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县,中华人民共和国
河北省石家庄市下辖县,地处河北省西南部、省会石家庄北部,介于东经114°10’一114°41’,北纬38°21’—38°43’之间。辖区总面积966平方千米,辖15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截止2023年6月,县内户籍人口46万。县政府驻行唐县玉城西大街7号。
行唐属太行浅山区,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群山耸列,中部丘陵起伏,南部平原坦荡,形成三类梯形地貌。沙河、磁河、
郜河、曲河四条主要河流贯穿全境。行唐县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温度为14.7℃,年平均降水量为450毫米。早在
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行唐县所处地区聚居,劳动生息。公元前291年置南行唐邑。秦置南行唐县,
北魏去“南”字为行唐县。1914年,行唐县属保定道,在1928年废道后,属
河北省统辖。1949年后,行唐县属河北省
定县专区,在1954年撤销定县专区后,改属
石家庄市专区。1993年6月,行唐县为石家庄市辖县。
行唐县是河北省粮油重点生产基地之一。农业以“两红一白”(红枣、红薯、牛奶)为主,外加种植红薯、谷子、棉花、烤烟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此外,乳业产业集群、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高端包装产业集群四大产业集群是行唐县第二产业的支柱产业。2021年,行唐县生产总值达到13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3.6:17.2:49.1。
行唐县主打农业休闲+旅游的旅游战略,境内建有4家行唐县休闲农业园区。其中,行唐县多利庄园现代农业园区和行唐县城寨有机山庄被评为国家级四星休闲农业园。此外,境内还有
升仙桥、
城隍庙、琉璃庙、文庙大成殿等历史古迹景点。
名称
公元前3000-2000年间,时任“帝”(即部落联盟长)的
帝挚不行善政,所以被各部落长罢免,而唐尧则凭借在任部落长时的贤明人品和显著业绩而被推举为“帝”,成为当时的全国最高领导人。那时,“帝”的都城在
临汾市(现山西临汾)。所以尧帝赴任时,需要从其治所(现
定州市唐城村)一路向南。当时他经过并驻于行唐。于是,行唐这块地方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名称“南行唐邑”,其义即“唐尧南行经过的地方”。此后,南行唐邑又数次更改名称,有过南行唐、行唐、章武、永昌、恒阳等县名。从明代开始为行唐县,自此便不再改变。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在以部落制和部落联盟制为政体的父系氏族社会中,以所处时代、地理位置来推断,行唐一带应处于陶唐部落辖管之下。到公元前约22~21世纪,尧帝的治所在现在的
定州市唐城村一带,距行唐百里之遥,所以,当时行唐一带应处于陶唐部落的中心地带。
公元前2357年,尧帝去
平阳公主赴任时,经过并驻跸于行唐,于是便有文字记载的名称“南行唐邑”。
周代创建以后,天下被分为九州,而南行唐邑划归九州之一的
太原市管辖。
春秋时期,一些逐步内迁的边远少数民族建国,由少数民族白狄中的一支鲜虞人建立了一个较大的国家“鲜虞国”,南行唐邑即归鲜虞国。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
晋国消灭了鲜虞国,南行唐邑便纳入了晋国治理之下。
后来,晋国因内乱而瓦解,分为赵、魏、韩三个新的诸侯国。而北方少数民族也乘机南迁,在各内地诸侯国势力不及之地建国自治。其中,再度兴起的白狄人占据河北中西部,建立了“中山国”。南行唐邑就在中山国的统治之下。公元前296年,
赵国发兵消灭了中山国,南行唐邑遂成为赵国属地。
秦汉至隋唐
秦皇灭六国后,南行唐邑便归为秦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分封制”改为“郡县制”,河北中南部一带设立了
巨鹿郡,南行唐邑即归巨鹿郡管辖;同时,改邑为县,南行唐邑也随之改为“南行唐县”。
西汉建立后,对
秦朝的行政区划做了调整,在
河北省中西部一带设置了
恒山郡(大致为现
石家庄市所辖地带)。在西、东两汉,南行唐一直为恒山郡(有时称常山郡)辖县。
三国鼎立时期,南行唐邑归属
曹丕建立的魏国。
北魏后期(公元486年),南行唐县的“南”字被去掉,改称为“行唐县”。公元490年,行唐提格,设置了“唐郡”,辖
灵寿县、
曲阳县、行唐三县。公元497年,唐郡废除,此后复归常山郡所辖。
进入
唐朝以后,行唐开始不断更换名称。首先是
武则天称帝后,由于行唐县名与唐朝国号有同字,行唐县名改为“章武”。武则天寿终正寝后,
李显继位,立即取消“
章武”而再复“行唐”县名。时至中唐,经历了“
安史之乱”的唐王朝深感
恒山郡一代军事地位至关重要,因此,行唐设置了“泜州”,下辖灵寿、曲阳、行唐三县。到公元774年,泜州被撤销,行唐又纳入恒山郡管辖范围。
五代十国期间,政权几经更迭,该县也多番更名。
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由“行唐”再度改称“章武。仅过16年,随着新政权“
后唐”的建立,恢复“行唐”县名。后晋
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将行唐县名改为“
永昌”。直到
东汉政权,才改回“行唐”。
宋元至明清
宋朝建立后,将地方行政体制由郡、县改为路、府、州、县,因此,原
恒山郡改为真定府,行唐便成为真定府辖县。
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由于行唐当时处于防辽前沿,因此在行唐的西北部地区设置了 “北寨”,直接隶属由真定府改制的镇州管辖。
北宋后期,女真人建立的
金朝挥师南下,直取北宋
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残存的
南宋政权逃往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行唐自此成为金国属地,归金国划定的
河北西路真定府所辖。
元朝建立后,元朝政权忌讳“行唐”这个汉文化意味极深的县名,便改“行唐”为“恒阳”,归元朝的中书省保定路所辖。
明代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
朱棣夺得皇位,迁都北京。为加强对京城周边地区的控制,废除了北京附近原有的地方政权管理关系,设置了
北直隶行政区,直接归京师管辖。京南一带设置了
保定市、真定等府,行唐恢复原有县名,划归真定府管辖。
清代统一全国之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沿袭明代设置,划为省、府、县三级,
河北省地带仍归京城直辖,称“直隶省”,行唐属直隶省真定府所辖。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后,简化地方建制设置,原来的府、州、厅一律改称为县,在省与县之间设置了“道”一级行政机构。河北境域共设置了4个道,行唐划为直隶省范阳道辖县。1914年,范阳道改称保定道,行唐为保定道辖县。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撤销了省与县之间的“道”一级编制,河北各县直属省政府管理,行唐遂为省直辖县。
