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A大调第11号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土耳其进行曲》(英文名:Turkish March)全称为《“土耳其进行曲”主题变奏曲》,由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且有“音乐神童”的美誉的莫扎特于1778年所创钢琴奏鸣曲《A大调第11号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
《土耳其进行曲》是a小调风格的回旋曲,结构为B+A+C+A+B+A+尾声。其调性上采用平行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等近关系调的变化形成色彩对比;在结构上将回旋曲式结构原则与三部性结构原则相结合,主部与插部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倒装回旋曲式,所以又称为土耳其风回旋曲,是一首单独的进行曲小品,也是一首以“土耳其进行曲”为主题的变奏曲
沃尔夫冈·莫扎特打破了18世纪下半叶的奏鸣曲末乐章一般是采用法国式轮舞曲体裁的传统模式,有意以钢琴模仿土耳其军乐的小军鼓效果,创作了一首挺拔、积极、富有活力的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是一首雅俗共赏、形式与内容结合完美的钢琴小品。该作品在欧洲古典音乐史上展现出了重要的地位。阿卡迪·瓦洛多斯(Arcadi Volodos)与法佐·赛依(Fazil Say)都对其进行了改编。《楚门的世界》以及《外太空的莫扎特》等电影中都使用了此曲作为配乐。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据说在二百多年前,土耳其国王访问欧洲时,总会带上乐队,致使土耳其音乐传入欧洲。当时欧洲的一些作曲家对写异国风情的音乐发生兴趣,喜欢将异国风情的音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于是出现了“土耳其热”。土耳其军乐原为其卫戍军所用的一种仪仗音乐,始于十五世纪,于十八世纪在欧洲广泛流行。主要乐器为土耳其唢呐,波鲁小号,土耳其大鼓以及吉尔,三叉铃等。1777年,为了摆脱主教的压制和小城市狭小的生活圈子,沃尔夫冈·莫扎特的父亲决定让他再次踏上旅程寻找新的机会,于是莫扎特和母亲一同来到了巴黎。然而,此时的贵族们却对莫扎特失去了兴趣,德国和巴黎都没能给他提供一个职位。,他和母亲滞留在了巴黎。这段时间,他只有靠教授学生和受人委托写点曲子来谋生。1778年,体弱多病的母亲因长期的奔波劳累而客死他乡。21岁的莫扎特在异国他乡独自承受着失去母亲的痛苦和生活不公的双重打击埋葬了母亲,很难想象莫扎特的《A大调奏鸣曲》在他丧母期间写成。在这部钢琴奏鸣曲中,沃尔夫冈·莫扎特写了一段具有异国风味的曲调作为第三章,乐曲原标题为Alla Turca,意为“土耳其风格”,并在这段曲子前标有“土耳其风”几个字,在音乐上特指“模仿土耳其军乐的乐曲”,《土耳其进行曲》因此而得名。
作者背景
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Mozart,Wolfgang Amadeus 1756—1791)是奥地利作曲家,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音乐神童”的美誉。他出生于萨尔茨堡宫廷乐师家庭,父亲是经验丰富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当发现沃尔夫冈·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后,便以一生的精力对莫扎特加以培养。莫扎特3岁起就显露出音乐才能,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习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他的第一部歌剧。