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Macbeth),是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创作于1606年的戏剧。19世纪起,《麦克白》同《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被公认为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篇幅最短的悲剧,也是其最受欢迎的代表作之一。
该故事大体上根据古英格兰史学家拉法耶尔·豪林谢德等人编写的英国的第一部通史《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改编。1847年,
意大利作曲家
朱塞佩·威尔第根据
皮亚韦的脚本将《麦克白》呈现在
歌剧舞台上。《麦克白》讲述了
苏格兰一代名将麦克白在女巫预言的蛊惑和
麦克白夫人的怂下谋杀邓肯国王篡位,但在坐上王位后因其恐惧和多疑变得越发残暴,最终众叛亲离,并落得削首的下场的故事。
《麦克白》是为鞭笞当时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创作而成的,该戏剧寄托着莎士比亚对维护合法王权、遵循社会伦理秩序、控制内心欲望的诉求并展示了其以人性本善为起点的正义观和道德观。《麦克白》因其悲剧冲突、悲剧角色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并对后续戏剧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与此同时,作为经典剧作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歌剧、小说、漫画和其他衍生作品。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莎士比亚早期作品中曾宣扬
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人的个性解放。但在
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野心家、冒险家、暴发户使得社会风气腐败,而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已然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莎士比亚对这一问题给予关注并在后期创作中展示出对极端个人主义的鞭笞。在创作《麦克白》时,17世纪时
英国正处于封建王权统治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群体矛盾激化阶段,封建神学和教会权威受到质疑,人文主义与残酷现实之间引发的社会矛盾不可调和,
经济形势日益恶化。且当时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刚刚继位,由于他极力鼓吹“君权神授”,迫害清教徒,挥霍无度及农民反圈地运动的推进导致各地冲突不断,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莎士比亚借古喻今,针砭时弊,旨在通过这一故事向人们展示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和畸形发展必然会导致罪恶,导致毁灭。这种题材在当时十分受
英国大众欢迎。
题材来源
莎士比亚根据拉法耶尔·豪林谢德等人编写的英国的第一部通史《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以及搜寻到的有关苏格兰王邓肯一世和其继位者麦克白的记载,将其故事改编成戏剧《麦克白》。
原书中麦克白是11世纪
苏格兰一位王亲贵族和名将,在野心驱使和女巫的蛊惑下谋杀邓肯国王。篡位后麦克白因内心恐惧施行暴政,滥杀无辜,最终被邓肯长子马尔康消灭。莎士比亚在创作戏剧时把原书中年轻的邓肯国王改成年迈慈祥的老君主,在睡梦中被麦克白杀害。另外,
莎士比亚将原书中伙同麦克白刺杀国王邓肯的班柯在戏剧中描写为天性善良且诚实的将军形象,从而衬托出麦克白的阴险狡诈。
剧情简介
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在为国王平叛战乱并抵御入侵凯旋归来的途中遇到三个女巫,女巫对麦克白说了他将进爵为王的预言,但是当时邓肯已经决定将王位传给长子马尔康。麦克白自己的野心加上其夫人的怂恿,他对表哥邓肯实施了谋杀并成为国王。为遮人耳目并且防止其他人与其争夺王位,麦克白一步步设计杀害了国王邓肯的侍卫、同僚班柯、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儿。长期的恐惧和多疑让麦克白变得越来越冷酷,在其妻子因精神失常去世时,麦克白无一丝悲伤。众叛亲离下,麦克白在邓肯长子马尔康、麦克德夫以及英格兰援军的围剿中被斩首。马尔康最终得到王位,成为英格兰的国王。
角色介绍
出场人物
主要人物
麦克白
麦克白原为国王邓肯手下的一代名将,刚为国平息了考特爵士的叛乱并打退了
挪威侵略者的进攻,守卫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得到了国王的嘉奖和人民的赞扬。但在凯旋途中遇到三位女巫,其中一位女巫预言麦克白将会是未来的国王。后来在