1937年“
七七事变”之后,
中国国民党政府携带财物望风南逃,全县陷入无政府状态。
八路军随即挺进
太行山,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政权。1937年10月,具有行政职能的全县“抗日救国总动员会”成立;次年2月,成立了由
晋察冀临时政府领导的行唐县抗日联合政府,先后划归冀西第二专区、第三专区、第五专区及
北岳区第五专区、第四专区、冀晋区第四专区等晋察冀边区下属专区领导。抗日战争胜利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行唐又先后隶属北岳区第四专区、
察哈尔省建屏专区、
河北省定县专区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行唐县民主政府”改称“行唐县人民政府”,仍归
定县专区领导。1954年定县专区撤销,行唐改归
石家庄市专区领导。
1957年,康庄、南霍营划归行唐县。次年,行唐与新乐县合并,统称新乐县,县治从两县原址迁出,另在新乐县东长寿镇建立了新县城。1962年,两县分治,重新恢复行唐县,县治迁回原址。此间,均属石家庄地区行署辖县。
1979年,行唐县被中央农业部、轻工业部、商业部定为全国第一批
奶山羊生产基地县。
1993年6月,撤销石家庄地区,地、市合并为石家庄市,行唐县为石家庄市辖县。
地理
位置境域
行唐县地处
河北省西南部,介于东经114°10’一114°41’,北纬38°21’—38°43’之间,东隔大沙河与保定市曲阳县相望,西与灵寿县交界,南与正定县、新乐市毗邻,北与保定市阜平县接壤。行唐县属于太行山东麓浅山区与华北平原交接地带,县境西北部为太行山浅山区,东南部为华北平原西缘。
气候
行唐县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少雪,一年当中春秋气温变化较快。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40.9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60%,5月日照总时数最多,11月最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温度为14.7℃,平均无霜期为219天,无霜期80%,年平均日照时数215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450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年内
降水极不均匀,最长连续无降水日为103天,最长连续降水日为9天。
地质
行唐县是个北西至南东间不规则矩形,老地层分布在西北部,向东南逐渐变新,丘陵边缘及以东的平原为新生界分布。境内除古生界部分地层和中生界全部地层缺失外,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等其他地层都有出露。其中,太古界和新生界地层出露分别占35%和45%。
地质构造
行唐县的古地理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中部。基底形成于太古代后期,即
阜平县群地层的沉积。在28亿年前,阜平群地层经历了强烈的地壳运动—阜平运动,这一运动使凹陷带全面褶皱回返、区域变质、
混合岩化,基底固结。运动形成了一些复
背斜、复
向斜、倒转背斜、倒转向斜及断裂构造等。
元古代早期的吕梁运动,使
地层连续褶皱回返,奠定了整个中朝准地台的结晶基底。经历阜平、
吕梁市两次大的运动,行唐县形成平行或垂直于褶皱轴线的断裂,大都与褶皱同期形成。
古生代后期至中生代,行唐没有地层沉积,但受到燕山运动的影响,块状断裂比较发育,断裂性质以高角度正
断层为主,部分断层是继承古构造线的复活。
由于燕山运动的断裂构造破坏,使行唐古生代地层呈零星出露。
新生代早期,
太行山东麓边缘小型断凹继承了
燕山运动的构造线方向,即北东向断陷沉积,边界断裂随之生长,垂直断距加大,形成了山区、平原的基本形态。
地形地貌
行唐县地处太行山东麓低山丘陵,与华北平原接壤。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西北低山,中部丘陵,东南平坦。团山—黄龙港—秦台—北城寨一线西北部为低山区,山体近东西走向,呈向东倾斜逐步平缓收敛的阶梯状态。北龙岗—赵阳关—上碑—南翟营一线西北部为丘陵区,地势平缓,海拔最高287米(苇园村南山)。北龙岗—赵阳关—上碑—南翟营一线东南部是新生界第四系
太行山山前洪积
冲积扇黄土平原。
水文水利
河流
行唐县属
海河流域
大清河水系。东靠沙河,西界磁河,境内有河、
灌河,还有流域大于30平方千米的6条河(沟):江河、黄龙港、饿公河、库儿沟、龙门沟、庙岭沟。
郜河属
沙河支流,为境内最大的河流。其源于县境西北部的西平峰山、鳌鱼山一带,向东南流经县城东折到北高里村东南汇入沙河。全长69.4千米,流域面积484.9平方千米。
沙河,古称派河,为
季节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东北的孤山脚下。流域面积4970平方千米。河道行唐段,从东安太庄东北1.8千米处入境,东南至北高里村东3千米处出境共19.3千米。
曲河,曾名海子河,属季节性河流,源于行唐北部芦家庄、普塔石一带,至贾庄乡河合村东北汇入沙河。河流全长33.3千米,流域面积152平方千米。
磁河,原名磁水。大支流五条,分别发源于
灵寿县白蛇岭、北山五岳寨、王母山北峪和东峪、行唐石坊一带、山西省五台山南山。其中源于行唐的一大支流——庙岭沟,流域面积33.9平方千米。
水利
境内拥有大中小型水库16座,总库容存量为1.6亿立方米,水面面积1.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2%。其中:
口头水库总库容10560万立方米,红领巾水库总库容3154万立方米,其他14座小型水库总库容1916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2.3亿立方米,地下水1亿立方米,地下水埋深20~25米。
土壤
行唐县全县土壤共分5个土类,9个亚类,25个土属,56个土种。
褐土类包括5个亚类,17个土属,38个土种,遍布各地。由于地下水埋藏较深,受季风性气候影响,年降水量较少,常处于半干旱淋溶状态。
草甸土包括一个亚类(草甸土亚类)、3个土属,9个土种。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河谷两侧、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是直接受地下水季节性浸润影响,在草甸植被下发育的一类半水成土壤。
潮土的形成发育在山麓平原东部大沙河岸和郜河、磁河的河漫滩区。潮土化过程还在继续进行。潮土分1个亚类,3个土属,5个土种。
沼泽土是在地势低洼,无排水出路,地面长期积水的情况下发育的一类水成土壤。主要分布在南桥、北龙岗、贾庄等乡镇沿大沙河河漫滩的低洼地区和季节性积水区。