1770年,14岁的莫扎特在曼图亚举行的音乐会引起了轰动,皇帝赐予他金马刺。1773年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由于不满宫廷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了维也纳,走上了自由音乐家道路。莫扎特一生中的最后两年也是他最困难的时期,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仅仅活了36岁。沃尔夫冈·莫扎特一生的音乐创作几乎囊括了当时音乐的所有题材形式,他的作品有歌剧21部、交响乐41部、小提琴协奏曲6部、钢琴奏鸣曲18首、钢琴协奏曲27首,还有为数众多的重奏、器乐室内乐以及声乐作品。代表作品有歌剧唐璜》《费加罗的婚礼》、交响乐《朱庇特交响曲》以及教会音乐《安魂曲》等。
乐曲结构
综述
《土耳其进行曲》是a小调风格的回旋曲,结构为B+A+C+A+B+A+尾声。插部带有大量回音装饰的主题,带有舞蹈性的节奏贯穿整个乐章。主部音乐雄壮有力,突出了宫廷卫士的威武形象。其调性上采用平行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等近关系调的变化形成色彩对比;在结构上将回旋曲式结构原则与三部性结构原则相结合,主部与插部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倒装回旋曲式,所以又称为土耳其风回旋曲。
在一般的回旋曲中,主部主题在乐曲一开始,或开始不久就会呈现出来,但是在《土耳其进行曲》中,主部出现在插部之后,因为贯穿全曲的主题模仿了土耳其军乐明朗、雄壮的特点,所以被称为“进行曲”。其在大调上以进行曲的节奏出现了三次,因此决定了乐曲为进行曲的性质。
插部一
该部分为再现单三部曲式。第一个乐段由4+4两个对比乐句构成。前一乐句在a小调上陈述,由回音式的装饰五音动机起始,逐渐模进上行只最高点,整个乐句的和声学是在主调的主和弦上进行;后乐句旋律逐渐下行,调性转向属调e小调终止式,强拍上的倚音华彩装饰推出本音的拍点,使其节奏感增强,也使乐曲加强了动感,并带有谐谑性质。下方伴奏织体以均衡的八分音符分解和弦作铺垫,织体,模仿小军鼓进行曲节奏,在奏法上将连、断结合,使音乐显得欢快活泼又具有舞蹈性。中间的对比乐段,结构上仍然是4+4两乐句方整性结构,上下句材料相同。前乐句转向平行大调C大调,后乐句是前乐句的下行三度模进同时转回a小调。该乐段的伴奏织体变为八分音符的八度震音式织体,在句读处配合旋律加入四分音符的时值形成停顿,与前乐段形成对比。第三个乐段简单再现了第一乐段,变化在第二个乐句的调性,不再移调而是保持了与前乐句调式的统一性,在主调上收拢结束。第二次出现时结构位置又原样重复了插部—。
主部
主部是一个乐段结构并反复一次,为4+4两个平行乐句、方整性结构构成,调性转向主调的同主音A大调上。其明朗雄壮、铿锵有力、富于东方色彩的号角式的进行曲旋律音调,此处才体现出“土耳其进行曲”的异国情调风格。该主题分别陈述了三次,第一、二次旋律均为八度加厚,第三次出现时将八度叠加的旋律分解为十六分音符的八度震音,音调更为密集活泼。低声部伴奏以分解和弦琶音上行倚音,奏出同音的八分音符时值持续,如轰鸣的大鼓声音气势恢宏。主部的音乐情绪与前后的插部形成鲜明对比,使人豁然开朗,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插部二
该部分结构与调性都与插部一相似,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结构上都采用了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构成;其次,在调性上,均采用平行大小调和主、属调性的色彩对比。第一乐段前一乐句先在主部调性的平行小调f小调,后乐句又转向属调c小调。中段回到主部调性A大调,再现段统一在f小调上收拢。第三,在伴奏织体上,均采用半分解和弦,奏出欢快而活泼的具有舞蹈性质的节奏音型。但是在旋律音调上有所不同,该部分采用十六分音符音阶式快速跑动,连贯紧凑,使音乐一气呵成,富于流动感。第一乐段采用回音式音调,将旋律隐含在十六分音符的跑动之中上下环绕;中段仍为平行乐段,音调承接前面的十六分音符倾泻而来,但采用音阶式的音调上下快速跑动,行进至最高处作短暂的句读停留,随即再重复前乐句音调进入终止完满收拢在A大调上。整个部分的音乐情绪上下翻飞、跌宕起伏,犹如仪仗队员雄壮、整齐的行进步伐。
