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简称“新疆兵团”)。其前身为新疆和平起义以后,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第5军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等部为主体构成的农业生产部队。1954年,根据中央政府命令,以维稳戍边为使命的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国务院计划单列的副省(部)级单位,总部位于
乌鲁木齐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拥有集党政军企于一身的特殊体制,其行政业务受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
双重领导;司法事务受最高院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新疆检院领导管理。它还拥有一支以
地方武装为主体的
武装力量。其一级单位为“师”,师下设“团”或“农场”;现有14个师、179个农牧团场、11个镇、12个兵团管理的自治区直辖
县级市、65个建制镇、15个村、533个社区,嵌入式分布在新疆14个地(州、市),辖区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是一家承担经济建设任务的
国有大型企业,其业务范围涵农业、工业、交通、建筑、商业等领域。其辖区内总人口360.51万。截至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生产总值3500.71亿元,比上年增长8.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简称“新疆兵团”。其前身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第5军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等部组建成的农业生产部队。1954年,根据中央政府命令,以维稳戍边为使命的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国务院计划单列的副省(部)级单位,总部位于
乌鲁木齐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拥有集党政军企于一身的特殊体制,其行政业务受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
双重领导;司法事务受最高院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新疆检院领导管理。它还拥有一支以
地方武装为主体的
武装力量。其一级单位为“师”,师下设“团”或“农场”;现有14个师、179个农牧团场、11个镇、12个兵团管理的自治区直辖
县级市、65个建制镇、15个村、533个社区,嵌入式分布在新疆14个地(州、市),辖区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是一家承担经济建设任务的
国有大型企业,其业务范围涵农业、工业、交通、建筑、商业等领域。其辖区内总人口360.51万。截至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生产总值3500.71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历史沿革
成立背景
作为中央政府强化国家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之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前,新疆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经济上,依然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几乎没有现代化工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生产方式落后,各族群众贫困不堪。有利条件则是,辖区内地广人稀,
存有大片宜耕种荒地。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在司令员王震、政治委员徐立清的率领下
进军新疆后驻屯
哈密市。入疆部队在剿匪反霸、建立政权的同时,还创建了哈密垦区。12月,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部起义部队、
新疆三区革命民族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被分别改编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1950年1月,为了稳固
西北边防、减轻当地政府和各族群众的经济负担,驻疆各部队开始将主要力量投入到生产建设之中,当年即实现粮食的大部分自给、食油蔬菜的全部自给。1953年起,新疆军区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将所属部队整编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两个部分。其中,生产部队先后建立了43个军垦农牧场,拥有耕地77.26千
公顷。他们还兴办工业、交通、建筑、商业企业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为日后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奠定了基础。
组建历程
1954年7月15日,中共新疆分局和新疆军区致电军委参谋部,提出关于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其领导机构、名称的请示报告。8月6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复电新疆分局、新疆军区:“同意第22兵团部与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合并后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10月7日,新疆军区召开大会,宣读中央命令,正式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以陶峙岳为兵团司令员,王恩茂兼任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第5,第6军的大部以及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的全部从此脱离国防部队序列,集体转业,转入兵团建制。兵团组建之初,下辖10个农业建设师,2个生产管理处,1个
建筑工程师,1个建筑工程处及一些直属单位,当时总人口17.55万,官兵10.55万人。1956年5月起,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开始接受国家农垦部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根据国家形势的总体需要,1957年12月,国务院要求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所有
军籍人员,凡未办转业复员手续者开始补办手续。根据这一精神,兵团开始为2万余排以上干部、5万余班以下人员办理了转业、复员手续。与此同时,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进入新疆,加入到兵团队伍之中。至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再属于军队序列,但仍是一支不穿军装、不吃军粮、不拿军饷的军垦部队。成千上万的“兵团人”开荒种地、兴修水利,让沙漠变
