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拉丁学名:
盘羊属 aries 英文名:Sheep),为
洞角科绵羊属的一种
反刍亚目,根据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绵羊分为9个
亚种。绵羊有野生和驯养之分,
野生绵羊最早出现于1579万年前。约在8000~9000年前,驯养绵羊由野生
亚洲盘羊(Ovis gmelini)驯化而来,是世界上驯养最早也是最成功的物种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选择性地培育绵羊从而形成雪佛兰(Cheviot)、汉普郡(Hampshire)、卡拉库尔(Karakul)等许多不同品种的绵羊。
野生绵羊体长120~180厘米,体重35~180
千克,性二态,母羊约为
公羊体型三分之二。驯养绵羊的
颅骨与
野生绵羊的头骨不同,眼窝和脑壳缩小。公羊通常有角,呈螺旋状,角较大,而母羊无角或角较细较小。野生绵羊世界范围内分布于
澳大利亚、
欧洲及
北亚(不包括中国)、
北美洲、大洋洲、
南美洲,以
温带、
寒带分布较多,驯养绵羊遍布世界各地。可适应多种环境。
绵羊为
反刍亚目,草食性,对食物营养需求不高,仅依靠
纤维素即可生存,不需要
蛋白质。对饥渴忍耐力强,喜欢喝流水。胆子较小,常群居生活,群体意识强烈。驯养绵羊主要用于产肉、奶、毛和皮,且是大量科学研究的理想模型。
命名起源
绵羊的学名是“Ovis aries”。“ovis”为拉丁语,意思是“绵羊”,“aries”为拉丁语,意思是“公羊”。
野生绵羊最早出现于1579万年前。驯养绵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分布于亚洲和
欧洲山区的野生亚洲盘羊(
盘羊属 gmelini),约在8000~9000年前,这些野生羊因在
中东和
中亚对各种环境以及对肉、奶和羊毛生产的适应性而被驯化,驯养绵羊是世界上驯养最早也是最成功的物种之一。大约9000~11000年前,第一批驯养的绵羊来自
地中海撒丁岛和
科西嘉岛的蒙夫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选择性地培育绵羊以增强某些特征,例如增加羊毛产量和增加肉质,从而形成
雪佛兰(Cheviot)、
汉普郡(Hampshire)、卡拉库尔(Karakul)等许多不同品种的绵羊。
绵羊与绵羊属(
盘羊属)的
盘羊(Ovis ammon)、维氏绵盘羊(Ovis vignei)和
欧洲盘羊(Ovis musimon)3种野生种血缘关系最近。
亚种
根据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绵羊分为9个亚种,具体见下表:
形态特征
野生绵羊躯体宽且丰满,体长120~180厘米,肩高65~127厘米,体重35~180千克,性二态,母羊比
公羊小,约为公羊体型三分之二。
绵羊的被毛一般为白色,绵密,除了鼻孔和嘴唇的边缘外,完全被短毛覆盖。头短,驯养绵羊的头骨与野生绵羊的头骨不同,眼窝和脑壳缩小。绵羊鼻子狭窄。
公羊通常有角,呈螺旋状,角较大,而母羊无角或角较细较小。唇薄且灵活,可用于采食短草。四肢强健,尾有瘦长尾、脂尾、短尾、肥尾之分。
野生绵羊尾长7~15厘米,驯养绵羊尾巴可能更大并用作脂肪储备,这些长尾巴在大多数商业农场中都被去除。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野生绵羊世界范围内分布于
澳大利亚、
欧洲及
北亚(不包括中国)、
北美洲、大洋洲、
南美洲,以
温带、
寒带分布较多。
驯养绵羊遍布世界各地,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
印度、
美国、
南非等草原资源丰富的国家多见。
栖息环境
绵羊可适应多种环境,从北欧寒冷潮湿的高地地区到非洲、
亚洲和
澳大拉西亚的干旱地区都可栖息。
野生绵羊是优秀的攀登者,肺很强壮,能够在海拔近6000米的地方生活。
习性特点
觅食习性
绵羊为
反刍亚目,拥有4室反胃。草食性,对食物营养需求不高,仅依靠
纤维素即可生存,不需要
蛋白质。绵羊每天的最低消耗是其体重的3%,年幼者或寒冷的天气下进食量会增加,因此绵羊的大部分时间都在
反刍咀嚼。铜是绵羊必需的矿物质,但具有剧毒,绵羊对铜高度敏感,最容易发生铜中毒。
绵羊对饥渴忍耐力强,喜欢喝流水。
群体行为
