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是由
张腾岳担任主持人,1998年6月1日起于20:00在
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2001年7月9日起改为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播的中央电视台首个大型科普栏目。
1998年开播之初,节目的播出形式为板块式,设有“生活、关注、人物”3个子栏目,栏目宗旨定位为: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2001年,节目进行首次改版,栏目宗旨未变,改为每期同一主题的结构模式,节目形式为新闻视角下的科普专题片。2004年,栏目再次改版,节目表现形式转变为关注和报道生活中的推理故事;热点、疑点的科学解析。
《走近科学》节目生产了一批高质量的电视科技节目,首播当年,就荣获了全国优秀电视科教节目评比栏目类
一等奖,此后在各类节目评奖中屡次获奖,多次受到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扬,已成为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2004年二次改版后,节目一度以民间奇闻异事、疑难杂症等为主要选题,也逐渐2019年9月30日,在播出收官之作《治理水花生》后,《走近科学》栏目宣布进入停播状态。
历史发展
诞生背景
1958-1995年,中国电视科教节目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科教节目处于起步阶段,表现手法较为落后,收视率也很低。
1988年,中国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对科学格外重视。一方面,需要科学破除迷信,稳定社会;另一方面,需要科学推动生产力,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
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中国国家广电部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研讨广播电视行业如何为“科教兴国”战略服务。电视成为进行
科学教育宣传的重要手段。
初露锋芒
1998年6月1日,大型日播科教节目《走近科学》栏目成立,并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
直到2001年改版前,《走近科学》节目报道的内容以中国内外的重大科技事件,重大科技政策,重大科技成果,重要科技人物为主,节目侧重于展现所报道的科技如何促进国家的科技进步。当时的节目设置更像是长新闻,标准的叙事方式是,
国民经济中遇到了某种问题,然后科学家或工程师们出现,用他们的智慧战胜了挑战。
这一时期,节目的播出时间为周三、四、五的下午15:10在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周日为上午9:25;于周二、三、四、五的16:30在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重播。每周3期,每期时长30分钟。
1999年10月,《走近科学》节目创办同名科普杂志,主要精选电视栏目内容刊登,由科学出版社每月发行。
2001年7月9日,中国第一个科普专业频道“科学·教育”频道(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简称科教频道)正式播出。《走近科学》作为科教频道的主打节目,在每晚黄金时段——每周一到周六的晚上20:00播出。
2003年之后,《走近科学》将受众定位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群体,节目常常从一个新闻热点切入,后续采访专家,形成专业深度的报道,内容上紧跟时事侧重科学热点,但收视率迟迟上不去,节目又再次调整为板块式结构。
这一时期的栏目定位是:报道新闻热点背后的科学问题;科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以及对科学事件的真实记录。同时希望节目立足点高、视角宽,具有科学上的权威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节目形式则是以新闻形式制作的科学专题节目。由于新闻事件重视时效,所以《走近科学》的常规节目也以新闻的视角切入,突出“目击”特点。
由于节目内容过分专业,题材过多涉及高新科技,许多脱离现实生活。2003年《中央电视台栏目警示暨末位淘汰条例》出台后,实行末位淘汰制,栏目在季度综合评估中排名在末位,将被黄牌警告,连续两次就会被罚下场。《走近科学》曾于当年第四季度因收视率不佳而受到黄牌警告。直至2004年,栏目收视率依旧呈现下滑趋势,生存一度受到威胁。
家喻户晓
2004年2月24日,曾任中央电视台十套《讲述》栏目副制片人的
张国飞经过竞聘成为《走近科学》的制片人。2004年3月,张国飞启动了《走近科学》栏目的第二次改版。
栏目的定位也由原来的报道科学问题,解释科学事件转变为:关注和报道生活中的推理故事;热点、疑点的科学解析。即探索和展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使用的科学。节目内容也开始注重塑造立体的人物,展示事件的进程和营造真切的场景氛围。在故事中阐发科学,让受众被故事所吸引,主动走近科学。
改版后,节目的收视率显著提高,成为了具有品牌效益的知名栏目。在改版当年,栏目单期节目的收视率曾多次位居当月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各栏目收视率的第1名;栏目的整体收视率也保持在频道的第3到第5名之间。
