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尾目
脊索动物门两栖纲动物
无尾目(食虫类:Anura),是脊索动物门两栖动物的一个目,共包含56科,458属,7104个物种。该目下的动物多是对农林业有益的,能捕食有害昆虫。除南极洲外,无尾目动物广泛分布于各大洲
根据成体生活习性,无尾目动物可分为水栖、半水栖、陆栖、树栖、穴居等类群。一般生活在水域附近或潮湿的地方,大多数隐蔽在林木草丛中;有些种类陆栖性较强(如蟾蜍),可离水域较远。
蝌蚪时期一般躯体卵圆形,有尾和鳃;成体无鳃无尾。体型宽短粗壮。皮肤一般光滑,有发达的皮肤腺,体表常黏湿。皮肤上有较规则的腺体,还有粒、疣粒。有些种类具有发达的毒腺。体色变化较大,以绿、橙黄色较常见,也有黑褐、红、黄等色。
无尾目动物的生存受到生物资源利用、污染、气候变化和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目下多种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如多刺树蛙(Triprion spinosus)被列为“近危(NT)”等级,还有多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如箭毒蛙(Dendrobatidae)的亮彩毒蛙属所有种(Adelphobates spp.)被列入附录II中。
分类
无尾目动物的特征是明确的,不会与别目动物混淆。无尾两栖动物的分类系统长期以来在不断地变动,某些科被分开,集中又进一步分开;由于科的变化,建立在科以上的亚目或总科就逐渐地改变了它们的内容或被淘汰。无尾类的这种变动主要是演化中的平行和趋同作用,跳跃生活,体形及生活史有幼体阶段等。因此不同亲缘关系的物种以相似的形态和生理以适应于相应的生态位,所以,之前认为是已证实为相近关系的许多特征,后来则证明仅仅是显示一种相似的生活方式的适应。
亚目的划分倾向于建立在一或两组特征上,历史上曾以舌的存在或瞳孔的形式、抱合方式的类型,或者肩带结构如固胸型或弧胸型等来决定,随后主要根据椎体类型和排列方式分类。20世纪50年代又将注意力集中在蝌蚪的结构,蛙的幼体能被划分为4群,以它们口部的类型和出水孔的位置为特征:有唇齿腹孔型、有唇齿左孔型、无唇齿腹孔型、无唇齿双孔型4个类型。还有根据脊索和脊索鞘在椎体骨化过程和形成方式,而分为外索椎型、全索椎型和顶索椎型。
蝌蚪在无尾目分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蝌蚪的外部形态结构,不但能确定种别,而且在一般情况下还可以确定属别与科别,它反映了无尾类类群间的亲缘关系。蝌蚪的一般形态还反映与之相应的生活栖息特点。其中蝌蚪唇齿的有无及其列数、出水孔的位置等是分类的重要鉴别特征。
根据成体生活习性,无尾目动物可分为水栖、半水栖、陆栖、树栖、穴居等类群。无尾目为现代两栖动物中较为特化、种类最多的一个目。根据 Catalogue of Life 的记录,至2023年,无尾目发现并命名3总科,56科,58亚科,458属,7104种。
形态特征
外形特征
无尾目动物体型宽短粗壮。成体基本无尾。皮肤一般光滑,有发达的皮肤腺,皮肤腺分泌物有不同的气味,体表常黏湿。体色变化较大,以绿、橙黄色较常见,也有黑褐、红、黄等色;这些色素在色素细胞中,可随不同环境而发生变化,如无斑雨蛙在无阳光时可由绿色变为灰褐色。皮肤上有一定轮廓,一定形状,一定范围的增原部分称为褶、棱或腺,因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褶、背侧褶、跗褶,分散的细褶称为肤褶或肤棱。皮肤棱起不呈褶状,而在一定部位成明显的腺体者有耳后腺(蟾蜍)、颌腺(蛙类颌角后之腺体)、胸腺、臂腺、胫腺等。皮肤上除了这些较规则的腺体以外,还有排列不规则、分散或密集成堆的隆起,使体表不平滑,通称皮肤粗糙;表面大的隆起称瘰粒(蟾蜍),隆起小的称为疣粒,更小的称为痣粒,有的则成为小刺状。有些种类具有发达的毒腺;如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背部具疹状小刺疣,能分泌毒液。
