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
中国北京市下辖区
石景山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下辖区,位于北京市城区西部,总面积85.74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全区下辖9个街道,常住人口56.3万人,人民政府驻石景山路18号。
石景山区位于北京西部西山风景区南麓和永定河冲积扇上,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连绵起伏的山地。中部和南部为永定河冲积形成的微倾斜平原。石景山区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十分明显。商朝时期属幽州姬发灭殷后,先后是国首都和燕国都城的属地。秦灭六国之战后属广阳郡蓟县。东汉以来,属广阳郡蓟县。魏、晋、南北朝时期,蓟城地区处于矛盾的交汇处,成为各个“燕王”争夺、盘踞之地。唐天宝年间属广平县境。 民国时期,先属京兆宛平街道 、后置北平市。1948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将石景山地区划为“北平市第二十七区”,是为独立建置之始。后两次更名,于1952年8月27日,定名为“石景山区”。其后,区划几经变动。1967年8月7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将石景山办事处改名为石景山区。
石景山区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主要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32.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67.7 亿元。产业构成(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构成比)为13.2:86.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7.7万元。截至“十三五”末,石景山区内市政道路总里程超过270千米;境内有京门铁路丰沙铁路京原铁路3条铁路线。
石景山区境内有法海寺承恩寺八宝山革命公墓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定河传说、石景山太平鼓、八大处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保护项目。境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八大处公园石景山游乐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首钢工业文化旅游区。石景山因曾经建有大量寺庙被誉为“燕都第一仙山”。山上古迹众多,尤以佛教金阁寺和道教碧霞元君庙为著。佛道两教和谐并存于一山,是石景山宗教文化景观的显著特点。
名称由来
石景山区因境内有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姬发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封帝尧之后于蓟,都城蓟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封姬奭爽于燕,首都在今房山区董家林一带。石景山地区属蓟国地。后蓟国衰落,约西周末年被燕国兼并,燕迁都蓟城。石景山地区属燕国都邑地。
春秋战国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6年),秦兵攻占燕都蓟城。
秦朝,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废止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石景山地区属广阳郡蓟城蓟县地。
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西汉实行郡、国并立制度。石景山地区属燕国蓟城地。元朔三年(前126年),刘彻废燕国置“燕郡”。地属燕郡蓟城地。元狩六年(前117年),封刘旦为燕王,燕郡复称燕国 。元封五年(前106年),西汉始设十三州部。石景山地区属幽州燕国蓟城地。元凤元年(前80年),燕王刘旦谋反失败自杀,改燕国为“广阳郡”。石景山地区属广阳郡蓟城地。本始元年(前73年),改广阳郡为“广阳国”。地属广阳国蓟城地。新朝元年(9年),废广阳国设广阳郡(曾改名广有)。石景山地区属幽州广有郡伐戎县地。
东汉,形成州一郡(国)一县三级政区,建武二年(26年),复置广阳国。地属广阳国蓟县地。建武十三年(37年),废广阳国并人上谷郡。地属上谷郡蓟县地。永平八年(65年),恢复广阳郡。建安十八年(213年),幽州并人冀州。地属冀州广阳郡蓟县地;不久,幽州复置。石景山地区属幽州广阳郡蓟县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实行州一郡一县三级制度,前后虽有幽州燕郡、燕国等称谓变化,石景山地区始终为蓟州辖地。
隋唐至宋元
开皇元年(581年),隋取代北周,开皇三年(583年),实行州一县二级制度,石景山地区属幽州蓟县地。大业三年(607年),废幽州置“涿郡”。地属涿郡蓟县地。
唐初,武德元年(618年),废涿郡,复置幽州。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石景山地区属河北道幽州地。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增划全国为十五道,开始形成道一州一县三级政区。地属河北道幽州蓟县地。天宝(742年),幽州改称“范阳郡”,析蓟县置广平、广宁县二县。地属河北道范阳郡广平县地。天宝三年(744年),撤广平、广宁复并蓟县。至德元年(756年),于蓟县西置广平县。乾元元年(758年),复改范阳郡为幽州。石景山地区属河北道幽州广平县地。大历三年(768年),改幽州为“范阳府”,地属范阳府广平县地。建中二年(781年),设幽都县。地属范阳府幽都县地。晚唐,广平县废,后在幽州(唐朝称蓟城为幽州)城西设玉河县。石景山地区属范阳府幽都县、玉河县地。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为报答辽朝援立之助,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石景山地区属幽都县、玉河县地。
契丹天显十一年(936年)末,契丹进占幽云十六州。辽会同元年(938年)十一月,升幽州为“南京市”,又称辽南京;设南京道,同时改国号为“辽”。辽实行道一府一州一县四级政区,南京道下辖幽都府。石景山地区属南京道幽都府幽都县、玉河县地。开泰元年(1012年),幽都府改称“辽南京”,幽都县改称“宛平县”。地属南京道析津府宛平县、玉河县地。金天辅六年(1122年)底,金攻占南京。翌年,宋宣和五年(“23年)三月,北宋接管,改燕京为“燕山府”,析津府改为“燕山府路”。石景山地区属燕山府燕山府路宛平县、玉河县地。金天会三年(1125年)年底,金朝夺占宋燕山府,恢复燕京和辽南京,并置燕京路天眷元年(1138年),废玉河县,辖地并人宛平县。石景山地区属燕京路辽南京宛平县地。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海陵王下诏迁都燕京。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改燕京为“中都”,析津府改为“永安府”(翌年又改为“大兴府”),燕京路改称“中都路”。石景山地区属中都路大兴府宛平县地。
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蒙古军攻占金中都,将中都改称燕京,中都路改称燕京路。石景山地区属燕京路大兴府宛平县地。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改燕京为中都,燕京路改称中都路。地属中都路大兴府宛平县地。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元”。翌年二月,改中都为“大都”,中都路改称“大都路”。石景山地区属大都路大兴府宛平县地。
明清时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军攻占元大都,将大都路改为“北平府”,十月,北平府隶山东行省。翌年三月,设北平行省,北平府隶北平行省。石景山地区属北平行省北平府宛平县地。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市为“北京”。二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地属顺天府宛平县地。
