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
中国山东省东部,胶莱河以东的山东半岛地区
胶东半岛(英语:Jiaodong Peninsula)地处中国山东省东部,一般指胶莱河以东的山东半岛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半岛,范围在北纬35°05′-37°50′、东经119°16′-122°42′之间。包含烟台市威海市青岛市东部地区。半岛三面环海,北面与辽东半岛渤海湾相望,东部与韩国隔海相望。土地总面积为3万平方千米,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9%。胶东半岛地区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1300千米,多干净优质沙滩,岛屿罗列,沿海拥有众多深水良港。岛屿多近陆分布,面积较大的有庙岛群岛、象岛、养马岛、田横岛刘公岛等。胶州湾、芝罘湾威海湾等,是华北地区海上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
胶东半岛属华北克拉通胶辽台隆区。第四纪以来渤海海峡断裂下陷,半岛形成。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侵蚀平原为主,半岛南部的崂山主峰崂顶海拔1133米,为半岛最高峰;半岛地形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成层性现象显著,发育有早第三纪的鲁中期剥夷面、上新世的唐山期剥蚀面和早更新世的临城期剥蚀面。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月均温在0°C左右,8月均温在25°C左右,年降水量650-950毫米。主要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拥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共8种,省级濒危植物共26种,其中包含中国特有物种:烟台翠雀花、长冬草宽蕊地榆、青岛老鹳草等。拥有珍稀保护动物86种和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包括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白肩雕等。该区拥有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分别为: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旧石器时代,胶东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新石器时期,人类的活动已遍布了胶东半岛各地,周代建立后,胶东半岛地区逐渐被纳入了周朝的版图,秦秦灭六国之战后在此设立胶东郡。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和天灾影响,大量人口外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省大部沦陷。1945年9月16日至12月4日,山东各地区陆续收复。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崩溃;1949年10月开国之时,山东省胶东行政区行政公署驻莱东县,辖东海、渤海南海、西海、滨北五个专区烟台市。区内拥有蓬莱阁、崂山、刘公岛崆峒岛等风景名胜。
胶东半岛及其附近地区历史上是6级以上强震的多发地区,大多数地震活动沿活断层构造带分布。半岛东邻黄海渤海,秋夏过渡期冷暖空气在这两个海域频繁交汇,加之渤海是超浅海,极有利于风暴潮的形成。莱州湾曾出现过风暴潮潮位高达3055米(黄海高程),居全球首位。人类对该区金矿的开采活动以及对植被的采伐、破坏等行为,诱发了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也导致海水侵入胶东半岛,当地通过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以及建造挡水坝防潮工程等方法进行治理。
命名
“胶东”作为地名见于史籍,始于《战国策·燕策·苏代谓燕昭王》,指齐国东部胶水以东的半岛全境。故称为胶东半岛。
位置境域
胶东半岛地处山东省东部,一般指胶莱河以东的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半岛,经纬度范围在北纬35°05′-37°50′、东经119°16′-122°42′之间。土地总面积为3万平方千米,占山东省的19%。包含烟台市、威海市和青岛市东部地区。半岛三面环海,东临渤海,与韩国隔海相望;北界黄海,与辽东半岛渤海湾相望,南接青岛市,西连日照市临沂市。胶东半岛地区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1300千米,多干净优质沙滩,岛屿罗列,沿海拥有众多深水良港。岛屿多近陆分布,面积较大的有庙岛群岛、象岛、养马岛、田横岛刘公岛等,海湾有胶州湾、芝罘湾威海湾等。
历史变迁
胶东半岛属华北地区克拉通胶辽台隆区。太古代是华北克拉通陆核形成、发育的主要时期,胶东半岛在该期发育了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岩建造,太古代片岩片麻岩等深度变质结晶岩广泛出露;
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时,处于板块边缘的胶东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由挤巧逐渐转变为拉张,堆积了一套巨厚的基性火山-沉积岩建造,即荆山群和粉子山群,受地壳运动影响,地层遭受挤压发生强烈的褶皱变形和变质作用
燕山运动开始,胶东地区在洋-陆俯冲、碰撞造山的强烈挤压下缓慢隆起,胶东地区受到北北东的牟平区即墨区断裂系影响分裂,由五条平行支断层(自西向东是:桃村镇—东陡山断层、郭城—即墨断层、朱吴—店集断层、海阳—青岛断层和乳山—留格庄断层)穿过地体部把它分成北、中、南三块。此时还伴随有大规模花岗石入侵,如青岛市附近的崂山花岗岩。同时在断裂系以西形成胶莱断陷盆地,面积达12000平方千米,沉积有白垩系莱阳组、青山组、王石组、新生代龙口市组,和尧山组组成。
中新世以后,渤海总体上呈大幅度下陷趋势,成为华北地区—下辽河沉降带拗陷最深的大型新生代断裂—拗陷盆地。上新世末,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渤海海峡断裂下陷,半岛形成。
地理特征
气候
