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是中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官方确定的55个少数民族之一。2020年土家族总人口为9587732人,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
武陵山区。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分为南部方言和北部方言,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潭溪乡的土家族操南部方言外,其余土家族均操北部方言。绝大多数土家人都通用汉语,部分人兼通苗语,目前只有酉水流域永顺、
龙山、来凤等县的部分土家人会说土家话。土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文,用汉字表义。
土家族以古代巴人的两支——君蛮和板楯蛮为主源,融合当地土著和当地的
汉族、人、楚人、乌蛮等族群共同构成。
周代时期,土家族地区就开始了行政建置,巴被封为子国。秦灭巴,
秦灭六国之战后,在巴人住地设
巴郡、
南郡和
黔中郡。唐宋时期,中央政府对土家族地区实行任用当地首领进行管理的统治政策,史称羁政策。元至
清代,中央政府在土家族地区建立土司制度,设立了数十个土司,自清
雍正五年开始,清政府在土家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清末到解放前夕,土家族人民不断进行反压迫的斗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家族地区也获得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10月,确定了土家族的民族成份。1957年1月正式确定为单一民族。此后,来凤土家族自治县、鹤峰土家族自治县等陆续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贯彻实施。在一系列促进土家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下,土家族地区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旅游经济已成为土家族地区重要的经济类型。
张家界市森林公园、
凤凰古城、
猛洞河漂流、清江漂流、神农溪漂流等已成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土家族地区经济、交通、教育、医疗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均取得进步、发展和完善,土家族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土家族在开荒挖土、薅
玉蜀黍草、砍楂烧粪等集体性劳动中都兴换工互助,也喜欢集众围山打猎,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辅以红薯、马铃薯等,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
米酒和咂酒,土家人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土家族以前多行火葬,后来受汉族影响,均改为土葬。土家族信仰多神,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土王崇拜等,后来
道教、佛教和
基督教的先后传入对土家人的信仰也产生了影响。土家族的传统工艺有织锦、编织、刺绣、剪纸等,尤以“西兰卡普”最为典型,土家族文化艺术种类繁多,主要有舞蹈、山歌、
傩戏等,其中梯玛歌、哭嫁歌、薅草锣鼓、打溜子、咚咚喹、
民俗音乐、摆手舞、撒叶儿、毛古斯舞、织锦技艺、吊脚楼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列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族称由来
自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 称与其相邻的
苗族为“白卡”,称外来的
汉族为“帕卡”。 “毕兹”有“本地”的意思,“卡”是“人”或“族”的意思,“毕兹卡”即为“本地人”,土家人用汉语称自己的民族是“土家”,称汉族人是“客家”,称苗族人是“苗家”。由于方言的差异,各地土家族人自称的发音略有不同,保靖土家人自称为“密基卡”,永顺土家人自称为“毕基卡”,“毕兹卡”则是龙山土家人的自称,土家族的自称从“本地人”或当地“土生土长的”的意思演变而来,也有他称的成分在内。
他称
土家族历史悠久,与古代的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不同历史时期用不同的称谓称呼土家族,土家族族称经历了从“巴”“蛮”到“土民”“土家”的历史演变过程。秦时称巴蜀之民为南夷,由秦灭巴以后,将其通称为“巴郡、南郡蛮”和“武陵蛮”。
西汉刘向所著《
世本》中,把巴人称为“廪君种”,居住在今川东的巴人,称“赋税”为“”,故巴人又被称为“賨人”,因其武器颇具特点,“賨人”还被称为“板楣蛮”或“弱头虎子”。
三国时期,武陵蛮又称为“五溪蛮”,五溪蛮中,既有土家族的先民,也有苗、瑶等族的先民,峡江地区的被称为“荆雍州蛮”和“建平蛮”“巴建蛮” “天门蛮”。唐宋时期,把居住在湘鄂渝黔地带的土家族先民称为“州蛮”“彭水蛮”“施州蛮”“高州蛮”“洛浦磨嵯蛮”等。宋代称土家族先民为“北江蛮”,同时还出现了区别于其他族类的“
土兵”、“土人”、“土丁”等名称,为了区别于
苗族。元至
清代,土家族地区建立了土司制度,以“土”命族的记载大量出现,如“土兵”“土丁”“土民”等,在地方志书中还有“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蛮”“九溪
十八洞村蛮”等称呼。
宋代以后汉人陆续迁入土家族地区,特别在清代改土归流后,汉人大量迁入,为了区别新进入的外来人,他们用汉语自称“土家”,称外来的汉人为“客家”,称毗邻的苗族为“苗家”,“土家”族称在汉人大量迁入后开始普遍使用,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家被确定为单一民族,“土家” 正式成为土家族的族称。
族源传说
关于土家族的来源,学术界主要有四种说法:其一,学者
潘光旦认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即“巴人说”。认为从《
十道志》等书的记载和
唐朝刘长卿、
刘禹锡等人反映
湖南省风习的诗词来看,“巴人”广泛进入湘东北、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湘流域,今湘西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比兹卡”),历史上巴人聚居与活动区域内的有些地名,是土家族自称“毕兹’的对音或转音。巴人与土家族同样崇拜
白虎,巴人的主要姓氏与土家族一些大姓有沿袭关系,个别巴语词汇仍保存在今日
土家语当中。其二,认为土家族是以古代土著居民为主融合后来进入该地区的巴人、
汉族而形成的,土著是土家族形成的主体,即“土著说”,最早由
谭其骧提出,他认为
永顺县、
保靖县土司都是土生土长的“蛮人”。20世纪80年代部分湘西地方学者在编写《湘西土家族》(初稿)时完整地提出了这一看法,主要根据是考古发现、土家语自称、地名及梯玛神歌,认为湘西龙山里耶、泸溪浦市、大庸古人坝发现的新石器时期
文化遗址,是湘西最早的土著先民居住地。
其三,认为土家族是以由
贵州省迁入的乌蛮为主融合土著人、巴人而形成的,即“乌蛮说”,1981年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提出这一观点,随后有不少学者支持这个说法。根据《复溪州铜柱记》记载,贵州境内一直有“毕兹”族,“比”系白罗罗之名,比跻、比际当即毕兹,与土家族自称相同。中唐以后,越嶲一带“乌蛮”曾侵入贵州,当地的土著一部分被其征服而成为“白罗罗”,一部分与他们长期斗争,最后被迫迁入湘西。乌蛮是现今
彝族的先民,土家语与
彝语比较接近,乌蛮的一支即白倮迁入
云南省后成为彝族的一支,其语言、歌舞、丧葬仪式、禁忌等与土家族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其四,认为土家族是賨人(板楯蛮)的后裔, 即“賨人说”,最早由学者田荆贵提出这一看法。他在《土家族的语言、风俗与古代賨人》一文中,从土家族的自称、语言、风俗等八个方面论述了土家族与古代賨人相似之处,明确地提出了土家族是古代“賨人”的观点。
除此以外,关于土家族族源,有一种比较小众的说法是:唐末至
五代十国初年(910年前后)由
彭瑊率领的从
江西省迁居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百艺工匠的后裔。一部分人在
沅陵县定居下来,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又由沅陵莲花池迁往湘鄂西山区,开山辟岭,繁殖生息。其他还有蛮诞说、
羌族说等。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土家族的来源是多元的,它是古代巴人的一支融合当地土著和进入这一地区的汉人、濮人、楚人、乌蛮等部族在
晚唐五代而形成的,大约自唐末五代以后,土家族这一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逐渐形成为单一民族。
历史沿革
西周至秦代
在
周代时期,土家族地区就开始了行政建置,公元前11世纪
武王伐纣,巴人以“勇锐”著称而载入史册,武王克商后,分封其亲族
姬姓于巴地,名
巴国。
战国初期,在与楚、秦等诸侯国的战争中,巴国势力渐衰,为
秦国所灭,秦置“
巴郡”以“巴氏为蛮夷君长”,
秦灭楚之战后置
南郡、
巫郡、
黔中郡,巴国归于秦国。这一时期,巴国脱离了原始氏族公社阶段,经济上除了渔猎之外还出现了原始农业,与中原内地的联系加强。
汉朝到唐宋时期
西汉继续沿用秦朝羁縻郡县制并加以推广,把土家族地区更名为武陵郡,委任当地巴人大族首领治理治理其地。东汉继西汉之制,建置没有变动,只是在楼中地区郡县之下,设立过“里”“亭”等基层机构。三国至隋朝时期,由于内地战乱不断,中央王朝在对土家族地区的控制时断时续,各种势力激烈争夺峡江和五溪地区,土家族先民依附于各方之间,以利自己的统治,如吴、蜀争夺荆、湘,利用其首领对抗蜀国。当地豪酋世袭逐渐成为常态,各部之间各自为政,时常爆发反抗斗争。唐朝初年,“杂侧荆、楚、巴、黔、巫中”的彭水蛮先后归服于唐,从此,对于这些归服的,唐朝令土家族各部首领治理其地,在邻近中原的腹地,正式建立羁縻州县制度,即所谓“树其酋长,以镇抚之”,至唐贞观年间当地羁縻州县多达百余个,唐朝除向这些首领索取贡品外,还要各羁縻州县提供兵源,有时提供力役。
晚唐五代十国期间,出现的藩镇割据更加严重,土家族地区大小蛮酋亦相继而起,尤其是湘西溪州土酋
彭士愁自充都边誓主,统辖20州。宋初,湘鄂渝黔边的土家族首领先后归服
宋朝,宋王朝为了加强对土家族地区的控制,在土家族聚居区,荆湖路设三十八个羁縻州(主要集中于沅江以北),
夔州路设四十九个羁縻州,对土家族继续推行羁縻政策,利用其首领进行统治。这些羁縻州县的土官世代承袭,延绵不断,使土家族地区较唐以前更趋稳定,加强了土家族和
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紧密联系。
土家族早已开始种植水稻,但早期处于粗放农耕阶段,产量不高,以渔猎山伐为业来补充食粮的不足,山区丘陵地带则多种粟类、
豆类等杂粮,三峡地区又产燕麦。到唐宋时期,土家族地区的社会经济逐渐向前发展,已迈入封建领主制经济,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接近汉区的地带发展较快,聚居的边远山区发展较慢,手工业与副业生产多自采、自培或自制,其中以采茶、取蜡、织锦、炼
朱砂汞、采药、割漆较为突出,有的成为贡品。在
汉族的影响下,
冶炼和手工业都有相当发展,土家族与汉、苗等族的商业贸易也有了发展,
五代十国时,
永顺县人购买汉货,汉族人民收购土特产,彼此互通有无。在封建领主的统治下,大部分良田沃土为“土官”“舍把”“头人”所分占,封建领主通过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等形式,对广大农民(农奴)进行剥削,特别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密切与历代中央王朝的关系和取得更多“回赐”,将剥削来的部分财物,向封建王朝“纳贡”。
元明清时期
从元代起,封建王朝开始在土家族地区建立土司制度,陆续在今湘、鄂、渝、黔边界地区建置各级土司,到元末,元朝在土家族地区广增土司,提高级别,反映出元朝政权衰落、各土著势力借乱世大肆扩张。到明代,在元代土司设置的基础上,对土司的建置、职官品位、承袭、废置、升降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使土司制度趋于完备,同时,为加强对土司的控制,在各级土司机构中派遣流官,对土司进行监督。
清代前期土家族土司的设置基本上是因袭明制,土司设置总的格局没有太大的变化。据统计,元至清初,土家族地区大小土司为宣慰司8个、宣抚司4个、安抚司12个、长官司43个,分隶于
湖南省、湖北、
四川省、
贵州省四省,其中,以永顺土司、保靖土司、桑植土司、容美土司、散毛土司、石柱土司、思南土司等影响较大。土司统治时期,土家族社会历史形态具有封建农奴制特征,各级土官既是各自辖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又是最高军事首领,同时也是辖区内最大的封建领主,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仍然是采集经济、渔猎经济、农耕经济相结合的复合式生产方式,土家族人民学习
汉族经验,利用山区自然资源,从事榨油、割漆、养蚕、养蜂等,土家族畜牧业具有较高水平,手工业发展较快,石工、木工、建筑等技艺已达相当水平。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有所开发,龙山、
保靖县、
桑植县的铁,
永顺县、容美的铜、
硫等都以手工方式小规模地进行开采。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促使商业贸易日渐兴旺,土司衙署所在地已成为商品交换的重要场所,是四方贸易的集散地。