绵羊胆子较小,常群居生活,群体意识强烈,几乎从不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分开。迷路的羊会非常痛苦,会大声地咩咩叫,直到它们找到自己的羊群或饲养员。野生绵羊群体的大小与栖息环境及繁殖规律、群体组成等相关,如封闭森林栖息地的群体比开放栖息地观的群体小;9~11月群体公母羊均有,群体数量庞大且集中,且产羔期比发情期群体数更大,其他月份公羊与母羊分群;在产羔期间,有羔母羊组的母羊数量要高于无羔母羊组。
抵御捕食者
野生绵羊对
捕食者缺乏抵御能力,通常通过稀释效应及口哨行为以降低被捕食的风险。稀释效应是指在较大的绵羊群体中,因为数量较多,捕食者需要花时间决定捕食目标,特定个体被捕食的风险减少;口哨行为是指在遇到捕食者时绵羊发出的信号,通常在较小的群体中出现,是应对捕食者时一种对稀释效应的补偿,个体通过口哨行为引起捕食者注意,以降低其他同伴被捕食的风险。
生长繁殖
发情交配
公羊的
睾丸一般在出生时即下降。但大约要到100~150日龄或以上的初情期,性器官才充分发育。性成熟与年龄和体重两者有关,并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特别是气候和营养因素的影响。公羊通常约6~7月龄达到性成熟,性成熟时的体重约为成年体重的40~60%。在低水平营养或不良的气候条件下,性成熟甚至可能延迟至1岁以上。母羊约4~10月龄达到性成熟,性成熟时的体重约为成年体重的40~60%。但可能因错过发情季节而延迟发情至1岁以后。公羊18~20月龄时方可进行交配,在为期36天的配种期内可使70~95%的母羊成功受孕。绵羊多秋季发情,也可终年发情。母羊发情周期17天,发情持续时间36小时,公羊全年均有生育能力。
绵羊交配主要发生在清晨或晚上。
公羊寻找母羊,公羊会轻推发情期母羊会阴部。母羊若同意就会采取交配姿势,若不同意则会走开。公羊会进行简短的“前戏”然后趴胯交配。
妊娠产仔
母羊妊娠期145~152天,每胎产仔1~5只,通常2只。羊仔出生时体重2.3~4.5
千克,出生后几分钟即可站立和哺乳。4~5个月断奶。
羊仔长有乳牙,乳牙会随着年龄增长脱落,多数羊仔在4岁时才能长出全套牙齿。
绵羊寿命约15年。
人工养殖
养殖技术
在选种方面,应根据地理环境及气候变化、疾病流行情况等选择合适的本地或进口绵羊品种,选择的绵羊品种应适应力强、长势良好且抗病性好,最大程度降低疾病对羊群的影响。
在繁殖方面,绵羊的繁殖力较弱,应通过人工诱导等方式提升其繁殖力,提供高营养的同时应控制采食量,以促进母羊尽早发情。及时安排繁殖并选用优质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
在饲养方面,应选择优质的牧草或饲料,定点定量投喂,以提供绵羊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提供清洁干净的饮水。对于羔羊,应做好断奶工作并及早适应饲料喂养;对
妊娠模和哺乳母羊,应增加优质青草同时提供充足的饮水;成年羊的饲喂应先粗后精,控制饲料比例,定时定量投喂。
养殖管理
放牧饲养、舍饲圈养两种方式。放牧饲养时合理分解,羊群不宜过大,便于管理。训练头羊,及时咳盐和饮水,合理补饲,放牧游走要慢,采食均匀,吃得要饱,防止量的运动,减少体内消耗。舍饲圈养一般采取散放式,保持羊舍清洁、干燥,按时喂羊。
杂交
绵羊育种上的利用较为普遍,一般是用长毛羊和
细毛羊或中毛羊品种进行品种间杂交,来生产肉用商品羔羊。如在美国、
英国和
新西兰,大多通过杂交配种,当年产羔屠宰或出售至肥育场肥育,以提高出栏率或商品率,并减轻冬春草地的负担。
疾病预防
绵羊易被多种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发生胃肠道、呼吸系统疾病及植物及矿物质中毒等。
针对绵羊养殖常见疾病,预防措施首先应做好羊舍的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洁消毒,保持舍内卫生及通风;其次应防止交叉感染,羊舍充分通风及日照;冬季应做好羊群保暖工作;及时剪毛及修蹄护理;定期进行体表消毒及驱虫工作。
物种保护
自驯养绵羊以来,世界驯养绵羊的数量持续增长,21世纪初,驯养绵羊总数超过10亿只。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驯养绵羊主要用于产肉、奶、毛和皮,具有重要且巨大的经济价值。如2019年全球
绵羊奶产量总计为1058.79万吨,占总奶类产量的1.15%,占总羊奶产量的34.43%,其中
亚洲的绵羊奶生产量最大,达到486万吨,其次是
欧洲,达到312万吨;中国是绵羊毛生产大国,羊毛资源丰富、绵羊品种繁多,2021年绵羊毛产量超过35万吨,占比超中国羊毛产量(羊毛产量统计口径为绵羊毛、山羊毛、山羊绒的总产量)的90%。
科研价值
驯养绵羊是大量科学研究的理想模型。如驯养绵羊为研究人类