水稻土包括一个亚类(潜育型水稻土),一个土属(壤质河流冲积物),两个土种。主要分布在北龙岗、贾庄、连家庄等乡沿大沙河西侧河滩地上。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止2019年底,行唐县有耕地72.73万亩;种植园用地10.74万亩;林地17.65万亩;草地面积13.98万亩;湿地0.26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4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4.21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03万亩。
药材资源
行唐县主要有
谷菜、黄背草、
阿尔泰紫菀、
紫荆、
知母、
远志、
紫苏、伏苓、
益母草、
野艾蒿、
牵牛、干葛、防风、
川贝母、
地黄等中草药资源。此外,行唐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是
石家庄市中药材种植大县,种植药材品种20多个,其中
丹参、防风、
桔梗、黄芪、
黄芩、白术等品种是主要种植品种。
矿产资源
行唐县矿产资源丰富,蕴有
磁铁矿、
白云石、
正长石、云母、
碳酸钙、
硅石等30多个矿种,其中硅石储量6000万吨,云母储量1200万吨,均位居全省前列。其金属类矿藏包括磁铁矿、
锰矿石、放射性矿以及金、银、铜、铅、锌等;非金属类矿藏包括
石灰岩、
白云岩、钾长石、硅石、
花岗石、
蛭石、
泥灰岩、
重晶石等。
森林资源
行唐县的林地面积达到17.65万亩。其中,乔木林地6.62万亩,占37.51%;灌木林地0.23万亩,占1.30%;其他林地10.8万亩,占61.19%。
乔木类植物有31科41属63种,以
杨属、柳树、
侧柏、枣树及苹果树等10余属近40个树种为主;用材树种主要有杨树、柳树、
刺槐、榆树、
臭椿等10余种;果树类主要树种为红枣树、苹果树、柿子树、桃树、梨树、杏树等。乔木类植物在全县各地都有分布。灌木类植物有20余种,以
酸枣树、荆条、花椒、
紫穗槐、胡枝子等为主,主要分布在口头以北山区及北龙岗、北城寨各乡。
生物多样性
植物
行唐县植物种类有上千种。以
豆科、葡科、
禾本科等10余科为主构成全县天然草地。山区主要有白草、营草、黄背草、阿尔泰紫花等中草药;丘陵有
毛地黄和
禾本科杂草,如
狼尾草、
幽狗尾草、
虎尾草等;平原有
马唐草、
画眉草、草、刺菜等杂草;河流沿岸滩地上,有
葫芦草、苣卖菜、
田旋花等;地面积水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主要有芦苇、
两栖蓼、半夏、水烛、慈菇、
水葱等。行唐县建有“河北行唐国家红枣公园”,园内有千年以上古枣树8株,500年以上的古枣树59株,百年以上的古枣园近万亩。
动物
全县境内的哺乳类动物有狼、獾、
狐属、
黄鼬、
草兔、老鼠、蝙蝠、
刺猬亚科等;鸟类有家燕、雁、乌鸦、
喜鹊、
猫头鹰、
雀鹰、
大杜鹃、
啄木鸟科、
黄雀、
黄胸鹀、
黑枕黄鹂等;鱼类有鲫鱼、
青鱼、
草鱼、鲢、
马口鱼、
黄鳝等;
昆虫纲有有
瓢虫、蚂蚁、蜂类、
凤蝶总科、
斑胸短翅蝗莺鸣、
蟋蟀科等;
爬行纲有蛇、蜥蜴、
铅山壁虎、乌龟、鳖等。根据旧志记载,行唐县境内曾有虎、獐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踪迹,但如今已经消失;狼和豹的踪迹较少,曾在山区、丘陵等区域出现过。此外,在行唐县水河沿线,常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黑鹳、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白鹭等鸟类出现。
自然灾害
行唐县境内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旱、涝、低温连阴雨、
干热风、冰雹、暴雨、大风、
霜冻等气象灾害。
因受季风影响,
降水年变率较大,季节分配不均,降水过于集中,是形成旱涝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行唐县处半山区,东南海拔75米,西北最高达960米,坡度大,植被条件差,遇大风暴雨,降水大量涌入平原和低洼地,容易使局部地区造成洪涝灾害。2015年,受持续连阴雨影响,行唐县
九口子乡、
口头镇、
上闫庄乡三个乡镇的大枣大面积腐烂、开裂、缩果,减产7成。截至9月15日9时,行唐县2.1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8.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600余万元。
降雹昼夜24小时都有发生,冰雹主要走向是从西北到东南,行唐县上连庄、上阎庄一带和杨家庄、北河一带为多雹区。1977年6月2日下午3时左右,降雹时间长达10余分钟,有的地方持续半个多小时,雹子大如枣和杏核,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8.27万亩。
行政区划
行唐县辖15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30个行政村,县政府驻行唐县玉城西大街7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1年年末,行唐全县常驻人口有376627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末,男性占总人口比重为50.54%,女性人口占比为49.4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20。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比为22.30%,15-59岁人口占比为56.05%,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1.6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5.07%。
民族
行唐历来为
汉族聚居之地,后因婚嫁、工作等原因,其他少数民族迁入。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行唐县境内的汉族人口占比达到了99.8%,此外,还包括
蒙古族、
回族、
藏族、维吾尔族、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保安族、
白族、满足、
土家族等共计29个少数民族。
语言
行唐地处
太行山东麓,方言属北方官话的晋语与冀鲁官话的中间地带的混合语,同时兼并了两种方言的特点。在声母上,较普通话多出[V]、[ŋ]、[n]三个。声调四个,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平声不分阴阳。人声在方言中仅保留一个调类,不再读古入声调。配合关系与普通话有所不同,首先是舌尖前音[ts]、[ts′]、[s]能够与撮口两呼的韵母相拼,[uei]与[t]、[t’]、[ts]相拼丢失韵头,其他配合关系与普通话一致。
宗教信仰