胶东半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旱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1月均温在0°C左右,8月均温在25°C左右,极端最高温约38°C。10°C以上活动积温为3800°C-4100°C。半岛东侧南部沿海4-7月多海雾,年均雾日30-50天。冬季半岛地区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夏季则以暖湿的东南季风为主。年均风速在4-6米/秒,远大于内陆地区。胶东半岛年降水量650-95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2.6%,其余季节占比较低,春季3-5月占比130.5%,秋季9-11月占比19.4%,而冬季仅占比5%左右。半岛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呈现出东部山区大于西部沿海地区,南部大于北部的特征。昆嵛山和崂山区是半岛降水量的最高值,年降水量都超过了900毫米,并具有垂直分带性,如崂山的北九水站(海拔298米),平均年降水量为1086.6毫米,崂山水库站(海拔32米)为34.7毫米。昆嵛山顶1974年4月30日降水量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极值,24小时降雨量达到211.8毫米。胶东半岛无霜期为200-220天,日照量从半岛东部沿海向西北丘陵山地呈递减状态,西北的大泽山、龙口、蓬莱等地多达2834.43小时。
地质
地质构造
胶东半岛被五莲-烟台市断裂划为两个地理单元,包括苏鲁造山带和胶北地区;胶东半岛下伏两个前寒武纪构造单元,即北部的胶北隆起和南部的胶莱盆地。
苏鲁造山带
苏鲁造山带由扬子克拉通在中-晚三叠世在华北克拉通下方向北俯冲形成,产出一系列高岩-超高压变质岩,如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和次级含钴榴辉岩片岩石英岩、镁铁质至中间岩墙以及晚三叠世花岗质岩石,这些超高压变质岩的原岩年龄主要为新元古代。
胶北隆起
胶北隆起主要由前寒武纪基底和中生代火成岩组成。前寒武纪基底主要由新太古代TTG(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片麻岩(胶东群)、古元古代变质沉积序列(粉子山和荆山群)和中新元古代蓬莱群组成。
胶莱盆地
燕山运动开始,胶东地区在洋-陆俯冲、碰撞造山的强烈挤压下缓慢隆起,胶东地区断裂系以西形成胶莱断陷盆地,主要由白垩系莱阳组、青山组、王石组、新生代龙口市组,和尧山组组成。
地层特征
胶东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生代地层由胶莱盆地中的火山—陆源碎屑岩组成,以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前寒武纪地层目前划分有四个群,自下向上依次为胶东群,粉子山群、荆山群,蓬莱群。
胶东群
胶东群地层自西向东由近东西至北东走向过渡,主要分布在胶东隆起区的中部。主要岩性有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片麻岩片岩等。下部主要为黑云变粒岩,向上变为条带状、条纹状斜长片麻岩和黑云变粒岩,斑点状、厚层状斜长角闪岩,上部为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等。
荆山群
荆山群主要出露于胶东地区的南部和东南部,与胶东群走向一致,面积约占1000平方千米以上。荆山群自下而上分为三个组,分别为群禄格庄组、野头组和陡崖组,其主要岩性为石榴矽线黑云片岩、片麻岩、橄榄蛇纹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透辉变粒岩、黑云变粒岩方柱石透灰岩、斜长透灰岩、石墨透灰变粒岩、长石石英岩等,为一套局部可达麻粒岩相的中深变质岩系
粉子山群
粉子山群主要分布在胶东地区北部,与胶东群呈假整合接触,出露面积约为927平方千米。自下而上分别是岗嵛组、小魏家组、祝家夼组、张格庄组和巨屯组。其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透辉白云大理岩、石墨透闪二长片岩、石墨变粒岩等。
蓬莱群
蓬莱群主要分布于福山南部张格庄一带,呈东西向展布,与粉子山群呈不整合接触,出露面积约为238平方公里,约占地层总面积的2%左右,厚度约3200米。由下而上可分为豹山口组、铺子组、南辛庄组和香夼组,主要岩性为泥灰岩、大理岩、石英岩和千枚岩等组成。
矿产资源
胶东地区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产有金、银、铅、锌以及石英萤石黄铁矿、石墨、建筑材料等,其中金是本区的最优势的矿产资源,己探明的金资源量已达5480余吨,是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基地。
地形地貌
半岛地形地势的成层性现象显著,发育有早第三纪的鲁中期剥夷面、上新世的唐山期剥蚀面和早更新世的临城期剥蚀面。鲁中期剥夷面为海拔500米左右的山顶剥蚀面,主要分布在艾山、昆嵛山地区,其上还有700—900米的花岗岩残山。唐山期剥蚀面主要为山麓台地和平顶丘陵,山地内部海拔300—400米,沿海地区海拔180—200米。临城期剥蚀面分布最广,山地内部为海拔150—200米的河谷侵蚀阶地,山地外围是海拔100米左右的倾斜的山前剥蚀面。临城期地貌面以下,山地内部主要为河谷冲积平原,沿海地区则有数级丘陵状剥蚀台地。在沿海沟谷两侧和坡麓地带,还发育有由更新世黄土状洪坡积物构成的台地。
半岛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除了崂山(海拔1133米)以外,其它地区海拔都不到1000米。其中,平原面积9593.7平方千米,占半岛面积35.6%,主要分布于开阔的胶莱盆地及狭窄的滨海山前地带,堆积物自河谷上游至下游、自山前至滨海。由薄变厚,一般厚10-30米,地面海拔20-50米。山地(包括低山和中山)面积4996.24平方千米,占半岛面积18.53%;丘陵面积11566.0平方千米,占半岛面积43.0%。
水文
径流特征
胶东半岛地区水系河网较为密集,由大泽山艾山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伟德山等构成一个西南东北向的天然分水岭,形成了一个南北分流的不对称水系,北流入渤、黄海的有界河、黄水河、大沽夹河沁河河、辛安河等水系;南流入黄海的有海河五龙河母猪河乳山河等水系。在泰沂山区和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之间的南、胶莱河分别流入胶州湾和莱州湾,具有源短流急的特点。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为100-300毫米,径流深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至渤海沿岸平原减至150毫米以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和年径流量变化大的特点。汛期(6-9月)径流量占全年的84%-86%,其中又有60%集中在7-8月,而其他季节仅占比15%左右。半岛河流多年平均水温为13.0-14.0℃。月平均最高水温出现在8,为25.0-27.2℃;最低值出现在1月,为0.1-1.9℃。
该区地表水水质良好,招远市莱阳市以东,多年平均矿化度100-200毫克/升,其他地区多年平均矿化度200-300毫克/升。该区大沽河东五龙河乳山河母猪河、白沙河等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年侵蚀模数在500-1000吨/平方公里之间。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一般为1.0-2.0千克/立方米,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可达2.0千克/立方米以上。
