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的人物
孟姜女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中的人物,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不同版本的民间故事。孟姜女的人物原型出自《左传》,是齐国大夫杞梁的妻子,历经后世演变在此基础上形成孟姜女这个名字。
孟姜女传说以《左传》“杞梁妻不受郊吊”的故事为基础,经《礼记》《列女传》、敦煌变文、贯休诗作等,陆续增补了“哭夫”“崩城”“送寒衣”等情节,最终演变形成了通行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孟姜女这一姓名也最终确定。相传,孟姜女是从一颗瓠瓜里生出来的,由秦朝的一对孟姓姜姓的邻居抚养,因此取名孟姜女。孟姜女在自己院中邂逅了因逃避役误入的书生范喜良,二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在二人拜堂成亲时,范喜良被官兵抓走前去当地方武装修筑长城,从此杳无音讯,孟姜女心系丈夫,带着亲手做的寒衣千里寻夫,却只在长城脚下得知丈夫的死讯。孟姜女悲痛难耐,哭声凄婉,竟使修筑好的长城崩塌。秦始皇得知此事,在见到孟姜女之后想要据为己有,孟姜女转而提出替范喜良收尸守丧的要求,在秦始皇完成其要求之后,纵身一跃跃入东海,从此杳无音讯。
孟姜女作为中国底层百姓的代表,其遭遇体现了深受封建压迫的底层百姓的艰辛,歌颂了勇于反抗斗争精神,同时孟姜女遇事坚韧、对于丈夫忠贞、敢于反抗以秦始皇为代表的权力阶层的品格,成为中国古代民间女性的代表之一,歌颂了中国传统劳动女性。关于孟姜女是否由杞梁妻演变而来,学界历来有争议,顾炎武路工等认为这两个故事是独立的,而顾颉刚则认为它是在杞梁妻基础上经由历史不断演进形成,并由此开创了民俗故事学的新范式。孟姜女传说在民间广泛传播,并因此阐发出丰富的民俗、文学、历史、音乐等价值,成为中国民俗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其优秀的民俗艺术价值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通行传说
传说在秦朝的时候,一个姓孟的老汉和一个姓姜的老汉互为邻居,他们都膝下无子女。有一年春天,孟老汉在院子的墙边种了一颗瓠瓜籽,在他的细心照料下结了一个几十斤重的瓠瓜。瓠瓜成熟后,两家人将它切开,却发现里边躺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娃娃,孟、姜两老汉为争夺女娃娃而争执不休,孟老汉认为瓠瓜是自己养育的,姜老汉认为瓠瓜长在了自家的地界,最后只好协商两家共同养育这个女娃娃,用两家的共同姓氏为她取名,叫“孟姜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从全国各地征集数十万民夫去修筑万里长城。有个叫范喜良的书生公子,因为逃避衙役的追拿,翻墙逃进孟家院子,躲在丝瓜架下,正好被游园的孟姜女发现,范喜良连忙起身作揖哀告。孟姜女一看是个俊俏书生,便回报给孟老汉,孟老汉见范喜良一表人才,又知书达礼,于是提出把孟姜女许配给他。
正当二人即将拜堂成亲,不料闯进几个衙役,一拥而上把新郎范喜良抓了去做民夫。孟姜女日日哭、夜夜哭,转眼已是一载,范喜良一去后杳无音信,眼看天寒地冻,孟姜女万分不放心,夜赶寒衣,辞别二老,风餐露宿、饥寒交迫,一路打探着万里跋涉寻到长城脚底,却听得修长城的民夫说丈夫早已累死,尸体不知埋于何处。孟姜女顿时痛哭失声,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风悲号,海水荡波,长城一段段倒塌,足有八百里,一堆堆死人骨露出来。孟姜女为了辨认出丈夫的骨骸,咬破中指,把血滴在一堆堆白骨上,滴到范喜良的骨头之上时,血珠凝住不动。
正在这时,秦始皇巡察长城而来,看见眉清目秀、如花似玉的孟姜女,遂起心霸占。孟姜女将计就计,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一要秦始皇搭起三十里长的孝棚;二要秦始皇披麻戴孝,领文武百官到祭台上吊祀范喜良;三要在成亲之前,与秦始皇游海为范喜良举行葬礼。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宁死不从。秦始皇此时色心难耐,为了讨得孟姜女欢心,竟然一一答应。 但在祭祀那天,孟姜女哭完丈夫,哭得血泪模糊时,一纵跳入了海里。秦始皇大发雷霆,命令士兵赶忙打捞,即时大海咆哮,狂风四起,秦始皇不得而归。原来是海龙王和公主可怜孟姜女的遭遇,命令了虾兵蟹将前去把孟姜女接进了龙宫。