绿洲,为新疆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2年4月,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塔城地区发生边民越境事件。5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奉命调遣了1.7万余名干部、职工组建多支值班连队、“三代”工作队(代耕、代牧、代管)奔赴当地,设卡守边、维护治安、恢复生产。不久,兵团奉命在值班连队和“三代”工作队的基础上,在2000多公里的边境沿线建立了纵深10~30公里的边境团场带,有力地扭转了西北边防的战略态势。
1966年至1981年,受国内特殊政治环境影响,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经历了一段较为曲折的历程。
1975年3月,鉴于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农牧业经济出现大面积亏损,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发文,决定撤销兵团建制。另成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总局,主管全疆国营农牧场的业务工作。但实践证明,撤销兵团的举措并未打破新疆的经济困局。1978年,国家农垦局工作组在对新疆农垦管理体制进行认真调研后,提出了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议。1981年上半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立者,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在巡视新疆后也提出了恢复兵团的建议。同年8月,邓小平亲自到新疆进行调研。他在视察
石河子市垦区时说:“原
生产建设兵团的业绩,新疆各族人民不会忘记,党中央不会忘记……兵团事业要大发展,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的重任,要为新疆的稳定作出贡献。”邓小平回北京后,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起来确有必要。组织形式与军垦农场不同,任务还是党、政、军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现在的农垦部队,是稳定新疆的核心。” 1981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正式恢复,其名称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何改名,邓小平做出了解释,“生产兵团恢复起来,这是稳定的力量,不要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义……解放军不要搞得太复杂了,如用解放军的名义,搞军衔就要轮到它,几万人不好办。”。
2012年12月,经中央批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农业师的名称由“农业建设第某师”更名为“第某师”。 2017年10月,武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挥部整编为武警兵团总队,兵团的武装连队改编为武警,整编为武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挥部及其隶属的各支队、大队、中队。
“二次创业”开始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
国有资产农牧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大包干责任制、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与此同时,允许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发展
多种经济成分等方面的改革,兴办工业,建设城镇等。历经40余年的再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屯垦戍边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体制区划
组织结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准军事实体,依然保留兵团、师、团、连等各级军队建制以及司令员、师长、团长、连长等对应职务,并拥有一支以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兵团、师和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管理体系。“兵团”设有行政机关和政法机关,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师”大都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区
行政中心对应。“团”除了团场外,还有农场、牧场等,一般统称为“农牧团场”,行政级别为县处级。团场多编以数字番号,也有以数字命名。兵团各级都建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对各项事业发挥着领导作用。如兵团第一政治委员由中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兼任,兵团政治委员和司令员兼任自治区的党、政
副职。各师大都与自治区的地区行政中心分别对应,由相应的地委书记兼任师第一政委。以下,无论是团(场)还是下辖镇,党政机构设置均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行政区划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辖14个师(市),185个农牧团场,管辖总面积7.06万平方公里。其中,其中,农4、5、9、10师的农牧团场分布在
北疆西北部;在
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山前
冲积平原,上散布着农6、7、8师、12师和11师的各团场;
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
绿洲地带是农1、2、3师和14师的团场;农13师的红星一牧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山农场、
淖毛湖农场在
新疆天山与
阿尔泰山脉之间的巴里坤盆地里;
哈密盆地和
吐鲁番盆地的北面是
天山南坡,山上白雪皑皑,山下戈壁
砾石,砾石下是倾斜的洪积、冲积平原,其间散布着互相隔离的大小绿洲,农13师的多数农场就分布在这里;
附:各师具体分布如下:
第1师阿拉尔市:位于
阿克苏市。该师成立于1953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步兵第5师,师部驻阿拉尔市,是兵团在南疆地区的核心师市,境内有
塔里木大学。
第2师铁门关市:位于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该师成立于1953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步兵第6师,师部驻
库尔勒市,是兵团在南疆的第一道大门。
第3师