地下水
胶东半岛主要地下水类型为岩浆岩和变质岩类的基岩裂隙水,含水带厚度一般为10-25米,地下水埋深随地形起伏较大,一般为3-10米,矿化度小于0.5克/升。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分布广泛,但富水性差,单井涌水量多小于100立方米/天,主要用作分散农村生活用水,基本不具备集中供水意义;灰岩或大理岩类岩溶裂隙水,单井涌水量虽较大,但在半岛地区分布较为零星,供水意义受限。目前胶东半岛集中供水的地下水水源地基本都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水源地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下游及山前的冲洪积平原区,单井涌水量在1000-3000立方米/天,这些地段一般也是建设地下水库的有利地段,有良好的储水和开发利用条件。
土壤
胶东半岛的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为区别欧美之棕壤,也称之为“山东棕壤”,用省名命名土类在中国这是唯一的。其次为潮土、砂姜黑土、褐土及滨海潮盐土。
棕壤面积约占区域面积的80%,成土母质主要是片岩、花岗岩、片岩、砂岩、页岩等风化的残积体、坡积体、洪积体及冲积体等。棕壤主要分为三个亚类,粗骨棕壤、棕壤和草甸棕壤。粗骨棕壤分布在山地丘陵顶部或岭坡上部,土层薄质地粗,多数地区人口较少,耕作粗放,产量偏低。棕壤分布在丘陵中、下部,具有棕壤土类典型特征。草甸棕壤分布在岭间平地和河流冲积平地上,地下水位3-5米,砂质至中壤质土,宜耕宜耙,土壤肥力高,多种植小麦、玉米。
生物
植物
胶东半岛从植物区系分区上属泛北极植物区的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天然植被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半岛共有维管植物105科,384属,775种(含62变种、8变型),分别占山东维管植物总数的57.3%、42.9%、33.4%;种子植物分别为89科,322属,630种,分别占山东种子植物总数的72.4%、53.9%、42%;被子植物种数占植物总种数的94.1%,是胶东半岛植物区系的主体;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占比较少。半岛内列入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共8种,省级濒危植物共26种,其中包含中国特有物种山东假瘤蕨、泰山岩蕨、烟台翠雀花、长冬草(烟台山蓼)、宽蕊地榆、青岛老鹳草、泰山苋、泰山前胡等。
动物
胶东半岛分布鸟类336种及23亚种,其中57种、7亚种为山东省仅在该境内分布种类。兽类7目21科48种,其中食虫目3科4种,翼手目2科12种,食肉目4科9种,海兽2目8科15种,啮齿目3科8种。肉食目种类常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针阔叶林带,啮齿动物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岭和50米以上波状缓丘。海兽种类较丰富。共有2目8科15种。以海豹、海豚较为常见,小鳁鲸江豚等种类偶有捕获,其它种类如抹香鲸虎鲸等已多年未见。
对胶东半岛21县(市)的珍贵、稀有动物进行调查,采集和记录了珍贵、稀有动物86种和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包括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白肩雕金雕丹顶鹤大鸨中华秋沙鸭中华鲟。主要分布的地区包括山地针叶林区、丘陵平原地区以及黄渤海水生区。
自然保护区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胶东半岛东部(北纬37°20′,东经121°42′),建立于2008年,总面积154.165平方千米,地处,主峰泰薄顶海拔923米。是中国赤松的原生地和天然分布中心之一。
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灌丛、草甸、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森林植被以针混阔叶林和灌丛两大类。针阔混交林植被为天然赤松林、针阔混交林、栎类落叶阔叶林等构成的森林类型,主要分布在海拔850米以下。灌丛植被为灌丛、灌草丛、草甸等构成的植被群落,主要分布在海拔850米以上的山顶部,以旱中生、中生的芒草狗尾草石竹、绣线菊等构成的灌丛草甸群落,边缘有锦带花花木蓝白檀、大叶水蜡等灌丛分布;灌丛和灌草丛、草甸三者呈不规则斑块状混生。
保护区湿地分为河流湿地和库塘湿地。主要有芦苇群丛、芦苇+白茅群丛等。河流湿地为受雨水影响的季节性地表径流,库塘湿地为山顶雨水汇集而成,尽管湿地不多,面积不大,但这为昆嵛林蛙、东方铃蟾等两栖类动物提供优良生存环境。
农田生态系统以人工种植种类为主,主要农田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番薯和花生等。小杂粮有大豆、谷子、水稻、马铃薯、赤豆、地瓜等;经济作物主要为花生和花旗参、交藤等新型药材,其他还有芝麻、蓖麻、大麻;蔬菜有叶菜、茎菜、花椰菜和果菜类等;经济林以水果为主,主要有苹果、梨、杏、木瓜、柿子、山楂、大枣、板栗、葡萄等;农田禾本科杂草马唐、草、牛筋草、马齿苋鸭跖草狗尾草鸡眼草等。
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东省荣成大天鹅自然保护区(北纬36°58′—37°25′,东经122°23′—122°35′)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主要由朝阳港、马山港和八河港3个潟湖组成,总面积105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域面积22平方千米。该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天鹅等23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水禽为主,2011年1月8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向荣成市授予了“中国大天鹅之乡”。
区内水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为各种水禽提供着充足的营养。其中,海岸湿地及河口海湾湿地上,鱼类102种,节肢动物门53种,软体动物门422种,蠕形动物25种,棘皮动物22种,刺胞动物门7种;海藻类73种。在湖泊湿地及河流湿地上,鱼类22种,节肢动物中枝角目11种、挠足类8种,蠕形动物中轮虫类21种,原生动物界24种;藻类97种。