2004到2006年期间,《走近科学》节目的平均收视率高达0.48—0.51。
江河日下
2007年,有关《走近科学》栏目度“故事化”和悬疑手法运用的纷争开始出现,网络上充斥着对节目的批评和指责。
2012年,《走近科学》共播出328期节目。题材来源非常广泛,类别也很多,涵盖了天文探秘、人文历史、动物植物、奇人奇事、高新科技、军事武器、农业生产、安全犯罪、灾害病疫等。其中,猎奇类和科技类节目分别占比18.6%和17.4%。
2013年之后,
中国中央电视台对节目内容的划分日益细化,医学、考古、特色养殖等部分开始由专门的栏目接手,《走近科学》逐渐回归创办初期时关注前沿成果的状态。
2019年9月30日15:42分,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了《走近科学》的最后一期节目,主题为《治理水花生》。自此,节目收官停播。
节目内容
节目形式
历经两次转变
1998年开播之初,《走近科学》是一档由“科学人物、科学关注、科学生活”三个板块构成的杂志型电视科普栏目,栏目宗旨为: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
2001年,节目进行第一次改版,改变了栏目的形态,取消子栏目,改为每期同一主题的结构模式,从追求涵盖面广的板块式结构变为了每期一个主题的通篇结构,变成以新闻视角切入制作的科普专题片的节目形式。
2004年第二次改版后,栏目的日常节目不再呈现为各自独立的若干个小板块;而是每期的节目都有一个鲜明的故事主题,编导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把观众带入科学探索的旅程。同时,节目还非常重视阐发故事中包含着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在这一次改版中,节目从表现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有了较大的调整。改版的核心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推行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因此这次改版也被称为“故事化”改版。
故事化叙事改版
故事化叙事就是将电影、电视剧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借鉴到科教节目中,用故事化的外衣来包装传统的科技类影视题材,从而使复杂深奥的科学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传达科学精神。
节目特点(故事化叙事改版后)
主题的创新与情节化设置
《走进科学》非常注重题目上的创新与选择。节目对故事的背景、过程深入推进,不仅仅在表层表现
科普知识,而是在丰富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对情节进行渲染,从而增加节目的深度。
改版后的《走近科学》有着一套名为“4321”的选题标准。分别是:第一,选题的显著性,故事是否吸引人,占4分;第二,选题的曲折度,故事的发展过程是否是动态的,占3分;第三,选题是否具有可视性,即能否拍到现场画面或找到资料图像,占2分;第四,对选题的阐释是否具有科学上的权威性,如果选题没有科学性,成了
伪科学,就不能拍,占1分。在节目选题的原则中科学性只占一成的比例,而故事是否吸引人、发展过程是否具有动态性,成为选题的最主要的参考因素。
悬念的营造与表达
悬念与冲突是故事化叙事的核心,也是其戏剧性和可视性的来源所在。《走进科学》主要的悬念结构特点为:大悬念与小悬念层层嵌套,通过不断抛出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悬念的设置。一般来讲,每隔3到5分钟就会抛出一个问题,引发观众的收视欲望;采用“熟悉的陌生化”和“陌生的熟悉化”方式来进行悬念的设置;采用多种方式延长悬念的时间,在答案揭晓之前要尽量让其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走近科学》使用问题的设置,将一个事件全部的过程完全打破,对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等叙事元素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并将这些元素中最新奇、最能吸引人的元素按照节目的板块结构,分别安插进一个个经过分割后的叙事中去,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基本的叙事模式中填写进能够制造波澜的
碎片化元素。
在节目制作中,编导会引入大量的事实证据对猜测进行一一推翻,使观众的好奇心更加强烈,进而形成节目特有的规律,即制造非常有吸引力的篇题,然后极尽渲染,吸引观众好奇心和注意力,再根据各种猜测进行一一否定,最终揭晓答案,而答案往往非常简单,节目的重点放在了渲染和推导环节。
丰富的表现手法与独特的表现模式
《走进科学》运用影视化的叙事方式与表现手法。大胆借鉴悬念、细节、铺垫引起种种冲突,还加入了许多跨时空的
表达方式,让节目的时空性和空间感更加立体与丰满。在故事开始,配合着画面与摄影,丰富着故事的表达,结合细致入微的音乐音效,一步步推进节目发展。在故事讲述后,主持人请出专家进行解答与阐释。栏目在拍摄中还用到了许多电影悬疑的手法,让故事节奏加快,层层推进,人们的好奇心跟随着故事一步步向前迈进,最终得到答案。
在主持风格上,节目主持人不再是主导讲述者,而是和观众一道成为旁观者,以观众视角对节目中的各种神秘现象进行猜测和推导。在语言风格上亲切平易,很少使用一些科普节目中的专业术语,科普的过程更像和观众拉家常,从而使观众感到亲切友善。这种主持风格能够进一步提高节目的神秘感,制造出更大悬念。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出镜占比并不高,仅仅在节目开始提出问题,节目当中提出推测,最后对事件进行简单评述。
