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黄河大桥是郑州地段横跨黄河两岸的公路和铁路大桥的总称,包括郑州黄河铁路大桥和郑州黄河系列公路大桥以及公铁两用大桥。
从晚清到新中国时期,郑州黄河系列大桥的建设从未停止。1906年,郑州黄河铁路大桥旧桥正式通车,该桥是
黄河上的第一座铁路桥。1960年,郑州黄河铁路大桥新桥(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正式通车。1986年9月30日,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正式建成通车。2010年,
郑新黄河大桥(郑州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的公路部分投入使用。2012年,郑新黄河大桥铁路部分投入使用。2014年5月16日,
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正式通车启用。2019年12月,焦郑
黄河大桥正式通车。2022年6月20日,
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正式投入使用。
郑州黄河大桥横跨黄河天堑,是河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促进了
京广铁路干线的运输,巩固了郑州作为“中国交通十字路口”的地位,郑州黄河系列大桥的建设推动了河南交通网的建成,促进了中原交通运输枢纽的进一步完善,加深了郑州与新乡、焦作等城市之间的交流联系,为整个郑州乃至河南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总览
郑州黄河大桥铁路桥
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
简介
原名
郑州黄河铁路桥,位于
郑州市,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桥,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最长的桥。
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政府经过多个国家工程师共同勘测,将大桥建址确定在郑州广武山东头断崖处,并委托
比利时一家工程公司承担建设,工程技术的负责人为沙多。该桥于1903年9月动工兴建,1905年11月建成竣工,11月16日当时的清政府邮传部尚书
盛宣怀亲自主持了该桥竣工典礼,1906年4月,
京汉铁路全线竣工,该铁路桥正式通车。
结构参数
郑州黄河铁路桥是采用钢体结构的
钢桁梁桥,全长3015米,共102孔,采用钢体结构,桥跨布置设计为北端26孔、南端24孔31.5米的下承钢桁梁,中间为52孔215米上承钢板梁,基础设计采用铸钢管桩,整个桥的墩台一共103个,承受钢桁(héng)梁的大墩五十个,小墩一共五十一个,过渡墩有两个。1969年10月,桥面进行改造工程,铺设钢筋混凝土板并改为单行道公路桥,方便汽车通行。
历史沿革
1903年9月,郑州黄河铁路大桥动工兴建。
1905年11月建成竣工,11月16日当时的清政府邮传部尚书
盛宣怀亲自主持了该桥竣工典礼。
1906年4月,
京汉铁路全线竣工,该铁路桥正式通车。
1948年,郑州
黄河铁路大桥限速为5公里,到了1950年,该桥限速又提升到15公里。
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视察
黄河时,登上山头俯视黄河大桥,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
1958年7月,黄河中下游发生特大洪峰,黄河铁路桥不堪冲击,遭受重创,导致
京广铁路断线。当年7月28日和8月5日,周恩来两次到黄河大桥视察抗洪工作。但满身疮的大桥随后被鉴定为“不再适合通行火车”,改造为单行道公路桥。也就在这一年,就在旧桥约500米远的距离,新的京广铁路
黄河大桥正在拔地而起。
1987年,由于旧桥钢梁净高低,汛期阻水严重,在这种情形下旧桥被拆除,仅留南端的5孔160米作为历史文物和工业遗产留作纪念,并建设中国黄河第一铁路桥遗址来供游客参观游览。
特色与价值
郑州
黄河第一铁路桥作为
黄河上的第一座铁路桥,也是新中国建立之前的最长的桥,被称为“
国铁集团桥梁之母”,它的建成将黄河
长江化为通途,为
京汉铁路的全线贯通打下了基础,促进了南北铁路交通运输,加强了黄河两岸的生产与生活方面的联系,为日后的郑州成长为中原大都市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郑州黄河铁路大桥新桥(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
简介
郑州黄河铁路大桥新桥即:嘉应观黄河铁路大桥,是双线铁路桥,位于旧桥下游。于1958年开工,1960年竣工通车,旧桥转为备用,
新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宗余设计,全长2889.8米,分71跨,每跨长40米,设计最高时速80km/h。
结构参数
新桥采用142孔上承钢板梁,并使用悬臂式架桥机进行架设。桥梁墩台和基础采用了直径为3.6米的钢筋混凝土管柱,入土深度约30米。全桥钢梁总重达12943吨,混凝土用量为60730立方米。新桥通车后发现河床逐年淤积,为了改善桥下净空,1976年将坡道上的钢梁抬平。此外,为减少傍岸环流冲刷对桥墩的影响,1978年和1979年在桥的北端进行了消能措施。
历史沿革
1958年,郑州黄河铁路大桥新桥开工。
1960年,郑州黄河铁路大桥新桥竣工通车。
2001年6月19日,当晚6时起对通过郑州黄河桥的货车限速55km/h,形成了
京广铁路上一个长期限速点。大桥已运行54年,现大桥行车速度为客车110km/h,货车55km/h,日均通车140对。
2008年4月11日,郑州
黄河铁路大桥更名为"
嘉应观黄河铁路大桥",其中嘉应观是指
清代时期治理黄河的"黄委会",让人们铭记历史文化和治理黄河的悠久历史。
2014年5月,于1960年竣工的
