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大乘派佛教经典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又名《法华经》,印度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是释迦牟尼晚年于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灵山所说教法。《妙法莲华经》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也有学者从语言学角度研究认为在公元前二、三世纪已经问世),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陆续加工而最终完成。
《妙法莲华经》全经二十八品,分别由散文部分的长行与偈语部分的重颂组成。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两部分:一是论述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方便,一乘(佛乘)真实,三乘归一;二是宣扬佛种从缘而起,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法华经》的核心思想,是“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倡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同归一乘佛,主张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妙法莲华经》传入中原地区后,先后经过六次汉译,有三种译本留存于世:晋朝竺法护翻译的《正法华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和隋朝阇那崛多、达摩岌多翻译的《添品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在印度即受到广泛重视,传至中国后,更是盛行于世,其于中土盛兴之势,正如唐朝道宣在《妙法莲华经弘传序》中所云:“自汉至唐六百余载,虽历群籍,四千余轴,受持盛者,无出此经。”其影响之大,以至于后世有人将其与《楞严经》、《华严经》并称,誉为“经中之王”。
释义
《妙法莲华经》是梵语Saddharma-Pundarika-Sutra的意译。“莲花”在佛教中是最常见的譬喻和形象,有“微妙香洁”的功德,又以“微妙”之功德代表智慧,以“香洁”代表慈悲德行,以喻大乘菩萨智悲双运,为悲悯众生而发宏愿,于五浊恶世中行难忍之行救度众生,却又不为五浊所染。
妙法(Saddharma)是指《妙法莲华经》这部经典弘扬的教法深奥玄妙,不可思议。“莲华”是梵文Pundarika的意译,比喻《妙法莲华经》所阐释的佛法教理超出凡夫和声闻、缘觉二乘的污泥浊水,开发纯粹的大乘真理。Sutra的意译是指佛的真实教诲,意译为“经”。整体寓意是《妙法莲华经》这种玄妙的教法纯洁如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版本
《妙法莲华经》属于早期大乘佛教,产生年代大约是在公元一世纪左右,曾经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广泛传播。传入中国后,除刊印者外,凉州建初七年(公元411年)出现第一个手抄本。《妙法莲华经》到底有多少汉译本,学术界说法不一,除现存的竺法护本、鸠摩罗什本和阇那崛多与达摩岌多共译本三个版本外,对于其他版本没有定论。近年来,在我国西藏自治区、新疆等地以及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共发现有四十多种梵本的《妙法莲华经》和一些和文本。
汉译本
《妙法莲华经》传入中国后,共有六种汉译本:一是吴支疆良接于公元256年翻译的《法华三昧经》6卷;二是晋朝竺法护于公元266年翻译的《萨昙芬陀利经》6卷;三是东晋支道根于公元335年翻译的《方等法华经》5卷;五是后秦鸠摩罗什于公元406年翻译的《妙法莲华经》7卷(现行本为8卷);六是隋闍那崛多与达摩多于公元601年翻译的《添品法华经》7卷。六种译本中,现存的有《正法华经》《妙法莲华经》和《添品法华经》三种,其他三种佚失。现存三种译本,文词旨趣,互有不同。