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清军攻占北京。石景山地区属顺天府宛平县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在顺天府辖域内设东、南、西、北四路厅。石景山地区属西路厅宛平县地。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市成立,4月2日,临时参议院决定以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石景山地区属顺天府宛平县地。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10月5日,顺天府改称“京兆地方”,地属京兆地方宛平县。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1月,京师警察厅在近郊设东、南、西、北郊四个警区,石景山地区归西郊警署管理。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当时,北洋政府仍设在北京,统治北方地区。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6日,北伐军进占北京。6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直隶省改名“河北省”,将原京兆地区各县并入河北省;北京改名为“北平市”,设北平市。10月30日,行政院确定北平特别市区域,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平特别市西青区,南部属河北省宛平街道地。12月19日,北平市政府设立市辖区,将全市分为15个区。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8月,十三区(西郊区)正式成立。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平特别市十三区、南部属河北省宛平县地。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29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12月14日,日军扶植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市成立。翌年4月17日改北平为北京。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伪河北省公署划全省为4个“道”,宛平县分属“津海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改为8个道,宛平县分属“燕京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30日,汪伪“国民政府”成立,临时政府改组为“华北政务委员会”。9月,伪“公署”废除以数字命名的市辖区为内、外城郊排序,4个郊区改称东郊、南郊、西郊、北郊。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京市西青区、南部属河北省燕京道宛平县地。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各级伪政权垮台,北京恢复北平市名称。12月6日,北平市政府恢复以数字命名市辖区,共16个区,西郊区定名为“十五区”。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平市十五区、南部属河北省宛平街道。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北平市警察局将4个郊区分局调整为8个,称郊一至郊八分局。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北平市政府将十三至十六4个区调整为8个区,称十三至二十区,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十七区;当时,郊区各区按警察分局的顺序习称为郊一至郊八区。故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平市市郊五区、南部属河北省宛平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将石景山地区划为北平市;二十七区,为石景山区独立建置之始。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下旬,北平市第二十七区人民政府成立,区政府设在北辛安大街。5月,市政府批准,田村、模式口、高井、五里坨街道、三家店等地划归二十七区管辖,辖区面积由31.25平方千米增加到99平方千米。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1日,北平市第二十七区改称北平市第十九区,辖域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自8月1日起,第十九区改称第十五区,辖域不变。1951年4月7日,根据北京市郊区委员会决定,第十三区(今海淀区)所辖东杨坨村地区划归第十五区管辖,辖区面积增加到124平方千米。1952年8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将第十五区所辖三家店、东杨坨、五里坨街道、黑石头等村划归京西矿区管辖,第十五区改称石景山区。区政府设在北辛安和平街街道3号。辖区面积61平方千米。1954年5月,北辛安镇建置撤销。1956年3月17日,市政府将京西矿区所辖五里坨乡、黑石头乡、高井乡和海淀区所辖八大处乡划归石景山区。  
1958年5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石景山区,原辖区大部并入丰台区田村路街道、西黄村乡划归海淀区五里坨街道乡划归门头沟区。1963年7月8日,北京市人委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石景山办事处,为市人委派出机构。1967年8月7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决定,石景山办事处改名为石景山区,石景山中苏友好人民公社划归石景山区管辖。1978年,区委、区革委会机关从北辛安和平街3号迁址石景山路35号。1980年12月24日~29日,石景山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撤销区革命委员会,恢复区人民政府。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石景山区位于北京西部西山风景区南麓和永定河冲积扇上。地处北纬39°53′~39°59′,东经116°07′~116°14′,东至玉泉路海淀区毗连,南抵张仪村与丰台区接壤,北倚克勤峪与海淀区搭界,西濒永定河与门头沟区为邻。辖区东西宽约12.25千米,南北长约13千米,最东端距天安门14千米,总面积85.74千米 。
气候
石景山区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十分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节短,夏、冬季节长。春、秋、冬三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吹东南风,每年3~5月,大风较为集中。年平均气温为12.21°C。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5.97°C。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55°C。年平均降水量573.11毫米,降水集中在7、8月份,是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之一。
地质
石景山区的大地构造处于祁吕—贺兰山字形东翼反射弧与新华夏构造交汇部位。北部山区为太行隆起带,东南部平原区为华北沉降带。辖区地质构造发育复杂、岩浆活动频繁;除缺失太古界、震旦系、奥陶系上统、志留一泥盆系、石炭系下统、白垩系上统和第三系古新统以外,从二叠系到第四系地层均有分布。