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退役,郑焦城际黄河大桥接力
连通京广线的重任。
特色与价值
郑州黄河大桥新桥服务
京广铁路54年,克服了黄河天堑的不利影响,承担了京广线铁路黄河段的重任,促进了郑州与全国其他各省城市的沟通,促进了郑州区域经济的发展。
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
简介
该桥位于
郑州市地区,在郑焦城际线部分全长9.63公里,设计时速为250公里;
京广铁路部分全长11.28公里,设计时速为160公里。该项目于2010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2013年4月9日主桥顺利贯通。
郑焦城际铁路全长约78公里,其中新建线路约68公里,设计时速为250公里。
结构参数
新建郑州
黄河大桥为郑焦城际铁路暨改建
京广铁路跨越黄河的公用桥梁,为四线铁路特大型桥梁。本河段
黄河主槽宽度约为2200米,主桥采用11联2×100米连续钢桁梁,滩地引桥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为主,部分为简支T梁、连续梁及系杆拱。大桥主桥采用四线合建形式,引桥部分郑焦线与
京广铁路各采用双线标准分行。
历史沿革
2010年10月15日,
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开工建设。
2013年4月9日,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主桥顺利贯通。
2014年5月16日,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发布消息,表示京广郑州
黄河铁路大桥将与
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进行拨接。这标志着服役了54年的京广郑州黄河铁路大桥将退役,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将正式通车。这是自建成以来
京广铁路首次更换跨越
黄河的桥梁。
2014年5月16日11时50分,第22222次货物列车从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上由南向北驶过,标志着京广铁路老桥至新桥的拨线施工全部结束,服役了54年的京广铁路黄河大桥正式退役,全长2200米的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正式通车启用。
特色与价值
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是位于原有京广铁路黄河大桥下游110~190米处的一座特大桥,用于郑焦城际铁路和改建的京广铁路的共用四线铁路。主桥包括了东边的两条
京广铁路和西边的两条
郑焦城际铁路,是
黄河上唯一的四线铁路特大型桥梁。这一交通项目将为
郑州市和焦作市之间的人员流动和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
郑新黄河大桥
简介
郑新黄河大桥原名郑州
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五号桥),是一座跨越黄河的公路和高速铁路两用特大桥,位于中国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申庄南岸和
原阳县韩董庄北岸之间。郑州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的总投资约为49.8亿元,是黄河上规模最大的公路和高速铁路两用桥。该桥公路部分于2010年9月建成通车,铁路部分于2012年12月通车,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深港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特大桥和公铁两用特大桥之一。此桥的设计建设规模在世界同类跨河桥梁中居于领先地位。
结构参数
公路桥总长达11800米,铁路桥长15000米,它采用六塔
斜拉桥型的设计,其中公铁合建部分长9177米。桥梁采用了世界首次采用的三主桁和斜边桁主梁结构,以满足桥面上宽下窄的要求。在施工方面,主桥工字钢采用了多点同步拖拉架设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历史沿革
2012年12月,郑新黄河大桥铁路部分通车。
2015年底,
郑新黄河大桥车流量达326万辆,为2010年开通时车流量的174.81%。
特色与价值
这座特大桥的建设对缓解
北京—香港公路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的交通瓶颈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完善了
黄河中下游中原腹地
河南省的交通运输网络,还加强了
郑州市和
新乡市两市之间的合作交流,并加快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建设。该大桥的建设实现了黄河两岸城市资源的共享、产业的互补和生态的共建,促进了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对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该桥名称取自大桥两端连接的
郑州市和
新乡市名称的第一个字,体现了对中原城市群核心区郑州至新乡的呼应发展的重要意义。
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
简介
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位于郑州市,是济郑高铁郑段的控制性公路和铁路工程,由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承建。该大桥在建设过程中采用锁口钢管桩围堰技术,有力克服了