自清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开始,清政府在土家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土官统治,由朝廷委派流官治理,到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图归流基本完成。改土归流后,中央政府对土家族地区实行与内地同样的府、州、县等行政区划,在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设立永顺府,辖永顺、
宣恩县、
咸丰县、
来凤县、
利川市、
建始县六县和鹤峰州、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渝东南设立酉阳直隶州(辖酉阳、秀山)和石柱直隶厅;黔东北设有思南府和铜仁府。在府县以下,用保甲制代替原土家族的基层组织“旗”。改土归流打破了各家土司割据一方、各自为政的政治格局,结束了土家族地区长达800余年的土司统治,封建领主制经济随之解体,地主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大批内地汉民及较先进的生产技术进入土家族地区,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这一时期,土家族社会历史形态进入到了封建社会阶段,基本上与中原汉族地区同步。
近代时期
184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土家族地区也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近代化之程度低于
中原地区而处于边缘或半边缘状态。一方面是有限的近代工业的成长,推动了当地自然经济的解体和现代经济的蹒跚起步,由于英、美等
帝国主义的入侵,大批洋货充斥市场,帝国主义大量掠夺廉价的
油桐、茶叶、药材等土特产,土家族地区大量种植
罂粟,破坏了土家族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农村日益破产,广大农民纷纷失去土地。
在民国时期,土家族地区地主、官僚、土匪三位一体,打家劫寨,杀人放火,派兵抓丁,苛捐杂税,使土家族人民陷于悲惨的生活,广大人民奋起反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1795年到1797年,黔东、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爆发了苗族人民起义,得到土家族人民的热烈响应。清咸丰年间,贵州土家族和苗、侗、
仡佬族、汉等族人民一起,以白莲教的支系灯花教为纽带,组织了红、白、黄等号军起义。从1851年开始,湘鄂西土家族人民纷纷秘密结社,如川东南的“鲁”、
来凤县等地的“红钱会”“黑钱会”、龙山一带“哥弟会”等,到处与统治阶级展开斗争。
辛亥革命时期,土家族
邓玉麟、
牟鸿勋、
席正铭、
向乃祺等人积极响应,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民国年间,土家族地区又兴起了“神兵运动”,组织农民反抗贪官污吏,进行抗捐抗税的斗争。1927到1935年,土家族人民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4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与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在黔东北、渝东南交界处会师,并在
桑植县、
张家界市、
永顺县、龙山等县发动群众,配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1935年,土家族人民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北上,奔赴抗日前线,进行
抗日救亡运动。
1943年,永顺、大庸、桑植等县的土家、苗、
汉族人民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反贪官污吏的斗争,起义军攻占了永顺等县城后队伍迅速壮大起来,达两万人以上。在
解放战争时期,土家族人民组织游击队,配合人民解放军进攻鄂西来凤、
鹤峰县等地,摧毁了
中国国民党在湘鄂西的黑暗统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了五次调查,于1956年10月,确定了土家族的民族成份。1957年1月3日,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人口与分布
人口
改土归流前,由于缺乏民族人口统计,土家族人口没有准确记载,自改士归流后,土家族地区已实行与
汉族一样的府、州、县行政管理体制,据地方志的统计记载,粗略估计土家族人口当在200万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家族人口增长较快。
分布
土家族人口分布较集中,主要聚居于湘鄂渝黔四省(市),湘鄂渝黔四省市土家族主要聚居于四省市边区以
武陵山区为中心的地理区域,东到澧水、
沅江流域的
石门县、
慈利县、
桃源县等县,西到
重庆市的
涪陵区、
万州区,南到贵州
铜仁市的江口、
思南县,北至重庆的巫山及湖北的
兴山县,土家族聚居区分属四省市的30余县市区,另外湖南省常德市的石门、桃源县及
怀化市的
沅陵县、
芷江侗族自治县、
溆浦县3县也有土家族聚居区,土家族与
汉族、苗、侗、白、
仡佬族等少数民族毗邻而居或杂居在一起,人口分布呈现出 “小聚居、大杂居”的特点。
土家族所居住的地区,属于山区丘陵地带,海拔多在400米到1500米之间,境内山岭重叠,主要的山脉有武陵山、大娄山、大巴山等,其中武陵山脉横贯其间,分布区域最大,
酉水、
澧水、
清江、
溇水、
武水、
乌江河、
阿蓬江等河流纵横交错,这些河流都是货运商贸的重要通道,为土家族与外界的贸易交通和农牧
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良好条件。经济作物有甜菜、苎麻、棉花、油桐、油茶、茶叶等,其中油桐、油茶是土家族地区多种经营中的主要项目,林木资源丰富,经济林木有松、杉、楠、柏等。此外,贵重的药材、水产与地下矿藏也很丰富,水产主要有鲤鱼、草鱼、黄鳝、泥鳅、青蛙、螃蟹等,
中国大鲵是闻名中外的特产,矿藏主要有锌、铜、、、、磷、煤等。
语言文字
语言
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土家语支,接近彝语支,分为南部方言和北部方言,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龙山、
永顺县、
保靖县、
古丈县等县境内,语言分歧不大,各地均能通话。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
泸溪县潭溪乡境内的十几个村寨,其语音、词汇与北部方言差别较大,彼此之间不能通话。
语音
土家语南、北部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
语法
土家族语中的名词可用作主语、宾语、定语、
壮语,亦可用形容词和数量词修饰,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后,名词中的时间词在句中一般作状语,位于谓语前或句首。动词主要作谓语,不及物动词作谓语,位于主语之后,及物动词作谓语,则与其他宾语所表示的支配关系一律是宾动式。动词能与
副词组合,受副词修饰。动词后加助词可表示将行体、进行体或完成体,能愿动词除与动词、副词组合外,一般不与其他词类组合。形容词在句中主要作定语和状语,形容词作定语一般在所修饰的名词后面,副词作状语主要限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位于中心词前,也有少数放在中心词之后。土家语的副词不多,多借用汉语副词,
介词较少多借用汉语介词,主要用事与名词、代词等构成介词词组充当句子成分。感叹词一般独立于句子之外,表示各种感情。
词汇
从词义上看,
土家语同样有单义词、多义词、同音词、同义词和反义词等类型,按照词的语言形式不同,可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按照词的结构形式不同,又可把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种,其中单纯词又有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合成词又有复合式、重叠式、四字格等多种组合关系。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土家族与
汉族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在词语方面也大量借用了汉语,可分为早期和近期借词,借入方式有半借、全借等形式,特别是一些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科技等方面的名词术语,几乎完全借用汉词。
文字
土家族现今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以来使用汉文,绝大多数土家人都通用汉语,部分人兼通
苗语。彭武麟认为,土家族现今没有相应的文字,但并不能就此断定土家族历史上从来就无文字,也不能说明土家族历史上从来没有进行过创造自己民族文字的尝试。巴蜀史研究专家童恩正曾根据川渝地区出土器物上刻有的符号断定为巴蜀文字,但是否是古代土家族先民的文字符号,有待进一步考证。历史文献中如《隋书地理志》也有关于湘鄂渝黔边古代人群存在与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的记载,但这些语言没有相应的文字书写符号,也无从考证。
宗教信仰
原始信仰
土家族先民经过了“万物有灵”、 图腾崇拜、巫术崇拜的历史阶段,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吸收了佛教、
道教等其他宗教的教义,土家族的宗教信仰从原始宗教信仰逐步演变为多神崇拜,其中包括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形成了自身的宗教体系。此外,道教和佛教传入土家族地区较早,在土家族地区道教比佛教更兴盛一些,道教与土家族以敬祖神为主的原始宗教信仰彼此渗透,杂陈互化。
基督教的进入则相对晚得多,且影响较小,规模不大,还因其作为侵略工具而遭到土家群众的强烈反对。
图腾崇拜
土家族先人以
白虎为
图腾,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传土家族的祖先为部落首领,称为“廪君”,廩君死后化为白虎,因此土家族以白虎为祖神,时时不忘敬奉,每家的神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在祭祀性的“跳丧鼓”中,有很多模仿老虎洗脸、摆尾、行走、
捕食的动作。在土家族聚居的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渝东南地区,先后出土的一大批青铜器中有许多以虎为饰,同时还有小部分是以蛇为雕刻的,说明土家族先人也曾存在过蛇图腾崇拜的时期。
自然崇拜
土家族极为崇拜自然,自然现象如打雷下雨,包括农作物、山水土地等自然界中的物质,都能成为土家族信仰中的神,因此土家族有丰富的多神自然崇拜,包括土地神、猎神、
山神、石神、火神、雨神、
雷电神、风神、五谷神等等。土家人每逢出猎,要祭祀猎神。龙山、
来凤县、永顺等地把猎神称为“梅山娘娘”“云霄娘娘”或“梅嫦”,长阳、五峰、
鹤峰县一带则供奉张五郎。猎神神像供在堂屋中,凡进山打猎,猎人必先敬猎神,祈求护佑平安,多获猎物,并许愿:“大财大谢,小财小谢”。土家族地区
土地庙林立,供祭的有掌管坡上五谷的“山神土地”,管理家禽家畜的“家先土地”,协助狩猎、保护安全的“梅山土地”等。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源于鬼魂崇拜,相信人死灵魂不灭,祖先是与土家族人关系最密切的神灵,他们时时刻刻在祭祀和追思祖先,祈求庇佑。向王天子即廪君,是土家族人传说中的远古始祖,土家族都崇拜向王天子,可以看做是白虎崇拜的一种衍化,民间有许多关于向王的传说,如廪君与盐女神的爱情故事、廪君显灵、惩恶济贫的许多传说。土家族很多地区都有廪君祠、向王庙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祖先,直到现在清江流域的土家族还会在每年的六月六让所有的船只竹筏都停航回港,纪念向王天子带领土家族先人开辟清江之功。
除了廪君,土家族人还崇拜八部天王、舍把神等,八部大王又称八部大神,是土家族地区普遍供奉的祖先,相传他们是土家族八大部落的首领,带领土家族人开疆辟土,建立和保卫家园,受到百姓世代的纪念和敬奉。舍把神信仰主要在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土家族地区盛行,俗称“舍把公公”或“巴公公”,“ 舍把公公”是带领土家先民进行民族迁徙,开拓湘西蛮荒之地,再建家园的部落大酋长,在激战中牺牲,被土家人奉为本族祖先神,主司晴雨、农业丰收之职。旧时每逢年节土家族地区都要大祭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祭,清明时节要给祖先上坟,七月中旬左右为月半,又称亡人节,要祭祖扫墓或在家里祭祀祖先,民间有“年小月半大”之说。
土王崇拜
土王崇拜是对土家族地区已故的土司王灵魂的崇拜,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存在已久,土司为土家族地区世袭的首领和领袖,由于土家人的灵魂不灭观念,他们相信土王或土主死后为神,仍然同在世时一样管理土家臣民,并在阴间有自己的衙门,于是产生了对土王的崇拜,祈求庇护。由于历史上各地区统治的土王不一,对于土王的崇拜,土家族地区存在地域差异,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带供奉彭、田、向三姓土王,黔东北一带供奉冉、杨、田三姓土王,鄂西来凤、
咸丰县供奉覃、田、向三姓土王。土家族地区普遍设有许多土王庙,对土王的供奉遍及城乡,每次过年之后,土家后裔鸣锣击鼓,举行隆重的集体祭祀和歌舞娱乐活动,对于本家土王的祭祀,更隆重些。改土归流以后,受
汉族文化影响,开始兴起修
