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曲乡是西藏那曲地区
安多县所辖乡镇之一。位于
西藏自治区北部,距安多县政府320公里,面积51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85人。属纯牧业乡,牧养
野牦牛、山羊、
绵阳市等。
平均海拔5000米上下,村民居住比较分散。
玛曲乡是国家水利部门考察认定的
长江源头所在地,“长江第一滴水”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姜根迪如
冰川融水,地处玛曲乡四村。2023年8月4日,水利部和那曲市相关单位代表共同见证了在玛曲乡姜根迪如冰川脚下举行的“长江第一滴水”揭碑仪式,标志着长江源头的玛曲乡水资源得到了更加扎实的保护。
玛曲乡于1960年设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
马曲乡和嘎曲两个乡合并组建为马曲乡。辖日玛、玛如、莎保、口匝粮、纳友、扎碎、要格、欧如8个村委会。
玛曲乡现有五个行政村组成,即罗台村、占
木拉村、康塔克切村、如来村、杂那村和玛索日村。罗台村是乡政府所在地。
玛曲乡地处
西藏自治区北部,是
长江的源头。高原山川地形,海拔较高,热量不足,含氧量低,是西藏气候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属于亚寒带气候,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0.9℃至-3.3℃,年相对湿度为48-51%,年均降雨量在100-200毫米之间,年日照时数为2852.6-2881.7小时。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燥,温度低下,缺氧风沙大。5月至9月相对温暖,降雨量占全年的80%,绿色植物生长期集中在这个季节。
格拉丹东雪山位于玛曲乡四村所在地,
平均海拔为6621米,山峰终年积雪,经国家水利部门考察认定为长江源头。三百多年前,安多多玛部落在首领冬巴·果切的带领下从
唐古拉山脉南部迁徙到北部,定居在雪山脚下。冬巴·果切请大活佛为雪山开光并将此山命名为
各拉丹冬雪山(意为哈达质的矛形佛像),从此这座雪山成为
羌塘高原群山之首领,多玛部落的神山。
在它东面的山脚下,有一个面积约八百平方公里的冰塔群,被人们称为岗加巧巴(意为百雪圣灯)。这些冰塔林形状千变万化,色彩缤纷,引人入胜。这里盛产天然
水晶,水晶凝于
冰晶之中,如入梦境。牧民赋予雪山许多神话传说:有时格拉丹东雪峰峰顶会显出佛身和佛光;
冰川底部因融化而形成的冰洞或隔层是传说中的菩萨经室等。
措那湖位于念青
唐古拉山脉和
昆仑山脉山脉之间,属高原湖泊型自然风景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淡水湖,
平均海拔4650米,面积约300平方公里。“那”的藏语直译为“黑”色,“措”直译为“湖”,“措那”意为黑湖,又因周围地质多为
火山石,泥沙均显红色,当地牧民亦称该湖为红海湖。湖中水产丰富,吸引了
黑颈鹤、天鹅、
野鸭、鸳鸯等国家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绿草如茵的湖边草地则是
藏羚和
藏原羚栖息的家园。措那湖相传是金刚鲁姆女神的
瑶池,
安多牧民在藏历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是为了接受她的降福。
“唐古拉”,藏语“高原上的山”,终年风雪交加,号称“风雪仓库”。山口处建有纪念碑及标志碑,塑有一座军人雕像,大学生青藏路自行车赛纪念碑也立于此处。路口的砂石上刻有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的字样,路边庞大经幡增添了远处雪山的神秘感。这里交通方便,景点独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柏尔贡巴寺是
羌塘高原保存完好具有相当规模的惟一帐篷寺庙。佛法传到
藏北草原,牧民们最早把佛法佛像安置在帐篷里,于是出现了众多的帐篷寺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柏尔贡巴帐篷寺庙。始建于1654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玛曲乡有多玛羊肉、多玛羊毛、安多绵羊、虫草松茸鸡、
西藏藏红花等特产。
赛马是玛曲乡的传统民俗文化。2022年7月22日,以“乡村振兴、那曲奋进,庆祝建党101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的玛曲乡第三届长江源民族传统赛马
中国艺术节隆重开幕,为期六天的赛马艺术节,玛曲乡广大干部职工、牧民群众500余人身着节日的盛装,积极参与到赛马、舞蹈比赛、拔河、知识竞赛等活动中,享受新时代美好生活带来的幸福。
为保护长江源生态环境,西藏
安多县玛曲乡于2016年发起每周在全乡范围内组织“保护长江源”捡拾垃圾活动,这项活动自举办以来,形成玛曲乡各村党员志愿者带头,生态巡护员参与,群众积极参加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玛曲乡姜古迪如冰川是
长江第一滴水流出的地方,2023年8月1日,“长江第一滴水”揭碑仪式在玛曲乡姜古迪如冰川脚下举行。那曲市委副书记、市长旦巴和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副处长张远东一同揭碑。旦巴介绍:“我们一直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建立健全了河湖长制度,设置生态岗位,落实长江源头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揭碑仪式的举行对于保护好长江源头的玛曲乡生态环境具有标志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