三种译本中流传最广的是鸠摩罗什本,也是后世讲解注疏的主要依据。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是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之一,也是一位佛教高僧。弘始八年(公元406年)夏,鸠摩罗什后秦司隶校尉左将军安城侯姚嵩之请,翻译了《妙法莲华经》。译本最初为7卷27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没有重颂偈。后人将《提婆达多品》和《普门品偈》收入译本,成为流行本的内容。
现存译本中,最详细、最古老的版本是晋朝竺法兰护的《正法华经》译本。该译本先由聂承远传译为汉语,由张仕明、张仲政笔受,竺力、帛力信共同参校,保证译本的准确性。依据的原文是于阗国王宫所藏的贝叶经,共有6500偈。其与罗什本最大的区别实保留了诸如日月生盲、人海取宝等许多譬喻故事,所以其文学价值高于罗氏译本。同时,《正法华经》把罗什本的第十一品《见宝塔品》和第十二品《提婆多品》合为一品《七宝塔品》,列于最后。
梵文本
《妙法莲华经》的流传区域主要在古印度、尼泊尔以及中国的新疆、西藏自治区等地。发现的梵文写本达40余种,以及一些和阗文译本。其中克什米尔和中国新疆一带的梵文写本多作于五至九世纪,数量较少且多为残片。尼泊尔和中国新疆等地的梵文写本则多为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写本,数量较多,其完整程度也好于五至九世纪的写本。国际上众多学者从佛学、语言学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等角度对这些梵文写本进行研究和探索。1983年,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图书馆把自己收藏,原由尼泊尔传入的梵语贝叶经进行复制出版,原写本回归西藏萨迦寺珍藏。
藏文本
藏文版的《妙法莲华经》由日帝觉和智军所译,题名为《正法白莲华大乘经》,1924年,河口慧海对照梵文日译,出版《藏梵传译法华经》,日本学者还出版有梵、汉语对照的《新译法华经》《梵文和译法华经》等版本。
其他译本
十九世纪后,《法华经》还先后被译成法文和英文。主要是1852年巴尔诺夫的《法译妙法莲华经》法译本,1884年基恩译的《正法华经》英译本。除了全译本以外,在中国吐鲁番市一带还发现有回鹘文和古代突厥文翻译《妙法莲华经》中《普门品》的单行本《观世音经》,以及近现代的意大利文重译本、日译本等。
主要内容
《妙法华经》出现于印度佛教大、小乘激烈斗争时期。《妙法华经》站在大乘的立场上,力图调和大、小乘之间的矛盾,对三乘之间的关系进行中心解释,用大乘融会小乘。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论述声闻、圆觉、菩萨“三乘”方便,佛乘真实,三乘归一;二是宣扬佛种从缘而起,一切众生皆能成佛。
章节及分科
《法华经》全经共28品(佛教经典凡类别相同者聚为一段,称为品),各品分别由散文部分(长行)与偈语部分(重颂)组成。《法华经》的大段分科,自古以来主要有两种主张:隋朝智觊所作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立《序品》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后本部》至《普贤劝发品》为流通分,判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明释德清撰《妙法莲华真经通义》,提出新的分科方法,并对正宗分进行更细致的区分,全经依次分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正宗分又分为四个部分:《方便品》至《法师品》为开佛知见,《见宝塔品》为示佛知见,《提婆达多品》至《嘱累品》为悟佛知见,《药王菩萨本事品》至《普贤菩萨劝发品》为入佛知见。
序分
序品就是全经的第一品《序品》,也是全经的总序,述说佛在耆闍崛山说《无量义经》后,即入禅定现瑞。然后通过弥勒佛的提问庙会法华会的盛况,以文殊菩萨的回答来介绍讲说《法华经》的因缘。
正宗分
正宗分是全经的核心内容,包括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和入佛知见四部分。
方便品:方便是指方便善巧,为般若的主要内容之一。佛根据众生的能力、根基,灵活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对众生进行教化。佛从三昧而起,称颂佛教是圆融的,是一乘教,应舍利弗三请,讲说声闻乘、缘觉乘的划分只是其方便法门,佛法唯有一乘。
譬喻品:宣说“火宅四车”譬喻,住宅的主人是佛,诸子为众生,火宅譬喻三界,羊车、鹿车、牛车譬喻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七宝打车譬喻佛乘,生动形象地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旨趣。