形象演变
人物原型
孟姜女在历史上的人物原型是春秋时期齐大夫杞梁的妻子,在书中并没有记载杞梁妻的名字,只记录了她的丈夫。杞梁,名殖,在齐庄公四年齐国攻打莒国的时候不幸战死。杞梁的妻子在城郊迎接战死的丈夫,齐侯向她吊唁,而她却不接受,认为如果杞梁有罪就不应该接受吊唁,如果杞梁无罪就应该在家中举行吊唁,因此就有了杞梁妻不受郊吊的故事。《左传》中就有:“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日:“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户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最终齐侯接受的杞梁妻的要求,去杞梁的家中对其吊唁。
故事演变
孟姜女传说的故事,从“杞梁妻不受郊吊”出发,随着历史发展,在历代文献中不断增补情节,并结合民间传说的营养,从汉至唐,完善了“哭夫”“崩城”“送寒衣”等情节,并确定了“孟姜女”的名字以及长城和秦朝这组时空关系。宋代以后,基本定型为以杞梁妻为内核的民间故事。
西汉以前
西汉以前的孟姜女故事主要围绕“哭”而作文章,处于雏形阶段。战国时期的《孟子》云:“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礼记•檀弓下》:“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韩诗外传》卷六引淳于髡的话说:“祀梁之妻悲哭,而人称咏。”由此,左传中的史实“杞梁妻拒齐庄公郊外吊唁”变成了“杞梁妻哭夫”,故事的重心发生偏移。
西汉至唐前
西汉开始,杞梁妻哭夫的情节又续加了“崩城”。最早出现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 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扩充解释了杞梁的妻子身世孤苦,她的哭泣使城墙都崩塌。该书杞梁妻赴淄河而死的情节也是后来孟姜女投东海殉夫的雏形。到了东汉王充的《论衡》、邯郸淳的《曹娥碑》进一步演绎,说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并且哭崩了五丈。晋朝时期崔豹的《古今注》继续夸大,说整个杞城“感之而颓”。到西晋时,杞梁妻的故事已经走出了史实的范围,演变成“三分实七分虚”的文学作品了。从“哭”到“哭崩”,杞梁妻故事增加了相当的细节,为后来孟姜女故事的定型奠定了充分基础。
唐五代
唐朝开始,增加了“送寒衣”的情节,且孟姜女之名正式诞生。首先是《昭明文选》所录曹植《求通亲亲表》李善注,将杞梁妻称为孟姿,杞梁由春秋的齐人变成战国的燕人,杞梁死于避役被捉后筑于城墙之内,所以其妻向城而哭、滴血认亲。同时,在莫高窟发现隋唐乐府中有杞梁妻送衣之曲:“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中晚唐至五代十国敦煌市写本中还有多个 “孟姜女变文”“捣练子孟姜女”“孟姜女小唱”等的拟题,讲唱“杞梁妻“的故事,将“孟姜女”同“杞梁妻”联系等同起来,这是孟姜女传说在唐五代由杞梁妻传说演变成型的重要文本证据。此后,孟姜女的名字逐渐流传并坐实,千里送寒衣的情节也得到扩充增加。
唐朝贯休的诗作《杞梁妻》将孟姜女的故事进一步加工,将时间移动到秦朝,并将“崩杞城”变成“崩长城”,与秦始皇联系起来:“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秦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但由于贯休的说法与前代传说差异过大,被顾炎武讽刺为“似并《左传》《孟子》而未读者也”。总之在唐代,杞梁妻故事发生重大转折,孟姜女之名正式出现,情节方面,长城和秦代这组时空关系也已确定,世间所传孟姜女的传说基本成熟。
宋代以后
