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区
中国天津市的市辖区
津南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下辖区,位于天津市东南部,辖区东与塘沽区接壤,南与大港区毗邻,西与河西区西青区相连,北与东丽区海河相望。截至2023年4月,行政辖区面积388平方千米,下辖8个镇、3个街道,常住人口93万人,津南区人民政府驻地津港公路与天嘉湖路交口处。
津南区属海积及河流冲积平原,现代的津南地貌是4000年以来,在古渤海湾滩涂及水下岸坡区,经黄河、海河携带泥沙与古渤海潮汐、风浪搬运海底物质共同堆积而成的。境内地势低平,河道纵横。津南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津南区历史悠久,秦时属广阳郡;汉时属勃海郡章武郡东平舒县隋唐津南区属瀛州、沧州鲁城县;宋代津南区属沧州清池县清代津南区属天津县;1949年10月,津南区属河北省天津专署;1953年5月15日,建立津南郊区;1955年6月17日,津南郊区改称南郊区;1992年3月6日,南郊区改称津南区。
津南区是天津市的四个环城区之一,天津市承接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和滨海新区产业功能的重要地区,联接“津城”和“滨城”的生态节点、创新节点和发展节点。津南区素有天津“金三角”之称,是小站稻的发源地,被评为“中国小站稻米之乡”,截至2017年末,农业已形成以“一优三特”为主导的农业生产结构;同时,境内拥有环保、基建关联产品、交通运输工具、金属制品、机电制品、服装、食品、化工等支柱行业;此外,第三产业网点多,领域广,门类齐全,发展了科技、信息、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和超市、连锁店等新型业态。2021年,津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603.11亿元,三次产业比为0.84:42.77:56.39。
津南区素有“福地”之称,是北方妈祖文化600年的传承地,也是中国近代陆军的发祥地以及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的故乡。津南区历史文化悠久,截至2022年12月,境内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29处;境内拥有妈祖祭典(葛沽宝会)、林氏剪纸、孔氏八极拳、“陈(小花玉兰)派”评剧、津派面塑等几十项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津南区的葛沽镇是历史上华北地区的“八大古镇”之一。此外,津南区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21年8月,境内有A级旅游景区4家,乡村旅游特色村2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家,特色旅游企业3家。
名称由来
津南,指地处天津市城区南侧而得名。在清朝至1948年解放前隶属于天津县,1953年5月天津县并入天津市,将原一、六、七区合建津南郊区,1955年5月,改名南郊区。1992年3月,天津市南郊区改名津南区。
历史沿革
先秦
6000年前,渤海发生大规模海侵,淹没今津南区境。3600~3200年前,境内建明——巨葛庄——八里台——南义心庄一带为渤海海岸线,并形成贝壳堤。2600~2000年前,境内东泥沽——邓岑子——杨岑子——东大站——新开路一带为渤海海岸线,并形成贝壳堤。据考古发现,战国时巨葛庄一带已成为居民点十分密集的地区,东泥沽、邓岑子一带也出现零星居民点。先民从事渔耕、制盐、制陶业。区境时属齐、燕两国相争之地。齐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庄王的请求,出兵北伐山戎。事成后,燕庄王礼送他返齐,在将到今沧州市的时候,才发现出了国境。按照当时诸侯相送不出境的礼制,齐桓公便把燕庄王所到之处割让给燕国,时津南区属燕国。
秦汉至南北朝
秦时,津南区属广阳郡。汉灭秦,其后置渤海郡。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至东晋,津南区属勃海郡章武郡东平舒县,辖今区境在内的海河以南地。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行盐铁官营,朝廷派盐官大农部丞驻渤海郡,辖区境。刘奭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因渤海泛滥,海水大溢天津平原,境内遭受严重灾害。南北朝·北魏时期,津南区属沧州浮阳郡行唐县
隋唐至宋元
隋唐时,津南区属瀛州、沧州鲁城县。隋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为了军事的需要,隋炀帝下诏开挖永济渠,即大运河。大运河分为七段,其中今天津至临清段称南运河。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朝廷为防御北方契丹、奚等游牧部族的袭扰,将大批军需由南方运往渔阳(今蓟县),境内东泥沽一带成为停泊漕船、屯储军用物资的港湾。
北宋时期,隶属沧州市。属河北路(后称高阳关路)沧州清池县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境内设泥沽寨、双港寨、三女镇寨和鲛脐港铺,抵御辽军入侵。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宋朝廷制置河北省沿边屯田使何承矩发诸州镇兵1.8万人,兴修农田水利。自边昊淀(今安新县境域)至泥沽“屈曲九百余里”“兴堰六百里,置斗门,引淀水灌溉”,“种稻以足食”。金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属河北东路清州靖海县。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属中书省河间路清州靖海县。
明清
明时,津南区属河间府静海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咸水沽镇一带属静海县,葛沽镇、小站一带属沧州市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咸水沽、葛沽、小站分别从静海区、沧州划归天津县。明朝庆隆三年(公元1569年)辽总督戚继光,练兵戍边,防御日本人侵中国。设“督司”,负责南起山东杨家沟,经今小站地区,北至芦台的防务。是年,丰财、芦台盐场灶丁逃亡过半,明朝廷命三叉沽场并入丰财场。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5月20日英、法舰队闯入海河,炮轰大沽炮台。守台将士英勇还击,游击沙元春、都司陈毅阵亡,大沽炮台失守。5月7日,四国军舰溯海河而上,占据天津城,5月28日清廷派大学士瓜尔佳·桂良、史部尚书花沙纳赴津议和。6月13日、18日、26日、27日,桂良等分别与俄、美、英、法公使在海光寺签订《天津条约》。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10月24日,天津市被辟为通商口岸。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7月14日,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城。
中华民国
1944年5月,冀中军区九分区武工队在队长周继发、政委潘云峰率领下进入津南。10月,津南工委组织石闸、李家圈等几十个村庄的农民,在津南支队和分区武工队掩护下抢割香用、藤井、大安3个农场的稻穗,日本侵略军损失数万斤军粮。12月,周继发率领分区武工队,烧毁日本侵略军储存在小站粮库的军粮近千万斤。
1945年5月,抗日武装建立津南县,下设5个区,津南区地处第三区,隶属冀中行政公署第九专署。9月,建立津沽县,下设6个区,地处三、四、五、六区。同年,五、六区与三,四区合并,建立三、四联合区,隶属关系未变。1946年1月,津沽县与津南县合并,称津南县,下设9个区,地处八、九区,隶属关系未变。9月,津南县从冀中区划归渤海区,属渤海行署第一专署。1948年8月,津南县从渤海区划归冀中区,属冀中行署第八专署。12月,撤销津南县建立天津县,咸水沽为县治,下设3个市、5个区,地处咸水沽、葛沽、小站市和二、三,四区,隶属关系未变。1949年8月,撤销3个市,改为3个镇,与区合并。地处二、三、四区,隶属关系未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津南区属河北省天津专署。1950年7月,天津县改设7个区,地处一,六、七区,隶属关系未变。1952年4月,天津县划归天津市。1953年5月15日,建立津南郊区,隶属天津市。1955年6月17日,津南郊区改称南郊区。1958年9月13日,撤销南郊区,并入河西区。1962年2月1日,南郊区与河西区分置。1992年3月6日,南郊区改称津南区,隶属关系未变。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津南区位于天津市东南部,海河下游南岸。位于东经117°14'32"至117°33'10",北纬38°50'02"至39°04'32"之间。辖区东与塘沽区接壤,南与大港区毗邻,西与河西区、西青区相连,北与东丽区隔海河相望。津南区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26千米,辖区总面积达388平方千米。
气候
津南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津南区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气温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少雪。津南区年平均气温为11.9℃,夏季(6、7、8月)气温最高,各月气温均在23℃以上;冬季(12、1、2月)气温最低,各月气温均在一1.8℃以下。津南区全年平均降水量为556.4毫米,全区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的71.34%。津南区全年平均日照时间数为2659.3小时。