信解品:佛的四大弟子因闻世尊譬喻之说而开悟,遂自述长者穷子譬喻,以长者苦心诱引穷子,喻佛设方便法门化导众生。以穷子回避长者喻佛设弟子早指佛法而不彻悟佛旨,以穷子最后领受宝藏喻四弟子已经了知佛意,深信理解。
药草喻品:将佛的一乘佛法喻为时雨,众生喻受时雨滋润的药草树木,说明佛的教化方法是平等说法,随类异解。佛法相同,众生因根基不同而领悟有别,佛法能随其种种润泽一切草木。
授记品:佛的四大声闻弟子因闻受佛的譬喻妙法,决意回小向大,追求佛的无上功德和智慧,释迦牟尼佛遂在本品中为四大弟子一一受记,并预言他们成佛时的名号、劫时等。
化城喻品:运用化城譬喻,进一步宣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如同化城能让求宝者暂时休息,蓄养精力后继续前进一样,佛也以方便善巧法门先说小乘涅,使众生得此涅槃后,再发心进趋真实的佛所,获得无上的大乘佛果。因而,三乘只是佛为众生提供的暂歇城,是佛的方便权说或应机虚设,只有一乘(佛乘)才是真正的终极目的。
五百弟子授记品:佛为富楼那等1200名弟子授成佛的记录。本品又用佛弟子们讲述的衣珠譬喻论说佛种由缘而起、众生皆能成佛,只有不自觉知而沉迷不悟,佛的本怀就是以唯一佛乘教化众生,与亲友示贫人衣服里的宝珠相类似。
授学无学人记品:佛为阿难陀罗睺罗等2000人授记。小乘佛教以证四果为“圣者”,证得前三果的尚在修学阶位,称作有学;证得第四果的已进趣圆满,无须再学,称作无学。大乘佛教则以菩萨修行之十地为学,佛果为无学。本品中,释迦牟尼是为有学无学阶位的众声闻弟子授记。
法师品:佛告药王菩萨关于聆听、随喜、受持、解说《法华经》的种种功德,以及不信敬此经的害处。因法师有弘扬佛法的功德,故专列一品记载其功德及宏经的方法,言其应得佛道受记,并籍此渲染《法华经》圆融通达和神妙奇异。
多宝塔品:安置有早已灭度的多宝如来全身舍利的宝塔从地涌出,多宝佛前来听经,从而证明《法华经》的机缘难得,义谛和境界无可伦比。
提婆达多品:提婆达多虽罪业深重,释迦牟尼仍为其授记。同时又宣说有一位8岁龙女依文殊菩萨度化,生于南方无垢世界现身成佛。一再暗示只要立下决心求取正觉,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劝持品:前半部分讲述药王、大乐等菩萨大众以及受记的众阿罗汉等于佛前发愿,誓言于佛灭度后当奉持、广说《法华经》。后半部分叙述释迦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及罗罗母耶输陀罗等比丘尼皆蒙受记,并发愿弘经。
安乐行品:佛应文殊菩萨之请,宣说在五浊恶世中讲说《法华经》的方法。应当首先安住四法,实践安乐行。着重介绍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誓愿安乐行的具体内容,从身、口、意业的角度为僧侣们规定行为思想的最高标准。
从地涌出品:众多菩萨和眷属从地下涌出,向多宝、释迦如来礼拜,佛告诉弥勒佛,这些都是婆娑世界受释迦教化而发心的众菩萨。成为后一品论说佛之寿量的起因。
如来寿量品:如来寿量,即佛的寿命数。记述释迦牟尼宣说如来寿命在时间上无限、在空间上无量。自身于久远劫来早已成佛,法身常住世间,示现灭度乃是为教化众生、警悟顽愚而采取的方便法门。
分别功德品:本品继续分别功德的大小深浅而进行论说,认为众生听闻如来寿量之说能获利益,后世受持、读诵、书写、讲说《法华经》者也可获得种种功德。
随喜功德品:继续渲染和论述《法华经》的功力,佛告诉弥勒佛,佛灭度后如有人能闻《法华经》而生随喜心,其功德广大无量,远非其他功德可比。
法师功德品:佛对常精进菩萨述说五种法师因弘布《法华经》而能获得的六根清净(眼、耳、鼻、舌、身、意根)的无量功德。
常不轻菩萨品:释迦牟尼对得大势菩萨讲述自己为常不轻菩萨时忍辱敬僧,奉经弘法,以致成佛的因缘,籍此揭示修忍辱行及护持《法华经》的重要意义。
如来神力品:释迦牟尼佛在法华会众面前显现十种神力,嘱咐众生于如来灭后,应对《法华经》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并如说修行。
嘱累品:释迦牟尼以右手三摩大众顶,嘱托此经。大众三发誓言,回报佛嘱。释迦令分神佛、多宝佛等各还本土。至此法华会已堪称圆满。
药王菩萨本事品:主要宣扬以身供养。佛告王华菩萨关于药王菩萨往昔闻法供养日月敬明德佛的本事,并宣说受持《法华经》以及本品的功德。
妙音菩萨品:本品又名《妙音菩萨来往品》,为佛告华德菩萨关于妙音菩萨过去供养云雷音王佛的因果,及其能于在在处处显现种种色身演说《法华经》的本事。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为无尽意菩萨解说观世音的得名因缘、称名作用和三十三应普门示现等功德。