荣成大天鹅自然保护区分布着许多珍稀、濒危鸟类。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6种,Ⅱ级保护鸟类8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属于附录Ⅰ的有4种,附录Ⅱ的有4种,附录Ⅲ的有8种;属于《中日候鸟及其栖息地环境协定》中的保护鸟类有76种。特别是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大天鹅,一直保持在万只以上,成为世界上冬栖大天鹅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即墨市西4公里处,由马山、大山、宝安山、团山和长岭五个山丘组成。长期的风化剥蚀导致中部地形较高,而四周较低,面积约为8平方千米。山上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为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1994年4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即墨区马山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浅剖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马山石林)、硅化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自然遗迹,是一座天然的“地质宝库”。1993年马山镇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岛自然保护区
长岛即庙岛群岛,总称庙岛群岛,由大小32个岛屿组成,它们象一串珍珠呈南南西—北北东向散落于胶辽半岛之间,素有“海上仙山”之称。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长岛自然保护区,为山东省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著名的景点有:半月湾、九丈崖、龙爪山宝塔礁、鸟岛、珍珠门、砣矶岛、黄渤海分界线、林海公园、望夫礁等。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旧石器时代,胶东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新石器时期,人类的活动已遍布了胶东半岛各地,在海边或距海边很近的河口岸边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遗迹。距今5000年左右,胶东半岛进入北庄文化时期,胶莱河两岸交流日渐频繁,山东腹地的大汶口文化不断向东扩展,逐渐覆盖整个胶东。
周朝建立后,胶东半岛地区逐渐被纳入了周朝的版图,姜子牙姜尚受封于此地,建立了齐国;秦秦灭六国之战后在此设立胶东郡。唐朝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胶东地区的港口和商业交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登州所治下的蓬莱港,曾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元代为了缩短黄海渤海间的海运距离并规避成头山的风涛之险,曾修建运河,连通胶河与沽河,造就了纵贯半岛的胶莱运河。1289年由于会通河的建成,胶莱河被废止。明初为防御倭寇,加强海防,在芝罘湾南岸筑城,设立奇山守御千户所,奇山所之北的滨海小山上筑有烽火台,称为“烟台市”,此山被称为“烟台山”,烟台市也因此得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省大部沦陷。1945年9月16日至12月4日,山东各地区陆续收复。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崩溃,1949年10月开国之时,山东省胶东行政区行政公署驻莱东县,辖东海、北海、南海、西海、滨北五个专区和烟台市。
人口和民族
胶东半岛一带县市区,存在很多明代四川省移民及其后裔建立的村庄,其中尤以莱州市(明代为掖县)最为集中。金元以来胶东地区灾害频发,战乱不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或迁徙。明初为防御倭寇,加强海防,在胶东地区建立了众多卫、所,陆续地从刚平定的四川一带迁来大量军籍移民,与当地居民通婚并繁衍下来。由于明中期天灾不断,倭患侵扰,大量土著居民渡海移民关外,导致当地土著人口比例下降。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和天灾影响,大量人口外迁。
截至2022年末,胶东三市中,青岛市常住人口1034.21万人;威海市常住人口为291.78万人;烟台市常住人口705.87万人;总人口2031.86万人。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地区,山东省是一个少数民族散居省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50万人,多来自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在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等市都较为集中。
经济发展
胶东半岛是中国开发较早的经济圈,地域上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市日照市5个城市。从2002-2019年间,胶东半岛GDP从千亿元达到万亿元、连翻3倍,且农业经济、外资利用率、农业出口比重均在全省经济发展中位列靠前位置。2022年上半年,五市共完成GDP17699.81亿元,在全省41717亿元总量中占比超过42%,占沿黄9省区的13%。
在2003年至2018年的16年间,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农(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各产业的产值比重由2003年的43.5:1.5:25.7:29.3变动为2018年的43.7:1.1:23.6:31.5。2003年至2018年间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种植业产值比重上升、畜牧业产值比重下降和渔业产值占比上升,种植业依旧是农业内部四部门中的重要支撑产业,林业的增长优势不明显;生产结构日渐多元。
其中,粮食产量由852万吨增长到1077万吨,总体上年均增加14.06万吨,经济作物的比重逐年增加,年均增加26.45万吨,粮食作物自2010年后开始下降;猪肉和禽肉的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牛肉和羊肉的产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水产品的养殖面积由2003年的2978.61平方千米增至2018年的4366.39平方千米,年均增加86.74平方千米,2016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最高值为738万吨;种植业依旧是农业内部四部门中的重要支撑产业,林业的增长优势不明显;生产结构日渐多元。该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以发展机械、电子、食品、生物制药、船舶业、建材、轻工等产业为主,其中机械、电子、化工在工业产业总值中比重最大。