地质
构造
根据石油与地质部门钻探调查发现,分布在区内的断裂带有两组,一组是北北东向断裂带;另一组是北西西向断裂带。北北东向断裂带主要有:沧东断裂、小营盘断裂、马房断裂、自塘口东断裂、白塘口断裂等,受其控制形成了板桥凹陷、小韩庄凸起、自塘口凹陷等次一级的构造单元。北西西向断裂带主要有海河断裂。海河断裂西起郭黄庄,向东经白塘口北部、赵北庄,东泥沽,盘沽,至塘沽区东沽。沧东断裂为沧县隆起与黄骅拗陷的界线,南起大港区的增福台断裂,经万家码头东部、双闸,北与海河断裂相接。小营盘断裂南起增福台断裂,经万家码头、北闸口镇、茶棚、盘沽,北与海河断裂相接。马房断裂南起西青区小金庄,经八里台镇咸水沽镇,北与海河断裂相接。白塘口断裂南起西青区鸭淀水库北部,经南里八口,至李楼,北与海河断裂相接。
地层
据地质探测资料,津南区境内地下分布着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的地层。元古界地层主要分布在境内双林农场及葛沽镇西北海河沿线;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主要分布在咸水沽镇、南洋镇、双桥河乡、双闸镇和北闸口乡等地区;中生界的侏罗系和白垩系主要分布在双林农场、双港镇辛庄乡、八里台镇、小站镇等乡镇;新生界的第三系和第四系主要分布在全区各个乡镇。
地形地貌
津南区境地近渤海湾,地面高程除马厂减河、洪泥河等河大堤高于5米之外,均在5米以下,绝大部分地区为3~4米,地面起伏很小,从西向东,从南至北微微倾斜,是中国少见的地势低平地。津南区境内为华北冲积平原一部分,主要地貌类型有广袤的平地、浅碟形注地、贝壳堤、古河道、微高地等。津南区境内地貌主要是有两条贝壳堤,南北延伸,平行排列。一条北起辛庄镇建明村到八里台镇巨葛庄村止,宽35米左右,厚2米上下。另一条北起双桥河镇西泥沽村,经邓岑子、新开路,横穿津南与大港区贝壳堤相连,最宽处70~80米,一般为1.5米左右。贝壳堤由海生贝类动物的遗骸贝壳及其碎屑所组成,厚2~3米,层理分明,是津南区地貌的一大特色。
水文水利
水文
地表水
津南区地处海河流域下游,自然河道与人工河道纵横交织,河网稠密。其中市管河道有海河、大沽排水河、双巨排污河;区管河道有马厂减河、卫津河、洪泥河、南白排河、幸福河、月牙河、双桥河、跃进河、咸排河、石柱子河、四丈河、十米河、八米河、双白引河。
位于区境北部,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河流,由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等5大支流从南、西、北3个方面汇集天津市,构成世界最典型的扇型水系。海河干流从市中心区的金钢桥附近至塘沽区大沽口,河长74千米,流域面积2066平方千米,河床宽100~300米左右,水深一般为3~5米,渲泄能力1250立方米/秒。
位于区境中部,1959年开挖,西起南开区咸阳路污水泵站,经西青区,津南区,东至塘沽区大沽口入海。大沽排水河总长72千米,河上口宽38~48米,底宽15~20米。境内西起八里台镇巨葛庄扬水站,经南洋镇,北闸口乡,咸水沽镇,双桥河乡,至葛沽镇西关村东出境,全长19.4千米。
位于区境西北部,1959年挖成,原名先锋排污河,1980年改道并以起迄点首字更今名。北起双林农场双林扬水站,南至八里台镇巨葛庄扬水站入大沽排水河。河长12.5千米,河上口宽13.6~26米,底宽5~10米。
地下水
津南区地下水年平均侧向补给量838.52万立方米,侧向排泄量183.55万立方米,纯补给量654.97万立方米。静储量8724万立方米,年可开采量1360万立方米。1970年以后,由于境外来水量逐渐减少,因此为满足全区农业、工业、生活需要,地下水开采量逐渐增加,历年平均开采量4130万立方米。超量开采地下水,使有些地方已经形成地下水位下降漏斗。
水利
截至1995年,津南区有水闸323座,倒虹吸渡槽涵洞550座。1997年后,修建津南水库等中小型水库。至2004年,全区建成小型水库44座,新建配套涵闸62座。2010年,津南区有二级河道16条,沿海河泵站7座。
津南水库
津南水库(后更名天嘉湖)为中型平原型水库,面积约7.82平方千米,水面面积7.06平方千米,最大库容2966.27万立方米,最高水位6.5米,最小库容1280万立方米,死水水位3米,死水库容214万立方米,水深4~8米。水库区西北侧有设计流量为24立方米每秒的中型泵站1座,安装流量为4立方米每秒的水泵6台,配置35千伏变电站1座。围堤周边有供水、泄水及节制闸8座,总流量为82立方米每秒。1998—2006年,蓄水9175万立方米,为库区周边供水3694.6万立方米。2000年,市政府报国务院批准,配合引黄济津工程南水北调为天津市送水,保证输送黄河的水质。2001年1月,区政府批复同意建立天嘉湖旅游度假区,将津南水库及周边地区定名为“天津天嘉湖生态风景区""。2007年1月,进行津南水库改造工程。是年10月,成为星罐五洲建设项目之一。
土壤
津南全区土壤可分为潮土、水稻土沼泽土、盐土4个土类。潮土类主要分布在境内北部海河右岸的双港、辛庄、南洋、咸水沽、双桥河、葛沽等乡镇。全区水稻土面积达5万余亩,广泛分布于全区各乡镇。其中水稻土面积大于1万亩的有辛庄乡、八里台镇;水稻土面积5000~1万亩的有双港镇、南洋镇、北闸口乡;水稻土面积1000~5000亩的有咸水沽镇小站镇。津南区内现在保留下来的沼泽土,主要分布在八里台镇巨葛庄、大韩庄及团洼村一带,其他乡镇为零星沼泽土地块。区内现在真正的盐土分布面积不太大,主要分布在八里台镇西部地区和双闸镇西小站一带。其他为零散分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津南区耕地6914.81公顷。其中,水田2473.96公顷,占35.78%;水浇地4440.85公顷,占64.22%;耕地主要分布在八里台镇、小站镇、葛沽镇3个镇,占全区耕地的68.85%。园地485.09公顷。其中,果园484.88公顷,占99.96%,园地主要分布在八里台镇、葛沽镇等5个镇。林地2482.77公顷。其中,乔木林地82.22公顷,占3.31%;其他林地2400.55公顷,占96.69%。林地主要分布在八里台镇、北闸口镇等4个镇,占全区林地的50.84%。草地658.49公顷。均为其他草地,无天然牧草地和人工牧草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八里台镇小站镇2个镇,占全区草地的59.12%。湿地0.58公顷。均为内陆滩涂,全部分布在咸水沽镇、双桥河镇2个镇。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738.01公顷。其中,城市用地9015.55公顷,占48.11%;建制镇用地5579.42公顷,占29.78%;村庄用地3842.82公顷,占20.51%;采矿用地0.13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300.09公顷,占1.6%。交通运输用地1690.84公顷。其中,铁路用地74.75公顷,占4.42%;轨道交通用地114.37公顷,占6.76%;公路用地1186.41公顷,占70.17%;农村道路312.16公顷,占18.46%;港口码头用地3.13公顷,占0.19%;管道运输用地0.0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660.93公顷。其中,河流水面925.84公顷,占12.09%;水库水面235.58公顷,占3.08%;坑塘水面3852.63公顷,占50.28%;沟渠2152.15公顷,占28.09%;水工建筑用地494.73公顷,占6.46%。水域主要分布在八里台镇小站镇2个镇,占全区水域的60.89%。
水资源
津南区境北靠海河,南有马厂减河,历史上水源丰足,区内河渠纵横交织,洼淀坑塘星罗棋布,是有名的北国鱼米之乡。区境因处在海积冲积平原上,地下水补给与赋存条件较差,浅层地下水矿化度高,为咸水,深层地下水储量也不算丰富。全区地下水静储量为8724万立方米,允许开采量为1360万立方米。截至2010年,全区多年平均大气降水量为556毫米,按50%保证率计算,径流深为140.5毫米,产水量为5800万立方米;按75%保证率计算,径流深为84.9毫米,产水量为2700万立方米。全区水利工程实际蓄水能力为530万立方米,由于蒸发,渗漏等损失,实际用于灌溉的水量只有400万立方米左右。2021年津南区压减地下水开采量25万立方米;关停机井454眼,全年地下水开采量同比下降70%,由于地下水超采导致的地面沉降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矿产资源
截至2010年,据天津地矿局及大港油田钻探资料,津南区境内地下蕴藏着地下热水矿、石油天然气矿、煤和煤成气矿。境内地热资源丰富,分布面积广,尚未开发利用。石油部门勘探发现,南起小站镇,北至咸水沽镇,西起八里台镇,东至葛沽镇的范围内,埋藏着含油气岩层,蕴藏有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地质钻探资料表明,区内中新生代地层下面,分布着古生代石炭一二迭纪含煤,煤成气的煤系地层。分布海河以南,西泥沽一西右营一线以西,团洼—双港一线以东,向西南延伸至西青区静海区、大港区交界地区,煤和煤成气矿属于天津市西南部地区深埋煤田的一部分。含煤层厚5~42米,平均厚21米左右。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截至2010年,津南区哺乳类动物有14种,即豹猫、狗獾、狐狸、野兔、黄珈、刺猬、缀鼠、大仓鼠、中华断鼠、棕色田鼠、小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躺蝠。爬行纲有8种,即黄脊游蛇、棕锦蛇、虎斑游蛇、华北蛇、麻蜥、黄石龙子、北滑蜥、华北壁虎。鸟类有大喜鹊、灰喜鹊、大杜鹊、啄木鸟、交嘴雀、蓝歌鸣等70种。2019年至2021年,津南区内还发现黄胸鹀、红胁绣眼、蓝喉歌鸲、东方白鹳、白琵鹭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
