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让
东汉宦官
张让(?—189年9月24日)颍川(今河南禹州市)人,东汉宦官,封列侯,十常侍之一。
张让少年时在宫廷中做事,汉桓帝时任小黄门。刘宏时,张让和宦官赵忠升为中常侍,封为列侯。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同时,对自身有危害的人皆极力打压,曾两次挑起“党之争”。光和元年(178年)张让、赵忠怂灵帝卖官鬻爵,在西园明码标价,公开收钱出卖官职。几年后,孟佗输送贿礼给张让,张让大喜,便派遣孟佗担任凉州刺史。同时,张让凭借灵帝对其的宠信,把弹劾他的人也都借机清除,并依靠灵帝的秉性大肆敛财,灵帝也常说:“张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张让和其他常侍设计伏杀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后胁少帝而逃,至黄河边被追兵追上,张让投水自尽。
张让历史上风评极差,如,东汉末年群雄之一的袁绍曾评价张让,常侍张让等滔乱天常,侵夺朝威,贼害忠德,扇动奸党。李晔李也曾评价,张让、段珪等人倾覆了刘姓国。
人物生平
早年为祸
张让少年时在宫廷中做事,刘志时任魏猛刘宏时,张让和宦官赵忠升为中常侍,封为列侯。张让、赵忠与曹节王黼等人互为表里,弄权贪腐,威行煊赫。
延熹八年(165年)张让的弟弟张朔杀害孕妇,因惧怕司法严明的李膺而从外地逃往洛阳市张让处。于是在让在家修建了一个暗室给张朔居住,但后来还是被李发现,并将张朔斩杀,张让向灵帝诉冤,灵帝召见李膺并且责问李膺为什么不请示,李膺用孔子杀少正卯的故事来暗喻自己杀的是奸臣,灵帝也就再没有追究此事。
不久后,因张让为首的宦官把持朝政,引得天下文人及部分官吏的不满,并对张让等宦官提出批判,而宦官集团则以他们互相勾结为由,上书刘志。延禧九年(166年),桓帝听信张让等宦官之言,下令逮捕“党人”,大量文人官吏被捕,后虽被放出,但被终身禁锢,不得为官,此次事件也被称为“党锢之争”。部分文人及官吏经历“党锢之争”后,对宦官势力更加厌恶,宦官势力与“党人势力”的矛盾也日益剧增,刘宏时期,山阳郡(今巨野县南)督邮张俭上表公文弹劾中常侍侯览欺霸乡野,但公文被侯览给扣押,并于十常侍共同诬告张俭“结党”,由此引发第二次“党锢之争”,建宁二年(169年)灵帝下令大肆搜捕“党人”,曾与张让有矛盾的李膺死于狱中,其中流放、罢官的共达电声六、七百人,同时“党人”的亲戚、门生都被罢免,不得为官。这也是第二次“党锢之争”。
光和元年(178年),张让、赵忠怂恿灵帝卖官鬻爵,在西园明码标价,公开收钱出卖官职。三年后,曹节身死,赵忠兼任大长秋,张让和赵忠独掌大权,当时张让由监奴主管家务,监奴勾结权贵,收受贿赂,威名很大。扶风县(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人孟佗,家产富足,同张让的监奴结为朋友,竭自己所有送于监奴,监奴感激他,便询问孟佗有何所需,孟佗提出,让监奴和手下为他一拜即可,监奴同意了他的请求。时张让势大,门口常停着数百上千辆轿子。孟佗也前往张让府邸拜访张让,因晚到府邸,无法进去。监奴就率领各奴仆在路上迎拜孟佗,并共同抬着孟佗的车子进门。宾客大为惊奇,认为孟佗和张让相处很好,便争相贿赂孟佗。孟佗把贿礼分给张让,张让大喜,便派遣孟佗担任武威郡刺史。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二名宦官都担任中常侍,都已封侯而且备受宠爱,其父子兄弟分布州郡当官,贪污残暴,为祸一方。
勾结外戚
光和四年(181年),灵帝宠妃王美人产下其子刘协后被灵思皇后毒杀,灵帝大怒,欲图废后,以张让为首的权宦极力为何皇后说情,何皇后才免除被废,后以何皇后为首的外戚势力与张让为首的权宦势力互相勾结,如,何皇后将其妹嫁给了张让的养子张奉。同时,外戚与权宦的勾结逐渐引得灵帝不满。
遭受弹劾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民变四起,侍中张钧上书提出,张角能够兴兵作乱,成千上万的人愿意跟着他,其根源都在十常侍。他们把自己的父兄、子弟、亲戚、宾客放到各州郡,独占财利,侵夺百姓,百姓的冤屈无处申诉,所以才会爆发民变,聚积起来成为盗贼。应该杀了十常侍,把他们的脑袋悬挂南郊,以此向老百姓请罪。再布告天下,这样既不需要用兵,寇贼也自会消散。刘宏把张钧的奏章给张让等人看,张让等脱掉帽子、靴子叩头请罪,并乞求汉灵帝让自己去洛阳监狱服罪,并承诺拿出家财以助军费。随后汉灵帝便放过了张让等人,并怒骂了张钧。
谏仪大夫刘陶黄巾军起义爆发前就常上表治国之策,在黄巾起义爆发后,更是直接提出天下大乱是与十常侍有关。十常侍知道后一起向灵帝提出,天下太平,刘陶是妖言惑众,地方讨贼不力,是因为刘陶和黄巾勾结的结果,后灵帝将刘陶下狱,刘陶在狱中被折磨而死。
不久后,张钧用之前的奏折再次上书刘宏,但这次奏折被扣压了并且没有上报给汉灵帝。后汉灵帝下诏廷尉、侍御史调查宫内太平道之人,御史秉承张让等人的意旨,诬告张钧学太平道,并趁机让张钧死于狱中,另一方面张让等人也与张角勾结往来。不久后,中常侍封谞徐奉与黄巾勾结的事败露被杀,汉灵帝怒责张让等人,并意图杀了他们,张让等人却成功推脱责任,灵帝也就没有追究。
祸乱朝纲