宋代以后,孟姜女故事在社会上基本固定。学者们在注释早期经典时,会根据现行故事有所补充,如北宋孙奭在注疏《孟子》时针对“杞梁之妻善哭”解释道:“或云齐庄公袭莒 ,逐而死,其妻孟姜向城而哭,城为之崩。”到了明代,明政府为了防止瓦剌入侵,大修长城,招致民怨沸腾。人民为了表达不满,又进一步将故事中的杞梁改为或范喜梁(或姓万),加了诸如招亲、夫妻恩爱、秦始皇逼婚等细节,并进一步渲染千里送寒衣节等情节,创造出通行于今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形象分析
聪明善良
孟姜女聪慧善良,她擅长琴棋书画,是方圆十里有名的才女,在父母面前伶俐能干,承欢膝下。在与范喜良第一次相遇时,孟姜女大胆善良地收留了逃役的范喜良,使其当时免除被官兵抓走。在秦始皇对自己心怀不轨时,孟姜女巧妙地利用秦始皇的急切的心理,达到为自己的丈夫申冤的目的。
坚韧忠贞
孟姜女在得知丈夫在苦寒之地服徭役后,一路不畏艰险前来寻夫,她风餐露宿,一个人坚强地前行。得知丈夫死讯后,孟姜女悲伤欲绝,千里哭夫,竟哭倒了万里长城,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
影响评价
人物品格
孟姜女的传说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而孟姜女也作为代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典型人物,她生活在封建社会,其命运发展受封建社会的大潮影响。孟姜女身上所体现的聪慧善良、坚韧、忠贞也成为中国古代劳动女性的代表,具有极大的人格魅力。孟姜女的丈夫死于修建长城的徭役,缩影着下层百姓被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灾难,表达了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同时,孟姜女敢于反抗,不畏强暴,体现了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南宋名臣文天祥就曾为孟姜女塑像书写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民俗艺术
孟姜女传说在长期民间的传播发展中,形成了分布广泛、一定数量的孟姜女的民间叙事歌曲,并可以总结归纳为《孟姜女》歌系。孟姜女歌系的分布覆盖中原地区19个省(区)、60个市及101个区县,可以以中国传统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进行划分,以南主要分布于苏、 浙、 沪地区,以北主要分布于冀、 晋、 豫北,体裁涉及号子、 山歌、 小调、 灯调、风俗歌等多种,以浙江、 江苏二省分布种类最多。在内容上,孟姜女歌系南北有不同的表达侧重点,但总体曲调以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艰难困苦和对黑暗统治剥削的控诉为主。同时,以民歌为阐发,孟姜女歌系在嘻哈音乐戏曲音乐中同样运用,并逐渐扩展到电影音乐、歌剧等其他艺术领域,其广泛应用和创新阐发显示出旺盛生命力,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
孟姜女传说影响了中国传统节日——寒衣节的形成。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等找到丈夫时才发现丈夫已经累死在工地上,尸骨被埋在城墙里。神明让伤心欲绝的孟姜女烧掉寒衣,灰烬所落之处便是她的丈夫,孟姜女按照此法果然找到了丈夫的尸骨,而这一天恰巧是农历十月初一。根据孟姜女传说,人们后来编了歌谣:“十月里,十月一,家家户户缝寒衣,人家丈夫把寒衣换,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此后,人们将十月一日孟姜女寻夫送寒衣的日子定为“寒衣节”。这天,人们为故去的亲人扫墓添土外,还为亲人烧去用纸做的衣服,意为御寒,“寒衣节烧寒衣”也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孟姜女传说作为优秀的民俗艺术的代表,具有保护和发展的需要,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I-8,保护单位淄博市淄川区文化馆。2008年,湖南省津市市河北省秦皇岛市又分别为当地孟姜女故事申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孟姜女故事又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单位济南市文化馆。
