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聂伯河水电站
1927年建于乌克兰的水电站
第聂伯河水电站位于乌克兰东南部的扎波罗热黑土区,是聂伯河下游倒数的第二个工程,也是包括前苏联境内所有加盟共和国中最早建设及最大的水电工程。大坝为混凝土溢流坝,最大坝高60m,坝顶长760m,非溢流坝顶长251m。水电站设计水头35.2m,水库水位变幅1.4m,为日和周调节水库。
第聂伯河水电站工程利用河中天然小岛霍尔季查岛进行二期施工,第一期工程于1927年3月动工。1932年5月,首台机组发电。1939年施工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水电站进行轰炸,工程遭受严重的破坏。战后,1947年苏联政府又对工程被破坏的建筑物进行了修复;第二期工程施工期为1969~1975年底,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47.8万kW。枢纽主要包括电厂、重力坝段和两个船闸等建筑物。2024年3月22日,第聂伯河水电站因遭导弹袭击起火,导致水电站受损严重,已经停止运作。
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标志。改善了第聂伯河通航条件,使基辅以下可通航。并为城市供水、灌溉、渔业等提供了便利。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第聂伯河的大部分河道一直被用于水上交通,但在克里沃罗格附近,第聂伯河有一段近百公里的激流险滩河段,这里礁石密布,河床浅,水流湍急,是行船的障碍。人们很早就在这里修筑了小型的运河以便利水上交通,但是大型船只仍然难以通过,因此第聂伯河不能全程通航。从19世纪起,俄罗斯的水利工程人员曾多次提出想法,试图在这个激流区建坝提高水位以改善航运,但始终未能实现。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口号,这一口号很快成为了苏联现代化工业发展建设的指导方针。1920年2月,苏维埃中央委员会宣布成立国家电力委员会,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和制定国家水电系统建设计划,以实现全国电气化的目标。成立5个月后,国家电力委员会向苏维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交了长达500页的关于修建第聂伯河大坝和水电站的规划书。
建设历程
第聂伯河水电站工程利用河中天然小岛霍尔季查岛进行二期施工,由美国工程师援助建设,其电力直接供应新建的扎波罗热钢铁联合企业。第一期工程于1927年3月动工。1932年5月,首台机组发电。1939年施工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水电站进行轰炸,工程遭受严重的破坏。1944年乌克兰解放后,修复工程动工,1947年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1950年,第聂伯河水电站重新开始运行。新修建的大坝长800米,高61米,在它的身后形成了一个深38米、蓄水33立方千米的大水库。第二期工程施工期为1969~1975年底,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47.8万kW。枢纽主要包括电厂、重力坝段和两个船闸等建筑物。此后,第聂伯河水电站成为仅次于列宁电站。
2024年3月22日,第聂伯河水电站因遭导弹袭击起火,导致水电站受损严重,已经停止运作。
自然地理
地理环境
第聂伯河水电站位于乌克兰东南部的扎波罗热的东南部黑土区,距乌克兰首都基辅450km,濒临亚速海。地处平原河谷,地势低洼,两岸不对称,左岸靠近丘陵区。河床覆盖层为淤泥和细砂层,基岩为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夹有伟晶侵入体,有些地段夹有高岭土和破坏严重的花岗片麻岩。
气候
第聂伯河水电站位于扎波罗热,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相对湿度: - 75-80%,夏季约 60%;月平均气温为22度,1月为-5.5度。
水文情况
第聂伯河乌克兰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俄罗斯瓦尔代南部混交林地带的沼泽地,全长近2300公里,先后流经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白俄罗斯和乌克兰3国,在赫尔松西部30km处注入黑海。第聂伯河年平均径流量530亿m3,相应的年平均流量1650m3/s,实测最大流量23500m3/s,最小流量114m3/s,年输沙量860万t。
工程结构