头部略呈三角形。眼大发育良好,突出于头背侧,眼球借肌肉的收缩可协助完成吞咽动作,将食物推入食道;有能活动的下眼睑及与之相连的透明瞬膜;瞳孔形状不一,纵置或横置。中耳发育良好,蛙类是最初具中耳腔的脊椎动物,鼓膜一般圆形,与头表面齐平,通常是大面明显;有的种类无鼓膜。吻端尖或钝圆;口裂一般较大。下颌无齿,上颌一般有细齿,犁骨齿有或无,舌后端多游离可翻出口外摄食(东方铃蟾除外)。成体无鳃。颈部不明显。无真正的肋骨,所以没有胸廓。四肢发达;前肢较短,具四指,以第三、第四指最长;后肢较长,具五趾,后肢的近侧跗骨延长,构成后肢一节,适应于跳跃。指、趾末端尖出或膨大成吸盘状;指间一般无蹼;趾间常有蹼相连,其发达程度则因种别而异,可分为全蹼、满蹼、缘膜。在各指、趾底面的活动关节间有肉质的突起称为关节下瘤;在掌部远端亦有突起,称指基下瘤;掌或跳的基部有明显的隆突,内侧称为内掌突或内随突,外侧称外掌突或外突。
许多种类有明显的第二性征,如雄性有声囊、拇指上有婚垫(增厚的腺体形成)、特殊的腺体、前臂粗壮、有全蹼,体形体色或身体一些部位的比例等方面的差异。例如沼水蛙(Hylarana guentheri)在繁殖季节的雄性第二性征很明显,即前肢的外指有明显的婚垫,有一对咽侧下外声囊,体背侧有雄性线,而雌性则没有。
解剖学特征
颅骨软颅的耳-枕区由前耳骨和外枕骨构成,枕髁1对,膜颅的额骨常与顶骨愈合构成额顶骨1对;有方轭骨。肩带和胸骨组成为固胸型和弧胸型两大类型。脊柱由5~9枚(平均8枚)荐前椎,1枚荐椎和1根尾杆骨组成。第1枚环椎无横突,除非它与第2枚脊椎愈合,其他荐前椎均具横突,原始种类有游离的短肋骨,与第2、第3、第4(在某些种类也可能是第5、第6枚)荐前椎联系,荐椎横突发达,与腰带髂骨相接,支持后肢,尾杆骨由多枚荐后椎简化愈合而成。桡骨与尺骨、胫骨腓骨愈合为桡尺骨和胫腓骨。皮层与皮下肌肉之间有一些大的淋巴结,因而皮肤与肌肉不紧密相贴。
环境适应性
从无尾目成体的保护色和体型结构上可以反映出其对栖息环境的适应。水栖的成体一般蹼较发达,具有很强的游泳能力,背部皮肤上黑色或棕色的斑纹极似水中落叶的光影;陆栖的成体一般蹼不发达,皮肤角质化程度较高,体色以棕褐色为主,极少鲜艳醒目的斑纹,与泥土及落叶的颜色极协调;生活在绿色植物上的树栖种类体色多以绿色为主,体扁平而细长,指趾吸盘和蹼发达,四肢细长,有很显著的适应意义。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南极洲外,无尾目动物广泛分布于各大洲;在温差小、湿度大的中美、南美、非洲热带亚热带种类最多,个别种达北极圈南缘。除西藏高原西北部(海拔4000米以上)和沙漠地区未见有分布外,几乎遍布中国各地。
栖息环境
无尾目动物一般生活在水域附近或潮湿的地方,大多数隐蔽在林木草丛中;陆栖性较强,有些种类(如蟾蜍)可离水域较远。例如虎纹蛙(Rana tigrina)栖息于海拔150米~800米山脚下的水田、鱼塘、水坑内;它的蝌蚪生活在水田中,或静水池内。姬蛙科(Microhylidae)喜陆栖,所栖洞穴常深达数尺。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无尾目动物觅食各种昆虫、植物病原线虫等;穴居性强的主食白蚁等。例如花背蟾蜍(Bufo raddei)主要捕食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中华中华蟾蜍主要捕食蚯蚓、甲虫蜗牛蛞蝓地老虎蝇蛆、白蚁、蟋蟀科蚱蜢蛾类蝶类等多种小动物;摄食时,往往是静候在安全、僻静之处,蹲伏不动,当捕食对象临近时才猛扑过去,动作迅速而准确。
节律行为
无尾目动物多在黎明、黄昏或阴雨天的白昼活动取食。其中虎纹蛙白昼匿居在田边洞穴中。中华大蟾蜍(蟾蜍)白天多隐藏在石隙、土洞或草丛中,傍晚出来捕食各种昆虫。红蹼树蛙(Rhacophorus rhodopus)白天多隐蔽于草丛,夜间栖息在草丛、灌木和阔叶树上。