图木舒克市:位于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该师成立于1966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步兵第14师,师部驻
图木舒克市,是目前南疆师市建成区面积最大的城市。
第4师
可克达拉市:位于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该师成立于1953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步兵第65师,师部驻
伊宁市,是兵团自然条件最好的一个师市。
第5师
双河市:位于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该师成立于1953年,前身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步兵第16师,师部驻
博乐市,“伊、塔事件”后由
哈密市迁往博州地区,镇守
西北边疆。
第6师
五家渠市:位于新疆五家渠市、
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该师成立于1953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步兵第17师,师部驻五家渠市。经济条件良好,有着兵团最大的团场“
芳草湖”。
第7师
胡杨河市:位于
奎屯市、
乌苏市、
沙湾市、克拉玛依市等地区。该师成立于1953年,前身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第9军第25师,师部驻距奎屯38公里处的130团。位于新疆乃至全国范围内
行政区划最为复杂的地区“奎独乌”或“奎独乌胡”地区:奎屯市隶属于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苏市隶属于
塔城地区,
独山子区隶属于克拉玛依市,三个小城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地级行政单元,但是紧紧靠在一起,且第7师也位于该地区,形成“州-地-市-师”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8师
石河子市:位于
石河子市、
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该师成立于1953年,前身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第9军第26师,师部驻石河子市。是目前兵团中实力最强的师市,也是兵团司令部迁往
乌鲁木齐市前的驻地,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境内有
211工程石河子大学。
第9师(白杨市):位于
塔城地区地区,师部驻
额敏县。1962年“伊、塔事件”后由第7师部分团场迁往组建。
第10师
北屯市:位于
阿勒泰市、塔城地区。该师成立于1959年,前身是第22兵团骑兵第7师,师部驻北屯市,是兵团最北的一个师市。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北屯的发展甚至超越了地区行政中心阿勒泰市。
第11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师部位于乌鲁木齐市
新市区,1953年成立,是兵团唯一的一个建筑工程师。
第12师乌鲁木齐市:即原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师部驻乌鲁木齐市新市区。
第13师
新星市:即原哈密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师部位于
新星市。是兵团的东大门。
第14师
昆玉市:即原和田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位于
和田地区,师部驻和田市。
区域环境
自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位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其东起东经95°34',西至东经75°5O';南自北纬35°30',北到北纬48°34',其东西和南北相距各1500公里。兵团与
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
蒙古国相接壤。由其管辖的国界线有2019公里,其中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交界达1448公里。兵团的地面积7.43万平方千米,占新疆维吾尔总面积的4.47%,约占全国农垦总面积的1/5。绝大多数边境农场分布在边境线的中国一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地形特点同样是“三山夹两盆”。东北面为
阿尔泰山脉,南面是
昆仑山脉,中部横亘着
天山。以天山为界,以南是
南疆,天山以北是
北疆;天山东段的
哈密市、
吐鲁番市又称东疆。在“三山”的山地中点缀着兵团的10个牧场;在天山山谷盆地中分布着54个团场;其南北的洪积、
冲积平原上,散布着90个团场;在南北疆的风蚀地貌上,也有兵团的20个团场。
兵团属于干旱的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高山冰雪融水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主要气候特点,一是干燥少雨,二是冬寒夏热,三是日温差大,四是日照丰富。兵团的气候类型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分为三类。北疆西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气候;北疆的
准噶尔盆地属于中温带干旱区气候;
南疆和东)属于暖温带干旱区气候。新疆
北疆植物生长期平均180多天,南疆200天以上,西北疆160多天。
资源
兵团的各种资源非常丰富,大致可以分为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为土地资源和水利资源。前者,截至2012年,兵团的土地总面积745.63万
公顷,农用土总面积419.86万公顷,其中耕地、园地、林地、
牧草地、
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分别为104.31万公顷、 6.52万公顷、44.39万公顷、 242.65万公顷、21.05万公顷、304.72万公顷。另有其他农用地21.99万公顷。后者,兵团
地表水年来水量114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有58.56亿立方米。兵团现有
水库105座,其中大型水库11座,中型水库26座,小型水库68座,总库容量29.97亿立方米。有各级
灌溉渠道8.89千米,已防渗渠道2.29千米。另有排水渠道3.85千米。总灌溉面积达103.85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87.06万公顷。
兵团的
生物资源由农作物、饲养牲畜、林木和野生动植物组成。其中,农作物品种繁多而又齐全,不仅有
小麦、
玉蜀黍属、
稻3大宗粮食作物,还有
高粱、
大豆、
豌豆、
蚕豆、
绿豆、粟、黍、
番薯等杂粮。另有棉花、
甜菜、
向日葵、
欧洲油菜、烟叶、药材、
啤酒花等
经济作物。粮食作物除外,经济作物主要有,其次有熏衣草、胡麻等。兵团的瓜果品质优良,甘甜可口,产量丰富。而农6师、农13师的西、
香瓜,库尔勒的香梨,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
苹果,
吐鲁番市的无核葡萄,喀什的桃等,早已全国闻名。兵团大小牧场牧草丰盛,大量饲养
绵羊、猪、牛、马、驴、骡、
骆驼、