宗祠,供家先的风气,由于受汉族的影响越来越大,土家地区供奉自家祖先的逐渐增多,广修宗祠,只有较偏僻的山寨才保存着土主或土王庙祭祀的遗迹。
巫术崇拜
巫术之风在土家族相当盛行,信仰灵魂不灭的土家人也信仰鬼神。土家人对于鬼神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他们认为神会保佑平安,鬼是带来灾祸的,因而他们对神敬祭,对鬼则用巫术驱赶、捉杀。土家人认为恶鬼有麻阳鬼、青草鬼、水鬼、过堂白虎等,这些鬼给人带来灾祸、疾病甚至死亡。从事祭神驱鬼巫术的人常是土老司,土家语称他叫“梯玛”,是土家族地区的宗教领袖,他可管村寨的祭祀、驱鬼、婚姻与婚礼,求子嗣、治病、
占卜、丧葬等,土家人认为梯玛能通神灵、精巫术、医术等,所以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宗教、文娱等许多活动,都由梯玛来负责。最早的梯玛为女巫师,土司统治后尤其改土归流之后逐渐全部为男性所替代,但从梯玛做法事的凤冠、罗裙可以看到女性特征。土家族的巫术在历史的发展中融合了佛教和
道教的信仰,梯玛法事受到道教的影响较大,梯玛每年会做许多大小不一的法事。土家人在丧葬时请来作法的道士实际上为佛教徒,这些道士如今仍活跃在土家族地区。
道教、佛教和基督教
道教和佛教传入土家族地区较早,
东汉五斗米教在“巴郡南郡蛮”地方就流行一时,
东晋咸康年间,
来凤县就建成了
仙佛寺,内塑释迦牟尼、
弥勒佛、燃灯三座巨佛,小佛十九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湘鄂
川黔铁路接壤地区的各族居民前往敬香的较多,道教较佛教稍盛一些,土家族以敬祖神为主的原始宗教信仰,已经受到道教的强烈影响,与道教互相渗透、杂陈一起。20世纪初叶,基督教传入土家族地区较
道教、佛教晚得多,充当了
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他们挑拨民族关系,激起土家、苗、汉各族人民的愤怒,土家族人民多次在湘鄂川黔边境交界地区举行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前,
永顺县、
保靖县、
古丈县等地都有
基督教传入,各地建有一些教堂,但规模不大,信仰基督教的土家群众也不多,影响较小。
民族文化
社会组织
习惯法
习惯法,是维持和调整某一社会组织或群体及成员之间关系的习惯约束力量,是由该组织或群体的成员出于维护生产和生活需要而约定俗成,由一定区域的社会人群默认的社会约束力来实施。土家族群众经过长期总结,有了很多约定俗成的习惯法,习惯法涉及的乡规民约,内容丰富,如封山育林公约、保护秋收公约、收捡桐茶公约、水井公约、维护地方公约等,其成文法少,不成文法居多,表现为口头传录和行为继承,由于土家族地处
武陵山区,这种习惯法发挥作用很大,持续时间很长。乡规民约不同于封建宗族的族规,它以村寨为单位,不分族别,不分姓氏,均须户户遵守、人人执行。在制订和通过某项规约时,全村人聚集一堂,公推土家族“头人”主持会议,先提出规约的目的、内容、条款等,经民主议论,在认识一致的基础上,主持人归纳出若干条款,宣布通过。有的地方还以“吃血酒盟誓”的方法,表示规约的严肃性。
土家族各宗族多有自己的族规,族规就是宗族的法典,是族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当于土家族许多地区习惯法的意义。族规包括成文的与不成文的两种,成文的多数记载在家谱、族谱之中,以家训、族训、族规、戒律等形式存在,不成文的族规则是以习俗存在。土家族在改土归流之后受汉文化影响和渗透,内容包括宣扬宗族观念、封建的孝悌伦理、封建王朝律例等,此外族规还多半会提及族长的权利、
宗祠和族田的管理等。族规时常被宗族称之为“家法”,订族规的宗族多把族规记载在族谱之中,也有刻于祠堂的石柱之上,宗族齐聚的时刻,如祭祀、节日等场合,族长经常会宣讲族规。目前还能看到许多保存下来的土家族宗族族规,如湖北长阳土家族地区覃氏宗族的《覃氏族谱》记载的族规。
家户堂
从家庭向外推三四代构成亲属集团“家户堂”,即同一个祖父下的亲属,由三代以内的父系继嗣家庭构成,祖辈寿命长的可能延续至四代,因此,土家族敬祖的时候往往只上到第三代或第四代。由于分家的时候儿子辈多靠近老屋起新房,形成家户堂内近亲毗邻而居的格局。同一个“家户堂”里的各个家庭,彼此间有相互救助的义务,经济上的协作、财物借贷或必要时提供无偿帮助等。由若千个小家庭组成一个宗支叫“房头”,房头就按族规处理本房内有关家族内的各项事务,主要是处理女婚姻,子嗣产业继承,祖孙尊卑及习惯法等事务。
宗族
由若千房头组成
宗族,设一
宗祠,往往用联宗续谱的办法来辨认彼此之间同父系的血缘关系,宗族记载着宗族的历史,覃、田、向、冉、彭等巨族都是这样划分家族、宗族的,族谱记载了他们
宗姓的来历。每一宗祠设一族长,掌握族权,执行族规,处理族内各房头之间,房头与家庭、家长和成员之间的纠纷,组织祭祀祖先,遵守辈份等级制度,维护家庭的父权、夫权和族外婚制度。宗祠是宗族的象征和中心,象征着有
同源祖先的血缘关系以及宗族的团结,祭祀祖先神灵的地方,也是宗族处理族内公共事务的会场以及族内处理纠纷的法庭。
在土家族地区,往往是巨族立祠,小姓没有
宗祠,多数宗祠都占有祠田,收入多用于守祠、护祠和祭祀祖宗的祭仪费用。土家有同一姓氏居住在同寨立宗祠的,也有的同一宗族的各房分住在几个寨子,这就出现一姓几个同宗的寨子立宗祠的情况。巨族所立的宗祠还有大祠和小祠,老祠和新祠之分。有的寨子是聚本民族成员而居,也有以本民族为主而杂以其它民族成员而居的,聚本民族而居的村寨多为几姓土家,即使同一姓氏,有的同宗,有的不同宗,他们虽然同姓,却各立有不同宗的宗祠,各敬其祖。
由于土家族聚族而居的格局,公共设施需要族人共同承担建设和维修的任务,例如修筑道路、打井挖渠等,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提供劳动力和财物,无力也无钱的也不勉强,适当地照顾族内弱者。房头与宗族由于亲属隔代较为疏远,亲属群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关系也逐渐递减。宗族内的亲属称谓上虽仍然按辈分排序,但同房同族的宗亲互动主要在大型集体活动如婚嫁、祭祀、跳摆手舞、毛古斯等社区性活动等。
土家族内在生产生活领域还存在“帮工”“换工” 等互助形式,如族人中某家生产出现困难,族长会邀约同族亲友帮助其耕种等。所谓“换工”,一般是以工换工,以工还工。“换工”的对象和时间长短,根据生产需要决定,当挖土、栽秧、打谷等农忙时节,族内换工比较频繁。土家族宗族组织内部还有各种社团,以应付天灾人祸,开展经济救助,称为“邀会”。例如在围猎“赶仗”活动中,土家人成立有“媒山会”,以处理意外伤亡事故。土家族还有“老人会”,族内各家秋收后捐赠一定钱粮存放于宗族
聂氏宗祠,支付族内孤寡老人的平日生活及丧葬费用。现在,土家族的宗族和宗族制度,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已逐步消失。
家庭组织
土家族的小家庭,分属不同的大家庭、家族、宗族,除应遵守族规中规定的应尽义务外,就是独立的社会基层组织,家庭成员五至七人不等,包括父母及未婚子女,和
汉族家庭成员结构并无差别,父母一般为本族,也有一部分是土家族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男、女婚配成立的家庭。土家族实行“分火”制,儿子结婚后便与父母分居,名叫“分火”,家庭成员一般只留下未婚子女,成家的儿子自分火以后,兄弟之间互不关心,也不赡养父母。如果没有儿子,就是不同姓氏的男子,也可与之建立父子关系,包括认随母再嫁带来的异姓男孩为子,还可以招婿为子。
清代“改土归流”以后,才形成如汉族的论嫡庶、讲世次,以“承奉宗祀,传授产业”。在家庭中的财产继承权,不象
汉族男尊女卑,女子仍有部分继承权,如出嫁女子因与夫不和而返回娘家时,娘家父母并不责备,还给以保护,一旦离婚,便有改嫁他人的权利。女子可以外出学戏,社交自由,在婚姻上还有一定的自主权。
风俗习惯
生产
土家族聚居地区是南方山区,武陵山脉横贯其间,
酉水、
澧水、
清江、
溇水、
武水、
乌江、
郁江、
贡水、
阿蓬江等河流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发展农、林、牧、副、
渔业的良好条件,使土家族经济成为一种复合式经济,采集经济、渔猎经济、农耕经济都是土家族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其中农业生产为主,兼顾采集、渔猎、手工业等。
农业
土家族地区属于山地农耕经济,传统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或“火耕水”,俗称“砍火砂”,以旱粮作物种植为主,这和以灌溉农业为主的中原农耕经济迥然不同。山多田少的土家地区,水稻种植有限,开垦山地,种植旱粮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土家族种植水稻的历史较早,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为了种植水稻,他们把开垦出来的偏坡,改建成层层梯田,用石头将土坎砌起来,改变了当地山多田少、粮食以山粮为主的状态,现今土家族地区的梯田、溶田以及溪边河畔的堤坝随处可见。
土家族人因水源、气候、土壤等不同条件进行不同的种植以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村落旁或海拔较低的旱地,一般以蔬菜、
玉米棒、黄豆为主,并辅以麻、棉、小麦、油菜、烟叶、茶叶等其他经济作物交替种植,一年多季,种植利用率较高,收成也好,除了解决自身需求还能进行售卖。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建始县、
来凤县等地大量种植白肋草烟,已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古丈县、
保靖县,湖北恩施、
宣恩县、
鹤峰县等地的茶叶远销欧美和
日本,赚取大量外汇。此外,还有芝麻、
向日葵属、花生、西瓜、
甘蔗等,一般习惯坡地种芝麻,地边种葵花,沙壳土壤种花生、
番薯,良田沃土种甘蔗、
甜菜、西瓜。
根据不同的地点与不同的作物,其种植的方式也各异,播种的方式就有散播、点播或条播等,把握时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土家族人总结出了山区农业生产的规律和特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有适宜的农事生产活动,犁田打水、播种育秧、栽秧收割、除草踩田等等。土家族在进行栽秧开荒挖土、薅
玉蜀黍草、砍楂烧粪等适宜集体性劳动的农活时都兴换工互助,在集体劳动中,土家族鸣锣击鼓,称为“薅草锣鼓”,还要唱山歌也叫“薅草歌”。
林业
土家族人聚居的地方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他们世世代代与森林打交道,深知森林的重要性,同时也爱林、造林、护林,林业生产成为仅次于农业的重要产业。土家族地区的林木主要有
马尾松、
杉木王、
柏木、香、红桉、
枫香树、梧桐、银杏、
榆木、
檀木、泡桐等数百种之多,尤以松、杉、柏种植面积大,蓄积量大,最珍贵的是
楠木、银杏、梓木、
红豆杉、
青钱柳、
珙桐、红梓子等。土家族人除了用这些木材建造房屋、打制家具外,还有计划地采伐,把砍伐来的树木剥去表皮制成圆木,拖到溪边,扎成木排,等春水或秋水泛发之际,让木排随水流冲出山外,到外地销售,这就是所谓的放排。
土家族山区的经济林主要有
油桐、
油茶、漆树、
女贞、
乌桕、板栗、五倍子、枣子、
侧柏、竹子、
柑橘及其他果树等几十种,其中以油桐、油茶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漆、乌柏、五倍子、板栗、核桃等都是土家族地区有名的产品,经济价值很高,如
棕榈,每年可剥取大量的棕片,这是与平原地区交换的一宗重要山货,在湘鄂西和渝东南到处可见棕树,油桐、油茶在土家族地区栽种历史悠久,后来成为左右土家族地区经济形势的商品。土家族的竹类品种也很多,有
孟宗竹、
桂竹、
水竹、
紫竹、尾竹、
滑竹等等,它们既可食用,又可做建筑材料和工业造纸等原料,用途非常广泛。土家族地区的防护林根据其功能又分为防洪护堤林、防崩护坝林、防热护荫林、防寒护温林、防风护居林等等。
采集渔猎
土家族人民善于狩猎,狩猎是他们的主要副业,土家有的独户或三五户邀约进山狩猎,叫作“赶仗”,捕获的多是山鸡、野兔、野猪、
黑麂等飞禽走兽,河沟中各类鱼虾不少,大河多马虾,小河多米虾,滩头有各种漂鱼,岩穴乱石中有各种洞鱼,深水中有各种潭鱼,沙石中有
条纹沼泽鱼,泥沙中有脚鱼(土家族人称为团鱼),还有乌龟、
泥鳅、鳝鱼等,捕捉鱼虾等渔猎生产也是其生活形式之一,山区土家族人熟悉各种类型的鱼的生活习性,能根据各种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打鱼方法如摸捉、砍夜鱼、用锤击、装排等,打鱼的方法还有撒网、搬罩、装筛、垂钓、药杀等多种方法。
土家族人聚居的地方,崇山峻岭,河溪环绕,具有
亚热带温湿气候特征,雨量充沛,野生植物颇多,土家族先民长期以耕山为主,除了农业生产的收成以外,还有采摘和挖掘野生植物的习惯,采挖的野生植物主要有葛根、
食蕨、
蕨苗、
莼菜等,同时,山上的野生山果种类众多,土家人采摘的野生山果主要有梨子、栗子、
阳桃(猕猴桃 、葡萄、
八月瓜、
红姑娘水果等,采集的野生纤维有
益母草、
苦葛和芭茅等,采集的野生药材有
天麻、
黄连、
盐麸木、
麦冬等,还有野生菌、
野生灵芝、香菌、大足菌等众多食用菌。
手工业
土家族先民善从事农事、渔猎、养殖等,外地工艺进入土家族地区,促进了土家族地区手工业的兴起,早期,这些工匠尚属亦农亦工,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后来土家族地区出现了脱离农业而专门从事匠作的手工业者,主要的手工业有木工、雕刻、石工、弹棉花、裁缝、竹编、铁匠等等,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业,内容丰富广泛。漆是土家族地区的特产,所以专门从事漆工制作的匠人也较多,从漆树上割下来的生漆经过过滤再搭上适量的桐油一块熬制而成土漆。土漆的附着力强,光泽明亮,经久耐用,木雕制作再刷上土漆更美观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事专业化的人越来越多,如专事铜器的铜匠,专事银器的银匠,还有猪匠即专事阉割猪、牛、羊、鸡等家畜的专业人员。
饲养业