麦克白夫人的怂恿下,麦克白将国王邓肯在睡眠中杀害。
多疑和冷漠使麦克白众叛亲离,本来是一代名将,但最后在围剿中作为叛国者被当众斩首。女巫的蛊惑和麦克白夫人的引诱确实在这次悲剧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麦克白走向毁灭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野心和权欲。麦克白作为弑君的的反面人物,最后自取灭亡,全剧的正义得到伸张,秩序得到恢复。
麦克白夫人
麦克白夫人在这场悲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她的鼓动下,麦克白从一代名将变成了弑君小人。不少后人将
麦克白夫人作为剧中“恶”的代表,甚至说她是造成悲剧的幕后策划者。但是在后
女性主义的角度上来说,麦克白夫人并不单纯是一个恶毒的女人,而是一个敢于跳出传统思想的女权追求者。在故事中明显地刻画出麦克白夫人对于权力的渴望,她希望因此可以做到自己作为女性长期被压迫的自我重建。但是这种自我重建却导致原有的社会秩序发生混乱,重建的失败也最终导致了麦克白夫人精神失常,走向毁灭。
作品目录
作品鉴赏
正义思想
人性本善是
莎士比亚正义观的起点,这也是剧中麦克白开始作为在危难之际守护国家和人民安全的一代名将的理论依据。即使后来麦克白受到女巫的蛊惑,野心被点燃,但是在真正杀害国王邓肯时,由于人性的善良,麦克白始终处于挣扎和矛盾之中。其次,在杀害国王邓肯之后,处于自责和内心强烈的罪恶感,麦克白表现出精神恍惚的状态,甚至是无法说出“阿门”来乞求上帝的宽恕。麦克白最终因为良心负疚而精神崩溃,而
麦克白夫人也因此精神失常,二人结局悲惨。
莎士比亚给了《麦克白》一个人性本善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凸显麦克白夫妇后期的残暴不仁引发民众反感和抗争。因此可以说莎士比亚的正义观是以人性本善为前提的。
此外,莎士比亚对于正义的理解与
柏拉图以及
梭伦基本相同,他们认为正义是一种秩序与和谐,各司其事,各司其职即正义。而个人正义则是对理性、激情、欲望的合理安排。《麦克白》第一幕第七场中麦克白说: “邓肯秉性仁慈,处理国政从来没有过失,要是把
他杀死了,他生前的美德,将要像天使一般发出喇叭一样清澈的声音,向世人昭告我的弑君重罪。”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邓肯是一个深得民心的君主,而麦克白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他们各司其职就能够很好地统治国家,但是麦克白在受到女巫的蛊惑之后丧失了理性,任由野心发展最后杀死了国王邓肯。而后麦克白发现自己又不具备统治国家的才能,最终导致他他个人内部灵魂的混乱,处于一种无法自控地状态,进而出现了疯癫的状态,加速了其悲剧的进程。整部剧
莎士比亚都是围绕正义的内涵,强调遵守秩序和各司其职的重要性,如果违反正义的秩序,必将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最后,莎士比亚的正义观具有明显的神学色彩,《麦克白》中也有很重的神学色彩。创作《麦克白》时期正值倡导“君权神授”的
詹姆斯一世刚即位英格兰国王。而莎士比亚认为君权神授是正义的,但前提是王位来源合法。所以后期麦克白通过弑君而来的王位是极不正义的,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所以莎士比亚在这一戏剧中表现出来的正义观也是在神学影响下的正义观,是具有一定历史局限性的。
空间叙事
物质空间:自我身份的迷失和转换
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设定了荒原、城堡和战场三个地理环境,而这三个环境分别对应着麦克白三个不同的形象,场景的转换则展示麦克白因为其野心和权欲最终堕落走向毁灭。
作为第一个场景出现的荒原不仅在戏剧一开头就奠定了悲剧阴霾的气氛,而且它象征着虚无,是人类文明未开化之地,也是人类非理性和潜意识空间。荒原之上没有规则、制度和约束,而这也会释放人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最原始的冲动。就在这个场景,麦克白遇到了女巫,即他自己内心真正欲望的外化。女巫的语言也在荒原唤醒了麦克白内心深处的欲望和野性,这也就是悲剧的开始。第二个场景城堡是文明的象征,这个空间有着秩序、权力,充满爱与和谐,这样的场景正是为了反衬麦克白抛弃理性、无视秩序,从守卫国家的名将变成弑君的残暴小人。成为国王后的麦克白遭受着痛苦和恐惧,逐渐迷失在这个具有特定身份意义的神圣空间之中。第三个场景战场在戏剧开头和结尾都有出现,但是却向读者展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麦克白形象。开头的麦克白是骁勇善战的
苏格兰人民的英雄,而结尾则是致使国家动乱和民众不满的暴君。前后同一场景下不同形象的鲜明对比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了麦克白是如何扼杀美德和忠诚,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