黄河水患的影响,保证了大桥建设安全。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位于京港澳高速公路黄河大桥下游3.5公里处,为公铁两用、三桥合一桥梁。
大桥主桥工程位于宽阔的黄河河面浅滩地带,属于黄河湿地保护区和黄河鲤鱼生态保护区,同时是我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的中线通道,有许多野生鸟类在此越冬、停歇和觅食。
结构参数
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大桥全长4377米,主桥长2016米,大桥下层铁路桥面上游侧为设计时速350公里的
济郑高速铁路,该桥下游侧为设计时速160公里的郑(州)新(乡)市域铁路,上层铁路桥面为32.5宽、双侧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的郑新快速公路主桥采用三桁式连续钢桁梁结构,上弦与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桥面板叠合,铁路桥面采用CRTS-Ⅰ型无砟轨道。桥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我国长度最长、跨度最大、设计时速最高的无砟轨道钢混叠合连续
钢桁梁桥。
历史沿革
2017年8月,郑州黄河第五座铁路大桥开工。
2022年2月,
国铁集团对黄河郑州第五座铁路大桥进行命名,将该黄河大桥名称确立为:
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
2022年6月20日,郑州第五座铁路大桥——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正式投入使用。
特色与价值
是我国长度最长的、跨度最大的、设计时速最高的无砟轨道钢混叠合连续钢桁梁桥(截止到2023年),开创了我国在跨大江大河钢结构桥梁上铺设无砟轨道先例,在中国铁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
河南省“米”字型高铁网的建成,促进了中原交通运输枢纽的进一步完善。
郑州黄河系列公路大桥
郑州市黄河系列公路大桥是郑州横跨黄河的所有公路大桥的总称,是郑州黄河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黄河系列公路大桥包括了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南河渡黄河大桥、
刘江黄河大桥、
桃花峪黄河大桥、焦郑黄河大桥、官渡黄河大桥、河洛黄河大桥等公路大桥。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
简介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又被称为花园口黄河大桥或二号桥,是一座横跨黄河的公路桥梁,是
北京—香港公路(
北京—香港公路)跨越黄河的一座特大桥梁,是郑州至
滑县(213省道)路线的枢纽,南起
郑州市花园口,北至
新乡市原阳县刘庵村。该桥于1984年7月5日开工建设,1986年9月30日正式建成通车。
结构参数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的全长为5549.86米,宽度为18.5米,桥面高度为15米。桥面中间区域宽度为9米,专供快车道,能够并行4辆重型汽车(每辆重达55吨)。桥的两侧各设有1米宽的人行道和3.5米宽的慢车道。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由北引桥、主桥和南引桥三部分组成。桥型上部构造为T型预应力简支梁,分为系梁、墩柱和盖梁,下部构造为钻孔灌柱桩。框架式
桥台,双柱式桥墩,为一框架结构,采用钻孔桩作基础。预应力张拉锚固系统采用XM型锚具。桥面混凝土为连续式,以伸缩缝为分界线。该桥左岸跨堤采用平交方式,同时设置防汛交通辅道连接上下游堤防交通;右岸采用立交方式与
黄河大堤交叉。桥的下部结构包括138座高达4层楼的巨型桥墩。整座桥的设计使得其能够抵御300年一遇的特大洪峰,并具备7级地震的承载能力。
历史沿革
1986年9月30日,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正式建成通车。
2012年1月至5月,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日平均车流量达到3.76万辆。2012年10月8日,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终止收费,永久免费。
特色与价值
该桥的建成极大地便利了来自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机动车辆南往北行,将
郑州市与
新乡市之间的里程缩短了13公里。该桥的建成对于地区的交通互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交通效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南河渡黄河大桥
简介
南河渡
黄河大桥原名为焦作黄河公路大桥,也被称为三号桥,是一座跨越黄河的公路大桥。在2008年4月11日,它更名为南河渡黄河大桥。这座大桥位于中国
河南省巩义市南河渡镇,北至
温县,距离下游的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约60公里。
结构参数
大桥全长3010米,
双向四车道,主桥采用50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型梁,下部结构采用单排双柱式桥墩、预应力混凝土盖梁、单排立挂式桥台,直径2.2m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超20、挂-120。连接线工程按平原微丘
