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
健康素养水平,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一项综合性评价指标,指的是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在监测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其中,健康素养就是一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服务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从而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
2019年7月15日,中国国家层面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提出,到2030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30%。
政策背景
2008年1月,中国卫生部第3号公告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界定了中国公民应掌握的、与生活方式和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考察时,再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任务。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1世纪以来第一次中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健康中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同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2019年7月15日,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要求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要站位全局、着眼长远,聚焦面临的老难题和新挑战,拿出实招硬招,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概念介绍
健康素养,国际上公认的反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效果的重要指标,具体分为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和基本技能素养等三个方面,涵盖了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健康信息、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传染病防治等六大维度的健康知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一项综合性评价指标,是指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在监测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健康素养与人群健康水平、预期寿命密切相关,是预测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可有效减少健康不公平,显著降低
社会成本,甚至可显著改变慢性病患者健康结局。
计算方法
计算标准
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评价中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二是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从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三个方面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三是以
公共卫生问题为导向,从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6类健康问题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数据来源
中原地区主要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计算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对象为辖区内15-69周岁的城乡常住居民。如果问卷得分达到总分80%及以上,则调查者被判定具备基本
健康素养。
计算公式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某时期某地区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数/同期该地区健康素养调查总人数)× 100%
影响因素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在社会环境方面,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水平、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卫生政策、卫生服务特别是
健康教育服务的提供与利用等;在个体和群体方面,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程度、 性别、年龄、生活环境等,其中文化程度是首要的影响因素。
相关数据
2015年
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25%,较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增长1.45、0.77和0.46个百分点。
2015年中国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为20.6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为10.36%,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3.94%。
从主要
公共卫生问题来看,2015年中国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为45.72%,科学健康观素养为33.82%,健康信息素养为17.08%,传染病防治素养为15.02%,慢性病防治素养为10.38%,基本医疗素养为9.49%。
2016年
2016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1.58%,较2015年提高1.33个百分点,保持稳定上升态势。
2016年
中原地区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4.0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9.79%,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5.57%。
从主要
公共卫生问题来看,2016年中国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46.00%、科学健康观素养36.18%、健康信息素养19.13%、传染病防治素养16.38%、基本医疗素养12.76%,慢性病防治素养11.48%。
2017年
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4.18%,较2016年增长2.60个百分点。
2017年中国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5.8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4.30%,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6.38%。
从主要
公共卫生问题来看,2017年中国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为45.09%、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为41.12%、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为22.95%、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6.06%、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5.71%、基本医疗素养水平为15.34%。
2018年
2018年
中原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7.06%,比2017年增长2.8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
健康素养水平为22.44%,农村水平为13.72%,城市略高于农村,但农村的素养水平提升速度高于城市;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22.07%、13.51%和13.23%。其中,东部地区增长了3.3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增长了1.9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了3.35个百分点,西部提升速度高于东部和中部。
2018年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达到30.52%,比2017年提升4.70个百分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7.04%,较2017年提升2.74个百分点;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8.68%,较2017年提升2.30个百分点。
安全与急救素养、科学健康观素养、健康信息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基本医疗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6类健康问题素养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健康信息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提升幅度较大。
2019年
2019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9.17%,比2018年提升2.1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
健康素养水平为24.81%,农村居民为15.67%,较2018年分别提升2.37和1.95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24.60%、16.31%和14.30%,较2018年分别提升2.53、2.80和1.07个百分点。
2019年
中原地区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34.31%,比2018年提升3.79个百分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9.48%,较2018年提升2.44个百分点;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1.43%,较2018年提升2.75个百分点。
2019年中国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为54.11%,比2018年提升3.93个百分点;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为48.07%,比2018年提升3.59个百分点;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为31.66%,比2018年提升4.48个百分点;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22.73%,比2018年提升3.77个百分点;基本医疗素养水平为19.43%,比2018年提升2.05个百分点;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9.21%,比2018年提升2.16个百分点。
2020年
2020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比2019年提升3.9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
健康素养水平为28.08%,农村居民为20.02%,较2019年分别增长3.27和4.35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29.06%、21.01%和16.72%,较2019年分别增长4.46、4.70和2.42个百分点。
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37.1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26.44%,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3.12%,较2019年分别提升2.84、6.96、1.69个百分点。
中国居民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5.23%、科学健康观素养50.48%、健康信息素养35.93%、传染病防治素养26.77%、慢性病防治素养26.73%和基本医疗素养23.44%。
2021年
2021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40%,比2020年提高2.2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
健康素养水平为30.70%,农村居民为22.02%,较2020年分别增长2.62和2.00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30.40%、23.83%和19.42%,较2020年分别增长1.34、2.82和2.70个百分点。
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37.6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28.05%,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4.28%,较2020年分别提升0.51、1.61、1.16个百分点。
中国居民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6.41%、科学健康观素养50.01%、健康信息素养35.93%、传染病防治素养27.60%、慢性病防治素养26.67%和基本医疗素养26.05%。其中基本医疗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和传染病防治素养均有提升,科学健康观素养、健康信息素养和慢性病防治素养与2020年基本持平。
2022年
202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7.78%,比2021年提高2.3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
健康素养水平为31.94%,农村居民为23.78%,较2021年分别增长1.24和1.76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31.88%、26.70%和22.56%,较2021年分别增长1.48、2.87和3.14个百分点。
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41.2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30.63%,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6.00%,较2021年分别提升3.60、2.58、1.72个百分点。
中国居民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8.51%、科学健康观素养53.55%、健康信息素养39.81%、慢性病防治素养28.85%、传染病防治素养28.16%和基本医疗素养27.68%。
2023年
202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0%,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
健康素养水平为33.25%,农村居民为26.23%,较2022年分别增长1.31和2.45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33.30%、28.85%和24.44%,较2022年分别增长1.42、2.15和1.88个百分点。
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42.0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32.21%,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6.76%,较2022年分别提升0.74、1.58、0.76个百分点。
中国居民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9.33%、科学健康观素养54.71%、健康信息素养41.05%、慢性病防治素养30.43%、基本医疗素养28.84%和传染病防治素养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