社会空间:社会秩序的破坏与混乱
作者
莎士比亚所处的
英国当时正值政治混乱、怀疑与
迷信的时代,篡权夺位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希望合法王权,反对权贵分裂,希望建立稳固的社会秩序。麦克白放弃了一开始的各司其职,在内心的矛盾后选择杀死国王邓肯,这种做法违背了“君权神授”,破坏了君臣之间的政治契约,最终众叛亲离酿成悲剧。开始作为
苏格兰守卫国家的大将,麦克白是有
人文主义者的特质的,但是后来对于邓肯等人的谋杀使得他的人文主义特质被湮灭,他对于权力的野心和极端利己主义最终将他引向深渊,这也是麦克白破坏人文主义付出沉痛的代价。
心理空间:超我与自我的对抗
麦克白作为国王邓肯的表弟及苏格兰备受尊敬的骁勇大将,受到君臣道德关系“超我”人格的抑制。然而在凯旋途中听到女巫的预言后其“本我”的与欲望和原始野性被唤醒。在女巫的前两个预言实现后,麦克白的“自我”开始犹豫不定,此时他一面受到“超我”道德伦理的约束,一面忍受内心无限膨胀的“自我”对于权力的渴望。但在得知国王将王位传给长子马尔康和
麦克白夫人的怂恿下,“超我” 已经无法控制住他的“本我”之欲,其“本我”最终被激发。杀死国王邓肯成为国王之后,麦克白的自我谴责仍无法战胜其内心的权欲,他变得越来越残暴冷漠,最终成为完全被“本我”控制的恶魔。
视觉隐喻组群
光喻——善良与邪恶之光
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中积极汲取 《圣经》的营养,经常赋予 “光之眼”明确的象征意义: 白天和黑夜变成象征善良和邪恶两种对立的视觉形象。《麦克白》中邓肯决定将王位传给
马尔康市后,麦克白突破秩序与理性的意识也达到了顶端,对王位的强烈渴望的黑暗心理让其下意识地不想看到并排斥象征光明的 “星星、火、光”,希望自己的恶行被黑暗笼罩。剧中“盲目的黑夜” “遮住可怜的白昼的温柔的眼睛” “天色在朦胧起来”等等剧词预示着暗杀的开始,对光明的掩盖预示着邪恶之举即将实施。
镜喻——真实与虚幻之镜
正如
柏拉图在《
理想国》中提到的,“拿一面镜子四方八面地旋转,你就会马上造出
太阳,星辰,大地,你自己,其他动物,器具,草木,以及我们刚才所提到的一切东西”,在《麦克白》中镜子也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比如通常被用于表达一种不熟悉的反思。在其最普通的早期用法中,这种流行修辞的含义并非简单的相似性 ( similitude) ———即镜子被动地、忠实地反映观看者 或镜子面前的任何事物。在剧中麦克白杀死班柯后到女巫那里寻求心灵的慰藉以对抗恐惧时遇到了持镜者和班柯的鬼魂,在极度恐惧的强烈刺激下,麦克白在镜子中看到了很多国王装扮的人,也因此陷入了真实和虚幻之中的徘徊。此时,镜子中显示出来的万象都是麦克白恐惧罪恶感的外化。
重要演出
作品影响
作品地位
作为四大悲剧中篇目最短但最受欢迎的的一篇戏剧,
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的罪恶既源于社会的重大灾难,又与社会根源有关,展现的是
英国封建暴政和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之下的人民的处境,反映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遥远距离。所以“麦克白这一人物形象是政治冒险家兼野心家的艺术概括” ,其形象非常明显地构成了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鲜明特点。通过人民的灾难、人民命运的多,大胆地揭示悲惨、恐怖的社会图景和生活气氛来反映16至17时期英国时代的本质。
由《麦克白》剧中
麦克白夫人在谋杀之后总想洗手来减轻内心的罪恶感衍生出名词“
麦克白效应”,该名词由是美国行为学家发现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受其影响的人会试图通过清洁自身来对抗道德焦虑感。且研究者发现,洗涤身体确实可以帮助人释放良心上的不安。
衍生影视作品
作品评价
在
莎士比亚用史料创作的悲剧里,《麦克白》达到了顶峰。 ——莎剧评论家S·C·波尔曼
让人过目不忘的演出,三名女巫用她们的语言及肢体动作成功的俘获了麦克白。保罗•弗拉什创作的音乐恰到好处,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
英国《观察家报》
观众从大幕开启的那一刻起就深深的为表演所吸引,该作品通过强烈的感官形象,逐渐引领观众体会到深沉的恐惧。TNT版的《麦克白》再次印证了莎士比亚的作品仍然对当下观众有着非凡的吸引力。——日本《日本时报》
想象力是戏剧的原动力,而TNT剧院《麦克白》中的想象力动人心魄。全剧跌宕起伏,激情奔涌,紧紧抓住
莎士比亚思想核心,直至达到莎翁悲剧令人战栗的最高潮。——
德国《
南德意志报》
《麦克白》不是命运悲剧而是一出社会大悲剧和宫廷大悲剧,归根结底是“人”的悲剧。通过和世界戏剧史上命运悲剧的比较和对该剧的分析,《麦克白》决不是什么表现宿命的命运悲剧,而是一部典型的权利异化、人性异化的社会悲剧,即使有宿命论的表现形式,也不能掩盖它作为社会悲剧的明晰的主体以及主导的意象。——
李伟民《莎士比亚悲剧\u003c麦克白\u003e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