学术价值
孟姜女的传说在多个文化领域都具有一定影响,在历史领域、文学领域、民俗学领域等等都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同时孟姜女研究如今已形成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学术、博物馆等多方面建设工作。史学家顾颉刚在对孟姜女故事展开研究时,引入了历史的眼光。在研究中,顾颉刚将关于孟姜女的种种传说故事按照先后次序排列起来,分析得到在不同时代孟姜女故事的不同表述,从简单到复杂、局部到整体、传说到史实等多个方面研究孟姜女故事的演变,并对其进行解释。顾颉刚对于孟姜女故事的研究,整理呈现了一个形象丰满、命运不幸的封建底层妇女的形象,将被传统历史学抛弃的野史村俗扩展为可供参考的史料,并提出了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代表的“历史演进法”。这种“历史演进法”不仅对于史学领域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民俗学故事学新范式的建立,突出体现了合情推理诸形式在人文科学中的恰当应用。
传播影响
孟姜女的传说民间流传广,认知范围大、时间流传早,据顾颉刚20世纪20年代的研究统计,该传说流传的省区包括:北京、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江苏省上海市、安徽、浙江省、湖北、湖南省福建省、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甘肃。因此,在中国多地存在略有差异的故事版本。如在湘西北水流域一带,形成了嘉山孟姜女民间爱情故事。以之为基本素材的歌谣、戏曲、民间故事等文艺作品很多,如明清以来文人孟姜女吊古诗词就有上百篇,戏曲《嘉山孟姜女》、歌曲《孟姜女》、歌舞剧《秦时明月》等当代艺术创作亦层出不穷。嘉山孟姜女传说还与流传区域的民风民俗相互融合,在以澧水流域为中心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一带形成了独特的孟姜女文化,游傩、供傩、傩戏等活动在民间流传不绝。
孟姜女传说和孟姜女式哭腔不仅大量存在于汉族地区,在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流传,关于孟姜女传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要素加入了丰富的民族特色。例如在壮族传说中的女主人公对于爱情更加大胆追求,衍生形成了壮师唱本《姜诗》、侗戏脚本《女万良刀》、毛南语传说《孟姜女送寒衣》等等具有地区色彩的传说形式。孟姜女的传说在传播过程中,受不同地区民俗不同的影响,其在当地的叙事方式和传承方式呈现多样化,使得孟姜女传说呈现强烈的地域化特征。
孟姜女传说还东传朝鲜日本。其途径主要是儒家经典《左传》《孟子》《列女传》和《说苑》等,以及朝鲜李朝时期的《燕行录》等。这些著作基本涵盖了孟姜女故事的各个阶段,使得孟姜女的完整演变过程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
相关考证
与杞梁妻的关系
早在清代顾炎武钱曾因未曾见过敦煌市《孟姜女变文》,就曾指责唐代贯休将先秦的杞梁妻与唐代社会上流传的“孟姜女故事”混为一谈,他们认为这二者是独立存在的。后世学者顾颉刚则认为孟姜女传说就是从《左传》杞梁妻故事演化而来,但路工认为这是两个独立的故事,彼此不存在渊源关系。目前学界关于孟姜女故事的来源,仍存在两种主流说法。一种说法即认为由杞梁妻故事,逐渐演变而成。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民间早有孟姜女故事,只是在不断传播与演绎的过程中,吸收了杞梁妻等其他故事的因素。
姓名
孟姜女这个名字首次出现在唐朝敦煌市写本中,并逐渐成为杞梁妻的定名。但史学家顾颉刚推论,孟姜女并不姓孟,这个名称只是一个代称。所谓“姜女”是姜姓之女的通称,代表齐国的宗室美女,“孟”则是“长”的意思,代表家族排行。如《毛传》就云:“孟姜,齐之长女。”陈奂传疏:“孟姜,世族之妻”。先秦时期,“孟姜”一般称齐国国君之长女,亦通指世族妇女。也就是说,当时很多齐国公室的贵族妇女,都可称“孟姜”。也即“孟姜女”之名就是孟家大女儿的意思,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的通称。