行唐县历史记载上曾有过教道和回教,加之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成为儒、释、道俱全的宗教体系。截止2017年,全县信教群众达10700余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2.5%,分布在15个乡镇251个村。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传入行唐时间无考,但据旧志载:“封崇寺,在北街之东,
北齐天保年间(551~556年)建,隋开皇间有崇辨大师悟公得道,受封崇禅,符初勒改今名,以封辨故也。”可见北齐天保间境内已有佛事活动。据民国17年(1948)《河北省政府统计概要》记载,当年行唐县有佛教徒68人,其中男65人,女3人。县内的寺院多数建于唐、宋、元时期,以元为盛。这期间建立了南翟营村的吉祥院、连家庄村的莲花寺、贾庄村的兴国寺、寺庄村的黄花寺、名布村的石佛寺等寺院。据
康熙十九年县志载,当时全县有寺院54座。此后,寺庙多因战争或其他原因有所损毁。香莲寺是现存寺院中唯一有佛事活动的寺庙。
基督教
基督教在鸦片战争前后传入中国,于1916年传入行唐县,并建教堂一座,由中、英、美神职人员任教,在上碑、南桥、贝村等地活动。1983年宗教活动转入正常,并于1985年在城南新建基督教堂一所。2005年教徒已发展到9430人,占全县信教群众的88%,分布在15个乡镇,有103个聚会点,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宗教群体。
天主教
天主教于清光绪年间传入行唐县,先后于上龙门、欢同、习村、上方等村修建教堂,由外县的神甫执掌传道讲经。1928年教徒发展到332人。
日寇侵占行唐后,教堂被毁。
新中国成立后,教堂逐渐修复,教徒发展到500余人,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取缔。1980年后恢复活动。天主教有欢同、上龙门、习村教堂和西瓦仁活动点。
经济
概述
行唐县是农业大县,是河北省粮油重点生产基地之一,是河北省唯一的国家农业开发县。农业以“两红一白”(红枣、红薯、牛奶)为主导产业,外加种植红薯、谷子、棉花、烤烟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第二产业形成了乳业产业集群、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高端包装产业集群等四大产业集群。
2021年,行唐县生产总值达1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7亿元,增长6.3%;
第二产业增加值22.7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64.8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3.6:17.2:49.1。全县人均生产总值 35254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3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906元。
第一产业
2020年,全县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66.59亿元,比上年增长9.29%,其中农业产值26.76亿元,增长4.64%,畜牧业产值31.96亿元,增长10.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04亿元,增长13.9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42.6亿元,比上年增长8.2%。
行唐县产业优势明显,以“两红一白”(红枣、红薯、牛奶)为支柱产业。行唐红枣栽植面积70万亩,年产优质大枣12万吨,被评为“中国行唐大枣之乡”“中国优质大枣产业基地”。行唐县
日产汽车公司鲜奶500吨,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生态奶源基地,也是中国牛奶生产强县。
全县共有耕地53.9万亩,适宜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红薯、谷子、棉花、
烤烟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境内山场盛产
苹果、梨、杏、大枣等干鲜果品。全县大牲畜存栏8万头,
奶牛存栏7.5万头,猪存栏13.5万头,家禽存栏31万只,肉类总产1.84万吨,蛋类总产1.5万吨,奶类总产23万吨,是
蒙牛乳业、明旺等大型乳业集团的奶源基地。2022年,行唐县新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市级示范合作社19家、家庭农场1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9家,发展中药材、红薯等特色农业6.3万亩,3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第二产业
2020年,行唐县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 15.1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3.1亿元,完成增加值9.37亿元,实现利润2.88亿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86222万元,完成增加值21820万元。
行唐县已形成乳业产业集群、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高端包装产业集群等四大产业集群。其中,乳业是行唐县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已形成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农牧机械、饲草饲料、包装等全产业链条。
2022年,新型建材产业完成总投资38.5亿元的玉晶玻璃“一窑两线”技改后,可实现产能4800吨、产值30亿元。包装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方面,上半年总产值分别达到4.1亿元、2.37亿元,增速10.4%、9.2%。全县完成工业投资65.7亿元,新增“专精特新”企业7家,获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6家。
截止2023年,行唐县有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名优产品9个,
君乐宝乳业集团婴幼儿奶粉喜获“
全国质量奖提名奖”,中电
生物质发电工程获评“全国百个城镇清洁供热示范项目”,鹏海制药、台西井酒业被评为“全市百家优秀民营企业”,木源泵业被市政府认定为“效益型企业”,炫坤
耐火砖成功进军欧洲市场、被省工信厅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欧仕
门业国外转板上市进展顺利,农艺种业实现挂牌上市立项。
第三产业
2022年,行唐县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96.8亿元、104.4亿元,分别增长11.7%、23.1%;新增省级休闲农业园区4家,旅游业综合收入3100万元。