植物
津南区野生灌木与半灌木植物主要有野酸枣、小叶鼠李、大红柳罗布麻地梢瓜白刺、枸杞、紫穗槐杜梨草甸植物有白茅狗尾草虎尾草、娃娃花、茼蒿等82种。稻田植物有水蓼两栖蓼、回回蒜、狐尾藻、聚草、珍珠菜属通泉草眼子采科等31种。盐生植物有盐地碱蓬棵、盐角草大叶补血草、獐毛草、中亚滨藜、二色补血草、碱茅西伯利亚地区葱、马绊草。水生植物常见有芦苇、香蒲水葱、蔗草、菵草、狐尾藻、苦菜、马来眼子菜、茨藻菜、角果藻金鱼藻黑藻、草、三棱草、学荠。2007年11月津南区发现野大豆、金鱼藻、格柳、枸杞、水烛荆三棱6种国家级农业野生保护植物。
自然保护区
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津南区段)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贝壳堤、牡蛎礁构成的珍稀古海岸遗迹和湿地自然环境及其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此外,津南区是自然保护区第二道贝壳堤过境点,北起东丽区白沙岭,向南经津南区邓岑子、板桥农场三分场至大港区上古林一带,距今1500至2600年。津南区贝壳堤的发展反映了一个具有粉沙底质、水清而成,以波浪潮汐作用为主的有利于贝类生长的海湾环境。
自然灾害
津南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风灾、雹灾、虫灾。2007年8月26日凌晨,津南区普降大到暴雨,个别地区出现大暴雨,全区平均降雨86.5毫米,最大降雨量为127毫米,出现在双月泵站地区;最小降雨量为28.6毫米,出现在津南水库地区。全区累计积水面积达到2108.07公顷,此次强降雨过程造成双港、辛庄、咸水洁、双桥河镇、葛洁、小站等6个镇的农田严重积水。此次降雨也造成咸水沽镇葛沽镇区部分街道短时积水,最大积水深度约60~80厘米。1996年,津南区遭受35年来罕见特大干旱。冬、春、夏三季少雨连旱。7月,入汛后仍无有效降雨,二级河道水质咸化。受灾面积达到1666.67公顷。1997年7月上旬,高温低湿天气持续一周以上,是天津市55年来所罕见的。严重的“卡脖旱”使小站、双闸等部分地块早田作物遭受严重损失。严重干旱造成7559.6公顷农作物受灾,6704.4公顷成灾。1997年6月19日12时50分至13时,西小站、潘家洼、传字营、中义辛庄等村降雹。最大雹径I0毫米。降雹范围东西长4千米,南北宽1千米,致使玉米、高粱倒伏,叶片成条,西瓜破裂。双闸乡3个村受灾176公顷。北闸口村、传字营村受灾86.67公顷。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1月,津南区下辖3个街道8个镇,建制村151个。市政府驻地于天津市津南区津港公路与天嘉湖路交口处。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津南区常住人口928066人。0~14岁占常住人口13.49%,15~59岁占常住人口70.61%,60岁及以上占常住人口15.90%,65岁及以上占常住人口10.28%,男性人口占52.86%,女性人口占47.14%。截至2020年末,2020年全区常住总人口928066人,是天津市环城四区中总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同时,津南区户籍城镇化率达到83.41%,城镇化率在天津市环城四区中的排名从2015年的最后一名跃升至2020年的第二名,步入城镇化的成熟阶段。2022年,全区常住人口92.43万人,户籍人口57.30万人。全区出生人口共4092人,其中一孩出生2450人,二孩出生1391人,三孩出生242人,四孩及以上出生9人。
民族
截至2010年,津南区共有41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为579839人,占总人口的97.77%,40个少数民族的人口为13224人,占总人口的2.23%。少数民族人口中,回族人口6709人,是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50.73%,主要分布在葛沽镇、小沽镇和咸水沽镇。其次是朝鲜族满族,分别占14.76%和14.1%。
语言
津南方言呈现三种地域性差别体系,一种是双港等靠近天津市市区的地区,方言类似天津市区;一种是海河中下游的方言体系如咸水沽、葛沽等地区,又被称为海下话;一种是以小站镇为中心的方言体系,类似于大港话、沧州话。三种方言中,第二种方言分布最广,是区内影响最大的方言,方音分四个声调调类,阴平调半高略降(调值43),去声中降(调值31),与静海县城话很相似,在全国汉语方言分区上属冀鲁官话区保唐片定霸小片。咸水沽镇处在该区境中心地带,长期以来是津南区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故咸水沽镇话是全区方言的代表。
宗教信仰
截至2010年,津南区主要的宗教信仰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明朝万历年间,佛教传入津南;清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侵入中原地区,外国天主教、基督教等传教士相继到中国传教。四大教教徒共1.3万人,其中佛教居士有4000余人,主要分布在葛沽、小站、咸水站、双港和辛庄等镇;伊斯兰教信众有7000余人,主要分布在葛沽镇、小站镇和咸水沽镇;天主教信众700余人,教徒310余人,主要分布在北闸口镇和小站镇;基督教信徒有200余人,主要分布在咸水沽镇。佛教的主要活动场所有华盛寺;伊斯兰教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小站清真寺、咸水沽清真寺;天主教的活动场所主要是北闸口天主教堂;基督教的聚会活动地点主要在津沽大街。
经济
综述
津南区是天津市的四个环城区之一,天津市承接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和滨海新区产业功能的重要地区,联接“津城”和“滨城”的生态节点、创新节点和发展节点。津南区素有天津“金三角”之称,是小站稻的发源地,被评为“中国小站稻米之乡”,截至2017年末,农业已形成以“一优三特”为主导的农业生产结构;同时,境内拥有环保、基建关联产品、交通运输工具、金属制品、机电制品、服装、食品、化工等支柱行业;此外,第三产业网点多,领域广,门类齐全,发展了科技、信息、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和超市、连锁店等新型业态。
“十三五”期间,境内引进创新创业企业700余家,建成华录未来科技园BE数创空间、鸿远电器电管医生平台,落户万豪、喜来登等一批高档酒店,1958大厦工业楼宇改酒店项目投入运营,新城吾悦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咸水沽镇老三街等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不断发展,华为物联网创新中心挂牌投产,建成5g基站1417个,海尔产业园入选国家级5G应用场景,智慧津南项目9个子项投入运行。此外,2022年,境内新增北京方向落地项目23个(不含房地产项目),总投资101.13亿元,北京方向新设机构60家,中国黄金集团国家电投等央企子公司落户津南,荣程集团、华海清科被认定为天津市重点企业。津南区会展经济快速发展,2022年成功举办2022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观展人数12.6万人次,销售汽车9000余辆,成交金额22亿元。2022年,津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3.23亿元,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下降7.4%。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1.2%;第二产业比上年下降6.1%;第三产业比上年下降8.4%。三次产业比为0.88:42.54:56.58。2022年,津南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64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8831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64.4%;经营净收入3545元;财产净收入5112元;转移净收入7276元。
第一产业
截至2017年末,津南区农业已形成以“一优三特”(优质小站稻、特色蔬菜、特色畜禽、特色水产品)为主导的农业生产结构,拥有“日思牌”小站稻、“神农”牌蔬菜种子、“宏程”牌蔬菜种子等农业名牌产品。2020年,天津津南小站稻种植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10月,小站稻入选首批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跨入了国家级农业品牌行列。截至2022年末,津南区有龙头企业19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9家,区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合作社4个,含市级示范合作社2个,示范家庭农场4个。截至2023年3月,津南区持续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津南区加快建设小站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新建高标准农田2400亩,并启动“小站稻2号”研发选育。同时,津南区还拥有葛沽萝卜、南义葡萄、宏程牌芹菜等“土特产”产业的发展,并打造了农业产业龙头和“津农精品”生产展示基地。