陀罗尼品:本品主要是咒陀罗尼分别说咒,誓言将以神咒护守受持《法华经》的法师。
妙庄严王本事品:讲述妙庄严王如何改邪奉佛的本事:妙庄严过往原本信奉外道婆罗门法,王后和两位王子共同施设种种方便,以佛道正法启示感化之,使其幡然悔悟,前往佛所听闻《法华经》,得该经利益后出家得道。
普贤菩萨劝发品:记述普贤菩萨新来赴会,释迦牟尼告以成就为佛护念、植众德本、入正定聚、发救众生之心四法。随后普贤又以种种方法劝说众生发佛道之心,以受持、弘通《法华经》。佛再次宣说弘经的利益及不尊崇本经的恶报。
流通分
《法华经》第二十八品《普贤菩萨劝发品》最后的几句话:“佛说是经时,普贤等菩萨,舍利弗等诸声闻,及诸天、龙、人非人等,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至此,法华会众礼佛而退,全经结束。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单行本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属于《妙法莲华经》的第二十五品,原本只有长行,到隋朝以后出现重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主要宣说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和宣扬观世音崇拜。随着观世音信仰的盛行,人们将其从汉译本中抄出成为单行本,方便人们受持诵读。《普门品》的单行时间比较早,原称《普门经》或《观世音经》,唐朝以后,又称《观音经》。
法华七喻
《妙品莲华经》从单篇行文到整体结构运用大量譬喻宣说佛法,通过浅显切近的事物帮众信众理解深奥玄妙的佛法,依次运用“火宅”“穷子”“药草”“化城”“衣珠”“髻珠”“医子”等7个譬喻,以“开权显实”的形式阐述大乘佛法的重要观点,被佛教历史称为“法华七喻”。
火宅喻
《法华经》第三品《譬喻品》中,佛陀讲述一位长者设法将贪玩的孩子们从火宅中救出的故事。长者通过允诺给予孩子们各种娱乐设施的方法,让孩子们都逃离出火宅。长者喻佛陀,孩子们喻苦难众生,火喻世间之苦,宅子与众生轮回的三界。火宅喻告诫人们,三界如火宅,众生贪图世间的快乐不愿出离。也用来解释大日如来施种种方便法门,引导众生趣入佛道。
穷子喻
《法华经》第四品《信解品》讲述一个富有的长者遇到自己年少时丢失在外的穷子,使用权宜之法,巧设方便,使人把穷子请到家里来打杂做事,让穷子逐渐悟到自己是长者的儿子并最终继承了家产。穷子喻迷悟众生,请穷子来家里打杂做事的人喻二乘之教,雇佣做活喻方便法,最终继承家产喻悟入涅槃。以此解释如来以二乘法引导众生归入佛道,使其渐次进入大乘境界并契入实相的道理。
药草喻
药草喻出自第五品《药草喻品》。描述大千世界所有的花卉、树木、药草等植物因为物种不同,同受云雨滋润却长成小、中、大等不同的形态。药草、树木等植物喻芸芸众生,小、中、大三种草木分别喻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说明众生随其根性而有差别。“一云之雨”喻大日如来以一实相法普度一切众生,说明众生随其根性所受不同,各得大小道果。
化城喻
化城喻出自第七品《化城喻品》,以众生经历艰险之道为喻,说明小乘贪图涅槃之境。众生经过五百那由他旬的险难之道,聪明的导师为了让众生顺利走过险道,在过三百那由他旬的地方幻化出一座城,让众生在城里得到休息后,除去化城,继续前行。化城喻中,五百那由他旬的险恶之道就是充满种种烦恼的生死轮回,结束恶道的宝地就是究竟解脱的境界。众生如果只听到一佛乘之法,会因为惧怕路途疲累而难以生起信心。佛陀是众生的导师,为了帮助众生得到解脱,便于一乘假说之乘,以方便权力为众生说两种涅槃,待众生达到相对容易的小目标后,再说一乘实相,引导众生入证佛慧。
衣珠喻
衣珠喻出自第八品《五百弟子受记品》,五百弟子受记后在佛陀面前悔过自责,用自己醉酒时得到友人赠送的宝珠而不自知的愚人自比。愚夫喻声闻和缘觉,朋友喻如来佛,愚夫的醉酒好比被种种烦恼困扰。众生为小乘小果甚至世俗事物而忙碌奔波,却不知道心里早就有了佛陀赠与的一乘佛法宝珠。
髻珠喻
髻珠喻出自第十四品《安乐行品》,以转轮王藏于发髻中的明珠为喻,宣说《法华经》的殊胜。转轮圣王起兵讨伐不顺从的众国,对有战功的兵士论功行赏,给予田宅、城邑、衣服、金银珠宝等,开始不舍得发髻中的珠宝。后来见到众兵士立大功,毫不吝啬地将发髻中的明珠赏赐给将士。转轮圣王比喻大日如来,所赐的田宅、珠宝等物喻如来所说的方便法门,髻中明珠喻《法华经》,将髻珠赐予大功者喻如来为众生宣说《法华经》无上秘密之藏。
医子喻
