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学名:Pycnonotus taivanus),别名为乌头鹎,是
鹎科鹎属鸟类。1893年英国人
马尔克·斯坦因(Styan)发现并命名。台湾鹎属于中型鸟类,体长17~19厘米,喙1.5~2厘米,翅膀7~9厘米,尾7~8厘米,体重25~29克。头顶白额至后颈黑色,颊与耳羽灰内色。虹膜
褐色,嘴黑色,上体余部
橄榄绿色,翅和尾缘橄榄黄色;下体和喉白色,胸、胁灰褐色,腹部白色。
台湾鹎是中国台湾省特有物种,仅分布于
台湾岛东部自苏澳以南至
恒春半岛。台湾鹎主要栖息于低海拔
丘陵和
山脚平原地区的状生阔叶林和
疏林灌木丛中,也出现于村庄、农田及路边的丛林中,有时甚至出现在城镇公园。
杂食性动物,以植物的果实、种子以及
蜘蛛目、
螳螂、
直翅亚目、蚂蚁、
蛾类和
毛虫等为食。
2000年,
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将台湾鹎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365项)。2020年,台湾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易危(VU)。2021年,台湾鹎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台湾鹎是旅居
上海市的英国人
马尔克·斯坦因(F. Styan)在一个极为偶然的机会下发现,史坦因将这个种命名为Pycnonotus taivanus,“Pycno”和“notus”分别是“厚”和“背”的意思,可能是因为该属鸟类的背部有相当厚的羽毛。“Taivanus”是“台湾”之意。
美国人赛弗林豪斯(Severinghaus,1990)认为台湾鹎是
白头鹎在台湾从大陆分离后产生的岛状
种群。斯贝格尔·费舍尔(Mauersberger \u0026 Fischer,1992)亦将本种作为白头鹎的一
亚种。但二者间并无中间类型存在,因而多数学者仍将它们分别作为不同的种。
台湾鹎属于中型鸟类,体长17~19厘米,喙1.5~2厘米,翅膀7~9厘米,尾7~8厘米,体重25~29克。雌、雄两性的羽色相似;额、头顶、枕、后颈等整个头部黑色,颊与耳羽灰内色;两侧及下嘴基部各有一橙红色小斑点及一条黑色颊纹,眼先缀有白色,颧纹黑色,虹膜
褐色,嘴黑色,上体余部
橄榄绿色,翅和尾缘橄榄黄色;下体和喉白色,胸、胁灰褐色,尾下覆羽棕白色,羽缘橄榄色;脚暗褐色。
台湾鹎主要栖息于低海拔
丘陵和
山脚平原地区的状生阔叶林和
疏林灌丛中,也出现于村庄、农田及路边的丛林中,有时甚至出现在城镇公园。
台湾鹎为
杂食性动物,以植物的果实、种子以及
蜘蛛目、
螳螂、
直翅亚目、蚂蚁、
蛾类和
毛虫等为食。台湾鹎经常结成三五只至十多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亦集成二三十只的大群。台湾鹎善鸣叫,鸣声婉转多变,通过多种不同的鸣叫声来表示求偶、欢乐、占域、警告、召唤等多种行为和情感。
台湾鹎的繁殖期为每年的4~8月,繁殖方式为单配制。台湾鹎在繁殖初期,雄鸟之间会为抢占巢区发生追逐、打斗、驱赶等行为。其中筑巢和孵卵的工作由雌鸟承担,警戒和维护领域则由雄鸟负责。台湾鹎的巢穴一般建在在距地面1~5米高的树枝上,巢穴形状呈碗状,通常由树叶、细枝、细根、草茎和花穗,甚至
塑料袋等物构成。建巢一般需要3~5天的时间。筑好的巢通常外径68毫米、高72毫米、深50毫米。台湾鹎每窝
产卵2~5枚。卵一般呈浅紫色,钝端有较稠密的红色污斑。卵的平均大小为15.66毫米×21.80毫米。孵化期约9~12天。雄鸟有时也会将食物带给正在孵卵的雌鸟。幼鸟会在父母领地生活大约25天,在此期间,父母喂养
早成雏。
根据202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统计数据显示,台湾鹎
种群数量约为1万~10万对,并且其数量处于连续下降状态。
由于台湾鹎和
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之间没有明显
生殖隔离,因此在白头鹎入侵台湾鹎分布区域后,两种鸟类的杂交情况增加,并出现中间类型。而且杂交后代与
纯种台湾鹎个体具有同样的繁殖能力。因此,台湾鹎面临着被白头鹎同化的威胁,台湾鹎的形态特征也将消失,从而失去作为独立种的生物学分类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