土家族人家家户户都会养猪、羊、牛、鸡、鸭等家禽家畜,有条件的还饲养野生动物。饲养的家禽除自家食用外,也有在市场上出售的,这是一般农户家庭收入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土家族的肉食来源主要是猪,因此他们重视养猪,特别看重“年猪”的喂养,在年前宰杀供自家食用,土家族几乎每户人家都养年猪。此外,牛羊也是土家族主要饲养的牲畜。土家族地区植被种类繁多,具有较好的养蜂条件,土家人有专门的养蜂人;此外,养蚕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习惯,历史悠久,在宋代就有土家族人向朝廷进贡蚕绢的记载。现在
桑树的培植与养蚕的条件有了很大改进,蚕丝已成为土家族地区重要的经济产品。
饮食
土家族日常主食
玉蜀黍、稻米,辅以红薯、马铃薯等,土家人善于粗粮细做,可将各种杂粮做出不同的花色品种。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常年以辣椒、
生姜、花椒、胡椒、葱、蒜等作佐料,他们喜欢吃
腌菜,民间家家都有
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
豆豉、豆叶皮、
腐乳善于泡制以辣椒、萝卜、生姜、包白菜为原料的
酸辣菜。每逢春夏,土家城乡家家户户都做
辣椒酱、腌广椒沫、晒广椒皮、磨广椒粉,还有稀广椒、广椒等,平时或为主菜,或兼作料,煎炒烹炸,熟卤凉拌。冬季杀了年猪,将鲜肉以盐腌三五天,再用松柏树枝烟熏火燎数月,直至水分熏干,制成腊肉;此外,其它较有特点的食物还有
粑粑、腊肉、油茶、合菜、
团馓等。蔬菜类春季有青菜、白菜、葱、蒜等,夏季有金豆、黄瓜、韭菜等,秋季有豇豆、南瓜、冬瓜、茄子等,冬季有各种干菜。菜肴除蔬菜外有豆腐、
豆豉等豆制品和猪、牛、羊、鸡、鸭、鱼等肉食和禽蛋品,招待宾客时还有山珍野味。
土家族人喜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土家酿酒工艺精湛且种类繁多,如五谷杂粮酒、葛根酒、药材酒等。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
米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在
武陵山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这里盛产茶叶,茶也成为土家族生活必需品,茶的种类有凉水甜酒茶、凉水蜂蜜茶、
糊米茶、茶果茶、炒米茶、
蛋茶等。凡来人来客,主妇必根据对象筛茶,常客筛一般茶,贵客筛蛋茶、甜酒茶。夏天,山民用沁凉清冽的山泉,冲糯米、高粱甜酒,连酒糟一起喝。冬天,土家人喜欢喝熬茶,熬茶多用老茶叶或茶果,汤色深红,香气扑鼻。
社饭,是土家人在自己节日里的特色饮食,每逢初春二月,几乎家家都要做社饭。
服饰
土家族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女子的服饰则以细长为特点,女装上衣矮领右,领上镶嵌三条花边,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头发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缠头,喜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姑娘出嫁时的衣裳装饰斑斓多彩,典型的要数土家姑娘出嫁时途中穿的“露水衣”,这种衣装由上衣、裤、裙三部分组成,上衣为大襟、大袖、大摆,下衣裤脚宽大而短,裙为八幅罗裙和百褶裙,脚穿绣花鞋,亦称露水鞋,佩戴的银饰有髻针、
手镯等。响铃裙是极具土家特色的服饰,它源于土家民间宗教道具八宝铜铃,响铃裙音画一体、俏丽大方,在土家服饰文化中别具风采。土家族的女性头上常包“沙撮袱”,脚上一般是草鞋或布鞋。
土家男子的服饰体现了勇武、剽悍的气质,具有宽松自如、行动方便等特点,男式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男裤是男子服饰的主要代表,从平面上看呈三角形,两裤脚及腰的尺寸接近,短而肥。镶蓝布条作裤头,裤腰由左向右折叠,以绳系紧,故称这种裤子为“左转弯”,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称“蛮头袱”;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抹围裙也是土家男子的习惯,尤其是三幅围裙,由三层重叠而成,一般为蓝布料或白布料,干粗活、细活均可使用,既能起到挡风保暖、保持衣服整洁的作用,也可作休息时垫坐,灵活方便。
住宅
土家族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过去还有石板屋和岩洞等。一般民居结构分为正屋、厢房和司檐,正屋一般为3间,中间一间为堂屋,前面有“吞口”,在正屋两头前面并与正屋垂直的两间为厢房,正屋后面的为司檐。家庭富裕的建成四合屋,四合屋的前面称门楼子,中间为天井。一般土家族人的住房多为木结构一排3间,或一正两厢房,坪坝地区的房子,也有土木结构的。房屋无论大小,一般都有天楼,楼上分板楼、炕楼两种,卧室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成,放置粮食和各种杂物,火房上面为炕楼,用木条或竹块铺成,既排烟又可烘炕东西。
最具土家特色的民居是吊脚楼,或依山傍崖,或靠岩临水,取木材结构,在住宅两端立四根木柱,沿着山坡的走向搭成木架,在以正屋地面平齐的高度上搭横木,盖上木板,三面装板壁或木走廊,以草或杉皮作天盖。吊脚楼分两层,上层住人,楼下四面皆空,用作牲畜栏圈或堆放杂物,既通风向阳、隔潮离瘴,又可避蛇虫猛兽的侵袭,是土家地区具有重要特色的建筑之一。土家族吊脚楼还有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和二屋吊式和吊脚楼类似,转角楼也是土家族有艺术特点的建筑之一,鄂西地区普遍流行。
建在室内名叫转角楼,建在室外即转角阳台。有“天井”的房子,楼上四角走廊相通,形成转角楼,也就是内阳台。转角楼因其难修,一般多见于大户人家,倘家境一般,则多为“吞口屋”,在造房中,以虎口形式较多,名叫“吞口”屋,即在大门两旁,各伸出7尺长的房子,并设“耳门”左右相对,一般右边为火垄,左边为厨房,中间的“吞口”可以做饭、乘凉或堆放杂物之用。这种形式的房子,一般以土垒墙、以瓦盖顶,土家人又叫它为“卧槽屋”。如今,鄂西地区农村建房仍采用这种形式。2010 年,由
永顺县申报的“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
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节日很多,过节频率高,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由于土家族与
汉族长期往来,所以也过
清明节、
中秋节、
元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等,但土家族的节日有独特的民族性。土家族最大的节日是“土家年”“四月八” “六月六” “
中元节”,一年里主要的节日有:过赶年、
元宵节、社日、花朝节、
寒食节、牛王节、
七夕、女儿会、月半节、
寒衣节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在众多节日中,以“过赶年”最具特色,现只有部分地区保留这一习俗。过赶年,也称过蓑衣年,即逢月大腊月二十九过年,月小腊月二十八过年,因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名。
过赶年
土家年,是土家族最盛大的节日。土家族非常崇拜祖先,将祖先祭祀日称为“过年”,凡在外地的人,都必须赶回家过年,叫团年。土家族过年,一般比
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土家族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作准备,过年之前,土家族要为过年完成四大要件,腊月二十三送
司命帝君上天,腊月二十四打扫檐尘,腊月二十九日,正式过年,月小则过二十八,比汉族早一天,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这一天在堂屋里摆满了祭品,家主引儿孙给祖先磕头、敬酒,敬神完毕全家人围坐一堂吃年饭,吃年饭不能掺杂外人,要关门吃,忌泡汤,怕来年垮田坎、土坎。这天除了祭祖先外,还要到土地堂敬土地神,摆手堂里敬土王。吃完团年饭后,还得去给祖辈上坟,土家人谓之“送亮”,然后全家在火床上围着火炕烤旺火守年,到凌晨就燃放鞭炮、挑水、推磨、春碓,称之为抢年。过年的热闹气氛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以后,这段时间土家人会走亲访友拜年,还会跳摆手舞、演傩戏、扎龙灯等。
二月二
二月二是土家族相当重视的节日,有的地方认为二月二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二月二”为土地节,各家各户都要到
土地庙给土地公公作生,点烛烧香,磕头礼拜,求其保佑家事顺心,土地丰收,并有晚上用蜡烛照屋梁的习俗,边照边念念有词:“二月二,照屋梁,虫子
唇足纲无处藏!”人们还关心天气,看土地公公打伞(下雨)还是出汗(天晴),故产生了“土地佬儿打把伞,荞麦豌豆光杆杆;土地佬儿晒出汗,一碗
荞麦打一担。”的农谚,以预卜夏粮的收成。有的地方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称其为春龙节,乡下人要将草木灰从门外弯弯曲曲地撒入厨房内,围拢水缸撒儿圈,叫做引龙回。到了二月二,土家人认为女子不能动针线,否则会伤了
龙眼,这与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相同。有的地方称“二月二”为社日,在这一天要吃
社饭,当地居民切
腊肠和糯米、
茼蒿粢饭称之社饭,
苗族做社饭更为普遍一些,土家族有可能是受周边苗族的影响。无论是拜土地,引龙回,或是吃社饭,都反映了土家族人的一种美好企盼。
牛王节
土家人把牛王节叫“四月十八牛歇驾”,算是土家族人民的劳动节,这一天大家都会休息一日,由于土家族先民从事农耕较早,所以养成爱护耕牛、尊重耕牛的传统。相传牛王菩萨曾经救过土家祖先的命,每年四月十八为牛王菩萨的生日,这一天,土家族人都要给牛过生日,哪怕春耕生产很忙,到了四月十八那天,也要让所有的牛休息一天,还要给牛煮稀饭,主人还要恭恭敬敬地念一首《祝牛王词》。直到现在,这个古朴的风俗还牢牢保持着,有的地方在这一天“嫁毛虫”,将四句咒语写在两张黄纸上,成十字形贴在堂屋墙上中柱上用于驱虫。
端午节
端午节是一个较大的节日,在土家族地区也较为隆重,
汉族的端午是五月初五,而有的土家族称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他们则会推迟10天过五月十五大端午,还有的土家族提前一天过端四。在乡下,端午节正是春播结束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走亲串友的好时节。家家户户在房屋门口用
食用葛沿大门悬挂,把艾叶、
香蒲、桃枝或草棘刺插在大门两边,寓意祛病除邪。家里自配
雄黄酒,全家轮流饮少许,由家中年长者将剩余的雄黄酒沿房屋周遭喷洒,重点是鸡舍、猪圈、茅厕等地,目的是防蛇鼠。已出嫁的女儿一家在端午要回娘家过节,未婚女婿必须在岳父母家过一晚,女婿必送糖、烟、酒、
面条和猪肉“五色礼”给岳父母,岳父母准备好
粽子、麻花等款待女儿一家,必须准备“花伞”或“草帽”,当女儿、女婿回家时各送一把花雨伞,俗称“鸳鸯伞”,象征夫妻感情天长地久。在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端午节前一天,年满16岁的土家姑娘要去拜公,为自己求姻缘,年满16岁的小伙子要在家举办授环仪式,戴上银耳环正式成为湘西的男人,同时土家族地区还会举办划龙舟比赛纪念
屈原。
六月六
六月六是土家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许多
汉族也过六月六,所以这个节日并非本民族所特有,它既有汉族节日的影响,又有本民族的特色。绝大部分土家族都将六月六称之为“晒
龙袍”,相传这天是土司王覃屋蒙难之日,家家户户都晒衣裳等纪念土王。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土家人认为六月六是太阳的生日,要敬祭太阳神,祈求丰收。六月六这天若逢卯日,又称尝新节,部分土家人打新谷,做新米饭,佐以
黄鳝为菜,以示有余,谓之“尝新谷”。
利川市、龙山等地的土家人相信黑神能驱邪除秽,每年六月六这天燃烧香烛,抬着披红挂彩的黑神游行,名日“烧黑神”。鄂西清江流域士家人称每年六月六为向王节,焚香烛、放鞭炮、祭祀向王廩君,祈求他保佑人们在水上航行平安。湘西酉水流域的土家人在每年六月六要杀猪、
打糍粑、做豆腐,把亲戚朋友请来欢度节日,举行以祭祀土王为主的摆手祭祖活动。
七月半
七月半即中元节,也称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亡人节,土家族人过七月半,和客家不同,不过七月十五,而过七月十四,有的姓氏或地区过七月十三、十五均可。这个节日主要祭祖,有的地方叫“鬼节”。传说这天
阎王爷放开了鬼门关,让所有的鬼魂回家,所以一进七月,家家户户打扫环境,并且家人不许吵闹、不许赤身裸体,家中看到蛇蛙等不能打死,要焚香烧纸。过七月半,有些地方也叫“赶云南大会”。传说,古时候由于战乱,部分土家族先民流入
云南省,终生不归,成了野鬼,他们的家人对他们十分怀念,因此,每逢
中元节,先到村外向云南方向烧香纸呼唤亡灵,喊到家门口,在大门外面坪场再用酒肉、新鲜稻谷、
玉蜀黍属供奉和烧香纸祭祀(因在外的亡灵不能进屋上神龛同祖先列位),以示在外亡灵回到家乡“吃新”。到了傍晚,还要备办一些
稀饭,烧些纸钱拌在里面,洒在大门外,叫做洒“鬼稀饭”,表示送些盘缠给在外亡灵回云南去。
婚俗
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比较自由,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以歌为媒,征得双方父母同意,经土老师(巫师)作证,即可结为夫妻,女方既不索取彩礼,也不制作嫁妆。
土司时期的土家族地区盛行“同姓为婚”的习俗,如忠洞土司田氏与容美土司田氏,在明末清初时,世代通婚,忠洞土司十三世田大丰、十四世田楚祯、十七世田光祖等,他们的妻子均是容美田氏,容美田氏与忠洞田氏几乎世代为婚,结成一个稳定的田氏互婚集团。土家族的婚姻仪礼大致包括“打样”“求婚”“讨红庚”“定亲”“看期”“亲迎”等程序,与汉族古代“六礼”类似,较有特点的婚姻仪式是陪十姊妹、陪十兄弟与