2022年全年津南区农业总产值9.1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31亿元,畜牧业产值0.39亿元,渔业产值2.27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14亿元。
第二产业
津南区的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截至2021年末,拥有工业企业2100多家,已形成机械、化工、轻工、纺织、建材、服装、铸造、金属制品,电子仪表、环保设备等20多个工业门类。其中,截至2017年,津南区已形成以环保、基建关联产品、交通运输工具、金属制品、机电制品、服装、食品、化工等支柱行业,境内有市、区级企业集团37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30多家,力字牌阀门、东仪牌仪表、宝成牌锅炉、凤鸣牌锅炉、甘泉牌电泵、港田牌摩托、启明牌螺杆钻具等7个产品获市级名牌产品称号。“十三五”期间,境内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态势不断加深,华为物联网创新中心挂牌投产,建成5g基站1417个,海尔产业园入选国家级5G应用场景,智慧津南项目9个子项投入运行,十二英寸化学机械抛光设备等11个产品被认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材料产业园加快建设,荣程集团全连轧带钢生产线竣工投产。
截至2022年末,津南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0余家,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1家,完成中小企业创新转型1111家。精心运营海棠众创大街等一批优质载体,引进天下秀等创新创业企业700余家。2022年津南区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企业达到157家,海尔互联工厂成为天津市首个全球“灯塔工厂”,华海清科年产100台化学机械抛光机项目竣工投产。2020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687.6亿元,截至2022年,津南区工业总体平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11.4%,营业利润比上年下降23.2%。
第三产业
津南区第三产业网点多,领域广,门类齐全。1998年末全区拥有三产企业1.65万个,从业人员4.7万人,全年创造增加值16.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8%。何庄子蔬菜批发市场是全国十大蔬菜批发市场之一。呈三足鼎立的咸水沽镇葛沽镇、小站三镇的集贸市场按“三三制”合理分配时间,成为个体流动商贩的经营载体,形成了群众稳定的消费习惯,市场交易极为火爆。2017年以来,三产不断发展,成为津南区的主导产业,境内发展了科技、信息、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和超市、连锁店等新型业态。“十三五”期间,境内引进了安博国际仓储物流园、锦联新经济梦工厂等高端项目,实际利用外省市投资1184.9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1亿美元。
2022年,津南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6.1%,住宿餐饮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1.1%。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477.4亿元。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完成1280.1亿元。全年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11.6亿元。其中,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5.3亿元。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1%。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5559.6万元。
经济功能区
津南经济开发区
津南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7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复建立,由东、西两部分区域构成,总面积12.24平方千米。开发区东区坐落于双桥河镇,面积10.04平方千米,西区坐落于双港镇,面积2.2平方千米。开发区经过多年建设,形成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装备生物产业等主导产业,截至2023年4月,共有企业3626家,其中实体企业264家,楼宇企业3362家,区内从业人数36280人。开发区内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3家,雏鹰企业37家,瞪羚企业2家,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5个,专利2980项,2021年完成税收10.56亿元。该开发区在2021年天津市13家市级开发区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一,其中25项指标处于市级开发区领先水平。
重要企业
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荣程集团位于天津市津南区,截至2023年5月,公司形成了钢铁能源、经贸服务、数字科技、新能科技、文化健康五大产业布局。截至2022年末,全集团资产总额366亿元,员工人数万余人,累计实现利税273亿元,社会贡献总额372亿元,直接社会公益事业投入近10亿元,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91位、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第51位,获“全国文明单位”“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全国厂务公开先进企业”“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先进民营企业”“全国绿色工厂”等多项荣誉称号。
社会
教育事业
“十三五”时期,津南区新建校项目24项,其中,新建3所中学、4所小学,新增17所公办幼儿园(含分园)和普惠民办幼儿园15所。幼儿教育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底,全区学前教育学位超过20000个。同时,境内与天津市实验中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天津科技大学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联盟,与南开大学签订协议,建立津南区青少年“四史”教育研学基地。截至2021年末,全区普通中学18所,小学33所,中等专业学校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74所。截至2022年末,全区小学专任教师2598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681人。截至2023年8月,津南区义务教育小学、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共54所,同时津南区还开办多所高等院校。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TianjinUniversity),简称天大,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截至2022年12月,天津大学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项;国家级一流课程45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0个;全国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个。入选国家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单位、首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首批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高校,获第八届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
医疗事业
“十三五”时期,津南区累计新增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90人,境内津南医院、中医医院搬迁开诊,咸水沽镇卫生院、双闸卫生院迁入新址,双桥河镇卫生院、八里台镇卫生院完成改扩建,双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诊,建成一体化村卫生室53家。同时,与天津大学合作共建津南医院,完成公立医疗机构智慧门诊建设,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互联互通,家庭医生服务有效签约20万人。此外,2020年以来,津南区被全国爱卫办命名为国家卫生区,境内咸水沽镇、双港镇辛庄镇北闸口镇、双桥河镇、八里台镇6个镇获得国家卫生镇命名,117个村被命名为市级卫生村,创建比例分别达到75%和77%。截至2022年末,津南全区有卫生机构302个(含三级医院),床位4542张,卫生技术人员8127人,其中执业医师2952人,执业助理医师170人,注册护士3569人,拥有社区卫生服务站17个,民营医院19个,村级卫生室54个。
