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20世纪90年代,中国从政策上加强了对素质教育的引导。21世纪,中国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角度。素质教育具有全体型、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差异性、时代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与教育。
素质教育对社会发展、对
个人发展以及对教育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促进学生、社会全面发展等。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包括优化课堂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及社会文化建设等。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共同存在,但素质教育关注度低、形式化现象较多、过度追求升学率等。中国为加强素质教育出台了许多政策,如2021年7月24日,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基本含义
从素质教育的立场来看,其目标在于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具备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方面素质的合格公民,核心在于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功能上来看,素质教育考虑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精神和个性差异,注重塑造完善的人格。从价值取向上来看,素质教育关注个体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价值。
形成与发展
素质教育及其理论在中国出现并受到重视,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素质教育是中国
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在教育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上的产物。素质教育是不断发展的观念,素质教育理论也是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
提出
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并形成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原中国教委副主任柳斌于1987年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一文中使用了“素质教育”一词。1987年4月,在义务教育教材大纲编写的汇报会上,柳斌提出,基础教育应该是为培养
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打基础的教育。
此后,有学者撰文从学理上探讨了素质教育问题。与素质教育同时出现的一个概念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指的是那种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对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背教育规律的一种教育训练活动。
这一阶段,教育理论界主要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出发讨论素质教育的意义,从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理论层面探讨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角度分析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从对素质的认识确定素质教育的内容。
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
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被赋予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使命。1994年6月,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李岚清同志在会议中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1995年前后,素质教育开始进入试点阶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湖南汩罗与
烟台市。1996年,原中国教委在湖南罗举行素质教育现场会,1997年,又在山东烟台召开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从而把这两个地区推向中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前台。
1999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即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明确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保障措施。这是以中国的名义向全国正式推广素质教育,同时,也标志着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从政策上加强了对素质教育的引导。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理论基础方面,加强了对相关学科和相关理论的研究,如研究者从
知识经济理论、终身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中吸取营养,丰富了素质教育的理论内涵,认识到素质教育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等。从实践认识方面,学者们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特长培养的关系,素质教育与考试、升学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
深化
21世纪,
知识经济成为主导型的经济形态,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党的十五大继续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要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2006年,《义务教育法》重新修订,素质教育被写入其中,至此,素质教育终于上升为中国意志。到了2010年,《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出台,实施素质教育被提升到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高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角度,如从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角度分析素质结构、从生命发展的角度阐释素质教育的价值,从
经济学的角度诠释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意义等。
进入21世纪,教育理论界立足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
科学发展观角度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新的思考,如素质教育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问题、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素质教育实施的环境建设问题、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问题和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等问题,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2017年,“发展素质教育”被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作为党和
中原地区的大政方针,素质教育不但要实施,要坚持,而且要发展。
基本特征
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的现实与发展的需要,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发挥其主动精神与积极性,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各个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充分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其他教育机构、
教育行政部门。
时代性
素质教育是强调适应社会要求的教育,并且与时俱进。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各具特色,在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低下,人类的各种知识积累尚少、增长缓慢的时代里,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是教育的最高与首要目的。进入21世纪,以智能机器为标志的新的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能力、情感、意志、人格和创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体性