部分成体还形成了应对低温和干旱的冬眠和夏眠的适应机制,有效地克服了温度、湿度和地理因素的限制。如中华中华蟾蜍入冬则在烂泥和水底冬眠;冬眠期间不吃不动,直至次年春天,当气温回升到10℃~12℃时结束冬眠,活动量也开始逐渐增加。红蹼树蛙则蛰伏于树洞或竹筒内越冬。若尔盖县草地的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在越冬前期有向越冬地移动的行为,成体一般选择水塘、石缝、黄河等有水流处,而幼体一般选择较干燥的环境;并且成体、亚成体主要以集群方式进行越冬,集群的大小从几十只到上千只不等;而幼体以单栖和集群方式进行越冬,集群大小2只到40只不等,也有个别与倭蛙同穴现象。
鸣叫行为
发声机制
无尾目动物每只眼后常有一个圆形鼓膜,能传导声波至内耳,产生听觉;它们的发音器官是声带。雄性的声带比雌性的发达;当空气从肺脏内冲出时,就会振动声带而发出鸣声。大多数雄性具有能发生共鸣作用的声囊,扩大喉部发出的声音,使雄性的鸣声更加响亮,在繁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雌性没有声囊,仅靠声带发出声音,故远不如雄性的声音响亮。有的没有声囊,如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日本林蛙(Rana japonica)等。生活于急流山涧内的湍蛙属(Amolops spp.)既无声囊,也不发声,而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倭蛙(Nanorana pleskei)和高山蛙(Altirana parkeri)不但缺乏声囊,甚至连鼓膜和耳柱骨也一并消失。
特异性
无尾目间不同种类鸣声的物种特异性,有利于它们的种间识别。如中国四川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分类学地位非常接近的宝兴树蛙(Zhangixalus dugritei)与经甫树蛙(Zhangixalus chenfui),个体大小相近,体色相似,生活环境基本相同,生态位非常接近,繁殖季节一致,但二者雄蛙的鸣声参数除了音节间隔之外,其余的如鸣叫时长、音节数、音节时长、主频、基频、共振峰等差异都极其显著。无尾目的鸣声结构相对简单,如树蛙属(Rhacophorus)的宝兴树蛙(Zhangixalus dugritei)和经甫树蛙(Zhangixalus chenfui),雨蛙属(Hyla)的华西雨蛙(Hyla annectans)和秦岭雨蛙(Hyla tsinlingensis)以及锄足蟾科的几种蟾蜍(如 Leptolalax oshanensis,Megophrys minor,Scutiger chintingensis,Oreolalax omeimontis,Oreolalax schmidti)均只能发出1种类型的鸣声;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能发出4种频率不同的鸣声;大绿臭蛙(Odorrana graminea)可发出频率、音节数和时长均有差异的6种不同鸣声。
节律性
大部分无尾目动物的鸣叫行为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如溪蛙(Crossodactylus gaudichaudii)在白天鸣叫;大树蛙(Rhacophorus dennysi)夜间鸣叫,午夜前期为其鸣叫高峰期;条纹热带牛蛙(Leptodactylus marmoratus)仅在繁殖期的晚间鸣叫;小金蛙(Ischnocnema parva)则一般在黄昏和黎明时鸣叫;温带地区的仙琴蛙(Babina daunchina)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鸣叫;亚热带地区溪流生境的施密特小趾蛙(Crossodactylus schmidti)全年均具有鸣叫行为。蛙类的鸣叫节律还受到竞争、求偶等行为的影响,如吠叫树蛙(Hyla gratiosa)当雌性个体出现时,鸣叫行为结束;木匠蛙(Rana virgatipes)随着雄性的增多,争斗鸣声的数量增加;角斗士蛙(Hypsiboas goianus)根据夜晚不同时期的行为活动,调整其争斗鸣声与广告鸣声的数量。
其它特点