2020年末,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83亿元,增长4%。全县限额以上贸易企业7家,其中批发业1家,零售业4家,住宿业1家,餐饮业1家。限额以上实现零售额为4144万元,增长6.24%。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68亿元,下降2.7%。批发零售实现增加值 6.24亿元,同比增长 7.8%,住宿餐饮实现增加值 5766万元,同比下降18.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 3106万美元,同比增长3.6倍。交通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4.22亿元,同比增长0.3%。全年完成邮政业务量6157.6万元,比上年下降1.9%。
行唐经济开发区
行唐经济开发区在2011年被评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7.98平方千米,批复产业为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生物医药。开发区中的南区毗邻
京昆高速公路行唐南出入口,以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健康产业为主导产业;北区主导产业为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原食品工业园区重点发展轻工食品产业。2019年,行唐经济开发区在154家省级开发区中综合排名第37位,2020-2021年连续两年在55家农业类省级开发区中位列B等次。
社会事业
教育
2020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8所,在校生77894人。普通中学14所,
中等职业学校1所,小学63所(不含196个教学点),全县幼儿园95所(其中独立幼儿园26所),特教学校1所,完全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年末教师6004人。其中:普通中学教师1957人,小学教师2971人。
卫生健康
2020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06个,床位数1859张。医院、卫生院28个(含10个
民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649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1085人。农村有卫生室的村数321个,占总村数的97.2%,乡村医生559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48‰,婴儿死亡率1.87‰,产妇住院分娩比例100%,传染病发病率2.81‰。
科技
2020年,全县事业单位管理人才586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057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45人。2022年7月,行唐县出台了科技支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加快拨付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创新平台等补助奖励资金,激励科技企业开展研发;并搭建常态化科技政策宣讲服务平台。
文化事业
2020年,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
公共图书馆1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7.97%,有线电视用户10273户。
行唐县文化馆在2020年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被评为一级文化馆。文化馆主要负责普及艺术知识、培养各类文艺人才、组织筹划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群众文艺创作、群众文化理论研究和对外民间交流等工作。
行唐县图书馆馆藏图书达7万余册,年订阅杂志报刊40余种。馆内设借阅室、少儿阅览室、自习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学雷锋服务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等区域。
体育
2022年,全县新建球类运动场地33个,更新
健身设施94处,举办文体活动155场次,首届线上“千人大比舞”登陆
河北广播电视台。2023年,行唐县举办全民健身大会“龍印杯”篮球赛。该赛事是河北省首届全民健身大会预选赛,也是行唐县最大规模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
环保
2022年,行唐县有8家企业环保绩效等级“升A晋B”,全年优良天数244天、优良率66.9%,重污染天气6天、同比减少13天;完成营造林5.4万亩;黑臭水体、入河非法排污口动态清零,2个市级水质考核断面全年达标;河道生态补水1.2亿立方,实施“旱作雨养”项目1万亩。
社会保障
2020年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6842人,收缴养老保险金2782万元,76730人领取养老保险金,支付10460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657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775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842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62720人。参加
失业保险的人数14192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4人。参加
工伤保险的人数26940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1491人。
2020年,按照农村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年末农村贫困村有0个,人口0人。全年发放城镇低保金314.1万元,为0.78万人次城镇居民提供生活保障;发放农村低保4385.7万元,为18.3万人次提供了生活保障。
交通
综述
行唐区位交通优越,县城距正定国际机场20分钟车程,距省会30分钟车程,距京津雄2.5小时车程,3小时交通圈直达北京、
天津市、
太原市、
邯郸市、德州等地。
京昆高速公路、
朔黄铁路贯穿全境,京昆高速在行唐设有两个出入口、一个服务区,京赞、正繁、宝平等3条国省干道纵横交错。
公路