交通运输
胶东半岛交通设施建设齐全:(1)公路方面:已有的青烟、烟威高速公路在连接青岛市烟台市、威海三大城市;山东省下步规划的“3小时城际高速公路网”是以现有济青、同三高速公路为骨架,尽快完善青岛-威海-烟台-东营市沿海高速公路,建设济南-莱芜-青岛高速公路。以青、烟、威为主体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要实现县县通高速。(2)铁路方面: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拟建轻轨交通网络,把烟台和威海直接轻轨相连,并建成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城际轻轨线路之一,总长度约300千米。(3)海运方面: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的胶州湾畔,地处黄海北部的咽喉要道,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烟台港是中国水陆运输的主枢纽港和重要的沿海对外开放港口,是中国正在建设的同江至三亚沿海南北大通道的重要结点,是渤海湾南侧港群的中心港;威海港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与辽东半岛旅顺口共轭渤海海峡,东与韩国仁川隔海相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一。(4)航空方面:胶东半岛共聚集了3个国际机场:青岛市烟台市和威海机场。其中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作为山东省省内首个4F机场,2022年运营首年,胶东机场累计保障航班107650架次,日均295架次,共完成货邮吞吐量23.76万吨,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为9.63万吨。威海机场登机桥达到8个,停机位20个,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万吨的需求。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已与国内外135个城市通航,航网覆盖到国内所有省份,国际和地区航点达到33个,在2019年旅客吞吐量成功突破千万人次,成为中国国内第三个旅客突破千万人次的地级城市。烟台机场二期工程建成后,按照2030年设计目标年,将满足旅客吞吐量2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
水利及核电建设
水利
半岛没有现代湖泊发育,20世纪50年以来沿半岛各河流修建了数千座山地水库。其中,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49座,绝大部分修建于1958到1960年,共拦截流域面积7016.3平方千米(同一河流有多座水库时,只统计最下游的水库),占半岛面积的26.1%。
截至2022年6月,胶东调水工程累计引水116.74亿立方米,累计为胶东地区配水80.53亿立方米,为工程沿线提供农业灌溉用水16.76亿立方米,有效补充地下水超13亿立方米。2021-2022年度累计引水3.76亿立方米,其中东平湖水6861万立方米,打渔张引黄3.07亿立方米;累计配水2.86亿立方米,其中东营市3716万立方米、潍坊市3255万立方米、青岛市1.75亿立方米、烟台市4079万立方米,为胶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支撑。
核电
山东省在“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实施核能高效开发利用行动计划,按照“3+2”总体布局,稳步有序推进海阳市荣成市招远市等沿海核电基地建设,适时启动第四核电厂址开发,探索核能小堆供热技术研究和示范,打造核能强省。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
胶东半岛是地震的多发区,其分布是非均匀的,大多数地震活动沿活断层构造带分布。自1970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间,地震仪器记录大于2.0级地震共1836次,其中,5.0-5.9级地震3次,4.0-4.9级地震35次,3.0-3.9级地震334次,2.0-2.9级地震1364次。是中、小地震和震群的高发地区。
地裂缝多分布在矿区、烟台市青岛市、威海城区及震区。有的地裂缝系抽排水所致,有的与地面沉降相伴生,有的是地震等内动力作用的结果。2005年1月18日发生在山东乳山的4.3级地震在宏观震中梅家形成了3条长达20米以上的地裂缝。
胶东半岛东邻黄海渤海,秋夏过渡期冷暖空气在这两个海域频繁交汇,加之渤海是超浅海,极有利于风暴潮的形成。莱州湾曾出现过风暴潮潮位高达3055米(黄海高程),居全球首位。
胶东半岛的滨岸侵蚀灾害主要分布在蓬莱西部、牟平区北部等海岸地段。如海蚀柱村以南的角砾凝灰岩岸段,受波浪的侵蚀作用形成砾滩和陡崖,海岸后退,近20多年后推了十几米。
人类影响
陆地影响
人类对该区金矿的开采活动以及对植被的采伐、破坏等行为,是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随着现代金矿采选规模的不断增大,矿山生态环境质量每况愈下,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有:金矿开采引起的采空塌陷及其伴生的地裂缝、山体开裂;矿坑疏干排水引起的矿区地下水位下降、疏干漏斗;矿渣、尾矿堆放及矿坑水排放对水土环境的污染等。
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区、龙口煤矿区等沿海地区,胶东半岛北部为地面塌陷重灾区,地面塌陷对建筑、耕地造成了重大危害;严重破坏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等。不仅如此,地面塌陷还导致矿山开采难度增大,并破坏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资源的减少或枯竭。人类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导致海水侵入胶东半岛,据大量的调查统计,现阶段胶东半岛地区海水入侵总面积为910.54平方米。海水的侵入会导致水质恶化,海水中的可溶盐类还会被带至土壤表层,造成整个地表的盐碱化。
海洋影响
胶东半岛淡水养殖业所产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加剧,其基本污染元素主要以剩余饲料和水产生物排泄物为主,产生来源大多是因为饲料质量不合格、网箱设置不规范所致。这些污染物堆积在湖库中,导致湖库水资源的氮磷含量大幅增加,从而使其水质污染严重超标。