节目信息
收视情况
制片团队
质疑与争议
2007年后,《走近科学》讲故事的方式逐渐演变为“泛故事化”叙述。为了保持高收视率,《走近科学》开始过度追求故事的悬疑性,一味迎合部分观众的收视心理,却忽视了电视科普节目应有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节目选题和叙事方式被收视率操控。有时为了博人眼球而故弄玄虚,营造不必要的悬疑,朝着庸俗猎奇的方向发展,最后让专家用模糊不清的一段解释结束节目。完全背离了向大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初衷,更不符合电视科普节目的运行规范,节目甚至被网友调侃为“走进迷信”。
《走近科学》节目后期遭受质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节目题材选取:主题雷同,猎奇重于求知
在《走近科学》历年来数以千计的节目中,来自不知名的小山沟里发生的奇人怪事层出不穷,严格来说,这种类型的题材除了能够在情感上以“离奇”胜出之外,不仅没有多少生活普适性,也没有科学价值,因此更谈不上“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
制作表现手法:悬念的滥用
《走近科学》在一段时间的模式化生产之后,虽然节目的自我风格日渐成型,但由于叙事结构较为单一,多是按照时间线的发展进行的,从开始的案件发生,目击者描述情况,到专家研究,再到最后主持人进行总结,整体的结构和气氛基本一致,导致观众对节目的进程了如指掌、缺乏期待,进而转化为审美疲劳。
同时,悬念的设计缺少技巧,一味依靠幽暗的画面、诡秘的音乐、隐晦的解说来制造悬疑氛围。很多情节的发展原本十分自然,而悬念的刻意安插弄巧成拙,在对种种假设进行验证之后得出让观众哭笑不得的结论。
科学原理阐释:推情节而不答疑解惑
通过专家讲解提供假设或阐释原理是《走近科学》节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栏目突显自身科普性质的主要手段。然而节目对科学常识和科学原理的阐释太少,对于人情世故的铺垫描写太多,专家解说时常空洞乏味、牵强附会、无法令人信服。
《走近科学》虽然每期结尾都会借助科学进行揭秘,但更多时候阐释的只是很基本的科学信念,或者说是被科学所包装起来的现代社会常识。
主持解说表达:措辞有违科学精神
解说词的悬疑化也是《走近科学》“故事化”的副作用产物。“神秘”“离奇”“诡异”等词汇的使用虽然能在感官和心理上给予观众间接的刺激,使观众产生对事件真相的期待心理,但是往往由于节目在内容上最后无法满足观众的这种期待,令人有被误导之感。类似于“离奇死亡”“神秘失踪”“诡异的声响”“玄机重重”等等词语伴随着像是来自恐怖片的背景音乐,这种制作方式和水准完全与栏目所标榜的科学精神相违背。
荣誉和奖励
影响和评价
《走进科学》作为中国第一部科普类栏目,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让科普教育“故事化”“悬疑化”“生动化”。《走近科学》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饱受争议,它开创了新的模式,也引发了对这一类型片种的探讨与反思。
同时,《走进科学》的创立与推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科教片“说教式”的叙事手法,使讲“故事”与“科普知识”相融合,让栏目进行“故事化讲述”。这样的创新方式运用于
科学教育类题材的片子中,让栏目并不像八九十年代的科教片一样说教意味浓重,而是让观众深入故事的发展过程中。
开播十余年来,观众群体和各级媒体对节目的评价褒贬不一,《走近科学》也成为了业界诟病最多、最有争议的一个科普栏目。
积极
《走近科学》对多起未解之谜进行了记录。时隔数年,有中国研究者将神农架野人、
水怪等纳入
神秘动物学研究领域,《走近科学》成为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研究者许超将中国的神秘生物研究汇编成书,《走近科学》也是其参考来源之一,这本书在国外研究者中引起了一定热议。《走近科学》并没有提供未解之谜的确切答案,但却提起了人们对探索未知的兴趣。(新周刊评)
看似诡谲的《走近科学》,不过是一部源自本土民间的《十万个为什么》。它所展露的正是老百姓在面对自己无法解释的现象时,最真实的反应。(新周刊评)
《走近科学》找到了“故事化”的叙事策略,即将科学类内容从“目不可及”转化为触目可及的故事,解决了科学类节目的可视性问题。(光明日报评)
从大众视野来看,它至少是中国科普过去二十多年最知名的几个符号之一。你随便抓十个普通人问,说到科普你会想起什么,我觉得有五个人会讲《走近科学》吧。它启发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有这样的价值。(知名科普人、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评)
消极
科教节目不同于其他娱乐性的节目,它对社会大众有着启示和引导的作用,如果不能按照严谨细致的方式来制作,就有违科教片的初衷与宗旨。《走进科学》作为央视主打的科普文教类栏目,要更加注重节目的制作与审查,才能让节目保持本真的特点,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视听杂志评)
《走近科学》就是因为走了好几年,还没有走近过,所以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想要走近科学。(作家韩寒评)
其他媒体形式
杂志
以本媒体形式为主,派生出的其他媒体产品:《走近科学》杂志。
观看渠道
现今,《走近科学》节目也可以在流媒体平台上收看,例如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