塔里木马鹿等牲畜,另有鸡、鸭、鹅等家禽。由兵团管理的河、湖和水库中,生长着
中华鲟、大红鱼、大头鱼、
翘嘴红鲌、
河鲈、鲤鱼、鲫鱼、
高体雅罗鱼、尖嘴鱼、鲈鱼等90多种鱼类。兵团除大量果树外,还有
毛白杨、柳树、
榆树、
落叶松、
云杉、
桦树、
白蜡树、槐树、
桑树、胡杨、
沙枣等天然或人工林。前者主要分布屋旁、地旁、渠道、公路旁和沙漠边缘;后者则分布在
天山和阿尔泰山的山区、河流两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野生植物有食用、药用、工艺、固沙、观赏等植物达132科856属,近4000种,其中
甘草、
伊贝母、红花、
雪莲花、
肉苁蓉、
麦冬、当归、
党参、
新疆阿魏、
肉苁蓉、
秦艽、
草麻黄、枸杞、青竺等极富有经济和药用价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野生动物共有580多种,其中鸟类340多种,哺乳动物130多种。其中
马鹿、
麝鼠、
藏雪鸡、水貂等动物,已在兵团垦区成功驯养和繁殖,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矿产资源以石油、
天然气、煤炭、非金属矿为主,金属矿产匮乏。兵团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25种,矿产地132处,其中大型13处、中型27处、小型92处,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
膨润土、
石灰岩、建筑用砂石土等矿产资源在资源禀赋、
矿石质量、市场供求和采选条件方面,兵团具有一定的优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辖区既有
乌拉泊古城、
火焰山、
高昌故城等、
天山庙、石河子军垦第一犁雕像、
楼兰故城遗址、喀什香妃墓、
尼雅遗址等人文历史古迹,又有奇台魔鬼城、
伊犁河谷、
博斯腾湖等自然景致。
人口
截至2022年底,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为360.51万。
经济
近70年来,兵团在天山南北的
戈壁荒漠和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开荒造田,建成了一个个农牧团场。兵团经济目前以农业为支柱,核心是棉花、水果、蔬菜、粮食、
油料、
甜菜种植等产业,所生产的商品棉、
哈密瓜、库尔勒
库尔勒香梨、
吐鲁番葡萄、
葡萄酒、番茄、
番茄酱、
啤酒花、
美利奴羊等产品在全疆乃至全中国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其中商品棉和番茄酱更是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兵团的农业生产已逐步过渡到现代化阶段,既有集约化大生产,也有家庭作坊模式,在种植上普遍实现了节水灌溉和机械化耕种。棉花机械采摘率在2017年达到80%,远远领先国内其他棉花产区。在坚持
中国农垦集团的基础上,兵团逐步建立起涵盖
食品加工、轻工纺织、钢铁、煤炭、建材、电力、化工、机械等门类的工业体系。除了工农业外,兵团在物流、贸易、旅游、房地产、建筑、
公用事业等
第三产业也都具有较强的实力,还曾经拥有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兵团旗下目前有12家上市公司,大都是兵团内经济效益最佳或者最具竞争优势的企业。
工农业
2022年兵团生产总值3500.71亿元,按
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粮棉产量实现连增,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2022年,兵团粮食播种面积511.95万亩,粮食总产量315.35万吨,播种面积和产量增幅均超过一成。其中,小麦产量达107.3万吨,大豆产量5.41万吨,比上年增长143.8%。相比之下,棉花播种面积1275.8万亩,总产量达215.4万吨,创历史新高,占全国比重达36%。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64.08万吨,禽蛋产量15.71万吨。牛奶产量84.76万吨。年末牛羊猪存栏722.77万头(只)。其中,牛存栏62.90万头,增长14.9%;羊存栏372.61万只;猪存栏287.26万头。年末家禽存栏1482.80万只。全年牛羊猪累计出栏1071.99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1%。其中,牛出栏50.96万头;羊出栏512.27万只;猪出栏508.76万头。全年家禽累计出栏3315.14万只。
2022年兵团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增长4.2%,制造业引领工业增长,23家大型工业企业运行良好,主要工业产品中,
多晶硅产量增长54.5%,
农药化肥增长16.0%,
乳制品增长9.1%,工业硅、石墨及碳素制品、
粗钢保持平稳增长。2022年,兵团
固定资产投资在房地产行业回调明显、项目建设成本结构性上涨等不利因素下,创新方式方法大力
招商引资,工业投资增长24.0%,实现了逆势增长6.3%的成绩。其中,风电
光伏新能源产业、纺织产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迅速。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人口稳步增长。2022年,兵团城镇新增就业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1%,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8%,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47元,连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21元,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22年年末兵团人口360.51万人。
教科文卫与福利
截至2022年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年
高等教育院校招生4.32万人,在校生12.02万人,毕业生2.56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1.26万人,在校生3.46万人,毕业生0.8万人。
普通高中招生2.03万人,在校生5.81万人,毕业生1.91万人。
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学校招生6.91万人,在校生31.05万人,毕业生6.34万人。
学前教育在园幼儿8.27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03%,学前三年
毛入学率98.6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42%,中小学及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覆盖率100%。2022年末共有专业文艺团体9个。列入《2021年全国博物馆名录》的博物馆纪念馆16座、师市级图书馆9座、美术馆3座。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全年接待游客1921.56万人次。旅游收入74.02亿元。