二叠系:地层分布于青龙山等地。主要以粉砂岩、粉砂质黏土岩、粗砂岩、含砾粗砂岩为主。三叠系一侏罗系:双泉组主要分布于翠微山、虎头山、天泰山等地。地层由岩屑砂岩、粉砂岩和黏土岩组成。杏石口组地层主要由灰黑色岩屑砂岩、粉砂岩及黏土岩组成,厚约30米。南大岭组地层为基性火山喷出岩。岩性以玄武岩为主,夹少量凝灰质砂岩和页岩。侏罗系下统:地层在石景山、金顶山、老山、八宝山一带均有出露。岩性为黑灰色、土黄色页岩、灰绿色砂岩、紫红色砂岩及砾岩,其次有炭质页岩、煤层及层状安山岩、玄武岩。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于平原区、永定河故道及部分山区。主要为松散沉积层,岩性以洪冲积形成的砂、沙砾(卵石)、黏土、砂质黏土为主。沿河地带有风成沙丘或砂带。
石景山地区受燕山喜马拉雅山脉两个构造旋回不同程度的影响,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密切伴生。延伸到区境的褶皱构造主要有九龙山一香峪复式向斜、八大处一玉泉山背斜等。褶皱呈北东向50~60度斜列,规模一般在10千米以上。新华夏构造体系处于太行山隆起带与华北沉降带交汇部位北端。石景山区的北部为西山隆起带,东南部为北京平原沉降带。断裂构造主要有:八宝山断裂带、黄庄一高丽营断裂带。八宝山断裂带于衙门口进入本区,经八宝山向北东方向延伸出区境。祁吕一贺兰山字形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山字形构造体系,其东翼反射弧的构造方向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北东向断裂方向基本一致。
地形地貌
石景山区位于北京西部西山风景区南麓和永定河冲积扇上,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连绵起伏的山地,属太行山北端余脉向平原的延伸部分,有克勤峪(曾称荐福山)、天泰山、翠微山、青龙山、虎头山等山峰40余座。山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中部和南部为永定河冲积形成的微倾斜平原,有海拔200米以下的石景山、金顶山、老山、八宝山等残丘横亘其间。最高处为北部的克勤峪,海拔797.6米,最低处为东部石槽东南的农田,海拔仅为58.1米。 
水文水利
水文
石景山区境内有13条主要河道,其中市管河道3条,区管河道10条,总长度53.86千米,分属于永定河北运河两大水系。永定河水系10条河道长38.38千米,北运河水系3条河道长15.48千米。石景山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属于城市地下水源补给区。 山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地层中,地下水主要源于降水补给。
水利
自备井
石景山区共有自备井112眼,其中市管37眼,区管75眼。2020年石景山区区管自备井可开采总量为1632万立方米,实际开采量为231万立方米。
水闸
石景山区有规模以上水闸工程8座,全部位于永定河引水渠上。8座水闸工程主要分布在苹果园街道、广宁街道和五里坨街道。其中,苹果园街道有2座节制闸,分别是东水西调模式口出口闸和杏石口节制闸;广宁街道有2座节制闸和1座引(进)水闸,分别是五里坨铁路涵闸、老店跌水闸和石电进水闸; 五里坨街道有1座节制闸、1座引(进)水闸和1座排(退)水闸,分别是高井节制闸、高井电厂进水 闸和高井电厂退水闸。
堤防
石景山区现有堤防工程3处,分别为:人民渠堤防石景山左堤、右堤和永定河堤防石景山左堤,总长度为14.7千米。其中,人民渠堤防石景山左堤和人民渠堤防石景山右堤,长度均为0.45千米,建于1986年12月,为跨区堤防,属河( 江) 堤类型,级别均为4级,型式均为土堤,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由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管理。此外,永定河堤防石景山左堤,长度为13.8千米,为非跨区堤防,属河(江)堤类型,级别为1级,型式为砌石堤、钢筋水泥混凝土防洪墙,设计防洪标准万年一遇,归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管理。
雨水泵站
石景山区有雨水泵站工程1座,为麻峪泵站,位于广宁 街道麻峪社区。泵站于2011年6月建成,总装机流量为0.46m/s³,装机功率180kw,水泵2台。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全区有耕地17.72公顷,园地56.89公顷,林地2376.11公顷,草地20.59公顷,湿地0.7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576.4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68.6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8.61公顷。
生物资源
北京市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并间有温性针叶林的分布。由于大部分平原地区已成为农田和城镇,只在河岸两旁局部洼地发育着以芦苇、香蒲、慈菇等为主的洼生植被。
矿产资源
石景山区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青灰、耐火黏土、红土、大白、煤炭、磨刀石等。境内矿泉水资源丰富,分布在福寿岭、八大处、福田寺一带,共有矿泉水水源地5处,占全市矿泉水水源地总数的5.9%。
森林资源
石景山区植被类型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并间有温性针叶林的分布,森林覆盖率31.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4.16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53.8%,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9.32%,接近全覆盖,位居全市第一。
水资源
石景山区水资源由入境地表水、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降水和南水北调水补给。石景山全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180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4380万立方米,全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560万立方米。
石景山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属于城市地下水源补给区。 山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碳酸根地层中,地下水主要源于降水补给,水位埋藏较深,开采条件较差。其中,黑石头地 区基岩水隐伏于700米~800米以下,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较好,是西山地区孔隙潜水的供水目的层,可作为中小型水源开采地。平原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扇砂卵石层及砂层中,受永定河冲洪积作用控制,含水层透水性强,地下水径流条件好,含水层埋藏浅,易接受降水和地表水补给。
生物多样性
植物
石景山区有维管植物564种,其中野生高等植物358种,栽培植物206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银杏、水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玫瑰、软枣猕猴桃、野大豆),北京市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种(杜松、白杆、青杆、山丹、流苏树黄连木知母黄精假贝母、穿龙薯和白首乌)。
动物
石景山区有白狸、黄鼬、野兔、刺猬等野生动物10余种、过境鸟类20余种。2021年在莲石湖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翘鼻麻鸭
自然灾害