中平二年(185年)二月,南宫发生大火。张让、赵忠等人劝汉灵帝下令收天下田地税每亩十钱,用来重修南宫,同时征调太原市山西省等各郡木材、石头用以修建宫殿。每当州郡把材料送往京师检阅,张让和大小太监总是会从中刁难,并强行折价,贱价收买再高价卖给宦官,宦官接到木材石料后也不立即接受,任由木材堆积腐朽,宫室也连续拖延,多年难以修成。十常侍不仅收刮民脂民膏,而且也还勒索中央官员,如,张让曾向时任坐车骑将军的黄埔嵩勒索钱财五千万,未果,黄埔嵩不给,便被撤销了职务。另一方面,地方刺史知府又私自增加征调的数量,百姓呼号叹息,苦不堪言。同时,凡是刘宏征求的东西,都会派遣“中使”去恐吓各个州郡,让其多受贿赂。此外,如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的提拔任用,“中使”都会责令他们出助军需钱和修宫室钱,像大郡征收有二三千万钱,其余的州郡各有差别。
巨鹿郡太守河内郡人司马直因没有交足钱财被召见,后司马直感叹,为人民父母,反而搜刮百姓,以满足当今所需,我心不忍,随后便托病辞官,但没有被允许。当司马直走到孟津,上书尽力陈述当今朝廷祸败的根源,并意料到自己将会被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所害,便吞药自杀了。书奏上后,刘宏暂停了征收修宫钱。
同年黄巾军起义失败,六月,以讨张角功封中常侍张让等十二人封列侯。不久后,王允揭发张让等人与张角勾结,后被张让等人诬陷入狱,于冬日被外戚及公卿救出。于次年才得以解释。同时,汉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致使宦官得志,从而无所畏惧。也致使宦官纷纷仿照宫室建造私人住宅。因汉灵帝经常登永安侯台,以张让为首的宦官们怕汉灵帝看见自己的住宅,便让大臣劝谏汉灵帝,提出天子不应当登高,登高了老百姓就要流离失所的说法,致使汉灵帝从此不再登亭台楼阁。
投水自尽
中平六年(189年),刘宏驾崩,皇长子刘辩何进及权宦张让、赵忠等支持下拥立即位,时任中军校尉袁绍劝大将军何进下令杀尽宦官以得民心,后谋划泄露,张让、赵忠等人提前引诱何进入宫,并乘何进入宫之际共同杀了何进。何进死后,袁绍率兵杀入宫中搜捕宦官,而且无论老小,一齐诛灭。张让等人挟持汉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从北宫德阳殿逃出,奔平津小道而走,同年9月24日,以张让为首的几十人逃到黄河边上,不久,尚书卢植河南省中部掾闵贡赶追上来,并杀到张让面前,张让为汉少帝刘辩留下一句“臣等死,皇帝自爱”后便投河而死。
轶事典故
根据东晋史学家孙盛的《异同杂语》记载,曹操曾秘密潜入张让的府邸企图暗杀他。但张让已察觉到了他的行动,并派人追捕曹操。曹操挥舞着手戟,从庭堂一路奋战而出,使张让的卫士无法靠近,曹操不断与卫士交战,逐渐退至垣墙边,然后一个纵身跳跃,越过墙壁逃离了张让府邸。
家族成员
人物评价
东汉末年群雄之一的袁绍曾评价张让:“常侍张让等滔乱天常,侵夺朝威,贼害忠德,扇动奸党。”
东汉末年武威郡军阀董卓曾评价张让:“中常侍张让等,偶尔得到皇帝宠爱,便扰乱了海内。”
汉赵开国皇帝刘渊评价张让:“黄巾军起义让九州沸腾,而阉党则毒流于四海。”
唐朝宰相于志宁曾评价:“张让掌权,汉室就开始生乱了。”
李晔李晔也曾评价张让:“张让、段珪等人倾覆了刘姓国祚。”
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梁启超:“其下者则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赵高,汉之十常侍。”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罗贯中编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张让主要出场于前三回,张让与赵忠曹节、段等为“十常侍”,为刘宏所宠。灵帝贪图享乐,不问政事,朝政由宦官和外戚分头把持,等到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打算诛灭十常侍,后消息败露,张让等人在何太后面前求情,并以亲自向何进道歉为由招何进入宫,曹操袁绍等人劝谏何进不要进宫,未果,何进孤身前往宫中,结果十常侍带兵将何进斩杀。袁绍等人得知后,便率军攻入宫内,见太监就杀,张让等人劫刘辩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出逃北邙山,不久后,追兵将至,张让等人无奈投水自尽。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识典古籍.2023-10-28
假谲第二十七.识典古籍.2023-10-28
董卓.识典古籍.2023-10-28
刘元海.识典古籍.2023-10-28
高季辅 张行成.识典古籍.2023-10-28
貂蝉.豆瓣电影.2023-10-28
三国演义.豆瓣电影.2023-10-28
武圣关公.豆瓣电影.2023-10-2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为祸
勾结外戚
遭受弹劾
祸乱朝纲
投水自尽
轶事典故
家族成员
人物评价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