结尾
在主部第二次出现后,该曲又原样再现了插部一的单三部曲式,使音乐得到逻辑回归感。紧接着主部第三次辉煌再现后,作曲家在后面又写下了一个庞大的尾声。音乐继续延续主部的A大调,其材料综合了主部和插部的材料进行变化发展,不断重复着号角式的音调,一波一波地将全曲推向高潮。该尾声分为两个阶段陈述,第一阶段98-110小节,由6+7两个非对称结构的平行乐句构成。111-128小节为第一阶段的变化重复,123小节终止后,有5小节的扩充,在主和弦上持续进行,使终止感更加的强烈而辉煌。
乐曲赏析
第一个主题
《土耳其进行曲》第一个主题带有典型的进行曲风格,为一个音阶半音音阶相结合的十六分音符跑动的主题,但比一般的进行曲要稍快一些,兼有一点舞曲的特征。虽然旋律建立在a小调上,但速度选用了Allegro的快板速度,节拍选用四二拍,旋律为一种持续上行带模进的写作方式,因而最后呈现出来的音响效果是一种积极向上而又充满活力的进行曲风格。音乐一开头就带给听众一种不同于常规小调色彩的明朗的音乐效果。沃尔夫冈·莫扎特采用回音式的音型和倚音,加上富有弹性的、一紧一松的节奏,伴着流畅、欢快的旋律,将人们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让人听着就想随着它的节奏蹦跳起来。虽然莫扎特的用是小调写成的,但是听起来却没有小调音乐特有的特点。其中又在一些节奏的重音上加入的装饰音,让音乐听起来积极明快。这个主题在全曲回旋着反复出现,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个主题
《土耳其进行曲》第二个主题是一个建立在A大调上的具有土耳其军乐风格的雄壮有力的主题,由八度音奏出的旋律声部如同嘹亮的军号吹奏出胜利的凯歌。这个主题只有八小节,属于4+4的规整的乐段结构,但它每次的出现都用了完全反复的记号,再加上其鲜明的音乐性格,所以这一段落不仅能有效地抵消与其他两个再现单三部结构的主题在结构上的不平衡,而且还成为了全曲的主要主题。A大调的调性色彩加上八度的奏法,使得音乐的风格在第一主题欢快活泼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力度上的气势。音乐节奏铿锵有力及气势雄伟,在听觉上使人豁然开朗,与第一段轻巧活泼的音乐形成对比,音乐情绪保持了向前的动力感。沃尔夫冈·莫扎特在这里模仿出了土耳其军乐的威武形象。右手由八度音奏出坚实的旋律,干脆利落。左手用琶音钢琴的低音区模仿出土耳其军乐中鼓声的节奏,制造出阵阵雷动的特殊音响,同音反复的节奏加强了气势。听到这样强劲有力的音乐,人们会立刻联想到许多的画面:整齐的步伐劲健踏过,英武的士兵持枪挺进,或者翻飞的旗幡如潮涌动。
第三个主题
《土耳其进行曲》第三个主题音乐重回小调的调性色彩,但并不是之前的a小调,而是走到了第二主题A大调的关系小调f小调上。性格与前两个主题对比较大,基本上都是十六分音符快速流动的音型,音乐婉转、流畅。在规模与结构上和第一主题完全一样为D+E+D的结构,只是其中E部分转到了A大调,并且也是一个乐段结构。旋律由第一主题模进上行的十六分音符跑动演化为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跑动,音乐好似沃尔夫冈·莫扎特歌剧中的花腔音调,为这首进行曲风格的乐曲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带领听众的情绪持续沸腾,进入一种欢乐的气氛之中。第三个主题全部用了十六分音符快速演奏,一泻而来,不可阻挡。因此,全曲更显活泼,低声部伴奏使用了同音的八分音符,主部的音乐给人以震撼的感觉,和插部之间形成对比。左手轻巧弹跳的节奏,衬托得旋律更加清晰。莫扎特又用钢琴变幻出另一种带有男性色彩的音色,唱出了一个刚强的曲调。几个悦耳的长句子组成了整个乐段,串缀在几个不同的主题之间。沃尔夫冈·莫扎特是一位善于吸引听众的人,让每一个音符“唱起来”也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
