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糖饮料
含有糖分的非酒精类饮料
含糖饮料(sugar-sweetened beverages),是指在制作饮料的过程中人工添加糖,且含糖量在5%以上的饮料,包括含糖的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咖啡饮料等。
187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家在实验中首次“意外”发现糖精。1884年,糖精产业化并正式推向食品市场。1937年,第二代人工甜味剂甜蜜素诞生,1949年获得美国FDA批准并正式投放市场。1965年进化到第三代,紧接着在1967年发展到第四代安赛蜜。1976年第五代三氯蔗糖诞生。
原料历史
1879年,美国人C.Fahlberg 和I.Remsen发现了第一代甜味剂——糖精,1884年,糖精产业化并推向市场,也是最早投入商业应用的人工甜味剂。曾经一段时间,出于对安全性的质疑,糖精曾被多个国家拉入“黑名单”。直到上世纪90年代,糖精的安全性才逐渐被论证。之后在1937年发现了甜蜜素,并于1949年获得美国FDA批准并正式投放市场。
1965年,美国化学家Schlatter发现了阿斯巴甜。次年,德国赫斯特集团公司发现了安赛蜜。1967年发展到第四代,安赛蜜在高浓度时有金属感苦味,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肝脏、肾脏功能受损。1976年,第五代三氯蔗糖诞生增加了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性。在1981年,阿斯巴甜被美国FDA正式批准在食品中使用。1983年,英国批准安赛蜜用于食品工业中1991年,美国FDA撤销了禁用糖精的提议。1988年,美国批准其在食品中使用。而后,三氯蔗糖与纽甜,分别在1976年、1993年问世,被业内认为是第五代甜味剂。2000年,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作出决定,将糖精从“潜在致癌物”名单中剔除,含有糖精的食物再也不用挂着警示标志。2010年美国环保署将糖精从有害化工品名单剔除。
2016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要求在所有包装食品和饮料上标明添加糖的含量。从2022年4月起,女王陛下政府将禁止超市针对含糖饮料推出“买一送一”活动,并限制针对此类商品的促销活动。2023年6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阿斯巴甜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随后在与WHO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就阿斯巴甜健康影响共同发布的评估报告中,再次强调阿斯巴甜可能对人类致癌,将其归为第2B组,并声明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含糖饮料种类
含糖饮料种类包含常见的奶茶、碳酸饮料运动饮料、果汁类饮品等。
危害
含糖饮料与龋齿
含糖饮料对健康的一个重要的不利影响是龋病。饮用含糖饮料后口腔里的细菌可以使糖和食物残渣发酵,参与形成牙菌斑;碳酸饮料有一定酸度,长期饮用也会酸蚀牙齿,增加患齿风险。
含糖饮料与肥胖
由于直接的能量摄入增加以及较差的饱腹感、刺激食欲等原因,常喝含糖饮料会增加儿童、成人肥胖的风险。每天每增加摄入1份含糖饮料(335-350ml),可以使儿童BMI(身体质量指数)一年内增加0.03kg/m2,使成人的体重4年内增加2.01kg。
含糖饮料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
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可能会导致营养素(例如钙、维生素B2)的摄入降低,使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高含糖饮料摄入的人群与不喝或很少喝含糖饮料的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了31%,并且每天每增加摄入1份含糖饮料,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28%。另有研究显示,含糖饮料对血压、血脂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公众,不论孩子还是成人,都应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益处
含糖饮料中的糖分是人体必要的营养物质,在每天摄入量不超过50克的添加糖,可以缓解一下对甜味的需求。
相关分级
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包括三款,分别为“长期过量摄入添加糖健康提示标识(红色标识)”“每日添加糖摄入限量提示标识(橙色标识)”“饮料选择指导提示标识(绿色标识)”。红色标识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橙色提醒“每日添加糖摄入少于25克”,绿色标识指导市民“看懂营养成分表”,指导消费者优化消费选择,理性选择饮品。
相关事件
2022年11月21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签署一项规定,规定从2023年7月1日起,俄罗斯政府对含糖饮料征收每升7俄罗斯卢布的消费税。
2023年8月,上海市疾控中心制定了《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试点应用及效果评估实施方案》,在全市159家试点商超及便利店开展含糖饮料调查项目。
目录
概述
原料历史
含糖饮料种类
危害
含糖饮料与龋齿
含糖饮料与肥胖
含糖饮料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
益处
相关分级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