石景山地区地震、干旱、洪涝、冰雹和虫害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其中以洪涝灾害最为突出。历史上,永定河是海河水系中洪灾最多的一条河流,从金朝到新中国建立的近800年间,永定河决口81次,漫溢59次,改道9次。新中国建立后,先后5次加固永定河左堤,修建横贯本区中部的永定河引水渠,源源不断地向市、区工业、农业和城市园林供水。由于进行系统的水利建设,防汛得力,洪涝灾害均未构成威胁。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石景山区下辖9个街道,人民政府驻石景山路1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为567851人,其中,外省市来京人口为166387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81740人,占49.6%;女性人口为286111人,占50.4%;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8.5。年龄结构中0~14岁人口为64509人,占11.4%;15~59岁人口为365574人,占64.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37768人,占24.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93020人,占16.4%。截至2022年末,常住人口出生率为6.36‰,死亡率为7.51‰,自然增长率为-1.15‰。
民族
石景山区全区有46个民族。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44918人,占96.0%;各少数民族(满、回、蒙古、朝鲜、土家、壮、苗等)人口为22933人,占4.0%。
语言
石景山区方言属北京官话-京师片。北京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虽名称中有“北京”二字,但北京官话并非北京话,更准确的说北京官话是热河地区的方言,可分为京师片、怀承片、朝峰片三片。三声四调,古入声派入平、上、去且相对均匀。
宗教信仰
石景山区境内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佛教在晋、唐以前已传入石景山地区。隋朝始,统治者在西山广建庙宇。卢师山清凉寺,始建于隋仁寿年间(601~604年),翠微山香界寺始建于唐乾元年间(758~759年),灵光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年),三山庵始建于金天德三年(1151年),以及双泉寺、金阁寺等均为区境内古老的佛教寺庙。辽咸雍七年(1071年)在翠微寺建招仙塔,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明代佛教文化在京西发展更为兴盛,大量修建庙宇。其中,有皇家赐内帑而建,有宫中太监为养老出资兴建,有僧侣化缘集资而建,不仅形成了西山八大处的格局,还兴建有明代宫廷壁画瑰宝的法海寺清代帝室崇信佛教,扩建大批寺院,有的成为皇帝巡幸驻之所。清末,佛教日渐衰颓。区境内庙宇最多时,约200余座,几乎村村有庙。
道教传入石景山地区时间不详,据说始于元代。区境内道观较少,有土地庙关市镇、碧霞元君庙等。石景山碧霞元君庙、八宝山灵应娘娘庙与门头沟区妙峰山惠济柯为京西三大娘娘庙。供奉道教诸神的还有顺天保明寺(显应寺,民间俗称皇姑寺),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旧时,石景山(后迁至北辛安)、八宝山,天泰山皇姑寺年年有庙会,热闹非凡。明末到中华民国时期,到妙峰山进香须走南道。这条古香道从八大处证果寺东山梁北行,到辘泸井沟东茶棚,过普渡桥、沿石板铺就的古香道.越念佛桥至陈家沟,到满井茶棚,过万善桥达双泉寺,慈善寺,向西去妙峰山。
伊斯兰教传入区境时间不详。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1953年,区建伊斯兰教清真寺一座。“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1980年重新修建。1990年,兴建清真小吃店和清真糕点厂,以此招租,每年可获租金2.25万元,作为清真寺活动经费。1995年,清真寺拥有伊斯兰教举行公礼、礼拜等宗教仪式的大殿,供教徒净身用的沐浴室、亡人水洗房等设施,自养用房共47间约480平方米,固定资产达20余万元。
天主教传入区境时间不详。信徒的活动地点在北京市内天主教堂。
基督教传入区境时间不详。其活动方式除家庭聚会外,主要在北京市内基督教堂。
经济
综述
石景山区经济产业主要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2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32.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67.7 亿元。产业构成(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构成比)为13.2:86.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7.7万元。
第二产业
石景山区第二产业以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建筑业等为主。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虽经历首钢厂区搬迁,但受益于原材料价格经历一轮较长时间的上涨周期,近年发展依然迅猛,产值占比明显提升。2022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1.4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43.5亿元;建筑业增加值88.9 亿元,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852.2亿元。
第三产业
石景山区第三产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占比实现从7:3到2:8的成功反转,2022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86.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90%。石景山区形成以现代金融产业为战略主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数字创意产业为特色培育,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为配套支撑的高精尖产业体系。2022年第三产业实现收入4793.4亿元,增加值867.7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石景山区共有幼儿园48所62址,在园幼儿17158人。中小学46所,其中独立小学25所,普通公办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普通公办高中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高中1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为33679人(其中小学在校生24855人,初中在校生8824人),高中在校生4109人,职业高中在校生234人。在职教职工共计7150人,其中学前教育教职工2873人(在编446人),中小学教职工4325人(在编3672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34人,职业高中教职工150人。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末,石景山区医疗机构共有(实有)床位5554张,较去年增加234张。其中,医院床位5494张。卫生技术人员为965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654人,注册护士4313人。截至2023年,全区共有卫生医疗机构72家,其中医院2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8家。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石景山医院成立于1987年,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医院总占地面积近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500余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近1300人,具有卫生专业技术正高级、副高级职称共计170余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30余人。实际开放床位752张。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石景山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122.5万册;博物馆4个,其中免费开放2个;文化馆1个。自1997年以来,石景山区文化馆先后创建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合唱团、话剧团、舞蹈团等13支馆办艺术团队,共有团队成员500余人。