京赞公路、高平公路大致自东北—西南向行唐县横贯全境,无繁公路自东南—西北向纵穿全县;京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城区外环全线贯通,使京赞公路、无繁公路畅通无阻。这些公路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县城外环和三条
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脉络,“村村通”公路为补充,乡与乡相连,村与村相通,干支结合、纵横交错的公路路网格局。
截至2020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07.429千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5.5千米,公路密度达到1.66千米/平方千米。其中高等公路134.059千米,县级公路58.88千米,乡级公路396.36千米,村级公路1010.03千米,专用线8.1千米。
铁路
行唐县有朔黄铁路通车运营,境内有
行唐站这一个站点。行唐站,位于河北省行唐县
龙州镇,隶属朔黄铁路公司管辖,有客运、货运两种列车。
公共交通
截至2016年,全县共拥有营运汽车4360辆,其中营运客班车116辆2428个座位;营运货车4114辆;出租车60辆240个座位;城市公交车70辆490个座位。全县有二级汽车站1个,简易站14个;共拥有客运班线41条,其中,跨省1条,跨区1条,城际5条,县内34条,全县乡镇通客车率达到100%,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人文
概述
行唐是千年古县,迄今已有4000余年的志书记载史,境内
封崇寺、
琉璃庙等历史遗存众多,境内的故郡
东周遗址入选“2017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历史不仅为行唐县留下了众多民间艺术,如上碑杨村秧歌、太平锣、柳编等,还诞生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民间习俗。
饮食
行唐人主食以面粉、
玉米面、小米为主,
豆类、杂粮、大米次之。当地盛产
结球白菜、
白萝卜、
胡萝卜、大葱、菠菜。入冬,家家户户储藏大量白菜、
青萝卜,以备冬春食用。
春节期间,80%的人家
蒸年糕。二月二,部分人家
烙煎饼。
缸炉烧饼是当地特产,色黄酥脆,
荞面饸饹和
扒糕是当地的风味小吃。
缸炉烧饼
行唐的烧饼是用缸炉烤制而成,因此叫做缸炉烧饼。缸炉烧饼利用了缸炉的光滑、耐火和厚度,烤出的烧饼面光而不糊,吃起来香酥可口。烤制前,通常需要拌馅、和面、擀片、刷浆、撒芝麻。因缸里呈凹形,火候或凉或热烧饼都会滑下来,因此烧饼的制法在火候上极讲究。
扒糕
扒糕由
荞麦面制成,在夏季食用时切成长条,盛入碗中,再浇上醋、蒜泥等调料配制的汁,吃起来有荞面的香味,口感绵密,酸辣筋道。如今冬季也可食用,加热油翻炒,称之为煎
扒糕。
行唐焖子
行
焖子是一种半透明的淀粉制品,形状是直径七八厘米、长约三十厘米的圆棒棒。它佐料齐全味道好,凉热都能吃。做焖子的材料是用红薯淀粉搅拌上过年煮肉的肉汤,搅成粥一样的糊状,然后放上猪肉丁、香菜、葱姜末,倒入
香油,撒上五香面儿,用漏斗把它灌进直径七八厘米、长约三十厘米的细布袋里,而后放到大口铁锅里煮上一小时,熄火后,再焖上一小时起锅。焖子的吃法也多样,可以蒸、炒、煎着吃。
荞面饸饹
饸折,其实就是“用小米面摊的
饼子”。饸折过去是行唐人民逢年过节必备的食品,如今大街上经常也会有卖饸折的。做饼折的原料主要是小米面。小米面用开水泼,搅成黏糊糊的面糊,待晾凉了加入酵母,发酵一段时间,变成稀糊糊样后便可以摊饸折。在饸折锅烧热后,擦上油,舀一勺面糊倒下,大概半分钟后就能烧好。用木铲将面饼对折,从锅里取出。
特产
行唐牛肉
行唐牛肉是行唐县的特色品种之一,始于清朝末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行唐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适宜种植种植各种农作物,所产的玉米、大豆、小麦等
蛋白质、脂肪、糖分等营养物质含量高,保障了行唐牛健康生长。且这种环境条件也适宜紫花苜蓿、苏丹草、串叶松香草等野生牧草生长,着是保障行唐牛品质的关键。
行唐大枣
行唐县位于
河北省的太行山区,是“中国行唐
大枣之乡”和“中国行唐优质大枣产业基地”。行唐红枣具有个大、皮薄、肉厚、核小、色鲜、味甘等特点,在脆熟期VC含量高达600mg/100g,与
阜平大枣并称“天然维生素丸”。行唐大枣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主要有墩子枣、长枣、婆枣、玉城脆枣等12个品种。经
中国科学院检测化验表明,行唐红枣品质列全国同类品种前茅。
“安太”
苹果主要产地为南桥镇安太庄村,苹果专家及经销商都习称安太庄为“安太山庄”,“安太”牌也由产地而得名。经
河北省农科院果树所测定,安太苹果富含铁、锰、锌、钙等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维生素,营养丰富,味道香甜。安太山庄有“优系富士”“美国超红”“
乔纳金”等苹果品种20余个,年产
苹果公司4000万公斤,苹果栽植面积和产量均列河北之首。2005年安太山庄在农业部申请了“安太苹果”品牌;同年10月,“安太”苹果参加了第九届农产品交易会暨
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被评为名优产品。
行唐枣酒
行唐是河北省著名红枣生产基地,有用红枣酿酒的传统。当地农民土法酿造的“枣木杠”,工艺独特,酒香浓烈,口感清醇,曾列入河北省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法酿造的枣木杠
甲醇含量高,导致传统枣酒发展遭遇瓶颈。行唐县万果红酒业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在传承古法酿造的基础上,创建一套独特的红枣酿酒工艺。该工艺成功破解了“枣木杠”酒甲醇含量过高问题,将甲醇含量降至0.5毫克/
千克,远低于国家白酒2毫克/千克甲醇含量标准。
龙兴贡米
“龙兴贡米”产自河北龙兴庄,因受清康熙亲封而得名龙兴贡米。龙兴庄地处行唐北部丘陵地带,全年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常年干旱,极适合谷物生长。这里生产的小米,色泽金黄,口感醇香,而且富含营养价值。龙兴贡米2006年获第十届中国农产品交易会名优农产品,畅销
河北省、北京、
辽宁省、
山东省、
浙江省、
河南省等10多个省市,出口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等国家,并每年供应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甲壳素红枣
甲壳质红枣的枣树生长在富含矿物质的
太行山片麻岩中,生长管理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只施用甲壳素有机固体肥和液体肥,防治病虫害采用粘虫胶和信息素诱捕器等生物和物理方式。整个生产过程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河北省红枣行业建立的首个试点。“甲壳素红枣生产方法”2013年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是红枣行业唯一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的产品。甲壳素红枣2009年取得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