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多种多样的专门人才和千百万高素质劳动者。教育源本属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总是把接受与自己的需要相结合的教育看作是自己的权利。学校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使其在集体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都能接受教师的个别指导和帮助,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不允许对任何一个学生采取部弃的态度。
综合性
素质教育强调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均衡、综合发展。素质教育关注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要求使其都能得到充分提高。全面发展绝不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是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过程中同时发展学生的优势领域和特长,使其产生成就体验,以个性特长的发展促进全面发展。
主体性
素质教育确立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学生是独立的学习主体,不是言听计从的工具,不是盲目地直接接受教育的容器。引导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务。
长效性
素质教育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和支持学生
可持续发展开展教育。
基础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它要为学生的继续学习、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终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育,强调进行德行、理性和适应性的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为学生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各种相关职业的流动做好准备。
差异性
素质教育正视人的差异性,是尊重个性并促其良好发展的教育。人的多种潜能存在优势领域,并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将学生该做的同学生想做的脱离开来,让学生先做该做的,然后再做想做的,而应将学生该做的同学生想做的结合起来。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共性教育的同时,必须承认差异,区别对待每个学生,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高度发展人的潜能优势领域和创造才能。
内容与范围
一般来说,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与教育。其具体内容范围结构见表1。
影响
对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在大范围内被演变成为以考试内容为教育内容,以考试成功为教育目的,以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使学校教育背离了教育应有的意义与实质,成为一种被异化的“教育”。而素质教育正是针对“应试教育”的现实与问题而形成的新型教育体系,它的公正性,全面性,独特性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真实意义与功能。实施素质教育,可使中小学教育摆脱“应试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压抑和误导,使广大青少年能够生动活动地全面身心得到解放地健康成长。高等教育贯彻素质教育,使每个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建构合理的素质结构,摆脱大学学习的“
功利主义”倾向,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所以,素质教育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影响了整个教育发展的方向,使学校教育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素质教育也是直接用于解决“应试体制”或“单纯升学教育”问题的教育理念,例如,“双减”政策所针对的减轻作业负担和培训负担源于对素质教育的追求。截至2018年,教育部相继出台文件,统一组织编写了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和发展,各地方和学校也在不断改革探索,如
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提倡的项目制学习、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1+X”课程、重庆
重庆谢家湾学校的“小梅花课程”、STEAM课程等。
对学校的影响
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培养的重要战略实施内容,也是面向未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目标。开展素质教育不仅仅只是对学校教育本身的素质要求,更是对当今社会新时代全体学生的客观要求。要把握好教育的“
互联网+”“
人工智慧+”契机,充分利用
信息技术、
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心理学、
神经科学等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促进教育理念更新,支撑教育资源链接,要不断加大教育现代化投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的功能化、智能化水平,创造条件在更多学校建成诸如高水平学科探究实验室、学科设计创新实验室、艺术专用教室、综合实践中心等集
信息资源与专业实施为一体的创新实践基地与智慧孵化基地。
对学生的影响
素质教育更加注重“
五育”并举,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以往的教育实践对
美育和劳动教育提得少,做得也少,导致人才培养出现偏差,留下缺憾。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高水平差异发展。随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基本保障了适龄儿童“人人有学上”的机会和权利。素质教育更加注重科技赋能,有助于增强学生内生驱动力,提高学生认知效率,推动教育科学管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除此以外,开展素质教育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道德素质、
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抵抗来自社会、家庭、工作等 各方面压力的能力,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又有助于学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进而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新课改后,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参与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始百花齐放。除了杜郎口中学的
自主学习模式外,
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江苏东庐中学基于“讲学稿”的教学合一模式、
睢县育才学校“六步教学”模式等,都是为响应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涌现出的典型教学模式。
对家庭的影响
素质教育强调对每个学生的挖掘才智教育,强调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和发展鼓励每个学生个性的充分显示和发挥。这就使
家庭教育避免走入以分数考察一切,以考上大学作为所有学生的唯一出路的误区,出现“万人争过独木桥”的局面。作为家长可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挖掘其闪光的一面,注重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引发孩子的独特兴趣和特长,使其成为一个“充满灵性的可发展的人”。
实施路径
政府层面
实施素质教育,政府是主导。各级政府应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对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行政部门不应用升学率对学校进行排名和奖惩,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宽松条件。
社会层面
社会评价和用人机制对教育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应该倡导正确的人才观,改变单纯追求学历和文凭的趋势,树立人才素质和实际能力至上的观念。需要积极创造“身份无高低、职业无贵贱”的社会氛围,消除行业歧视,缩小收入差距,使人们不再仅仅通过考取学历或从事高薪职业来获取社会尊重。同时,需要努力消除社会浮躁和功利的氛围对教育的冲击,让教育回归培养人才的初衷。比如,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通过网络参与、服务基层、深入社区等具体实践了解社会,如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
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到边远山区
支教,到村委会、居委会实习锻炼等多种形式,培育学生团结、守信、助人和见义勇为的优秀品格,掌握社会参与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社会参与能力。使他们学到学校、课堂、书本之外的公民素质教育,增强社会工作能力和责任感。
学校层面