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
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是石景山区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隶属于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1950年,北京市文教局在北辛安镇和模式口村分别设立第31、第12书报阅览室。1951年7月,两阅览室合并建立北辛安镇文化馆。1953年,改称石景山区文化馆。1987年迁于北京西长安街延长线的石景山路46号馆舍;2019年12月整体迁于苹果园路10石景山区文化中心,使用面积8000平方米。内设文化活动部、培训辅导部、文化志愿者部、数字网络部、公共服务部、综合办公室等部室。
石景山区图书馆
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为一馆两址,总馆位于石景山区八角南路2号,少儿馆位于古城南路11号,是综合性公共图书馆。为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成员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北京市石景山区支中心、“首都图书馆联盟”成员单位。2017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先后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全国十佳绘本馆”“全国最美绘本馆”等称号。
科技事业
2022全年,石景山区专利授权量5385件,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215件,比上年增长22.6%。年末拥有有效发明专利8867件,比上年增长24.5%;PCT国际专利申请量712件,比上年增长11.4%。全年技术合同登记1773项,下降21.6%;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07.7亿元,增长67.5%。
体育事业
石景山区有体育场地282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个。体育社团21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56人。石景山区主要体育中心有:石景山区体育中心、首钢篮球中心、石景山体育馆老山体育健身中心、石景山市民冰雪体育中心、国家冬训中心、京西大本营体育中心篮羽馆等。
石景山区近年竞技体育成绩: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射箭男子团体比赛中取得第四名;全国花样游泳锦标赛中获得二金一银的好成绩;2016年全国室外射箭锦标赛中获三金二银;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中共夺得3金3银4铜;2018年第十五届市运会取得31金、28银、29铜的好成绩;2019年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运动员曾春蕾与队友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夺得了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等国家级竞赛中石景山区运动员们为北京代表团直接或间接贡献5金5银3铜,区体育局被北京代表团评为“突出贡献奖”。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末,石景山区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值分别为30微克/立方米和56微克/立方米,分别下降9.1%和 8.2%。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值为27微克/立方米,下降 10.0%。二氧化硫(S02)年均浓度值为3微克/立方米,与去年持平。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石景山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 49.5 万人、34.1 万人、39.1 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长 2.1%、0.7%、8.7%。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障的人数为0.7万人,比上年增长 3.9%。
交通
综述
截至“十三五”末,石景山区内市政道路总里程超过270千米;境内有京门铁路丰沙铁路京原铁路3条铁路线;区内共有3条轨道交通线路和130条公交线路。莲石路、 阜石路、109快速联络线,连接中心城和门头沟区等西部地区,承担东西方向的过境交通;五环路和六环路,连接海淀区丰台区等地区,承担南北方向的过境交通。京广客运专线、京广铁路、丰沙铁路,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外交通联系功能。
公路
截至“十三五”末,建成长安街西延石景山段、北辛安路北段、古城南街、永引渠南路、京门新线等道路。“三横两纵”高、城市快速路系统和“五横六纵”主干路系统基本成形。区内市政道路总里程超过270千米,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达3.91千米/平方千米。
铁路
石景山区分别有京门铁路、丰沙铁路和京原铁路。
京门铁路
始发于西直门经石景山而入门头沟,是由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的辅助铁路。由西黄村进入石景山,历石景山西麓向西北而行至五里坨出境,在石景山全境10千米,共设西黄村、石景山、三家店3座车站。
丰沙铁路
起自丰台区至河北沙城,全长105千米。全线隧道密集,是最繁忙的铁路区段之一。这条铁路史避开原京铁路关沟段33%大坡道的另一通道。使北京至包头市间的运输能力不再受延庆八达岭地段大坡道线路的限制,并成为晋媒外运的主要通道。
京原铁路
京原铁路起于北京市石景山南站,到达山西原平,全长418千米。1936年12月开始分段建设,进入到抗日战争的末期,日本侵略军对京原铁路进行了拆除式破坏。1958年3月由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设计,分两期修建完成,石景山段为第二期工程。1965~1973年,第二期工程修筑石景山至枣林段,长359千米,1972年底竣工,1973年1月通车。为国家Ⅰ级单线铁路,其中驿马岭隧道长7032千米,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运营铁路中最长的隧道。桥梁、隧道总长占全线长度的四分之一。
公共交通
截至“十三五”末,石景山区内共有3条轨道交通线路(M1线、北京地铁6号线和S1线),换乘站1座金安桥站,通车里程14.9千米,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为0.18千米/平方千米;全区共有公交场站21个;共有地面公交线路130条,公交线网密度2.2千米/平方千米,其中建设用地范围内线网密度3.0千米/平方千米;共有公交站点249个,其中建设用地范围内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到62.3%,500米覆盖率达到84.7%。