习俗
行唐县自古有着举办庙会的习俗。庙会始于封建社会,行唐县修了很多庙宇,仅县城就有
城隍庙、关帝庙、火神庙、龙神庙、八蜡庙、刘猛将军庙、恒山庙、
狱神庙、
土地庙、文庙、药王庙、
封崇寺、香莲寺等十几处。适逢神诞或
春秋仲月吉日,进行祭祀,烧香拜佛。
如今的庙会变成了物资交流大会和文娱活动。如行唐城内的
三月三庙会,全县各乡镇
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个体商贩都来搭棚摆摊。
灵寿县、
新乐市、
正定县等邻县的商贩也来赶庙、做生意。沟通了城乡贸易,发展了市场经济。届时还邀请省、地剧团、
马戏团、
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歌舞团前来助兴。
艺术
扭股车是流行于河合、独羊岗等一带村庄的一种民间舞蹈,源于生活。行唐地处山区半山区,旧时交通不便,人们推土运粮全靠木质独轮车,推这种车的人,臀部要左右扭动,以使车子保持平衡。“扭股车”舞蹈就是在此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创作出来的。动作特点:推车者以“扭”为主,即臀部不同幅度的左右扭动,加上甩头、耸肩、伸脖、抖臀呈现出一种诙谐风趣、滑稽逗笑的情态。拉车者以“后踢步”为主,辅以优美的舞蹈动作,轻快自如。“
扭股车”的音乐为打击乐,乐器有鼓、镲,音乐的轻重缓急与舞蹈配合默契。此舞蹈参加省、地汇演多次获奖,1988年编入
河北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上碑杨村秧歌
杨村秧歌源于战汉时代,由民间小调发展演变而成,演唱曲调多种多样,旋律委婉动听。杨村秧歌剧团成立于明朝末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安喜全、杨喜的带领下,曾先后到郄库池、牛下口传授秧歌戏。至今“杨村秧歌”还能演唱传统剧目二三十个,口传手抄本的剧目有十五个,已失传了二十余个。杨村秧歌在2010年首届、2012年第二届县民间技艺大赛中连续获得一等奖。河北省行唐县素有“千年古龙邑”美誉,2013年该县
上碑镇杨村秧歌列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平锣
太平锣通常在庙会、展览会等盛大演出活动中承担“压轴大戏”的角色。太平锣的鼓点吸收了戏曲、武术
大鼓和秧歌武戏的精华,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其所用
打击乐器主要有锣、、手锣、鼓、梆,由此组成了新的锣鼓套子,丰富打击乐的表现力,使太平锣适合在更多的同场合单打独奏或配合演奏。舞台演奏的行唐太平锣主要分为三个章节:迎来太平、享受太平、尾声。太平锣躲在结婚、庆典、
春节和农闲时演奏。根据场所不同,用不同的鼓点去表现其精神实质,演奏形式生动活泼,音乐格调清新,极富地域色彩,被评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编
柳编的原料主要为
杞柳、
木槿、桑条等,并有以麦秸、
玉米皮、
香蒲等作原料的草编制品。柳编长期发展过程中,人们在满足其实用性的同时,注重其美观性,融入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其工艺技法也出现了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编为主的5种。柳编产品的种类也较繁多,有席、筐、篓、簸箕、斗、柳条箱、筐箩、花篮等各种类型。
改革开放以来,柳编拓展了如草垫、墙挂毯、酒瓶套、圆筐等多种实用性或装饰性产品。白庙村柳编销往本省及周边省、市的同时,还出口到
日本、美国、
意大利、
德国等多个国家。
剪纸
行唐剪纸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最为鼎盛,主要使用工具为剪刀和刻刀,剪纸的方法分为阳刻、阴刻和阴阳刻剪纸三种。行唐剪纸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构图严谨;二是题材大多是人物、动物、草木花卉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刻画成画面;三是形式多样,饱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四是淳朴简练、意寓深长。
行唐剪纸的传承方式多为家庭传承,在剪纸技巧上保持了
传统手法。
传承人张瑞玲,受家族剪纸影响,自幼学习剪纸艺术,创作了大量剪纸作品,多件剪纸作品参加省市、全国乃至国际展览并获奖,有的剪纸作品被中国剪纸文化博物馆收藏。张瑞玲剪纸艺术也入选国家一级收藏。
文物古迹
行唐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根据境内南贾素、南王庄等村出土的石斧、石镰、石镞等文物考证,远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方土地上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已开创了早期的原始文明。行唐县境内历史遗存众多,古建筑有
封崇寺、
城隍庙、
琉璃庙、文庙大成殿、香莲寺等;古墓葬有西石邱战国墓、北高里汉代墓群、北桥隋墓、东霍同宋墓等;
古遗址包括南王庄
新石器时代遗址、上碑战国遗址、
滋阳县遗址,以及近年发现的故郡
东周遗址。
封崇寺
封崇寺位于县城龙泉中学院内,是古建筑专家称誉的珍贵古代建筑之一。据《
行唐县新志》载,该寺建于
北齐天宝七年(556年),隋开皇年间有
住持该寺的高僧崇辨大师得道受封。大殿高约9米,面积169.5平方米,面宽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琉璃瓦顶,有侧角升起。檐下有斗拱,明间3朵,次间2朵,为五踩双下昂。攒拱为抹角式,明间一朵,大而出如意,拱中间
直翅亚目头出龙头,为砖木结构。
封崇寺是
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莲寺
香莲寺位于县城北关,始建于宋
宣和年间,原有大殿3间,前殿3间,东西钟鼓楼2间,大钟1个,古碑4通,僧舍4间。在近代战争中受到严重毁坏。于1995年开始修复重建。重建后的香莲寺
坐北朝南,四周建有3米多高的朱红院墙,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是行唐县唯一一处佛教活动场所。
故郡东周遗址
故郡村位于行唐县
南桥镇,
故郡遗址在开展考古工作的区域面积约50万平方米。2015年起,由省文物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及
石家庄市文物研究所和行唐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墓地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其中2016年4月至今,发掘5000平方米,出土