胶州湾沿岸迅速发展和壮大的工业、海运业、养殖业及急剧增加的城市人口,将工业和生活污水、船舶含油废水、养殖废水、船舶事故溢油和倾倒在滩涂的工业、生活固体垃圾等大量污染物质排入胶州湾。加之湾口狭窄(宽仅3千米)使湾内外水体交换受阻,胶州湾水质和底质不断恶化,胶州湾潮下带湿地无机氮、无机磷含量超标严重,营养盐结构的变化已经导致大型硅藻的减少和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的变化。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富集Cu、Zn、Pb、Cd、Hg、Cr等有害元素,主要分布在胶州湾东部海泊河口、李村河口、娄山河口、青岛港及邻近海域As的高浓度值出现在胶州湾西部的大沽河口,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和居民生活排污,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存在也对重金属的分布与富集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对海上运输、观光旅游、养殖与捕捞等人类活动都给予胶州湾生态系统以强烈的影响。
环境保护
对地震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加强对其的预测,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地震的危害。对地裂缝的防治应本着标本兼治、适当避开的原则,加强工程减灾措施,加强地裂缝监测治理。
对海咸水入侵的防治,主要通过引地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以及建造适宜的地下水挡水坝、防潮工程,阻止海咸水入侵或回渗等方法治理。
应对淡水养殖业所产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主要以生态养殖方法解决为主,利用生物间的互补关系,建立相应的循环养殖系统和养殖空间,并通过沙地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各类水产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得到健康生长。
对无机氮、无机磷含量超问题主要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其中,物理法包括引水冲污、人工曝气、截污、河道疏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作为生态修复的前置措施。
重金属污染海域可以利用生物法,利用大型海藻对海水中重金属污染进行生物修复,例如上世纪90年代,美国在旧金山湾的索诺玛海湾潮间带湿地,通过疏浚泥回填和狐米草、海蓬种植等技术成功修复了已经退化的潮间带生态环境,并且使潮间带水质得到了净化
风景名胜
蓬莱阁
蓬莱区阁位于烟台市蓬莱水城景区内,地处丹崖山上。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现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修。主要由蓬莱阁、龙王宫、天后宫、三清殿吕祖殿、弥陀寺六大建筑单体组成,大部分建筑的建筑布局完整,保存完好,占地面积0.0328平方千米,是中原地区最先被评为5A级旅游景区的景点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江北第一阁”。
崂山
崂山位于胶东半岛南侧、青岛市区东部,在中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千米,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同时崂山也是道教发祥地之一,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中国的“东海仙山”。
刘公岛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威海湾湾口,岛面积3.15平方千米,岛岸线长14.95千米。是清朝北洋水师诞生地、中日甲午战争古战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8年1月,刘公岛风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刘公岛风景区获国家文明风景区。2001年,刘公岛风景区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10年,刘公岛风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
刘公岛省级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园区内涵盖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环境地质遗迹景观4个大类、6个类、8个亚类共25处地质遗迹,有中国目前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保留最完好的、特征最典型的榴辉岩地质遗迹。
崆峒岛
峒岛,位于胶东半岛北部的黄海湾畔,主岛面积0.84平方千米,是烟台市市区第一大海岛。崆峒列岛由主岛———崆峒岛以及扁担岛、马岛、加岛、豆卵岛、地留星、头孤岛、二孤岛、三孤岛等岛屿组成。其中有宝贵神秘的小龙山岛资源,是中国北方第二大蛇岛;拥有碧海银沙的海滩资源;丰富多样的海产品资源;苍劲茂密的林木资源。
相关文化
民间文学与艺术
胶东半岛在长期的创作、积累、交流、融合下形成了多样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胶东地区著名民间文学家董均论、江源夫妇出版了20多部民间文学集,包括《匠人的奇遇》《石门开》《聊斋汊子》《玉仙阁》《找姑鸟》等;1997年刘玉杰、李日君、王春起主编出版了民间故事集《玲珑的传说》;2001年,李日君、王宏铭、郭进文主编出版了民间故事集《天鹅湖的传说》;2002年,李日君、杨香月、郭兰远又主编了招远市招远的黄金故事集《神奇的金龟》;隋春光、隋春青主编的《胶东民间语汇大观》收集了已故作家隋发升在30多年的业余文化创作里,收集的大量胶东民间语言,如白话文、谚语、方言、土语、联句、顺口溜、歇后语以及小调歌谣、中国神话等。
民间艺术以剪纸与刺绣最为多见。胶东沿海地区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与山东汉代画像石细微繁的风格一脉相承。其次,胶州高跷艺术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而又简练易排、阵容排场完美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
海洋民俗文化
胶东半岛的东莱文化是典型的海洋文化,与山东省的齐文化、鲁文化有明显的差异。在饮食上,沿海渔民形成了制作耐储存食品的民俗,例如青岛市崂山王哥庄大饽饽、烤鱼片、虾酱腌咸鱼,威海的花饽饽和喜饼,烟台福山以海鲜为特色的鲁菜胶东菜系,并形成了丰收后以美食犒劳那些与海浪搏击的勇敢男性的风俗。在服饰上,为了抵御海风,胶东半岛渔民女性普遍地佩戴头巾,而且为了显眼颜色往往艳丽。男性则为了船上作业方便,一般短衣打扮。在建筑上,为了抵御海风,胶东半岛渔民们的传统房屋一般都是低矮,屋脊较平,且就地取材以海草为主,以威海荣成和青岛黄岛的海草房最为有名。
仙道文化