哭嫁,土家姑娘婚前1月或半月,按习俗每晚要哭嫁,出嫁前夕要连续哭3~7个夜晚,新娘哭嫁时,全村寨相好的姐妹都要来陪哭、对哭。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唱歌跳舞,彼此爱慕,结为终身伴侣。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受
汉族影响,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之言的
包办婚姻,从媒人提亲、合生辰八字,到订婚、完婚有一套完整的步骤,按照汉族传统迎娶,必须年龄相当,门当户对,必须行聘礼完善礼节,结婚仪式也相对复杂。土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即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称“还骨种”,在历史上,由于生产力低下,基于贫困难以婚配的情况,土家人以姑舅两家交换来解决婚配问题,姑表婚制有利于姑舅两家拉近亲属关系,互相资助。
此外土家族还曾存在过交错从表婚俗,即甲家族男子与乙家族女子通婚,则乙家族男子亦与甲家族女子通婚,或者两姊妹的子女互相开亲,俗称“扁担亲”或“连环婚”。“坐床”即兄纳弟媳,弟配兄嫂的收继婚俗,兄亡弟收嫂,俗称“弟坐兄床”,弟亡兄收弟妇,俗称“兄坐弟床”,另外如果妻子死亡,妻子的妹妹尚未婚配,男子有权娶妻妹为新妻子,称为“填房”,但这些习俗到近代就已不存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颁布了新的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和
包办婚姻,从此土家族人民享受到了婚姻自主的权利。
葬礼
土家先民曾实行火葬、岩墓葬、悬棺葬、土葬等方式,今酉水、梅江河、花垣河两岸,尚存多处崖棺葬和岩墓葬的遗迹,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城市就开始推行火葬,今天已被城市市民所接受,土家族较为集中的城市,也在逐渐推广,但仍不够普及,而在农村,火葬几乎还没有,仍然以土葬为主。送葬时,请土老师念经,道士开路,祭吊死者,由土老师椎牛祭神,牛头归土老师独占,贫苦者往往借牛为祭。后来,因受汉族影响,均改为土葬,程序分为入殓、葬礼、送葬、安葬、葬后事等部分。绕棺,又叫“打绕棺”,或名“穿花”,该项活动是在灵堂设置完毕到跳丧前进行的,广泛地流传于湘鄂西及川东部分土家族地区。
土家人跳丧又称“跳撒尔嗬”,是一种特有的古老葬俗歌舞“跳
澧州大鼓”,在
清江流域以北的土家族地区广泛流行,老人去世入殓后,丧鼓一响,相邻村寨的人们齐来奔丧。“跳丧鼓”是在灵柩前由击鼓师傅击鼓,歌师叫歌,跳者接歌而起的舞蹈,一般以两人以上的双数舞者在棺木前对舞,跳至高潮时少则可达百人,多则可达上千人前来或舞或观。舞者交替上场直至天明。“跳丧鼓”的形式分为“待尸”、“摇丧”、“哭丧”、“穿丧”、“践丧”、“退丧”等若干段,基本动作有“虎抱头”、“犀牛望月”、“凤凰展翅”、“燕儿含泥”、“猛虎下山”等十几个套路。“跳
澧州大鼓”有文舞(文丧)和武舞(武丧)之分。“文丧”中最具特点的是“哭丧”,“武丧”是和民间武术相结合的一种跳法。“跳丧鼓”的歌词内容十分丰富,有赞颂土家先民开拓疆土,回忆民族历史的;有反映先民图腾崇拜、渔猎活动、农事生产、爱情生活的;还有歌唱死者生平事迹的等。
禁忌
生活土家族的禁忌事项很多,几乎涵盖了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农业耕作、岁时节日、婚丧嫁娶、生儿育女、饮食起居、祭祀行事等等。
宗教禁忌
此类禁忌主要是有关神灵崇拜和祭祀活动的,如忌养五爪猪,忌吃五爪肉,尤其忌用五爪肉敬神,否则就是侮辱神灵,神灵要降灾祸。严禁砍伐古树,认为古树是树神,要加以保护。被劈的古树被认为是妖精树,有“树长三百年成妖精”的说法。雷劈的树被认为是遭雷神惩罚之树,是不吉祥之树,不能拿回家当柴烧,否则便失火,不能拿回家建房做家具,否则同样遭雷击。山寨中忌讳将石匠的红墨斗盒放在堂屋的神龛上,传说斗中的红墨水是由匠祖师母的月经变成的。日、月、星、辰都是自然崇拜中的天神,不能随便用手指。弯月被认为是一把刀,不能乱指,否则,会划破你的脸或耳朵,脸上因长疤而留下疤痕者,耳朵长疤者,都被说成是月亮划的。在住房附近发现蛙蛇之类的动物,只能赶走,不能伤害,因为这些动物被看做是祖先灵魂的化身,是前来看望子孙的。敬神祭祖时,严禁小孩讲话,严禁小孩吃敬神用过的饭菜,吃了记忆力差。严禁在井、泉及其它水源处洗涤污秽之物或在附近大小便,怕侮辱了
水神,造成水源枯竭。
除夕,要停止到井边挑水,不能惊动它,否则来年龙王会捣乱,发起水、旱之灾。
日常禁忌
日常言行方面,姑娘及孕产妇不能坐在堂屋门槛上,成年男女忌坐一条板凳;不准用脚踏火坑和三角架,以免亵渎神灵;不能以脚踩灶,在灶门口烘脚,认为是对
灶神不敬;忌挑空桶、倒背背篓和扛着锄头进屋;不准将撮箕倒挂在堂屋里。在节庆、喜事、出门办事之时,禁说不祥之语,要多讲吉利话。严禁小孩玩剪刀和锋利的东西,以免伤身,不准小孩舔饭勺,否则见人脸红没出息。禁止小孩在正月初一至十过年过节,忌猫进屋,俗称“猪来穷,狗来富,猫儿来了穿孝服”;祭祀丧葬,亦忌闻猫声,严禁猫靠近。忌半夜三更到别人家借钱物,土家族人认为“夜晚不破财”。忌端着饭人到中年忌讳36岁,认为36岁是人生一道关煞,有的能顺利通过,有的则不能渡过,因此不能出远门,要佩戴护身符等,人到晚年忌73岁和84岁。
节日禁忌
岁时农事方面,“正月忌头,腊月忌尾。”,
除夕之日,妇女忌推磨
舂碓,忌梳头、洗衣,怕来年下雨洗刷掉地里的泥土;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一,吃年饭时,禁止用
汤泡饭,否则来年会涨大水,大水会冲垮田坎。禁止小孩在正月初一至十五或七月初一至十五剃头,说是在这些时候剃了头,就会头上生疮。孕妇严禁初一扫地,否则会把财气扫出门。出对串妇女忌动针线,以免犁田耙齿钉着牛脚和稻禾,
玉蜀黍长
麦茎谷峨;忌汤泡饭,防止天下雨冲毁庄稼。
立春之日,忌挑井水;
立秋一日,忌摘蔬菜。春耕开始,须看日子,忌羊日下种,下种后至小暑节,逢
端午节不动土。结婚忌单日子,喜双日子,办丧事,则喜单日子,不喜双日子。
文化艺术
音乐
声乐
土家族声乐歌曲曲牌繁多,旋律优美活泼,节奏鲜明热烈,声乐主要是
民俗音乐音调,以三声腔(561)、 (612)、 (123) 较为普遍,调式以徵调和羽调式最多,歌曲有“号子”“山歌”“风俗歌”“田歌”等。号子有“船夫号子”“拉纤号子”“放排号子”“石工号子”“抬岩号子” 等;山歌分“高腔”“平腔”‘“低腔”三类,有“放牛山歌”“劳动山歌” “情爱山歌” “时政山歌” 等;风俗歌有“祭祖歌”“上梁歌”“哭嫁歌” “婚礼歌”等;田歌有“薅草歌” “挖土歌”“栽秧歌”等。土家族声乐歌曲曲体结构多为联曲体,一般有二三十个曲牌,时而高亢跳跃,时而低回婉转,节奏鲜明,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山歌是土家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文艺,它质朴自然,乡土气息浓郁,主要反映人们的劳动生产和爱情生活,土家山歌“高腔”抒情,称“喊山歌”;“平腔”叙事,为“唱山歌”,且分类细致,
采茶歌、穿号子、翻山调等曲式各异。
民俗音乐“竹枝词”源于古代巴人踏蹄之歌,最早流传于三峡与湘鄂西一带,明清之际,不少土家文人利用竹枝词体裁创作了大量反映土家族风土人情的作品,成为土汉文化相互补益、共同发展的典范。
器乐
土家族器乐有打击乐、吹奏乐、口弦乐等,
打击乐器有鼓、
大锣、
钩锣、头、二钹等,各种乐器因敲击力度强弱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音色变化。土家族打击乐以“打溜子”最为著名,打溜子
土家语叫“挤钹哈”“呆配当哈” “家伙哈”,土家山寨逢年过节、婚丧喜庆,必有“打溜子”。“打溜子” 的乐器由马锣、头钹、二钹和大锣四件组成,有些曲牌还加
唢呐、
板鼓伴奏。“打溜子”的曲牌繁多,有200多套,现存100多套,多是口头流传,按其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反映土家族日常生活的曲牌,如“大
纺车”“小纺车” “田棒槌”等;二是模仿飞禽走兽的鸣叫和动作形象,如“龙摆尾”“双龙出洞”“狮子滚球”“锦鸡拖尾”“锦鸡出山”“岩洞滴水”等;三是绘意,如“满堂红”“四门进” “双齐头” “鹊桥会”“安福调”等。2006年,由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的“土家族打溜子”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器
土家族的吹奏乐器有咚咚、木叶、牛角、土号等,咚咚喹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单簧竖吹乐器,擅长演奏以宫、徵调出现的各种曲牌。咚咚喹有固定的音乐曲牌,有词有曲,能唱能吹,唱词全系
土家语,内容大都以土家族儿歌为主。传统曲牌有“咚咚喹”“巴列咚”“乃哟乃”“呆都里” “拉帕克”等十余种,咚咚喹的吹奏形式有单吹、双吹、齐吹、合吹等,咚咚喹音色柔和悦耳,委婉悠长,曲调轻快活泼,土家山寨的少女、儿童在山涧溪边放牛打柴,闲暇之余,尤为喜欢吹奏。2008年,由湖南省
龙山县申报的“土家族咚咚喹”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角初为战争的信号,后成为梯玛做法事时的吹奏乐器。其曲牌有“高音唔里”“低音唔里”“快唔里”“慢唔里”等,一曲分两口气吹完,声音深沉雄厚,震动山谷。土号,都用树皮制成,初为狩猎、战争信号,后来土家族迎送长官、客人,婚娶喜庆,皆有土号吹奏。自近代军号、洋号传入,土号逐渐消失。木叶是土家族一种独特的吹奏乐器,土家人摘取一片木叶衔于口中就能吹奏出各种曲调和旋律,多用来伴奏或独奏,吹木叶也是土家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交际工具。
舞蹈
湘西土家族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梅嫦舞、跳丧舞(撒叶儿嗬)、毛古斯舞、跳马舞、板凳舞、肉连响等。摆手舞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民间舞蹈,摆手是土家族大型的祭祖活动,一般是“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也有在二月或三月举行,包括狩猎舞、农事舞、生活舞、军事舞等,摆手舞根据规模大小可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现在摆手舞已逐渐褪去祭祀程序,发展成为纯粹的娱乐性的歌舞。2006年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的“土家族摆手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和重庆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申报的“土家族摆手舞”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帕帕格次”,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湘西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主要流布在湘西的
龙山县、永顺县、
保靖县、
古丈县,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既有舞蹈的特征,又有戏剧的表演性,2006年由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的“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跳丧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丧葬仪式歌舞,流行于清江中下游及相邻地区,跳丧舞名目很多,通常流行的有“四大步”“虎抱头”“幺姑姐”“幺年儿嗬”“沙叶儿嗬”“哑谜子”等数十种。2006年,由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申报的“土家族撒叶儿嗬”被列入国家第一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学
民间口头文学
土家族文学主要有书面文学和民间口头文学传两大类,而以民间口头文学最具本民族特色。由于历史上土家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因此,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土家族民间文学还处在世代口头传承的原始阶段,土家族的梯玛、民间歌师、故事家、民间艺人就是民间文学的传承者和集大成者。
传统古歌是在土家族民间祭祀活动和其他活动时传唱,主要有“梯玛神歌”和“摆手歌”。“梯玛神歌”是土家族“神父”一梯玛在酬神祭祖、还愿解邪等专门活动中所唱的古歌。梯玛神歌由梯玛用古
土家语吟唱,用长短自由的句子和起讫自然的段落构成长篇组诗,并由历代梯玛言传身教,世代传承。“摆手歌”,土家语叫“舍巴歌”,是土家族进行摆手活动时所吟唱的一种古歌。随着土家族语言逐渐消失,“梯玛神歌”和 “摆手歌”面临失传的危险,2008年,由
湖南省龙山县申报的“土家族梯玛歌”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农事劳动歌主要是指土家人相聚协作从事挖土、薅草劳动时伴以
锣鼓所唱之歌,故亦称“挖土锣鼓歌”“薅草锣鼓歌”,2008年“土家族薅草锣鼓”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仪式歌即土家族举行婚丧喜庆、竖屋上梁、狩猎敬神、祭祀歌神等仪式时所吟唱之歌,这类歌谣主要有哭嫁歌、丧堂歌、上梁礼词、 梅嫦词等,2010年 “土家族哭嫁歌”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丧堂歌是土家族在办理丧事时所唱歌谣,丧堂歌内容庞杂,大小数十个章节,数十万言,其内容悲喜哀乐皆有之,歌者以
锣鼓为节,有单唱、联唱、对唱等多种形式。