无尾目成体拥有敏捷的跳跃能力、游泳能力。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数皮肤也有部分呼吸功能。
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一般在初春,冬眠苏醒后或春夏之交,这时即使是不经常到水中活动或主要营树栖生活的种类也要到水域或其附近去产卵。
求偶
为了获得繁殖上的好处,相当部分的雄性用大声鸣叫来吸引雌性,但同时也容易吸引天敌的注意;为了降低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在进化过程中采取了稀释效应的鸣叫策略,即雄性个体组成较大的群体进行集体鸣叫,处于大群体中的个体遭捕食的风险就减小了。雄性鸣叫可以实现占区、炫耀及招揽异性的目的;即使没有声囊的种类,在繁殖期也发声鸣叫,如威宁趾沟蛙求偶时发出似“ji-ji-……”的叫声;有声囊的种类,鸣声嘹亮,雄性花背蟾蜍发出似“gua-”的叫声召唤雌性,而在水中的雄性沼水蛙(Hylarana guentheri)不断发出低沉似狗叫的“咣、咣、咣”的鸣声,鸣叫时咽两侧的外声囊不断发生膨胀与收缩,以引诱雌性,且在水中不时到处游泳寻找雌蛙。
抱对
无尾目除个别种外都没有交接器,几乎全是通过雌雄的抱对体外受精。例如中华大蟾蜍,雌雄在排卵和排精前要抱对,即雄蟾蜍用发达的前肢抱在雌蟾蜍腋下,刺激雌蟾蜍产卵于水中,雄蟾蜍也同时排精,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在水中受精卵,成为受精卵。虎纹蛙通常在夜间抱对,雌蛙经雄蛙的拥抱刺激至翌日凌晨开始产卵,雄蛙同时排精。参与繁殖的雌性沼水蛙听到雄蛙的鸣声后,多向离其较近且持续鸣叫的雄蛙移动,雄蛙发现后,便立即追赶上去与之抱对;抱对时,雄蛙前肢从雌蛙腋部伸出,抱住胸部,掌心向外,第一、二指背部紧贴雌蛙,左右指相对紧贴胸部,吻部贴在雌蛙两眼间背中线上;雌雄蛙头部均露出水面,躯干部沉入水中,四肢自然伸展,或雌蛙以后肢划水,背驮雄蛙浮游在水面。
产卵孵化
无尾目动物几乎全是卵生(仅个别种例外)动物。在生殖方式中可以发现,在演化过程中,它们曾以各种形式向陆生过渡,甚至有将卵产在陆地,在卵胶囊内完成幼体阶段,孵化后变成小蛙的,如滑跖蟾属(leiopelma)的某些种,还有几种是卵胎生
无尾目的卵一般产于水中。卵的大小、数目、颜色等随种类不同而异。最少的仅产1枚,多者上万(如蟾蜍),相当于雌体能量的一半。某些种类有特殊的繁殖适应以及保护后代的行为,产卵数较少。例如有些树蛙以粘液作浮巢,有的产卵于水旁的树上;阿根廷所产的达尔文蛙(Rhinoderna darwinii)将所产的两枚卵吞入口腔,在声囊中发育;澳洲的胃育溪蟾胃育蛙 silus)将蝌蚪吞入雌蛙胃内,至变态后再吐出,为脊椎动物中唯一在胃内孵化幼体的动物;非洲的泳蟾(Nectophryne)卵在输卵管内发育,成小蛙后产出。
它们的卵一般很小,卵黄少,外被胶质膜,属无羊膜卵,这样的卵一般发育时间短,保水和保温的能力差。产出的卵呈块状、带状或片状。如蟾蜍把卵产于水中,排列成几米甚至十几米长的黑色卵带,缠绕于水面的水草上。虎纹蛙产出的卵群形态呈小片状,漂浮于水面,卵片沿着田埂边或其它水域岸边分布,每个卵片有卵十至几十枚。中原地区豫北太行山区的中国林蛙的卵群呈团状,悬浮于水中,上部距离水面约1~5厘米的,卵群下部常粘附于水底石块上或水草上。
卵孵化成蝌蚪。其中负子蟾科(Pipidae)的雌蟾在繁殖期背皮呈海绵状,凹陷内藏有受精卵,孵出后入水。盘舌蟾科(Discoglossidae)繁殖期的雄蛙将卵带系绕于后足上隐伏,三周后入水,蝌蚪在水中发育。
生长发育
幼体蝌蚪时期一般躯体卵圆形,有尾和鳃,早期(全长10毫米左右)具外鳃,外鳃萎缩,代之以内鳃,有1个或2个小出水孔,出水孔位于腹面中部,两侧或位于体左侧,出水孔通向体外;许多种口部具角质颌及数列细角质唇齿,主食植物性食物,肠管相对的较成体的长;先出后肢,后出前肢,而且发育完备的前肢在尾开始萎缩前整个从鳃腔伸出体外;尾逐渐被吸收以至消失,变态前口部等结构改组,不摄食,尾成了提供营养的主要来源。例如牛蛙镇海林蛙 catesbeiana)刚孵化出来的蝌蚪,头部的两侧各有3对羽状外鳃,体腹部有长形卵黄,是营养来源;孵出后几天,右外鳃退化,右边鳃孔被皮质鳃盖封闭,之后左鳃退化,但在左侧留出一小喷水孔,此孔一直延续到前肢伸出后才闭塞;再过一段时间,尾鳍基部两侧开始出现白色突起,逐渐伸长,出现关节,末端形成趾,发育成完整的后肢;随后前肢长出,口裂逐渐加深,鼓膜形成,舌也发育长成,呼吸器官也因鳃的退化而开始借助肺进行呼吸,最后变成幼蛙。牛蛙从孵化至变成幼蛙的时间约为70天左右,慢者会历经120天以上。