截至2022年底,共有师市以上部门所属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6个。全年争取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53项,国拨到位经费资金1.27亿元;兵团本级科技计划项目419项,兵团本级财政科技拨款2.2亿元。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兵团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兵团重点实验室3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1家,高新技术企业166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兵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8家(其中国家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兵团分中心3家),农业科技园区15家(其中国家级6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其中国家级1家),认定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6家,兵团级众创空间44家(13家通过国家备案),星创天地28家(25家通过国家备案),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其中国家级4家)。 全年新增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截至年末,累计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22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76家,兵团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5家。 全年获得
专利授权2806件,其中
发明专利授权331件,增长65.5%。年末有效发明专利1170件;商标有效注册量12420件。下野地枸杞和石河子黄桃地理标志商标成功注册,累计注册地理标志商标9件。
截至2022年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38个(含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医院204个,门诊部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个,
社区卫生服务站100个,乡镇卫生院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46个,连队卫生室1084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41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服务机构5个,采供血机构8个,
血液透析中心1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963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139人,注册护士1319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2126张。
截至2022年底,兵团参加基本
养老保险人数215.0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3.5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50万人。参加基本
医疗保险基金人数268.8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3.5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5.32万人。参加
生育保险人数77.83万人。参加
失业保险人数75.08万人。参加
工伤保险人数90.78万人。 兵团年末共有养老机构和养老设施285个,其中养老机构159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26家,总床位数2.4万张。
大事记
1949年9月,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包尔汉·沙赫德拉通电起义。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建由司令员王震、政治委员徐立清率领
进军新疆,进驻
哈密市,剿匪反霸,建立政权,创建了哈密垦区。
1950年1月,为巩固边防、加快发展,减轻新疆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的经济负担,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主要力量投入到生产建设之中,当年实现粮食大部分自给、食油蔬菜全部自给。
195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6师改番号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5师。同年6月,步兵第5师整编为中国人民农业建设第1师;17师更名为农业建设第6师。
1954年10月,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第6军大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大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全部奉命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接受新疆军区和
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双重领导。
1956年5月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受国家
中国农垦集团部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
1957年底,国务院要求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所有
军籍人员集体转业复员。兵团班以下人员58248名办理了复员手续,排以上干部20185名办理了转业手续。
1958年4月,横贯天山的乌库公路(
乌鲁木齐市至库尔勒)全线通车。为建设该公路,兵团施工部队施工17个月,完成主干线244公里、支线90公里、
涵洞128座、桥梁29座,开挖土石方597万立方米。
1959年12月3日,新疆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化机制糖厂——
石河子市“八一”糖厂建成投产。
1960年8月1日,兵团第一家棉纺织厂——石河子棉纺织厂部分建成投产。
1962年,根据国家部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遣了1.7万余名干部、职工奔赴伊犁、塔城维护社会治安,施行代耕、代牧、代管,并迅速在长达2000多公里的边境沿线建立了纵深10公里到30公里的边境团场带。
1963年7月,兵团开始接收安置
上海市、北京、
天津市、
武汉市支边青年,至1964年10月共接收安置12.67万人。
1965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在出访回国途经新疆时,视察兵团
石河子市垦区,在石河子招待所接见部分团以上领导干部及兵团军垦战士、劳动(工作)模范、上海支边青年代表,并为兵团题词:“高举