上梁礼词是土家族地区新修房屋举行上梁仪式时所吟唱之歌,礼词分安煞、开梁口、扎梁彩、讲瓶、奠酒、理粑根、摔粮粑等十几个部分,与新居落成有关的还有“华堂歌”“踩门槛词”“热火坑歌”等。梅嫦词是土家族狩猎时敬奉猎神一梅嫦神所吟唱之歌,梅嫦词分扫山、安堂、催山等几部分,恭颂神灵,祈求围猎安全,猎物丰盛。此外,土家族还有以青年男女爱情为题材的情歌、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生活歌如“背水歌”“劝赌歌”“劝媳歌”等,对历代朝政讽刺挖苦的时政歌,以叙述男女爱情神话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叙事歌,如《锦鸡》《撒珠湖》等,以儿童游戏娱乐、启迪智慧、益教于乐为题材的儿歌童谣如坐月歌、十朝歌、满月歌等。
土家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探究人类起源,叙述历史事件,剖析社会现象,如有关人类起源和开天辟地的神话《张果老制天、李果老制地》《七星包》《洛雨射日》等;洪水神话《涨齐天大水》《葫芦和兄妹成亲》等;民族、家族繁衍及
图腾神话《八部大王》《鹰公公与蛇婆婆》等;生产、文化、信仰神话《五谷娘娘》《土老司取经》等。关于本民族古老英雄人物传说的有《向老官人》《田好汉》《科洞毛人》《嚕里嘎巴》等,还有许多动植物、民间风俗和民间工艺的传说,如《牛为什么没有上牙》《西兰卡普》等,描写青年男女爱情故事的有《嘎尼昭昭》《桂桂阳》《婆婆树》《百果花》《夫妻岩》等。大凡英雄机智人物、山川地貌、名胜古迹、花鸟虫鱼、狐精鬼怪、幻想企盼、生活情爱等皆有故事。2008年,“都镇湾故事”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书面文学
土家族书面文学(或叫文人文学发展相对较迟。直至元代在土家族地区建立土司制度后,随着汉文化的传播才缓慢兴起和发展,在土司中培养了一批汉文化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他们留下了一大批谱牒、志书和碑文作品,如永顺土司彭世麒著有《永顺宣慰司志》,其子彭明道著有《逃世逸史》,容美土司田氏世习儒学以田舜年最为博学,著有《二十一史要》《二十一史补遗》《容阳世述录》《田氏一家言》等。容美土司田氏诗人群的形成,更是容美土司的一大亮点,自田九龄始,至田舜年止,历时200多年,涌现10位文人,创作各类诗词3000多首。
清
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
清代取消了
土司“禁部中表人不许读书,犯罪至族”和“不准应试”的禁令,从而促进了土家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开始在城乡设立“府学”“县学”“义学”“书院”等。清至民国时期,土家族文人诗者辈出,留下了许多描写秀美山川和反映生活的佳作,如彭勇行著有《铜柱十二韵》《凤滩七言古风》等,彭勇功、
彭施铎(著有《古近体诗》《味兰山房骈体文》《猛洞河记》等,尤其是根据土家族地区
民俗音乐形式提炼而成的《竹枝词》,
清代土家族文人彭勇行、彭施铎、向晓甫等共著有300余首《竹枝词》散见于各种旧版县志和录传手抄本中,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格调清新,在民间广为流传。
戏剧
土家族的传统戏剧种类繁多,其中
傩戏、阳戏、酉剧是其代表戏剧。傩戏,亦称“傩愿戏”“傩剧” 或“
清唱剧”,是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一种酬神娱人的宗教仪式戏剧,其剧目有“搬先锋”“搬开山”“搬算匠”“搬铁匠““搬四洲和尚”“搬判官” 等十余种,形成了剧中有祭,祭中有剧的特点。2006年,“德江傩堂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 年,由
湖北省鹤峰县、恩施市申报的“鹤峰傩戏”“恩施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阳戏,民间又称“柳子戏”或“杨花柳”,也是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地方戏剧,民间把
傩戏分为阴戏和阳戏,以酬神和驱邪为主的叫阴戏,以娱人和纳吉为主的叫阳戏。阳戏分为内坛和外坛,内坛主要是做法事,即二十四坛阳戏法事,为迎神、酬神、送神仪式。外坛主要是唱戏,外坛二十四戏,主要是戏剧表演,常演的剧目为赐福戏、仕进戏、婚娶戏、送子戏等。传统剧目有100多个,最具代表性的有“三打”、“三杀”。2010年,“
张家界市阳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酉戏,亦称“灯戏”,是清末产生于土家族地区的地方小戏,流行于
湖南省龙山、
永顺县、
保靖县、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最初由
汉族艺人创造,后传入土家族地区,深受土家族群众的喜爱,有“百日缘”等百余个剧目。2008年,“灯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戏,亦称“南剧”,
清代改土归流后由荆湖一带的汉戏传至鄂西土家族地区演变而来,它吸收了
川剧、花鼓戏、
昆曲等戏种的优点,唱腔、音乐、剧目及表演程式与汉剧基本相同,角色以生、旦为主,内容多为历史题材。2008年,南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曲艺
在土家族地区,除了歌舞、
器乐、戏剧等民间艺术外,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还创作出了许多幽默诙谐、融教育与娱乐为一体的民间曲艺形式。主要有三棒鼓、南曲、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杨琴等,此外,在土家族地区广为流行的民间曲艺形式还有“花灯”“莲花闹”“渔
鼓词”“恩施三才板”等。
三棒鼓
三棒鼓又称“花鼓”,是一种集地方曲艺和民间杂耍于一体的民间曲艺形式。三棒鼓究竟源于何时何地,何时起在酉水流域的土家族盛行,没有发现史料记载,不过,从普查到的传承谱系中追溯,至少已有100多年历史。三棒鼓演唱一般有3人:1人击鼓,1人敲锣,1人抛刀或耍棒,集乐、唱、耍于一体,有时也有2人司鼓、2人打锣、2人表演杂耍的。演唱三棒鼓,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
锣鼓间奏,以鼓为主线,其鼓的打法有单槌、双槌、抛打等形式,常用的花样有“单鼓花”“双鼓花”“白蛇吐剑”“麻雀钻竹木”等,节奏简洁明快。
抛刀、舞棒的民间杂耍与三棒鼓演唱好似孪生兄弟,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和丰富三棒鼓的艺术效果。酉水流域抛刀的花样繁多,如“美女梳头”“花盖顶”“古树盘根”“双凤朝阳”“太公钓鱼”“
喜鹊衔柴” 等20余种。三棒鼓的唱腔音乐为单曲体,四句一循环,多为宫调式和羽调式,一般是2/4节拍,难度不大,其速度快慢、调式高低、情绪悲喜等都是随演唱的内容和场合自由调节,灵活把握。三棒鼓没有固定的唱词,多为遇事唱事、见人唱人的即兴创作,或说书述史,或论事议人,因事而论。2010 年,由
湖北省宣恩县申报的三棒鼓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恩施扬琴
恩施
扬琴又名“恩施丝弦”,主要流行于湖北西部地区的恩施、宣恩、咸丰、
来凤县、
利川市等县。据传是清
同治年间从
四川省传入或从
扬州市传入。长时期没有专业艺人,早期的习唱者多是文人和坐贾行商,流传范围不广。1930年左右,逐渐兴盛起来,各地的琴友成立琴社组织,如恩施的
清江琴社、
咸丰的
伯牙会、宣恩的琴音聚会等,经常互相邀集演唱,并形成清江、伯牙两派,各具不同的行腔风格。
恩施扬琴的音乐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与曲牌联套体相结合的音乐体制。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扬琴音乐分板腔体曲牌、歌谣曲牌、民间小调、
器乐曲牌等4种。整个表现形式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唱腔主要是“正宫”和“二六”,以后吸收了“楚调”和南戏中“西皮”“二黄”部分唱腔,唱词也常由琴友中善文者自编,曲调婉转,抒情性强,表现力十分丰富,现多搬上舞台,直接面向观众演出。传统曲目多取自《东周列国》《三国》《
水浒传》《
红楼梦》等传奇故事,代表曲目有《大宴》《水漫金山》《黛玉葬花》等不下200余出,现代新编曲目主要有《白求恩赠刀》《脚印》等。2008年,由恩施市申报的“恩施扬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曲
南曲主要流行于
湖北省西南部的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一带,其中以长阳县的
资丘镇最为盛行。它最早传入土家地区的时间,大约在清雍乾之际,系“改土归流”前后由
汉族地区传入的艺术品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其曲牌名称、部分伴奏乐器和某些曲目考察,与明清俗曲有着渊源关系。南曲是一种比较高雅的弹唱艺术,多在婚嫁、祝寿等喜庆场合中演唱。表演形式主要是坐唱,多为一人自弹自唱,也可多人自弹自唱等。传统曲目中少道白,没有动作表演。
长阳南曲优美抒情、婉转动听,其音乐具有刚少柔多,长于叙事的特点,属曲牌体唱腔,整个唱腔分为“南曲”和“北调”两大腔系。在“南曲”腔系中共有31个曲牌,其中《南曲头》《垛子》《上下句》《南曲尾》为南曲的家曲牌;在“北调”腔系中,只存《寄生》1个曲牌。南曲的主奏乐曲为
小三弦,两人唱时加简板打节奏。南曲的传统曲目约400个,大多是短篇书目。有描述历史故事的《三国英雄》《长坂救主》《孔明祭风》;有富于生活情趣的《数灯》《皮金顶灯》;有说唱爱情故事的《红娘递柬》《赶潘》;有写景抒情的《春去夏来》《悲秋》等。反映现代生活的曲目有《一把三弦》《歌乡婚礼》《夜闯龙虎滩》等。2008年,由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申报的南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工艺美术
织锦
土家族织锦工艺历史悠久,秦时就称“嫁布”,汉代称“赛布”,此后,土家织锦成为向历代封建中央王朝纳贡的珍品,史称“峒锦”“溪布”“土锦”“土布”等。土家织锦图案取材丰富,有表现动植物的如“食必花”“桂桂阳花”“梅花”“韭菜花”“牡丹花”等;有表现生活用具图案的如“桌子花”“棋盘花” “秤勾花等;有表现民俗的“迎亲图”等;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四十八勾,满天星,字花”,福、禄、寿、喜字花。土家织锦是土家族珍贵的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也成为了驰名中外的民族文化旅游
工艺美术品,具有很高的开发和研究价值。2006年,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的土家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挑绣
挑绣是土家族姑娘的传统手工工艺,主要有挑花、牵花、绣花诸种。挑绣技法为“数丝而绣”,即在直纹平布上,按照布纹的经纬十字交叉点用以底布颜色相反的丝挑成的图案,挑花无需机织,图案纹样不需描绘,凭心构图,有各种几何对称图案,还有各种花鸟虫鱼之类及“ 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等传统图案。牵花用白布做底,用彩线制作,先画再用线牵出轮廓,顺着布的经纬制作所需图案,多为不规则对称图案。除挑花、牵花外,土家女子还喜爱绣花,绣花有大绣花和小绣花之别,大绣花主要是绣“西兰卡普”,先画后绣,不用彩色,多白地黑花或黑地白花;小绣花即先把要绣的花画在纸上,然后将纸花样剪下贴于绣花底布上,用五色丝线绣成,多绣在鞋帽、鞋垫、枕巾、衣服上,绣花手工细腻,图案栩栩如生。
编织
土家族编织工艺主要是竹编和藤编两类,湘西盛产各种竹类,土家人用竹子编成筛箩、簸箕、背篓、箩筐、竹席,还有各种花篮、鸟笼等。湘西龙山的里耶、洗车、猛西,永顺的万福、杉木,保靖的比耳、马王等地竹编工艺久负盛名,所编竹类手工艺品远销国内外。土家族地区山中各种植物藤类繁多,土家人采集回来脱去藤皮,经过精心构思,编织成各种箱、藤篮、椅、盘、茶几、摇床等,精巧耐用。武陵山区还盛产棕树,土人取其棕毛,用以搓制各种绳索、棕席、蓑衣等,成为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2008年,由永顺县、保靖县申报的“竹编技艺”被列入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雕刻
土家族的雕刻以石雕和木雕为主。一般先画后雕,自画自雕。木雕树料多为白杨木、黄杨木等,建筑上如雕梁栏杆、门窗花格、凉亭桥梁等;生活用具如桌椅板凳、牙床、衣架、
梳妆台等。石雕原料有青石、
大理石、层子岩等,用于建筑上的岩门、岩柱、柱基石、坊、墓碑等。土家族木雕、石雕工艺精湛、花样精美、线条清晰,“二龙抢宝”“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
喜鹊闹梅”、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手工技艺,代代相传。保存至今的龙山里耶古街、洗车凉亭桥,
永顺县老司城祖师殿,利川大水井清末古建筑群落,咸丰唐崖土司祠内所雕人马及墓室
浮雕等,气势宏伟,雕刻精美,形神逼真,永顺塔卧的石雕最负盛名,其工艺产品远销省内外。
科学技术
天文历法
土家人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天文、地理、气象、水利、农学知识,并用这些知识指导土家人的生产与生活。土家人的气象知识是以谚语、歌谣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如“云朝东,亮通通”等,都是通过对云雷、虹等天象或日月等
天体的观察来预测天气的阴晴,准确性高。土家人还根据山里候鸟来去、
日月星辰的变化、云风雨雷电的交替来安排农时,预测气候,估算年成的丰歉。他们把世代积累的农耕经验编成山歌、谚语,口耳相传,指导春种秋收。其农学知识也靠这类谚语、歌谣相传,如“耕得深,耙得烂,一碗泥巴一碗饭”,讲的是农田要深耕细耙,收成才好。土家族民间历法以“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为代表。