医子喻出自第十六品《如来寿量品》,有一个良医,因为子女误服毒药而中毒,父亲让孩子服药去毒,有几个孩子痊愈,但中毒太深的丧失理智拒绝服药。父亲离家佯装远死他国,这几个孩子才醒悟服药后痊愈。医生喻如来,众子喻三乘人。三乘人信受权教,不得正道,喻中毒至深。如来施设各种方便,让他们服用大乘法药,去除他们的苦恼。
主要思想
会三归一
《法华经》认为,三乘都是佛说,是根据有情众生的不同根机而设,三乘教理最后都归于一乘,就是佛乘。这一理论认为,不仅菩萨能够成佛,声闻人、缘觉人等也都能够成佛,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属于畜生到的龙女等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法华宗和华严宗把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比喻为羊车、鹿车、牛车,佛乘比喻为大白牛乘,合称“四车乘”。三论宗和唯识宗认为,三乘中的菩萨乘和佛乘同属大乘,《法华经》的理论就是把声闻乘和缘觉乘二乘归入大乘,主张“会二归一”,合称“三车乘”。
声闻乘是指听闻佛法,悟“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后将速出三界,究竟涅槃作为修习目标的人;缘觉乘(又称辟支佛乘)进一步悟解十二因缘法,由“乐独善寂、得知诸法因缘”而自求涅槃;菩萨乘以实践六度,普度众生为修行内容,以最终成佛、建立自己的佛土净土为终极目标。三乘之中,前两乘是自求解脱被称作小乘,菩萨乘以救济众生为本怀而被尊为大乘。三乘中的人都是佛的弟子,三乘的法都是佛所宣说,都是正法,但不是最高级的、最圆满的法。佛乘才是最高级的法。
佛之所以容许这种差别的存在,是因为佛认为现实世界十分恶浊,众生的不善根程度不同,一时无法接受至高无上的佛法。佛必须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采取方便灵活的方式说法,让众生逐步提高,然后再宣说最圆满的佛法。三乘是同一佛乘的运用,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听闻佛说法的深浅程度不同。佛说三乘是为了方便说教,人们一旦接受了佛的教化,佛便只说一乘,即大乘佛乘,一乘才是真实佛法,三乘必然归于一乘。
开权显实
“开权显实”,指的是“开方便门,显真实义”。“权”即所谓“方便”“权宜”之法。因为众生具有不同的根机,对于法义的堪受存在差异,因而佛陀以譬喻、语言等种种权宜之法,引导初机众生,令其入于佛法之门,走上修行解脱的道路。归根到底,是要引导众生契悟最为究竟的实相之境(“权”对应“实”,“方便”对应“真实”),唯有一乘佛才是佛陀的真实教义和归趣所在。正是基于把体证诸法实相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的认识,《法华经》提出“十如是”说,指出“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也就意味着唯有志求佛道,并如理修行,才能达到佛陀证得的无上之智,了达一切诸法实相,而众生欲要达到这一究竟本质的境界,就必须发心修习成就无上佛道。
佛陀观
大乘佛教的佛陀观念中,《法华经》对法身、报身和应身的“三身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中对释迦牟尼佛的描述,赋予释迦佛法身的意义。在《见宝塔品》《从地涌出品》《如来寿量品》等品中,均有开示释迦佛应身及其说法,显释迦法身实相之理。《法华经》中释迦久远成佛的思想,也被归纳为“开近显远”和“开迹显本”。
菩萨行
《法华经》对菩萨行的观念也进行了充分阐释,主要体现在《安乐行品》和《常不轻菩萨品》中。“菩萨行”是指志求佛果的众生为证佛果,必须精勤修习的自利利他的各种方法。在《常不轻菩萨品》中,常不轻比丘随见四众悉皆礼拜赞叹,无论人们对他怎样轻骂侮慢,他都对众生礼敬如故,并预言众生皆当成佛,这被认为是较早出现的“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思想。
观世音菩萨的信仰
《法华经》是大乘佛教中对菩萨信仰的根本依据。在《法华经》中,对菩萨行的修习方法有很多论述,而菩萨行的宗旨所在,则是要救度一切苦难众生,帮助他们得到究竟的解脱;而由于众生种种因缘不同,菩萨救度众生的方式也随之变化。《法华经》中的《妙音菩萨品》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在这两品中,都出现了随应众生机缘差别而显示相应化身而为说法救度的观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成为《法华经》中最广为人知的篇章,被单独独立为一部经典,成为历代修学佛法的信士所必修的内容。
