦幻主题也主要通过这些童话得以体现。罗大里的幻想童话主要收集在《
电话里的童话》这本书中,书中许多篇目有着异常神奇的想象。比如《漫画鼠》写了一只漫画里的老鼠不小心从漫画中跑了出来来到了人间,遇到了真的老鼠们。他跟别的老鼠都不一样,他只会说漫画里的语言,让别的老鼠莫名其妙。有一天,漫画鼠在黑咕隆咚的磨坊里啃着玉米的时候,发现所有的老鼠已经跑了,这时一只恐怖的猫从身后出现了,这只猫居然也只会说漫画里的语言,后来才发现,原来他也是一只漫画猫。并且,在《
洋葱头历险记》中,整本书的形象均为水果、蔬菜等植物的拟人形象。在梦幻主题下展现了一个神奇无比、无所不能的童话世界。在
儿童文学里,在由艺术幻想创造的语言的世界里,儿童的这种自由天性与想象力才能感到如鱼得水般的全身心愉悦和满足。
艺术特征
政治性
一般来说,童话故事是忌讳政治倾向的,但是在罗大里最具代表性的童话作品中,恰恰有着强烈的政治倾向,这是基于作家本人的政治态度。罗大里是一个旗帜鲜明的
左派作家,他认为童话是
认识世界的工具,又是发展想象力和探索生活的手段。在《洋葱头历险记》中,罗大里明晰地把社会分成两个阶级:以
柠檬王、樱桃女伯爵等为代表的压迫者和洋葱头、南瓜大爷等被压迫者,并且整篇都在写这两个阶级的斗争,不是围绕着保护南瓜老大爷的房子,就是在监狱的斗争或者为了天气也要交税而反抗。
番茄骑士和恶狗展现出的那种警察制的恐怖,胡萝卜和警犬等特务的横行,柠檬王作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贵族的
寄生,这一幕幕不仅是
洋葱头在历险中所看到的景象,还是意大利人民生活中的一支支悲欢离合的交响乐。作者把这些拟人形象模拟为两个阶级,以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为主要内容来向儿童读者传授革命道理。尽管作者意欲表达的是十分庄重严肃的主题,但整部童话却毫无呆板枯燥凝重之感。相反,通篇作品充满
戏剧性,情节发展曲折有趣,形象刻画富于个性。
教谕性
如果说,成人文学的美学特征更多地倾向于“以真为美”,那么
儿童文学则是倾向于“以善为美”。罗大里把道理融入到童话之中,用爱来启示孩子。但同时罗大里的创作中从来不主张回避真实人生,也反对对儿童采取“瞒和骗”的做法,将社会现实在童话的框架之下进行呈现,把现实世界纳入了他的童话, 曲折巧妙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不合理和黑暗的现象, 也传达给孩子们这样的理念: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 劳动人民只有团结起来进行顽强的斗争才能进入理想的社会。比如《
洋葱头历险记》以及《
假话国历险记》中对于现实的影射。罗大里在其创作中不回避现实中的阴暗、苦难与严寒冰霜,而且一贯坚持将这些真实的人生告诉儿童,将丰富驳杂的社会百态纳入自己的创作视野,从而使得儿童在阅读童话中得到教育,获得思想上的启悟。
幻想性
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是以儿童特征(思维特征、儿童心理等)为出发点的,同时又以是否契合儿童特征作为儿童文学艺术真实的落脚点。童话中的幻想大多体现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或者超现实的存在,罗大里在他的童话中创造了大量以动植物为主人公的故事,以《
洋葱头历险记》为例,其中的
柠檬王、
番茄骑士、南瓜老大爷、
葡萄师傅、
青豆律师、
覆盆子大哥、老
耗子、瘸腿蜘蛛等等众多角色的形象都十分生动,在罗大里的童话世界中,动物和植物成为部分故事的主角,儿童则可以在这些超现实的存在之上进行幻想。这些人物既为儿童日常所习见,又被作家用机智有趣的幻想加以生发。
荒诞性
在罗大里后期的童话创作中,传统社会充满温情的人际交往被打破,父母与孩子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淡、怀疑和疏远。亲情原本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暖和具有包容心的情感,可是在罗大里的笔下,当孩子遇到危险时,我们却看不到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与爱护。在《电视机里的故事》中,当吉普被吸进电视机里后,弟弟菲利普两次向妈妈说明哥哥被吸进了电视机,妈妈的重点却在于让菲利普不要乱碰电视机以及光脚走路,在亲眼看到被关到电视机里的吉普,妈妈也只是叹了一口气。爸爸回到家后,竟然准备用童话故事中的方法将吉普救出来,后面又因为被电视节目吸引,错过了时机,使吉普消失在了电视机里。从吉普进入电视机到他消失,妈妈、老
姨母和爸爸都没有对他说过一句安抚的话,没有人真正的关心被困的孩子。最后,当吉普被救出来后,等待他的只有想要获取第一手新闻资讯的记者,他的家人没有一个赶到现场迎接他。罗大里用荒诞的艺术手法,反思
法西斯主义专政时期和机器大生产时代,成人精神的空虚、温情的丧失,以及价值观的缺失。少年不再仅仅属于自己的世界、仅仅属于自己的心灵感知方式,所以儿童此时没有任何抵御被成人文化过早异化的能力,他毫无
分辨能力地接受所有成年人的教导,造成创造力的过早枯萎和生命活力的过早消失。此时的儿童只有一颗童贞的心灵,但却没有具体展开它的形式。儿童文学家所要完成的就是能够展开这颗心灵的种种不同的构造形式,而罗大里正是创造出一个独立的世界,他不仅仅只是现象的呈现,还注重对于内涵的挖掘以及儿童精神世界的塑造,从而让儿童的心灵在童话世界中感受到乐趣。
人物评价
儿童文学作家、童书阅读推广人
梅子涵曾说:“我永远只想很恭敬地对大人们说,去读读罗大里的书吧!不仅对孩子,也对大人。不要以为他的书只属于20世纪,他的书属于很多世纪。罗大里给生活的是大启蒙,给童年的是大教育,给生命的是大智慧。”
儿童文学教授勃罗·皮诺(Boero Pino)认为:“罗大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并不只是“当代童话”的倡导者,在努力为童话定义时,他似乎将童话的角色简化为将“我们时代的事物、存在和问题”插入童话中,或者使用“童话语言来谈论今天的问题”
对于罗大里的作品,
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
比较文学荣誉退休教授杰克·齐普斯(Jack Zipes)表示:“他把政治融入故事的方式让你无法说,‘好吧,这是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是让你质疑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人们有时有多荒唐。”
罗大里的传记作者凡妮莎·罗吉(Vanessa Roghi)认为:“他是一个及时的作家”,罗大里通过童话的书写让孩子们“不要感到害怕,把错误看作是成长的工具和创造的时刻。”
意大利著名作家
卡尔维诺,I.对于罗大里也有着深刻的印象:“他的纯洁、他的简单、他的雷厉风行……罗大里带着自发性、愉悦、创作的轻松去做这件事。”
著名美学家
朱光潜先生认为:罗大里是一位很童心的
儿童文学作家。形容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有“童心”,似乎显得语言贫乏。但事实上,真正能像儿童那样去思考、去行动,并能用文字模拟儿童心态的儿童文学作家并不多。所以说,具有童心的贾尼·罗大里是伟大的。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