人文
综述
石景山因曾经建有大量寺庙被誉为“燕都第一仙山”。山上古迹众多,尤以佛教金阁寺和道教碧霞元君庙为著。佛道两教和谐并存于一山,是石景山宗教文化景观的显著特点。石景山区境内有法海寺承恩寺八宝山革命公墓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内永定河传说、石景山单面鼓、八大处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保护项目。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石景山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
法海寺
法海寺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正统八年(1443年)建成,由宫廷工部营缮所修建,朱祁镇朱祁镇皇帝钦赐寺额曰“法海禅寺”,是一座具有密宗特色的皇家寺院。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东部,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司礼监太监温祥兴建,正德八年(1513年)竣工。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寺东为三界伏魔大帝庙,西为龙王庙。承恩寺坐北朝南,古树参天,格局完整。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东西配殿和倒座房。 大殿两侧有配殿、厢房数十间。大雄宝殿旧存铜铸释迦牟尼大佛;天王殿左右各有倒转角房3间,转角处起阁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天王殿北为大雄宝殿,面阔5间,前廊后厦;大雄宝殿北有法堂5间;大雄宝殿与法堂之间,左右各有配殿3间、厢房7间;大墙院内四角各有一座石砌古楼。 2006年5月25日,承恩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义墓
石景山区石刻文物园,占地约6000平方米,由田义墓(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和慈祥庵组成,保管文物共计264件套,设室内展区(5个展室)、散落石刻展区、田义墓墓园区三个部分。室内展区分为序厅、京西福地——皇亲贵胄墓葬石刻、国之宝臣——于公成龙家族墓葬石刻、栖阐幽静——高僧大德墓塔石刻、神族游息——民国名流墓葬石刻等五个展室。田义墓墓园区为明朝万历年间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的墓园,是中国目前发现的规制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太监墓园。散落石刻展区:入口是座气势宏大的石牌坊,此牌坊为四柱三间式,每根柱有抱鼓石相稳,展区包含石刻长廊及石景山区多年来收集的精美石刻、珍贵墓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石景山区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市级非遗项目9个,区级非遗项目23个。
永定河传说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自三家店流入石景山区后,流经五里坨、麻峪、庞村、首钢集团厂区等地,由南大荒进入丰台区。永定河地理环境特殊,为中国北方各民族汇集融合之地,促进了汉族和兄弟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因旧时永定河水患无常,百姓为避免灾患、安稳生活,孕育出许多关于永定河的传说。永定河传说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与河道有关的传说,还涉及了河道沿岸的地理风貌、人文历史、百姓生活等诸多方面,主要传说包括河挡挡河的传说、石经山和湿经山的传说、永定河镇水牛的传说、黑龙大闹无定河的传说、王老汉栽种河堤柳的传说、冯将军严惩老兵痞的传说、麻峪村由来的传说等。2008年入选国家级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八大处传说
八大处位于石景山区境内,集佛教圣地、寺庙园林于一体,古建寺庙及名贵古木众多。现遗存的八座寺庙基本保持完整,史称“八大刹”,俗称“八大处”。自古以来,留下了许多有关八大处的传说。八大处传说的内容主要分为景观传说、人物传说、动植物传说、佛与庙传说等题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卢师山和大小青龙的传说”,该传说不仅有碑文为凭,各种史书典籍、诗书文章也多有记载。2021年入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特产
李记面茶
北京传统小吃十三绝之一,模式口村的李记面茶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其口味纯正,营养保健功效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在制作工艺方面更是讲究火候,所使用的制作器皿,如砂锅、铜筷、瓷碗等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聚庆斋糕点
聚庆斋在清代叫聚庆斋京果铺,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曾以制作北式点心“京八件”闻名,因其味道香醇、造型美观,受到各阶层人士的钟爱,已形成传统糕点、西式糕点和以无糖糕点为代表的健康型系列糕点近300个花色品种。1992年被评定为中华老字号
饮食
石景山区饮食一般为一日三餐,主食以大米、白面为主。早饭有包子、油条、煎饼、粥等,午饭、晚饭干稀搭配,有炒菜和汤。石景山区美食有羊霜肠、麻酱烧饼等。
羊霜肠
羊霜肠是传统小吃,盛行于北方地区,传说已有上千年历史,发源于河南省陕西省,其以牛、羊大肠为主余为辅,待汤沸加入香菜等盛入碗内食肉饮汁,时天寒未亮观则羊大肠外一层薄油疑似霜,即名“羊霜肠汤”。老北京羊霜肠则是改良版,只有羊肠,做法亦略有不同,是将羊肠洗净翻过来,去掉污物,冲洗干净。羊血加适量精盐和匀,灌入羊肠内,两头用绳扎紧,放入沸水中略烫,然后锅内加清水烧沸,一手拿着羊霜肠的一头,一手用小刀每隔约2厘米宽割一刀,第一刀不要割断,深度为肠直径的2/3,第二刀割断下入沸水锅里,这样逐刀将羊霜肠割完为止。然后,加花椒、葱段、姜片同煮20分钟,撇去浮沫。食时连汤一起盛入碗内,浇上芝麻酱、辣椒油,撒上香菜末即可。因羊小肠内多挂有肠油,翻过来后色白似霜,故名为羊霜肠。
麻酱烧饼
麻酱烧饼是地道的北京小吃,它是以面粉为饼,芝麻酱为馅的一种小吃。麻酱烧饼北京人统称烧饼,是大众化的小吃品种。饼色金黄外焦里嫩,香味浓厚,一刀切开,层次清晰、均匀,一般十五六层的最为地道。
习俗
秉心圣会
石景山古城村形成于明代初年,位于北京长安街最西端的永定河东岸。明清以来,古城村民信奉碧霞元君娘娘,相传在明万历年间建立“秉心圣会”,并每年出会到金顶妙峰山朝顶进香,并在回程到石景山进行“二山朝顶”。秉心圣会属于“武会”,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花十档”:即灵官旗”、栊框、钱粮筐、公议石锁、太平歌会、龙旗牌棍、中军、四执、娘娘驾、督旗。“花十档”的主要民俗活动为“十一踩街、十二扬香、十三朝顶、十四还乡”。秉心圣会现存200年前遗存的四面大筛及民国年间村民田子斌等抄写的《太平歌词》老本一册。
八宝山传说
八宝山被称为“燕都第一仙山”,八宝山传说内容主要分为农耕民俗传说、帝王将相传说、科举文化传说、民族文化传说、宗教信仰传说、墓葬碑志传说、红色文化传说等七大类。八宝山传说现为石景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京西民谣
京西民谣的内涵十分丰富,其内容主要包括儿歌和社会民谣两部分。儿歌分为儿童说唱的歌谣和成人哄教儿童说唱的民谣两类。社会民谣则囊括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具体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风物歌、谐趣歌、历史传统歌、仪式歌、情歌等。由于京西特定的地理环境及历史背景,京西民谣中的工业民谣,也占有一定比重。自古以来,京西一带一直是多民族杂居之地,成就了京西民谣多民族、多信仰、多宗教的特点。该项目为石景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艺术