天津市津南医院
天津市津南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津南区医疗业务的指导中心、天津市120急救定点医院、天津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服务范围辐射至周边大港、东丽区西青区。医院前身为“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医院”,始建于1956年,2019年7月4日更名为“天津市津南医院”,津南医院新院于2016年动工,2019年12月底完成工程验收,于2020年7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新院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开设病床530张,手术室10间。
天津市海河医院
天津市海河医院是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的一家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现代化医院之一。截至2023年9月,医院占地面积203亩,建筑面积69249平方米,建筑床位810张,开放床位610张;拥有天津市“十三五”临床重点学科(专科)1个、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1个;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66人;卫生技术人员806余人,高级职称143人;博、硕士研究生209人;享受政府特贴4人;天津市海河医学学者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天津市津门医学英才1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天津市企业科技特派员1人。
体育事业
“十三五”以来,津南区全面推进各镇街、社区的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着力构建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津南全区现建有343个健身园、1个多功能运动场、1个笼式足球场,共有体育场地1048个,面积为269.159万平方米,共投入财政资金及社会资本23.503亿元,“15分钟健身圈”初步形成。津南区每年都举办不少于30项的健身活动,既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也有武术文化节、广场舞、空竹展演、围棋亲子大赛等群众基础性好、参与广的传统健身活动。津南区在2017年第21届“红双喜.东方资源.创新杯”全国少儿乒乓球赛中,共获得金牌1块,2块银牌,2块铜牌,10个第五名。津南区体校薛恩杰教练被评为全国优秀教练员。在2018年天津市第十四届运动会上,津南区体育代表团参加了35个项目的比赛,共夺得55枚金牌。2022年11月14日,在天津市第十五届运动会“津兰博缘杯”乒乓球比赛(青少年组)单项比赛中,津南区王梓宇获得青年乙组男子单打季军;津南区李尚岩获得少年乙组男子单打冠军。
截至2021年末,津南区境内专职教练员15人,其中田径教练员5人。截至2022年末,全区新建10个社区体育园、31个健身园,配建体育设施共计535件。组织开展2022年“天津市喜迎二十大·健步向未来·津城行‘中国银行杯’2022年天津市民健步大会”启动仪式、“2022年中国·保定国际空竹艺术节天津分会场暨津南区空竹交流邀请赛”等全民健身活动共计21项。
天津海河教育园体育中心体育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足球比赛在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体育场举行,该场于2012年落成,位于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体育环路5号,占地46000平方米,距全运村约20千米,承办过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东亚运动会足球比赛等重要赛事。比赛场地长170米,宽120米;观众座席29360个;主席台座位120个;大屏幕1块。附属设施包括:运动员休息室、裁判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测站、贵宾室、新闻发布厅等,具备IT网络和电视转播条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0年末,津南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区、街镇、村居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津南区辖区范围内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类企业1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余家,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产业链比较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截至2021年末,津南区境内拥有电影院7家,文化站11个,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村)31个,新华书店2个,图书馆1个。2022年,津南区新建基层服务点5个,图书流动服务点1个,图书加工与配送共计2.4万册。文化活动深入基层,举办第十八届文化艺术节等文体活动226场,开展“文化公益大讲堂”和“沽上讲堂”活动135场次,受众人群达到192.2万余人次。
津南区文化馆
津南区文化馆面积3671.10平方米,平凡画院面积412平方米。共有19个活动室,分别为编辑部、多功能室、书画室、舞蹈排练室、电子阅览室、综合培训室、器乐排练室、戏曲活动室等。文化馆共有10支馆办团队,每年组织各项演出活动150余场;举办展览20余场;在馆内进行免费培训400余场,并且邀请市级专家来馆进行名家讲座。津南文化馆还设有数字文化馆,包括运动吧、VR骑行,3D私人影院、蛋壳椅、虚拟演播厅、点唱、360环屏投影、智慧魔法墙等,将更好地满足市民对数字文化的需求。
津南区图书馆
2001年6月9日,在原址上新建的津南区图书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向社会开放,新馆占地按面积2525.15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15万册,内设9个部室,实行全年无闭馆日。实现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管理(ILAS),建立馆内局域网31个,健全包括文献采、编、流、检索4个子系统,电子阅览室微机50台。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二、四次科学评估活动中,津南图书馆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
科技事业
“十三五”期间,津南区有效发明专利1697件,万人发明专利数18.8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8家,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66家、“雏鹰”企业281家、“瞪羚”企业46家,完成中小企业创新转型企业1095家。自2021年5月,津南区共引进注册企业111家,初步形成以智能科技和互联网科技为主,新材料和会展服务为辅的产业结构雏形,境内通过建设高校院所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积极搭建具有地区特色的“政产学研用”高新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先后建立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津南研究院,与中科院半导体所组建中科智能产业研究院。截至2021年11月,区内各研究院累计注册企业380余家,实现销售收入5.69亿元。截至2022年末,津南区境内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701家,“雏鹰”企业评价入库319家,”瞪羚”企业评价入库40家,通过天津市科技领军(培育)企业认定企业7家,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88家。专利授权5816件,其中发明专利942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2914件。2023年4月,津南区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天津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社会保障