结尾
乐曲最后有一个较长的尾声,莫扎特在这里再一次强调了雄壮、辉煌的第二主题。尾部两个部分呈阶段性的陈述,第一阶段使用的是6+7的非对称结构,第二阶段则是对第一阶段的重复,在组合弦上进行扩充和持续,从而让终止感更加强烈。表现的虽然是军队的形象,但是莫扎特对它作了一些变奏,用了许多轻巧的装饰音模仿小军鼓的灵巧敏捷。最后振奋的军鼓节奏和嘹亮的军号声将乐曲推向了高潮,全曲在壮丽中结束。
作品影响
沃尔夫冈·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是具有土耳其军乐风格的作品,莫扎特打破了18世纪下半叶的奏鸣曲末乐章一般是采用法国回旋曲体裁的传统模式,有意以钢琴模仿土耳其军乐的军鼓效果,创作了一首挺拔、积极、富有活力的进行曲。为此莫扎特还特意在乐谱上标明这是一个“alla turca”(土耳其风格)的乐章。这首短小精悍的“土耳其进行曲”成为深受民众喜爱的一首作品。
改编版
阿卡迪·瓦洛多斯(Arcadi Volodos)改编的《土耳其进行曲》各部分之间的灵动与跳跃性为乐曲增添了许多活力与色彩,成为许多钢琴家音乐会的保留曲目。这首改编作品包括了多种演奏技巧,如:左手低音远距离八度大跳,连续的三度、八度的跑动,连续半音音阶的跑动等。多种演奏技巧集中在这首改编曲中,对演奏者的手指灵活性和力度都是不小的挑战。并且,在改编的过程中,运用了对位法的写作手法,将主题旋律穿插于不同声部,交替出现或反向进行,使作品更加丰富,技巧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连续的三度、六度、八度进行在具有良好和声学效果。
法佐·赛依(Fazil Say)对《土耳其进行曲》改编的最大特色是加入了架子鼓和蓝调的因素,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装饰音琶音、富有爵士色彩的和声对主旋律进行装饰;另外,还对主旋律进行了加花创作极具爵士风格和诙谐幽默感。快速的手指跑动和强弱对比也体现了改编极强的技巧性和难度。
电影配乐
《土耳其进行曲》的影响还体现在流行文化领域,很多电影都曾使用其作为配乐,如在《楚门的世界》中,影片一开始就通过这首钢琴曲向观众展示了主人公每天轻松愉快的日常生活。在《外太空的莫扎特》这部电影中频繁出场的音乐中就有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
专业评价
《北方音乐》评价:在写《土耳其进行曲》的作曲家中,最著名的还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沃尔夫冈·莫扎特所写的这首。这首作品一直以“土耳其进行曲”作为标题小品被世人所知,作品既具一般进行曲的雄壮有力特点,又生机勃勃、动听流畅,经常被用于独立的表演,反而比原奏鸣曲更有名气,是一首雅俗共赏、形式与内容结合完美的钢琴小品。
大众文艺》评价:莫扎特在这首奏鸣曲乐章中,试图打破传统奏鸣曲的结构程式,采用当时较为流行的进行曲体裁形式来进行写作,同时将回旋结构原则与三部性原则相结合,主部与插部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最后又将最初呈示的插部一再现,使全曲得到强烈的逻辑统一,形成独特的倒装回旋曲式结构。在旋律与伴奏织体上,作曲家摆脱了奏鸣曲这种纯器乐形式晦涩的音乐语言,使用了较为轻松活泼、明朗简洁的音调,旋律清晰、织体干净而纯真。该作品在欧洲古典音乐史上展现出了重要的地位。
相关演绎
录音作品
演出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作者背景
乐曲结构
综述
插部一
主部
插部二
结尾
乐曲赏析
第一个主题
第二个主题
第三个主题
结尾
作品影响
改编版
电影配乐
专业评价
相关演绎
录音作品
演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