五里坨高井高跷
五里坨高井村高跷会,又称秧歌会,是北京传统民间艺术,具有酬神娱人功用,也是妙峰山庙会民间香会表演形式之一。五里坨高井村高跷会有12个角色组成,都足登高跷表演。表演有走场、单练、角色配合表演、搭麒麟送子造型等艺术形式。五里坨高井村高跷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武的高跷会,另一个是文的小车会。高跷会有个人技巧,角色配合表演、集体表演三种形式。个人技巧表演舞蹈动作有:蝎子勾、抱月、背剑、劈叉、鹞子翻身等。角色配合表演舞蹈形式有:跳高凳、跳八仙桌等。集体表演舞蹈形式有:推磨、推车、拉骆驼、麒麟送子等。
石景山太平鼓
太平鼓的历史悠久,新春打太平鼓(最初叫腊鼓)的民俗古已有之。其本意在于驱逐瘟疫,祈求平安。到了明代(1368-1644年)开始固定其名称为太平鼓。清代兴盛于京城内外的太平鼓日趋成熟,它已成为北方民间社火中最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而广为流传。石景山区太平鼓其表演风格清秀、雄健、开张、洒脱,鼓点有多种:“斗公鸡”、“圆鼓”、“摇头跪”、“扎篱”、“套路”、“拉抽屉”、“接鼓”、“大扇鼓”、“小扇鼓”等等,在北京地区可谓是独具风格。石景山区太平鼓主要采用家族式传承的方式,古城村闫富秀一家太平鼓传承关系:冯万金 → (儿媳)闫富秀(冯闫氏) →(老女儿)冯玉桂。
京韵大鼓(少白派)
京韵大鼓(少白派)是京韵大鼓的一个重要流派分支,其基本表演形式与京韵大鼓相同,均为一人站唱并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四胡琵琶,有时佐以低胡。京韵大鼓(少白派)创立于民国初期,主要创始人为白凤岩(1899~1975)、白凤鸣(1909~1980)。民国十五年(1926),白凤岩在继承刘宝全亲传全部刘派唱段的基础上,开始对京韵大鼓进行革新,用三年时间改编创作了十余段新曲目,并根据胞弟白凤鸣的嗓音和艺术风格教授其演唱,后在天津市演出一炮打响。其在伴奏中恰当加入新的音乐素材,以曲目新、音乐唱腔新、演员新“三新”成就,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白凤岩的伴奏也得到了“指震环球”的赞誉。京韵大鼓(少白派)为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已申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风景名胜
综述
石景山区蕴藏着众多人文名胜。释迦牟尼炅牙舍利珍藏于灵光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明代壁画精品的法海寺八宝山革命公墓、明代宦官田义墓宝胜仙桥万善桥慈善寺双泉寺承恩寺等均位于石景山区。境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处(首钢工业文化旅游区)。
重要景点
八大处公园
八大处公园(佛教寺庙园林)是国家AAAA级景区,北京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景山区东北部,为太行山余脉翠微山、平坡山、卢师山所环抱,方圆332公顷,最高峰海拔464米,森林覆盖率达97.4%,是北京距市中心最近的现代都市山林。因有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庵、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八座古刹而得名。
石景山游乐园
北京石景山游乐园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距天安门15千米,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从1986年建园至今,陆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游乐园、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景山区重点企业,具有较深厚的品牌文化积淀,是北京地区家喻户晓的娱乐休闲目的地。
首钢工业文化旅游区
“首钢工业文化旅游区”位于长安街西沿线的最西端,园区占地面积1.96平方千米。是在首钢石景山厂区原址上开发、建立的,是我国第一家以工业文化遗存为特色的主题文化园区。园区是国家旅游局2009年挂牌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012年北京市委宣传部挂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国家旅游局批准并挂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13年9月被北京市教委正式命名为市级“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2016年北京市旅游委推荐的“红色旅游景区”。 2016年正式被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吸纳为团体会员单位;2016年海淀区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北京市海淀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资质;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东城区蓝天工程资源单位”资质。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6年,石景山区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6年,石景山区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
2018年,被评为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
2020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的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月,入选中央文明办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 
2021年5月31日,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示名单。
2021年7月,北京石景山区成为全国首个“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
2021年8月,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
2021年8月,石景山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
2021年9月2日,入选全国首批30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 
2021年12月2日,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公示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拟授牌命名对象。
2022年11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23年6月9日,入选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名单。
参考资料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10-08
行政区划.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08
自然地理环境.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08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0-08
人口概况.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08