海洋提供的大量的水气与胶东半岛地区特有的山、水交织在一起,经常出现平流雾美景,自然与人文景观被浓雾缠绕,时隐时现。特别是时常出现的海市厦楼,激发了胶东半岛地区先民们那无限的遐思和丰富的想象。派生出了仙山、仙人、仙药的传说及大批从事求仙的方士,也称方仙道,神仙家,随之产生了有着区域特色的,超然浪漫、富有想象力的神仙文化。作为神仙两个发源地之一的“三神山”(蓬莱、瀛州、方丈)就居住于渤海之东的蓬莱,历史上齐威王、宣王、燕照王到秦皇汉武都大规模地到此寻找过三神山及不死之药
胶东古文化
胶东半岛三面环海,只有西部与山东省腹地相连。在距今5230±140年,由于气温转高,胶东半岛经历了一个海侵海退的过程。大量的海水侵入胶莱河洼地,加之胶州湾、莱州湾海潮往来汹涌,曾使胶东半岛一度成为胶东岛。海水消退后,胶莱河周围形成了一宽阔的沼泽地带,导致远古时期胶东地区相对封闭独立的文化区域。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史前时期胶东地区成为一个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古代文化区,这一地区的史前文化始终有其自己的发展系统和文化特征。
北辛文化
北辛文化距今7300年-6300年左右,属于山东省新时代时期的最早时期。北辛文化中发现的生产工具多采用石、骨、角、牙和少量贝壳加工而成,数量较大,种类繁杂,功能趋向专业化。这时的农业已具备了较完备的生产工序,可能已脱离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模式,出现了较为先进的锄耕农业,并成为先民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山东省文物考古所编著的《山东20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一书,将北辛文化划分为鲁中南、鲁北、胶东三个文化类型。关于胶东地区同期文化遗存,白石村一类遗存主要器类与鲁中南类型相比有明显区别,两者差异远大于共性,因此不属北辛文化;而到白石村二期文化早期阶段,由于受到北辛文化较大影响,出现形态与之相似的陶器,文化面貌与北辛文化基本趋同,其共性大于差异,故可定为北辛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称之为“胶东类型”。
1982年“北辛文化”被国务院正式公布并编入国家教科书,1992年“北辛文化”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点位,2006年“北辛文化”被国务院定位中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石文化
烟台芝罘区白石村一期遗址,是迄今所知的胶东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距今大约5840±110年。1980年5-7月和1981年5-6月,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烟台市博物馆联合对白石村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现了早于福山邱家庄、蓬莱紫荆山等遗址的早期文化遗存,称之为“白石村一期”。“白石村一期”具有一系列鲜明的文化特征,以侧三角形足钵形鼎、圆柱形把手的筒形罐等为主要器类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与山东省内陆地区已知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与辽东半岛新石器早期文化相比也有很大不同,与白石村二期相比也有明显的区别,在许多方面有别于其他的考古文化,因此,将“白石村一期”文化单独命名为“白石文化”。
白石文化的石器以琢制为主,兼有打制。器形有斧、、铲、锤、球、网坠、弹丸和砺石等。骨器一般都磨制得十分精细,发现的数量也较多,多通体磨光。器形有镞、锥、针、、匕、棒和管等。陶器的陶质均较硬,以夹砂为主,次为泥质,含云母及滑石碎块的少见。
大汶口文化
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以汶、泗流域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地区,北到辽东半岛南端,东至胶东半岛,西达河南省中部,南抵江苏省和安徽北部,上承北辛文化,下接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胶东半岛在受到大汶口遗址类型的影响下,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北庄类型,代距今约6500~5500年,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大汶口文化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几乎包括了山东省全境。
据碳十四年代测定,大约距今4860年左右,以种粟为主的大汶口农耕文化对胶东半岛原始文化的影响,随着农耕方式的推广,胶东人逐渐放弃了以采集、捕捞为主要形式的生存方式,开始了向更为先进的农耕文化的转变。大汶口文化延续了近一千五百年,分布范围广,陶器种类及组合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主要陶器组合是鼎、形杯,到中期出现了鬹,觚形杯逐渐减少,同时随葬品也逐渐明器化,晚期觚形杯已基本不见,盛行高柄杯、鬹的组合。
龙山文化与岳石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时期,与夏、商中原文化同一时期的胶东地区,随着原始文化的解体,私有制产生了。进入了奴隶制社会文明的胶东文化,亦称莱文化,或莱夷文化。胶东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很多,遍布现胶东烟台、威海、青岛市所辖的各个县、市区。龙山文化时期的胶东地区,已进入了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综合经济时期;手工业制陶技术方面明显高于中原地区;并掌握了铜器的冶炼技术,龙山文化时期的栖霞杨家圈二期遗址出土的残铜器、铜渣、孔雀石是继胶县三里河遗址发现龙山文化铜器之后的又一次重要发现。龙山文化时期,胶东半岛沿海就有了比较发达的航海业了,“长岛大浩发现龙山时代的船尾,从结构看榫口非常整齐,残船桨和近代无多大区别。
岳石文化是继龙山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性文化,以1960年发掘的平度东岳石遗址而得名,年代约始于公元前1900年或稍晚,道公元前1650年前后为商文化所取代。岳石文化范围覆盖包括山东和苏北等地的海岱地区,属青铜时代的文化。由于不同地区的岳石文化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可划分成不同的文化类型,胶东地区以照格庄遗址为代表,称为“照格庄类型”。
典故传说
徐福东渡