2016年至2020年,津南区累计新增就业11.15万人,帮扶创业1.48万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98亿元,累计帮助30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发放各类优抚资金1.6亿元;及时救助生活困难群众,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4.9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加2亿元。同时,境内完成消费扶贫6.2亿元,协助落地产业项目36个,深入开展“微心愿”“脑瘫儿康复”等特色活动。18个困难村结对帮扶工作全面完成。2022年,全区新增就业20888人,帮扶创业4402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723人,帮助68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全区共举办105场招聘活动,参会企业2180家,提供就业岗位23790个。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在268个村(居)成立社会救助工作站,发放低保、特困、残疾人等专项救助资金1.1亿元。自2019年以来,津南区累计发动5502名党员联系3431户困难群众,开展走访10万余次,解决问题5550个,提供资金、物资价值达1000余万元。2023年,民政部印发《关于表彰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津南区民政局被评为“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此外,在养老服务方面,“十三五”期间,津南区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津南区日间照料中心达到58家,每千人养老床位数达到40张,建成社区老人家食堂95家,未整合村老年人每月生活补贴达到375元。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5年的17.42%提升到2020年的26.89%,被全国爱卫办命名为国家卫生区。
人居环境
自2018年,津南区栽植乔灌木312万余株、地被70余万平方米,新增植树造林面积6.4万亩,占全市新增植树造林面积的1/3。建成绿屏咸水沽镇湾、辛庄湾、双桥河湾、葛沽湾、小站湾、八里湾等重要生态节点。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25%,蓝绿空间占比达到65%。
“十三五”期间,津南区提升改造咸水沽镇南华里、葛沽镇金龙里等6个旧楼区,共计130.4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89.27万平方米,走在天津市前列。新建社区居委会52个,建成鲁能泰山7号院、金地艺城悦府等一批高档商品房小区,创建市级美丽社区33个,创建市级精品美丽社区2个。津南区撤销取缔工业园区20个。整治“散乱污”企业2299家。津南区还集中治理燃煤锅炉353台。完成城市及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2.9万户。完成河道清淤治理23.91千米、绿化45.8千米。强化入河排污口治理,排查入河道口门82个,支流口49处。全区20条二级以上河道、630条沟渠和533个坑塘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同时,津南区取缔露天临时市场18个,新建改造菜市场33个,建成公共厕所79座,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天津市文明城区,并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433户,打造西官房、前进等样板村,荣获“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此外,“十三五”期间,境内新增造林绿化面积5.7万亩,新建林间路17.8千米,建成绿屏·辛庄湾、绿屏·咸水沽湾、绿屏·双桥河湾等大型景观节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39%。截至2020年末,全区绿化总面积达1763.1公顷。2020年PM2.5平均浓度49微克/立方米,比“十三五”初下降22.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66.7%,全市综合排名第7位;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2020年大沽排水河水质明显改善,水体污染综合指数较2017年下降了近48.9%,地表水劣V类水体全部消除。
交通
综述
津南区大部分区域坐落在中心城市外环线以外区域,由于地处中心城市与塘沽(海河南岸地区)、大港区之间,各种交通形式的走廊在本区域内分布密集,尤其以天津市港南疆港区进出中心城市及对外辐射通道,天津中心城区至大港及河北省山东省东北部地区通道,东北地区华东地区通道均从本域内通过。津南区主要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其中公路运输占主导地位。2009年,境内蓟港铁路扩能改造,铁路穿津南区内咸水沽镇而过;截至2022年,津南区公路“八横五纵”主骨架路网逐渐清晰,津港高速、宁静高速、丹拉高速、津晋高速公路纵横全区,把津南与外界紧密连接,天津大道、津沽公路、津港公路等主干路网密集,津南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等周边区域的距离缩小,实现了从交通末端向交通枢纽的跨越;截至2023年3月,津南区距滨海国际机场12千米,距天津港南疆码头25千米,距天津港22千米。此外,“十三五”期间,境内轨道交通和公路交通建设不断加强,地铁1号线延长线已开通至东沽路站,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加快建设,完成对津沽公路、津港公路等干线公路和白万公路、盛塘公路等区县级公路部分路段提升维修,以及乡村公路改造工程,同时,开通调整公交路线44条。
公路
“十三五”期间,津南区完成对津沽公路、津港公路、津歧公路、二八公路、葛万公路、汉港公路等干线公路部分路段维修;完成白万公路、盛塘公路等区县级公路部分路段提升维修;完成传盛路改建工程、东小路、裕盛路延长线改造工程,北马路延长线,正营路新建工程;完成绿色生态屏障内海河沿线游览路新建、改建道路;完成八里台镇小黄庄村路、北闸口镇前进村、月桥村等困难村道路硬化工程项目。此外,截至2020年末,境内国展大道等多个国家会展一期基础配套设施项目投入使用,盛展路等二期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加快实施,鑫怡路、微山南路、津晋高速公路北辅道等干线道路打通节点。
截至2021年末,津南区公路总里程达到430千米,全路网总密度为111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国道32千米,省道181千米,县道39千米,乡道73千米,村道105千米;按技术等级分:高速70公路,一级公路78千米,二级公路129千米,三级公路46千米,四级107千米,三级及以上公路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75%。津南区路网现状可以总结为“八横四纵”,路网初步呈现网格形态。截至2022年,津南区公路“八横五纵”主骨架路网逐渐清晰,津港高速、宁静高速、丹拉高速、津晋高速公路纵横全区,把津南与外界紧密连接,天津大道、津沽公路、津港公路等主干路网密集,津南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等周边区域的距离缩小。
铁路
截至2022年,津南区内只有南北向的蓟港铁路及津南荣程钢铁公司铁路专用线,车站只有咸水沽镇车站。自2008年起,蓟港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启动,起自既有天津铁路枢纽北环线胡张庄站,修建上下行联络线与既有蓟港铁路连接至新建民生村站;增建二线沿既有线经东丽区、津南区至咸水沽站;然后沿马场碱河北侧新建双线终至塘沽东大沽站外。工程总建设长度60.5千米,投资24.6亿元,全线计划于2009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
航运
海河从津南区北侧通过,截至2021年末,津南区的水运能力极低。
公共交通
“十三五”期间,境内加大了轨道交通和公路交通建设的力度,地铁1号线延长线已开通至东沽路站,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也加快建设。同时,开通调整公交路线44条,运行里程增加至172451千米,日运送乘客超过120000人;新建改造鑫怡路、建国大街、海河故道人行桥等一批道路桥梁,改建交通信号灯132处,停车泊位达到2万余个。
截至2022年末,津南区群众年日出行量约370万人次,公共交通承担约100万人次。区内公共交通出行形成以咸水沽镇为中心的放射状走廊,最主要走廊是咸水沽-海河教育园-双辛片区即津南主城内部东西向走廊。截至2022年末,津南区共有公交线路83条,其中过境线路10条,对外线路46条,内部线路27条;公交中途站点500米半径覆盖接近90%人口和就业岗位,覆盖率较高;内部常规公交出行量占居民总出行量的比例7.7%;区内共有公交场站21处,其中按规划建成公交场站11处,临时公交场站10处。
“十三五”期间,津南区轨道交通1号线延长线建成通车,新增双林、李楼、梨双北路、洪泥河东、高庄子、上郭庄、国家会展中心、国瑞路、东沽路、咸水沽镇北、双桥河镇站,通车至东沽路站;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至咸水沽站,开工建设水道、双港、景荷道、景荔道、天津大学、海河教育园、和慧南路、咸水沽西站。