石景山区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08
石景山区政府绩效管理服务公开招标公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10-12
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2
石景山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3
八大处公园.北京·石景山.2023-10-14
石景山游乐园.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4
北京市石景山区3A级及以下旅游景区名录.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4
光影石景山|此地风物长.微信公众平台 北京石景山.2023-10-26
石景山概况.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0-08
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水务发展规划.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4
石景山区“十三五”时期水务发展规划.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4
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08
山水相融生态复兴城,蓝绿交织森林石景山——.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4
植物图鉴 | 神奇植物在这里①国家级野生保护植物.微信公众平台 绿色石景山.2023-10-08
石景山区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5
区委书记.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08
人大主任.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08
区长.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08
政协主席.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08
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08
石景山区发展环境.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27
石景山区教育概况.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2
石景山区2023年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名录.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2
医院简介.北京市石景山医院.2023-10-27
文化馆概况.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2023-10-27
石图概况.石景山区图书馆.2023-10-27
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5
京门铁路话沧桑.微信公众平台 石景山文旅.2023-10-16
石景山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3
石景山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3
法海寺.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3
承恩寺.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0-13
石景山区石刻文物园(田义墓).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3
北京市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3
永定河传说.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3
永定河传说.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0-14
八大处传说.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13
【史志·天天读】曾和豆汁齐名的老北京羊霜肠.微信公众平台 史志北京.2023-10-27
石景山麻酱烧饼.中国招商引资信息网.2023-10-27
秉心圣会.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0-14
八宝山传说.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27
京西民谣.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27
五里坨高井高跷.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0-14
石景山太平鼓.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0-14
京韵大鼓(少白派).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27
首钢工业文化旅游区.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3-10-27
【建团百年】历史上的青春“石”干家.微信公众平台 青春石景山.2023-10-27
赵保廷.中华英烈网.2023-10-27
梁泉.中华英烈网.2023-10-27
石景山区入选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百家号 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2023-10-10
石景山区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北京石景山人民政府.2023-10-10
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建成.西瓜视频.2023-10-08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隋唐至宋元
明清时期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气候
地质
地形地貌
水文水利
水文
水利
自备井
水闸
堤防
雨水泵站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水资源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动物
自然灾害
行政区划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民族
语言
宗教信仰
经济
综述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医疗事业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文化事业
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
石景山区图书馆
科技事业
体育事业
人居环境
社会保障
交通
综述
公路
铁路
京门铁路
丰沙铁路
京原铁路
公共交通
人文
综述
文物古迹
法海寺
承恩寺
田义墓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定河传说
八大处传说
特产
李记面茶
聚庆斋糕点
饮食
羊霜肠
麻酱烧饼
习俗
秉心圣会
八宝山传说
京西民谣
艺术
五里坨高井高跷
石景山太平鼓
京韵大鼓(少白派)
风景名胜
综述
重要景点
八大处公园
石景山游乐园
首钢工业文化旅游区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