巴东土家族历法是当地先民在古代巴人物候历法、汉民族夏历和当地土著人经验积累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用于社会生活实践的记时系统,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天文、地理、气象、水利、农学、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土家族应用这些知识指导春种秋收、红白喜事、修造动土、新居乔迁、祭祖上坟、庆典开业、出行择期等日常事务,主要分布在今
巴东县境内的江南片区。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主要内容不仅包含有“二十四节气”“二十八星宿”及民间谚语、民间歌谣等物候天相知识,“风水学” 及“五行、奇门遁甲、八卦”等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传统农业为平台的土家族民间历法知识失去了传承基础,正处于自生自灭的濒危状态。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已被列入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风水学”“奇门遁甲八卦” 及“阴阳五行学说”等内容确认为湖北省非遗保护对象。
医药
土家族人文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有基本医学基础理论,有独特的医疗方法,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及特殊的应用方法,还有护理、保健知识等。土家族医药理论认为人体主要由三元、十窍、肢节、筋脉、气血精组成,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瘟气、生活饮食、劳损外伤、气血失调等因素。土家族治病主要通过看诊、问诊、听诊、脉诊、摸诊等五个方面来观察和了解疾病的变化,分析判断疾病的症结。土家族医药的临床治疗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药物治疗, 二是非药物疗法。土家族医药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独特,简便廉易,临床上有较好的效果。药物治疗方法有汗法、泻法、赶法、赶风、赶毒等、止法、消法等治法。外治法是土家族传统疗法的重要治法,更具民族特色,如火功疗法、封刀接骨术、刮痧法、药浴法、蛋滚法等20多种。
土家族将常用药物按药性分类,大体分为三类,能减轻或消除
寒证的药物,如五虎进、滚山珠、
见血飞、八里麻等一类温药;能减轻或消除
热证的药物,如地苦胆、水黄连、九牛造等一类寒性药; 介于寒性与热性之间的药物,功能为补养的平性药,如
土人参、土沙参等。按药物的作用分类,可分为败毒药、表药、喜药、隔喜药、蛇药等20多类。他们还将作用相同的药物分成若干大类,如将具有赶火败毒、消肿止痛、除风湿等功能药物称之为“七十二”;把具有消肿祛、活血止血、祛风祛湿等功能的药物称为“七十二还阳”;把具有补气润肺、健肝和中、强心补肾等功能的药物称为“七十二参”等。常用的炮制方法有:磨捣、切制法、煨制法、泡制法、露制法、埋制法、阴干法、炖制法、油炸法等20多种。
制陶
土家族制陶工艺亦十分精湛。土家山寨,户户用的油盐陶罐、米缸、酒缸、霉豆腐罐等皆用陶器,所藏物品不易变质、不易变味,储存时间长。各地制陶有数百年历史,所产陶器质地好、纹理美观、造型多样、工艺独特,具有较高的经济实用价值。从土家族地区已发掘的出土物中考证,土家族人早在
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制陶。其中有白陶、黑陶灰陶、黄陶、彩陶等陶器,且造型多样,工艺精美。用陶器盛装物品,能保鲜,不变味,贮存时间长,土家村寨几乎户户使用陶器,以之装
玉米棒、黄豆、芝麻、米、油盐等,还可用于装腌制的
诸葛亮菜、
青萝卜、辣椒、
糯米粉、鱼、肉等各种
酸菜。土家族陶器品种多,有缸、盆缽、灯台、酒瓶、陶壶等。现今土家族的制陶工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湘西保靖烧制的精湛的“湘泉”“
酒鬼酒"等陶制酒瓶,具有民族特色,“湘泉”“酒鬼酒"也畅销国内外。
体育活动
武术
土家族拳术内容丰富,流传很广,主要包括土拳、鸡形拳、梅花拳等50多套土家拳术。土拳多短打近攻,拳势猛烈,常借声助力,土拳手法要求严格,基本姿势讲究头正颈直挺胸、捆腰、沉肘收腹、敛臂,桩功以弓步、马步为主,要求稳扎稳打、四平八稳、落地生根。鸡形拳流行于湖南湘西土家山寨,它的技击特点,主要有头碰、肩打、胯靠、爪抓、脚弹。步法以弧形步、短弓、击步、踮步为主,手法以勾手代替鸡嘴,有抓、啄、点、叉等,讲究爆发劲。小梅庄拳起源于
湖北省恩施的小梅庄邱家,是土家族传统武术套路,已有400余年历史。小梅庄拳的套路刚健有力,一招一式有攻有防,爆发力强,以快制胜,在川湘、鄂边区城乡流传甚广。小梅庄拳曾多次作主要拳术参加州、省乃至全国武术运动会,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土家族武术涉及的兵器有刀、枪、剑、棍、大刀、锏、叉、戟等39门器械,有钩、耙、拐梳、天梯、烟袋、板凳、
铁尺等稀有民间武术兵器30多种。
撬杠
撬杠是一项刺激性很强的竞技活动,由劳动间歇时的游戏发展而来,比赛器械仅是一根担。扦担是为了担轻软的材料如稻草、干树枝、红薯藤等所使用的木质工具,长约2米,粗约成人胳膊大小,两端较尖,便于扎入稻草捆中担走。比赛时双方各骑在扦担一端,双手伸直握住扦担,双脚半蹲站牢,以手、腿和腰的力量将扦担前推后拉,左右拨动,上下挑压,力图将对方推倒或挑起。比赛时进进退退,或蹲或立,或左或右,尤其是双方力图将对方挑起,激烈惊险的是一方将对方挑起从头上飞过,更能赢得满场喝彩。比赛时凡是倒地,扦担滑落,或被挑飞即为输。撬杠一般在秋收挖红薯时最为流行,因男人为了担红薯藤回家都带有扦担,而红薯地刚挖过也十分松软,不易挑飞时伤人。每当挖红薯休息时,老人或妇女就会怂小伙子进行撬杠比赛,赢取大家欢笑,忘记劳动辛苦。撬杠优胜者一般是身体强壮的大力士,而姑娘择婿的标准之一也是善撬杠。
跷旱船
跷旱船是土家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方法为:两人一组,手拉着手,互相面对面坐着,臀部坐在对方脚背上,形成船体,彼此协调好手和腿的行动,屈伸腰背,使船体不断起伏前进,犹如水中摇船。在劳动之余,或丰收喜庆之时,土家族青少年常自由组合,以跷旱船娱乐健身。跷旱船可组织比赛,男女分别进行,在一定距离上预先标出航道,各组同时出发,先到终点线者为胜。规则规定:运动员必须沿着自己的航道前进,不得冲撞或阻挡他船。如妨碍了他船前进时,即取消比赛资格;受到损失的船组,可重新参加比赛。跷旱船运动,讲究协调平衡,在稳的基础上求快。跷旱船运动不需任何器材,在一块较平的土地上即可活动,一看就会,简便易行,竞技性强,趣味性浓,健身性好,能锻炼
腹肌,增强腰力和四肢力量,是一项简便易行的民间体育活动,有很好的健身作用。
肉连响
肉连响来源于“泥神道”,相传五六十年前,一些乞丐浑身抹上稀泥,沿街行乞,众人称为泥神道。这些人来到有钱人门口,口里打起锣鼓点子,手舞足蹈,以掌击身体各个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声响,稀泥飞溅,主人怕脏而急于施舍,打发泥神道迅速离去。这便是肉连响的原型,传承后世,改掉了糊稀泥表演。肉连响是土家先民劳动歇息时健身娱乐的一种活动,他们以双手进行周身的自我按摩、拍打,同时配合各种身法、腿法,不停地运动,时而扭腰转体,时而蹲腿跳,时而滚翻身体,目的是舒筋活络,消除疲劳,强身壮体。肉连响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现已发展为体育和舞蹈两种形式。肉连响运动员以
手掌击额、脸、肩、臂、腰、腿等部位,边跳边打,配以舌尖弹动的声音,动作与打连响相似而得名,表演起来诙谐明快有趣,全身筋骨都处于运动之中,主要动作有鸭子步、秧歌步、穿掌吸腿跳、颤步绕头转身、双打、三响、七响、十响、滚坛子、鲤鱼打挺等,既能健身,也是很好的娱乐项目。
高脚马
高脚马是土家族民间体育活动之一,以两根长齐肩部的竹子或杂木各安一块踏板做成,踏板离地面的高度为25~30厘米。骑高脚马的方法有踏板双向内、双向外,一只外一只内,还有夹夹脚、乌龙绞柱、观音坐莲、岩鹰展翅等。青年男女只要有两人可进行比赛,比谁跑得快、跳得高以及角斗、争王位等。高脚马角斗比赛,先在地面画出直径为5~10米的圆圈,并通过圆心画出中线,比赛双方站于中线两端,裁判发令后,双方即进入圈内开始角斗,可用身体和头部撞、顶、挤或用高脚马下端绊、扫等方法攻击对方,以迫使对方下马或出边线为胜,在角斗中禁止撞击对方头部、腹部和裆部,亦不准用拳、腿、膝撞击对方,角斗每局为九斗五胜或五斗三胜。
发展现状
政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了五次调查,于1956年10月,确定了土家族的民族成份。1957年1月3日,中共中央统战部电告湖南省委和湖北、
四川省、贵州省委统战部,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根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区土家族、
苗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杂居局面,以及土家、苗族人民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于1957年9月20日把原湘西苗族自治州改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后来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土家族自治县、鹤峰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等先后成立。此外,在土家族散居地区还成立了众多的
潘家湾土家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土家族地区得到贯彻实施,保障了土家族人民的民主自由。
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家族地区进行了土地改革,粮食及棉花、
烤烟、茶叶、麻类等经济作物的产量有了大幅增长。
改革开放后,改革耕作制度,兴办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农业机械,积极推广应用科学技术,农业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新型农业经济格局,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家族地区只有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土家族地区已逐步形成以
雪茄、化工、能源、建材等为支柱产业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大幅增长。此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家族地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土家族地区的
张家界市森林公园、
凤凰古城、
猛洞河漂流等已成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交通事业也获得了更快的发展,一批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相继建成,
渝怀铁路、
宜万铁路顺利通车,
铜仁凤凰机场已被列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民航专线,程控电话、光缆通信、移动电话、国际互联网等为土家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绿色通道。土家族地区通过自主发展生产,扩大开放,加强横向联合与对口支援,推行扶贫战略,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21年,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济总量跨越千亿元大关,达到1117.7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的主导产业茁壮成长。
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土家族群众大都是文盲。新中国成立后,土家族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教育模式不断得到改革与发展,教学设备逐步完备,教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给予了土家族学者们更为宽广的学术发展空间与施展才能的机会,一些土家族学者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其中宗教学家
卓新平就是一位杰出代表。到2021年,土家族地区文盲率下降到3%。2021年,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公办幼儿园实现乡镇全覆盖,义务教育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100%,土家族群众的文化素质有了大幅提高。
医疗
新中国成立后,土家族各级自治地方相继建立起了医院、卫生院,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得到不断完善,地方病防治工作也得到了加强,
改革开放后,土家族地区的卫生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支持土家族地区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加强医疗机构建设,重视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加强民族医药研究,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普遍提高。2020年新冠肺炎来袭,土家族地区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高了土家族地区突发性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文化