人文
综述
津南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北方妈祖文化600年的传承地,是当代红学家周汝昌、版画家李平凡、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银达子、韩俊卿等文化名人的故乡,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也曾在此地待过。截至2022年12月,津南区有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个,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8个。境内葛沽镇连续多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7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民俗文化特色小镇。2018年,小站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稻耕文化特色小镇。此外,津南市还拥有地方特色的美食、特产和民俗文化。
文物古迹
津南区历史文化悠久,截至2020年末,境内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29处。
辛庄慈云寺
始建于明代崇祯二年的辛庄慈云寺,由李姓八祖李国祯、李国祥、李国三兄弟于高庄子村西修建,当初被视为家庙。慈云寺保留了明代的梁架结构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近代建筑风格特点。慈云寺壁画在风格上是非常典型的明代画风,为民间落墨淡彩画法,从艺术角度来看笔法非常精练,苍劲有力,壁画中人物的服饰也具有明显的明朝服饰特点,为寺庙始建之初作品。寺内多以行善、放生场景、降龙伏虎等作为绘画内容题材。
津东书院旧址
津东书院是天津市八大书院之一,同治十二年(公元1874年),葛沽镇乡绅苏善恒(初审优贡、安徽试用知县)、赵延弼、郭延沛等人倡议、筹措,经直隶总督北洋政府通商事务大臣李鸿章批准后,在葛沽建立津东书院。书院分大门、二门、讲堂、山长书屋、书斋及藏书馆等,而且各有楹联和匾额,并有书院规章。
周公祠
周公祠坐落于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建于1890年,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占地8800平方米。周公祠为小站稻拓植人周盛传家祠,共3大殿,分别是中殿、东殿和西殿。历史上,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和七月二十八日,小站地区群众于小站稻下种和收割前在周公祠内举行庙会,开锣演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末,津南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项目1个,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8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8个。截至2022年末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人。
妈祖祭典(葛沽宝辇会)
葛沽宝辇会始于明代永乐年间,是北方大型的妈祖祭祀活动,也是葛沽镇特有的文化遗存表现形式,被誉为妈祖文化的活载体、活化石。2014年,妈祖祭典“葛沽宝辇会”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葛沽宝辇会一般是在每年的正月初六至正月十六间举行,尤其是正月十六这天规模最大,又称“接驾日”,只有当天能看到“跑辇”。这天,葛沽多姿多彩的“宝辇”及各类花会队伍,灯火辉煌,鼓乐齐鸣,轮番表演。
林氏剪纸
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唐五代剪纸,是最早的剪纸作品,也是林氏剪纸的雏形。林氏剪纸不但继承了前朝剪纸的淳朴美观、纤细工巧,还独具丰富的创作题材和浓郁的地方风情,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内蕴。“林氏剪纸”风格与其他剪纸不同,既有单色剪纸,也有多彩套色剪纸和立体剪纸。在传承传统纹样和技艺的同时,又融入许多新生活的题材,使古老的剪纸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
孔氏八极拳  
2018年,“孔氏八极拳”列入津南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八极拳内外兼修,是全国十大优秀拳种之一。“孔氏八极拳”是以小站拐子沟孔祥和拳师姓氏命名的一种八极拳术。孔姓八极拳的训练课目有八极小架、八极拳、八极对练、六大开、飞虎、劈挂、四门刀、梅花刀、连环剑、八仙剑、六合枪、春秋枪、十三节等。
习俗
津南区的习俗除了与中国大多数地方一样的节日习俗之外,还拥有具有地方特色的海下文武高跷。
海下文武高跷
古时候当地村民辛苦耕作之余,喜以高跷表演形式自娱自乐。周而复始的表演在受到当地漕运文化、码头文化、盐业文化影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唱腔和约定俗成的表演程式。海下文武高跷传承至今,已发展了几十支团队,遍及津南地区。每逢节假日,尤其是春节期间,有踩街表演。
饮食
津南区的美食有耳朵眼炸糕、十香斋麻花、烹煎大虾、煎饼馃子等。
耳朵眼炸糕
2009年,经过百年传承的耳朵眼炸糕传统制作技艺被评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92年,刘万春与外甥张魁元,在天津北大关东侧买下一处小门脸房,开办刘记炸糕铺。由于炸糕铺坐落在耳朵眼胡同口,人们便把刘记炸糕诙谐地称为“耳朵眼炸糕”。炸糕以优质糯米和赤豆为原料经过制面、做馅、成坯、炸制等过程。成品为规整的扁球形,脆壳色如黄金、面肉洁白如玉,豆馅绵甜适口,在制面环节研发出沥水、发酵等工艺;同时采取一系列独特做法,如在炸制环节用文火、旺火两次炸制。
十香斋麻花
十香斋麻花为天津市特色小吃,是天津十香斋名优食品总店的专营品种。制作此麻花的面团用鸡蛋、奶粉和制,故又称蛋奶麻花。成品油香、蛋香、奶香、麻仁香融为一体,口感香、甜、酥、脆,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是天津著名的早点。煎饼果子制作前先用油擦刷上薄薄一层,然后浇上一勺淡黄色的面糊,接着抄起推子,转一个圈,一张好的煎饼薄如纸,圆如月,再推几勺绿豆糊,就能闻到煎饼的香气。放上油条果篦儿裹上之后,刷两下调料,抹上甜面酱腐乳,然后再刷一道辣酱,然后一翻一折,煎饼就成了棉被状,最后装袋完成制作,全过程不超过两分钟。
特产
津南区的主要特产有小站稻天津市猕猴桃、葛沽萝卜、天津木雕等。
小站稻
小站稻,天津市津南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小站稻米粒饱满,均匀一致,半透明,无异常色泽和气味,长宽比≤2.2。米饭富有光泽,具有“香、黏、弹、筋、甜”的特点,冷饭不回生。2019年11月15日,小站稻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小站稻”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葛沽萝卜
葛沽萝卜,呈青绿色,脆甜多汁,皮薄肉厚,耐贮藏而不糠心,是天津市津南区著名的优势地域品牌。葛沽萝卜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淀粉酶含量很高,肉质致密,微辣,人称"水果萝卜"。葛沽萝卜所含热量极少,纤维素较多。
天津木雕
天津有三家较大的木雕作坊—房家、云家、赵家。因房家作坊擅刻狮子,云家作坊以刻凤出名,故有“房狮云凤”之誉,又有“东房西赵”之称。后来,房家作坊的房广元改进了木雕工具,用条锯代替了独条锯,并吸取了南方木雕玲珑剔透的长处,融南北木雕技艺于一炉,确立了天津市木雕的地方风格。光绪年间,房氏作坊的朱星联吸收了中国花鸟画的构图方法。杨柳青镇西河闸附近的原天津干部疗养院中的木雕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特色小镇
津南区葛沽镇是华北历史上天津市的“八大古镇”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的文化。葛沽镇连续多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7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民俗文化特色小镇。2018年,小站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稻耕文化特色小镇。
葛沽镇
葛沽镇建镇800余年,明永乐年间,葛沽镇居民就以船业为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海运、河运在此交汇,是天津市地区著名的水旱码头及贸易货物集散地。葛沽镇位于天津市东南部海河下游工业区内,总面积44平方千米,交通便利。葛沽镇还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也是天津市唯一一个“民俗文化”和“精密智造”“双名片”特色小镇,拥有千年历史的文化。
小站稻耕文化特色小镇
