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俗称“大莲花”,是位于
杭州市滨江区的一座大型体育场,是2023年杭州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主会场和田径项目比赛场地。该体育场于2009年奠基,2019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是继“鸟巢”后国内第二大体育场馆。
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占地面积8.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1.6万平方米,高度为69.2米 ,座席数约80000个。外表设计概念吸取了杭州丝绸纹理和动态钱塘江水的理念,外面是钢结构的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远看好似一朵绽放在钱塘江畔的“莲花 。
2021年,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曾荣获2020~2021年度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同年11月,
浙江大学罗尧治团队,因在建设中采用了关键的创新与应用,夺得了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2年获得全国
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称号。
历史沿革
建造过程
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的建造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2009年,主体育场正式奠基,标志着
杭州奥体博览城工程的正式启动 。2010年1月,打下第一根桩 。2012年底,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混凝土部分全面结顶2013年11月28日,主体育场的钢结构正式合龙,完成了最难的施工环节。2019年9月,主体育场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
发展现状
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自投入使用以来,已经成为了
杭州市的
新地标和文化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游玩。2023年,该体育场将迎来亚运会开幕式,并成为亚运会期间最热闹的赛事场地之一。
建筑设施
奥体中心体育场一共8层,地上6层,地下2层,其中地下2层不仅有一个3000个车位的车库,而且还引进类似“砂之船”的商业配套,总投资25亿元。
第一层体育场设有体育竞赛用房,同时又为了体育场日后可以馆养馆,赛后利用,引进了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杭州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中国印学博物馆新馆。
二层设有环形平台,并与
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小莲花”二层平台连接,五层有86个包厢 。
体育场里还有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运动员热身馆,并配一条60米长的跑道。
场馆内观众席座椅选用了淡蓝、深蓝、紫色、红色和灰色5种颜色,由下到上穿插渐变。
2020年11月,从
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开始,沿着闻涛路自东信大道至
滨江区界的17.4公里的“最美跑道”全线贯通并投入使用。
建筑特点
主体育场的建筑设计,融合了杭州的文化特色和自然风光。场馆造型取意于古老丝绸纹理与编织体系,建筑体态源于
钱塘江水的动态。屋顶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组成,花瓣之间空隙镶嵌透明的
聚碳酸酯板,可以让自然光线透过屋顶照射到场内。
主体育场的造型融合了杭州丝绸的纹理和钱塘江水的动态,不仅如此,利用最新的江水源
热泵技术,钱塘江水还成为“大莲花”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显著降低了
建筑能耗。
主体育场的功能设计,注重了可持续性和多元性,80000座的场馆座席分成上中下三层,看台在北面断开,目的是方便场内散热和观众观看钱塘江风景。
场馆顶层看台环梁铸钢节点,共有68个,这是主体育场最难的技术点,也是钢结构罩棚和主体混凝土结构最关键的连接点。从2012年3月开始至8月历时五个多月,召开了三次以中国工程院院士
董石麟为组长的专家论证会。
体育场总用钢量比“鸟巢”减少将近一半,这特殊的结构让团队拿下了全国钢结构工程最高荣誉——中国
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花瓣”最大一瓣自重839吨,钢结构吊装工程最重一吊达131吨。屋面用铝镁锰板。这是新材料,板子上都是一个个直径为5毫米的小孔,不仅采光很好,而且只能从里看到外,外面看不到里面的。
看台外观设计上,“大莲花”的座位五色座椅采用渐变色彩,选用淡蓝、深蓝、紫色、红色和灰色5种颜色,但不是按区域分,而是由下到上相互穿插渐变,如一条
彩虹环绕在赛场周围,从东到西逐渐从紫色渐变为蓝色,寓意紫气东来。
灯光设计上,“大莲花”灯光效果采取特制RGB变光模式,共有7个模式,春天秋天一个模式,夏天一个模式,冬天一个模式,节庆、赛事各两个模式。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和游泳馆是一座连体式的建筑,采用了独特的流线造型,其夜景灯光设计以“银河幻影”为主题,利用“泛光照明”技术,通过展示波光闪烁、星空璀璨、火焰激情、星光灿烂等光作品,以用来表现亚运场馆在夜晚如同银河般安静、诗意梦幻的场景意境。
主要活动
体育赛事
文艺活动
所获荣誉
地理位置
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飞虹路3号
交通路线
开放信息
室外田径训练场的跑道开放时间为5:00-22:00,全天免费开放。室外篮球场、排场球、
羽毛球场、网球训练场周一到周五的7:00-21:00为免费开放时间段,另外时间需付费。预约方式:
浙里办、
支付宝、乐动力,现场预约。
建造评价
杭州亚运会第二次世界媒体大会期间,中外媒体参观考察位于钱塘江畔的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场馆,该场馆外形采用了“花瓣”设计造型,并且屋顶能够旋转开合,这项能旋转开合的屋顶设计,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专家组评定为“世界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