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红旗,备战防边、生产建设、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努力革命、奋勇前进!”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受到冲击。
197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文,撤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机构,成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总局,主管全疆国营农牧场的业务工作。
1981年12月,中央政府决定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名称由原来的屯垦戍边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86年7月,兵团成立农牧业保险公司,各师局也成立相应机构。这是全国首家“种养”两业保险的公司。
1990年3月13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调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管理体制和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函〔1990〕24号),明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行业纳入国务院
有关部门计划,实行单列。
1992年12月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8年4月29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联合发文《关于组建中国新建集团公司和中国新建集团的批复》(计规划〔1998〕735)批准组建中国新建集团公司,以中国新建集团公司为
母公司组建中国新建集团,开展国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兵团对外使用“中国新建集团公司”名称,享受国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的各项政策。中国新建集团公司在国家工商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
法人资格。
2000年7月,中新建棉花集团成立。这是中国最大的棉花集团,也是兵团最大的全行业集团。
2001年6月1日,兵团统计局公布首次人口普查结果,兵团总人口248.05万人,比1954年兵团成立时人口总数增加230余万人。
2002年9月,农牧业保险公司更名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
2003年5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历史与发展》
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首个有关新疆的白皮书,其中专门介绍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发展和作用。
2012年12月24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行兵团农业师更名暨揭牌仪式。经中央批准,兵团13个农业师的名称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某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某师”。
2017年10月,武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挥部整编为武警兵团总队,兵团的武装连队改编为武警,整编为武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挥部及其隶属的各支队、大队、中队。
2019年,10月31日,
可克达拉大桥正式通车。可克达拉大桥是新疆首座混凝土斜拉索大桥,也是兵团“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迄今最大的单体桥梁工程。
荣誉及名人
所获荣誉
2021年6月19日,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20年5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
名人
王震(1908—1993),
湖南省浏阳市人。1927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军。曾任湘红6军团政治委员,
八路军第三五九旅旅长兼政治委员、
八路军南下支队司令员等职。1941年率部赴
南泥湾屯田开荒,开展大生产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曾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农垦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1955年被授予
上将军衔。
张仲瀚(1915—1980),
河北省沧县人。1931年在北平平民高中求学期间,正值
九一八事变,积极参加学生
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河北民军司令员、冀中军区津南抗日自卫军司令、八路军120师津南自卫军司令员、359旅719团团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任第1野战军第1兵团旅长、师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军政委和第二十二兵团政治部主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新疆军区副政委、农垦部副部长等职。1950年至1967年主持新疆军垦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经济建设事务,是新疆军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长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易中天(1947~),湖南
长沙市人,著名历史学者。1965年,易中天从高中毕业,投身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自愿报名支援新疆。随即,他在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农8师150团工作、生活。
艾青(1910.—1995) ,原名蒋海澄,浙江
金华市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留学
法国,研习绘画。1932年5月回国后加人
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7月被捕后在狱中写出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抗战时期创作了《我爱这土地》《北方》《向太阳》《吹号者》等著名诗篇。
新中国成立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1959年底举家到新疆兵团
石河子市农八师落户后,发表了《烧荒》《帐篷》《年轻的城》《垦荒者之歌》等反映军垦生活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