二级公路标准修建,路基宽18m,路面宽15m。
历史沿革
1998年12月,
焦作至巩义黄河公路大桥开工建设。
2001年,南河渡黄河大桥建成通车,总长3010米,宽18米,设有双向4车道。
2008年,焦作至巩义黄河大桥更名为南河渡黄河大桥。
管理机构
焦作至巩义黄河公路大桥位于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和
洛阳黄河公路大桥之间,由焦作市公路管理局建设,
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设计。前30年由焦作公路大桥公司管理,之后由焦作市公路管理局管理。
特色与价值
南河渡在历史上是一处位于
黄河南岸的著名渡口。该地的名字反映了
中原地区黄河的历史文化,南河渡渡口以其重要的交通位置而闻名。随着南河渡黄河大桥的建成,它成为了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促进了经济和交流的发展。南河渡黄河大桥的修建不仅提升了区域的交通便利性,还为当地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遇。它也成为了一处风景名胜,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黄河的壮丽景色和体验桥梁的独特魅力。
刘江黄河大桥
简介
原名:京珠高速公路郑州
黄河特大桥,又称为四号桥,是一座连接
郑州市和
新乡市的过河通道,是北京—港澳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4)跨越黄河的一座特大桥梁,同时也是
河南省省内第一座高速公路黄河桥。该桥南端起点位于郑州市
惠济区,北端终点位于新乡市
原阳县,距离上游的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约13公里,是
G4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桥于2002年4月动工建设,2004年10月正式建成通车,全长9848.16米,拥有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能达到120公里,是
黄河上第一座钢管拱形特大桥,同时也是目前最长、最宽阔的跨河高速公路特大桥之一。
结构参数
刘江黄河大桥全长9848.16米,主桥上部采用上下行分离的下承式四拱肋钢管混凝土简支系杆拱(刚性系杆)下部为空心墩,群桩基础。主桥上部结构上下行为分离式的两座桥,每座桥两片拱肋,每片拱肋由2根钢管和腹板组成哑铃型断面结构,拱肋内填筑混凝土,支座与第一根吊杆间的拱肋腹腔内浇筑混凝土,其余部分腹腔内不填充混凝土。两拱肋由中间一道一字形和两边各一道K字横撑联接。横撑钢管组成的哑铃形断面,管内不填充混凝土。每个主墩承台分为三个分离式承台,左右幅共用中承台。
历史沿革
该桥于2002年4月动工建设,2004年10月正式建成通车。
2004年10月1日起,
刘江黄河大桥通行费用随北京—港澳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4)同步计价,收费标准略高于其他高速公路。
运行情况
2023年1月,春运以来,郑州周边路网通行压力大,尤其是京港澳高速新郑段单幅最大流量已达8.6万辆,是河南全省断面流量平均值的4.3倍。
特色与价值
刘江黄河大桥的通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的交通压力,此外也给众多在建和即将建设的大桥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桃花峪黄河大桥
简介
桃花峪黄河大桥,原名为
荥阳市至武陟黄河大桥,又被称为六号桥,是一座跨越黄河的高速公路大桥。2008年4月,更名为"桃花峪黄河大桥"。桃花峪黄河大桥位于中国
河南省郑州市,南端起于荥阳广武桃花峪,北端终于
武陟县圪店,距下游的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约21公里,属于武陟至西峡高速公路的一部分。设计全长7691.5米的桃花峪黄河大桥采用
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技术标准。它是河南郑州市规划的第六座跨黄河公路大桥,工程于2013年4月完工。
结构参数
桃花峪黄河大桥设计全长7691.5米,大桥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由主桥、南大桥、北汊大桥、桃花峪隧道、南北引线和两座“门”式桥塔组成,主桥路段呈南至北方向布置。,主桥为双塔三跨
自锚式悬索桥。桥塔为门式混凝土结构,包括上、下塔柱和上、下横梁。塔柱为单箱单室截面;上横梁为倒梯形截面;桥塔墩承台采用分离式,承台间采用系梁连接;采用钻孔桩基础,加劲梁为流线型钢箱梁截面;主缆采用高强镀锌钢丝预制平行索股。每根主缆有37根索股。吊索为钢丝吊索,上端为销接式连接,下端为承压式连接。
运行情况
2013年9月27日,
桃花峪黄河大桥正式开通运营。
大桥沿途设两个高速收费站,收费标准为10座以下(不含10座)每车次10元;10—30座(不含30座)客车和23座以下(不含23座)卧铺客车每车次20元;30座以上客车及23座以上卧铺客车,每车次40元。
该大桥的建成将使得
郑州市市民从西南绕城高速驶上桃花峪黄河大桥前往焦作旅游时,能够节省30公里以上的路程,约节约30分钟的时间。
特色与价值
桃花峪黄河大桥以桃花峪为名,寓意着其位于
黄河的中下游分界线,也象征着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历史上,桃花峪地区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该桥的命名充分展示了
河南省在中国的交通、水利和历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焦郑黄河大桥
简介