一切众生皆当成佛
关于佛教修习的终极目的,《法华经》认为真正的目的是成佛。但成佛之路艰难遥远,佛担心众生信心不够坚固,一时不能成就伟业,只得先宣说阶段性目标。中途的暂歇地是小乘涅槃,佛果才是成佛之路的终极目标。
《法华经》通过关于众生根性的论述肯定三乘弟子通过渐次开悟都能到达佛所而成佛。《法华经》用根代替其他大乘经典提倡的“佛性”或“法性”,从而对成佛因果的阐释更为圆熟。根是由个人过去的全部思想行为积累起来,决定对佛教信仰的态度和信仰程度的“业报”或“福德”,也就是每个人现实表现出来的“本性”,是因人而异的。众生成佛的根性往往被污垢所遮蔽,自己不能觉知,需要佛的开示,使佛种因缘而起。
因此,《法华经》将修行成佛的根本条件归纳为两类:一是悟入“佛之知见”,具有佛慧,即了悟自性;二是广植善本,积累福德,即敬僧奉佛。在论述成就佛慧时,《法华经》也在宣传自己,其所倡导的佛慧,就是要对《法华经》彻底信解。在积累福德方面,以宣扬菩萨本事的形式,直接教示众生如何供养佛、法、僧,供养无量诸佛才能最终成佛,并预言了不敬三宝的恶果等。
注疏(释)
最早注释《妙法莲华经》的是古印度唯识派的创始人之一世亲所著的《妙法莲华经优婆提舍》,经后魏时期的菩提流支昙林于正始五年(公元508年)将其翻译后,被称为《妙法莲华经论》《法华经论》《法华论》等;元魏勒那摩提、僧朗等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论优婆提舍》1卷;敦煌本的注释与勒那摩提译本类似。《妙法莲华经》传入日本后,圣德太子著有《妙法莲华经义疏》4卷,大日莲著有《妙法莲华经注》10卷。
代表译者
鸠摩罗什
《妙法莲华经》通行版本主要以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最为流行。鸠摩罗什(公元344年-413年),出生在中国东晋时期佛教文化中心之一的龟兹(新疆库车)。一生从事佛教经典的翻译活动,对当时中国佛学的兴盛以及隋唐佛教诸宗的形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鸠摩罗什在中原地区历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印度佛学的思想体系,影响到以后整个中国的思想界。
鸠摩罗什是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佛教思想家。他的宗教哲学思想是当时大乘空宗的典型代表,把现实世界看做是苦,是无常,是虚门,否定一切主客观现象,主张人的主观世界的虚妄,变即不变,运动就是静止的理论,反对区别生死。鸠摩罗什擅长梵汉两种文字,译著范围涉及大小乘、经律论三藏,共译经74部384卷。通过经文的翻译和传播,对扭转当时士大夫片面追求辞藻华丽的形式主义文风起到了进步作用。在文学方面,他翻译了很多文艺性很强的佛经,特别是对口语化通俗文学的发展,有着很大贡献。他翻译的主要作品有《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维摩诘经》《中论》《白论》《十二门》等经纶。其中,他翻译的《妙法莲华经》成为中国法华宗赖以创宗的主要经典。其翻译的《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观音菩萨普门品》被广为读诵。其译经对中国佛教的理论发展和后世中国佛教教派的创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竺法护
竺法护是《妙法莲华经》的重要译经者之一,翻译于司马炎太康五年至六年(公元284-285)间。竺法护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翻译大师,先后译经150余部,300余卷,几乎涵盖了当时西域流行的主要佛教经典典籍。他所翻译的佛经不仅在佛教界具有生命力,而且对后世中国佛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竺法护,原名竺昙摩罗刹,是“世居敦煌市”的月氏人,原姓支,又被称作支法护、支昙摩罗刹,去世后被后人称作“敦煌菩萨”。竺法护8岁出家,拜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随师游学诸国,会西域36国语言文字,并将这些国家的经典图书收集、通读。大约司马炎年间(公元283-284),竺法护携带大量梵语佛经典籍回到敦煌翻译佛经。两年后,东行到长安西安市)、洛阳市,沿路传译。竺法护治学严谨,翻译的经卷忠实原著,朴实无华,深受世人欢迎。
艺术成就
《妙法莲华经》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方面和翻译方面,是自身文学描写与翻译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文学成就