衍生艺术
影视
黄梅戏电影《孟姜女》是黄梅戏表演家杨俊和张辉于1986年主演的的作品,该影片根据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改编,以黄梅戏的表演形式展现出孟姜女与范喜梁的忠贞爱情。剧中有许多经典流传的黄梅戏唱段,例如“我愿做那莲是上的子,我愿做那莲上的蓬”“孟姜女死也要伴随范喜良”。
戏剧
昆曲《孟姜女送寒衣》由永嘉县昆剧团制作,取材于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孟姜女送寒衣,剧名沿袭《永乐大典》中的南戏存目。全剧以孟姜女为丈夫做寒衣、送寒衣、护寒衣及送达寒衣、盖寒衣为主体脉络,全新编创了以孟姜女为第一主角的新剧目,展现了一个古代女性对丈夫的深情厚意,也从侧面衬托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建造长城的艰劳。该剧获得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首演即好评如潮。
后世纪念
关于孟姜女的纪念场所很多,如山海关区的姜女祠庙、姜女坟绥中县姜女祠,杞县姜女庙,陕西哭泉及孟姜女庙,上海万喜良石像,山东博山姜女泉(4处)等。
孟姜女庙
孟姜女庙又称贞女祠,位于河北省山海关城东约6公里的望夫石村后山岗上,是为了纪念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中的孟姜女而修建,在庙内立有孟姜女的塑像。孟姜女庙始建于宋代之前,明万历年间进行过一次重修,庙前殿内还有乾隆爱新觉罗·颙琰的题词。孟姜女庙前有108级台阶直通山门,庙上红色围墙内有前后两殿及钟楼、振衣亭、望夫石等景观。庙后建有江南水乡风格的园林观赏区——孟姜女苑及东西配殿。1956年,姜女庙被评为为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姜女祠
姜女祠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郊区金山山麓,修建于1000多年前,历经宋、元、明、清修扩建,到清代乾隆年间时,已成为影响久远的名胜古迹,后历经战乱破败不堪,于1990年整修扩建。根据部分史料记载,孟姜女是陕西同官人,同官即今天的铜川市,这一说法在《皇明一统志》《职方典》《陕西通志·人物志》中均可考证,可以说铜川是孟姜女传说的发生地。姜女祠傍山而建,整体仿照清代歇山式建筑风格,清丽雅致,山亭、台阶、孟姜女雕像、诗文碑等错落分布,是现存有关孟姜女文化中较为丰富、保护较好的纪念地之一。
“孟姜女哭倒长城处”石碑
“孟姜女哭倒长城处”石碑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立于“天下第一关”景区内。石碑落款的单位为“中国孟姜女文化研究中心”,该石碑设立的目的在于推广孟姜女传说相关的文化。
参考资料
孟姜女传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23
历史上的孟姜女.人民咨询.2023-09-23
流传不息的孟姜女传说.湖南日报.2023-09-23
寒衣节的传说.中国新闻网.2023-09-27
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中国民族文学网.2023-09-27
孟姜女传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27
孟姜女 (1986).豆瓣电影.2023-09-23
孟姜女庙.北京旅游.2023-09-23
铜川|民间传说.人民网.2023-09-23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陕西省图书馆.2023-09-23
目录
概述
通行传说
形象演变
人物原型
故事演变
西汉以前
西汉至唐前
唐五代
宋代以后
形象分析
聪明善良
坚韧忠贞
影响评价
人物品格
民俗艺术
学术价值
传播影响
相关考证
与杞梁妻的关系
姓名
衍生艺术
影视
戏剧
后世纪念
孟姜女庙
孟姜女祠
“孟姜女哭倒长城处”石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