焦郑黄河大桥原名为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七号桥。2019年12月,焦郑黄河大桥正式通车。该桥起点位于原焦高速焦作南互通立交南侧,向南跨越
沁河、黄河,在郑州市荥阳
牛口峪、池沟寨之间穿过邙岭,距离下游的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约36公里,终点位于郑州荥阳市。焦郑黄河大桥属于国道234焦作至荥阳的连接线工程,是交通运输部第一批13个PPP项目之一,也是
河南省“十一纵十一横”普通国道网规划内一条南北纵线和省重点建设项目。
设计参数
焦郑
黄河特大桥全长10647.5米,大桥基础结构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共4304根摩擦桩,
桩长范围50.0米——91.0米。大桥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该大桥工程建设起点北接焦作迎宾大道,路线向南跨沁河后与S309相接,继续南跨越黄河,止于
荥阳市S312沿黄
城市快速路,工程路线全长26.356公里,采用
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
运行情况
截止到2021年5月底,焦郑黄河大桥上行车流量 47.0480 万辆、下行车流量 52.1096 万辆,同比交通流量增长46.84%,免收通行费车辆 10.0295 万辆,实现通行费收入2574.4180 万元。
全线设服务区、养护工区、超限站、监控中心、
主线收费站各1处。焦郑
黄河大桥收费站共设有24个收费车道,9座及以下的小车收费15元。
特色与价值
焦作黄河大桥是焦作市南大门迎宾大道向南延伸的一部分,是焦作市跨越黄河、连接晋焦高速与
连霍高速的
一级公路大桥,打通了
中原地区一条新的“跨河”综合交通走廊,完善
河南省路网结构,有效助推中原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桥名的命名意在宣传和提高焦作市的知名度。
官渡黄河大桥
简介
原名为中牟东彰黄河大桥,八号桥,是一座跨越黄河公路大桥。该桥南端位于
中牟县东彰乡,北端位于
原阳县包厂乡,距上游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约28公里,是107国道新乡—长葛段改线取直后跨越黄河的一级公路大桥,桥长约10500米。
设计参数
桥梁全长7234米,桥面为
双向六车道,主桥长为1400米,宽为35米,其余桥宽度为33米。桥梁跨径布置由北到南依次为:(13×35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
箱梁+(50m+90m+50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62×4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34×50m)等截面连续箱梁+(5×60m)跨等截面连续箱梁+(75 m+10×125 m+ 75 m)矮塔
斜拉桥+(2 ×50m)等截面连续箱梁+(50 m+800 m+50 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12×35 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主桥上部为单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下部为箱形墩。该桥为长联宽幅悬臂现浇预应力桥,是国内首座将体外预应力技术应用于大规模连续梁的特大桥,也是目前同类桥梁中,国内根数、吨位最多的特大桥。
历史沿革
该桥于2019年10月16日正式通车,官渡黄河大桥收费站设9个ETC车道+3个ETC/人工车道。
运行情况
截止到2021年5月底,
官渡区黄河大桥上行车流量81.6557万辆、下行车流量82.2414万辆,同比交通流量增长170.42%,免收通行费车辆18.3599万辆,实现通行费收入5333.3645万元。
特色与价值
官渡是中国著名古战场。“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该桥南端距离
中牟县官渡镇很近,以此命名弘扬中原历史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加速郑新深度融合,加快以
郑州市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建设。
河洛黄河大桥
简介
河洛黄河大桥(九号桥),原名焦桐高速温县至巩义黄河大桥,位于焦作市温县的北岸和郑州市
巩义市河洛镇的南岸。北岸的
温县是焦作至温县高速公路的起点,而南岸的河洛镇则与
连霍高速相连,是规划中的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跨越黄河的公路大桥,目前待建。
特色与价值
河(黄河)洛(河)黄河大桥,寓意着它位于
南洛河与黄河交汇处。同时,桥名也与传说中的"河图洛书"有关。河图洛书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起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根据传说,河图洛书是一个具有神奇力量的图书,被认为是
中原地区古代智慧和文化的象征。其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意思是河图洛书是根据河流和洛水的演变而形成的,圣人应该遵循其中的智慧。因此,焦桐高速温县至巩义黄河大桥的名称既体现了该桥所在地
河洛镇的特点,又象征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华夏文明的起源。这座大桥的建成将有助于促进焦作和
郑州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提升区域发展的便利性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