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又名东北黑松、短叶马尾松、红皮松,是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乔木。油松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中国和朝鲜。在中国分布在吉林、辽宁、河北、山东、青海等地。油松生长在海拔为100-2600米的暧温带半湿润区、湿润区和亚热带湿润区自然林或人工林中。油松为温带树种,喜干冷气候,抗寒能力较强。喜光,幼苗稍耐庇荫,较耐干旱,不耐盐碱。
油松为乔木,高达25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树皮灰褐色或褐灰色,裂成不规则较厚的鳞状块片,裂缝及上部树皮红褐色。枝平展或向下斜展,老树树冠平顶。
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长10-15厘米,边缘有细锯齿。雄球花圆柱形,在新枝下部聚生成穗状。
球果卵形或圆卵形,长4-9厘米,成熟前绿色,熟时淡黄色或淡褐黄色,常宿存树上近数年之久。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淡褐色有斑纹,连翅长1.5-1.8厘米。
油松是中国温暖带森林的主要建群种,是中国北方山区重要的造林树种。油松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密,耐久用,可供建筑、造船、器具、家具及木纤维工业等用材;其树干可割取树脂,提取松节油。树皮可提取胶。油松的叶、花粉、树脂、球果等可入药。油松树冠青翠浓郁,可用作行道树和观赏树。在中国文化中,油松象征坚贞不屈的气质。
演化
在第三纪的中后期,气候由炎热逐渐变凉,油松逐渐演化出来,主要分布于中国
秦岭以北的地区。在
第四纪冰期时,中国北方一些区域并没有被冰原覆盖,油松
种群存在多个冰期避难所,分别位于
黄河附近,东部
黄海以及
四川盆地内,如秦岭、米仓山、
大巴山脉和武陵山等地区。冰期之后,油松种群没有经历明显的群体扩张。
分类
命名
油松最早是由
法国分类学家阿贝尔·卡里埃(Ebie-Abel Carrière)于1867年发表命名的。
变种分类
油松有3个变种,分别是原变种(Pinus tabuliformis var. tabuliformis)、
黑皮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var. mukdensis)和扫帚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var. umbraculifera)。
黑皮油松为乔木,树皮深灰色,二年生以上小枝灰褐色或深灰色。产于中国沈阳北陵、鞍山千山、医巫闾山及河北承德,模式标本来自中国沈阳。在中国鞍山千山的松林中,黑皮油松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树皮较厚,深纵裂;另一种是树皮较薄,龟纹状浅裂。
扫帚油松为小乔木,仅下部主千明显,上部大枝向上斜伸,形成扫帚形树冠。产于中国辽宁鞍山千山慈祥观附近。可作庭园树。模式标本采自中国辽宁千山。
形态特征
油松为乔木,高达25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
茎
油松的树皮灰褐色或褐灰色,裂成不规则较厚的鳞状块片,裂缝及上部树皮红褐色。
枝
油松的一年生枝较粗,淡红褐或淡灰黄色,无毛,幼时微被白粉;冬芽圆柱形,红褐色。枝平展或向下斜展,老树树冠平顶。
叶
油松的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长10-15厘米,径约1.5毫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具气孔线;横切面半圆形,二型层皮下层,在第一层细胞下常有少数细胞形成第二层皮下层,树脂道5-8个或更多,边生,多数生于背面,腹面有1-2个,稀角部有1-2个中生树脂道,叶鞘初呈淡褐色,后呈淡黑褐色。
球花
油松的雄球花圆柱形,长1.2-1.8厘米,在新枝下部聚生成穗状。
球果
油松的球果卵形或圆卵形,长4-9厘米,有短梗,向下弯垂,成熟前绿色,熟时淡黄色或淡褐黄色,常宿存树上近数年之久;中部
种鳞近矩圆状倒卵形,长1.6-2厘米,宽约1.4厘米,鳞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扁
菱形或菱状多角形,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尖刺。
种子
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淡褐色有斑纹,长6-8毫米,径4-5毫米,连翅长1.5-1.8厘米。
分布
分布范围
油松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中国和
朝鲜;在中国
吉林省、
辽宁省、
河北省、
河南省、
山东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及
四川省等省区均有分布。分布海拔为100-2600米。
生长环境
根据油松群落分布的气候特点,可将其分布区划为4个气候分布区:
暧
温带北部半湿润区,如中国内蒙古赤峰、北京西山和青海互助等地。分布区平均气温6.8
摄氏度,平均降雨量361毫米,
相对湿度49%,多为人工林,大多郁闭成林,由于天然灌木和
草本植物入侵,已呈半人工状态。
暧温带南部半湿润区,如中国山东泰山、山西栾川和
秦岭北坡等地,分布区平均气温12.2摄氏度,平均降雨量689毫米,相对湿度66%,呈半人工状态。
暧温带东部湿润区,如中国
辽宁省东部,分布区平均气温5.2摄氏度,平均降雨量898.8毫米,相对湿度69%,呈半人工状态。
亚热带湿润区,如中国
四川省巫溪,分布区平均气温17.9摄氏度,平均降雨量1038毫米,相对湿度78%,为
天然林,林龄分布幅度大,人为干扰少,灌木和草本植物发达。
习性
油松为温带树种,喜干冷气候,抗寒能力较强,可耐零下25摄氏度的低温。喜光,幼苗稍耐庇荫。油松为深根性树种,喜深厚肥沃、通气良好的棕