青铜容器、兵器、车马器以及金、玉、
水晶、陶等多种器物。目前,初步确定墓地年代为
春秋晚期至
战国前期贵族墓地,以及战国前期的居住址。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唐县有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项、市级21项、县级74项。不仅有行唐民歌、传统工艺剑锻制技艺、
上碑镇杨村秧歌、太平锣、行唐剪纸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捏面人、行唐羊柴红薯粉条制作技艺、行唐付氏正骨按摩疗法、行唐迎驾鼓、行唐西正坠子戏、行唐西玉女秧歌戏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工艺剑锻制技艺
铁匠庄坐落在行唐县西北部的上碑镇,据传,自明朝嘉靖年间就以“铁匠庄”的名字存在。铁匠庄第32代传人李住军成功掌握了百炼花纹钢锻造的技艺,经过折叠锻打,铸造出一件件的古兵器。通过折叠花纹钢锻造方法,可以打造出蚕丝纹、木纹、瀑布纹、流水纹等阴文阳文俱全的各种花纹样式。外行人士往往会以为这些肌理纹路是刻在刀上的花纹,实际上这是在百炼之后形成的天然花纹。这种花纹刃,锋刃极为坚韧犀利,锋口暗藏锯齿,而且因钢及生熟铁的不同组合,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
行唐民歌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产生、发展及艺术特征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风土人情等人文因素的历史变迁密切相关。在行唐民歌里,小调数量最丰富,其次为各种工程号子、
农事号子,包括劳动歌、生活歌、情歌、历史传说歌、仪式歌、儿歌等,很少有山歌。行唐民歌歌词讲究押韵,充分运用比喻、排比、铺陈、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形象生动鲜明,佐以大量行唐方言俚语。
行唐木雕艺术
行唐木雕艺术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可追溯到
清代,代表性
传承人刘领群的祖师爷就是清朝皇宫里的木匠,是当时木匠中的杰出代表之一。行唐木雕的主要制作流程有:画创意稿、粗坯、凿细坯、修光、打磨。行唐木雕的材料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东北木。作品多以
浮雕、
透雕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表现内容多为生活风俗、神话故事,诸如吉庆有余、花鸟鱼虫、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平安如意等木雕作品。
名胜古迹
综述
行唐县是农业大县,实施休闲农业+旅游的旅游战略,发展了4家行唐县休闲农业园区。其中,行唐县多利庄园
现代农业园区和行唐县城寨有机山庄被评为国家级四星休闲农业园。县境内有2A级旅游景区(神树湾)和两家经营性旅游景区(牛王寨、东寺渔村)。此外,行唐县境内还有升仙桥、
城隍庙、
琉璃庙、文庙大成殿等历史古迹景点。
重点景点
行唐县城寨有机山庄
行唐县城寨有机山庄位于行唐县西北部丘陵山区,是集生产、加工、销售、高科技产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园区种植面积共3000亩,种有寿桃、
苹果、核桃等果品。这些果品采用树草共生管理技术模式,不打农药,施用有机肥,采用以虫驱虫法或物理除虫,种植的果品均实现了有机认证,可供游客采摘。该园区先后被认定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四星级休闲农业采摘园”“
中华寿桃标准园”。
行唐文庙位于县城实验中学院内,始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
孔子庙又称孔庙,是供奉和祭祀
孔子的地方。大成殿是文庙的主要建筑。近代以来,由于政治和战争的原因,文庙大部毁,至2008年,全
河北省仅存文庙7处。行唐县县文庙现仅存大殿,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建在1米高的砖台上,高约9米,面积300平方米,单檐歇山琉璃瓦顶,四角角梁置套兽。檐下有斗拱,明间2朵,次间1朵。殿前有正方形月台,月台前石刻斜面台阶,阶正中有方形云龙石刻
浮雕。
神树湾田园乡村旅游区
神树湾景区位于行唐县上闫庄村,总占地2.6万亩,是集休闲农业观光、蔬果采摘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被评为河北省五星休闲农业园。旅游区内景点众多,包括红枣文化研究中心、苹果采摘园、
中国樱桃采摘园、红枣采摘园、千年枣林、欢乐湿地、果蔬加工厂、爱情谷、神树山庄、花海养老区等。生态园里有100多亩百年枣林,也有千年枣树,以及大枣、山杏、核桃、精品樱桃、寿桃树等10万多棵,还有‘乐羊亭’、‘倒马石’等历史文化景点。
升仙桥
升仙桥坐落在县城西门外
护城河上,与行唐城池同时修建。行唐城池始建于唐
天宝,城四周皆有护城河环绕,非经西关升仙桥莫入。
升仙桥与赵州安济桥、永通桥结构造型基本相似,被誉为安济桥的姊妹桥,是
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升仙桥是一座并列砌筑的单孔圆弧敞肩
石拱桥,相传古代有仙飞升于此,故名“升仙桥”。桥全长15.3米,宽6米,用1孔石拱东西跨过护城河,主拱两端各负小拱1个。主拱和小拱两侧券脸石上均有飞鸟、奇禽异兽等石雕。栏板大小不一,刻有花纹图案或非云非花的凸纹
浮雕,桥头栏板两端有卷云抱鼓石各一。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09年,行唐县被
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2019年,行唐县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
2020年,行唐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行唐县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同年,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身“中国社会保障百佳县市”行列,被誉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
2022年,行唐县获得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国家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示范县两项荣誉。
参考资料
行唐简介.行唐县人民政府官网.2023-09-03
千年古县.行唐县人民政府官网.2023-09-03
生态行唐.行唐县人民政府官网.2023-09-03
独羊岗乡.行唐县人民政府官网.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