心血管疾病和新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动物模型,驯养绵羊的椎间盘病模型可用于对人类椎间盘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驯养绵羊可作为下颌关节研究的动物模型,用于口腔方面的研究。
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中涉及的关键蛋白序列在绵羊和人类之间高度保守,驯养绵羊可能成为人类研究转基因大型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
危害
绵羊对人类没有不良影响。然而,驯养绵羊的放牧通过竞争饲料和疾病的传播对其野生近亲的
种群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对植物物种的本地多样性造成影响,特别是在岛屿上,对植被的影响会导致珍稀濒危鸟类和其他本土有蹄类动物物种的减少。如在
澳大利亚,驯养绵羊会将羊口蹄疫、微寄生虫感染和干酪性淋巴结炎(CLA)等地方性疾病传播给山羊(Capra hircus)野生群体。在
挪威北部岛屿,
水田鼠(Arvicola amphibius)是
雕鸮(Bubo bubo)的主要食物来源,该区域的驯养绵羊放牧会显著减少水田鼠的数量,从而影响雕的繁殖成功率,造成雕鸮
种群数量减少。
种间关系
捕食
绵羊是世界各地大型食肉动物的主要目标,对绵羊威胁最大的捕食者包括狼(canis lipus)、
美洲狮(Felis Concolor)和
郊狼(Canis latrans)。野生羊羔容易受到鹰(Accipitridae)的攻击。
寄生
多种寄生虫可寄生于绵羊,如艾美耳
球虫病(Eimeria)、
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等。
品种类型
驯养绵羊有200多个不同品种,这些品种的身体特征有所不同,根据其用途选择性驯养为有或没有羊毛、角和外耳的家养绵羊,颜色范围从乳白色到
栗色和黑色。
绵羊按尾型可分为4类。即,尾细无明显的脂肪沉积,尾端在飞节以上的细短尾羊,如
西藏羊、
罗曼诺夫羊等;尾细、尾端达飞节以下的细长尾羊,如
新疆细毛羊、林肯羊等;脂肪在尾部积聚成垫状,形状和大小不一,尾端在飞节以上的脂尾羊,如
小尾寒羊、
蒙古羊、
卡拉库尔羊等短脂尾羊;尾端在飞节以下的长脂尾羊,如大尾
寒羊等。脂肪在臀部积聚成垫状,尾椎数少,尾短,呈“W”形的肥臀羊,如
哈萨克羊、吉萨尔羊等。
根据预期用途,驯养绵羊可分为细毛绵羊、半细毛绵羊、粗毛绵羊、早熟肉用绵羊、裘皮及羔皮用绵羊等类型。
常见绵羊品种包括
雪佛兰(Cheviot)、汉普郡(Hampshire)、卡拉库尔(Karakul)、美利奴(Merino)、朗布依埃(Rambouillet)、什罗普郡(Shropshire)等。
相关文化
绵羊与中国诗词
绵羊在中国诗词中常被拿来运用,如抗金名将
岳飞之孙
岳珂的《绵羊》一诗中,描述了绵羊原本生活在风雪严寒的塞北草原,条件虽然艰苦,但却自由自在。直到它们被送进宫廷。春天,它们拉着车子供人们游玩,乳汁被人们无休止的索取,不得不拼命吃草来补充身体的亏空。听着熟悉的风声,让它们又想起了塞上悲凉的
胡笳。对胡笳的畅想既是对现在宫廷中不幸的倾诉,也是对原来塞上生活的思念。岳珂即是借绵羊来表达了自己情感,也是诗人自己幽思的寄托。
英文中的绵羊
绵羊的英文为“sheep”,该词还可以指其他胆小的、没有防御能力的生物,以及容易受影响的人。“white sheep”是白色的绵羊,指善良、美好的东西。
绵羊与《圣经》
绵羊在《圣经》中被提及500多次,比其他任何动物都多,是顺服和善良的象征。绵羊在《圣经》中的突出地位源于两个现实,首先是绵羊对希伯来人和其他部分游牧民族很重要。其次,绵羊在整个圣经中都被用来象征性地指代
雅威的子民。
物种对比
绵羊与山羊(Capra hircus)从远处看形态接近,对比如下:
绵羊趣闻
关于绵羊的出逃有很多趣闻,如最早在1998年出走的
新西兰美利奴羊史莱克,从牧场离开后独自在山洞生活了六年,2004年被抓住,长长的羊毛使它看起来就像一个球形,剪下的毛足有27
千克,是普通美利奴羊一次剪毛量的六倍。史莱克因多年逃亡而一举成名,成为新西兰的偶像。
另一只因出逃出名的绵羊是澳洲东海岸牧场饲养的肖恩,独自在
塔斯马尼亚州穿行六年,2014年被抓住,剪下多达23.5千克的羊毛。
参考资料
绵羊.catalogueoflife.2023-09-21
sheep.a-z-animals.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