第聂伯河水电站的水力枢纽水压线长1.2公里。流经建筑物最大流量(相应保证率0.01%)25900立方米/秒,其中经坝体泄流20910立方米/秒,经一号水电站厂房泄流2125立方米/秒,经二号厂房泄流2865立方米/秒。
水力枢纽建筑物包括:一号、二号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溢水坝和非溢水坝、船闸,154千伏敞开式配电装置。沿溢水坝和闸上栈桥有公路通过。溢水坝顶长760米,呈直径为600米的曲线形。这种型式使溢水坝增大了过水能力,坝体有47孔宽13米的溢水堰。一号厂房位于右岸混凝土闸墙之外,该闸墙具有带拦污栅和快速闸门的方形放水孔。1950年恢复重建的一号水电站装有9台单机功率为72兆瓦的立式机组和1台2.6兆瓦备用机组,总装机650.6兆瓦。每台机组分别连接三台功率30兆伏安、电压13.8/154千伏的单相升压变压器。
克里明丘水库(在该电站上游,为第聂伯河最大水库一译注)建成后,二号电站在距溢水坝下游面30米处左岸,坝体共分成18个间隔,其中16个间隔用于取水(发电),2个作为安装间。二号站共装机组8台:2台为旋桨式水轮机,机组功率104.5兆瓦,6台为转桨式水轮机,机组功率为113.1兆瓦。第聂伯河水电站随二号电站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达1538.2兆瓦,即增长2.4倍。在二号站厂房和左岸机房附近地段,电能输送是经铺设在专用地槽内的高压充油电缆实现的,经右岸敞开式配电装置以后,电能被输入两条电压为154千伏的架空线路上。第聂伯河水电站全部自动化控制。一号和二号站的操作由电站主控室实施。
价值功能
防洪
第聂伯河洪水属融雪型,出现在每年的3—5月间。洪水量占全河年径流量的60%一70%,绝大部分来自第聂伯河上游地区。数据记载,流域内发生大水灾有9次,其中大部分发生在水电站建立之前的20世纪30年代前,以1845年和1931年两次最大。其中1845年洪水的受灾地域遍及俄罗斯欧洲部分、哈萨克斯坦、克里木等广大地区;1931年洪水洪峰流最约为25000立方米每秒,创下了300a一遇最高历史记录。第聂伯水电工程形成大型水库后,起到了具有多年调节或季节骨干调节作用,总调节库容约160亿立方米。通过拦蓄,可削减春汛洪水量30%~40%。从而基本上解除了洪水对第聂伯河中下游,尤其是扎波罗热市赫尔松沿河两岸城镇、农村的威胁。
交通
第聂伯河水电站配合其它水电工程,构成具有一个大型的水上交通干线,通航可达到2075km,沿着第聂伯河可以直通黑海。由于扎波罗热地区资源丰富,主要货物是煤、矿石、建材、木材和粮食等,这些物资和工业产品大多是通过水上运输到外地,也有其它的物资流通到本地,大大提升了扎波罗热市交通局面和物流条件。
水资源利用
第聂伯河水电站可以利用库水供向工农业生产及人口饮水,解决了扎波罗热市多年用水紧缺的局面,工程还具有重要的灌溉作用。沿河地区气候相对温暖,加上水力资源的改变,为乌克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保障。它除了向首都基辅克列缅丘格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尼古拉耶夫等沿岸城市进行工业供水和市政供水外,还向邻近流域的工矿区诸如顿巴斯工业区、克里沃罗格工业区供水、加上本地的扎波罗热工业区、乌克兰最大的三个工业区全部都处于第聂伯水电站的辐射影响下。
相关活动
2002年10月6日,在扎波罗热市庆祝水电站建成70周年时,应邀出席的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乌克兰总统列昂尼德·库奇马均表示,“第聂伯水电站是上一代人所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和巨大遗产”。
社会意义
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不仅是苏联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伟大创举,而且在当时成为苏联体制的标志性成果。为扎波罗热的城市和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布局,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和物质基础。
相关事件
2024年3月22日,乌克兰第聂伯河水电站因遭导弹袭击起火。水电站受损严重,已经停止运作。次日,乌克兰扎波罗热州军政负责人费多罗夫表示,第聂伯河水电站局势已得到控制,不存在溃坝威胁。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建设历程
自然地理
地理环境
气候
水文情况
工程结构
价值功能
防洪
交通
水资源利用
相关活动
社会意义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