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是关键。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承担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责任。各级各类学校都应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倡导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要真正以提高学生素质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校园工作的始终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关怀每个学生的进步,并为其发展提供适宜的教育。
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它是教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学生讲授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其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自我为课堂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因此,为了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效果,教师需要通过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合理优化课堂教学。
坚持以学生为本
教师在开展教学前需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要做好课堂中与学生的沟通工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进而发挥其主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诉求观能动性。其次,教师要了解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及自身在综合素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教师教学内容完善自身不足。最后,由于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因而在坚持以生为本优化课堂教学时,教师就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更多启发,通过认识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做好实践教学工作
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更加重视社会人员的动手实践能力,因而在落实素质教育时,教师就需要基于相关理论内容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相关教师需要掌握自身在开展素质教育教学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通过学习更多的素质教育理论知识,找出自身在后期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其次,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意识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并结合学生所需实践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实践方式。主要有课内实践方式、校园实践方式及社会实践方式。课内实践是指让学生通过做游戏、讨论及开展相关表演的形式,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实际参与的前提下,学会应用相关知识;校园内实践主要是指文艺表演、学生社团等;社会实践是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公众活动、对社会情况进行了解及开展相关社会调查,使其拥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可以在校内宣传板中展示出最近校园中发生的好人好事,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校园中找到自己的榜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道德水平。除此以外,学校充分利用学生党团社团等有效载体,有效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在校园宣传板中展示出道德知识、法律知识、文化知识,并为学生提供提出意见的空间。让学生不仅可以全面规范自身言行,将相关知识运用于自身学习、生活中,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为学校建设、教师教学提供可以参考有价值的信息,起到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家庭层面
实施素质教育,家庭是基石,父母是孩子的首席导师。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站。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带着期待孩子成为杰出人才的心态,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学习高难度的数学题,考取各种证书,上各种培训班,倒成为了应试教育的推动力。实际上,这种行为扭曲了教育的原则,许多家长或许并不自知,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子女的健康成长和个人才能培养视为最为重要,不要盲目地过度培养,甚至将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孩子。应该与学校合作,妥善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避免家长的过度压力,使家庭成为第二个战场。
推行阻碍
升学率降低
素质教育在具体实施中,不少人因为没有清晰认识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基础关系而导致实践偏差。教育工作者积极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广大家长仍然坚持认为让孩子考出好成绩而顺利升学才是硬道理。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推行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可一旦出现“学生成绩下降”“学校升学率下降”等问题时便难以收场。《文摘周报》曾报道,南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发扬学生个性,但是南京的高考升学率一直位于江苏省的末端,遭受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的质疑和强烈反对,以至于南京市不得不在2004年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来,外界压力使得素质教育的种子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收获应试教育的硕果。
关注度低,形式化现象泛滥
近年来,媒体对于素质教育的报道已属凤毛麟角,素质教育的关注度之低让其在面对充斥在各大版面和媒体广告的“应试教育化身”(形式各样的
培训机构)时显得空前乏力,导致素质教育的推行流于形式。因为素质教育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因此,面对来自上级开展素质教育的行政命令时,一些急功近利的教育工作者应付了事,比如重视一些与升学没有直接联系的科目,开设音乐课,不再占用体育课;开设各种社团,但社团组织没有固定的成员,没有定期活动,仅作为应付上级检查所用;举办体育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科学文化节等各种“节”,但学生参与度低。
追求升学率,陷入“恶循环”
当前,提高升学率仍然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因为升学率已然是评价一所学校的最重要指标。各大中学已经陷入“一旦没有升学率,就没有好口碑,从而没有好生源,进而又会影响升 学率”的恶性循环。学校的领导、老师已经被这样一个怪圈紧紧束缚,心无余力。调查显示,63.2%的校长认为,只有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他们才会抓住全面贯彻执行 教育方针、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
相关政策
全面推进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做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中。”
2002年11月,召的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工作报告中指出:竖定教育革新思想,推进教育改革水平,不断优化国民教育架构体系,科学的配置中国教育力量,提升我国的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发展水平,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量的合格的劳动民众、大规模的技术人员以及大量的高精尖创新技术人才。
2006年6月全国人大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标志着素质教育幵始步入依法推进的轨道,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意志的体现。
2010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专列一条,明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成为统领未来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工作主题。
深化改革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指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2021年7月24日,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下发,再次以中国战略的高度—中央层面、前所未有的精准—作业与校外培训,打出了一组重拳,引发了全社会的连锁反应。这背后蕴含着中国治理的逻辑转型、素质教育的回归与升华,其意义重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