物种保护
生存威胁
无尾目动物的生存受到住宅和商业开发、农业和水产养殖、能源生产和采矿、交通及服务走廊、生物资源利用、人为的入侵和干扰、自然系统改造、入侵和其他问题物种、基因和疾病、污染、地质事件、气候变化和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例如中国东北地区中国林蛙的资源因受过度开发而遭受巨大破坏,产量日益减少。还有沼水蛙由于滥捕乱捉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资源也在日趋枯竭。
保护级别
无尾目中的许多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例如:
无尾目中有多种被列入202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例如:
无尾目中还有多种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全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例如叶氏肛刺蛙(Yerana yei)、原蟾(Vibrissaphora promustache)等。
无尾目中也有多种被中国列入2023年《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如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利川齿蟾(Oreolalax lichuanensis)、红点齿蟾(Oreolalax rhodostigmatu)、大刘角蟾(Xenophrys major)等。
价值与危害
无尾目是有益动物,其食物组成中有害昆虫占绝大多数,它们会捕食多种危害农作物、树木和牧草的有害昆虫,如蚱蜢、蝼蛄、稻螟、蚱蜢、松毛虫属甲虫以及危害蔬菜的蜗牛菜粉蝶等;由于分布广、数量多,对农、林、牧业害虫的防治意义很大;利用它们来防虫制虫,投入少,效益高,又没有任何对环境有害的不良影响。例如在中国北京地区的蟾蜍主要以蝼蛄等为食,有益于农田。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在板栗林内可大量捕食黑翅土白蚁蛾类小地老虎美国白灯蛾阆中九香虫、蜗牛等有害动物,有益系数高达92.9%。
有些无尾目动物具有发达的毒腺。如斑足蟾科(Atelopodidae)的皮肤能分泌毒性强烈含量较高的毒液,能引起血压迅速下降,出现肌肉痉挛和心脏毒反应。达黎加和哥伦比亚的当地上人,用这种毒性分泌物做涂抹简矢的箭毒。哥伦比亚的安第斯山脉西部洼地叶毒蛙属(Phyllobates)中的3种蛙的皮肤能分泌蛙毒素,当地乔科部落的印第安猎人广泛用来给弓箭、镖枪和吹管箭上毒。叶毒蛙属(Phyllobates)和丛蛙属(箭毒蛙属)的身体都有鲜明的警成色,以告戒它们具有毒性或刺激性的皮肤腺分泌物,能有效地对抗敌人的吞食,当白额巨蟹蛛、蛇或其他爬行纲用嘴咬住毒蛙时,在这生死存的紧急时刻,毒蛙的皮肤腺就分泌白色浆液,使捕食者的嘴里感觉麻木、烧灼、辛辣或恶臭,追使其慌忙吐掉。
还有蔗地蟾蜍(Bufo marinus),从它的皮肤腺中可提出高毒性的分泌物,一只成年蟾蜍的皮肤腺可以提取0.5克的干毒,其主要成分是具有包括心脏毒性在内广泛药理学作用的蟾毒配基、蟾蜍毒和类固醇组分。动物吃了蟾蜍后出现的中毒反应主要是神智障碍,流涎、心跳加速和肌肉无力;或者在1小时内死亡或者在几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有的狗蟾毒已经上瘾,就像饮酒一样获得刺激。蟾蜍的皮肤分泌物中的蟾蜍色胺注射人体后引起恶心、胸痛和“墨斯卡灵”幻觉效应,一些原始部落的巫师和西方的吸毒者曾将它当做麻醉品。中华中华蟾蜍耳后腺或皮肤腺的白色浆液经采集加工而成便是“蟾酥”,它的毒性成分基本可分为三大类型:生物原胺,由胆固醇衍生的;蟾毒配基;蟾蜍毒。其中蟾毒配基及蟾蜍毒还具有强烈的局部麻醉作用,活性远超过可卡因