小站稻耕文化特色小镇是一个“因兵而兴,因米而名”的百年古镇。它北依津门,南临大海,中国第一支近代化陆军就诞生于小站,先后走出了袁世凯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5位民国大总统、9位总理和30位督军,被后人称为“北洋军阀的摇篮”。小站从百年前中国第一个近代军事训练基地,发展成为环渤海地区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0年末,小站镇形成了由小站练兵园、海世界米立方、小站古街、稻作展览馆、钻石公园、周公祠等构成的稻耕文化特色小镇,蓝光水果侠·稻梦空间主题乐园目前正在建设当中。其中,小镇中的小站练兵园景区包括了讲武堂、新建陆军督练处、行营买卖街和风貌建筑景观区,占地约400亩。展品包含中国古代冷兵器、近代火器,以及不同时期军队服装。
风景名胜
综述
天津市津南区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21年,津南区有A级景区4家,乡村旅游特色村2家(前进村、西小站村),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家(天津市安全用电培训基地),特色旅游企业3家(宝成博物苑、小站稻作文化展览馆、观照轩)。
重要景区
天山海世界米立方
天山海世界米立方具有成熟的园区运营模式,完善的配套设施,景区暑期旺季日均接待游客5000-10000人,水乐园有人工造浪、漂流河、滑道群、温泉SPA、海战区、儿童戏水池、海盗船、各式植物景观等休闲娱乐项目,是集休闲健身、旅游度假、特色餐饮于一体的水上娱乐场所。
小站练兵园
小站练兵园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地处小站镇中心地带,毗邻唐津高速、津晋高速、葛万公路、津港快速路、津歧路、津港路,交通便利。小站练兵园是历史上小站练兵时期的“新军”讲武堂所在地。占地约400亩,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是天津市“近代中国看天津”的重点项目之一。小站练兵园以小站练兵史实为基础,以北洋历史和天津近代文化、小站稻文化为脉络,以历史展示和声、光、影、电等高科技情趣体验为互动性的核心功能,兼具教育、休闲、购物、会议功能于一体的故事主题型历史文化旅游区。
时代记忆馆
时代记忆纪念馆是荣程集团在天津市津南区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下,投资修建的公益性文化产业项目,旨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革命历程的追忆,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17年,评定为国家级AAA级景区,并推出一系列弘扬传统礼乐文明的国学相关活动,截至2022年末,馆内开展时代记忆举办开笔礼、成人礼及相关弘扬传统文化活动约200余场,覆盖20000多个家庭,60000余人,辐射天津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教育机构等单位组织,已成为天津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津南区情介绍.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1
津南区概况.天津档案方志网.2023-09-01
2022年经济公报.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11
统计公报_天津市统计局.天津市统计局.2023-09-01
津南区2021年鉴.津南区人民政府官网.2023-09-12
2022 年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4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基本信息.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1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9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区级机关.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1
津南概况.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11
原来,津南是这样一座城.青聚津南.2023-09-07
来源:天津市津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7
天津市国家级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天津市广播电视局 天津市文物局.2023-09-07
津南区.中国地名信息库.2023-09-01
天津地名的语言学解读.南开大学新闻网.2023-09-11
【运河变迁】贯穿静海的南运河. 天津市档案方志.2023-09-01
天津市历史沿革.天津政务网.2023-08-21
历史沿革.天津档案方志网.2023-09-05
2019年津南区政府工作报告.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3
图集 | 什么是天津?.澎湃新闻.2023-09-04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9-05
伊斯兰教.中国政府网.2023-09-05
天主教.中国政府网.2023-09-05
基督教.中国政府网.2023-09-05
2023年津南区政府工作报告.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22
2018年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6
2019年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6
2021年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6
2022年津南区政府工作报告.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5
来源:天津市津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29
津南经济开发区简介.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5
集团简介.荣程集团官网.2023-09-12
津南区义务教育学校名录.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21
天津职业大学2023年普通高职招生章程.天津职业大学招生网.2023-09-21
天大校区.天津大学.2023-09-06
学校简介.天津开放大学.2023-09-06
学校简介.南开大学.2023-09-21
学校简介.天津大学.2023-09-06
医院简介.天津市津南医院.2023-09-06
天津市海河医院介绍.天津市海河医院.2023-09-06
机构详情页面.津南区文化馆.2023-09-06
津南区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6
天津市津南区.中国县域.2023-09-07
津南区公交专项规划(2022-2035年)的政策解读.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7
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天津市广播电视局 天津市文物局.2023-09-07
津城留存400年明代风壁画?.每日新报.2023-09-07
文化公益云课堂 | “非遗津南”(十一).天津市津南区文化馆.2023-09-07
区域农产品.新农村商网.2023-09-08
最天津.天津市人民政府.2023-09-12
来源:天津市津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8
来源:天津市津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9-08
天津小站练兵园.津南宣传.2023-09-08
天津时代记忆馆官网.天津时代记忆馆.2023-09-08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先秦
秦汉至南北朝
隋唐至宋元
明清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气候
地质
构造
地层
地形地貌
水文水利
水文
地表水
地下水
水利
津南水库
土壤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植物
自然保护区
自然灾害
行政区划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民族
语言
宗教信仰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经济功能区
津南经济开发区
重要企业
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社会
教育事业
天津大学
医疗事业
天津市津南医院
天津市海河医院
体育事业
天津海河教育园体育中心体育场
文化事业
津南区文化馆
津南区图书馆
科技事业
社会保障
人居环境
交通
综述
公路
铁路
航运
公共交通
人文
综述
文物古迹
辛庄慈云寺
津东书院旧址
周公祠
非物质文化遗产
妈祖祭典(葛沽宝辇会)
林氏剪纸
孔氏八极拳  
习俗
海下文武高跷
饮食
耳朵眼炸糕
十香斋麻花
煎饼果子
特产
小站稻
葛沽萝卜
天津木雕
特色小镇
葛沽镇
小站稻耕文化特色小镇
风景名胜
综述
重要景区
天山海世界米立方
小站练兵园
时代记忆馆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