土家族地区的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养各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重点扶持带有土家族形式和特点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努力开发、对土家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文物等要加大保护和抢救力度,并设立民族文化搜集整理弘扬专项资金,及时搜集、整理和出版土家族古籍,举办土家族文艺汇演或比赛,展示、繁荣土家族文化。2002 年,
利川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文化体育局等七个单位联合举办了“利川市首届‘龙船调’杯山
民俗音乐歌手大赛”,
巴东县在溪丘湾举办了民族文化艺术节,上演了巴东堂戏、皮影、舞狮子、玩龙船等多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还通过举办土家族节日活动,继承土家族传统节日,如将“牛王节”、“女儿会”、“摆手节”和“州庆”确定为全州四大民族节日。到2021年,恩施州一批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陆续建成,通过建设民族文化标志工程,保护土家族文化品牌,打造土家族文化、艺术精品。
代表人物
古代人物
田强,在史籍记载中亦名田疆,生卒年月不详,为
西汉初始至更始末年的
怀化市蛮首领,是土家族最早见于正史记载反抗封建统治的历史人物,其活动区域在今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怀化市
沅陵县一带。西汉末年
王莽篡权,五溪蛮首领田强率其部属,沿
酉水、
沅江筑垒扎寨,防御外侵。王莽为了稳定武陵地区的局势,遂派人拉拢田强,并赐予铜印,而田强以“吾辈汉臣,又不事他”为由,拒绝了王莽的拉拢,并加入了反王莽斗争的行列。田强的举动,间接地支持了以
绿林军、
赤眉军为主的农民大起义,加速王莽政权的崩溃,同时,防止了五溪地区的战乱,保证了土家族地区的安宁。因此,田强深受土家族人民的爱戴,其事迹常以“田好汉”之名传颂。
彭士愁(公元903~976年),土家族800年
土司王朝的开创者,后世尊称为“彭公爵主”,奉为祖先神和土司王普遍祭祀。在方志及史书中,其名有彦晞、仕然、士然、士憝等多个记载。晋天福年间,彭士愁任黔南巡内溪州刺史职,因注重与溪州诸蛮部落的团结,深受各部拥护,其势力逐渐雄厚,辖境不断扩大,拥有上、中、下三溪州,及龙赐、锦、奖、懿、安、新、来、顺、高等诸州。楚王马希范在位时,楚与溪州边界纠纷不断,双方军民不时越界相互争占土地,矛盾日渐加剧,后晋
天福四年(公元939年) 秋,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土家族历史上著名的溪州之战爆发,
彭士愁不敌马希范,主动请求和谈,马希范和彭士愁经过和谈缔结盟约,彭士愁率部归附于楚,楚王马希范授彭士愁为溪州剌史职。双方把战争的经过和盟约镌刻在“溪州铜柱”之上,世代遵守。溪州之战,彭士愁虽在军事上失利,被迫签订盟约,臣服于楚,但政治地位得到楚国确认,经济得以自主管理,所辖地域相对独立,结束了双方边界不明的混乱局面,为彭氏在湘西统治800余年的世业奠定了基础。
田世爵(公元1499~1562年),字廷器,号龙溪,今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容美镇人,明嘉靖年间任湖广容美宣抚使,是推行土家汉化政策第一人。田世爵为容美宣抚使田秀的第七子,乳名田七哥俾,自幼生长于战乱祸变之中,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田世爵回容美司袭宣抚职。袭职以后,他从内乱的教训中“痛自警惧”,采取一系列措施励精图治。在他任职以后,不仅
土司基本上使用了汉名,旗头、舍把中也很少有
土家语的人名,
田世爵实为推行士家汉化第一人。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江西起,胡宗宪兼领江西,又调永顺、保靖、容美士兵征剿。次年,田世爵病死芜湖军中,享年63岁。明王朝嘉其忠贞,追封田世爵为宣武将军。
秦良玉(公元1574~1648年),明朝石柱宣慰使
马千乘之妻,明末战功卓著的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而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正月,秦良玉出生于一个贡生家庭,其父秦葵对儿女一视同仁,让秦良玉学骑射,使其具备一般女子难企及的军事才能。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秦良玉嫁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八月, 马千乘因开矿事宜得罪太监邱乘云,被用黄表纸闷死于云阳狱中,其子年幼,按照
土司夫死子袭,子幼则妻袭之制,秦良玉袭任石柱宣抚使。此后她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五月,
秦良玉病逝,葬于石柱县东龙河北岸的回龙山(今石柱县大河乡鸭桩村),享年75 岁。
近代人物
陈连升(公元1778~1841)年,今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邬阳关人。在近代中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陈连升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陈连升少时习武,青年从军,
爱新觉罗·颙琰年间任鹤峰州清军千总,后调任保康营守备。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递升广西左江镇都司,广东连阳营游击、增城营参将、三江协副将。1841年1月7日,英军陆军少校
伯麦爵士指挥兵船200多艘、陆战队2000多人,进攻虎门沙角炮台和大角炮台,陈连升率领驻守炮台官兵600人浴血抵抗,官兵伤亡甚重,
发射药亦消耗尽。
陈连升“请备兵与火药”,
博尔济吉特·琦善不许。由于琦善不发援兵,英军趁清军弹尽之际,进袭清军水师兵船,陈连升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严寅亮(公元1854~1933年),名弼臣,字剩广,号碧岑,
贵州省印江自治县农场乡阳坡村人,清末著名书法家、教育家,书法署名时又称“武陵居士”“阳坡山民”,清皇家园林“颐和园”匾额的书写者。严寅亮并非书香世家出身,其祖辈三代均以务农为业,但严寅亮自幼聪颖好学,幼年入塾读书,尤好书法,常临六朝唐宋诸家法帖。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
颐和园修复竣工,征求书写大门匾额“颐和园”3字,京城善书者众多,各大翰林亦争相献书。
严寅亮按翁同稣之嘱,亦书写“颐和园”匾额献上。所献匾额经
慈禧挑选后, 唯中意严寅亮之作,破例召见,朱批“录用”。颐和园内楼台亭阁匾额18方、楹联23副,亦作一并令其书写,严寅亮均以行草秀逸出之,慈禧甚为满意,赐以龙纹镶边的宸赏”玉章一枚。1933年,严寅亮因疾复发,医治无效,逝世于贵阳,子孙将灵柩运回原籍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安葬,他在国内所存的亲笔书法,有匾额、楹联、堂幅、碑刻、墓志等,遗留书法印章32枚,其中就有慈禧赐给他的“宸赏”玉章一枚。
向堂(公元1865~1904年),又名向协堂,今湖北省恩施市沙子地镇花背人,清末“施南教案”的关键人物,反对洋教入侵的民族英雄。向變堂出身于世代农家,生性豪爽,好打抱不平,被推为沙子地汉流帮会的“大哥”。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天主教传教士在沙子地开设了天主教堂,因不法教民横行乡里,当地群众与不法教民的矛盾日渐加深。1904年7月19 日,震惊中外的“施南教案”爆发,因不堪忍受洋教欺压,
向燮堂率众当场杀死了法国天主教主教德希圣、德希贤、贾澄清、黄朝炳等7人,并捣毁了教堂神器。但是向燮堂的义举遭到了清政府的残酷镇压,在清军大力搜捕下,为不连累乡亲,藏身于红土溪后塘坝的向燮堂投案自首。光绪三十年八月初六(公元1904年9月15日),向燮堂被杀于施南县城东门外河滩,年仅39岁。
彭施涤(1871~1947年),字惺荃,今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大井村人。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早期会员,著名教育家。1938年冬,彭施涤告老还乡,他荣获了“湖南教育界四老前辈”的殊誉,赢得了“门生弟子遍天下”的赞颂,但却两袖清风,行囊简陋,仅运回书籍200余箱。1947 年秋,彭施涤病故于永顺县城,享年77岁。姻亲瞿方书教授挽联曰:“一生大节凌衡岳,万古清光照洞庭。”概括了他一生的节操。
现当代
向达(公元1900~1966年),字觉明,笔名方回、加特、卡脱、佛陀耶舍、觉明居士,
湖南省溆浦县麻阳水人,
北京大学一级教授,我国著名历
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国际知名的史学泰斗。1924 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在此期间,他发表了论述汉、唐、明、清时期中国内地文化的论文及译文15篇,在史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取得了同龄年轻学者难以企及的成就。1937年,向达又先后访问了
巴黎、
柏林、
慕尼黑等地科学院、博物馆,考察各处来自中国
西北的壁画、写卷等藏品,对流失在国外的珍贵史料进行抄录、摄影,总计为一二百万字,为挽救祖国
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1943 年7月至1944年,
向达又任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组长,再赴
敦煌市进行考察。通过两次实地考察,向达发表了《敦煌千佛洞各窟剥离剜损略表》《西征小记》《两关杂考》《唐代俗讲考》等多篇有关敦煌和西域考古方面的论文,成为研究中西交通史、艺术史的重要论著。
黄永玉(1924~至今 ),1924年7月9日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半岁时父母携带他返回家乡
凤凰县沱江镇。本名黄永裕,为了省事而改“裕”为“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4岁的黄永玉初中仅读两年就被迫辍学,但他当时已经是中国东南木刻协会的会员,并且发表了作品,小有名气。1947年,黄永玉与妻子来到
上海市,任教于上海闵行县立中学。经野夫等介绍,他在上海加入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和上海美术作家协会,刻反饥饿、反内战的木刻传单及其他木刻作品。1953年2月,
黄永玉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科任教,任版画系副教授、教授,这一阶段他创作的木刻《齐白石像》《叶圣陶童话插图》《森林组画》及《春潮》《阿诗玛》等,轰动了中国画坛。1988年,黄永玉携妻子回到阔别了35年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2年、1995年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了两次个人画展。1999年,又在
香港大学博物馆举办“流光五十年”个人画展。同年,《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黄永玉》出版。2003年,他获得了
中国美术家协会表彰的杰出艺术家“金彩奖”。 2006年10月8日,
黄永玉无偿捐赠的个人博物馆在家乡湖南省
吉首大学落成,该馆馆名由黄苗子题写,陈列了黄永玉近200件作品和收藏品,他具有代表性的大型
青铜雕作品《山鬼》亦展示于此。
田心桃(1928~ 至今),土家族,湖南省
永顺县大坝乡溶里村人。因其最早向中央政府反映土家族是单一的少数民族,毕生致力于土家族研究,被誉为“土家女儿”“土家第一人”。田心桃生长于土家人聚居区,从小受土家风俗的熏陶,能说土家话,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女大学生。1950年9月中旬,她应邀到
武汉市列席
中南区军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田心桃向中南区领导介绍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毕兹卡”土家人的情况,说明她不是“
苗族”。9月下旬,田心桃随代表团赴北京,她向领导反映,“毕兹卡”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点,应该是个单一民族。10月20日,田心桃来到中科院语言研究所作民族语言鉴别,后又对田心桃进行专访,这为研究“土家人”和后来确认“土家族”发挥了重要作用。1956年10月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1957年1月3日正式公布“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参考资料
民族人口.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年.2023-09-20
土家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9-20
土家族发展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