代表类群
根据 Catalogue of Life 的记录,至2023年,无尾目下有56科。其中蟾蜍科(Bufonidae)分布广泛,除大洋洲和马达加斯加无分布外,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和热带地区;蟾蜍是适应力很强的动物,可以生活于密林、高山、草原甚至荒漠;动迟缓拙笨,跳跃的能力远不如蛙类;雄性通常具毕氏器官;代表动物有中华蟾蜍(Bufo bufo)、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和花背蟾蜍(Bufo raddei)等。盘舌蟾科(Discoglossidae)舌盘状,周缘与口腔黏膜相连,不能自由伸出;椎体后凹型;成体有短肋;肩胛骨短;蝌蚪出水孔位于腹中部。铃蟾科(Bombinatoridae)舌端无缺刻;舌盘状,四周与口腔黏膜相连,不能伸出口外;仅上颌具齿;无声囊;代表动物有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等。
雨蛙科(Hylidae)主要为树栖,夜行性,也有少数陆栖或穴居小型蛙类,体细瘦,皮肤光滑;上颌有齿,无耳后腺,肩胸骨存在;代表动物有华西雨蛙(Hyla annectans)、中国雨蛙(Hyla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和无斑雨蛙(Hyla immaculata)等。蛙科(蛙科)皮肤光滑;上颌有齿,且有犁齿;舌端分叉,可自由活动;鼓膜明显;一般无毒腺;肩带固胸型;椎体既有前凹型又有后凹型,为参差型椎体;荐椎横突;代表动物有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镇海林蛙 tigerina rugulosa)、华南湍蛙(Amolops ricketti)、棘腹蛙(Rana boulengeri)和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等。树蛙科(Racoporidae)外形及生活习性与雨蛙相似,但两者亲缘关系甚远;树栖,多有筑泡沫卵巢的习性,蝌蚪生活于静水水域内;代表动物有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大树蛙(Zhangixalus dennysi)和峨眉树蛙(Zhangixalus omeimontis)等。姬蛙科(Microhylidae)呈世界性间断分布;中小型陆栖蛙类;常见有花姬蛙(Microhyla pulchra)、番茄蛙(Dyscophus antongili)等。
参考资料
Anura.catalogueoflife.2023-07-09
Anura.iucnredlist.2023-07-09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7-25
..2023-07-09
..2023-07-09
..2023-07-09
..2023-07-09
..2023-07-09
..2023-07-09
..2023-07-09
..2023-07-09
..2023-07-09
..2023-07-09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7-09
目录
概述
分类
形态特征
外形特征
解剖学特征
环境适应性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节律行为
鸣叫行为
其它特点
生长繁殖
求偶
抱对
产卵孵化
生长发育
物种保护
生存威胁
保护级别
价值与危害
代表类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