《妙法莲华经》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它的形象譬喻上。为了便于讲解和理解,《妙法莲华经》虚构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譬喻故事来进行解说。经中的每一个观点几乎都是靠讲故事层层剖析,渐次进行演说。许多譬喻因此而逐渐成为著名的佛学典故流传于世。胡适认为《妙法莲华经》里的几个寓言是世界上最美的寓言,用七个譬喻说明深奥的大乘教义:火宅喻、穷子喻、药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医子喻。譬喻的使用使得深刻的佛理变得通俗易懂,大大增加了佛经的文学性。
翻译成就
《妙法莲华经》最初的翻译者鸠摩罗什本身就是一位佛学家,他精通华语、梵语,对印度古典和中国载籍具有相当的修养,在众多学士渊博、富有文采的弟子们帮助下,鸠摩罗什改变过去朴拙的翻译文体和古风,采用达意的翻译方法,展示中文语言的魅力,在保存原本语趣的同时,更便于中国佛教信众的理解和接受,使他的译文具有外来语与华语兼有的调和之美,富于文学趣味,《妙法莲华经》也因此成为翻译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经典章句
1、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2、有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琉璃颇梨色,斯有佛光照。
3、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
4、今日大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5、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6、尔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见是诸佛土。
7、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一心以妙智,于恒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
8、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附注:以上经典章句来源于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
影响
天台宗的创立
《法华经》对后世影响最显著的是天台宗的产生。天台宗又称“法华宗”,是中国第一个大乘佛教宗派,其创始人隋朝的智觊(智顗)奉持《法华经》为根本经典。天台宗的创立,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也是佛教完成中国化并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天台宗教理中,最重要的“三谛圆融”思想直接来源于《法华经》中以“十如是”来阐释“诸法实相”的思想。经过智者大师的发挥,形成“三谛圆融”的实相义理理论,并由此创立“一心三观”的圆顿观法。他依据《法华经》作《妙法莲华经玄义》《妙法莲华经文句》和《摩诃止观》等,阐释法华大义,被称作“天台三大部”,成为法华宗的重要经典。在他创立的“五时八教”的判教体系中,将《法华经》尊为至高的圆教一乘大法。
对佛教修行方式的影响
《妙法莲华经》被誉为“经中之王”,一直以来都是大乘行人研习和修持的重要经典。其中第十九品《法师功德品》主要讲述学人研习《法华经》时的诸种功德,通过受持、读、诵、解说和书写等“五事修持”与所能获得六根清净的功德果位的阐释,开显修习《法华经》的利益。通过对《法华经》五事的修持,会得到六根清净的功德:“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法华经玄赞要集》、《法华经疏》、《法华经科注》均对六根清净及其修行进行论说。《法华经》通过《法师功德品》的讲说,给出了获得诸根清净的修行法门。
国际影响