据《史记》中《秦始皇本纪》记载,徐福曾于始皇28年(前219)受秦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历经数年“,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始皇37年(前210),秦始皇召见徐福,徐福恐谴遂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始皇遂赐善射者,射杀大鲛鱼于之海面。徐福入海见海神,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并提出“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的要求。秦始皇听后大悦,徐福领命带领童男童女三千人、五谷、百工而行,最终“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八仙传说
八仙,共七男一女,即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传说八仙赴王母娘娘蟠桃盛会归来,在蓬莱的仙山琼阁上饮酒作乐。铁拐李提议:“我们何不乘着酒兴漂洋过海游玩一番呀?”众仙回答说:“正合我意。”为显示自己是神仙,不是凡人,过海时便各以自身宝器作为渡海工具。当八仙行至海中时,与龙三太子发生了冲突,双方各不相让,大动干戈。后经观音菩萨及时调停,双方才化解了矛盾,平息了事态。八仙拜谢了观音菩萨,便各持宝器漂洋过海去了。
秦始皇东巡传说
由《史记》的记述可知,秦始皇分别于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二十九年(前218)、三十二年(前215)、三十七年(前210)四次东巡,每次东巡都抵达东海之滨,书丹记功。其中始皇二十八年第一次东巡最为隆重。这次巡游从咸阳市出发,一路向东,抵达齐鲁文化名山邹山(今山东邹城市辖境内),在山上立碑刻石以颂秦德。接着登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刻石颂功。然后继续向东,到达东海之滨,在之罘(今山东省烟台北)(立石刻碑以颂秦德。转而南下,筑琅琊台,刻石颂德,在琅停留了三个月之久,应齐人徐之请,遣数千人入海求仙。
相关事件
胶州湾事件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之后,德国以干涉还辽有功,欲在中国为其远东舰队寻找一个不冻港,并把目标选择在山东胶州湾。为达此目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专门赴俄国与尼古拉二世商谈,双方达成默契,德国占据胶州,俄国占据旅大。
1897年11月1日,德国天主教传教士韩理、能方济在山东曹州府巨野县张家庄被大刀会所杀,史称巨野教案。德皇威廉二世以此为借口,于当年11月7日电令在上海市的巡洋舰队司令棣利司“立即率全部舰队开赴胶州市”’,10日,棣利司率4艘巡洋舰由上海向胶州湾进发,13日抵达胶州湾外。14日清晨7时左右,德国海军陆战队官兵720人,以操演为名强行登陆,并对对中国总兵章高元提出最后通赚,限清守军在3小时内撤离至沧口,48小时之内撤离全部防地。总兵章高元于当天中午11点左右急令退军,一直撤至四方村。以慈禧李鸿章为首的清朝统治者反复电令章高元:“不可动兵”,使得清军16日由四方村再次退至沧口,总兵章被高元德军拘留于德舰。12月1日,德军排枪齐放向清军发起攻击,清军伤亡惨重。12月4日,章高元从德营回到清军营房,又接清廷谕旨,率部撤至烟台市。至此胶州湾沦陷。
胶州湾事件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清政府最高统治阶层矛盾激化,分裂改组。同时,它也促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并掀起学习西方、更张旧法的百日维新运动。
掖县玉皇顶起义
1938年1月12日,日本板垣师团三千余人从青岛市登陆,沿烟青线北犯,攻占烟台。然后兵分两路,一路东犯牟平区、威海,一路西侵蓬莱龙口市、掖县。2月1日夜,日军侵占掖县城。日军进城后,委任永春堂药店经理、掖县商务会会长刘子容为掖县地方治安维持会会长、伪掖县县长,其女婿张延善为秘书。刘子容、张延善网罗了一批汉奸,组成伪县政府。刘子容依仗保安队及公安局等权力机构,下令取缔一切抗日组织,平毁抗日工事,还召开大行政区联庄会区队长会议,企图控制地方武装和政权。
针对刘子容的反动行径,中共县委研究确定,以“抗敌锄奸,开展广泛的游击运动,并迅速建立军政抗敌政府”为中心任务,利用一切关系争取各区区队,在各乡镇、村落成立自卫团。使刘子容仅守着一座孤城,陷入全县人民的包围之中,为抗日武装起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3月8日夜,起义各部准时到达玉皇顶,发动武装起义。起义部队进城后,很快缴了伪保安队、警卫队的枪,占领了伪县政府和公安局,救出了王瀛洲,活捉了刘子容。到上午10时,起义军一枪未发,占领县城,掖县县城即告解放。
参考资料
山东气候概况.中国天气网.2023-07-20
美丽的胶东半岛.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2023-07-27
..2023-07-20
..2023-07-20
IPE项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称.2023-07-27
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墨政务网.2023-07-22
政务动态.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林业局.2023-07-21
人口简况.青岛政务网.2023-07-31
人口民族.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7-31
山东民族概况.山东民族宗教.2023-07-31
环翠区刘公岛.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7-21
岳石文化.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2023-07-27
目录
概述
命名
位置境域
历史变迁
地理特征
气候
地质
地质构造
苏鲁造山带
胶北隆起
胶莱盆地
地层特征
胶东群
荆山群
粉子山群
蓬莱群
矿产资源
地形地貌
水文
径流特征
地下水
土壤
生物
植物
动物
自然保护区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岛自然保护区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人口和民族
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
水利及核电建设
水利
核电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
人类影响
陆地影响
海洋影响
环境保护
风景名胜
蓬莱阁
崂山
刘公岛
崆峒岛
相关文化
民间文学与艺术
海洋民俗文化
仙道文化
胶东古文化
北辛文化
白石文化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与岳石文化
典故传说
徐福东渡
八仙传说
秦始皇东巡传说
相关事件
胶州湾事件
掖县玉皇顶起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