壤土,也可在在轻质土上生长。油松较耐干旱,在山顶陡崖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土壤过旱,对幼树成活不利,生长缓慢,在地下水位过高的平地或有季节性积水的地方也不能生长。油松对土壤养分条件要求不高,喜微酸及中性土壤,土壤pH值7.5以上生长不良,故不耐盐碱。油松花期4-5月,
球果第二年10月成熟。
油松具有化学防御机制,如当油松受到
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所害后,会产生诱导化学防御以使针叶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
L-苯丙氨酸等物质总量减少,而
异亮氨酸等物质总量增加,同时钾、钙等元素含量下降,铁和锌的含量增加。这些变化导致赤松毛虫减少取食,并影响赤松毛虫的成活率和产卵量。
自然繁殖
油松为种子繁殖,是雌雄同株,异花,风媒传粉异交植物。油松每千克种子约2.5万粒,发芽率较高。发芽后,长出一定数量和长度的
子叶,随后长出窄条形初生叶。油松在幼年时期生长缓慢,第三年开始长侧枝,树龄4-5年时,高度的生长开始加速,6-7年时开始结种子,10年以后是高度生长的旺盛期,可以维持到30年左右,树龄30-60年为繁殖旺盛期。
栽培
整地与选地
油松育苗地应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
土层深厚的微酸性或中性的沙
壤土、壤土。播种前,育苗地要深翻整平,施入基肥。为预防松苗猝倒病和地下害虫,在施肥时可混入
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
播种
油松可天然飞籽成林,当人工播种繁殖时应注意及时采播以免种子飞散。在中国
华北地区可行春播、雨季播或秋播。春播、秋播的出苗率约为70%,均比雨季播种高,可是雨季播及秋播的成苗率均比春播高。秋播易遭鸟兽危害,秋播时宜迟不宜早,以免当年萌动,不利过冬,一般在11月中下旬土壤结冻前播种,播前种子不必行预措处理。春播宜早不宜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即可,一般均行催芽处理以便出芽整齐,催芽处理后,经7-10天可发芽出土。油松育苗不忌连作,而且连作会使幼苗生长健壮。移栽时应带土团,并注意勿伤顶芽。
水肥管理
播种后灌足底水,一般在播种后和出苗这段时间不需要灌溉,但在沙地苗圃种植的油松需要保障灌溉才能发芽。在出苗以后,可以追施一些
氮肥,配合磷钾肥。追肥应适时适量,分期施肥。油松幼苗耐旱、怕淤、怕涝,故对灌溉要适当控制,要勤除草松土。定植后的油松可粗放管理,欲加速生长,应在5月底前注意灌溉施肥。
病虫害防治
油松的主要病害有松苗猝倒病和立枯病。虫害有油松毛虫、油松球果小卷蛾、油松球果、松树红蜘蛛等。喷洒敌克松液可抑制松苗猝倒病发生。油松幼苗在5-6月时最易得立枯病,可喷波尔多液防治,喷药时应间隔一定时间多次喷洒。为防治油松毛虫,可在幼虫下树越冬前或越冬后上树前,于
树干基部周围撒安得利粉剂,以毒杀幼虫,以春季幼虫上树前撒粉效果最好。用滴滴涕乳剂液,于幼虫孵化初期和盛期各喷1次,可防治油松球果小卷蛾。油松
球果螟幼虫转移危害期喷洒乐果乳剂液。用乐果喷杀成螨和幼螨。
生态
油松是中国温暖带森林的主要建群种,天然分布很广,是中国北方山区重要的造林树种。油松叶片能
吸附颗粒物,对PM10、PM2.5和PM1.0吸附能力均较强,叶片表面单位面积附着密度高。大气中颗粒物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种植油松能够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
用途
园林观赏
油松树冠青翠浓郁,气质庄严静肃,可被用于园林观赏。在中国,早在
秦朝油松就曾被用作行道树。一些中国古典园林使用油松造景,如《
洛阳名园记》中载有“松岛”之境,
承德市避暑山庄有“万壑松”风景区,
戒台寺有孤植“卧龙松”。在种植手法上,油松可孤植成一景,也可少数几株一起种植,也可丛植、群植、混交种植等。
工业原料
油松可供用材,其心材淡黄红褐色,边材淡黄白色,纹理直,结构较细密一,材质较硬,比重0.4-0.54,富树脂,耐久用。可供建筑、电杆、
矿柱、造船、器具、家具及木纤维工业等用材。油松的树干可割取树脂,提取
松节油,树皮可提取栲胶。
医学药用
油松可入药。据《
中药大辞典》记载,油松的
针叶被称为“松叶”,有
抗炎药、降血脂、抗病毒作用;花粉被称为“
松花”,能增强
体液免疫功能并增加锌的利用度;油松提取的固体树脂被称为“
松香”,有镇咳祛痰等作用;油松的球果被称为“松球”,有止咳润肠等作用。
文化
在中国,由于油松树干挺拔苍劲,四季常春,不畏风雪严寒,故象征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气质,文学家们常以松树的风格来形容革命志士。油松树冠开展,年龄愈老姿态愈奇,老枝斜展,枝叶婆娑、苍翠欲滴,每当微风吹拂,有如大海波涛之声,俗称“松涛”,有千军万马的气势,能鼓舞振发人们的奋斗精神。
相关研究
植物
挥发性有机物中的一些成分具有净化空气、改善身心健康的生态功能。刘凤辰等学者通过对夏秋季节油松挥发物的研究,得出不同时间和不同季节内油松叶片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的结论。研究表明,油松叶片的挥发性有机物对空气中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改善空气质量作用。在夏秋季节的下午,油松林内对人体有益的油松植物挥发物质较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挥发物质较少。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油松释放挥发性有机物调节人体健康的生理响应机制,以及为森林康养型植物的选择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物种对比
油松和
华山松(Pinus armandii)都是
松科松属植物,都是风景绿化常用树种,形态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