《妙法莲华经》的“会三归一”“开权显实”等哲学理论体系在影响印度和中国法华宗密宗等佛教宗派的同时,影响地域也涉及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大乘佛教国家,影响时间则从古代一直延续到近现代。除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外,《妙法莲华经》在汉化佛教流传的其他国家也很盛行。新罗(今朝鲜半岛元晓曾撰写《法华经宗要》,阐释该《妙法莲华经》。传入日本后,日本信徒和研究者也撰写了大量关于《妙法莲华经》的研究文章。其中比较著名的有:6世纪圣德太子撰写的《法华经义疏》四卷,9世纪初最澄著述《法华经大义》,13世纪,日莲撰写《法华经注》十卷。
衍生作品
书法
《妙法莲华经》的流传区域、范围很广,从而衍生出许多艺术品。宋末元初书法家赵孟頫流传于世的《妙法莲华经》抄本,文献记载有数部,传世者也不止一部。赵孟頫《妙法莲华经》卷三、卷五小楷书每卷上万言,体现了赵孟頫的书法功力和对佛教的虔诚。赵孟頫的书法不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有巨大的影响。除其小楷书法艺术之外,对研究《妙法莲华经》的版本也有极大实用价值。
刺绣
元代刺绣佛教经典有大量的《妙法莲华经》文字内容。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元代刺绣妙法莲华经第一卷》全长1953.3厘米,宽41.1厘米,加上序文、题名和经文内容,共有9122个刺绣文字,卷首彩线绣灵会诸佛像,卷尾彩线绣制护法韦陀像。首都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黄缎地刺绣妙法莲华经第五卷》长2326厘米,宽53厘米,绣有10752个文字,该藏品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至正二十六年绣妙法莲华经》卷首和卷尾均绣有释迦牟尼佛和韦陀护法图。
评价
明清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大师作《\u003c妙法莲华经通义\u003e后序》:一日众请说《法华经》,至《方便品》,感佛恩深,不觉痛哭流涕者再,于实相之旨,恍然不疑,犹于经文言,未大透彻,似有碍眼。无几何,乃因弘法,上触盛怒,迁戍雷阳。予丙申三月至行间,越戊戌,乃结法社于五羊青门垒壁间,集弟子数十辈,讽诵《法华》,以了前愿。众请讲演,至《现宝塔品》,了然如睹家中故物,即信此为示佛知见。乃至《神力》后八品,古判为流通,予深见其非也,遂以“开、示、悟、人”四字,判其全经,后乃入佛知见也。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在《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中评价:隋以来判教诸师,皆曰华严日出时,法华日中时,涅槃日入时。明藕益智旭大师曰:诸经有法华,王者之有九鼎,家业之有总帐簿也。与一切经各各自言经中之王不同,欲备知之,则在天台玄义矣。
中国近代禅宗思想大师、“禅宗泰斗”释虚云大师作《大乘\u003c妙法莲华经\u003e后跋:《妙法莲华经》者,大乘无上一切众生成佛之妙典也。这一卷经具在当人,当人只因不能辟尘得见,所以历劫漂沉,轮回不休。故我世尊慈悲,开示悟人,无非指点本具,其奈愚钝不信不悟何。故重重譬喻,种种宣扬,寓无为于有为之中,假有言阐无言之化。深信者高超三界,悟入者永脱轮回。以致一香一花,礼念举手,创垂功德,无不解脱。大矣哉,不可思议之极致也。
新华通讯社中国年鉴编辑部《中国年鉴1989》记录佛教经典《妙法莲华经》出版:“法华经”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这本书可以广泛地供宗教界、语言界以及印度和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界的学术研究之用。这是继我国公元6世纪前以来,“法华经”被译成汉、藏、蒙、和阗、回鹘西夏等几种文字之后的又一文字版本,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收藏价值。
参考资料
..2023-07-13
《妙法莲华经》名句欣赏.五台山云数据旅游网.2023-10-06
目录
概述
释义
版本
汉译本
梵文本
藏文本
其他译本
主要内容
章节及分科
序分
正宗分
流通分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单行本
法华七喻
火宅喻
穷子喻
药草喻
化城喻
衣珠喻
髻珠喻
医子喻
主要思想
会三归一
开权显实
佛陀观
菩萨行
观世音菩萨的信仰
一切众生皆当成佛
注疏(释)
代表译者
鸠摩罗什
竺法护
艺术成就
文学成就
翻译成就
经典章句
影响
天台宗的创立
对佛教修行方式的影响
国际影响
衍生作品
书法
刺绣
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